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1

新型产业分工:重塑区域发展格局图书

New Industrial Division of Lobor : Reconstruct the Patter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SAPID:101-0333-3718-68
ISBN:978-7-5097-3677-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不但源于最初的自然地理差异,更因不同时期的地区发展战略得以强化。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些区域凭借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得到优先发展,甚至使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寻求哪个或哪些区域脱颖而出,而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要取得区域共同发展,必须打破现有以竞争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根据地区比较优势,引导建立新型产业分工,在有序分工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功能专业化,并通过跨区域沟通与协作,最终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靖
编 辑: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Preface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 分工与区域分工

    二 新型产业分工的界定

    三 相关概念的比较

     1.产品内分工

     2.模块化分工

     3.纵向分工与横向分工

     4.企业内分工与企业间分工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

     1.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1)理论研究

      (2)实证研究

     2.区域经济研究领域

    二 国内研究

     1.国际贸易研究领域

     2.区域经济研究领域

    三 简要评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一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3.经验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的方法

     4.比较分析的方法

    二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一 主要结论

    二 创新与不足

 理论篇

  第二章 对现有分工理论的回顾与评价

   第一节 古典分工理论

    一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二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三 从古典到新兴古典分工理论的研究脉络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分工的研究

   第三节 新古典分工理论

    一 要素禀赋理论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四节 新贸易理论对产业内分工的解释

    一 新贸易理论提出的背景

    二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

    三 新贸易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第五节 竞争优势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解释

    一 竞争优势理论的来源

    二 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 主要贡献与局限性

  第三章 新型产业分工的类型、特征与效应

   第一节 分工演变趋势与新型产业分工的出现

   第二节 新型产业分工的类型与特征

    一 新型产业分工的类型及其比较

    二 新型产业分工的主要特征

     1.新型产业分工是分工程度不断加深的结果

     2.新型产业分工具有生产经营环节纵向分离与专业化集中相结合的特征

     3.新型产业分工具有跨产业融合的特征

   第三节 新型产业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

    一 新型产业分工下的地区专业化特点

     1.功能专业化是对产业链的零部件或者工艺等生产或服务环节的专业化

     2.功能专业化加深了区域或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二 功能专业化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解释

   第四节 新型产业分工下的产业关联

    一 新型分工条件下的产业关联形式

     1.企业内部关联

     2.市场交易

     3.网络关联

    二 网络关联的特征

     1.网络关联的类型

     2.网络关联的主要特征

   第五节 新型产业分工的效应分析

    一 分工的经济性与不足

     1.分工能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和专业化可以促进技术的进步

     3.分工促进了迂回生产方式的发展

    二 新型产业分工的经济性与负面效应

     1.新型产业分工的经济性

      (1)强化区域优势,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

      (2)加快技术扩散和要素流动,促进跨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整体功能的提升

     2.新型产业分工的负面效应

  第四章 新型产业分工形成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分析框架

    一 产业层面的分析

    二 区域层面的分析

   第二节 产业层面的动力机制

    一 市场范围的扩张

     1.市场扩张对分工发展的推动力

      (1)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2)对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继续研究

