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51

成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0)图书

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Service in Chengdu (2020)

SSAPID:101-0325-8750-50
ISBN:978-7-5201-748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调研篇、附录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总报告围绕2008年以来成都志愿服务发展历程、亮点优势以及未来建议等方面,对成都志愿服务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总体研究;分报告选取志愿服务法制化、应急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文艺文化志愿服务、学生志愿服务等近年来成都市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专题篇聚焦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志愿服务阵地建设以及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志愿服务实践开展了专题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成都志愿服务蓝皮书
作 者:成都市志愿服务联合会
编 辑:王玉霞;刘如东;李艳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1]董姣:《从典型形象报道看报纸转型中的话语转向——以〈成都晚报〉1963~2012年“学雷锋”报道为例》,《新闻世界》2012年第10期。

[2]杨婷、刘飞:《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探索——以四川省成都市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为例》,《社会治理》2019年第4期。

[3]蔡尚伟:《天府文化的历史韵味与时代表达》,《人民论坛》2019年第5期。

[4]《先锋》编辑部:《成都确立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先锋》2017年第12期。

[5]陈藻:《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成都模式》,《先锋》2019年第6期。

[6]胡跃琼:《志愿服务与法同行——写在〈成都市志愿服务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之际》,《中国人大》2008年第16期。

[7]李芳、魏娜、林顺利、曹仕涛:《志愿服务事业如何进一步“高质化”发展》,《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第7期。

[8]于显洋、林超:《探索新时代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19日。

[9]《从200万元到2.84亿元 成都慈善总会用行动诠释“友善公益”》,成都全搜索新闻网,http://news.chengdu.cn/2019/1223/2089388.shtml。

[10]《发扬友善公益的城市文化 成都打造志愿之城》,中国文明网,http://www. wenming.cn/dfcz/sc/201801/t20180105_4549949.shtml。

[1]毛立红:《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UN:Recommendations on Support for Volunteering,A/RES/56/38,2002,https://www.unv.org/sites/default/files/A%20RES%2056%2038.pdf.

[3]UNV:Laws and Policies Affecting Volunteerism since 2001,2009,https://www. ifrc.org/docs/IDRL/Volunteers/VolunteerismLaws2001.pdf.

[4]UNV:UNV and China:35 Years of Collaboration,2018,https://www.unv.org/publications/unv-and-china-35-years-collaboration.

[5]薛宁兰、邓丽:《中国慈善法研究与立法建议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6]王漠:《德国志愿服务立法的特点》,《新疆人大(汉文)》2016年第1期。

[7]Anheier,H.K. & Salamon,L.M.,“Volunteering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Initial Comparisons,”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62(4),1999.

[8]谭建光:《汶川大地震灾区志愿服务调查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7期。

[9]我国台湾地区“志愿服务法”。

[10]我国台湾地区“志愿者伦理守则”。

[11]毛立红:《台湾志愿服务法制建设及其借鉴意义》,《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5期。

[12]美国《志愿服务法》。

[13]美国《志愿者保护法》。

[14]何珍文、王群:《试论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5]李磊、席恒:《英美志愿服务立法的经验及启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16]美国《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

[17]Dillon,D. & Fanning,B.,Lessons for the Big Society:Planning,Regeneration,and the Politic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Routledge,2011.

[1]尹媛、王锐兰:《应急志愿服务临时性团队的信任影响因素及管理路径研究》,《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2]高艳蓉:《国外应急志愿服务的特点及经验借鉴》,《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8期。

[3]秦绪坤、喻声援、周玲:《完善应急志愿服务的建议》,《社会治理》2017年第2期。

[4]朱伟、王亚飞:《加快建设我国应急志愿服务体系》,《社会治理》2018年第5期。

[5]韩芸:《应急救援志愿者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理论界》2009年第5期。

[6]郭其云、魏清、刘松、夏一雪:《我国应急救援志愿队伍激励机制研究》,《灾害学》2016年第3期。

[7]钱洪伟、范靖文:《应急志愿者个体通用标准化体系架构策略研究》,《安全》2018年第12期。

[8]李志义、宣舟斌、陈隽、韩雪:《德国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及其借鉴》,《上海预防医学》2016年第5期。

[9]江海:《应急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研究——以四川省志愿服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莫于川、梁爽:《关于完善中国的应急志愿服务法律保障体系之管见》,《河北法学》2011年第5期。

[11]宋云超:《关于借鉴日本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7期。

[12]夏玉胜、杨丽萍:《地震预警(报)系统及减灾效益研究》,《西北地震学报》2000年第4期。

[13]杨茜、徐敬海:《志愿者微信地震灾情获取研究》,《测绘科学》2018年第1期。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2]〔美〕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陈一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侯玉兰、唐忠新:《社区志愿服务理论与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4]宋煜:《助推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建议》,《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10期。

