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5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追高来村卷图书

Case Studies of 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 and Alleviation in 100 Villages

SSAPID:101-0272-7919-79
ISBN:978-7-5201-3702-7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追高来村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属高寒山区,受各种环境制约,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扶贫攻坚战的内外合力中,追高来村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等,借力取势找准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路径,从而创造了“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蓬勃发展的新农村风貌。本书探寻追高来村扶贫过程中人、物、力交互作用的机制,分析家庭再生产、公平与效率、留守现象、生计空间等现象与理论,析出因地制宜的扶贫模式。

相关信息

丛书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丛书
作 者: 刘小珉
编 辑:郑庆寰;王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总序

 后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特大项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项目协调办公室

 文前辅文

 第一章 追高来村精准扶贫:特征、成效和路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追高来村基本状况及农村贫困特征

   一 追高来村基本状况

    (一)自然条件具有高寒山区特征

    (二)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三)地理位置偏远,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五)该村属于苗族聚居村落,苗族文化底蕴深厚

    (六)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后劲

   二 追高来村贫困状况、主要特征

    (一)贫困状况

    (二)贫困特征

     1.贫困主要呈现为“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

     2.人力资本贫困特征明显

     3.贫困人口主要经营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增收渠道较窄

     4.“橄榄形”贫困问题突出

     5.贫困的代际传递和“贫困的代际逆传递”现象凸显

     6.追高来村“特殊贫困群体”较多

     7.追高来村“客观贫困”与“主观贫困”存在一定偏差

  第三节 追高来村贫困成因机理分析

   一 经济因素

    (一)生产要素短缺

     1.追高来村劳动力资源贫乏

     2.追高来村土地资源相对不足

     3.追高来村经济资本短缺

    (二)远离市场

   二 非经济因素

    (一)自然生态条件严酷致贫

    (二)历史累积因素致贫

    (三)因学致贫

    (四)因病致贫

    (五)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致贫

    (六)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第四节 追高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

   一 精准识别

   二 精准帮扶

  第五节 追高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要成绩和问题

   一 追高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要成绩

    (一)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发生率降低,2017年底退出贫困村行列

    (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 追高来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面临的困境、存在的问题

    (一)追高来村的区位劣势并没有实质性改善

    (二)追高来村村级集体经济仍然薄弱

    (三)追高来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质量仍不高

    (四)村民稳定增收的渠道仍然不宽

    (五)优势产业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

    (六)精准扶贫行动中,贫困户参与度不太高,参与的程度也不深

    (七)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

  第六节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腊尔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一)加大生态治理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特别是生产性公共服务的供给和质量水平

    (三)加强村集体经济建设

    (四)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二 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一)补齐“精神短板”,实现“精神脱贫”

    (二)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

 第二章 追高来村精准扶贫实践的家庭视野

  第一节 追高来村家庭状况

  第二节 家庭再生产与贫困

  第三节 家庭代际关系与贫困

  第四节 作为贫困最后壁垒的家庭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三章 追高来村精准扶贫与凤凰县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实践

  第一节 追高来村的扶贫状况

   一 追高来村的贫困演变:2014~2017年

   二 追高来村建档立卡户的清理和整改

  第二节 地方政府执行扶贫政策时的分类应对

   一 完全按照上级政府的政策行事

   二 扩大政策规定的范围,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度

   三 地方政府对上级政府政策的适当变通

   四 地方政府对上级政府政策的适度突破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追高来村产业扶贫实践

  第一节 追高来村产业扶贫实践

   一 优质稻、稻花鱼项目

   二 猕猴桃园项目

   三 大米加工厂

   四 养殖项目

   五 烟草项目

  第二节 追高来村产业扶贫的优势、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 优势

    (一)地理优势

    (二)文化优势

    (三)周边成功经验

   二 困难

    (一)地理因素

    (二)劳动力外流

    (三)资金不足

    (四)销售渠道少,信息不畅

   三 问题

    (一)资源获得的途径

    (二)风险的控制

    (三)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第三节 追高来村产业扶贫的成效

  第四节 追高来村产业扶贫的经验

   一 社会资本—寻求资源的途径

   二 贫困户获取社会资源的四种模式

    (一)村民自发模式

    (二)政治精英模式

    (三)经济精英模式

    (四)乡绅模式

   三 市场风险与政策风险

    (一)市场风险

    (二)政策风险

   四 建档立卡户与非建档立卡户间矛盾的解决

 第五章 追高来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实践

  第一节 追高来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现状

   一 凤凰县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施情况

   二 追高来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情况

   三 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建档立卡户与非建档立卡户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效

