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0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第5辑图书

Research on Urban Social Work Vol.5

SSAPID:101-0193-3820-58
ISBN:978-7-5097-8923-0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老龄化及其伴随的社会现象越来越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的突出社会问题。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相关议题,如老年人的经济收入、赡养和照顾、心理抚慰、代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服务安排和提供等,无疑是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需要共同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为此,本书除了在专栏发表相关文章,还重点推出《养老机构空间与老年人照护变迁的研究——以上海市民政系统公办Z养老机构为例》一文,分析了在不同时空背景下机构养老的空间格局与服务对象需求变化的耦和关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胡庆英;孙智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稿约

 【学校社会工作研究】

  合而不融:随班就读儿童教育排斥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理论视角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框架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

   四 随班就读儿童在校处境分析

    (一)遭受身体排斥

    (二)自我价值被贬低

    (三)权利无法充分实现

   五 造成随班就读儿童教育排斥的原因

    (一)缺乏对特殊儿童的了解

    (二)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的遮蔽

   六 教育排斥的后果以及随班就读儿童社会工作介入建议

    (一)倡导模式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二)赋权模式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家庭社会工作研究】

  城市家庭0~3岁幼儿抚养结构转变及隔代照料探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回顾

    (一)代际团结-冲突模型

    (二)国内外0~3岁幼儿家庭隔代照料的成因和模式

    (三)隔代照料模式下的代际关系

   三 研究设计

   四 研究结果

    (一)隔代照料的普遍性

    (二)隔代照料的起因

    (三)隔代照料者的教养理念

    (四)隔代照料中的代际沟通

    (五)隔代照料对祖辈的情绪影响

   五 结语

  认知症患者配偶负面照顾体验与服务对策研究

   一 前言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资料收集、分析方法

   三 认知症患者配偶照顾者的负面体验分析

    (一)诊断前:意外察觉与困惑不解

    (二)去诊断:犹豫与不知所措

    (三)确诊初:无奈接受与失落、担忧

    (四)照顾中:身心俱疲、力不从心

    (五)未来时:茫然

   四 认知症患者配偶照顾者的服务对策

    (一)宣导预防服务

    (二)疾病筛查服务

    (三)疾病诊断服务

    (四)家庭支持服务

    (五)社区照顾服务

    (六)政策倡导服务

   五 讨论

 【社会工作督导研究】

  社会工作督导在学生实习中的教育功能和支持功能探讨

   一 引言

   二 学生实习中的专业性问题和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摆脱专业性焦虑,从认识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始,回到社会工作助人的宗旨

    (二)对具体的社会工作方法的指导

    (三)与社工伦理相关的问题

    (四)回应学生遇到的其他困惑

   三 学生实习中的情绪性问题和支持功能的发挥

    (一)帮助学生度过实习初期的惶惑阶段

    (二)在学生遇到特殊的实习情境时予以情感支持

    (三)帮助学生度过实习中的倦怠期

    (四)帮助学生和实习机构建立良好关系

    (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促进人格的成长

   四 进一步讨论

 【精神康复社会工作研究】

  社区康复精神障碍者就业现状与个案干预

   一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二 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者就业现状

    (一)研究对象

    (二)社区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现状

   三 个案社会工作干预的实施

    (一)建立关系

    (二)问题和需求评估

    (三)介入计划的制定

    (四)资源的协调与计划的执行

    (五)介入评估

    (六)服务结案

   四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与反思

 【社区社会工作研究】

  证照化对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影响研究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二 文献综述

    (一)有关社会工作证照制度的研究

    (二)有关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研究

    (三)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要求

    (四)文献述评

   三 研究设计

    (一)具体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四 证照化对于社区实际社会工作者职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一)背景介绍

    (二)对社区实际社会工作者价值理念的探讨

    (三)社区实际社会工作者的行政能力:专业性or经验性?

    (四)对社区实际社会工作者实务能力的探究:专业化or建制化?

