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6

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新跨越图书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and China's Adcance in Economy with Big Stride

SSAPID:101-0381-0760-18
ISBN:7-80190-986-0
DOI:
ISSN:
关键词:

外资利用 研究 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共11章。上篇为“利用外资改造国有企业的理论与实践”,着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提供了发达国家这方面的经验,并对中国利用外资重组国有企业、振兴老工业基地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青年学者文库
作 者: 王晓红
编 辑:薛铭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与世界共赢(代序)

 前言

 附录 作者近年相关论文

 上篇 利用外资改造国有企业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相关理论问题的阐述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有企业与利用外资的论述

    1.列宁关于国有企业和利用外资的有关论述

    2.斯大林关于国有企业的观点及模式

    3.毛泽东关于国有企业的论述

    4.邓小平关于利用外资思想的论述

   二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有关理论

    1.关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作用

    2.关于利用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3.关于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中降低风险的对策

    4.关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数量和利用外资方式的选择

   三 其他关于国有企业理论的阐述

    1.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义

    2.各国建立国有企业的主要原因

   四 中外国有企业的差别

    1.产生的社会制度不同

    2.产生的途径不同

    3.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不同

    4.地位和作用不同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

   一 国有企业的主要弊端

    1.传统国有企业的三大弊端

    2.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问题仍然是引发诸多弊端的主要根源

    3.国有企业仍然没有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

    4.国有企业政资不分是导致政企不分的根源

    5.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

    6.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被扭曲的主要问题

   二 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主要阶段

    1.简政放权、扩权让利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10月)

    2.推行承包责任制阶段(1984~1992年)

    3.制度创新阶段(1992年10月至今)

   三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难点与战略

    1.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

    2.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3.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

  第三章 发达国家改造国有企业的实践及外资并购规制的启示

   一 欧洲国家改造国有企业的实践

    1.二战以后欧洲国家国有企业的发展

    2.欧洲国家国有企业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3.欧洲国家改造国有企业的主要途径

    4.欧洲国家国有企业改造后的成效

   二 美、日关于外资并购的规制

    1.美国政府关于外资进入的限制

    2.日本政府对外资进入的限制

    3.两国规制的共同特点

   三 对中国的启示

    1.欧洲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用外资仍然是改造国有企业的主要途径之一

    2.利用外资改造国有企业,观念转变是第一位

    3.外资不是万能的,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还要靠体制和机制的根本转变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对外资的监管

  第四章 中国利用外资改造国有企业的现状与对策

   一 利用外资对国有企业改造的战略意义

    1.利用外资重组国有企业是实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力措施

    2.利用外资重组国有企业是实现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选择

    3.利用外资重组国有企业是实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有效途径

    4.利用外资重组国有企业是解决国有企业资金不足、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

    5.利用外资重组国有企业是迅速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 利用外资对国有企业重组的基本现状

    1.早期的“中策现象”

    2.现阶段外资对国有企业并购的趋势

    3.现阶段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主要障碍

   三 利用外资改造国有企业的对策建议

    1.以“双赢”效果为目标实施外资并购

    2.以企业总体战略为原则实施外资并购

    3.制定战略重点,提高重组后的国有企业质量

    4.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的管理水平,使外资并购交易市场化、规范化

    5.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外资并购中国有企业退出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6.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国有企业重组战略的稳步推进

  第五章 利用外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选择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现状

    1.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

    2.辽宁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外资的主要目标,黑龙江省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3.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必要性与优势

    1.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分析

    2.东北老工业基地利用外资的优势

   三 对沈阳市利用外资状况的调查

    1.沈阳市近年来吸收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2.沈阳市吸收外资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3.沈阳市利用外资中的主要问题

    4.对几家重点企业的调查

   四 关于有效利用外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思考

    1.中央应给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特殊优惠政策,解决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中历史遗留的债务过重和富余人员过多问题

    2.利用外资应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主,带动金融、商贸等服务业全面发展

    3.发挥以沈阳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的优势和功能,带动辐射周边城市和地区,构建东北新型工业化基地

    4.利用老工业基地优势营造产业集群,利用产业集群力量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

    5.加强东北区域间的合作

    6.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服务、为吸引外资创造良好投资环境仍是关键所在

    7.树立科学发展观,避免利用外资的盲目性和形式主义,使利用外资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8.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借外资力量推动国有企业发展

