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92

协作系统观的企业理论图书

SSAPID:101-0320-0658-36
ISBN:978-7-5097-8258-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揭示了企业作为协作系统的本质,提出了一个以协调机制演化为分析视角的企业理论,形成了基于本质到现象研究路线的产权安排、治理机制和企业绩效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正是基于这一框架,本书考察有关企业的几乎所有基本问题,这包括企业的起源、性质、规模界限、所有权归属、产权结构、治理机制、绩效表现以及变化趋势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朱富强
编 辑: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导读

  导读

   第一节 本书的理论目标及相应内容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本书的基本路线及主要思路

   第三节 本书的理论前沿及相关研究

    一 文化对企业治理和绩效的影响

    二 不同社会文化下的企业治理比较分析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框架及主要观点

    一 研究的框架

    二 创新的观点

 绪论:反思新制度主义的企业理论

  绪论:反思新制度主义的企业理论

   第一节 主流企业理论的发展背景及简要评价

   第二节 主流企业理论的主要缺陷及理论契合

   第三节 协作系统观的企业理论及其分析框架

 基础理论准备:协作系统中的价值创造

  基础理论准备:协作系统中的价值创造

   第一节 基于协作系统的传统价值理论反思

    一 劳动价值的内涵及其量之规定

     (一)财富主要是指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

     (二)价值是对异质性的使用价值之抽象

     (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量规定上是一致的

    二 自然时间作为价值衡量尺度之误

     (一)价值度量的两种尺度之背反

     (二)单位时间所创造价值量并不一致

     (三)自然时间不能作为价值的衡量尺度

    三 价值量与生产力关系的系统观反思

     (一)劳动同质化是马克思推理的逻辑前提

     (二)系统中多样化的异质劳动不能被同质化

    四 社会系统中与价值创造相关的劳动范畴

     (一)从静态的或是比较静态的同质劳动扩展到对异质劳动的动态分析

     (二)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劳动

     (三)从孤立的个体劳动扩展到对协作系统的团队劳动的分析

   第二节 基于协作系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构建

    一 协作系统中的耗费劳动和凝结劳动

    二 有效劳动和有效劳动时间的系统含义

    三 协作系统观的有效劳动创造价值说

    四 社会迂回生产的有效劳动价值说分析

   第三节 协作系统中价值创造的主要因素

    一 社会系统中的价值创造的全面衡量

    二 基于社会系统的劳动性质判别原则

    三 协调增进是系统价值创造的本源

   第四节 对协作系统中监督活动功能的反思

    一 协调和监督影响价值创造之机理

    二 协作系统中监督活动的功能实质

    三 奴隶制高效率的协作系统观解释

   小结 协作系统的价值创造与企业组织的研究

 上卷 企业组织的起源、性质和规模扩展

  企业组织的历史起源:作为协作系统的演化形态

   第一节 分工深化、协调增进和组织嬗变

    一 反思新制度主义的企业形成理论

    二 以分工—协调视角考察组织演变

   第二节 早期隐性式的缘协调以及缘组织的形成

    一 以血缘协调为核心的家庭分工组织

    二 缘协调的扩展及多缘分工组织的出现

    三 缘协调在共同体间作用中的窒息性

    四 缘协调的开放性转换及缘组织变异

   第三节 弱显性式的契约协调及相应的契约组织

    一 业缘的扩展和契约式分工的出现

    二 契约分工的典型形态——分包制

    三 早期契约协调中的两大基本缺陷

     (一)知识难以充分利用

     (二)日益增多的机会主义

    四 契约组织进一步演变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 强显性式的管理协调及企业组织的确立

    一 显性协调在企业组织中的强化

     (一)协调的内部化和稳定化

     (二)显性协调的强化:企业协调的明显优势

    二 隐性协调在团队生产中的增进

     (一)企业组织内部隐性协调的深化

     (二)社会资本对隐性协调增进的解说

    三 管理协调缺陷及组织的新变化

     (一)管理协调的弊端

     (二)企业组织形态的转变

   第五节 生产组织渐进式演化的证明

    一 企业、组织与市场三者之关系

    二 生产组织演变轨迹的一般框图

    三 生产组织的渐进式演化之证明

     (一)激进创新的情况

     (二)渐进演化的情况

  企业组织的存在性质:企业替代市场的协调动力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从交易方面的分析