   五 总结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与反思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养老机构空间与老年人照护变迁的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Z机构空间变迁历程

    (一)传统养老机构的消解

    (二)老年公寓的诞生

    (三)老年护理院的拾遗补阙

   三 变化中的空间与老年人照护

  社会支持视角下艾滋病患者社会再适应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概念界定

   二 文献综述

    (一)有关艾滋病的研究

    (二)艾滋病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艾滋病社会再适应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

    (一)研究分析框架

    (二)具体研究方法

    (三)调查地点及访谈对象情况介绍

   四 艾滋病患者社会再适应过程分析

    (一)艾滋病患者社会再适应问题探析

    (二)两个社会再适应个案的社会支持对比分析

    (三)正式社会支持的作用

    (四)非正式社会支持的作用

   五 结论与建议

 编委会

老龄化及其伴随的社会现象越来越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的突出社会问题。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相关议题,如老年人的经济收入、赡养和照顾、心理抚慰、代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服务安排和提供等,无疑是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需要共同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为此,《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5辑)除了在“学校社会工作研究”“家庭社会工作研究”“精神康复社会工作研究”等专栏发表相关文章,还重点推出《养老机构空间与老年人照护变迁的研究——以上海市民政系统公办Z 养老机构为例》一文。该文以时间变迁为维度,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在不同时空背景下,机构养老的空间格局与服务对象需求变化的耦和关系。相信这篇文章所研究的主题和研究发现对相关政策制定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都会有所裨益。

阿伦特,2009,《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阿马蒂亚·森,2009,《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艾·弗洛姆,2008,《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陈奇娟,2015,《美国学校社会工作在特殊教育实践中的介入》,《社会福利》第9期。

陈树强,2003,《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第5期。

陈云英,2004,《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江秀娜,2011,《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实务版)第12期。

蒋云尔、盛永进,2004,《融合理念下的“全人教育”——香港特殊教育考察随感》,《现代特殊教育》第9期。

景晓芬,2004,《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甘肃理论学刊》第2期。

李拉,2015,《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进30年:历程、困境与对策》,《中国特殊教育》第10期。

刘斌志,2010,《论特殊教育中社会工作支持服务的拓展》,《中国特殊教育》第6期。

吕寿伟,2010,《寻找没有排斥的教育——一种否定性的教育理想》,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

吕寿伟,2015,《从排斥到承认:通往有尊严的教育伦理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

钮文英,2008,《拥抱个别差异的新典范——融合教育》,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朴永馨,2006,《特殊教育辞典》,华夏出版社。

杨威,2014,《社会排斥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特殊儿童教育》,《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第3期。

张宁生、陈光华,2002,《再论融合教育:普小教师眼中的“随班就读”》,《中国特殊教育》第2期。

张倩昕、陈雪莹、张鑫等,2014,《社会排斥视角下残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困境与出路》,《社会福利》(理论版)第3期。

陈盛淦、吴宏洛,2016,《二孩政策背景下随迁老人城市居留意愿研究——基于责任伦理视角》,《东南学术》第3期。

程昭雯、叶徐婧子、陈功,2017,《中老年人隔代照顾、居住安排与抑郁状况关联研究》,《人口与发展》第3期。

郭筱琳,2014,《隔代抚养对儿童言语能力、执行功能、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一年追踪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6期。

黄健英、李宏、何丽碧、黄旭珊,2018,《广州市番禺区0~3岁儿童抚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广东医学》第5期。

李超、罗润东,2017,《老龄化、隔代抚育与农村劳动力迁移——基于微观家庭决策视角的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

刘汶蓉,2016,《转型期的家庭代际情感与团结——基于上海两类“啃老”家庭的比较》,《社会学研究》第4期。

卢洪友、余锦亮、杜亦譞,2017,《老年父母照料家庭与成年子女劳动供给——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分析》,《财经研究》第12期。

卢乐珍,2004,《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二)四种隔代教育类型的对比分析》,《家庭教育》第10期。

骆风、李远帆、宋广文,2014,《隔代教育:我国城市的现状分析及其走向》,《当代教育科学》第8期。

马春华,2016,《中国城市家庭亲子关系结构及社会阶层的影响》,《社会发展研究》第3期。

穆光宗,2017,《让隔代抚养回归慈孝之道》,《社会治理》第12期。

石金群,2015,《当代西方家庭代际关系研究的理论新转向》,《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宋璐、冯雪,2018,《隔代抚养:以祖父母为视角的分析框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吴祁,2017,《农村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信息寻求行为影响因素》,《理论研究》第9期。

肖雅勤,2017,《隔代照料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CHARLS的实证研究》,《社会保障研究》第1期。

张琦妍、李丹,2015,《国内外隔代照料之痛与对策分析》,《外国中小学教育》第11期。

张田、傅宏,2017,《隔代抚养关系中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中国老年学杂志》第4期。

郑观蕾,2017,《隔代照料者视角下的隔代照料——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期。

钟晓慧、郭巍青,2017,《人口政策议题转换:从养育看生育——“全面二孩”下中产家庭的隔代抚养与儿童照顾》,《探索与争鸣》第7期。

Goh,E.C.L.2006.“Raising the Precious Single Child in Urban China an Intergenerational Joint Mission between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4(3):6-48.

