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4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效率研究图书

Study on the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y

SSAPID:101-0729-2550-99
ISBN:7-80230-108-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制度的特殊性及运行机制,深入浅出的探讨了中国上市公司制度的运行状况,客观地评价了中国上市公司制度的效率水平。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青年学者文库
作 者:
编 辑:张景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相关链接

 Study on the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y

 序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 全书结构安排

 2 上市公司制度分析:基于企业组织演进的视角

  2.1 关于企业的性质:理论回顾

  2.2 企业组织制度的演进

   2.2.1 企业制度的演变

    2.2.1.1 家庭生产时期

    2.2.1.2 手工业生产时期

    2.2.1.3 村舍生产时期

    2.2.1.4 工厂生产时期

    2.2.1.5 现代企业时期

   2.2.2 企业制度的比较

    2.2.2.1 业主制企业

    2.2.2.2 合伙制企业

    2.2.2.3 公司企业

    2.2.2.4 企业的联合组织

   2.2.3 几点补充

    2.2.3.1 国有企业

    2.2.3.2 现代企业制度

    2.2.3.3 股票上市

  2.3 上市公司:制度分析

 3 上市公司制度缺陷与中国股票市场低效率

  3.1 中国股票市场的成长历程与效率分析

   3.1.1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3.1.2 中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分析

    3.1.2.1 股票市场融资功能

    3.1.2.2 股票市场评价功能

    3.1.2.3 提供流动性

    3.1.2.4 股票市场监控

   3.1.3 中国股票市场功能的体制性变异

  3.2 中国股票市场低效率的根源:基于上市公司制度缺陷的考察

   3.2.1 股票发行与上市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3.2.2 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规范

   3.2.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问题很多

   3.2.4 上市公司会计审计制度不健全

   3.2.5 上市公司监管机制脆弱乏力

   3.2.6 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不完善

  3.3 中国股票发行与上市制度研究

   3.3.1 中国股票发行上市制度的演进变迁

    3.3.1.1 自发兴起时期(1981~1990年)

    3.3.1.2 审批制时期(1991~1998年)

    3.3.1.3 核准制时期(1999~2003年)

    3.3.1.4 企业上市保荐人制度(2004年至今)

   3.3.2 中国股票市场发行上市制度的主要缺陷

    3.3.2.1 现行核准制仍未彻底跳出两级行政审批制的范围

    3.3.2.2 真正反映投资者需求的询价机制不完善

    3.3.2.3 法制建设滞后

    3.3.2.4 现行核准制的弊端

    3.3.2.5 股权结构的人为分割:股权分置

   3.3.3 中国股票发行上市制度缺陷与股票市场定位

  3.4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3.4.1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3.4.2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

    3.4.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4.2.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

  3.5 中国上市公司退出制度研究

   3.5.1 上市公司退出标准

   3.5.2 中国上市公司退出制度

   3.5.3 对中国上市公司退出制度建设的建议

    3.5.3.1 进一步协调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标准

    3.5.3.2 建立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体系

    3.5.3.3 建立上市公司退市的中小投资者补偿机制

 4 股权分置:中国上市公司 制度悖论及其化解

  4.1 股权分置:中国上市公司制度悖论

   4.1.1 上市公司国有股问题的产生

   4.1.2 上市公司国有股问题改革试点:历史回顾

  4.2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

   4.2.1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及评析

    4.2.1.1 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分析

    4.2.1.2 股权分置改革首批试点方案剖析

    4.2.1.3 股权分置改革第二批试点情况简析

    4.2.1.4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当中尚存在的问题

   4.2.2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展开

   4.2.3 关于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

    4.2.3.1 转变观念,不同主体各归其位,按市场化原则妥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4.2.3.2 合理安排股权分置改革的步骤与进度,让市场各方对此有明确的预期

