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0

中国文论经典流变——《礼记?乐记》的接受史研究图书

Chinar's literary ontology classic changes ——<LIji?YUEji>accept history research

SSAPID:101-0509-2237-09
ISBN:978-7-5097-2561-0
DOI:
ISSN:
关键词:

乐记 礼记

[内容简介] 该书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结项成果,经作者历时5年完成。该书以时间为顺序分上下编共十一章,梳理了《礼记?乐记》自先秦至现当代的接受史。该书政治方向正确,无涉外和涉密问题,写作思路清晰,逻辑性较强,结构较为严谨,语言较为简练准确,以传统典籍的接受史为线索,研究中国文论经典的流变,视角新颖,立意独特,具有较好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薛永武
编 辑:闵佳;张君;刘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引言

 后记

 上编 《礼记》的阐释、接受与《乐记》的作者辨析和学科定位

  第一章 《礼记》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

   一 《礼记》的形成

   二 《礼记》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礼记》的历时性阐释与接受

   一 《礼记》在汉代的阐释与接受

   二 《礼记》在三国、晋和南北朝时期的阐释与接受

   三 《礼记》在隋唐时代的阐释与接受

   四 《礼记》在宋元明时代的阐释与接受

   五 《礼记》在清代的阐释与接受

  第三章 《礼记》的当代阐释与意义生成

   一 《礼记》对礼的发生学叩问

    (一)《礼记》对礼的本源追寻到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

    (二)《礼记》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探寻了产生礼的社会动因

   二 《礼记》对礼的文化阐释

    (一)作为修、齐、治、平之“礼”

     1.礼与修身

     2.礼与齐家

     3.礼与治国、平天下

    (二)有礼则“万事得其序”

     1.礼乃人的本质规定

     2.礼乃人的文明彰显

     3.唯礼“万事得其序”

    (三)对礼的中和审视

    (四)《礼记》的情商思想

     1.《礼记》对自我认知的阐释

     2.《礼记》对自我调控的阐释

     3.《礼记》对自我激励的阐释

     4.《礼记》对移情能力的阐释

     5.《礼记》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阐释

  第四章 《乐记》的作者辨析及其学科定位

   一 《乐记》的作者辨析

   二 《乐记》的学科定位

 下编 《乐记》的接受史研究

  第五章 先秦音乐理论与《乐记》的思想渊源

   一 孔子以前的音乐理论与《乐记》

    (一)《易传》对《乐记》的影响

    (二)《左传》对《乐记》的影响

     1.关于乐德与五声之和

     2.从“哀有哭泣,乐有歌舞”看《乐记》的“声”“音”论

     3.从“中声”、“淫声”看《乐记》对乐的爱憎

    (三)《国语》对《乐记》的影响

     1.“和声”乃“乐之至”

     2.“乐开山川之风”,“以耀德于广远”

   二 孔子与《乐记》

    (一)从孔子的中庸、节制看《乐记》的“中和”、“和合”与“慎所以感”

    (二)从孔子的审美标准看《乐记》的审美观

    (三)从孔子的“尽善尽美”看《乐记》的审美理想

    (四)从孔子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看《乐记》的审美价值论

   三 庄子与《乐记》

    (一)庄子的反“异化”与《乐记》的“人化物”思想

    (二)庄子的天人合一与《乐记》的“天地之和”思想

    (三)庄子的性情论与《乐记》“乐由心生”的思想

    (四)庄子推崇自然之乐与《乐记》的乐法自然思想

   四 《吕氏春秋》与《乐记》

    (一)《吕氏春秋》的反异化思想与《乐记》的“人化物”

    (二)《吕氏春秋》“和心在于行适”与《乐记》的“中和之纪”

    (三)《吕氏春秋》的“全性之道”与《乐记》的“乐以治心”

    (四)《吕氏春秋》“乐产乎人心”与《乐记》的“乐由中出”

    (五)《吕氏春秋》“类同相召”与《乐记》的“以类相动”