Goh,E.C.L.2018.“‘You Must Finish Your Dinner’:Meal Time Dynamics between Gra.”115(3):365-376.

Goh,E.C.L.Kuczynski,L.2010.“‘Only Children’ and Their Coalition of Parents:Considering Grandparents and Parents as Joint Caregivers in Urban Xiamen,China.”13(4):221-231.

Guo Man,Iris Chen,Merril Silverstein.2013.“The Structure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Rural China:A Latent Class Analysis.” 75(5):1114-1128.

Jiang Jingxiong,Urban Rosenqvist,Wang Huishan,Ted Greiner,Lian Guangli,Anna Sarkadi.2007.“Influence of Grandparents on Eating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in Chinese Three-generationfamilies.” 48(3):377-383.

Luscher,K.,Pillemer,K.2004.“Conceptualising and Uncovering Intergenerational Ambivalence.” 14(3):23-62.

Luscher,K.2002.“Intergenerational Ambivalence:Further Steps in Theory and Research.”164(3):585-593.

白姣姣等,2006,《对老年痴呆亲属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第12期。

付艺等,2007,《认知老人配偶的心理负担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3期。

侯洪波,2008,《认知老人配偶的心理负担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国民康医学》第4期。

柳秋实等,2012,《基于Lazarus压力—应对模式的居家认知老人配偶的照顾体验研究》,《Chinese General Practice》第2B期。

穆福俊、潘乃林,2012,《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焦虑照顾者体验的质性研究》,《护理管理杂志》第6期。

饶顺曾等,2002,《社区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料者心理状况研究》,《四川精神卫生》第16期。

王思斌,2011,《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北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军、于芸等,2010,《社区老年认知照护者体验的现象学分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第4期。

Colaizzi,P.1978..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阿尔弗雷德·卡杜山,2008,《社会工作督导》,隋玉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贾博雄,2015,《台湾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

拉尔夫·多戈夫等,2005,《社会工作伦理:实务工作指南》,隋玉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振军等,2018,《医院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第3期。

童敏,2008,《社会工作实务基础——专业服务技巧的综合与运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莉等,2017,《我国社会工作硕士实习督导制度探析》,《教育教学论坛》第2期。

徐迎春,2013,《本土处境与现实策略——近十年来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研究文献综述》,《社会工作》第5期。

余瑞萍,2008,《中国本土处境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方法与学生的专业成长——基于厦门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过程》,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

张洪英,2017,《中国社会工作督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以1998—2015年CNKI期刊论文为样本》,《社会工作与管理》第4期。

张威,2015,《社会工作督导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国际发展与国内现状》,《社会工作》第3期。

张威,2016,《专业性社会工作督导对助人者自我成长的推动作用——以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小组督导为例》,《社会工作》第5期。

Frederic G.Reamer.2013.“Social Work in a Digital Age:Ethical and Risk Management Challenges.”58(2):163-172.

董云芳,2006,《社区融纳型精神康复服务模式探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2期。

樊平巧、江连英,2011,《浅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内蒙古中医药》第23期。

冯怡、王秀华、魏丽娟、方晓云、张燕敏,2005,《影响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调查》,《护理与康复》第4期。

高强,2004,《断裂的社会结构与弱势群体构架的分析及其社会支持》,《天府新论》第1期。

Saleebey,D.,2004,《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李亚文、杜立婕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石洲宝、徐莉,2011,《台湾精神卫生体系的发展及现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第21期。

王岳,2013,《反思现代精神病学》,《中国医院院长》第13期。

王桢、曾永康,2007,《时勘:出院精神病患者的职业康复》,《心理科学进展》第6期。

向德平、程玲,2007,《自助小组的建立、运行及作用——以艾滋病感染者自助小组为例》,《社会工作》第1期。

赵桂芳、贺敬义,1999,《影响精神分裂症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康复杂志》第10期。

Cook,J.A.& Razzano,L.2000.“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for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Recent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1.

Mueser,K.,Bellack,A.,Douglas,M.,et al.1991.“Prevalence and Stability of Social Skill Deficits in Schizophrenia.”5:167-176.

Twamley,E.W.,Jeste,D.V.& Lehman,A.F.2003.“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in 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A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191(8):515-523.