    4.2.3.3 “政策性利好”空间有限,不宜过度依赖,必须加速完善各项制度安排,尽可能以制度保障来稳定市场

    4.2.3.4 新股发行上市不应断然停止,不搞一刀切,着即改革股票发行制度,采纳全流通股票发行上市制度

    4.2.3.5 加强监管,防止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行为,建立集中型国有股权管理体制,预防国有股持有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

    4.2.3.6 完善会计、审计制度建设,加强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控制,促使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与盈利能力

    4.2.3.7 整顿证券业,加强对证券公司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拓展证券业务经营范围,提高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分析

  5.1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总体评价

   5.1.1 关于公司治理的内涵

   5.1.2 公司治理结构的类型

   5.1.3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评估

    5.1.3.1 治理结构与治理效率

    5.1.3.2 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

  5.2 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5.2.1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

    5.2.1.1 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

    5.2.1.2 关于独立董事治理机制的文献回顾

    5.2.1.3 西方国家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评价

   5.2.2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状况

    5.2.2.1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现状

    5.2.2.2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治理绩效

    5.2.2.3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问题与对策

  5.3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及其监管

   5.3.1 关联交易的界定及主要方式

    5.3.1.1 关联交易的界定

    5.3.1.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方式

   5.3.2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及特点

   5.3.3 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及其监管

    5.3.3.1 关联交易的不利影响

    5.3.3.2 关联交易的监管

  5.4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现象分析

   5.4.1 关于“隧道行为”

   5.4.2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现象分析

    5.4.2.1 大股东直接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5.4.2.2 利用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提供借款担保

    5.4.2.3 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资产

    5.4.2.4 大股东通过“分红”来掏空上市公司

 6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研究

  6.1 引言

  6.2 公司控制权市场与公司治理

   6.2.1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主流理论

   6.2.2 公司控制权市场与公司治理

    6.2.2.1 股东、董事会与经理层关系的重构

    6.2.2.2 对经理层的潜在压力

    6.2.2.3 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公司效率,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结构

  6.3 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经济功能

  6.4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现状分析

   6.4.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动力明显减弱

   6.4.2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手段不足

   6.4.3 上市公司MBO数量迅速上升

   6.4.4 上市公司外资并购案例增加

   6.4.5 并购企业对并购重组的风险认识加深

  6.5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评估

   6.5.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绩效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6.5.2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低效的主要表现

    6.5.2.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当中政策干预过度,行政重组现象普遍

    6.5.2.2 虚假并购重组和“报表型”重组现象严重

    6.5.2.3 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现象严重

    6.5.2.4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短期行为和投机性严重

    6.5.2.5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存在严重的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问题

 7 中国上市公司行为及其监管问题研究

  7.1 中国上市公司行为特征分析

   7.1.1 中国上市公司公信力低

   7.1.2 中国上市公司非市场化行为特征显著

   7.1.3 中国上市公司机会主义行为严重

  7.2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分析

   7.2.1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方式与特征

   7.2.2 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现象

    7.2.2.1 新股发行中的财务造假行为

    7.2.2.2 为获得配股资格的财务造假行为

    7.2.2.3 亏损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

    7.2.2.4 为操纵股价的财务造假行为

  7.3 中国上市公司违规处罚问题研究

   7.3.1 中国上市公司处罚的历史与现状

   7.3.2 中国上市公司监管存在的问题

  7.4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经济分析

   7.4.1 理论回顾

   7.4.2 成本异化、收益递减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7.4.2.1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7.4.2.2 成本异化、收益递减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7.4.3 政策干预、融资市场“双轨制”及福利分析

   7.4.4 结论及启示

    7.4.4.1 弱化行政机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与过度干预,消除所有制歧视,实现不同性质企业同等的市场进入权

    7.4.4.2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为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供更便利的渠道

    7.4.4.3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控制,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改善公司经营绩效

  7.5 中国上市公司监管机制的完善:政策建议

   7.5.1 完善股票市场法规体系,加大上市公司监管力度

   7.5.2 完善股票市场自律体系,增进上市公司自律机制的有效性

   7.5.3 建立市场诉讼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7.5.4 规范上市公司管理层行为,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8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创新研究