   一 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追高来村脱贫利器

   二 追高来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式愈加多元

  第三节 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民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的认识不到位

   二 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中存在的弊端

   三 省内基层就业平台吸纳劳动力程度有限

   四 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剧农村留守现象

   五 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第四节 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的建议和思考

   一 加强农民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工程的认识

   二 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

   三 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四 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奠基劳动力转移

 第六章 追高来村教育扶贫实践

  第一节 “因教致贫”的诱因

   一 追高来村教育简况

   二 农村家庭的脆弱性因素分析

    (一)经济资本的脆弱性

    (二)对收入和支出变化的较高敏感性

    (三)社会资本的脆弱性

   三 脆弱性的根源:结构、制度与政策

    (一)结构性因素

    (二)制度与政策性因素

  第二节 以“教育扶贫”消解脆弱性,规避“因教致贫”

   一 实施贫困生资助全覆盖,消解因家庭经济资本的脆弱性导致的“因教致贫”问题

   二 调整教育布局,破解脆弱性背后的结构性因素

   三 抓职教拓渠道,让贫困家庭子女“就好业”,减少因家庭社会资本的脆弱性引发的“因教致贫”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二 对策建议

 第七章 追高来村易地扶贫搬迁实践

  第一节 追高来村易地搬迁扶贫实况

   一 凤凰县易地搬迁相关政策

   二 同追高来村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访谈情况

  第二节 追高来村视角下的易地搬迁

   一 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生计空间”解读视角

   二 “生计空间”视角下追高来村易地搬迁的特点

    (一)是否“搬得出”和“稳得住”?

    (二)是否“能致富”?

  第三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前言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丛书”编委会

追高来村地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属高寒山区,受各种环境制约,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在扶贫攻坚战的内外合力中,追高来村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等,借力取势找准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路径,从而创造了“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蓬勃发展的新农村风貌。本书探寻追高来村扶贫过程中人、物、力交互作用的机制,分析家庭再生产、公平与效率、留守现象、生计空间等现象与理论,析出因地制宜的扶贫模式。

〔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1990。

白南生、卢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移民:方法和经验》,《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曾湘泉:《“双转型”背景下的就业能力提升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陈成文、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陈辉:《过日子:农民的生活伦理—关中黄炎村的日常生活叙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陈建国:《教育致贫悖论及其解释》,《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8期。

陈文文:《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困境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

程林辉:《教育“致贫”与教育扶贫》,《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樊坚:《云南拉祜族贫困乡的非经济因素分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范开菊:《“教育致贫”及其规避路径》,《教育评论》2009年第2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5期。

〔美〕古德:《家庭》,魏章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桂华、余练:《婚姻市场要价:理解农村婚姻交换现象的一个框架》,《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韩央迪、张凯瑞:《我国农村社会政策最新研究述评》,《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5期。

韩峥:《脆弱性与农村贫困》,《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10期。

韩峥:《广西西部十县农村脆弱性分析及对策建议》,《农业经济》2002年第5期。

郝玉章、风笑天:《三峡外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227 户移民的调查》,《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

贺雪峰:《农村低保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黄小琳:《贫困脆弱性度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农户数据为例》,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靳薇:《青海三江源生态移民现状调查报告》,《科学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

李博、左停:《遭遇搬迁: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移民搬迁政策执行逻辑的探讨—以陕南王村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3期。

李娜:《滇中彝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以永仁县彝族移民为例》,《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李巧玲:《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实践》,《世界农业》2014年第12期。

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李小云等:《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4期。

刘宾志、滑运舍:《精准扶贫中转移就业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领导之友》,2016第23期。

刘成良:《贫困的代际逆传递—基于华北、中部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社会保障研究》2016年第2期。

