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27

中国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图书

A Research into the lssue of personal lncome Fair Distribution in China

SSAPID:101-0336-0512-90
ISBN:978-7-80230-771-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深入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地基础上,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科学提出了完善分配制度、创新分配政策、转换分配理念、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地一套对策措施体系,为理论界和决策层解开了这一难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作 者: 杨强
编 辑:徐逢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序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1.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2.平等与效率抉择的分配理论

   3.发展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1.关于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

   2.关于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社会性质的评判

   3.关于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4.关于个人收入差距的治理对策

  二 主要研究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贯穿全书研究的根本方法

   2.抽象分析法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三 本书研究的思路与基本框架

  四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科学理论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理论前提

    1.唯物史观

    2.社会再生产论

    3.劳动价值论

    4.剩余价值论

    5.共产主义的阶段论

   二 马克思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对生产方式具有反作用

    2.按劳分配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分配方式

    3.按劳分配的对象不是社会总产品而只是个人消费品

    4.劳动时间是个人生活资料分配的尺度

    5.实行按劳分配以承认劳动者个人禀赋差异为前提

   三 恩格斯对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新贡献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分配方式存在的必然性

    2.公平分配不是平等分配

    3.未来社会的分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暂时性的

  第二节 列宁和斯大林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实践

   一 列宁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实践

    1.按劳分配需要国家法律和政策来保障

    2.“不劳动者不得食”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3.国家工作人员实行“低薪制”

    4.技术专家实行高薪制

   二 斯大林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实践

  第三节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一 毛泽东的个人收入分配思想

    1.多种分配方式存在是必然的

    2.社会主义阶段非劳动收入存在是必要和合理的

    3.社会主义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的结果是有差距的

   二 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分配理论

    (一)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标

    (二)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四)共同富裕的保证:以制度、政策和法律为保障,防止两极分化

 第二章 理论借鉴:西方学者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理论演变

  第一节 古典学派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一 配第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1.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2.商品的价值来源是人的劳动

    3.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 斯密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一)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1.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2.分析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3.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二)斯密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三 李嘉图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一)李嘉图的价值理论

    (二)李嘉图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边际学派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一 奥地利学派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一)边际效用价值论(The Marginal-utility Theory of value)

    (二)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Time Preference Theory)

     1.借贷资本利息是原始的利息

     2.企业利润是利息的第二形态,是利息的主要形态

     3.关于地租,庞巴维克认为:土地是“耐久财货”的出租,是以近期服务换取一系列递减的远期服务,其间也存在时差

     4.工资是资本家为了得到工人的产品而给工人的垫支

   二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分配理论(Marginal Productivity Theory of Distribution)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一 旧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1.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经济福利是由效用构成的,而效用可以通过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计算,因而工人的经济福利也是可以计量的

    3.检验社会经济福利大小的标准有两个

    4.边际私人纯产品与边际社会纯产品经常不一致,因此,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

    5.对于任何人来说,由于收入分配中资本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将财富从富人手中转移到穷人手中将导致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

   二 新福利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三 对福利经济学分配理论的评价

 第三章 回顾与分析:改革前中国个人收入分配体制变迁

  第一节 改革前中国农村个人收入分配体制的回顾与分析

   一 农业生产合作社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及特点

    1.农业生产互助组的个人收入分配及其特点

    2.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个人收入及其特点

    3.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收入分配及其特点

   二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及特点

  第二节 改革前中国城镇职工收入分配体制的回顾与分析

   一 1949~1956年城镇职工个人收入分配的形式及特点

   二 1956~1965年中国城镇职工的个人收入分配及特点

   三 “文革”期间,企业个人收入分配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节 考察的几点结论

   1.一个国家的分配制度必须与国情相适应,否则会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2.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偏向”的个人收入分配,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悬殊日益扩大的根源

   3.平均主义分配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的共性特征,不完全是封建小农经济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惯性作用的遗毒,而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消费资料短缺的条件下,为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以及按劳分配准确计量困难等客观因素制约的结果

 第四章 变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一 马克思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本质规定