  8.1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创新的系统分析

   8.1.1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创新的理论逻辑

   8.1.2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创新的实施

    8.1.2.1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创新机制的创新

    8.1.2.2 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8.2 建立集中型国有股权管理体制

   8.2.1 国有股权管理体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前提

   8.2.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思路

   8.2.3 集中型管理体制下原国有企业的发行与上市

  8.3 追踪股票:企业股权重组的新工具

   8.3.1 追踪股票的概念

   8.3.2 追踪股票的特征

    8.3.2.1 追踪股票与公司分立、股权割让的比较

    8.3.2.2 追踪股票的功能特征分析

   8.3.3 追踪股票的国际发展状况

    8.3.3.1 美国

    8.3.3.2 英国

    8.3.3.3 日本

    8.3.3.4 印度

   8.3.4 对中国的启示

    8.3.4.1 作为一种企业股权重组工具,可以成为中国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手段

    8.3.4.2 提供个性鲜明的多样化投资工具,有助于改善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结构

    8.3.4.3 追踪股票可以用来拓宽筹资渠道,既能保证公司完整性,又能够通过发行上市筹集所需资金

    8.3.4.4 追踪股票的引入便于评价不同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完善中国的企业经营者激励制度

  8.4 全书总结与若干政策建议

   8.4.1 推进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创新,尽快实行全流通的股票发行制度

   8.4.2 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适当减持国有股,优化上市公司股本结构

   8.4.3 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经营业绩,提升公司质量

   8.4.4 加强上市公司监管,规范上市公司与大股东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8.4.5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安排及配套支持系统,改善上市公司运行的市场环境

 内容提要

上市公司作为一种高级的企业组织模式,从发行、上市到运行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依赖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支持。中国上市公司在相关制度安排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偏差,因此制度效率受到严重制约。本书立足于经济转轨的宏观大背景,对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展开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如何创新中国上市公司制度提出了具体的理论思路与政策建议。本书30万字,共分8章,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分析深入,图文并茂,适合经济学者、金融工作者、证券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一般读者阅读。

[1]Agrawal,A.,and Knoeber,C.R.,1996,Firm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to Control Agency Problems between Managers and Shareholders. 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 31,pp.377~397.

[2]Alchian,A. and H. Demsetz,1972,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2,pp.777~795.

[3]Alchian,Uncertainty,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0.

[4]Bae,K.,Kang,J. and Kim,J.,2002. Tunneling or value added:Evidence from mergers by Korean business groups. J ournal of Finance57,pp.2695~2740.

[5]Barca,F. and M.Bech,1999,Ownership and Control:A European Perspectiv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Baxter,N.,1967,Leverage,Risk of Ruin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Journal of Finance,22,September,pp.395~403.

[7]Baysinger,B. and H. Butler,1985,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Performance Effects of Changes in Board Composition. Journal of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s,1,pp. 101~24.

[8]Beasley,M. S,1996,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The Accounting Review,71(October),pp:443~465.

[9]Berle A.A,and Means,G.C.,1932,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Macmillan.

[10]Bertrand,M.,Mehta,P. and Mullainathan,S.,2002. Ferreting Out Tunneling:An Application to Indian Business Groups. Quarterl y J ournal of Economics,117,pp.121~148.

[11]Blair,Margaret M.,1995,Ownership and Control:Rethin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Brookings Insititution.

[12]Bradley,M.,Desai,A. and E.H.Kim,1988,Synergistic Gains from Corporate Acquisitions and Their Division Between the Stockholders Target and Acquiring Firm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1(1),pp.3~40.

[13]Chemmanur,T.J.,and Imants Paeglis,2000:Why Issue Tracking Stock?Boston College working paper.

[14]Coase,Ronald H.,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l,IV,pp.368~405.

[15]Cochran,Phlip. L. and Steven. L.Wartick,1988,Corporation Governance:Literature Summarization,Harward Busniess Press.

[16]D’Souza,J.,and J.Jacob,2000:Why Firms Issue Targeted Stock,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6.