    (六)《吕氏春秋》的“法天地”与《乐记》的“率神而从天”

    (七)《吕氏春秋》乐“通乎政”、“俗定而音乐化”与《乐记》的“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八)《吕氏春秋》“伐性之斧”与《乐记》的“乱世之音”、“亡国之音”

  第六章 荀子《乐论》与《乐记》

   一 荀子《乐论》与《乐记》的关系

    (一)《乐论》与《乐记》的先后顺序

    (二)《乐论》与《乐记》的交叉关系

   二 荀子《乐论》与《乐记》的异同

    (一)荀子《乐论》与《乐记》的相同或相似点

     1.《乐论》与《乐记·乐化》的相同或相似点

     2.《乐论》与《乐记·乐施》、《乐记·乐言》、《乐记·乐情》、《乐记·乐论》的相同或相似点

     3.对《乐论》与《乐记》的相同或相似点的分析

    (二)荀子《乐论》与《乐记》的不同点

     1.《乐论》与《乐记》的写作目的有所不同

     2.《乐论》与《乐记》人性论的差异

     3.《乐论》与《乐记》对“礼乐”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4.《乐论》与《乐记》学理的系统性不同

  第七章 《乐记》在汉代的形成与接受

   一 陆贾的礼乐思想与《乐记》

   二 《淮南子》与《乐记》

    (一)关于“圣人不以身役物”与“慎所以感”

    (二)关于“乐者所以致和”

    (三)关于“王者功成作乐”

    (四)关于“唯乐不可以为伪”

    (五)关于“大乐必易,大礼为简”

    (六)推崇雅颂之音,反对声色之乐

    (七)关于“以类相动”

   三 《春秋繁露》与《乐记》

    (一)关于“中和”之美

    (二)关于“以类相动”

    (三)关于“王者功成作乐”

    (四)关于礼乐的教化作用

   四 司马迁、刘向与《乐记》

    (一)司马迁的《史记·乐书》与《乐记》

    (二)刘向的《说苑》与《乐记》

   五 班固《汉书》与《乐记》

    (一)《汉书》对“宫、商、角、徵、羽”的阐发

    (二)礼乐“节万事”

    (三)礼乐并行合为一体

    (四)《汉书》在《乐记》的基础上提出“乐本情性”的观点

    (五)肯定乐的教化作用

   六 《三略·下略》、《韩诗外传》、《论衡》与《乐记》

  第八章 《乐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接受

   一 阮籍《乐论》与《乐记》

    (一)阮籍《乐论》对《乐记》的认同

     1.肯定雅颂之乐,反对淫声

     2.刑、教一体,礼、乐互补

     3.礼与变俱,乐与时化

     4.乐的平和恬淡

     5.乐的移风易俗

    (二)阮籍《乐论》与《乐记》的不同

     1.“自然之道”是“乐之所始”

     2.认为“以悲为乐”“非乐”

   二 嵇康《声无哀乐论》与《乐记》

    (一)《声无哀乐论》的基本思想

    (二)《声无哀乐论》对《乐记》的突破

   三 刁雍《兴礼乐表》对《乐记》的接受

   四 沈约《宋书》对《乐记》的接受

   五 刘勰《文心雕龙》对《乐记》的接受

    (一)关于诗乐与心的关系

    (二)关于乐的教化作用

  第九章 《乐记》在隋唐宋时期的接受

   一 《乐记》在隋代的接受

   二 《乐记》在唐代的接受

    (一)房玄龄对《乐记》的接受

     1.中声之美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2.知音→知乐→知政

     3.关于“五声”及其不同的作用

    (二)《隋书》对《乐记》的接受

    (三)李世民对《乐记》精神的接受与质疑

    (四)白居易对《乐记》的接受

     1.“君政骄”与“君政善”对乐的不同影响

     2.关于“唯乐不可以为伪”

     3.由“立大中致大和”推及“中和之乐”

     4.礼“正人伦宁家国”,乐“和人心厚风俗”