     2.市场扩张的原因分析

      (1)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

      (2)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家开放制度

      (3)跨国企业的全球战略

    二 生产方式的改进

     1.产业链环节的可分性与迂回生产方式

     2.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变

      (1)大规模生产方式

      (2)大规模定制模式

     3.模块化生产方式对分工的促进

      (1)加里·贝克尔和墨菲的模型及主要观点

      (2)系统模块化对分工的影响分析

    三 交易效率的提高

     1.交易效率对分工演进的影响

      (1)交易效率的界定

      (2)交易费用的类型及来源

      (3)交易效率演进产生的分工演进

     2.交易效率提高的原因

      (1)产权等制度的完善

      (2)交易方式的改进

   第三节 区域层面的动力机制

    一 要素禀赋

     1.不同要素对新型产业分工的影响

      (1)自然资源禀赋

      (2)资本和劳动力

      (3)技术水平

      (4)软性商务成本

     2.要素禀赋差异带来的分工利益分配

    二 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的内涵

     2.相似条件下规模经济对分工的解释

     3.规模经济对新型产业分工的推动作用

    三 集聚经济

     1.集聚经济的内涵

     2.集聚经济对新型产业分工的作用

      (1)共享经济

      (2)关联经济

     3.集聚经济形成的比较优势与适度问题

 实证篇

  第五章 从传统分工走向新型产业分工

   第一节 我国产业分工的演变过程

    一 梯度战略与三大地带间分工

    二 地区竞争与产业结构雷同

    三 块状经济的繁荣与局限性

   第二节 新型产业分工战略的提出

    一 要素条件

    二 生产与交换的选择

    三 功能专业化的形成

     (1)按照产业链特点,推动全国范围内分工与协作

     (2)以大都市圈为单元,加快新型产业分工进程

  第六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衡量指标与方法

   第二节 区域选择和范围界定

    一 京津冀地区范围及发展状况

    二 选择京津冀地区的原因

     1.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层次较明显

     2.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

     3.都市圈内部产业分工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产业分工状况

    一 企业总部

     1.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京津冀地区的分布

     2.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在京津冀地区的分布

    二 研发设计

     1.跨国企业与国内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的分布

     2.京津冀地区研发产业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三 加工制造

     1.测度方法与数据选择

     2.京津冀地区加工制造环节分工状况

    四 营销与服务

     1.销售和一般服务环节

     2.高端服务环节

    五 结果分析

   第四节 汽车产业在京津冀地区的分工状况

    一 汽车产业与产业链的特点

     1.汽车产业的特点

     2.汽车产业链的特征

    二 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总体状况

    三 汽车产业链在京津冀地区的分工

     1.研发设计环节

     2.加工制造环节

      (1)零部件制造环节

      (2)整车生产组装环节

     3.销售与服务

      (1)北京市汽车销售与服务发展状况

      (2)天津市汽车销售与服务发展状况

    四 结果分析

  第七章 我国纺织产业分工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纺织产业链在我国的总体分工状况

    一 纺织产业链运行模式

    二 纺织产业链地区分布

   第二节 宁波服装产业链分工状况

    一 产品分工

    二 产业链分工

     1.服装面料

     2.辅料及配件

     3.设计

      (1)企业内部的设计投入

      (2)独立的设计企业

     4.制造

     5.服装机械

     6.营销

  第八章 推动新型产业分工与空间均衡的政策

   第一节 促进新型产业分工的政策

    一 消除行政分割,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1.加强区域关系范畴的制度建设,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提供依据

     2.确立行政干预机制,及时解决区域间的利益争端

    二 加强区域规划,对产业空间分布合理引导与调整

     1.完善产业转移政策,构建有效的区域传递机制

     2.以都市圈为重点,加强都市圈产业分工引导与协调

      (1)加强行政协调力度,探讨区域性合作组织的建立

      (2)加快都市圈交通通信等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分工与配套协作体系

   第二节 跨区域协调的均衡政策

    一 功能专业化加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1.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损失

     2.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区域功能专业化

     3.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区域非均衡增长

    二 基于新型产业分工的空间均衡政策

     (1)生态补偿政策

     (2)跨区援助政策

 前言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不但源于最初的自然地理差异,更因不同时期的地区发展战略得以强化。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些区域凭借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得到优先发展,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是寻求哪个或哪些区域脱颖而出,而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均衡发展。要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必须打破现有以竞争为主导的区域发展模式,根据地区比较优势,引导建立新型产业分工,在有序分工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功能专业化,并通过跨区域沟通与协作,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1]安树伟、吉新峰、王思薇:《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区域利益的协调机制与实现途径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2]安树伟、张素娥:《产业链与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发展》,《领导之友》2004年第4期。

[3]曹建海:《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4]陈安国、饶会林:《城市经济区的辨识及京津冀经济区几个问题的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5]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

[6]陈辞:《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生态经济》2009年第10期。

[7]陈栋生:《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4期。

[8]陈计旺:《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9]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2期。