[17]Dahya,J.,McConnell,J.J. and Travlos,N.G.,2001,The Cadbury Committee,Corporate Performance,and Top Management Turnover. Journal of Finance.

[18]David,Yermack,1996,Higher Market Valuation of Companies with A Small Board of Directo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Elsevier,40(2),pp.185 ~ 211.

[19]Demirguc-Kunt,A.,Maksimovic,V.,2002,Funding Growth in Bank-based and 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s:Evidence from Firm-level Data.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65,pp.337~363.

[20]Denis and Sarin,1999,Ownership and Board Structure in Publicly Treated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2,p.152.

[21]Diamond,D.,1994,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The Control Roles of Bank and Public Debt with Taxes and Costly Bankruptcy. Economic Quarterly,Spring,Vol. 80,No. 2.

[22]Dodd,P.,and R. Ruback,1977,Tender Offers and Stockholder Returns: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5,December,pp.351~374.

[23]Dyck,Alexander and Luigi Zingales,2003,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Finance.

[24]Elder,J.,and P.Westra,2000:The reaction of Share Prices to Tracking Stock Announcement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4.

[25]Fama,E.F.,1983,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Price Level Control.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2,No.1,July,pp.7~28.

[26]Fama,E.F.,and Jensen,Michael C.,1985,Organizational Forms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4(No.1),pp.101~119。

[27]Fama,E.F.,and M.C. Jensen,1983,Agency Problem and Residual Claims.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6,pp.327~349.

[28]Friedman,E.,Johnson,S.,and Mitton,T.,2003,Popping and tunneling.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9]Glison,S.,1990,Bankruptcu,Boards,Banks and Blockholder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October,pp.355~387.

[30]Gort,M.,1969,An Economics Disturbance Theory of Merger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3,pp.624~642.

[31]Grossman,S. and O.Hart,1982,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In J.McCall(ed.),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2]Hart,O. and Moore,J.,1995,Debt and Seniority: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Hard Claims in Constraining Management.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85.

[33]Hart,O.,1983,The Market Mechanism as an Incentive Schem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4,pp.366~689.

[34]Hermalin,B.,and M. Weisbach,1998,Endogenously Chosen Boards of Directors and their Monitoring of the CEO.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8,pp. 96~118.

[35]Hermalin,B.,and M.Weisbach,1991,The Effects of Board Composition and Direct Incentives on Firm Perform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20,pp.101~112.

[36]Irem Tuna,2002: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quity Restructurings:How Are Tracking Stocks Different to Equity Carve-outs and Spin-offs?University of Michigan working paper.

[37]Jensen,M.C.,1986,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6,pp.323~339.

[38]Jensen,M.C.,1993,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Exit,and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Journal of Financial. Vol. 48,pp.831~879.

[39]Jensen,M. and Meckling,W.,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May,pp.305~360.

[40]Johnson,La Porta,Lopez-de-Silanes and Shleifer,2000,Tunneling. 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1.

[41]La Porta,R.,Lopez-de-Silanes,F.,Shleifer,A. and Vishny,R.,1998. Law 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6,pp.1113~1155.

[42]Lorsch,J.W. and E. Maclver,1989,Pawns or Potentates,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p.200.

[43]M&A Tax Report,2000:Tracking Stock Not Dead Yet,Vol. 9,No. 1(August).

[44]Mace,M.,1971,Directors:Myth and Reality.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5]Manne,H. C.,1965,Merger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pp.110~120.

[46]Martin,K.,and J. Mc Connell,1991,Corporate Performance,Corporate Takeovers and Management Turnover,Journal of Finance,46,pp.671~687.

[47]Mehran,H.,1995,Executive Compensation Structure,Ownership,and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8.

[48]Millstein,Ira M. and Paul W.MacAvoy,1997:The Activ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Performance of Large Publicly Traded Corporations,98 Colum.L.Rev.1283,pp.1299~1315.

