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9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评价图书

Logistics/MF infrastructure network

SSAPID:101-0325-7156-91
ISBN:978-7-5097-126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协调发展为主线,综合应用多元统计、系统分析及智能算法,研究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评价方法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的确定方法。在文献研究和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书分析了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构建了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模型,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控制策略。

相关信息

丛书名:现代物流网络理论丛书
作 者:耿勇
编 辑:周丽;李延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问题研究的提出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问题研究的背景

    (一)现代物流与经济的发展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问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丰富物流网络的研究内容

     2.初步形成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确定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问题研究的思路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的概念和内涵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

    (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

    (四)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方法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问题研究的方法

    (一)神经网络分析方法

    (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三)类比分析法

    (四)实证分析法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问题的研究

   一 关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确定的研究

    (一)关于物流节点规模确定的研究

     1.国际上关于物流节点规模确定的研究

     2.国内关于物流节点规模确定的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物流线路规模确定的研究

   二 关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三 关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的研究

    (一)多系统协调度

     1.距离协调度[44][45]

     2.变化协调度[46][47]

    (二)多系统协调发展度

    (三)多系统协调发展趋势指数

 第二章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研究基础

  第一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概念

   一 物流基础设施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一)物流基础设施的概念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特征

     1.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大,投资回收期较长

     2.物流基础设施效益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3.物流基础设施服务的社会性和企业性

    (三)物流基础设施的作用

     1.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发展的基础

     2.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物流基础设施影响区域形象和投资环境

     4.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区域的竞争力

     5.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实现了区域的集聚效应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概念、特征与构成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概念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特征

     1.整体性

     2.层次性

     3.环境适应性

     4.复杂性

    (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构成

     1.物流节点

     2.物流线路

   三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的概念与研究意义

    (一)国内外专家关于网络规模的提法和研究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的概念

    (三)研究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的意义

  第二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研究的相关理论

   一 现代物流理论

    (一)物流系统论[16][17][18][19]

    (二)物流网络理论[20][21][22][23]

    (三)供应链管理理论[24][25][26]

    (四)宏观物流理论[27][28]

   二 区位理论

   三 系统工程理论

   四 经济学理论

    (一)宏观经济学

    (二)数量经济学

  第三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研究的内容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结构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拓扑结构

     1.物流基础设施发展阶段

     2.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拓扑结构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层次结构

    (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治理结构

     1.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单核结构治理

     2.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复核结构治理

     3.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多核结构治理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布局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的概念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的内容

    (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的意义

     1.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2.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三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效应

  第四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现状与问题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发展的现状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与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

     1.物流节点数量较多

     2.物流节点面积大小不一,部分物流节点的面积较大

     3.各类物流线路快速发展,物流线路网络初具规模

    (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强调区域的合作和辐射

    (四)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五)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体制性约束,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形成,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效率不高

    (二)全国及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和建设缺少协调机制,产生重复建设

    (三)在各地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中,重增量建设,轻存量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四)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投入不足,网络现代化水平不高

    (五)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缺乏总体规划,布局不够合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

  第一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一 协调与发展的内涵

   二 协调发展的内涵

   三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发展的模式比较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超前型发展模式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滞后型发展模式

    (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协调发展模式

   二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发展模式分析

  第三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

   一 经济发展对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1.经济一体化发展

     2.物流需求企业的网络化发展

     3.物流供给企业的网络化发展

    (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数量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密度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物流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适当规模直接推动了现代物流业和经济的发展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适当规模强化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扩散效应”,削弱了“回流效应”,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适当规模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四)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适当规模优化了物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

  第四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性评价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性评价思路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性评价方法

    (一)一般评价方法

     1.定性评价方法

     2.定量评价方法

    (二)系统综合评价方法

     1.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2.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综合评价方法

   三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性评价模型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1.静态协调度

     2.动态协调度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度

    (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趋势指数

   四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步骤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二)原始数据无量纲化

     1.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2.折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3.曲线型无量纲化方法

    (三)选择综合评价方法

    (四)确定指标权重

    (五)模型应用与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

  第一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的思路

  第二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的指标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的指标构建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可操作性原则