    一 侧重交易的企业理论谱系

    二 基于交易的交易成本节约说

    三 交易成本节约说的片面性

   第二节 古典主义对分工演化的阐释

    一 关注生产的企业理论沿革

     (一)古代社会的外生绝对优势说

     (二)斯密倡导的内生绝对优势说

     (三)古典经济学者的分工理论发展

     (四)新古典主义的分工理论转向与复兴

    二 基于分工的协调收益增进说

     (一)基于协调视角的分工演化及分工理论

     (二)基于协调收益增进说的企业理论阐释

    三 协调收益增进说的局限性

     (一)传统内生优势说的现代解析及其问题

     (二)协调收益增进说对监督的舍弃

   第三节 基于协作系统的动态演化分析

    一 企业运行涵盖生产和交易两大领域

    二 交易成本说对分工收益说的矫枉过正

    三 基于协调系统观的综合收益增进说

    四 综合收益增进说与传统理论的分歧

   第四节 系统内外分工互为演化的内在机理

    一 分工效率增进的协调机理

     (一)基于协调机制的分工效率分类

     (二)对杨小凯相关分工思想的反思

    二 组织内外分工的协调统一

     (一)两类分工关系的传统认识

     (二)两类分工相统一的协调基础

    三 夯实协调机理的伦理基石

  企业组织的规模界限:游离于理论与现实之间

   第一节 理论上的企业规模界限

    一 交易成本说的企业规模界限

     (一)静态的考察

     (二)动态的分析

    二 协调收益观的企业规模界限

    三 社会合理的企业的规模界限

   第二节 现实中的企业规模解析

    一 企业规模扩展及其转移效应

    二 企业现实规模大于合理规模

    三 企业一体化扩张的规模均衡

     (一)产品市场上存在收入转移效应的情况

     (二)要素市场上存在收入转移效应的情况

    四 企业规模度量基准的再界定

   第三节 企业规模的比较分析

    一 不同社会信任度中企业规模差异

    二 分享制与独占型的企业规模差异

    三 工人自治型企业的规模往往偏小

    四 经理管理型企业规模往往偏大

   第四节 网络化企业的规模问题

    一 企业组织网络化的基本趋势

    二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规模特征

    三 企业规模演化的一般趋势

 下卷 企业组织的归属、治理和绩效表现

  企业组织的产权归属:协作系统的发展及其异化

   第一节 产权的内涵及企业产权的归属

    一 产权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功能

    二 产权不可完全清晰界定和私有

    三 共有性是企业产权的本质特性

    四 企业产权的现实归属源于法律

   第二节 企业的产权演化及其社会责任

    一 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及其社会责任

    二 股东价值观的成因及其实践批判

    三 利益相关者社会观的认识及发展

    四 利益相关者社会观的公司治理及问题

     (一)“企业非道德性神话”

     (二)“考克斯圆桌商业原则”

