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

《中国佛学》(总第37期)图书

The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

SSAPID:101-0600-5871-90
ISBN:978-7-5097-7878-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论文集,主要设有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个栏目,其中汉传佛教部分下设教史研究、义学研究、佛教与传统文化。本期共收录22篇文章,主要来源于全国从事佛教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以及佛学院的老师、研究生等,皆为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佛学》编委会
编 辑:卫羚;周志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中国佛学》征稿说明

 ·汉传佛教· (一)教史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庙产兴学运动

   一 第一次庙产兴学运动

    (一)内政部庙产兴学之传闻及其佛教界之反应

    (二)邰爽秋的庙产兴学之建议

    (三)全国教育会议庙产兴学之提案

   二 “庙产兴学促进会”与第二次庙产兴学

    (一)庙产兴学促进会宣言及其主张

    (二)佛教各方对于庙产兴学的驳斥

   三 七省教育厅提议与第三次庙产兴学运动

    (一)七省教育厅提议及国民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二)佛教界的回应

   结语

  沧海珠禅师·海云印简·明代建文帝

   引言

   一 塔额的确认与读解

   二 “佛日圆明”与海云印简

   三 墓塔形制与明代建文帝

   四 金邶寺与“沧海珠禅师”

   结语

  明末清初的社会政治文化与禅宗的兴起*

   一 明初制定的佛教政策对整个明代佛教的长期影响

   二 明中期诸帝和明后期嘉庆帝的喜好与宠道对佛教的影响

   三 明末清初的社会政治环境与禅宗

    (一)明末清初禅宗兴起的三种外因

    (二)明末清初的佛教以及禅学兴盛的内因

   四 明末清初禅宗的崛起、法系与著述

   结语

  从赵朴初倡导的“黄金纽带”看中日两国的佛教交流

   引言

   一 “黄金纽带”关系的提出及其内涵

   二 “有好题目才有好文章”——战后中日佛教交流回顾

   三 中日佛教交流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东晋高僧法显精神品格初探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仰山祖庭慧翁性通老和尚墓碑考辨

   导言

   一 慧寂禅师与正觉寺

   二 墓碑存疑

   三 碑记考辨

    (一)开山之考

    (二)慧翁之考

    (三)性通之考

   四 疑点推测

    (一)误刻

    (二)音义

    (三)避讳

   结语

    附:《仰山通智大师塔铭》

    《韶州重建东平山正觉寺记》

    《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禅寺碑》

     《重建东华山镇(正)觉古寺碑》

     碑文附录:重建囗囗囗囗觉古寺碑

     《仰山墓碑》

  唐代律法与寺院安养制度

   一 研究史回顾

   二 赏罚随世:唐代与僧人有关的法律

   三 寺有恒产:唐代律法对僧人财产的规定

   四 悲田养病:唐代律法与寺院安养场所的设置

   五 比拟血亲:唐代律法对寺院伦理的影响

   小结

 ·汉传佛教· (二)义学研究

  日本的《释摩诃衍论》研究

   一 《释摩诃衍论》的真伪问题

   二 《释摩诃衍论》的新罗撰述说

   三 《释摩诃衍论》与三阶教

   四 《释摩诃衍论》的思想特色

    (一)“不二摩诃衍”与吉藏的“不二观”

    (二)独特的随缘真如观——“二大事”

