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4

辩证法的实践哲学阐释图书

Interpreting Dialectic in Practical Philosophy

SSAPID:101-0303-0506-97
ISBN:978-7-5097-7376-5
DOI:
ISSN:

[内容简介] 实践辩证法是中国语境下辩证法研究的重要篇章,它的出场是与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哲学变革关联在一起的。将辩证法置于实践哲学视域中加以考察,不仅能够诠释它的思想内涵,还能澄明它与辩证法史及生活世界之间的关联。本书通过重新考察实践辩证法的内在逻辑,厘清实践与辩证法的关系,进而将辩证法作为一种实践哲学来理解,建构当代辩证法的实践话语方式,意在澄明其实践本质,彰显其价值意蕴。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志军
编 辑:刘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序言

 索引

 后记

 导论

  第一节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研究

  第二节 本书的构思及写作

 第一章 辩证法的两种诠释方式

  第一节 以理论哲学诠释辩证法

   一 知识论视域中的辩证法

   二 辩证法、形而上学与知识

   三 走向理论智慧的辩证法

  第二节 以实践哲学诠释辩证法

   一 实践论视域中的辩证法

    (一)辩证法与新实用主义

    (二)辩证法作为揭示存在的真理

   二 辩证法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三 走向实践智慧的辩证法

 第二章 实践辩证法新勘

  第一节 从唯物辩证法到实践辩证法

   一 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化及其问题

   二 实践辩证法思想的确立及其局限

  第二节 马克思语境中的实践辩证法

   一 关于实践辩证法的两种阐释

   二 异化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关系

 第三章 再释辩证法与实践的关系

  第一节 实践在辩证法中的思想位移

   一 康德:僭越实践的辩证幻象

   二 黑格尔:实践作为辩证法的中介

   三 马克思:以实践为根基的辩证法

  第二节 实践概念的嬗变与辩证法的变迁

   一 道德实践与作为政治哲学概念的辩证法

   二 技术实践与劳动辩证法

   三 生活实践与回归生活世界的辩证法

 第四章 辩证法作为一种实践哲学

  第一节 辩证法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

   一 辩证法是一种人的生命活动逻辑

   二 价值作为辩证法的内在规范维度

   三 超验性作为辩证法批判社会历史的本性

  第二节 实践哲学视域中的《资本论》辩证法

   一 《资本论》辩证法解读视角的转换

   二 以实践哲学诠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三 《资本论》辩证法的人文关怀向度

 第五章 辩证法的话语方式及其实践话语建构

  第一节 辩证法的话语分析

   一 辩证法与话语的契合

   二 科学规律话语

   三 革命策略话语

   四 社会历史话语

  第二节 辩证法的当代话语方式及其实践话语建构

   一 经验批判与辩证法话语的可理解性

   二 生活实践与辩证法话语的可公度性

   三 转向实践话语的途径及其意义

 结语 今天的辩证法

  一

  二

  三

 附录 走向辩证法的当代复兴

  一 关于辩证法的性质及理论根据

  二 关于辩证法的合理形态

  三 关于辩证法的批判本质

实践辩证法是中国语境下辩证法研究的重要篇章,它的出场是与当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和哲学变革关联在一起的。将辩证法置于实践哲学视域中加以考察,不仅能够诠释它的思想内涵,还能澄明它与辩证法史及生活世界之间的关联。本书通过重新考察实践辩证法的内在逻辑,厘清实践与辩证法的关系,进而将辩证法作为一种实践哲学来理解,建构当代辩证法的实践话语方式,意在澄明其实践本质,彰显其价值意蕴。

[1]《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

[2]《卢森堡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8]《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

[9]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

[10]阿尔布莱希特·维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遵循阿多诺的理性批判》,钦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

[11]艾·瓦·伊林柯夫:《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孙开焕、鲍亚明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12]白刚:《瓦解资本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3]柄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中田友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4]伯特尔·奥尔曼:《辩证法的舞蹈——马克思方法的步骤》,田世锭、何霜梅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6]陈新夏:《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

[17]邓晓芒:《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8]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9]段忠桥:《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0]费多谢耶夫:《现时代的辩证法》,李亚卿、张惠卿译,东方出版社,1986。

[21]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2]耿彦君:《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3]广松涉编注《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5]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10。