    (五)薛易简的琴论与《乐记》

     1.“可以观风教”

     2.“可以摄心魂”

     3.“可以辨喜怒”

     4.“可以悦情思”

     5.“可以静神虑”

     6.“可以壮胆勇”

     7.“可以绝尘俗”

     8.“可以格鬼神”

   三 《乐记》在宋代的接受

    (一)欧阳修对《乐记》的接受

    (二)周敦颐对《乐记》的接受

    (三)张载对《乐记》的接受

    (四)王安石对《乐记》的接受

    (五)沈括对《乐记》的接受

    (六)苏轼对《乐记》的接受

    (七)陈旸(暘)对《乐记》的接受

    (八)王灼对《乐记》的接受

    (九)朱熹对《乐记》的接受

    (十)真德秀对《乐记》的接受

    (十一)宋代其他学者对《乐记》的接受

     1.司马光对《乐记》的接受

     2.刘敞对《乐记》的接受

     3.朱长文对《乐记》的接受

     4.陈师道对《乐记》的接受

     5.郑樵对《乐记》的接受

     6.刘籍对《乐记》的接受

  第十章 《乐记》在元明清时期的接受

   一 《乐记》在元代的接受

    (一)礼乐具有“植纲常而厚风俗”的功能

    (二)肯定了先王“功成作乐”的合理性

    (三)肯定了《乐记》“乐与政通”的思想

   二 《乐记》在明代的接受

    (一)《明史》对《乐记》的接受

    (二)王守仁对《乐记》的接受

    (三)徐上瀛对《乐记》的接受

    (四)王夫之对《乐记》的接受

     1.肯定了先王功成作乐的历史传统

     2.接受了《乐记》重视乐教的思想

     3.肯定了《乐记》崇雅斥郑的观点

     4.对乐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

     5.肯定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6.肯定了《乐记》的乐“和”思想

   三 《乐记》在清代的接受

    (一)毛奇龄对《乐记》的接受

    (二)李塨对《乐记》的接受

    (三)汪烜对《乐记》的接受

     1.对《乐记》主旨“慎所以感”的认同与阐释

     2.肯定中正之音与淡和之美

     3.礼乐政刑,其致一也

    (四)徐大椿对《乐记》的接受

    (五)徐养沅对《乐记》的接受

    (六)祝凤喈对《乐记》的接受

  第十一章 《乐记》在现当代的接受

   一 杨荫浏对《乐记》的接受

   二 吕骥对《乐记》的接受

   三 叶朗对《乐记》的接受

   四 蒋孔阳对《乐记》的接受

   五 蔡仲德对《乐记》的接受

   六 其他学者对《乐记》的接受

(战国)荀况:《荀子》,《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西汉)司马迁:《史记》,长沙,岳麓书社,1988。

(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西汉)刘向:《刘向说苑》,《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东汉)郑玄:《礼记注疏》,《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南朝)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1986。

(唐)杜佑:《通典·乐序》,北京,中华书局,1988。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上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1955。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

(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周敦颐:《周子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宋)张载:《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

(宋)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8。

(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沈括:《梦溪笔谈》,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宋)朱长文:《琴史》,《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刘敞:《公是先生七经小传》,《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蔡元定:《律吕新书》,《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王灼:《碧鸡漫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宋)陈晹:《乐书》,《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卫湜:《礼记集说》,《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真德秀:《真西山文集》,《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元)吴澄:《礼记纂言》,《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朱载堉:《乐律全书》,《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刘濂:《乐经元义》,《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黄佐:《礼典》、《乐典》,《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季本:《乐律纂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胡广等:《礼记大全》,《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清)柯劭忞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1977。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清)方苞:《礼记析疑》,《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江永:《礼记训义择言》,《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王夫之:《礼记章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吴廷华:《礼记疑义》,《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汪绂:《礼记章句》,《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应 谦:《古乐书》,《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毛奇龄:《圣谕乐本解说》,《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李光地:《古乐经传》,《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毛奇龄:《竟山乐录》,《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江永:《律吕新论》、《律吕阐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李塨:《李氏学乐录》,《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汪烜:《乐经律吕通解》,《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徐养沅:《律吕臆说》,《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施昌东:《先秦诸子美学思想书评》,北京,中华书局,1979。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乐记〉论辩》,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刘大钧:《周易概论》,济南,齐鲁书社,1986。