   二 影响物流需求的经济指标

    (一)有关物流需求的界定

     1.利用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需求的关系界定物流需求[7][8][9][10][11]

     2.利用物流各环节的作业量界定物流需求[12][13]

     3.利用产业结构与物流需求的关系界定物流需求[15][16][17]

    (二)本书对物流需求的界定

    (三)影响物流需求的经济指标体系

     1.经济总量类指标

     2.产业结构类指标

     3.交通运输类指标

     4.国内和国际贸易类指标

   三 反映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的指标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绝对指标

     1.物流节点的数量

     2.物流节点的面积

     3.物流节点固定资产投资(仓储、贸易和流通加工及包装部分)

     4.物流节点内物流企业数量

     5.物流节点创造就业数

     6.物流节点税收

     7.交通运输线路固定资产投资

     8.通信线路固定资产投资

     9.物流线路里程数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相对指标

     1.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密度

     2.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连通度

     3.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可达性

     4.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覆盖率

  第三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的前提:物流需求分析

   一 基于主成分聚类的物流需求层次分析

    (一)物流需求主成分分析

     1.主成分分析基本数学原理[29][30][31][32]

     2.主成分分析计算步骤[33][34][35][36]

     3.计算过程的实现

    (二)物流需求层次聚类分析

     1.聚类分析的基本数学原理[37][38][39]

     2.层次聚类分析过程[33]

   二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物流需求量分析

    (一)物流需求分析的方法与思路

     1.已有的关于物流需求分析方法

     2.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需求分析思路

    (二)物流需求分析的BP神经网络结构

     1.BP神经网络层数的确定

     2.BP神经网络各层神经元数的确定

     3.BP神经网络层与层本身及层间神经元的连接方式

    (三)物流需求分析的BP神经网络计算过程[51][52]

     1.BP神经网络训练的正向计算过程

     2.BP神经网络训练的反向计算过程

     3.BP神经网络仿真计算过程

  第四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的模型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系数含义及计算

    (一)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系数的含义

    (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系数的计算

     1.类比分析法计算

     2.回归分析法计算

     3.利用神经网络计算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模型

    (一)基于类比分析与回归分析计算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模型

    (二)基于神经网络计算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控制策略

  第一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区位选择与功能定位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功能定位的准确性[1]

   三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需求分析的科学性

  第二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总体布局与统筹规划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布局[2][3]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规划[4]

   三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硬件和软件的完善[5]

   四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综合运用

   五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监控

  第三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政府调控与引导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中政府目标的确定

   二 政府强化规划的系统性,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的合理化[8]

   三 政府加快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与配套政策体系的建设[9]

   四 通过产业集聚的有序化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健康发展

  第四节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企业市场化运作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中的企业目标与企业行为

   二 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北京市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一 北京市物流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物流活动情况分析[1]

     1.北京市物流增加值与社会物流总额增长较快,物流市场规模较大

     2.北京市物流业务收入与从业人员逐年增加,物流供给市场快速发展

     3.限额以上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较大,物流业快速发展具有保障

    (二)北京市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情况分析

     1.物流节点网络初步形成

     2.物流线路网络进一步完善

   二 北京市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一)指标说明与数据获取

    (二)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三)指标权重确定

    (四)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计算

   三 北京市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第二节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

   一 样本区域的选取和确定

    (一)经济区域的划分

     1.经济区域两分法[5]

     2.经济区域三分法[6]

     3.经济区域八分法[7]

    (二)样本区域的选取和确定

   二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

    (一)主成分提取和特征值分析

    (二)3个主成分因子荷载矩阵分析

    (三)主成分变量得分系数矩阵分析

    (四)线性加权计算样本区域物流需求

   三 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区域物流需求层次划分

    (一)样本区域聚类分析结果

    (二)样本区域物流需求层次划分

    (三)不同层次经济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规模

   四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

    (一)网络设计步骤

    (二)过程实现

    (三)运行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书总结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 基本理论和概念方面