    1.按劳分配是覆盖全社会唯一的分配方式

    2.分配媒介是不能流通的劳动券

    3.作为分配尺度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

    4.劳动者个人消费品是以实物形式直接分配

   二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中的现实

    1.按劳分配不是覆盖全社会的唯一方式,而是以其为主体兼与其他分配方式并存

    2.按劳分配的实现要借助货币媒介,即其实现路径是劳动——货币工资——个人消费品,而不是劳动——劳动券——个人消费品

    3.按劳分配不是由社会直接实施,并不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而是必须通过企业和市场层次来实现

   三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进一步发展

    1.按劳分配实施主体由国家主体到企业主体再到企业和职工双重主体的变化发展

    2.按劳分配的客体范围由直接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向总体范围扩大和具体行业范围细化方向变化发展

    3.按劳分配对象由单一对象向复合对象、由有形物质产品对象向非物质的精神对象变化发展

    4.按劳分配量的评价标准由单一劳动时间尺度向复合尺度变化发展

    5.按劳分配收入量的增长幅度较之非劳动收入量的增长幅度呈现滞缓性

    6.国家对按劳分配实施的调控方式也由过去主要运用计划手段向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规范方向变化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 生产要素的内涵及其分类

    1.生产力三要素论

    2.生产要素与经营要素结合论

    3.生产要素层次论

    4.实物形态与流动形态相统一要素论

   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及根据

    1.按生产要素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分配

    2.按生产要素对使用价值创造的贡献分配

    3.按要素所有权分配

   三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否结合及如何结合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能够结合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能结合

    1.内、外部结合说

    2.三层次结合说

   四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和作用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的特点

   一 从分配方式看,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

    1.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有区别的

    2.按劳分配归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现实中会遇到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或难题

   二 从分配机制看,计划分配机制与市场分配机制双轨并存

   三 从收入结构看,主职收入与兼职收入、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并存

   四 从分配方向看,收入分配向市场倾斜与向个人倾斜并存

    (一)收入分配向市场倾斜的主要表现

     1.市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市场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2.流通领域的从业人员,收入明显高于生产领域的劳动者

    (二)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主要表现

     1.个人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五章 公平与效率:个人收入分配中矛盾关系的协调与选择

  第一节 公平分配及其评价标准

   一 与公平相关的几个概念的辨析

    1.平等与公平

    2.西方学者关于公平分配的主要观点

    3.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公平分配与平等分配的主要观点

   二 公平分配的评价标准

    (一)一般标准

     1.生产关系标准

     2.生产力标准

    (二)具体准则

     1.分配的前提条件是否公平

     2.收入与投入的根据是否相适应

     3.收入差距是否适度

    (三)量化标准

     1.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

     2.洛伦茨曲线

     3.基尼系数

     4.泰尔指数(Theil index)

     5.恩格尔系数

  第二节 效率及其评价标准

   一 与效率相关的几个概念的辨析

    1.效率与经济效益

    2.效益与经济效益

    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 分配效率的评价标准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者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 公平与效率冲突论

    1.效率优先论

    2.公平优先论

   二 公平与效率协调论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协调与选择

   一 探讨两者关系问题的几个立论观点

    1.公平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只是在自由竞争市场机制运行中才表现出矛盾的性质,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

    3.在一定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确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但人们在矛盾和冲突面前,并非只有一条“华山路”可走:要么效率优先,牺牲公平;要么公平优先,牺牲效率

    4.效率会产生不公平,但不能说非效率就必然能实现公平

   二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

    1.公平与效率矛盾产生的经济制度基础不同

    2.公平与效率矛盾的根本性质不同

    3.公平与效率:矛盾协调机制及协调效果不同

   三 我国理论界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争论分歧

   四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必然性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对不同经济体制下分配领域存在弊端的反思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五 如何正确认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对业已存在的收入差距现状的矫正

    2.“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是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第六章 个人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上):平均主义分配倾向的具体分析

  第一节 平均主义分配的构成要素分析

   一 平均主义分配要求的主体是低收入水平的劳动者

   二 平均主义分配要求的主要内容是工资部分

   三 平均主义分配要求的结果是差距不大的相对平均

  第二节 平均主义分配倾向的主要表现

   一 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二 奖金职能变异导致的平均主义分配

   三 津贴、补贴福利化所导致的平均主义分配

  第三节 平均主义分配倾向的成因分析

   一 “生存均权”对低水平收入必然产生均分要求

   二 平均主义的分配实践,强化了居民的“均分”倾向

   三 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损失,要求通过“均等补偿”来保值

   四 “低收入、高就业”的劳动制度,严重制约了按劳分配的真正实施

   五 按劳分配计量上的困难,成为平均主义要求的“正当”理由

 第七章 个人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下):个人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阶段