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济南,齐鲁书社,1987。

杜书瀛:《文学原理——创作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陆贵山、周忠厚主编《马列文论导读》,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吕骥:《乐记理论分析》,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秦汉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曹利华:《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萧兵:《中庸的文化省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郑祖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社,2000。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黄霖、吴建民、吴兆路:《原人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袁济喜:《和:审美理想之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马承源主编《战国楚竹书》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李业道:《吕骥评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杨慧林:《圣言·人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罗艺峰、钟瑜:《音乐人类学的大视野》,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刘正:《海外汉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北京,中华书局,2002。

杨和平:《音乐审美问题研究》,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

成中英:《创造和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王一川:《美学与美育》,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

张晶:《审美之思——理的审美化存在》,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曾繁仁:《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曾繁仁:《美学之思》,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王晓路:《西方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

周均平:《美学探索》,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

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明言:《音乐批评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张立文主编《中国学术通史》,人民出版社,2004。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肖鹰:《美学与艺术欣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钱中文:《钱中文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袁济喜:《中国文论精神》,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现代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李建中:《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下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的体系性著作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梁茂春、明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49~2000)》,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郑祖襄主编《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钱中文等编《新中国文论60年》,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新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童庆炳:《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苏〕奥夫相尼科夫:《中近东美学》,王家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英〕劳伦斯·比尼恩:《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孙乃修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美〕陈慰中:《中庸辩证法》,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德〕E.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联邦德国〕H.G.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德〕马丁·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美〕莱斯利·A.怀特:《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沈原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日〕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蒋寅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苏〕莫·卡岗:《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

〔英〕洛克:《西方美学史》,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德〕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魏常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美〕约翰·马丁:《生命的律动》,罗雄岩、欧建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符号》,北京,商务印书馆,姜志辉译,2003。

〔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代》,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它》,蒋子华等译译,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日〕中村元:《比较思想论》,吴震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日〕竹内敏雄:《艺术理论》,卞崇道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蔡仲德:《〈乐记〉作者辨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周柱铨:《〈乐记〉成书年代、作者及评价问题》,《人民音乐》1980年第7期。

蔡仲德:《〈乐记〉音乐思想述评》,《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第2期。

蔡仲德:《〈乐记〉哲学思想辨析》,《音乐研究》1981年第4期。

畲树声:《〈乐记〉音乐美学思想初探》,《音乐研究》1981年第4期。

刘兆吉:《〈乐记〉中的心理学思想研究》,《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吴文德:《〈乐记〉之音乐心理》,《湖南教育学院学刊》1983年第3期。

蒋孔阳:《评〈礼记·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修海林:《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牛龙菲:《音心对映论评析》,《人民音乐》1985年第4期。

修海林:《〈乐记〉音乐美学思想试析》,《音乐研究》1986年第2期。

陈野:《〈乐记〉撰作年代再辨析》,《音乐舞蹈研究》1987年第7期。

吕骥:《关于公孙尼子和〈乐记〉作者考》,《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3期。

蔡仲德:《〈乐记〉作者再再辨证——与吕骥先生商榷》,《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4期。

殷克勤:《〈乐记〉小议》,《交响》1990年第1期。

吕骥:《试论〈乐记〉的理论逻辑及其哲学思想基础》,《音乐研究》1991年第2期。

伍雍谊:《〈《乐记》理论探新〉读后》,《人民音乐》1994年第7期。

修海林:《吕骥新作〈《乐记》理论探新〉讨论述评》,《人民音乐》1994年7期。

伍雍谊:《〈《乐记》理论探新〉读后》,《人民音乐》1994年第7期。

阴法鲁:《读吕骥同志新著〈《乐记》理论探新〉札记》,《音乐研究》1995年第1期。

李业道:《先秦的社会学——〈乐记〉》,《音乐研究》1995年第1期。

赵宪章:《文学史的概念与文学的历史规律》,《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余晓芸:《〈乐记〉中的唱论》,《交响》1997年第3期。