   二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方面

   三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方面

   四 物流需求的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五 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确定的前提和基础

   六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一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概念界定

   二 指标体系构建

   三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模型构建

   四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模型构建

  第三节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总序一

 后记

 总序二

 附表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评价》是“现代物流网络理论丛书”中的第五部著作,是对物流网络中的三个子网络之一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以协调发展为主线,综合应用多元统计、系统分析及智能算法,研究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评价方法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的确定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书分析了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构建了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确定模型,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合理规模控制策略。本书作为一本学术专著,适合物流科硏人员和政府物流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阅读,同时也适合用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硏究生课程的教学参考书。

[1]王成金、韩增林:《试论环渤海物流网络的形成与运作》,《人文地理》2004年第2期。

[2]Linda K.Nozick,Mark A. Tumquist. “Inventory,Transportation,Service Quality and the Loca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1:362-371.

[3]St Quintin. Trends in European Logistics Activity:Location and Property Aspects. London,1996.

[4]Linda K.Nozick. “The Fixed Charge Facility Location Model with Coverage Restrictions”.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2000.11:55-63.

[5]国务院办公厅:《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3月。

[6]周开利:《神经网络模型及其MATLAB仿真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7]Jui-Hong Horng. “Hybrid MATLAB and Lab VIEW with Neural Network to Implement a SCADA System of AC Service motor”.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07.3:149-155.

[8]Tsung-Lin Lee.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Short-term Storm Surge in Taichung Harb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8.2:63-72.

[9]牛慧恩:《国外物流中心建设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第2期。

[10]Aikens C H. “Facility Location Models for Distribution Planning”.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85.22:263-279.

[11]Beckman,M.Location Theory. Random House,1968:76-77.

[12]Drezner.Z. “Facility Location-A Survey of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Springer,Berlin. 1995:96-101.

[13]Daganzo,C.F. “Logistics Systems Analysis”. Springer,Berlin. 1996:55-60.

[14]Eiichi Taniguchi. “Optimal Size and Location Planning of Public Logistics Terminals”.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 35,1999:207-222.

[15]Taniguchi,E.,Noritake,M.,Yamada. “A Study on Optimizing the Number of Berths in Truck Terminals”.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1996:23-33.

[16]牛慧恩:《物流用地与物流园区》,《规划师》2001年第2期。

[17]程世东、刘小明:《时空消耗法求解物流园区规模》,《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第8期。

[18]姚志刚、刘志凯、张三省:《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探讨》,《现代物流》2003年第3期。

[19]陶经辉、李旭宏、毛海军、李玉民:《基于多指标群决策的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第1期。

[20]李玉民、李旭宏、毛海军、陶经辉:《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规模确定方法》,《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第2期。

[21]袁庆达、杜文、黎青松:《区域公共物流中心规模和选址问题》,《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第4期。

[22]孙会君、高自友:《物流中心扩建规模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第4期。

[23]张席洲、尹石磊:《物流配送中心规模优化的探讨》,《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第5期。

[24]鲁子爱:《港口建设规模优化研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5]顾保南、叶霞飞、许恺:《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合理规模研究》,《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第10期。

[26]郭文军、刘迁:《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合理线网规模匡算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7]巴可伟、卢冬生:《基于累计重要度的路网规模研究》,《华东公路》2006年第5期。

[28]于江霞等:《基于神经网络的公路网规模预测》,《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9]陈旭梅,童华磊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影响因素分析》,《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第6期。

[30]Blaug M.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644,645,648,649 and 663.

[31]Meersman H.,Van de Voorde. “Is freight transport growth inevitable?”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ort Economics. 1997.

[32]F.W.C.J.van de Vooren. “Modelling transport in interaction with the economy”. 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 40,2004:417-437.

[33]Banister David,Berechman Joseph. Transpor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UCL Press:111-113.

[34]Banister David,Berechman. “Transport Invest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01:209-218.