     (三)现代企业观的转向及治理问题

   第三节 作为企业特质性资源的人力资本

    一 人力资本概念的内涵及其形成逻辑

     (一)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是具体和抽象关系

     (二)人力资本概念是劳动力异质化发展的需要

    二 人力资本量之测度方法的重新反思

    三 人力资本的基本特性及其产生原因

     (一)异质性和累积性

     (二)私权性和垄断性

     (三)主动性和私利性

     (四)易变性和难估量性

     (五)专用性和群体性

     (六)外差性和协作性

    四 人力资本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家特质

     (一)私权性和异质性的增强

     (二)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特性

   第四节 劳资雇佣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

    一 “资本雇佣劳动”说的主要逻辑

    二 “资本雇佣劳动”说合理性的质疑

     (一)对西方主流理论的反思

     (二)对国内流行观点的质疑

    三 劳动和资本之间雇佣关系的实质

    四 管理者将成为未来企业的雇佣者

  企业组织的治理结构:体现协作系统的产权安排

   第一节 产权的基本结构与效率

    一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比较

    二 产权安排与政府干预间的逻辑

     (一)政府干预是现代经济的常态

     (二)不同产权安排下的政府干预方式

    三 产权结构与运行效率间的关系

     (一)公有产权与低效率没有必然联系

     (二)国有企业低效率不能全部归结为产权共有

   第二节 产权调整是优化治理之手段而非目的

    一 基于优化治理机制的产权改革

    二 产权结构调整的动态性之考察

    三 激励和监督:产权的基本功能

   第三节 中外背景比较与委托—代理治理模式的适用性

    一 股东价值观的委托—代理治理模式

    二 委托—代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问题

    三 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思维缺陷

    四 西方国家注重激励理论的社会基础

    五 监督缺位仍为中国企业的治理瓶颈

   第四节 社会共同治理模式与中国企业的产权安排

    一 基于相互制约的代理人监督代理人理论

    二 利益相关者社会观的社会共同治理机理

    三 单向治理和社会共同治理的绩效比较

    四 中西文化比较与两种治理模式的适用性

    五 基于社会共同治理观的企业产权安排

     (一)以银行为主的社会机构持股

     (二)企业间的交叉持股

     (三)基金组织持股

     (四)职工及内部人持股

     (五)其他产权安排中的制度性约束

  企业组织的绩效表现:协作系统中的低效率问题

   第一节 传统X低效率理论所考察因素的残缺性

    一 传统企业理论中X低效率的分析深化

    二 劳动协调和支出:X低效率的双因素

    三 成熟市场中劳动支出差异的微小性

    四 造成X低效率的主因是劳动协调水平

   第二节 影响企业协调的十大因素分析

    一 影响显性协调的基本因素

     (一)技术水平的高低

     (二)管理者的协调能力

     (三)组织规模和结构配套性

     (四)规章制度设施

     (五)产权的安排结构

    二 影响隐性协调的基本因素

     (一)信息的沟通模式

     (二)企业发展目标

     (三)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四)企业间的合作度

     (五)社会价值伦理

    三 企业协调水平的认知溯源

    四 日、美企业的协调因素剖析

     (一)日本企业的优势和美国企业的不足

      1.社会价值伦理决定了企业发展目标的基本定位

      2.社会价值伦理孕育了企业的文化及其成员行为

      3.社会价值伦理影响了企业间关系及其协作关系

      4.协调水平的差异最终造成了不同的企业效率

     (二)美国企业的优势和日本企业的劣势

      1.隐性协调的偏盛会滋生出各种软约束现象

      2.过强的集体行为往往对市场变化缺乏灵敏

      3.广泛的共享价值观可能对环境的反应迟钝

      4.组织内的忠诚往往会转化为组织间的争夺

      5.集体主义文化容易产生社会秩序的等级化

   第三节 企业组织内的信息—协调机制

    一 信息—协调机制的诸类型考察

    二 日、美企业信息—协调机制的效率比较

    三 信息共享协调体制的伦理要求

   第四节 企业一体化和集群的效率探析

    一 联合大企业的低效率分析

    二 企业一体化中的协同效应

    三 集群内的分工和集聚效应

    四 集群内的协调和治理机制

    五 分包整合与汽车业集群化

  家族企业的存在解析:考察协作系统的伦理基础

   第一节 家庭伦理是协调力之核

    一 协调机制所基于的伦理因子

     (一)诸协调机制都包含家庭伦理因子

     (二)家庭伦理的扩展是协调机制演化的基础

    二 家庭伦理的开放性转换取向

    三 日、德两国的企业伦理转换

   第二节 成熟市场下的企业效率比较

    一 家族企业和现代企业的比较

    二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比较

   第三节 家族企业的内涵、性质演变及其治理

    一 家族企业界定的两个标准

    二 家族企业的性质演化剖析

    三 家族企业治理的软约束

     (一)财务软约束

     (二)治理软约束

   第四节 中国家族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探析

    一 家族企业长期存在的合理性

    二 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一)家族企业进行制度转型的内在压力

     (二)家族企业进行制度转型的基本路径

    三 克服“缘内”隐患的紧迫性

     (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斗争

     (二)解决代际传承问题的重要性及思路

    四 家族企业壮大的网络化途径

     (一)家族伦理的基本特性及其对企业规模的制约

     (二)壮大家族企业规模的主要途径及其合理性比较

    五 稳定劳动力以提高企业的根植性

     (一)稳定的劳动力是提高企业根植性的主要内容

     (二)劳动力影响企业根植性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结语:企业组织的形态嬗变和走向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协作系统构成要素的递变

    1.智力社会中知识要素地位之凸显

    2.知识生产要素的根本性特质

   (二)协作系统构成要素的递变与协调机制的演进

    1.知识分工的深化及其伦理基础

    2.社会网络化与协调机制的演化

    3.社会协调对管理协调水平的增进

   (三)协调机制的演进对普遍主义社会伦理的要求

    1.协调机制演化与伦理认同扩展

    2.伦理认同持续扩展的时代要求

   (四)生产要素、协调机制与企业组织的形态嬗变

    1.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机理及轨迹

    2.企业组织的网络化趋势及其特征

    3.与网络化组织相适应的协调机制

  尾论:理论研究的森林观和树木观

   (一)针对两个潜在批判的初步预答

    1.缺乏实证的分析

    2.缺乏实践的价值

   (二)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思维

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阿尔斯通、埃格特森等编《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阿罗:《信息经济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阿瑞吉等:《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

埃克伦德、赫伯特:《经济理论与方法史》,杨玉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艾勒曼:《民主的公司制》,新华出版社,1998。

艾莉:《知识的进化》,珠海出版社,1998。

艾克斯罗德:《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演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霭理士:《性心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安索夫:《协同与能力》,载坎贝尔和卢克斯《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1995。

奥尔森:《权力与繁荣》,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E.奥斯特罗姆、施罗德和温:《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

V.奥斯特罗姆:《机会、差异及复杂性》,载V.奥斯特罗姆、菲尼和皮希特主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2。

奥克森:《互惠:一种颠倒的政治发展观点》,载V.奥斯特罗姆、菲尼和皮希特主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2。

巴克豪斯:《导言: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载巴克豪斯编《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巴纳德:《经理人员的一般职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巴尼特:《迈向利害相关者民主》,载凯利等编《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重庆出版社,2001。

巴斯夏:《和谐经济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巴泽尔:《考核费用与市场组织》,载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巴泽尔(R.Buzzell)、盖尔:《企业群的整合战略》,载坎贝尔和卢克斯《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鲍尔斯等:《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M.鲍曼:《道德的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S.R.鲍曼:《现代公司与美国的政治思想》,重庆出版社,2001。

鲍威尔:《基于信任的管理形式》,载克雷默和泰勒主编《组织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鲍伊:《经济伦理学:康德的观点》,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

贝克:《新型社会资本及其投资》,载曹荣湘编《走出囚徒困境》,上海三联书店,2003。

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1998。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贝拉:《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贝提格尼斯:《考克斯圆桌商业原则的提出与讨论》,恩德勒编《国际经济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彼特利斯:《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超越:发展制度经济学的七大原因》,载克劳奈维根编《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M.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M.波兰尼:《自由的逻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a。

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b。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1。

波特:《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载坎贝尔和卢克斯《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a。

波特:《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

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商务印书馆,2000。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波普尔:《开放的思想和社会:波普尔思想精粹》(米勒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博特赖特:《金融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

布坎南:《道德团体、道德秩序或道德无序》,载多蒂和李编《市场经济:大师们的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布劳格:《凯恩斯以后的100位著名经济学家》,商务印书馆,2003。

布劳格:《经济理论的回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布劳德:《五种伦理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布劳、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1。

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a。

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三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b。

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布鲁:《经济思想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蔡宁、杨闩柱:《基于企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期。

曹正汉:《寻求对企业性质的完善解释:市场分工的不完备性与企业的功能》,《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

长谷川启之:《亚洲经济发展和社会类型》,文汇出版社,1997。

陈工孟:《现代企业代理问题和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三维分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陈凌:《论国有企业的法人所有权》,《经济研究》1994年第3期。

陈平:《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陈万里等:《市场经济300年》,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

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陈颖源:《企业改革·法人·财产所有权》,《经济研究》1994年第3期。

陈永正:《所有权构造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程恩富:《西方产权理论评析:兼论中国企业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程恩富、李新、朱富强:《经济改革思维:东欧俄罗斯经济学》,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程恩富、施锡铨、朱富强:《经营者收入的博弈分析:劳动价值论的一种拓展》,《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4期。

程恩富、胡乐明、方小利、朱富强等:《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储小平:《华人家族企业的界定》,《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1期。

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崔之元:《“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大塚久雄:《股份公司发展史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戴约:《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战略:泰国和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载罗荣渠等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戴木禾:《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稻盛和夫、梅原猛:《回归哲学:探索资本主义的新精神》,学林出版社,1996。

德尔、韦尔瑟芬:《民主与福利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德勒巴克:《法律动机的认知科学视角》,载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德鲁克:《走向下一种经济学》,载贝尔等编《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工人出版社,1989。