[10]陈珂、陈炜:《商务成本的构成及其评价问题的研究》,《价值工程》2005年第5期。

[11]陈守明:《现代企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6~7页。

[12]陈秀山、徐瑛:《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特征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11期。

[13]陈耀:《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分析》,《前线》2005年第11期。

[14]樊新生、李小建:《中国工业产业空间转移及中部地区发展对策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第3期。

[15]范爱军、杨丽:《模块化对分工演进的影响——基于贝克尔—墨菲模型的解释》,《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

[16]冯之浚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7]关志雄:《模块化与中国的工业发展》,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http://www.rieti.go.jp/cn/index.html。

[18]高汝熹、阮红:《论中国的圈域经济》,《科技导报》1990年第4期。

[19]葛成立:《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期。

[20]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编著《中国行业发展报告(2004)——汽车服务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1]韩士元、唐茂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合作重点及政府作用》,《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22]贺灿飞:《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3]侯若石、李金珊:《资产专用性、模块化技术与企业边界》,《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1期。

[24]贾根良:《斯密定理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南开经济研究》1995年第1期。

[25]贾康:《推动我国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7期。

[26]贾康、马衍伟:《推动我国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期。

[27]江暮红:《基于中国汽车业的产业链整合》,《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28]江静、刘志彪:《商务成本:长三角产业分布新格局的决定因素考察》,《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29]江源:《汽车产业链已成为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2期。

[30]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1]李国平:《从产业链角度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http://www.cei.gov.cn/forum/,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32]李灏、冯百侠、王宏剑:《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障碍因素》,《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3]李海舰、原磊:《三大财富及其关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2期。

[34]李靖、魏后凯:《基于产业链的中国工业园区集群化战略》,《经济经纬》2007年第2期。

[35]李平、狄辉:《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9期。

[36]李文增:《加快京津联合,促进京津城市一体化进程》,《港口经济》2004年第2期。

[37]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5年4月。

[38]李小建、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地理科学》2004年第4期。

[39]李英勤:《区域合作与分工——泛珠三角、南贵昆区域合作与贵州经济起飞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0]厉无畏:《降低商务成本增强城市竞争力》,《中国城市报道》2003年第3期。

[41]厉无畏、王振主编《21世纪初中国重点产业的发展与前景展望》,学林出版社,2005。

[42]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43]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

[44]梁武波、余际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汽车工业的条件分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

[45]林其泉:《分工的起源和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46]林榕航:《供应链管理(SCM)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47]刘东等:《企业网络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3~14页。

[48]刘茂松、曹虹剑:《产业组织中的模块化理论发展动态》,《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2期。

[49]卢锋:《产品内分工》,载《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总第14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0]鲁开垠:《增长的新空间——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1]罗珉:《企业内部市场:理论、要素与变革趋势》,《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0期。

[52]罗仲伟:《网络组织的特性及其经济学分析(上)》,《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6期。

[53]马晓河:《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西部论丛》2004年第4期。

[54]马元柱:《福建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5]孟庆民、杨开忠:《以规模经济为主导的区域分工》,《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2期。

[56]攀学良:《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的几点思考》,《决策参考》2004年第7期。

[57]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编《中国产业地图(2004~2005)》,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58]上海上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编著《中国产业指引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9]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2。

[60]石碧华:《区际分工与贸易》,载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1]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5月。

[62]史自力:《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经济经纬》2005年第1期。

[63]宋宪萍:《产业结构趋同的体制剖析》,《理论界》2000年第2期。

[64]宋璇涛:《寻求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5]孙红玲:《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与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求索》2008年第11期。

[66]田文:《产品内贸易的定义、计量及比较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5期。

[67]童有好:《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亚太经济》2004年第2期。

[68]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9]王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第11期。

[70]王建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管理世界》1996年第4期。

[71]王秀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探析与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2]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73]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74]魏后凯:《打造北京市主导优势产业链》,研究报告,2006年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委托研究项目。

[75]魏后凯主编《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76]魏后凯主编《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人民出版社,2001。

[77]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78]魏后凯:《走向可持续协调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79]魏然、李国梁:《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2期。