[35]王之泰:《城市物流研究探要》,《物流技术》1999年第1期。

[36]顾亚竹:《物流园区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水运管理》2002年第6期。

[37]钱廷仙:《物流园区的作用与选址》,《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8]储雪俭:《试论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的意义》,《物流技术》2005年第12期。

[39]王子龙、谭清美:《物流经济与社会分工》,《科技与管理》2003年第5期。

[40]李莉:《物流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提升的相关性分析》,《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第10期。

[41]李冠霖:《我国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第6期。

[42]章志刚:《现代物流与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5年。

[43]闫秀霞:《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经济师》2005年第3期。

[44]申金山等:《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理评价方法与应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第10期。

[45]申金山、赵瑞:《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2期。

[46]刘志亭、孙福平:《基于3E协调度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7]陈星飞等:《良性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超越与丰富之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3期。

[48]陈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49]黄志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1]王保乾、李含琳:《如何科学理解基础设施概念》,《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丁俊发:《“十一五”期间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任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2006年第5期。

[3]汪鸣:《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的政策建议》,《物流时代》2004年第19期。

[4]王薇:《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6期。

[5]孙明贵:《物流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6]徐杰:《物流网络的内涵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轩华:《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问题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8期。

[8]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张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9]杨颖辉、薛伟:《论网络外部性》,《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0]顾保南、叶霞飞、许恺:《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合理规模研究》,《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第10期。

[11]Jae-Joon Lee,Bhaskar Krishnamachari. “Aging Analysis in Large-sca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d Hoc Networks,In Press. 2007.11.

[12]W.Li and X.Cai. “Empirical Analysis of a Scale-free Railway Network in China”. Physical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7.8:693-703.

[13]Kang-Won Lee,Suresh Chari. “Improving the Resilience of 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s to Large Scale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s”.Computer Networks. 2007.7:2753-2770.

[14]汤银英、彭其渊、谢圣涛:《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述评》,《商业时代》2006年第11期。

[15]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38页。

[16]De La Cruz. “Prognostics in the Control of Logistics Systems”.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 2006:1-5.

[17]Chang Su Kim,Kyung Hoon Yang. A Strategy for Third-party Logistics Systems:A Case Analysis Using the Blue Ocean Strategy. 2008.8:522-534.

[18]Frank Witlox. “Logistics Systems for Sustainable Cities Taniguchi,Eiichi,Thompson,Russell”.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ty Logistics.2007.12:462-463.

[19]何明珂:《物流系统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46~98页。

[20]Xu Jie,Ju Songdong. “Research on the Economy Effect of Logistics Network Organization”.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ystems and Services Management. 2005.10:407-410.

[21]鞠颂东:《物流网络: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2月,第18~19页。

[22]徐杰、鞠颂东:《物流网络的内涵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3]Xu Jie,Ju Songdong. “Research on the Simula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Logistics Organization Network Based on CMOT”.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7.10:550-555.

[24]Aussadavut Dumrongsiri,Ming Fan,Apurva Jain. “A supply Chain Model with Direct and Retail Channel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6:691-718.

[25]Jose M. Cruz. “namics of Supply Chain Networks wi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Decision-making”.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2:1005-1031.

[26]沈厚才、陶青:《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第1期。

[27]周启蕾、朱国宝:《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中国流通经济》2000年第2期。

[28]Qi DianWei. “The Research on Logistics Cost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in China”.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2006:591-594.

[29]S. Nickel and J. Puerto. “cation Theory:A Unified Approach,Springer(2005)”.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7.8:523-525.

[30]John M. Polimeni and Jon D. Erickson. “Residential Location Theory,Modeling and Scenario Analysis of Urban Growth and Planning”. Advances in the Economics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2007.7:83-210.

[31]郑春:《区位理论:回顾与展望》,《经济论坛》2006年第15期。

[32]钱伟:《区位理论三大学派的分析与评价》,《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2期。

[33]刘卫红:《西方区位和区域经济理论及其借鉴》,《北方经贸》2005年第10期。

[34]Methlie L B. “On Knowledge-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for Finacial Diagnostics,Dicision Support System:Theory and allocations”.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 1987:136-139.

[35]S.Chiocchio,E.Martin. “System Engineering an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in ITER”.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07.10:548-554.