德鲁克:《新现实:走向21世纪》,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德鲁克:《一个社会变革的世纪》,载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a。

德鲁克:《管理家族企业》,载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b。

德鲁克(又译杜拉克):《德鲁克论管理》,海南出版社,2000。

德鲁克:《公司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德姆塞茨:《一个研究所有制的框架》,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a。

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b。

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a。

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b。

德姆塞茨:《对詹森、麦克林“专门知识、一般知识和组织结构”论文的评论》,载沃因和韦坎德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c。

德姆塞茨:《企业理论再考察》,载威廉姆森和温特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商务印书馆,2008。

邓宏图:《组织、组织演进及制度变迁的经济解释:质疑“伪古典化”的“杨小凯范式”》,《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都留重人:《日本的资本主义:以战败为契机的战后经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杜海燕:《管理效率的基础:职工心态与行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杜恂诚:《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兼评韦伯〈中国的宗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杜恂诚:《市场呼唤中国传统伦理》,《上海经济研究》1993年第 6期。

杜恂诚:《金融深化中的信息约束》,《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第 4期。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恩德勒:《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恩德勒:《国际经济伦理:挑战与应对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

恩斯明格(Ensminger):《变更产权:非洲正式和非正式土地产权的协调》,载德勒巴克和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法马:《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载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法马、詹森:《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载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法马、詹森:《组织形式和投资决策》,载普特曼和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范黎波、李自杰:《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范德厄夫:《共鸣式公司》,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饭野春树:《巴纳德组织理论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繁人都重:《制度经济学回顾与反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樊纲、张曙光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樊纲:《灰市场理论》,《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菲吕博顿、平乔维奇:《产权与经济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菲吕博顿、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评价》,载菲吕博顿和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菲吕博顿、魏金斯:《工厂关闭、工人再配置成本和董事会中的工人参与》,载菲吕博顿和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菲吕博顿:《跋:制度的经济学分析的不同方法》,载菲吕博顿和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

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G.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C.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弗朗茨:《X效率:理论、论据和应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弗罗门:《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系的理论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弗洛姆:《精神分析与宗教》,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

高家龙:《华人企业与人际关系网:试剖析1915~1937年的申新棉纺企业》,载张仲礼主编《城市进步、企业发展和中国现代化》,上海社会科学院,1994。

高觉敷:《心理学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格雷夫:《经济、社会、政治和规范诸因素的相互关系与经济意义:中世纪后期两个社会的状况》,载德勒巴克和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格雷汉姆:《芙丽特:管理学的先知》,经济日报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8。

格雷戈里、斯图尔特:《比较经济体制学》,上海三联书店,1988。

格罗斯曼、哈特:《所有权的成本和收益: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理论》,载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盖尔西克:《家族企业的繁衍》,经济日报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8。

高家龙:《大公司与关系网:中国境内的西方、日本和华商大企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辜胜阻、张昭华:《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及其路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1期。

郭晋刚:《国有工业企业激励机制的变革及效果评价》,《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

郭克莎:《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和途径》,《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哈耶克:《自由宪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a。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b。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c。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3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d。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哈特、穆尔:《产权与企业的性质》,载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赫尔曼:《全球化的威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赫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赫什莱佛、赖利:《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何自力:《法人资本所有制与公司治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何宗武:《经济理论的人文反思》,载黄瑞祺和罗晓南主编《人文社会科学的逻辑》,台北:松慧文化。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亨塞尔:《总体经济视野中的雇员参与决策问题》,载何梦笔主编《秩序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洪银兴:《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年第1期。

胡乐明、张建伟、朱富强:《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纵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霍尔瓦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吉林出版社,2001。

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霍奇逊:《企业文化与厂商的性质》,载约翰·克劳奈维根编《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霍奇逊:《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学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霍奇逊:《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特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现代流派与创造性综合》,《学术月刊》2002年第12期。

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84。

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载俞可平主编《治理和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堺屋太一:《组织的盛衰:从历史看企业再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金泳镐:《论第四代工业化:对格尔申克隆与希施曼模式的反思》,载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金迪斯、鲍尔斯:《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今井贤一等:《内部组织的经济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经济学消息报社编:《追踪诺贝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卡明斯、沃里:《组织发展与变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J.凯:《利益相关者公司》,载凯利等编《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重庆出版社,2001。

凯尔萨等:《民主与经济力量:通过双因素经济开展雇员持股计划革命》,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E.凯利:《探求厂商的特殊性质:对正统新古典经济学批判的超越》,载克劳奈维根编《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D.凯利:《全球展望》,载凯利等编《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重庆出版社,2001。

G.凯利等编《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重庆出版社,2001。

坎特:《寻求并实现协同》,载坎贝尔、卢克斯《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坎贝尔、卢克斯:《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商务印书馆,1962。

克拉克、K.布伦南:《四分类组合分析法》,载坎贝尔、卢克斯《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克莱因:《“不公平”契约安排的交易费用决定》,载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克莱因:《自我实施合同》,载菲吕博顿、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克莱因:《契约与激励:契约条款在确保履约中的作用》,载沃因、韦坎德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克莱因、克莱佛德、阿尔钦:《垂直一体化、可剥削性租金和竞争性合同订立过程》,载普特曼、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克鲁泡特金:《互助论》,商务印书馆,1993。

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科马里:《信息时代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

科斯:《对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评论》,载沃因、韦坎德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科斯:《新制度经济学》,载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科斯:《企业的性质:影响》,载威廉姆森、温特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商务印书馆,2008。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99。

拉各斯等编《知识优势:新经济时代市场制胜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拉什:《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赖肖尔、詹森:《当今日本人:变化及其连续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雷德菲尔德:《民俗社会》,载米尔斯等著《社会学与社会组织》,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李风圣:《译者前言》,载沃因和韦坎德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李新春:《中国的家族制度与企业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秋季卷。

