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3

永久的飘泊图书

Everlasting migration of the Hmong: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the sense of igration in settled Hmong

SSAPID:101-0731-8612-68
ISBN:978-7-80230-972-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对滇东地一个山地苗寨八个多月的田野调查,从个人、家庭、家族、村寨、村寨之间等社会层次提示了蕴涵着迁徙以的观念体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人文丛书
作 者: 杨渝东
编 辑:武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Abstract

 后记

 摘要

 附录 上坝家户人口统计资料(2004年)

 第一章 导论

  一 “人往高处走”

  二 苗族的客观迁徙过程

  三 苗族研究背景下的迁徙、社会记忆、村庄与历史、信仰与仪式

   (一)苗族研究的主要理论取向与迁徙

   (二)迁徙与社会记忆

   (三)村落志与历史的书写

   (四)族群理论上的相关思考

   (五)仪式与信仰体系

  四 田野经过与全书框架

 第二章 上坝

  一 村落形成的历史

  二 从迁徙到定居的转变

  三 由迁徙而形成的村寨空间格局

  四 家族、家支及相互关系

   (一)家族的内部结构

   (二)同姓家族/家支间的哥弟关系

   (三)异姓家族/家支的姻亲关系

   (四)族亲与姻亲的意义

 第三章 年度仪式周期的演变:“蒙”汉关系向民族—国家关系转变下山寨的仪式体系

 第四章 离魂归来:个人的叫魂及驱鬼仪式

  一 取名仪式与叫魂

  二 对鬼的信仰与驱鬼仪式

   (一)路上的鬼

   (二)天上的鬼

   (三)地上的鬼

   (四)五海鬼

  三 魂、鬼信仰的意涵

 第五章 家庭、家族与全寨的叫魂仪式

  一 家庭的叫魂仪式

  二 家族的叫魂仪式:砍火星

  三 村寨的叫魂仪式:祭龙

 第六章 村寨间流动的节庆:踩花山

  一 冷季与热季的划分

  二 踩花山庆典

  三 婚礼中“迁徙”的再现

 第七章 丧葬仪式

  一 一场迟来了24年的“烧灵”

  二 上坝苗族的一生一世

  三 葬礼上的鼓

  四 芦笙调与芦笙师傅

  五 开路

  六 苗族的丧葬仪式:送魂的芦笙和鼓

  七 联结阴阳的“cib xongb”

  八 烧灵——魂兮归去

  九 丧葬仪式的意义

 第八章 结论:村落的表述与族群的迁徙

  一 游耕向定居的转化及社会结构在冷季与热季的安排

  二 自然与魂的流动

  三 迎接“祖先”,驱鬼与砍火星

  四 送魂回故乡的葬礼

  五 迁徙的想象与定耕的村落:对国内民族志的反思

  六 他者的历史

  七 余论

苗族是中国南部一个典型的山地迁徙民族。直到1949年,苗族才基本停住了迁徙的脚步,渐渐在他们原来居住的村寨和集镇安顿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定居社区。五十多年来,苗族村寨作为相对稳定的社区延续下来,它们彼此之间也建立了较为固定的地缘关系。那么,这五十多年的社会变迁是否已使苗族忘却了他们的迁徙史?或者说,迁徙史对于如今生活在苗寨中的人们有什么意义?它是否还被他们运用来构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我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了田野工作。本书采用民族志方法考察了滇东南一个苗族村落。我的田野工作地点是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和平乡的上坝村。在这个苗族村落从事社会人类学调查逐渐使我认识到,定居的现状与迁徙的历史是苗族社会文化中相互难以分割的两个方面。从社会形态看,上坝与社会人类学者以往描述的扎根乡土的汉人村庄存在着明显差异。从主观意识上说,他们的神话、信仰体系与仪式均展示了迁徙在苗族的主观意识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他们的族群精神(ethos)并没有随着苗族的定居化而消减,这使得我们在一个看似定居的农业文明当中感受到一种飘泊的心态。为了揭示苗族定居村落的这一迁徙性,我从村民的社会实践、观念体系和仪式操演等三个层面来考察,并试图通过细部的分析来揭示它们与迁徙的历史之间的关系。(1)在社会层面上,上坝由多个苗族家庭迁徙而成。1949年之后,村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经过了国家的重新调整,游耕的村落形态逐渐转变为固定的村落形态。但是,村落社会中占核心地位的族亲与姻亲关系仍然在年度时间的热季与冷季安排当中交替成为社会事务的中心。冷季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的社会流动性使得苗族社会有别于定耕的农业文明,而在冷季中缔结婚姻的过程也是家族得以繁衍接续的前提。换言之,定居的家族形态要在富有流动性的社会交往中才能得以实现。(2)在社会记忆层面上,在村中频频讲述的神话、传说、古歌,在老人传授下来的仪式咒语、念白、调词当中都包含着苗族关于迁徙的记忆。黄河水朝天、苗族逃难、战争的破坏、汉人的欺诈、重返家园成了上述口承文学中的主题。(3)在信仰—仪式层面上,苗族的自然观念将人与植物、动物相并列,信仰存在于一切自然物体中的魂。他们关于魂的想象与家园的别离有关,人及动物、植物求平安的仪式也饱含着魂从远处归来的意蕴。祖先与鬼都是魂的延伸。如果说鬼隐喻着一种外来的暴力,那么村中频繁的驱鬼仪式就表明苗族不断遭到暴力的侵害,他们希望通过驱赶暴力获得自己家园的安定。进而,他们的家门就成了一个划分界线的重要标志,家族每年也要举办重聚迁徙中失散兄弟的活动。最后,人的魂要在人过世以后回到祖先的故地,那是他们迁徙的起始地并为他解去身上的重负,让他享受在故地与先祖们在一起的快乐生活。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考察,本书比较深入地说明定居的苗族村落与迁徙的苗族历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书将指出,在苗族的社会形态与观念意识中,迁徙仍然居于核心的地位,这与他们定居的表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往社会人类学研究多以定居村寨为典范,侧重研究社会观念—符号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稳定关系。而苗族村落的研究则为我们指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那就是,有着漫长迁徙历史的民族,在定居之后仍然会存留对于迁徙历史的社会记忆。社会记忆与制度化(如地缘化)的实践之间的不对称现象,不仅对于理解苗族自身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潜在着对其他族群的定居性和迁徙性辩证关系的启发,因而值得社会人类学做进一步的探讨。本书的结论部分涉及到了有关苗族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的这一理论意义。不过,本书以民族志的叙述为主,所涉及的理论探索只能是初步的,因而有待未来的进一步细化和拓深。

