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11

二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改革图书

The Reform of SPD after WWⅡ

SSAPID:101-0579-1751-50
ISBN:978-7-5097-8038-1
DOI:
ISSN:

[内容简介]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传统大党,自二战结束后,它开始了一个系统有效的政党现代化过程,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党改革路径。本书从德国社民党的重要纲领更替,政党组织嬗变,不同时期执政比较,政党社会、经济政策转型,政党与社会组织、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调整,全球化对政党的影响这六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德国社会民主党自二战结束以来所经历的挑战、相应的政策调整以及自身发展历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瞻前顾后”看世界书系
作 者: 黄蕊
编 辑:赵怀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8 外交、国际关系

 序言

 总序二 把握国际大势,厘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导言

  1 研究意义及目的

  2 研究的时代背景及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3 研究方法及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第一章 价值的转变与纲领调整

  第一节 二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价值体系

   一 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

   二 多元思想指导社会民主党

   三 对基本价值的阐释

  第二节 《哥德斯堡纲领》:成为“人民党”

   一 《哥德斯堡纲领》前的理论准备

   二 《哥德斯堡纲领》的制定背景

   三 《哥德斯堡纲领》的主要内容

   四 《哥德斯堡纲领》的影响

   五 《八五大纲》:政党改革具体化

  第三节 《柏林纲领》:对新问题的必要反应

   一 《柏林纲领》的制定背景

   二 《柏林纲领》的主要内容

   三 《柏林纲领》的影响

  第四节 《汉堡纲领》:回归社会民主党传统

   一 《汉堡纲领》的制定背景

   二 《汉堡纲领》的主要内容

   三 《汉堡纲领》的影响

 第二章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发展

  第一节 二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重建

   一 西占区与东占区的不同命运

   二 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重建的困难

   三 德国社会民主党组织重建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民主党组织机构改革

   一 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二 党的执委会的调整

   三 基层党组织的发展

  第三节 不同时期政党领袖对组织发展的作用

   一 领导组织重建:孕育改革的萌芽

   二 领导组织调整:完成向执政党的结构转变

   三 处理组织分化:成为“中间派”的代表

 第三章 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黑红联盟时期(1966~1969)

  第二节 勃兰特领导的红黄联盟(1969~1974)

   一 经济政策

   二 社会政策

   三 环境能源政策

   四 对外政策调整

  第三节 施密特领导的红黄联盟(1974~1982)

   一 经济政策调整

   二 能源政策调整

   三 对外政策调整

  第四节 施罗德领导的红绿联盟(1998~2005)

   一 经济政策调整

   二 福利政策调整

   三 能源政策调整

   四 对外政策调整

  第五节 黑红大联盟时期(2005~2009)

   一 经济政策

   二 社会政策

 第四章 战后德国的主流经济思想及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影响

  第一节 恢复期:管制经济的作用

  第二节 腾飞期:社会市场经济成为主流

  第三节 危机期:凯恩斯主义的有效借鉴

  第四节 统一后:新自由主义抬头

  第五节 施罗德时期:新自由主义成为主流

 第五章 德国社会民主党与其他政党及社会运动组织的关系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德国社会民主党与新社会运动的关系

   一 社会民主党与绿色运动

   二 社会民主党与青年运动

 第六章 全球化对德国社会民主党改革的要求

  第一节 德国社会民主党对全球化的诠释

   一 全球化的发展

   二 超越国家与社会的治理

   三 “全球治理”的理念

  第二节 全球化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未来

   一 利益结构复杂化

   二 后物质主义盛行

   三 政策传统的不适应

  第三节 德国社会民主党应对全球化的措施

   一 不断扩大政党价值的覆盖范围

   二 从物质主义发展模式转移到后物质主义发展模式

   三 全球化使媒体功能增强

   四 走“新中间”道路

 结束语

 总序一 冷眼看世界,疑义相与析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传统大党,它在二战之后遭遇了传统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所必然遭遇的挑战。虽然传统的意识形态在二战结束初期给予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强大的政治凝聚力,但随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起伏,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发展也需要在政党发展理论、政党组织建设、执政政策方略以及意识形态特色中寻找新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则需要其不断地改革方能实现。

〔美〕埃德温·哈特里奇:《第四帝国》,国甫、培根译,新华出版社,1982年。

〔英〕安德鲁·格林:《自由主义时代的社会民主主义:1980年以来的左翼和经济政策》,刘庸安、马瑞新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研室:《关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一些历史资料》,北京大学,1972年。

〔苏〕B.H.科托夫:《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理论和经济政策批判》,张孙桓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德〕彼得·本德尔:《盘根错节的欧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