[49]Mitchell,Mark and Harold Mulherin,1996,The Impact of Industry Shocks on Takeover and Restructuring Activ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41,pp.193~229.

[50]Modigliani,F. and M.Miller,1963,Corporation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

[51]Modigliani,F. and M.Miller,1958,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3,pp.261~297.

[52]Morck,R.,A. Shleifer,and R. Vishny,1988,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pp.293~315.

[53]Myers,S.G. and Majluf,N.S.,1984,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3,pp.846~862.

[54]Myers,S.G.,1984,Capital structure puzzle. Journal of Finance,39,pp.575~592.

[55]Nagaraj,R.,1996,India’s Capital Market Growth:Trends,Explanations and Evidence. Mimeo,New Delhi:Indira Gandhi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56]Ross,Stephen A.,1977,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The Incentive Signaling Approach.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8,pp.23~40.

[57]Shleifer,A. and R.W.Vishny,1997,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Finance,June,pp.737~783.

[58]Shlomith Zuta,2001:Diversification Discount and Targeted Stock: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SSRN working paper。

[59]Singh,A. and Hamid,J.,1992,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 Technical Paper,No.1,IFC,Washington,D.C.

[60]Singh,A.,1995,Corporate Financial Patterns in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a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Study. IFC Technical paper No.2,Washington,D.C.,World Bank.

[61]Stapleton,R.C.,1972,Taxes,the Cost of Capital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Economic Journal.Vol.82,Issue 328,pp.1273~1292.

[62]Steven Chuang,1983,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6(1),pp.1~21.

[63]Tricker,R.I.,1984,Corporate Governance.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pp.6~7.

[64]Weisbach,Michael,1988,Outside Directors and CEO Turnover,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pp.431~460.

[65]Williamson,O.E.,1975,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Free Press,New York.

[66]Wood,2000:Tracking Tracking Stock,M&A Tax Report,Vol. 9,No. 3(December).

[1]阿思奎斯和金:《兼并要价对当事公司证券持有人的影响》,《财务学刊》1982年第36卷。

[2]曹凤岐:《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3]曹凤岐:《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曹红辉:《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曹红辉:《股市改革方向:规范规则的制定》,《经济观察报》2005年6月19日。

[6]陈工孟、高宁:《中国证券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7]陈红:《公司控制权市场国内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6期。

[8]陈梦根:《寻求国有股流通与减持的思路》,《经济导刊》2000年第4期。

[9]陈梦根:《中国证券市场的强外生性与制度创新》,《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10期。

[10]陈梦根,a:《中国证券市场下一步发展的路径选择》,《财贸经济》2004年第8期。

[11]陈梦根,b:《“追踪股票”及对中国的启示》,《经济管理》2004年第5期。

[12]陈梦根,a:《转轨经济中证券市场的成长与制度变迁》,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3]陈梦根,b:《转轨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战略步骤与政策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

[14]陈梦根,c:《解决股权分置的思路:市场化全额减持流通方案》,《中国流通经济》2005年第6期。

[15]陈梦根,d:《冷静看待“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71期。

[16]陈梦根,e:《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协同性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年第16期。

[17]陈梦根、曹凤岐:《中国证券市场价格冲击传导效应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18]陈湘永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研究》,《管理世界》2000年第4期。

[19]陈祖煌等:《国企改革:转轨与创新》,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20]成林:《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探讨》,《经济科学》2000年第6期。

[21]邓荣霖:《论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2]董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亟待有效推进》,《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1期。

[23]范剑、孟辉、刘孝红、徐峰、王剑辉:《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实证与监管研究》,载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2003)》,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4]冯根福、吴林江:《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25]傅斌:《证券的经济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6]高良谋:《购并后整合管理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

[27]高明华、马守莉:《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28]顾勇、吴冲锋:《上市公司并购动机及股价反应的实证检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29]国信证券课题组:《上市公司的外部资金来源问题研究》,第三期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研究报告,2002http://www.sse.com.cn/cs/zhs/xxfw/jysjs/sseResearch/。