赵玉卿:《“三本〈乐记〉说”辨——与阴法鲁先生商榷》,《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蔡德予:《〈乐记〉美学思想五题》,《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2期。

党圣元:《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孟旭:《读〈乐记〉有感》,《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第3期。

陈传才:《文艺理论:面向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鹿建柱:《〈乐记〉中的乐美说》,《中国音乐》2000年第1期。

孙星群:《〈乐记〉研究百年回顾》,《中国音乐》2000年第4期。

牛龙菲:《以类相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夏甄陶:《天人之分与天人合一》,《哲学研究》2002年第6期。

赵东栓:《〈易传〉的哲学体系与〈乐记〉的文艺理论体系》,《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张立文:《和合方法的诠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张立文:《和合艺术哲学论纲》,《文史哲》2002年第6期。

徐文武:《〈乐记〉音乐教育思想的历史特征》,《音乐研究》2003年第2期。

王向峰:《论〈周易〉审美文化模式的创造》,《辽宁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陈伯海:《美在“天人合一”》,《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当代思潮》2003年第4期。

李成:《〈乐记〉“和合”美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学术交流》2004年第6期。

杜书瀛:《反思百年文论——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6期。

薛永武:《从先秦古籍通例谈〈乐记〉的作者》,《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陶礼天:《〈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与“遗音遗味”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薛永武:《大乐与天地同和》,《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李春青:《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意义与方法反思》,《东岳论丛》2006年第1期。

薛永武:《从“天下皆宁”看文艺价值的指归》,《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薛永武:《从以美导善看“惟乐不可以为伪”》,《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

薛永武:《惟君子为能知乐——从〈乐记〉知音论看人对动物性的超越》,《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薛永武:《乐同民心——审美共同性的阐释》,《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

薛永武:《“乐由中出”:〈乐记〉对乐的生命本体论阐释》,《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薛永武:《论〈乐记〉的创美主体修养思想》,《理论学刊》2008年第2期。

薛永武:《从乐心关系看〈乐记〉的“唯乐不可以为伪”》,《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

薛永武:《天人相谐的和合阐释》,《文化中国》2008年第4期,加拿大出版。

薛永武:《从格式塔视阈看〈乐记〉中的心物同构》,《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4期。

谭德兴:《论〈乐记〉的成书及其材料的时代特征》,《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凌继尧:《〈乐记〉中的艺术学思想》,《艺术百家》2010年第4期。

肖磊:《〈乐记〉作者问题新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钟仕伦:《论〈乐记〉的“和乐”美学思想》,《文学评论》2010年第6期。

王伟、杨和平:《〈乐记〉作者及成书年代研究综述》,《文教资料》2010年第6期。

洪颖:《〈乐记〉视野下的先秦音乐教育》,《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7期。

薛永武:《〈乐记〉动力定型的理论来源与美学阐释》,《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第9期。

岸邊成雄:《東洋の樂器とその歴史》,弘文堂書房,1948年2月1日。

韩国儒教文化研究所《儒教文化研究》2002年第二辑。

林謙三:《正倉楽器の研究》,風間書房,1964年6月5日。

瀧遼一:《中国音楽再発見·思想篇》,(株)第一書房,1992年9月25日。

明窓編集部編《窓》第七部,明窓出版株式会社,1994年9月9日。

平澤興:《論語を楽しむ》,関西師友協会編集発行,1991年9月1日。

栗原圭介:《中国古代楽論の研究》,大東文化大学東洋研究所,1978年。

日本美学会编《美学》2003年213期。

日本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23卷。

伊藤淳二:《人生》,PHP研究所,1990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