[80]翁鲁敏、陈建国、杨宏翔等:《中国纺织:转型升级进行时——基于浙江的调查与分析》,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2010年10月。

[81]吴昊:《从产业链角度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策略》,《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5期。

[82]肖金成、史育龙、李忠等:《第三增长极的崛起——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3]晓亮、戎文佐:《生产专业化和协作》,轻工业出版社,1979。

[84]许继琴:《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5]阎金明:《国内外大都市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兼论京津冀的联合发展》,《城市经济》2003年第5期。

[86]严茂超:《生态经济学新论: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87]宴智杰:《古典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8]杨开忠:《迈向空间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89]杨开忠:《京津冀区域战略应纳入国家行为》,《中国改革报》,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405260531.htm。

[90]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海洋出版社,1989。

[91]游杰、龚晓:《产业分工深化及其协调问题》,《学术论坛》2006年第3期。

[92]张冰、金戈:《试论分工演进之社会支撑体系》,《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93]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94]张国宝主编《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研究·专项规划研究卷》,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95]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96]张可云:《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97]张可云:《主体功能区的操作问题与解决办法》,《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3期。

[98]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99]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00]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收益分配——基于笔记本电脑商品链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7期。

[101]张丽君主编《区域经济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102]张永生:《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3]张余文:《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载金碚主编《新编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04]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兼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5]张莹:《产品内分工:文献综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第3期。

[106]赵刚主编《供应链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07]赵弘主编《2006~2007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8]赵树宽等:《从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8期。

[109]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编著《宁波服装产业新视角——竞争力调查与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10]郑巩固:《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的对策探讨》,《厦门科技》2003年第6期。

[111]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12]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编著《产业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13]中国产业地图编委会、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编《中国产业地图:汽车2004~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4]庄尚文:《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产品内分工与模块化生产》,《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15]宗刚、李红丽:《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北京汽车服务业发展研究》,《技术经济》2006年第5期。

[116]踪家峰、曹敏:《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的实证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17]〔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商务印书馆,1964。

[118]〔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型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张玉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19]〔澳〕杨小凯、〔中〕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0]〔德〕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121]〔德〕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

[12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123]〔美〕B.约瑟夫·派恩:《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操云甫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24]〔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5]〔美〕肯尼思·W.克拉克森、罗杰·勒鲁瓦·米勒:《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杨龙、罗靖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126]〔美〕卡利斯·Y.鲍德温等:《价值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1。

[127]〔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

[128]〔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129]〔美〕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蔡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0]〔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张兆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1]〔美〕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2]〔美〕保罗·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黄胜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33]〔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34]〔美〕斯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潘振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35]〔美〕威廉·克莱茵:《美国的贸易和产业政策:纺织、钢铁和汽车产业的经验》,载克鲁格曼主编《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6]〔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37]〔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蒋斌、张蘅译,商务印书馆,1990。

[138]〔瑞〕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1986。

[139]〔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化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140]〔日〕藤田昌久、〔美〕保罗·克鲁格曼、〔英〕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1]〔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0。

[142]〔苏〕列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人民出版社,1960。

[143]〔苏〕列宁:《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

[144]〔苏〕萨乌什金:《经济地理学:历史、理论、方法和实践》,毛汉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

[145]〔以〕埃尔赫南·赫尔普曼、〔美〕保罗·R.克鲁格曼:《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尹翔硕、尹翔康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

[146]〔英〕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商务印书馆,1984。

[147]〔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

[148]〔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

[149]〔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

[150]〔英〕亚当·斯密:《国富论》,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151]Adam Smith.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152]Alchian A.,Demsetz H. The Property Right Paradigm.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73,33(1):16-27.

[153]Alex Hoen. Three Variation on Identifying Cluster. Paper Presented by OECD:Workshop on 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 Based Policy,Amsterdam,1997(10):10-11.

[154]Amiti M. New Trade Theories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EU:A Survey of Evidence. The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8(2).

[155]Amighini Alessia.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Evidence from the ICT Industry.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1.2,2005:203-219.

[156]Arndt Sven W.,Henryk Kierzkowki. Fragmentation: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57]Arndt Sven W. Globalization and the Open Economy[J].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7(1):71-79.