[36]赵良英:《我国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现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10期。

[37]沈山:《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3期。

[38]王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理论及其最新发展》,《经济研究》2000年第12期。

[39]张守一:《中国数量经济学的发展》,《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40]钱颂迪:《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41]Jones,C.;Hesterly,W. and Borgatti,S. “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Exchang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42]彭正银:《网络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效用》,《经济管理》2002年第8期。

[43]孙国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经济管理》2003年第4期。

[44]刘北辰:《美国仓库业掠影》,《现代物流报》2007年第8期。

[1]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博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1998年。

[2]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

[3]陈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建模与评价》,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4]魏连雨、杨春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及协调发展》,《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5]刘达光:《武汉市物流园区选址和规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5。

[6]《中国物流年鉴(2005)》。

[7]http://www.airport56.com.

[8]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发展报告(1999)》,《科技竞争力主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9]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发展报告(200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冯俊文:《确定相对决策权重的链比较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第3期。

[11]胡玉奎、韩天羹:《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进化》,《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10期。

[12]邓聚龙:《灰色系统》,国防工业出版,1985。

[13]Hwang C L,Md Aasud A S.Multiple Objective Decision-Mak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Verlag Press.1979:2-325.

[14]Lichtenberg Fank R.“Issues in Measuring Industrial R&D”. Research Policy.1990:157-163.

[15]Charnes A,Cooper W W.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8,2:429-444.

[16]Cooper W W,Tone K.“Measures of In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Stochastic Frontier Esti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7,2:72-78.

[17]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8]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

[19]曾宪报:《统计权数论》,博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1998年。

[20]陈耀辉、孙春燕:《熵值权的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在上市股份公司资信评估中的应用》,《统计与预测》1998年第6期。

[21]严登华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模型研究》,《环境与开发》2000年第3期。

[22]刘艳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度研究》,《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3]周敏等:《可持续发展的协调性特征及其描述》,《科学管理研究》2000年第1期。

[24]马立平:《无量纲化方法》,《北京统计》2000年第3期。

[1]鞠颂东、陈娅娜:《区域物流需求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南通地区为例》,《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陈娅娜、赵启兰:《区域物流规划中物流需求分析及体系构建》,《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5年第1期。

[3]魏际刚:《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给》,《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第4期。

[4]刘秉镰:《基于价值量的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5期。

[5]秦璐、刘凯:《基于产业结构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物流技术》2006年第7期。

[6]赵启兰、王稼琼:《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2期。

[7]Geng Yong,Ju Songdong. “A Tentative Study on Designing Method of the Capacity of Logistics Park 2006”.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2006.10:203-207.

[8]Li L,Zhang J H,Zhou H Y.“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GDP Improvement”.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3.14:884-887.

[9]Rodrigo A,Hani S.“Forecasting Freight Transportation Demand with the Space-time Multinominal Probity Model”.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B 34,2000:403-418.

[10]Bahram A,Arjun C,Kambiz R. “The Demand for US Air Transport Service:A Chaos and Nonlinearity Investigation”.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 37,2001:337-353.

[11]Fite J,Taylor G,Usher J.,Roberts J.“Forecasting Freight Demand Using Economics Ind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2001,31(4):299.

[12]刘长秀、张悟移、林强:《云南省物流需求预测》,《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年第1期。

[13]施先亮、张可明:《2008年北京奥运赛事物流需求预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物流术语标准(2006)》。

[15]张可明、乔丽:《城市产业结构对物流需求的影响》,《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年第7期。

[16]徐杰、鞠颂东:《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地区物流需求的影响——长江经济区发展对安徽地区物流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17]耿勇、鞠颂东:《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的规划方法》,《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2006年11月。

[18]王桂霞、何满喜等:《内蒙古交通运输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的预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9]杨浩:《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需求的预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0]后锐、张毕西:《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及其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12期。

[21]Eiichi Taniguchi. “Optimal Size and Location Planning of Public Logistics Terminals”.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 35,1999:207-222.

[22]Taniguchi,E.,Noritake,M.,Yamada. “A Study on Optimizing the Number of Berths in Truck Terminals”.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1996:23-33.