李新春:《企业联盟与网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a。

李新春:《企业家过程与国有企业的准企业家模型》,《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

李稻葵:《转向经济中的模糊产权理论》,《经济研究》1995年第 4期。

李晓:《东亚奇迹与“强政府”》,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梁漱溟:《儒家复兴之路:梁漱溟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林德伯格:《组织理论的新推动力》,载菲吕博顿和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林金忠:《企业组织的经济学分析》,商务印书馆,2004。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林毅夫:《现代企业制度安排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经济研究》1997年第3期。

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对企业本质和行为的演化经济学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刘芍佳:《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刘世锦:《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改革逻辑》,《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刘天纯:《日本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5。

刘小怡:《X效率的一般理论》,武汉出版社,1998。

刘小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5年第7期。

刘小玄:《企业边界的创新确定:分立式的产权重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一种改制模式》,《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刘云鹏:《企业家理论的历史沿革》,《经济科学》1997年第12期。

刘元春:《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刘易基、邦克:《工作中信任的发展于维持》,载克雷默、泰勒主编《组织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洛克:《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商务印书馆,1962。

洛温斯坦:《公司财务的理性与非理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洛:《强管理者 弱所有者:美国公司财务的政治根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洛伦兹:《攻击与人性》,作家出版社,1987。

罗茨:《新的治理》,载俞可平主编《治理和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罗荣渠:《东亚跨世纪的变革与重新崛起:深入探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新经验》,载罗荣渠等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罗马塞特:《19世纪夏威夷财产权和政治制度共同演变的一个例证》,载V.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6。

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重庆出版社,1997。

罗森:《契约和经理市场》,载沃因、韦坎德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罗思文:《谁的民主?何种权利?》,载《儒家与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

卢梭:《走向澄明之境:卢梭随笔与书信集》,上海三联书店,1990。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重庆出版社,1989。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

马克思:《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哥达纲领批判》,人民出版社,1965。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4。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65。

马丁、舒曼:《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马格努森、奥特森:《交易成本与制度变迁》,载克劳奈维根编《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马基雅弗利:《君王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的性爱》,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麦金德:《民主的理想与现实》,商务印书馆,1965。

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5。

曼:《宁波帮和上海的金融势力》,载张仲礼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1987。

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

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

梅奥:《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64。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米尔斯:《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

G.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2。

D.米勒:《社会正义原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H.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新华出版社,2002。

米尔格罗姆、罗伯茨:《谈判成本、影响成本和经济活动的组织》,载普特曼、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米塞斯:《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穆勒:《政治经济学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商务印书馆,1991。

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摩尔根:《古代社会》(上、下),商务印书馆,1977。

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

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诺诺:《别对我说这是不可能的:改变当代世界的十三个男人》,载张志雄主编《企业家的空间》,学林出版社,1996。

诺思:《交易成本、制度和经济史》,载菲吕博顿、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

诺思:《绪论》,载德勒巴克、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a。

诺思:《经济学的一场革命》,载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b。

诺思:《对制度的理解》,载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c。

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帕瓦:《对相关利益者理论的两声欢呼呼:宗教角度的评析》,载恩德勒主编《国际经济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潘必胜:《乡镇企业中的家族经营问题》,《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1期。

佩因:《领导、伦理与组织信誉案例:战略的观点》,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佩雷曼:《经济学的终结》,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普林多:《私有化和公共利益》,载普林多、普罗德安主编《金融领域的伦理冲突》,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

齐默里:《建立科技应用伦理学》,《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钱颖一:《企业理论》,载汤敏等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89。

钱津:《追寻彼岸:政治经济学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

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青木昌彦、帕特里克、P.Sheard:《日本主银行体制:导论》,载青木昌彦、帕特里克主编《日本主银行体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青木昌彦:《沿着均衡点演进的制度变迁》,载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青木昌彦:《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乔治:《经济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桥本寿郎:《日本经济论:20世纪体系和日本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全国工商联:《2005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http://edu.sina.com.cn/j/2005-02-03/ba100196.shtml。

Ramseyer:《隐性合同之显性原因:日本主银行体制的法律逻辑》,载青木昌彦、帕特里克主编《日本主银行体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荣兆梓:《论公有产权的内在矛盾》,《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瑟罗:《人工智能产业时代》,载尼夫主编《知识经济》,珠海出版社,1999。

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森:《经济学、商务原则和道德情操》,载恩德勒主编《国际经济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单伟建:《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应用及偏颇》,载汤敏等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96。

Sheard:《主银行与企业财务危机的治理》,载青木昌彦、帕特里克主编《日本主银行体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

施泰因曼、勒尔:《企业伦理学基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艾伦·施瓦茨:《法律契约理论与不完全契约》,载沃因、韦坎德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施沃伦:《自觉资本主义时代的企业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石亿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工业经济》2001年第10期。

石磊:《现代企业制度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97。

斯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

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a。

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b。

斯蒂格利茨:《知识经济的公共政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5期。

斯蒂格利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载曹荣湘编《走出囚徒困境》,上海三联书店,2003。

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

斯诺登等:《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商务印书馆,1998。

斯特拉斯曼:《经济学故事与讲故事者的权力》,载麦克洛斯基等著《社会科学的措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宋涛:《马克思价值构成理论发展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苏启林、欧晓明:《西方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现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12期。

苏一星:《西方法律思想发展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7。

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Sunamura:《主银行管理能力的发展》,载青木昌彦、帕特里克主编《日本主银行体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泰勒、克雷默:《信任向何处去》,载克雷默、泰勒主编《组织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汤在新:《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经济学家》2003年第2期。

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6。

唐纳森、邓菲:《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种社会契约论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