[158]Arndt Sven W. Super-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ⅩⅥ,1998:480-485.

[159]Arndt Sven W. Preference Areas and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Claremont Colleges Working Papers,2000.

[160]Baldwin Carliss Y.,Kim B.Clark. 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5).

[161]Barney J.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

[162]Becker G.S.,Murphy K.M. The Division of Labor,Coordination Costs,and Knowled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4).

[163]Boudeville J.R.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c Planning.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

[164]Brander J.,Spencer B. International R&D Rivalry and Industrial Strategy.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3,Vol.50,707-721.

[165]Brander J.,Spencer B. Tariffsand the Extraction of Monopoly rentunderpotentialentry.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1,Vol.50.

[166]Brander J.,Krugman P.R. A Reciprocal Dumping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3,Vol.15.

[167]Bruelhart M. Economic Geography,Industry Location and Trade:The Evidence. The World Economy,1998(21).

[168]Bruelhart M.,Torstensson J. Regional Integration,Scale Economies and Industry Location.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1435,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1996.

[169]Bruelhart M.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A Test of the New Trade Theory. Trinity Economic Papers,No 95/5,1995.

[170]Canning David. Specialization,Scale Econom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s Letters,52(1),July,1996:95-100.

[171]Capello R.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Tech Miliew: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gresses. Regional Studies,1999(33):352-365.

[172]Coase R.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NewSeries,1937,4(16).

[173]Coase R.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In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October,1960.

[174]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General Findings and Some New Evidence form Biotechnology Clusters.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175]Dalum Bent,Villumsen Gert. Are OECD Export Specialisation Patterns Sticky Relations to the Convergence-divergence Debate?Danish Research Unit for Industrial Dynamics Druid Working Paper No.96-3,April,1996.

[176]Deardorff Alan V. Fragmentation Across Cones[C].RISE Discussion Paper.No.427,1998.

[177]Deardorff Alan V. Gains from Trade and Fragmentation. Paper Prepared for CESifo Wrokshop Presentation,2005,July18-19.

[178]Dicken P. Global Shift: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it,1998.

[179]Dixit Avinash K.,Grossman Gene M. Trade and Protection with Multistage Produc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2,49(4):583-594.

[180]Duranton Gilles,Puga Diego.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zation.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2.

[181]Dyer J.H.,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4).

[182]Ellison G.,Glaeser 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5).

[183]Ellram L.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Th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1991,21(1).

[184]Feenstra Robert C.,Hanson Gordon H. The Impact of Outsourcing and High-technology Capital on Wages:Estimat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 (3).

[185]Feenstra Robert C.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Outsourcing to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No. 10198,2003.

[186]Feenstra Robert C.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Outsourcing to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No. 10198,2003.

[187]Francois Perroux. 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0.

[188]Frohlich M.,Westbrook R. Arcs of Integration: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Strategie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1,19(2).

[189]Gereffi G. Acommodity Chains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Global Industries,in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9,Background Notes for Workshop on Spreading the Gains from Globalisation,www.ids.ac.uk/IDS/global/conf/pdfs/backgr.pdf.

[190]Gereffi G.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

[191]Gereffi G. 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How U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s. In G. Gereffi and M. Korzeniewicz (eds)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Westport,C.T.,Praeger,1994.

[192]Gilley K.M.,Rasheed A. Making More by Doing Less:Analysis of Outsourcing and Its Effects on Fir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2,26(2).

[193]Gottmann Jean. Megalopolis of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Economic Geography,1957,33(3):189-200.

[194]Hammen M. The Super Efficient Compan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1,79(8).

[195]Harrigan K. Strategies for Intrafirm Transfers and Outside Sourc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5,28(4).

[196]Harrington H.J.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New York:McGraw-Hill,1993.

[197]Hay D.,Morris D.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98]Helpman E.,Krugman P.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Increasing Returns,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Harvester Wheat Sheaf:Brighton,1985.

[199]Hummels David,Ishii.Jun,Yi Kei-Mu.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

[200]Humphrey John. Assembler-Supplier Relations in the Auto Industry: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Competition & Change,2000(4):245-271.