[26]郝立新:《历史选择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7]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上海三联书店,2001。

[28]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9]贺来:《辩证法与实践理性——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0]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

[31]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

[32]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2004。

[33]胡大平:《回到恩格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34]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

[35]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2、3、6卷),北京出版社,2005。

[36]吉尔比:《经院辩证法》,王路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37]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赵培杰译,重庆出版社,1993。

[38]捷·伊·奥伊则尔曼等主编《辩证法史:德国古典哲学》,徐若木、冯文光译,人民出版社,1982。

[39]捷·伊·奥伊则尔曼等主编《十四——十八世纪辩证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

[40]金岳霖:《知识论》(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0。

[41]卡莱尔·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42]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5卷),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

[44]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5]克劳斯·杜辛:《黑格尔与哲学史:古代、近代的本体论与辩证法》,王树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6]李欣、钟锦:《康德辩证法新释》,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4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48]理查·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9]理查德·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0]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

[51]刘森林:《辩证法的社会空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52]刘森林:《实践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2004。

[54]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

[55]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56]罗森塔尔:《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问题》,冯维静译,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57。

[57]罗莎·卢森堡:《社会改良还是社会革命?》,徐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58]马俊峰:《价值论的视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6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

[61]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2]米·亚·敦尼克等编《古代辩证法史》,齐云山等译,人民出版社,1986。

[63]米哈伊洛·马尔科维奇、加约·彼得洛维奇编《实践——南斯拉夫哲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郑一明、曲跃厚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4]莫里斯·梅洛-庞蒂:《辩证法的历险》,杨大春、张尧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65]诺曼·莱文:《辩证法内部对话》,张翼星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66]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任焰译,九州出版社,2011。

[67]培根:《新工具》,李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

[68]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

[69]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林骧华、徐和瑾、陈伟丰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70]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下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71]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72]唐正东:《从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73]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4]王南湜:《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75]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人民出版社,2006。

[76]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89。

[77]谢永康:《形而上学的批判与拯救:阿多诺否定辩证法的逻辑和影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78]徐长福:《走向实践智慧——探寻实践哲学的新进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9]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11。

[8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2011。

[83]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84]依迪丝·汉密尔顿(Edith Hamilton):《神话——希腊、罗马及北欧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刘一南译,华夏出版社,2010。

[85]殷叙彝编《伯恩斯坦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86]张立波:《阅读、书写与历史意识:对马克思的多重表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7]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88]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9]张一兵:《回到列宁:关于“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90]张以明:《生命与实践:黑格尔辩证法的存在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1]Hans-Georg Gadamer. Hegel’s Dialectic:Five Hermeneutical Studies.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92]Roy Bhaskar. Dialectic:The Pulse of Freedom. Routledge.2008.

[93]Slavoj ?i?ek and John Milbank. The Monstrosity of Christ:Paradox or Dialectic? The MIT Press.2009.

[1]安启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大唯物史观与实践辩证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白刚:《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辩证法的革命与革命的辩证法》,《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3]常江、范铁中:《〈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实践辩证法”精神》,《学术交流》2012年第10期。

[4]丁立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孰为第一哲学?》,《哲学研究》2012年第1期。

[5]丁立群:《实践哲学:两种对立的传统及其超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

[6]段忠桥:《转向政治哲学与坚持辩证法——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两个方向》,《哲学动态》2006年第11期。

[7]方环非、岑侃:《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观及意义》,《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4期。

[8]付文忠:《英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新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9]付文忠:《辩证法当代价值的新阐释——巴斯卡的自由辩证法探析》,《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

[10]付文忠:《辩证法仍然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詹姆逊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当代价值的新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4日,B5版。

[11]干成俊:《论作为实践活动展开方式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12]高云涌、王林平:《“辩证法研究”还是“研究辩证法”?——对近年来国内有关辩证法讨论的一个质询》,《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3]古利莫·卡歇迪、熊敏:《“新辩证法”与价值形式理论的谬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

[14]韩立新:《〈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15]韩立新:《从费尔巴哈的异化到黑格尔的异化: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一个解读》,《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16]郝立新:《历史辩证法视阈中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7]郝立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质和发展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8]何萍:《罗莎·卢森堡与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