[30]何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5期。

[31]何问陶、王金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2年第9期。

[32]胡庆平:《上市公司配股行为的研究》,《西北大学纺织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3]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34]江伟:《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5年第2期。

[35]柯林·梅耶:《市场经济和过渡经济的企业治理机制》,载[澳]谭安杰主编《改革中的企业督导机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6]科斯、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7]李康、叶雅、张明珅:《独立董事退出现象研究》,《载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2003)》,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8]李梅:《中国股市“隧道行为”分析》,《经济学家》2004年第6期。

[39]李爽、吴溪:《审计失败与证券审计市场监管——基于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的思考》,《会计研究》2002年第2期。

[40]李增泉、王志伟、孙铮:《隧道挖掘(Tunneling)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载于《中国第二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

[41]刘峰、贺建刚:《股权结构与大股东利益实现方式的选择——中国资本市场利益输送的初步研究》,载于《中国第二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

[42]刘睿智、王向阳:《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3]刘胜军:《论接管的公司治理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44]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研究》1999。

[45]陆正飞、叶康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46]鹿小楠、傅浩:《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研究》,《上证研究》2003年第2期。

[47]吕爱兵:《2004年度上市公司并购报告》,《上海证券报》2005年1月5日。

[48]毛志忠、于沛、屈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化研究》,《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5期。

[49]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0。

[50]裴平:《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1]裴武威:《接管市场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对中国证券市场上公司接管活动的实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1999年第4期。

[52]清风:《中国股市风险的根源在于一级市场》,《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53]邱东、陈梦根:《主体归位、秩序重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个非主流的宏观分析视角》,《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54]史忠健:《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5]思拉恩·埃格特森,吴经邦等译:《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

[56]斯蒂芬·格林,郑键明译:《中国股市:玩家、制度与未来》(中译本),东方出版社,2004。

[57]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8]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财经研究》1999年第4期。

[59]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60]天津证管办、渤海证券联合课题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实证研究及监管政策建议》,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十期课题研究报告,《上证研究》2003年第1期。

[61]田剑英、胡剑锋:《中国上市公司违规违法现象探析》,《浙江学刊》2003年第4期。

[62]田志龙等:《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些基本特征研究:对我国百家股份公司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1998年第2期。

[63]王跃堂:《中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绩效之比较分析》,《财会研究》1999年第6期。

[64]威廉姆森、沃奇特、哈里斯:《理解雇佣关系:对专用性交换的分析》,载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中译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5]魏刚:《高层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66]魏海明、潭劲松、林舒:《盈利管理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67]吴淑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分离与合一》,《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68]谢茂拾:《中国上市公司制度变迁与创新》,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9]徐晓东、陈小悦:《公司治理与第一大股东的最优所有权安排》,载于《中国第二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

[7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

[71]杨洁、郑军、承龙:《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72]杨淑娥,张俊瑞,张晓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2期。

[73]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4]叶国鹏:《我国现有上市公司制度效率的初步考察》,《管理世界》1999年第5期。

[75]原红旗、吴星宇:《资产重组对财务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上海证券报》1998年8月26日。

[76]詹森:《收购:传说与科学》,《哈佛商业评论》1984年11~12月。

[77]张桂庆、谢风华:《中国证券发行制度与市场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78]张克维:《产权、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9]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0]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

[81]张新:《并购重组是否创造价值?》,《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82]张宗新、姚力、厉格非:《中国证券市场制度风险的生成及化解》,《经济研究》2001年第10期。

[83]赵勇、朱武祥:《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可预测性》,《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84]中国政法大学、新疆证券有限证券公司联合课题组:《上市公司董事责任与处罚》,《上证研究》法制专辑,2003。

[85]周业安:《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86]祝红梅:《上市公司并购后业绩改善的短期化现象分析》,《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87]祝红梅,王勇:《公司控制权市场的经济功能探讨》,《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6期。

[88]邹薇、钱雪松:《融资本成、寻租行为和企业内部资本配置》,《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