埃里蓬著《今昔纵横谈》,袁文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88]。

埃利亚斯著《文明的进程》第一卷,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76]。

埃文斯-普里查德著《努尔人》,褚建方、阎书昌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1940]。

埃文斯-普里查德著《原始宗教理论》,孙尚扬译,商务印书馆,2001[1965]。

布迪厄著《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1980]。

布里亚著《西方精神病医师如何看待老挝苗族的宗教、医术和精神病患者》,黄海译,《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总第47期)。

岑家梧著《嵩明花苗调查》,载《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1939]。

褚建芳著《人神之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渡边欣雄著《汉族的民俗宗教》,周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990]。

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1988]。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95]。

方惠容著,杨念群主编《“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载《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47]。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费孝通、王同惠著《花蓝瑶社会组织》,载《费孝通文集》第一卷,群言出版社,1999[1936]。

冯客著《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杨立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992]。

弗里德曼著《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65]。

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983]。

高丙中主编《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葛兰言著《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73]。

——《尼加拉》,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80]。

顾定国著《中国人类学逸史》,胡鸿保、周燕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994]。

顾颉刚著《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1935]。

贵州苗族学会主编,李廷贵等编《苗学研究》(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952]。

何积全主编《苗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何伟亚著《怀柔远人》,邓常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995]。

红河州民族研究所编《苗语词汇集》,内部印刷出版,1989。

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1985]。

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85]。

季捷夫著,史宗主编《研究巫术和宗教的一种新方法》,李培茱译,载《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5[1960]。

江应樑著《苗人来源及其迁徙区域》,载《江应樑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1940]。

景军著,杨念群编《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郭于华译,载《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998]。

康纳顿著《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89]。

孔飞力著《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1990]。

雷广正著《屏边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载《云南省金平屏边苗族瑶族社会调查》,云南大学历史研究所民族组编著,1976[1958]。

利奇著《列维-斯特劳斯》,王庆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1970]。

李廷贵等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梁永佳著《地域的等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1910]。

列维-斯特劳斯著《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1962]。

——《结构人类学》第一卷,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958]。

——《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谢维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973]。

——《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55]。

林惠祥著《中国民族史》,上海书店,1984[1936]。

林美容著《妈祖信仰与汉人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林耀华著《义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35]。

——《贵州苗民》,载《从书斋到田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1940]。

凌纯声、芮逸夫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民族出版社,2003[1947]。

刘范第著《善卷、蚩尤与武陵》,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刘晓春著《仪式与象征的秩序》,商务印书馆,2003。

陆群著《民间思想的村落》,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吕思勉著《中国民族史》,东方出版社,1995[1934]。

罗义群著《中国苗族巫术透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马尔库斯、费彻尔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蓝达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86]。

马林诺斯基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2[1922]。

马贤华编《习水县少数民族志》,未刊手稿,1984。

《苗族简史》编写组著《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莫斯著《礼物》,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23]。

纳日碧力戈著,王铭铭编《姓名:文化与符号的比较观察》,载《象征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鸟居龙藏著《苗族调查报告》,国立编译馆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潘定智著《苗族文化生态研究》,《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总第58期)。