[19]贺来:《辩证法对话维度的当代复兴——从伽达默尔解释学与辩证法的深层结合看》,《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

[20]贺来:《辩证法与实践理性》,《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1]侯继迎、倪志安:《论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

[22]黄萍、何蔚荣:《辩证法崇拜的建构与解构》,《哲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23]黄文正:《实践在辩证法变革中的作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24]黄志军:《辩证法的当代复兴——近年来国内辩证法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12年第6期。

[25]江怡:《论作为一种形而上学的知识论》,《文史哲》2004年第2期。

[26]凯斯·E.福格森:《阶级意识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个艰难的综合》,刘建洲译、吕鹏校,《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7]李德顺:《在实践中理解辩证法的“合理形态”——对毛泽东关于两类矛盾和对立统一规律思想的再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28]李鸿:《现实的生活世界与马克思的辩证法——关于辩证法的实践生存论思考》,《哲学研究》2003年第6期。

[29]李蜀人:《西方哲学中的实践与实践哲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6期。

[30]刘森林:《实践、辩证法与虚无主义》,《哲学研究》2010年第9期。

[31]陆杰荣、王雅:《“概念”与“生活”:中西方哲学辩证法之基本旨归》,《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32]孟宪清:《现代实践哲学辩证法的一般特点新探》,《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2期。

[33]孙正聿:《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34]孙正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当代课题》,《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4期。

[35]孙正聿:《恩格斯的“理论思维”的辩证法》,《哲学研究》2012年第11期。

[36]田世锭:《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前沿——基于〈新世纪的辩证法〉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7]王福生:《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38]王南湜:《辩证法与实践智慧》,《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39]王南湜:《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40]王南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载于孙正聿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41]王庆丰:《在何种意义上辩证法是一个政治哲学的概念》,《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42]王庆丰:《辩证法理论的语言学转向》,《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5期。

[43]王庆丰:《辩证法理论的思想移居》,《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44]王时中:《从“精神科学”到“历史科学”——重评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对立》,《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45]王天思:《辩证法:作为一种描述方式》,《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6]王玉樑:《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47]文翔、文海鸿:《从实践哲学理解毛泽东实践辩证法》,《探索》2012年第6期。

[48]萧诗美:《实践论和辩证法的分离与统一》,《哲学研究》2009年第1期。

[49]谢永康:《否定辩证法的实践哲学取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50]徐长福:《实践哲学的若干进路及其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51]徐长福:《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理论特质》,《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4期。

[52]岩佐茂、倪增辉:《异化理论和“否定性”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

[53]俞吾金:《从传统知识论到生存实践论》,《文史哲》2004年第2期。

[54]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55]俞吾金:《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56]俞吾金:《论实践维度的优先性——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现代哲学》2011年第6期。

[57]郁建兴:《论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思想——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文杂志》1991年第6期。

[58]张奎良:《从矛盾辩证法到和谐辩证法——辩证法的历史变迁》,《现代哲学》2005年第2期。

[59]张奎良:《辩证法的实践内涵》,《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60]张立波:《质疑自然辩证法:从卢卡奇到莱文》,《中州学刊》2008年第5期。

[61]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2]张文喜:《重新认识马克思辩证法的真理性》,《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63]张文喜:《辩证法与政治哲学:萨拜因笔下的马克思哲学批判》,《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64]张一兵:《以实践为本质的唯物辩证法——列宁“伯尔尼笔记”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65]张一兵:《自由:实践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66]邹诗鹏:《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生存论基础》,《学术月刊》2003年第7期。

[67]Christopher Shields.“The Dialectic of Life.” Synthese,Vol.185,No.1,Philosophical Problems About Life (March,2012).

[68]Joachim J. Savelsberg.“Dialectics of Norms in Modernization.”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43,No.2 (Spring,2002).

[69]Joan Huber Rytina and Charles P. Loomis. “Marxist Dialectic and Pragmatism:Power as Knowled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35,No.2 (Apr.,1970).

[70]John Michael Roberts.“Critical Realism and the Dialectic.”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2,No.4 (Dec.,2001).

[71]Kevin Anderson.“Lenin,Hegel and Western Marxism:From the 1920s to 1953.” Studies in Soviet Thought,Vol.44,No.2 (Sep.,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