    1.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迅速,增幅明显

    2.农民收入水平提高迅速,增幅明显

    3.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之城镇居民提高得更快,增幅更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1.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但增幅缓慢下降

    2.农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但增幅下降迅速

    3.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之城镇居民绝对数提高缓慢,年均增长率下降幅度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逐步扩大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

    2.农民人均年收入波动上升,增速明显

    3.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表现

    1.城乡居民的显性收入差距扩大

    2.城乡居民隐性收入差距悬殊

    3.城乡居民财产积累和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

   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特征及其解释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正相关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差距的反映

    3.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与其人力资源的素质差距密切相关

  第二节 不同地区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一 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

    1.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是逐年扩大的

    2.如果从某一年份该项指标的最高与最低省份的比较来看,差距更大(见表7-7)

    3.不同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扩大还表现在各个地区内部之中

   二 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

    1.在80年代,中国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小

    2.在90年代,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迅速

    3.90年代东部地区内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见表7-10)

  第三节 不同所有制及其内部职工之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一 不同所有制间职工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

   二 不同所有制经济内部的不同行业和企业间职工收入差距的变动状况

    1.公有制经济内部的不同行业和企业间的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2.非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悬殊

 第八章 形成机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一般性成因分析

   一 分配体制差异成因

    1.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与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2.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是竞争的一般法则

   二 经济发展阶段差异成因

   三 劳动者个人素质差异成因

    1.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

    2.提高个人的资源配置能力*

   四 制度不完善和管理失范成因

  第二节 个人收入差距产生的具体成因分析

   一 城乡不同的制度安排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工农业产品过大,“剪刀差”的制度安排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原因

    2.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3.城乡不同的利益分配机制对城乡居民具有不同的收入效应

   二 地区经济结构差异与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

    1.从所有制结构上看,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是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差距的反映

    2.从产业结构上看,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是其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发展差距的反映

    3.从收入结构上看,不同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是其收入渠道和规模变动差距的反映

    4.从市场结构上看,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是其市场化程度,特别是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差异的反映

   三 级差收益与不同行业部门职工的收入差距

    1.由于对国有资产占有量和质的不同所获得的级差收益

    2.由于对经济资源垄断程度不同获得的级差收益

    3.由于政策优惠度不同所形成的级差收益

 第九章 判断与预测: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的性质及变化趋势

  第一节 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性质的基本判断

   一 理论界关于收入差距性质的争论

    1.“差距适度论”

    2.“差距失当论”

    3.“贫富分化论”

    4.“一极分化论”

    5.“良性两极分化论”

    6.“一定范围的两极分化论”

    7.“两极分化论”

   二 如何评估个人收入差距的性质

    1.收入差距的实证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

    2.收入分配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公的关系

    3.评估我国个人收入差距必须注意国情的特殊性

    4.评估我国个人收入差距必须注意现实的客观性因素

   三 中国现阶段收入差距不是两极分化的性质

    1.判断收入分配是否两极分化的标准

    2.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尚不是两极分化的性质

  第二节 中国个人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

   一 从近期发展趋势看,个人收入差距还将会进一步扩大

    1.作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主体的种植业收入增幅呈逐年下降趋势

    2.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逐年增长,但也存在制约因素

    3.城乡居民间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短期内无法缓解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会因为人力资源素质差异而在代际间累进扩大

   二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个人收入差距将逐步缩小

    1.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高级化演进,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抑制

    2.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向,对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阻止

    3.市场经济法制化的完善和国家对经济秩序的规范与整顿,对不同行业和部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遏制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民收入增加的促进

 第十章 矫正与调适:治理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对策措施

  第一节 完善分配和就业制度,从根本上防止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一 加速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体制

    1.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和完善企业内部经济利益的分配机制

    2.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和完善个人经济利益的实现机制

    3.改革和完善企业的用人体制

    4.改革分配的主体层次

    5.完善工效挂钩制度

   二 完善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制度,规范非正规就业的健康发展

    1.非正规就业的界定

    2.非正规就业的主要特征

    3.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规范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措施