曹长盛:《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曹长盛:《世界社会主义纵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曹长盛主编《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陈乐民:《东欧剧变与欧洲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

陈乐民:《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陈林、林德山编《第三条道路: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德〕弗兰茨·瓦尔特:《德国社会民主党:从无产阶级到新中间》,张文红译,重庆出版社,2008年。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人民出版社,1984年。

高放主编《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文献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顾俊礼主编《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

〔德〕库特·宗特海默尔:《联邦德国政府与政治》,孙克武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李景治、张小劲等:《政党政治视角下的欧洲一体化》,法律出版社,2003年。

李景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连玉如:《新世界政治与德国外交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联邦德国东方政策文件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

林建华、董泉增:《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论纲》,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

刘成、马约生:《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缘起与演进》,重庆出版社,2006年。

罗云力:《西方国家的一种新治理方式——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条道路研究》,重庆出版社,2003年。

〔美〕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徐海铭、季海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潘琪昌:《走出夹缝——联邦德国外交风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

〔德〕苏珊·米勒、海因里希·波特霍夫:《德国社会民主党简史(1848~1983)》,刘敬钦等译,求实出版社,1984年。

〔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殷叙彝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殷叙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德〕托马斯·迈尔等:《论民主社会主义》,刘芸影等译,东方出版社,1987年。

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

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英〕威廉·E 佩特森、阿拉斯泰尔·H 托马斯:《西欧社会民主党》,龚荷花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德〕威廉·格雷韦:《联邦德国外交风云纪实》,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

〔德〕维利·勃兰特:《会见与思考》,张连根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德〕维利·勃兰特:《一个德国政治家的画像》,殷寿征、蒋裕国编著,北京时事出版社,1985年。

〔德〕维利·勃兰特:《争取世界的生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关系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

〔德〕维利·勃兰特:《争取世界经济复苏:勃兰特委员会备忘录》,沈佩篁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年。

〔德〕沃尔夫冈·麦克尔等:《社会民主党的改革能力:西欧六国社会民主党执政政策比较》,童建挺译,重庆出版社,2009年。

吴友法、黄正柏:《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西方国家对德国问题政策真相(历史概要)》,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辛蔷:《融入欧洲:二战后德国社会的转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重庆出版社,1995年。

《研究〈哥达纲领批判〉参考史料》,三联书店,1978年。

殷叙彝:《民主社会主义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殷叙彝:《社会民主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殷叙彝主编《当代西欧社会党人物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张光明:《布尔什维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分野》,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考察》,云南出版社,2004年。

张世鹏编译《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汇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赵永清:《德国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Adrian Webb,Germany since 1945,London,New York:Longman press,1998.

Stefan Berger,Social Democracy and the Working Clas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y Germany,Harlow,England,New York:Longman,2000.

Binder.David,The other German,Willy Brandt’s Life and Times,Washington. D.C.,1975.

Mark Blacksell,Post-War Europe:a Political Geography,London:Hutchinson,1981.

Willy Brandt,People and Politics,the Years 1960-1975,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6.

Hans Joachim Braun,The German Econom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London:Routledge,1990.

David Childs,The Two Red Flags:European Social Democracy and Soviet Communism since 1945,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0.

Dennis L.Bark and David R. Gress,A History of West Germany,Volume 2,Democracy and its Discontents 1963-1991,Oxford UK,Cambridge Blackwell,1993.

Wolfram F.Hanrieder,West German Foreign Policy,Boulder,Colo:Westview Press,1980.

Henry Ashby Turner,Jr,Germany from Partition to Reunification,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

Jeffrey Herf,War by other Means:Soviet Power,West German Resistance,and the Battle of the Euromissiles,New York:Free Press,1991.

J. Robert Wegs,Europe since 1945:A Concise History,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8.

Robert Ladrech,Social Democracy and the Challenge of European Union,Boulder,Col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2000.

Albert S.Lindemann,A History of European Sociali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

George Crews McGhee,At the Creation of a New Germany:from Adenauer to Brandt:an Ambassador’s Accou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E.Owen Smith,The West German Economy,London:Croom Helm,1983.

William E.Paterson,Social Democracy in Post-war Europe,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74.

Bertrand Russell,German Social Democracy,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65.

A. J.Ryder,Twentieth-century Germany from Bismarck to Brand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3.

Sassoon,Don,One Hundred Years of Socialism:the West European Lef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New York:New Press,1996.