[201]Humphrey John,Memedovic Olga.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 Value Chain:What Prospects for Upgrading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agnization,2003:25-26.

[202]Hammer Michael. The Super Efficient Compan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1(9).

[203]Jones Ronald W.,Kierzkowski Henryk. The Role of Services in Produc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Oxford:Blackwell,1990:31-48.

[204]Jones Ronald W.,Kierzkowski Henryk. A Framework for Fragmentation. Tinbergen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2001.

[205]Kaplinsky R.,Morris M.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 Prepared fortheIDRC,2001.

[206]Kathandaraman Prabakar,Wilson David T. The Future of Competition:Value-creating Network.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1(30).

[207]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Vol.99.

[208]Lambert D.M.,Emmelhainz M.A.,Gardner J.T.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1996,7(2).

[209]Langois RN. Modularity i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02(49).

[210]Larsson R. The Handshake between Invisible and Visible Hands.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1993,23(1).

[211]Lee H.L.,Billington C. Managing Supply Chain Inventory:Pitfalls and Opportunitie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2,33(3).

[212]Lin Can. Globalization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Dynamics and Barriers in Greening of the Road Transportation,Energy Policy,2003(31).

[213]Lynn Mytelka,Fulvia Farinelli. Local Clusters,Innovation System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ness. Discussion Papers from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Institute for New Technologies,2000(2):41-42.

[214]Midelfart Knarvik K.H.,Overman F.G.,Redding S.J.,Venables A.J. The Location of European Industry. Economic Papers No.142-Report Prepared for the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Affairs,European Commission,2000.

[215]Morgan R.M.,Hunt S.D.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

[216]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 Developed Regions. London,Duckworth,1957.

[217]North D.C.. Location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Vol.63.

[218]North D.C.,Thowmas R.P. The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219]Padmore T,Gibson H. Modeling System of Innovation:A Framework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 Research Policy,1998(26).

[220]Piore Michael J.,Sabel Charles F.. 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Possibilities for Prosperity,Basic Books,Inc.,Publishers,New York,1984.

[221]Porter M. Clusters and the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222]Porter M.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2),1991.

[223]Puga D.,Venables A The Spread of Industry:Spatial Agglomer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6(10).

[224]Puga D.,Venables A. 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s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vol.43.

[225]Sanchez Ron,Joseph T. Mahoney. Modularity,Flexibility,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oduct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 Strag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

[226]Saxenian A. 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27]Scott Allen J.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Division of Labor,the Firm and Spatial Process. Economic Geography,Vol.62,1986,No.3,P215-231.

[228]Scott Allen J. The Roepke Lecture in Economic Geography the Collective Order of Flexible Production Agglomeration:Lessons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and Strategic Choice. In Economic Geography,Vol.68,1992,No.3.

[229]Scott Allen J.,Stoper M. Regions,Globalization,Development. Regional Studies,2003,(37):579-593.

[230]Stigler George J.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Professor Smi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6 (84).

[231]Stigler George J. The Divisin of Labor is Limited by the Extent of Market.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59,Issue 3(Jun.,1951),185-193.

[232]Storper M. The Limits to Globalization:Technology Distric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 Geography,Vol.68,No.1,1992.

[233]Storper M. 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y. 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7.

[234]Teece D.J.,Pisano G.,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

[235]Tracey Paul,Clark Gordon L. Alliances,Network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Rethinking Clusters of Innovation. Growth & Change,2003,34(1):1-16.

[236]Veloso F. The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Organization:Global Trends and Perspectives. I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orking Paper,2000.

[237]Vernon Raymond. The Technology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0.

[238]William Petty. Political Arithmetics,in C. H. Hull ed. Economic Writings of Sir. William Petty,Reissued,New York,Augustus M. Kelly,1963.

[239]Williamson Oliver.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The Free Press,1985.

[240]Williams L.R.,Esper T.l.,Ozment J. The Electronic Supply Chain:Its Impact o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tructure of Strategic Alliances Partnerships and Logistics Leader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02,32(8).

[241]Young Ally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