   三 深化个人收入所得税制改革,平抑收入差距

    (一)改革我国现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制

     1.根据纳税人真实能力依法征收

     2.根据个人收入净所得征纳

     3.税基应随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调整

     4.开征遗产税

    (二)发达国家对高收入者征税的经验及启示

   四 取消农业税和改革财政体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1.工业反哺农业,取消农业税

    2.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防止“税免费涨”

   五 建立和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1.保障对象社会化

    2.建立以国家、企业保障基金为主和个人承担为辅的资金预筹机制

    3.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推动保障体系改革

    4.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5.真正落实“两线标准”(职工最低工资保障线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线标准),将更多的低收入者纳入“应保尽保”范围

  第二节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一 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拓宽农民收入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多管齐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2.实行与市民相同的“国民待遇”,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定居谋业,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3.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稳定高产的硬件环境,从而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二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为契机,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一)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发展西部优势产业

     1.利用西部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积极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2.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发展有色金属、能源和化工等工业

     3.利用水力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工业

     4.利用特殊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5.利用西部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大力发展中医药业

     6.利用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

    (二)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及其经济发展

     1.利用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发展一批支柱产业和产品

     2.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3.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三 加强法律与行政处罚力度,防止个人收入差距非正常扩大

    1.对非法经营者,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重罚

    2.严惩官员的腐败行为

  第三节 转换公平观念,提高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 在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中,强调起点公平或机会平等

   二 按劳分配是主体的分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

   三 要区分两个层次的公平分配,现阶段不要过分强调微观层次公平

   四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第四节 促使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各个收入水平群体的主流

   一 中等收入者的界定

    1.收入水平的标准

    2.社会学的标准

    3.收入水平的持续增长能力标准

   二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各收入水平群体的主流

    1.中等收入阶层拉动生产和消费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2.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3.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避免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

   三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的政策选择

    1.坚持以发展为主导思路,以经济建设为工作中心,为低收入者增收营造一个优越的大环境

    2.建立自由、公平、平等的市场环境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步伐

    4.发展教育,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低收入者的自身素质,增强低收入者的增收能力

    5.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方式,实现收入分配正规化、货币化

 后记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23、24、25、37、46、49卷,人民出版社,197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全集》,第3、25、26、27、32、42卷,人民出版社,1984。

4.《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

5.《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4。

7.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89。

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

9.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出版社,1997。

10.《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11.陈征:《〈资本论〉解说》(1~3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2.陈征、李建平、郭铁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3.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和发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14.陈征:《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15.陈征:《当代劳动的新特点》,《光明日报》,2001年7月17日。

16.吴宣恭:《论法人财产权》,《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7.吴宣恭等:《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8.胡培兆:《社会主义国有资本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19.胡培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今解》,《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7期。

20.胡培兆:《共同富裕与良性两极分化》,《理论前沿》,2003年第22期。

21.李建平:《〈资本论〉辩证法探索》,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22.李建平:《学习“十五大”关于分配方式新论述的思考》,《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6期。

23.李建平:《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几点认识》,《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

24.严正:《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

25.严正:《也谈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福建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26.郭铁民:《关于“蛋糕”做大与收入差距扩大的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27.张雅光:《转型进程中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

28.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

29.曹滢:《居民收入分配预警系统报警》,《经济参考报》,2005年8月19日。

30.任晓莉:《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的评析》,《中州学刊》,2004年第5期。

31.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

32.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出版社,1998。

33.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34.赵人伟:《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

35.邢成、韩丽娜:《财政税收杠杆对我国基尼系数的主要影响》,《现代财经》,2001年第9期。

36.马晓河:《宏观政策偏差拉大收入差距》,《经济参考报》,2003年12月24日。

37.何莉:《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

38.杨宜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市场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

39.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

40.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下),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41.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商务印书馆,1978。

42.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4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

44.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79。

45.何传启:《分配革命》,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6.刘涤源、谭崇台:《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47.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0。

48.郭继严、高玲珍:《按劳分配学说的历史和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49.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50.周勤淑、赵学清:《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8。

51.张作云、陆燕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体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52.卢嘉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

53.房维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4.罗平汉:《人民公社供给制探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55.黃道霞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56.中央文献研究室:《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57.刘炳英、牛志礼:《中国社会主义与统计数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1。