藤本隆宏:《零部件购销与企业间关系》,载植草益等著《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前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提斯:《多产品企业的一个经济学理论》,载普特曼、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托夫勒:《创造一个新文明:第三次浪潮的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

Varian:《用代理人监督代理人》,载菲吕博顿、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载郑也夫等著《中国社会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

王家范:《中国传统社会农业产权辨析》,《经济史》2000年第2期。

王珺:《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分析》,《经济研究》1996年第8期。

王珺:《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理行为与治理途径》,《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

王开国、宗兆昌:《论人力资本性质与特征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王威海:《韦伯:摆脱现代社会两难困境》,辽海出版社,1999。

王询:《人际关系模式与经济组织的交易成本》,《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王则柯等:《激励机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王振中、裴小革:《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汪丁丁:《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汪丁丁论网络经济》,鹭江出版社,2000。

汪丁丁:《消费主义时代的情感》,《IT经理世界》2010年2月5日。

汪涛:《竞争的演进: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威廉森:《工作中的利害关系:TUC的议程表》,载凯利等编《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重庆出版社,2001。

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经济学:契约关系的规制》,载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a。

威廉姆森:《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灵的考察》,载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b。

威廉姆森:《经济组织的逻辑》,载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c。

威廉姆森:《治理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和意义》,载菲吕博顿、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a。

威廉姆森:《对经济组织不同研究方法的比较》,载菲吕博顿、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b。

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威廉姆森等:《理解雇佣关系:对专用性交换的分析》,载普特曼、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威廉姆森:《治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2。

威廉姆森:《科斯:制度经济学和制度的建设者》,载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威尔逊:《论契合:知识的统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卫兴华:《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与思维方式:兼与晏智杰教授商榷》,《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3期。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马克斯·韦伯:《儒教和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A.M.韦伯:《知识就是力量,欢迎民主》,载拉各斯等编《知识优势:新经济时代市场制胜之道》,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文贯中:《发展经济学的新动向:农业租约与农户行为的研究》,载汤敏等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89。

沃克、马尔:《利益相关者权力》,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沃因(又译为魏龄):《“经济学画像”:罗纳德·科斯》,载王宏昌编《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沃因:《对格斯奈里“阿罗德布鲁范式与现代契约理论:涉及信息和时间特定问题的讨论”的论文评论》,载沃因、韦坎德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沃因:《科斯和新微观经济学》,载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伍山林:《企业性质解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吴家骏:《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经济研究》1996年第2期。

西蒙:《达尔文主义、利他主义和经济学》,载多普弗主编《经济学的演化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77~90页。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

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

夏春玉:《论我国中小家族企业的三项修炼》,《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小宫隆太郎:《竞争的市场机制和企业作用》,载吴家骏、汪海波《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

肖耿:《产权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萧琛:《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

谢千里:《中国钢铁工业企业效率源泉和改革影响》,载郑玉歆、罗斯基主编《体制转换中的中国工业生产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谢康:《信息经济学原理》,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谢康等:《企业信息化的竞争优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谢林:《微观动机和宏观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1。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2。

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胥鹏:《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载植草益等著《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前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许小年:《以法人机构为主体建立公司治理机制和资本市场》,《改革》1997年第5期。

许倬云:《从历史看领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许倬云:《从历史看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H.P.扬:《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杨培芳:《网络协同经济学:第三只手的凸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杨小凯:《贸易理论和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及产权经济学》,载汤敏等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89。

杨小凯:《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载汤敏等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93。

杨小凯:《企业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杨小凯:《分工与专业化:文献综述》,载汤敏等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三辑),商务印书馆,1999。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 2期。

杨瑞龙、周业安:《交易费用与企业所有权分配合约的选择》,《经济研究》1998年第9期。

杨瑞龙、周业安:《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杨瑞龙、杨其静:《专用性、专有性与企业制度》,《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杨国枢:《家族化历程、泛家族主义及组织管理》,载郑伯壎等主编《海峡两岸之组织与管理》,流远出版公司(台湾),1998。

杨哲英、关宇:《比较制度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野中几次郎:《创造知识的公司》,载尼夫等编《知识对经济的影响力》,新华出版社,1999。

叶银华:《家族控股集团、核心企业余报酬互动之研究:台湾与香港证券市场之比较》,《管理评论》(第18卷)1999年第2期。

易宪容:《科斯评传》,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伊旦广之:《隐形资产》,载坎贝尔、卢克斯《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俞建国:《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的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泽尔腾:《经济行为中的公平原则》,载泽尔腾《策略理性模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曾伯格:《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商务印书馆,2001。

詹森、墨菲:《绩效报酬与对高层管理的激励》,载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詹森、麦克林:《专门知识、一般知识和组织结构》,载沃因、韦坎德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张帆:《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张军:《比较经济模式:关于计划和市场的经济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上海三联书店,1997。

张建琦:《人力资本的性质与企业的剩余分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5期。

张凤林:《寻求治理国资流失的根本途径》,《经济学家》1999年第6期。

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1996年第9期。

张维迎:《产权安排与企业内部的权利斗争》,《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张五常:《私有产权与分成租佃》,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a。

张五常:《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与合约安排的选择》,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b。

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载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载沃因和韦坎德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0a。

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0b。

张雄、陈章亮主编《经济哲学:经济理念与市场智慧》,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张永生:《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数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张宇燕:《说服自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赵振华:《国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理论讨论综述》,《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郑伯埙:《企业组织中上下属的信任关系》,载郑也夫等著《中国社会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郑红亮:《公司治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研究》1998年第10期。