  第六章 借鉴跨国公司经验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 “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意义

    1.“走出去”是发展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必由之路

    2.“走出去”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

    3.“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

    4.“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国际扩张的必然选择

   二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主要阶段及特点

    1.中国跨国经营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

    2.目前中国跨国经营的主要特点及问题

   三 加快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调整组织结构,使之适应全球竞争的需要

    2.加强战略管理,有效控制“走出去”的风险

    3.鼓励企业以并购方式进行跨国投资,利用跨国并购实施全球化战略

    4.鼓励海外上市,提高企业的海外融资能力

    5.广泛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实现人力资源的全球化配置

    6.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努力建立国际战略联盟

    7.积极融入东道国经济,努力实现“双赢”

    8.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国优强跨国公司发展

    9.积极借鉴跨国公司先进经验,提高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水平

 下篇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第七章 世界制造业转移对中国的影响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 外资进入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趋势

    1.中国制造业一直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外资总量比重最高,而且投资呈持续上升趋势

    2.投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高技术的现代制造业越来越成为外资青睐的热点

    3.制造业外资分布仍主要在中国东部地区,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外资收入在不断上升

    4.制造业的投资来源得到了很大优化,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比重越来越高

   二 跨国公司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主要原因

    1.中国目前的制造业发展水平为世界跨国公司制造业大规模转移提供了基础

    2.丰富、低廉而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为世界跨国公司制造业大规模转移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3.丰富的矿产、原材料资源为世界跨国公司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提供了资源条件

    4.众多的消费群体为世界跨国公司制造业大规模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5.新一轮全球分工的产生和格局的形成,加速了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

   三 外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1.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得到加强

    3.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在大大加快

    4.扩大了就业,劳动力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四 跨国公司制造业转移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立足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遏止制造业核心技术“空洞化”

    2.立足本土企业成长,避免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车间”

    3.立足民族品牌的发展,而不仅仅满足于“贴牌”生产

    4.注重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满足于GDP的增长

    5.注重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能力,提高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6.注重培育产业集群是提高外资青睐力的基础,也是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保证

    7.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由世界制造业大国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

  第八章 外资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 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趋势与特点

    1.随着入世后中国零售业快速对外开放,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呈现出增长速度快、业态先进多样化、网点布局迅速扩大的总体趋势

    2.外资零售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好于内资企业

    3.在国内大型超市中,外资表现出明显优势

    4.世界大型跨国公司成为零售业外资的主要来源

    5.外资零售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城市和沿海地区,中国西部地区零售业吸收外资明显增长

    6.外资零售业的本土化战略进一步加深

   二 外资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

    1.外资对中国零售市场的影响

    2.外资对中国零售企业的影响

    3.外资零售业的负面影响

   三 中国零售业市场的结构与经营状况

    1.目前中国零售市场的结构特点

    2.目前中国零售业的经营状况

   四 应对外资挑战,加快发展中国零售业的对策建议

    1.扩大企业规模,组建中国大型零售企业集团,提高与跨国零售集团的抗衡能力

    2.鼓励零售企业跨国经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零售企业的信息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4.整合供应链系统,实现与制造商和分销商的战略联盟

    5.积极推动连锁经营,促进新型业态发展

    6.加强立法和宏观调控,控制外资大店的过度膨胀,加速中国零售企业的成长

    7.取消外资零售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创造公平贸易环境

    8.鼓励零售企业下乡,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9.积极培育各类人才,缓解零售业的人才匮乏问题

  第九章 外资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投资趋势和主要特点

    1.就总体趋势而言,入世后中国金融业外商投资速度明显加快,已经逐步成为跨国公司投资意愿较强的行业之一

    2.从外资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来看,外资银行重点布局在中国沿海大中城市,外资保险机构则在更广泛地扩展

    3.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力强,业务拓展速度较快

    4.从进入市场方式来看,参股并购已经成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形式

    5.外资金融机构本土化趋势日趋加强

   二 中国金融业利用外资的必要性

    1.有利于中国金融业整体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形成高效竞争的格局

    2.有利于提高中国金融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

    3.有助于推动中国金融产品的创新

    4.有助于增加国外资本的流入

    5.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

   三 外资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1.加剧了金融业务和市场的竞争

    2.加速了金融人才的竞争

    3.金融监管的难度将会加大

   四 中国金融业利用外资的主要问题

    1.超国民待遇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利用外资的主要问题

    2.吸收外资重数量、轻质量,重审批服务、轻监管的现象仍然严重

    3.外资金融机构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十分突出

    4.国家宏观调控受到一定干扰

   五 加快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2.落实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3.加快商业银行的全能化步伐,引导中资银行的综合化经营