[5]北京志愿发展研究会:《中国志愿服务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

[6]许晨光:《郑州市社区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9。

[7]《挺进“无人区”后,如何再探新路》,《四川日报》2019年3月8日。

[8]参见《推窗见绿树进门有书香——成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社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0日。

[9]《播撒公益种子成都探索建立社区基金》,公益时报网,http://www.gongyishib ao.com/html/gongyizixun/16677.html。

[10]《社区“强身”群众舒心》,《中国组织人事报》2018年12月24日。

[11]《成都高新区:“微更新”让三元社区兼具颜值与品质》,滨海文化网,http://news.022china.com/2019/02-11/280418_0.html。

[12]《痛点创新亮点:构建院落云平台打造“街坊家空间”——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道探索小街坊治理和老旧社区现代化》,成华区人民政府网,http://www. chenghua.gov.cn/chqrmzfw/c143764/2018-10/11/content_aa2cb17ce6cc 41e7813a5fb65562669c.shtml。

[13]《探索垃圾分类成都这个小区半年积分提现2.1万》,新浪四川,http://sc. sina.com.cn/finance/xfsh/2019-07-08/detail_f-ihytcitm0451153.shtml。

[14]《一个成都小区的垃圾分类样本》,搜狐网,http://www.sohu.com/a/331419857_120044203。

[15]《探访成华区以人为本的社区发展治理实践》,《天府早报》2019年1月10日。

[16]《美好社区怎么打造?成都市成华区和美社区成样本》,四川经济网,http://www.scjjrb.com/newsDetail/220945?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17]于显洋、林超:《探索新时代城市基层社区治理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6月19日。

[1]徐春林、曲宗文:《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志愿服务者队伍建设》,《学习月刊》2006年第5期。

[2]吴昊:《我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的经验与启示》,《图书馆学刊》2014年第10期。

[3]朱广发:《文化志愿服务主阵地——社区》,《戏剧之家》2015年第6期。

[4]王方圆:《多方共建文化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研究》,《图书馆学刊》2015年第10期。

[5]文硕:《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将全面推进创新》,《中国艺术报》2018年4月13日。

[6]孟祥宁:《以“大文联”格局推进文艺志愿服务——访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白洁》,《中国艺术报》2013年1月9日。

[7]冯双白:《文艺志愿服务:文联和协会工作的新鲜血液和动力》,《中国艺术报》2013年4月22日。

[8]冯红:《文艺志愿服务:提升基层创作的有力抓手——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2014年文艺培训志愿服务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美术培训有感》,《中国艺术报》2014年10月22日。

[9]张婷:《文艺志愿服务“贵在坚持,重在实效”——专访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中国艺术报》2015年5月22日。

[10]廖恳:《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天地广阔 文艺志愿服务大有可为》,《中国艺术报》2015年12月4日。

[11]杨承志:《凝心聚力推动文艺志愿服务制度化》,《中国艺术报》2014年11月28日。

[12]吴华:《从事业化发展角度推动文艺志愿服务——访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廖恳》,《中国艺术报》2014年5月12日。

[1]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知识出版社,2011。

[2]李娜:《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8。

[3]徐帅:《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17。

[4]李媛媛:《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10。

[5]宋乔李:《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

[6]唐甜:《经济欠发达地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6。

[7]梅霞:《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农业大学,2014。

[8]陈英:《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闽南师范大学,2018。

[9]蓝媛:《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趋势——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10]王璐璐:《高校院级志愿者组织的运行、问题及对策分析》,《高校辅导员》2014年第3期。

[11]谭建光:《中国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分析》,《青年学报》2018年第2期。

[12]沈虹言:《以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3]梁煊:《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中国德育》2018年第7期。

[14]姚远、陈鹏磊:《价值认同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育策略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15]付涛:《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行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2。

[1]《成都市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五大实施纲要(2011~2015年)》(成委办〔2011〕21号)之《社会组织发展和公民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实施纲要》。

[2]王琳黎、王伶雅:《1~8月全市政府购买服务规模超50亿元》,《成都日报》2015年12月4日。

[3]《成都:政府购买服务金额首超百亿元》,四川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sc. gov.cn/10462/10464/10465/10595/2017/4/19/10420380.shtml。

[4]汪彩霞、谭建光:《改革开放40年与志愿组织的发展变迁》,《青年探索》2017年第2期。

[5]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2018年成都市学雷锋社区志愿服务示范站实地考察报告》。

[6]陆士桢、张晓红、郭新保:《背景志愿服务模式研究》,北京出版社,2009。

[7]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大趋势——兼论“十三五”规划与志愿服务新常态》,《青年探索》2016年第2期。

[8]李友梅:《新时期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1]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五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邱服兵、涂敏霞:《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3]邱服兵、涂敏霞、沈杰:《中国志愿服务典型项目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

[4]王丽荣:《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廊坊市图书馆为例》,《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第10期。

[5]于博文:《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建设之路径探寻——以“小马支教”为例》,《教育观察》2018年第21期。