郑怡然:《有效劳动价值论》,《江汉论坛》2000年第2期。

郑英隆:《现代企业的信息经济性分析:正在兴起的管理变革》,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郑玉歆、罗斯基主编《体制转换中的中国工业生产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植村利男:《企业、市场组织与社会制度》,载植草益等著《日本的产业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周冰、郑志:《公有制企业改革中控制权的分配:河南注油器厂产权制度改革案例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左大培:《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续),《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东方出版社,1993。

朱东平:《论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合理性》,《经济研究》1994年第 5期。

朱钟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朱富强:《试论产权结构与效率》,《学术月刊》2000年第11期。

朱富强:《“T型买方市场”的供需结构分析》,《学术研究》2000年第5期。

朱富强:《劳动价值论的一个“悖论”及其阐释》,《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朱富强:《“新经济”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综述》,《学术月刊》2001年第6期。

朱富强:《渐进:改革的一般逻辑》,《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朱富强:《有效劳动价值论:以协调洞悉劳动配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朱富强:《有效劳动价值论的现实阐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a。

朱富强:《博弈、协调与社会发展:协调经济学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b。

Aghion & Boltin,1992,“An ‘Incomplete Contracts’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9(3):473-94.

Alchian,A. & Demsetz H.,1972,“Production,Information Costs,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2(December):777-795. 中译文见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Alchian,A. & Woodward S.,1987,Reflection on the Theory of the Firm,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43(1):110-136. 中译文见阿尔钦等《对企业理论的思考》,载菲吕博顿、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Aoki,M.,1980,“A Model of the Firm as a Stockholder-Employee Cooperativ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0(4):600-610.

Aoki,M.,1984,Co-operative Game Theory of the Fi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Claredon Press.

Aoki,M.,1986,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formation Structure of the Fir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6(5):971-983.

Aoki,M.,1995,An Evolving Diversity of Organizational Mod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ransitional Economies,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9(4):330-353.

Arrow,K.J.,1969,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Issues Pertinent to the Choice of Market versus Nonmarket Allocation,in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eds),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the PPB System,VOL.1,US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pp.59-73.

Arrow & Scitovsky,1962,Readings in Welfare Economics Ⅻ. Homewood:Richard D. Irwin.

Auerbach,J.,1983,Justice Without Law?New York/Oa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bbage,C.,1835,On the Economy of Machinery and Manufactures,Republished in 1977,New York:Kelly.

Bauer & Cohen,1983,The Invisibility of Power in Economics:beyond Markets and Hierarchies,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

Banfield,E.,1958,The Moral Basis of a Backward Society,Reprinted in 1967,New York:Free Press.

Barzel,Y.,1977,An Economic Analysis of Slavery,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1):87-110.

Berle,A. & Means G.,1932,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New York:Macmillan.

Bernheim,B.D. & Whinston M.D.,1986,Menu Auctions,Resource Allocation,and Economic Influenc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1(1):1-31.

Black,B.,1992,Agents Watching Agents: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 Voice,UCLA Law Review,39(4):811-893.

Buttirick,J.,1952,The Inside Contracting System,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2(Summer):205-221.

Coase,R.H.,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4(16):386-405.见科斯《企业的性质》,载普特曼、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Coase,R.H.,1960,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1-44.中译本见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Coase,R.H.,1992,The Insi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September):713-719.

Cremer,J.,1990,The Nature of the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in Aoki(eds),The Firm as a Nexus of Treaties,Sage Publications.

Demsetz,H.,1967,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7:347-359.中译文见德姆塞次《关于产权的理论》,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Dodd,S.,1932,For Whom are Corporate Managers Trustees?Havard Law Review 45:1145-1163.

Donaldson & Preston,1995,The Stakeholder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Concepts,Evidence,Implications,Acam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January):65-91.

Dow,G.K.,1987,The Function of Authority in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Vol.8(1):13-38.

Dow,G.K.,1993,Why Capital Hires Labor:A Bargaining Perspectiv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3:118-134.

Dow,G.K.,2003,Govering the Firm:Worker’s Control in 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anks,J.R. & Mayer C.,1993,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in Germany,Working Paper,London Business School and University of Warnick.

Francis,A.,1983,Markets and Hierarchies:Efficiency or Domination?in Francis,Turk & William(eds.),Power,Efficiency and Institutions. London:Hienemann.

Freeman,R.E.,1984,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Boston,MA:Pitman.

Fischer,S.,1977,Long-term Contracting,Sticky Price and Monetary Policy:A Com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3(3):317-323.

Ghiselin,M.T.,1974,The Economic of Na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Sex,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wer,E.C.B.,1969,Pri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London:Stevens & Sons.

Greif,A.,1989,Reputation and Coalitions in Medieval Trade:Evidence on the Maghribi Traders,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49:857-882.

Greif,A.,1994,Cultural Belief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ety:A Historical and the Theotetical Reflection o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Socie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 102:912-950.

Grossman & Hart,1986,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Inte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4):691-719.

Halberstam,D.,1986,The Reckoning,New York:Avon Books.

Hamilton,G.G.,1998,Culture and Organization in Taiwan’s Economy,in Robert(eds),Market Cutures-Society and Porality in the New Asian Capitalisms,Westview Press.

Hampden-Turner & Trompenaars,1993,The Seven Cultures of Capitalism,New York:Doubleday.

Holmstrom,B.,1999,Managerial Incentive Problem:A Dynamic Perspectiv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66(1):169-182.

Houthakker,M.,1956,Economics and Biology:Specialization and Speciation,Kyklos 9(2):181-189.

Jagannathan,N.V.,1987,Informal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ensen,M.C. & Meckling W.H.,1976,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4):305-360.中译文见詹森和麦克林《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载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代理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Jones,E.L.,1994,Patterns of Growth in History,in James and Thomas(eds),Capitalism in Context,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p.115-128.

Kang,D.L. & Sorensen A.B.,1999,Ownership Organiz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Annual Reviews,Sociology,25:121-144.