    4.加大科技投入,实现金融电子化

    5.加大金融技术创新力度,加快金融技术的推广应用

    6.遵循逐步开放、有效利用原则,引导外资的合理流向,实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第十章 外资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利用外资现状

    1.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2.入世以后中国文化产业的开放程度明显提高,但外资总量仍然很小

    3.文化产业外商投资行业规模普遍很小,且行业分布不均匀

    4.政策限制是造成文化产业利用外资滞后的主要原因

   二 中国文化产业利用外资的必要性

    1.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产业所有制结构弊端越来越突出

    2.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普遍不善的问题日益突出

    3.文化产业“吃国家财政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4.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5.加入WTO的承诺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已是大势所趋

   三 文化产业利用外资的效应分析

    1.正效应分析

    2.负效应分析

   四 利用外资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策力度,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外资以不同方式进入文化产业

    2.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外资管理,促使中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3.循序渐进,适度开放,关键性领域仍需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4.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外资利用效率

    5.发展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鼓励文化企业的跨国经营,努力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十一章 关于优化中国外资结构的思考与建议

   一 中国外资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1.外资的产业分布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过重,农业、服务业过轻

    2.外资的区域分布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东部过重,中、西部过轻

    3.外资的来源地分布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港台地区投资偏重,欧美跨国公司投资偏轻

    4.外商投资的形式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外商独资化趋势迅速增强,合资企业比重明显下降

   二 优化中国外资结构的对策与建议

    1.积极调整现行的外资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间的协调均衡发展为目标,实现外资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制造业中促进高科技现代制造业的外资投入,加速外资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鼓励外资向第一产业流动;加速外资向第三产业流动

    2.调整外资的区域政策,以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缩小区域间贫富差别为目标,实现外资区域结构的优化。应加速外资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三大战略的实施,加速外资向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流动

    3.以吸收欧美跨国公司为重点,促进世界优强跨国公司投资;以吸收国际优良资本为目标,实现外资来源结构的优化。

    4.以促进中国企业的结构调整、带动其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实现外资企业结构的优化。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造,以合资形式投资企业,以促进核心技术的转移为目标,加快技术引进

    5.以促进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树立“五个统筹”的思想,实现中国外资结构的总体优化

 致谢

1.《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

2.《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62。

3.《毛泽东选集》第三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5.《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2。

6.《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2。

7.《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

8.范家骧、高天虹:《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9.陈东琪、李茂生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湖南出版社,1995。

10.陶文达主编《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1.肖金成:《国有资本运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2.罗红波、戎殿新主编《西欧公有制大变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13.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新华出版社,2004。

14.李茂生:《经世济民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5.邹东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出版社,2003。

16.范恒山:《中国:新时期改革大思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17.范恒山:《走向规范的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8.藤维藻、陈荫枋主编《跨国公司概论》,人民出版社,1991。

19.冼国明、张岩贵主编《跨国公司与民族工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20.张碧琼:《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1.王晓红:《广告经济新论》,工商出版社,1999。

22.王晓红:《跨国公司发展与战略竞争》,人民出版社,2004。

23.郭克莎:《差距与赶超》,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4.《中国企业集团制度创新案例精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5.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04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6.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7.马洪、王梦奎主编《2002~2003年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

28.赵晋平编著《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人民出版社,2001。

29.〔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30.〔德〕曼费雷德·波尔:《国企革命》,华夏出版社,1999。

31.〔德〕乌尔里希·罗尔主编《德国经济:管理与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2.国务院工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现状》,人民出版社,1990。

33.《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1~2003。

34.《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2001~2003。

35.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编著《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

37.《世界投资报告》,2001~2002。

38.《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报告》,2002~2003。

39.《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3。

40.《中国经贸年鉴》,2000~2002。

41.《中国经济年鉴》,2000~2003。

42.《宏观经济研究》,2003~2004。

43.《财贸经济》,2002年第1期至2004年第5期。

44.《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期至2004年第6期。

45.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动态与信息》2003年第1~12月、2004年第1~8月。

46.国务院国资委:《2003年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