    (三)“如来藏佛”“离念相者”“觉体相者”——《释摩诃衍论》中的概念的人格化

  无尽居士的《护法论》

   一 佛不当斥

   二 佛不为患

   三 三教论衡

  庐山慧远的法身观

   一 慧远“法身生成论”的界定

   二 《大乘大义章》中慧远的法身观

    (一)法身与色身

    (二)真法身与妙行法性生身

    (三)变化身、真法身、妙行法性生身与相好

    (四)妙行法性生身、“神”及命根

    (五)真法身与变化身

   三 庐山僧团与僧肇的交流

   四 《大乘大义章》之后慧远的法身观

   小结

  论昙鸾的佛身观

   一 行研究的路径反思

   二 略相入与二种法身

   三 鸾二身说的思想来源

   四 “法界身”的解释

   五 土教的他力与利他

   结语

  法舫法师佛学思想

   一 初学者的准备阶段——唯识资粮位

   二 出离者的加行阶段——唯识加行位

   三 舍凡入圣的超越阶段——唯识通达位

   四 通向圣道的解脱阶段——唯识修习位

   五 转识成智而究竟圆满——唯识究竟位

   结语

  论永明延寿禅师的中道思想

   一 延寿对大乘空宗之中道观的汲取

    (一)对《大智度论》中道思想的汲取

    (二)对《中论玄枢》中道思想的汲取

   二 对天台智顗、灌顶等人中道观的汲取

    (一)智顗《维摩经略疏》之三种三观

    (二)灌顶《大般涅槃经疏》:众生佛性,名中道

   三 对华严宗澄观中道观的汲取

   四 延寿的中道观

    (一)假施设中道与真实中道

    (二)理事无碍即中道第一义观

    (三)非空非不空,名为中道

    (四)一心中道

  律与自杀

   序论

   一 先行研究

   二 条文

    (一)巴利律

    (二)《四分律》

    (三)《五分律》

    (四)《十诵律》

    (五)《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六)《摩诃僧祇律》

   结论

  佛教“格义”辨析

   一 “格”义溯源

   二 佛教文献中的“格”义

   三 佛教“格义”可能的方法

  佛陀文化教育学蠡测

   引言

   一 佛陀文化教育学的目的

   二 佛陀文化的品位与魅力

    (一)宗教的定义

    (二)宗教的分类

    (三)正确的信仰

     1.真——学问富足

     2.善——道德高尚

     3.美——艺术精深

     4.圣——正信正觉

   三 佛陀文化教育学的内涵

    (一)佛教徒对财富的看法

    (二)佛教的财富观

     1.内治生指勤修五明及福田

     2.外治生指四摄六度等菩萨行处

    (三)佛教的经济学

   四 佛陀文化教育学的脉络

    (一)布教的起源

    (二)布教的内外因素

    (三)教导万法普利群机

    (四)布教学与教育

    (五)教化因缘与宗教信念

   五 佛陀文化教育学的内在根本

    (一)三无漏学与修证纲领

    (二)三慧修学与智慧阶梯

   六 佛陀文化教育学的意义

  “三因佛性”说述论

   引言

   一 佛性论之背景:大乘佛教与如来藏学之兴起

   二 《佛性论》中的“三因佛性”说

   三 《大涅槃经》中的“三因佛性”

   四 天台宗论“三因佛性”

    (一)“三因佛性”之贞定以及遍局问题

    (二)“三因佛性”与“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楞严会”小考

   一 何为“楞严会”

   二 “楞严会”作为清规出现

    (一)《丛林校订清规总要》

    (二)《禅林备用清规》

    (三)《幻住庵清规》

    (四)《律苑事规》

    (五)《敕修百丈清规》

    (六)《增修教苑清规》

    (七)《百丈清规证义记》

   三 “楞严会”仪轨与图示

    (一)“楞严会”仪轨

    (二)“楞严会”图

   四 “楞严会”溯源

   五 “楞严会”的影响

 ·汉传佛教· (三)佛教与传统文化

  从人生观角度看儒家文化和大乘菩提心趋同

   引言

   一 由《大学》修心次第看儒家思想的人生观确立

    (一)“大学之道”

    (二)“大学之道”的具体次第和“自觉觉他”的济世情怀

    (三)“大学之道”对修学先后顺序的重视

   二 大乘佛教中“菩提心”的修行人生观

    (一)菩提心“自觉觉他”的人生观

     1.何谓“自觉”,何谓“觉他”

     2.“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地位

    (二)“智悲双运”的修行观

     1.“智”与“证悟空性的智慧”

     2.“悲”与“菩提心”

     3.“智悲双运”——“智”与“悲”相互促进

      (1)“智”对于“悲”,即“无我空性”对“菩提心”的促进

      (2)“悲”对于“智”的促进

    (三)大乘佛教“轮涅不二”的修行终点

   三 儒家思想与大乘佛教的人生观趋同

    (一)儒家思想与大乘佛教本质为基于人生的“生命教育”

     1.孔子的人生观

     2.释迦牟尼佛的人生

    (二)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均为“心法”

     1.儒家的本质在于“修心”

     2.大乘佛教处处不离“心”

      (1)“心”是一切轮回和解脱的原因

      (2)“心”在大乘佛教具体修法中的运用

      (3)“身正则心正”,端正外在行为是为了端正内在心灵

      (4)发心决定所修是何法

      (5)检验修行进步须借由对内心的观察

    (三)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均提倡在修行中“自利利他”