[23]牛慧恩:《物流用地与物流园区》,《规划师》2001年第2期。

[24]程世东、刘小明:《时空消耗法求解物流园区规模》,《公路交通科技》2000年第8期。

[25]杨涛:《公路网规划》,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26]施耀忠、陈学武、刘小明:《公路网规划的技术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995年第1期。

[27]周伟、张生瑞:《基于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公路网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中国公路学报》1997年第4期。

[28]杨兆升、季常煦:《公路网规划方案技术水平评价方法的研究》,《公路交通科技》1997年第4期。

[29]Cao Yongq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Urban Planning”. Journal of Huma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2000.9:75-79.

[30]Simone Bastianoni. “Correlations and Complementarities in Data and Methods Through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Applied to the Results of the SPIn-Eco Projec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 2008.1:419-426.

[31]Sven Serneels,Tim Verdonck.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r Data Containing Outliers and Missing Elements”. 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 Data Analysis. 2008.1:1712-1727.

[32]蒋惠园、王晚香:《主成分分析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第3期。

[33]任若恩:《多元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例》,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年4月。

[34]Joseph C. Lam,Kevin K.W. Wa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Electricity Use in Office Buildings”. Energy and Buildings,In Press.2007.6.

[35]苏金明等:《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实用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

[36]Chen C,J.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Information Share”.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2002.12.

[37]刘丰根、成耀荣:《模糊聚类分析在多级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年第3期。

[38]闫枫逸、毛海军:《安徽省城市物流重要度聚类分析》,《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第3期。

[39]焦蕾稚:《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物流科技》2004年第11期。

[40]过秀成等:《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模型及其算法》,《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41]王荣成、陈才:《图们江地区物流长期预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人文地理》1999年第9期。

[42]陈森、周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3期。

[43]贾星辰、王铁宁:《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物流需求量预测模型研究》,《物流科技》2006年第4期。

[44]焦李成:《神经网络的应用与实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

[45]Jianqiang Yi. “BP Neural Network Prediction-based Variable-period Sampling Approach for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07:976-988.

[46]吴微、许月生:《用于神经网络的在线梯度学习算法的收敛性》,《第六届全国计算数学年会论文集》,1999年。

[47]张明路:《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方法》,《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48]张鹏:《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及其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9]罗俊峰:《混沌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算法及其应用》,《电波科学学报》1999 年第2期。

[50]王圣广、马士华:《基于全球供应链的虚拟企业》,《管理工程学报》1992年第9期。

[51]佟春生:《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年。

[52]David A. Hensher. “A 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ive Potential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Nested Logit Models for Commuter Mode Choice”.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00.9:155-172.

[53]孙有发等:《基于集值统计的模糊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及其应用》,《模糊系统与数学》2001年第2期。

[1]任继勤:《中国不同区位商务中心区规模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汪鸣:《国外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及借鉴》,《中国储运》2003年第5期。

[3]王占权、杨东援:《物流园区规划初探》,《系统工程》2001年第1期。

[4]丁俊发:《对当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认识》,《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年第22期。

[5]贺志刚:《物流园区虚火》,《IT经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6]魏后凯:《管理竞争、经济绩效与产业集中——对中国制造业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7]王健:《现代物流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10期。

[8]丁俊发:《港口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港口经济》2004年第6期。

[9]丁俊发:《加入WTO与中国物流市场》,《中国流通经济》2002年第1期。

[1]《北京市统计年鉴(2008)》。

[2]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和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2002。

[3]《北京物流企业名录(2006)》。

[4]邓国华:《江西省城市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统计观察》2003年第6期。

[5]胡细银:《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定量分析与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经济问题探索》1991年第2期。

[6]李青:《谈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开发研究》1994年第6期。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2005年。

[8]马正华、薛国新:《BP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的改进》,《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

[9]蒲春、孙政顺、赵世敏:《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BP算法比较》,《计算机仿真》2006年第5期。

[10]陈桦、程云艳:《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及在Matlab中的实现》,《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