58.王春正:《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59.兰耕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3年第10期。

6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

61.钱伯海:《论两大要素范畴及其区分的理论价值》,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四次会议论文,2000年9月。

62.卫兴华:《关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理论问题》,《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

63.许紫耀:《对“生产要素”混同于“劳动要素”的质疑》,《中国经济年鉴》,经济管理出版,1993。

64.周振华:《收入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203。

65.魏意:《关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思考》,《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6期。

66.何勇:《再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客观必然性》,《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67.黄泰岩:《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突破与重构》,《经济纵横》,1998年第11期。

68.黄泰岩:《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的变动特征及其调节政策》,《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69.黄泰岩、王检贵:《如何看待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70.昆明理工大学课题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合的思路》,《工资研究通讯》,1998年第6期。

71.卢嘉瑞:《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4期。

72.丁伯根:《生产、收入与福利》,北京经济出版社,1991。

73.谷书堂、高明华:《劳动力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4.李斌:《社会主义分配通论》,人民出版社,1992。

75.于祖晓:《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76.曾昭宁:《公平与效率》,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77.科斯、阿尔钦、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8.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

79.李风圣、吴云亭:《公平与效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80.冯兰瑞:《平等与效率的辩证关系》,《特区经济》,1999年第3期。

81.李宝金:《公平与效率矛盾论》,《齐鲁学刊》,1997年第5期。

82.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3.梁正:《中国十位著名经济学家批判》,学林出版社,2002。

84.贺铿:《收入分配行为与社会公平原则》,《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2期。

85.陈宗胜、周立波:《非法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判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86.陈宗胜:《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87.陈广汉:《增长与分配》,武汉大学出版,1995。

88.钱世明、童源轼:《公平分配——理论和战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89.李萍,陈志舟:《对转型时期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的经验分析》,《福建论坛》(经济社科版),2001年第8期。

90.刘丁:《制度变迁与收入分配》,《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3期。

91.蔡昉、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92.李实、张平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3.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经济改革中的收入分配变动》,《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94.牛飞亮:《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95.陈庆基:《论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复旦学报》,1991年第6期。

96.张问敏:《中国经济大论战》,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97.李炯:《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

98.赖德胜:《先富!共富?——中国转型期的收入分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99.杨葆焜、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100.李朝林:《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101.宋养琰:《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北京出版社,1991。

102.魏后凯:《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分解》,《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103.张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

104.游宏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05.杨新荣:《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与举措》,《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5期。

106.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07.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08.郭克莎、王延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09.王东京:《转移农村劳动力:理性思考和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1月29日。

110.胡少维:《如何看待目前的居民收入差距》,《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111.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12.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3.王奋宇、李路路等:《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北京出版社,2001。

114.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城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15.纪玉山等:《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扩大及“橄榄形”财富结构的达致》,《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16.杨卫军:《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117.张国、林善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8.唐荣安:《西部在开发——西部的资源、环境、政策与机遇》,南方出版社,2000。

119.王知桂、李建平:《中国城乡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20.王知桂、杨强:《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不公的成因分析》,《北方论丛》,1998年第4期。

121.杨强:《论管理劳动的生产属性》,《齐鲁学刊》,2001年第1期。

122.杨强:《从城乡不同的制度安排看城乡收入差距》,《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Todaro,M·P·“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Longman,1985.

2.Kuznet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45,No.1,March,1955.

3.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Manchester School,Vol.22,May,1954.

4.Lewis,W·A,“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in Cairncross and Puri(eds.),1976.

5.Pigou A·C.“The Economics of Welfare”.London:Macmillan.1920.

简 介:全书由总报告、城乡统筹篇、民生就业篇、网络舆情篇、社会治理篇组成,以“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体制改革”为主题客观反映了2013年河南社会发展的轨迹,破解了河南社会发展领域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对策建议,展望了2014年河南社会形势的发展趋向。

作者: 刘道兴 牛苏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简 介:本书共分为十四章,分析了职工参与企业利益分享的理论依据、西方国家劳动者分享企业利益的实践、现阶段我国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分配格局、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的现实背景、构建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集体谈判的产生与发展阶段、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基本情况与特点、国有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问题、工资集体协商专项立法、工资集体协商中的政...

作者: 王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