     1.从《论语》中看儒家的“自利利他”情怀

      (1)“仁”就是利他心

      (2)利他心的发展——从“孝弟”到心怀天下

      (3)“恕”与利他心

      (4)利他之“仁”心与“自利”

     2.大乘佛教中“菩提心”与“自觉觉他”

   结语

 ·南传佛教·

  从近现代南传佛教教育改革实践试析汉传佛教教育的动向

  当代斯里兰卡佛教教育现状

   一 独立后的教育概况

   二 国家教育等级划分

   三 佛学院与普通教育的互补

    1.初级佛学院

    2.高级佛学院

    3.智处佛学院

   四 佛学院高等教育

    (1)东方哲士初级

    (2)东方哲士中级

    (3)东方哲士学位

   五 佛学院、学生与教师的数量

   六 佛学院教师培训学院

   七 独立后的星期日学校

    《法校基金法》主要内容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的唐卡及造像艺术浅析

   一 唐卡的制作及其要求

   二 佛像之造像度量

   三 曼荼罗浅析

   四 四种曼荼罗

    1.大曼荼罗

    2.三昧耶曼荼罗

    3.法曼荼罗

    4.羯磨曼荼罗

 《中国佛学》顾问及编委会名单

1. 2517(1974),Visākhapūjā,Buddhist Association of Thailand,Bangkok.

2. Dhammasami,Khammai,Ven.,2007,“Idealism and Pragmatism:A Dilemma in the Current Monastic Education Systems of Burma and Thailand”,Buddhism,Power and Political Order/ ed. Ian Harris. London:Routledge.

3. Gombrich,Richard F.,1998,“Introduction:the Buddhist Way””,The World of Buddhism,eds. Bechert,H.,& R. Gombrich,Thames and Hudson Ltd.,London,(reprint).

4. Reynolds,Craig,1972,The Buddhist Monkhood in twentieth century Thailand (PhD thesis),Cornell University.

5.(trans)1979,The Life of Prince-Patriarch Vajira?ā?a,Ohio University Press.

6. Tingsabadh,Charit,2002,King Chulalongkorn’s Visit to Europe:Reflections on Significance and Impact,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Press,Bangkok.

7. Wyatt,David K.The Politics of Reform:Education Under King Chulalongkorn,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1969.

8. Wyatt,David K.,1984,Thailand,A Short History,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9. Zack,Stephen J.,1977,“Buddhist Education Under Prince Wachirayan Warorot”,(Unpublished PhD Thesis),Cornell University.

1.1971,Phraprawat phramahasamanachao kromphraya wachirayanwarorot [the Life of Prince-Patriarch Wachirayanwarorot] (Autobiography),Mahamakut Press,Bangkok.

2.1971,Pramon phra niphon somdet maha samana chao krom phrya Wachirayanwarorot:wannana phra sutr[Collection of Writings by Prince-Patriarch Wachirayanwaroroj:Commentaries on the Suttas],Mahamakut Press,Bangkok.

3.1967,Somdet phramahasamanachao kromphraya wachirayanwarorot,[His Holiness Somdet Wachirayan-warorot] 2 vols. Department of Religious Affairs Press,Bangkok.

4. Phraphat Trinarong,1962,Somdet phrasangkharat haeng krung Ratanakosin [Supreme Patriarchs of Bangkok],Udomsuksa Press,Bangkok.

5.Rachanunphap,Damrong,Prince.,1963,Khwamsongcham [Memoir],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of Thailand,Bangkok.

6.1923,Tamnan khanasong [A History of the Sangha],Sophonphipatthanakon Press,Bangkok.

7.1923,Rung tang phrarachakhana phuyai nai krung Ratanakosin[On Appointment of High Ecclesiastical Dignitaries in the Bangkok Period],Sophonphipatthanakon Press,Bangkok.

1.1980,Myaung Mya Sayadaw Thathana be lo byu khe thale (How Did Myaung Mya Sayadaw serve Buddhism?),Rangoon.

2.Ghosita,Ashin.,2000,Tat bhava thathana[One Life in the Round of Rebirths] ahagandhayon Sarpay(Mahagandhayon Press),Amarapura,(third print)(1st print in 1984).

3.Janakabhivamsa,Ashin.,1950,Anagat thathanayay,[The Future of the Religion],Mahagandhayon Sarpay(Mahagandhayon Press),Amarap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