屏边苗族自治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屏边文史资料》,第一、二辑,2000。

屏边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屏边苗族自治县县志》,新华出版社,1999。

屏边苗族自治县县志办公室编《屏边苗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

屏边苗族自治县县志办公室影印《开化府志》,乾隆版、道光版影印本。

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02[1948]。

泉州市区民间信仰研究会编《泉郡富美宫志》,泉州富美宫董事会发行,1997。

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1947]。

萨林斯著《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76]。

——《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985]。

——《资本主义的宇宙观》,载《人文世界》第一卷,华夏出版社,2001。

石朝江著《苗族历史上的五次迁徙波》,《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总第61期)。

——《国外“显学”:国外苗学研究概览》,《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总第75期)。

石启贵著《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940]。

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渠东、李康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979]。

松本真澄著《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鲁忠慧译,民族出版社,2003[1999]。

汤大宾、周炳著《开化府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828]。

泰勒著《人类学》,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20]。

童恩正著,王铭铭主编《摩尔根的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载《西方与非西方》,华夏出版社,2003[1988]。

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12]。

涂尔干、莫斯著《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02]。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允晨丛刊,1997。

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a)。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b)。

————《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c)。

————《王铭铭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走在乡土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赵汀阳主编《作为世界图式的天下》,载《年度学术200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斯福著《什么是村落》,孙美娟译,《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2000年第3期。

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下卷,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吴文藻、费孝通著《花蓝瑶社会组织导言》,载《费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1999[1936]。

吴晓东著《苗族图腾与神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吴一文、谭东平著《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

吴一文、吴一方著《黔东南苗族迁徙路线考》,《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总第76期)。

吴泽霖、陈国均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1942]。

徐家干著,吴一文校注《苗疆见闻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颜恩全著《云南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阎云祥著《礼物的流动》,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96]。

杨廷硕著,高丙中主编《苗族生活方式的变迁:贵州杉坪的例子》,载《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杨雅彬著《近代中国社会学》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杨渝东著《两个苗族村落的权威结构》,《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张光直著《商代的巫与巫术》,载《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赵汀阳著《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赵旭东著《反思本土文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a)。

——《权力与公正》,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b)。

竹村卓二著《瑶族的历史与文化》,金少萍、朱桂昌译,民族出版社,2003[1981]。

Anderson,Benedict,1983,Imagined Communities,Thetford Press Limited.

Cheung,Siu-woo(音:张世武),1995,“Millenarianism Christian Movements and Ethnic Change among the Miao in Southwest China”,in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ed.by Stevan Harrell,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Diamond,Norma,1995,“Defining the Miao”,in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ed. by Stevan Harrell,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Evans-Pritchard,1937,Witchcraft,Oracles,and Magic Among the Azande,Oxford Press.

Fabian,Johannes,1983,Time and the othe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Feuchtwang,Stephan,2001,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Curzon Press.

——1974,“Domestic and Communal Worship in Taiwan”,in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ed.by Arthur Wol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edman,Maurice,1979,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eddes,William Robert,1976,Migrants of the Mountains,Clarendon Press.

Geertz,Clifford,1983,Local Knowledge,Basic Books Inc..

Krech,Shepard,1996,“Ethnohistory”,in 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ed. by David Levinson & Melvin Ember ed. Vol. 2,Henry Holt and Company.

Harrell,Stevan,1995,ed.,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1,“The Anthropology of Reform & the Reform of Anthropology”,in Annual Reviews,30:pp.139-161.

Jing Jun,1996,The Temple of Memorie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ach,Edmund,1954,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The Athlone Press.

——1982,Social Athropology,Fontana Paperbacks.

Mauss,Marcel,1950,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tran. by Robert Brain,Routledge & Kegan Paul.

Mueggler,Erik,2001,The Age of Wild Ghost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ahlins,Marshall,1981,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2,Stone Age Economics,Aldine de Gruyter.

Schein,Louisa,2000,Minority Rules,Duke University Press.

Skinner,G.William,1964-1965,“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4.

Sangren,Steven,1987,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cott,James,1985,Weapons of the Weak,Yale University Press.

Tapp,Nicholas,1989,Sovereignty and Rebell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The Hmong of China,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INC.

——2004,“Hmong Places and Locality”,in Making Place,ed. by Stephan Feutchwang,UCL Press London.

Turner,Victor,1966,The Ritual Process,University of Chicago.

Yu Ying-shih,1987,“‘O Soul,Come Back!’A Study in the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he Soul and Afterlife in Pre-Buddhist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47.2(1987):363-365.

van Gennep,Arnold,1960,The Rites of Passage,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tson,James,1988,ed.,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olf,Arthur,1974,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Eric,1982,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Zhao Bingxiang,2004,“‘The place where the sage wouldn’t go’ and ‘The place where the sage was born’:Mutual definition of place in Heilongjiang and Shandong”,in Making Place,ed. by Stephan Feuchwang,UCL Press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