Fritz Wilhelm Scarpf,Crisis and Choice in European Social Democracy,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

Giuliano Bonoli and Martin Powell,Social Democratic Party Policies in Contemporary Europe,NY:Routledge,2004.

Sabine Spangenberg,The Institutionalize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ast German Economy,Heidelberg,New York:Physica-Verlag,1998.

William E. Paterson and Alastair H. Thomas:The Future of Social Democracy: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in West Europe.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86.

Willy Albrecht,Kurt Schumacher,Reden-Schrifen-Korrespondenzen 1945-1952,Berlin/Bonn 1985.

Thomas Alexander,Carl Severing,Sozialdemokrat aus Westfalen mit prussichen Tugenden,Bielefeld 1992.

Hans Apel,Der Abstieg. Politisches Tagebuch 1978-1988,Stuttgart 1990.

Stefan Appelius,Heine. Die SPD und der lange Weg zur Macht,Essen 1999.

Egon Bahr,Zu meine Zeit,Muechen 1996.

David E.Barclay,Schaut auf diese Stadt. Der unbekannte Ernst,Reuter,Berlin 2000.

Arnulf Baring,Machtwechsel. Die Aera Brandt/Scheel,Stuttgart 1983.

Peter Bender,Neue Ostpolitik,vom Mauerbau zum Moskauer,Vertrag 1989.

Boesch Frank,Die Adenauer-CDU.Gruendung,Aufstieg und Krise einer Erfolgspartei 1945-1969,Stuttgart/Muenchen 2001.

Rut Brandt,Freundesland. Erinnerungen,Hamburg 1992.

Willy Brandt,Auf der Zinne der Partei:Parteitagsreden 1960 bis 1983,Berlin Dietz Verlag 1984.

Willy Brandt,Auf dem Weg nach vorn. Willy Brandt und die SPD. 1947-1972,bearb. Von Daniela Muenkel,Bonn 2000.

Willy Brandt,Erinnerungen,3. Aufl.,Frankfurt am Main 1980.

Willy Brandt,Geschichte als Auftrag:Willy Brandts Reden zur Geschichte der Arbeiterbewegung 1930-1950,Berlin:Dietz 1981.

Willy Brandt,Links und Frei. Mein Weg 1930-1950,Hamburg 1982.

Rainer Burchardt;Knobbe,Werner;Bjoern Engholm. Die Geschichte einer gescheiterten Hoffnung,Stuttgart 1993.

Dieter Dowe(Hg.)Partei und soziale Bewegung. Kritische Beitraege zur Entwicklung der SPD seit 1945,Bonn 1993.

Dieter Dowe(Hg.),Schumacher und der〈Neubau〉der deutschen Sozialdemokratie,Bonn 1996.

Tobias Duerr,Walter,Franz(Hg.):Solidagemeinschaft und fragmentierte Gesellschaft:Parteien,Milieus und Verbaende im Vergleich. Festschrift zum 60. Geburtstag von Peter Loesche,Opladen 1999.

Erhard Eppler,Die Wiederkehr der Politik,Frankfurt am Main 1998.

Erhard Eppler,Komplettes Stueckwerk.Erfahrungen aus fuenfzigJahren Politik,Frankfurt am Main u. a. 1996.

Walter Euchner(Hg.),Klassiker des Sozialismus,Muenchen 1991.

Benno Fische,Theoriediskussion der SPD in der Weimar Republik,Frankfurt am Main/Bern/New York 1987.

Peter Glotz,Die Beweglichkeits des Tankers,Muenchen 1982.

Peter Glotz:Die Innenausstattung der Macht. Politisches Tagebuch 1976-1978,Muenchen 1979.

Peter Glotz,Die Linke nach dem Sieg des Westens,Stuttgart 1992.

Peter Glotz,Kampagne in Deutschland. Politisches Tagebuch 1981-1983,Hamburg 1986.

Peter Glotz,Der Weg der Sozialdemokratie. Der historische Auftrag des Reformismus Wien:Verlag Fritz Molden 1975.

Helga Grebing,Entscheidung fuer die SPD. Briefe und Aufzeichungen linker Sozialisen 1944-1948,Muenchen 1984.

Helga Grebing,Arbeiterbewegung und politische Moral. Aufsaetze,Kommentare und Berichte und Theorie der deutschen Arbeiter bewegung,Goettingen 1985.

Siegfrid Heimann,Die 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in:Stoess,Richard(Hg.)Stent,Angela,From Embargo to Ostpolitik: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est German-Soviet Relations,1955-198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Franz Walter,Die Bonner Parteien auf dem Weg in die Berliner Republik:politische Kolumnen,Hamburg,Kovac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