[6]孙浩然:《志愿服务项目中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运用——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伙伴”项目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

[7]陈秀红、张登国:《志愿服务项目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基于AHP法和模糊区间评价》,《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8]王冠宇:《江苏高校志愿服务项目调查与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5期。

[9]李先忠:《“三圈”理论视野下北京志愿服务项目运行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11期。

[1]申圳:《城市社区服务中的志愿者管理探析——以郑州市Y社区服务中心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15。

[2]朱广发:《文化志愿服务主阵地——社区》,《戏剧之家》2015年第6期。

[3]周京:《供需对接机制在志愿服务制度化中的支点作用探讨》,《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35期。

[4]成诵:《浅谈社区科普阵地建设和管理》,《天津科技》2015年第1期。

[5]沈岱峰:《优化村(社区)阵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政策瞭望》2018年第7期。

[6]贝静红:《文化生态视野中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3期。

[7]汪诗韬、周永捷:《新形势下青年志愿服务阵地需求与供给现象研究》,《才智》2017年第24期。

[8]胡昌荣:《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11期。

[9]吕立军:《浅议社区青年志愿者培训基地建设》,《读与写》2015年第10期。

[10]成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成文明委发〔2014〕3号)。

[11]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制度(试行)〉〈成都市志愿服务记录办法(试行)〉的通知》(成文明办发〔2014〕61号)。

[12]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民政局:《关于印发〈成都市志愿者星级评定制度〉的通知》(成文明办发〔2014〕62号)。

[13]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关于印发〈成都市社区志愿服务方案〉的通知》(成文明办发〔2015〕49号)。

[14]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7年成都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安排〉的通知》(成文明委发〔2017〕3号)。

[15]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等7部门:《关于印发〈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文明办发〔2018〕36号)。

[1]王锐兰、杨姚:《上海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比较与思考》,《西部皮革》2017年第21期。

[2]张莉萍、慎荣翔:《青年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志愿中国”和“志愿汇”平台的研究》,《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

[3]杨雨、卢邦、鄢鑫等:《“互联网+”环境下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构建》,《科技创业月刊》2018年第1期。

[4]汪梦婧、刘依漪、魏梓梦等:《浅谈互联网思维下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的重新定位》,《科技经济导刊》2018年第2期。

[1]潘加军:《解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宜兴经验”》,《无锡日报》2019年8月28日。

[2]赵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湖州探索》,《光明日报》2019年8月23日。

[3]方婵娟:《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途径和建议》,《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4]中共上杭县委宣传部:《“四轮驱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8期。

[5]中共福安市委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福安路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8期。

[6]《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福建省上杭县》:《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8期。

[7]万亚伟:《浙江宁波市: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建》2019年第7期。

[8]吴小敏、谭今琼:《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诸暨“算法”》,《小康》2019年第19期。

[9]宫泉久:《提升传统文化价值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青岛日报》2019年6月21日。

[10]张思明:《把握群众需求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群众》2019年第12期。

[11]钟瑜:《海口:以“三个中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今日海南》2019年第6期。

[12]徐州日报评论员:《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贡献“徐州智慧”》,《徐州日报》2019年5月28日。

[13]雒树刚:《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湖湘经验”》,《新湘评论》2019年第6期。

[14]刘万春、郜凤:《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海安样本”》,《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3期。

[15]《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江苏》,《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3期。

[16]魏晔玲、常静、徐涛:《把天线接到地线上——延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初探》,《前线》2019年第3期。

[17]《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山东胶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2期。

[18]杨军剑:《新时代优化乡风文明实践的机制探析》,《决策探索(下)》2019年第1期。

[19]《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慈溪路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1期。

[20]《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浙江海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1期。

[1]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知识出版社,2011。

[2]陆士桢、张晓红、郭新保:《背景志愿服务模式研究》,北京出版社,2009。

[3]莫于川:《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的新探索》,法律出版社,2009。

[4]杨团:《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5]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互联网+志愿服务”成都打造“志愿者之城”》,《先锋》2016年第3期。

[6]张光焰:《以公益为抓手传递向上向善力量——成都晚报创新核心价值观传播新路径》,《新闻战线》2015年第11期。

[7]美国《志愿服务保护法》,https://www.govinfo.gov/content/pkg/PLAW-105publ19/pdf/PLAW-105publ19.pdf。

[8]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十大趋势——兼论“十三五”规划与志愿服务新常态》,《青年探索》2016年第2期。

[9]王漠:《德国志愿服务立法的特点》,《新疆人大(汉文)》2016年第1期。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国务院令第685号)。

[11]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文明委〔2014〕3号)。

简 介:本书由总报告、分报告、案例篇、调研篇、附录五部分构成,总报告全面梳理了2020年成都志愿服务发展状况,结合数据与案例,系统呈现了成都志愿服务发展的良好局面;分报告围绕成都志愿服务年度工作重点,选取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两个专题,呈现了成都志愿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成效;案例篇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