Kay,N.,1984,The Emergent Firm:Knowledge,Ignorance and Surprise in Economic Organization,London:Macmillan.

Klein,B.,Crawfor R. & Alchian A.,1978,Vertical Integration,Appropriable Rents,and the Contracting Proces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1:297-326.

Knight,F.H.,1921,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Chicago:Haffner.

Bruce Kogut & Udo Zander,1996,What Firms DoCoordination,Identity,and Learning,Organization Science,7(5):502-518.

Landes,D.S.,1969,The Unbound Prometheu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ibenstein,H.,1983,Property Rights and X-Efficiency:Com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3(4):831-842.

Macleod,M.,1988,Equity,Efficiency,and Incentives in Cooperative Teams,Advances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Participatory and Labour Managed Firms,3:5-23.

Malcomson,J. M.,1984,Work Incentive,Hierarchy,and Internal Labor Market Markets,Journal of Politic Economy,92(3):486-507.

Manne,H.,1965,Mergers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3:110-120.

Marglin,S.A.,1974,What do Bosses DoThe Origins and Functions of Hierarchy in Capitalist Production,PartⅠ,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6(2):60-112.

Marschak,J. & Radner R.,1972,Economic Theory of Team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A.,1949,The Principle of Economics,8th (reset) edn(1st edn 1890),London:Macmillan.

Marx,K.,1988,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Buffalo,New York.

Mason,E.,1958,The Apologetics Managerialism,Journal of Business,31:1-11.

Mirrlees,J.A.,1976,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Incentives and Authority within an Organization,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7(1):105-131.

Mises,F.,1949,Human Ac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Murakami,N.,Deqiang Liu and Keijiro Otsuka,1994,Technical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 among Socialist Enterprises:The Case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in China,Jourm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3):410-433.

Nagaoka & Atiyas,1990,Tightening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in Reforming Socialist Economics,World Bank Industry & Enerrgy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Industry Series Paper No.35,May.

Nee,P.,1992,China Post Maoist Political Economy:A Puzzle,Contributions to Political Economy,12(1):71-87.

Nelson,D.,1975,Manager and Workers:Origins of the New Factory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1880-1920,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North,D.C.,1990,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th,D.C.,1994,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78-89.

Orts,E.W.,1992,Beyond Shareholders:Interpreting Corporate Constituency Statutes,The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61(1):14-135.

Pratt,J. & Zeckhauser R.,1987,Incentive-based Decentralization:Expected Externality Payment Induced Efficient Behavior in Groups,in Feiwel G.R.(eds.),Arrow and the Ascent of Modern Economic Theory,pp. 439-483,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rahalad,C.K. & Hamel G.,1990,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66(May/June):79-91.

Prowse,S.D.,1992,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 in Japan,The Journal of Finance 47:1121-1140.

Porter,M.,1992,Capital Choice:Changing the Way America Invests in Industry,Research Report Presented by the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and Cosponsored b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Washington.

Putterman,L.,1986,The Economic Nature of the Firm:Overview,in L. Putterman(eds.),The Economic Nature of the Firm:A Read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on,G.B.,1972,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Economic Journal,82:883-896.

Roberts,M.,1975,Evolutionary and Institutional View of the Behavior of Public and Private Compan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5:415-427.

Rosen,S.,1985,The Theory of Equalizing Differences,In:Augustus and Layard,Handbook of Labour Economics,Amsterdam:North-Holland.

Ross,S.,1973,The Economic Theory of Agency:The Principal’s Proble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3:134-139.

Salaman,G.,1981,Class and the Corporation,Glasgow:Fontana.

Schumacher 1989,Small Is Beautiful: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Harper Perennial.

Shankman,N. A,1999,Reframing the Debate between Agency and Stakeholder Theories of the Firm,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4):319-334.

Shiller,1981,Do Stock Prices Move Too Much to be Justified by Subsequent Changes in Dividend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421-436.

Shleifer,A.,1991,The Conflict Between Managers and Shareholders,NBER Working Paper,No.4125.

Simon,H.A.,1951,A Formal Theory of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Econometrica,19(3):293-305.

Smith,1999,Management Success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Family Controlled Firm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5:341-368.

Spence,A.M.,1973,Market Signalling:Information Transfer in Hiring and Related Proces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epher,M. & Parker D.,1997,The Impact of Privatelization-Ownership and Corporate in the U.K,Rontledge.

Stigler,G.,1976,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 of Professor Smith,Journal of Politcal Economics,84(6):1199-1213.

Summers,1998,Equity in a Global Economy,Remarks Presented to the Conference on Economic Policy and Equity,Washington,D.C.,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June:8-9.

Sumers,C.,1982,Codetermination in the U.S.:A Projection of Problems and Potentials,Journal of Comparative Corporate Law and Security Regulation,4:155-191.

Tirole,J.,1986,Hierarchies and Bureaucracies:On the Role of Collusion in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Law,Economics,& Organization. 2(2):181-214.

Tittenbrum,J.,1996,Private Versus Public Enterprise,London:Janus Publishing Company.

Tobin,J.,1992,Dissent,in Twentieth Century Fund(eds.),Report on the Task Force on Market Specul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New York.

Votaw,D.,1965,Modern Corporations,Prentice-Hall.

Walker,A.,1874,Sience of Wealth:A 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Bonston:Little Brown,Reprinted,1969,New York:Kraus.

Warner,1988,Stock Prices and Top Management Chang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January/March):461-492.

Weisbach,M.S.,1988,Outside Directors and CEO Turnover.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January/March):431-460.

Weitzman,M.L.,1980,Efficient Incentive Contract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94:719-730.

Weitzman,M.L.,& Kruse D.,1990,Profit Sharing and Productivity,In:Paying for Productively:A Look at the Evidence,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Williamson,O.E.,1975,Market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