刘培伟:《地方“变通”:理解中国治理过程的关键词》,《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刘鹏、刘志鹏:《街头管理政策变通执行的类型及其解释—基于对H县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案例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第5期。

刘小珉:《贫困的复杂图景与反贫困的多元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刘燕舞:《论“奔头”—理解冀村农民自杀的一个本土概念》,《社会学评论》2014年第5期。

麻朝晖:《我国的贫困分布与生态环境脆弱相关度之分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3期。

马春华等:《转型期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陈小白译,华夏出版社,2012。

〔美〕讷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谨斋译,商务印书馆,1996。

欧阳静:《策略主义—桔镇运作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欧阳静:《策略主义与维控型政权—官僚化与乡土性之间的乡镇》,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彭华安:《“教育致贫”悖论及其消解》,《教育导刊》2009年第1期。

阮品江、张林洪:《少数民族地区水库移民的无形损失及其补偿研究》,《人民长江》2015年第46期。

施国庆、严登才、孙中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移民社会系统的影响与重建》,《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015年第17期。

施国庆、郑瑞强:《扶贫移民:一种扶贫工作新思路》,《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美〕舒尔茨:《人力资本的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蒋斌、张蘅译,商务印书馆1990。

谭学兰:《农村“因学致贫”的形成机理与政策建议》,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唐灿、张建主编《家庭问题与政府责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田恒平:《“因教致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教学与管理》2008年第9期。

田晓红、李涛:《民族地区“教育致贫”发生机制与“教育治贫”对策—基于三个民族地区的对比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佟玉权、龙花楼:《脆弱生态环境耦合下的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2期。

万广华、刘飞、章元:《资产视角下的贫困脆弱性分解:基于中国农户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4期。

王成新、王格芳:《我国农村新的致贫因素与根治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年第5期。

王春光、孙兆霞:《分享共赢视角下的武陵山区扶贫开发与社会建设》,《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王宏甲:《塘约道路》,人民出版社,2016。

王丽华:《贫困人口分布、构成变化视阈下农村扶贫政策探析—以湘西八个贫困县及其下辖乡、村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2期。

王艳华:《教育致贫成因解析》,《教育科学论坛》2012年第12期。

王跃生:《中国当代家庭、家户和家的“分”与“合”》,《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韦志明:《农村“因教致贫”现象的反思》,《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25期。

文宏、谭学兰:《农村家庭“因教致贫”现象解读与政策建议—基于脆弱性理论视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夏莉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夏柱智、贺雪峰:《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夏柱智、贺雪峰:《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邢成举:《结构性贫困与精英俘获》,《团结》2016年第4期。

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2001。

杨小敏:《“教育致贫”的形成机制、原因的对策》,《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第3期。

易俗、田杰;《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就业培训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4期。

余世华:《“因教致贫”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岳天明:《“流动”的时代与“留守”的必然—对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社会学解读》,《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9期。

翟学伟:《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从普遍主义到特殊主义》,《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张德元:《农村的人文贫困与农村的制度贫困》,《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

张国刚:《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2004。

张华山、周现富:《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分析—以阿坝州典型水电工程为例》,《水利经济》2012年第30期。

张立冬:《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6期。

张琦、史志乐:《我国贫困家庭的教育脱贫问题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

张永丽、刘卫兵:《“教育致贫”悖论解析及相关精准扶贫策略研究—以甘肃14个贫困村为例》,《经济地理》2017年第9期。

赵慧珠:《中国农村社会政策的演进及问题》,《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

赵强社:《扶贫模式演进与新时期扶贫对策探析》,《西部学刊》2013年第2期。

郑瑞强、施国庆:《扶贫移民权益保障与政府责任》,《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7期。

钟玲、左停:《制度、政策与穷人的脆弱性》,《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第38期。

钟文晶、罗必良:《禀赋效应、产权强度与农地流转抑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3期。

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庄垂生:《政策变通的理论:概念、问题与分析框架》,《理论探讨》2000年第6期。

《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编写组:《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Dercon S. Risk,“Poverty and Vulnerability in Africa,”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 14,4 (2005).

Oscar Lewis,Five Families:Mec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 (New York:Basic Books,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