Wallace,C.J.,Tauber,R.& Wilde,J.1999.“Teaching Fundamental Workplace Skills to Person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50(9):1147-1153.

Yip,K.S.2000.“The Community Care Movement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Implication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1:33-48.

仇立平,2008,《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

崔德鸿,2013,《社会工作者的行政能力思考》,《中国社会工作》第27期。

杜倩,2013,《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中应试者的态度及其看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南民族大学。

方舒,2010,《职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标准与考核评价体系研究》,《社会工作》第3期。

冯涛,2009,《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取向》,《边疆经济与文化》第2期。

顾东辉,2008,《社会工作专业水平的认证制度》,《中国社会导刊》第12期。

鞠歧凤,2014,《关于激发社区工作者工作动力的几点思考》,《延边党校学报》第5期。

李红芳、刘玉兰,2011,《实际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法制与经济》第12期。

林卡、金菊爱,2003,《对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的理论探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第2期。

刘永明,2011,《议行分设——一种社区社会工作行政模式》,《学理论》第7期。

柳拯,2011,《专业社会工作者应做“五有”人才》,《中国社会报》第12期。

彭华民,201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

《齐鲁晚报》,2016,《近三千人有证,干社工的仅一成》,http://epaper.qlwb.com.cn/qlwb/content/20160414/ArticelC06002FM.htm。

《苏州日报》,2016,《苏州市7741人报名参加社工考试,居委会工作人员占一大半》,http://www.sohu.com/a/69588472_119690。

唐钧、王璐、任振兴等,2000,《生活安全网需织补》,《中国国情国力》第8期。

王秀江,2006,《香港、上海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比较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期。

王增勇、陶蕃瀛,2006,《专业化=证照=专业自主?》,《应用心理研究》第30期。

萧惠如,2005,《驻足省台湾社会工作的证照制度:从台美社会工作证照制度比较谈起》,台湾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

尹保华,2008,《试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社会主义研究》第1期。

张宏如,2011,《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第9期。

章长城、李琳,2008,《美国社会工作证照制度的经验与启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3期。

朱敏,2012,《日本社会工作职业化及其启示》,《兰州学刊》第12期。

O' Neill S.1999.“Social Work Profession.” 13(1):9-18.

布迪厄、华康德,1998,《实践与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布赖恩·特纳,2003,《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艳春、王建云,2013,《老年长期照护研究综述》,《社会保障研究》第3期。

柴彦威等,2010,《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科学出版社。

董建军,2010,《中国养老模式的社会化转型与社工介入》,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

厄里·约翰,2003,《关于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学》,载布赖恩·特纳《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范明林,2011,《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上海大学出版社。

福柯·米歇尔,1997,《权力的地理学》,载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福柯·米歇尔,2015,《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

高夫曼·厄文,2013,《精神病院——论精神病患与其他被收容者的社会处境》,群学翻译工作室译,群学出版有限公司。

顾志勇,2005,《非营利组织募捐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

郭东、惠优等,2005,《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第21期。

何雪松,2004,《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第2期。

吉尔伯特·尼尔,2004,《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与展望》,郑秉文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荆涛,2010,《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保险研究》第4期。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2001,《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李伟、寒梅,2014,《基于“积极老龄化”理念下的城市适老空间设计研究》,《建筑学报》第11期。

廖鸿冰、李斌,2014,《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湖南社会科学》第6期。

列斐伏尔·亨利,1993,《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夏铸九、王志弘译,明文书局。

林婧怡,2011,《老年护理机构的功能空间配置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

罗观翠、雷杰,2008,《“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陷阱——以广州老人院舍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门佳蓬,2010,《发展我国老年公寓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

孟聪龄,2014,《单元互助养老公寓的构建》,《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11期。

米庭乐,2014,《从公共空间看城市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第6期。

倪代川、季颖斐,2013,《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大学图书馆场域探析》,《理论研究》第7期。

齐美尔,2002,《空间社会学》,载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钱蓓,2014,《数字里的上海养老现状》,《上海民政》第4期。

上海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统计局,2014,《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

邵燕君,2011,《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南方文坛》第11期。

宋朝建,2004,《养老院与老年公寓》,《长寿》第6期。

苏贾,1998,《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

仝利民,2006,《老年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同心,2011,《场域理论视野下的健康传播——以“张悟本事件”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

佟渝疆,2014,《深圳市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的比较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

涂尔干,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行福,2009,《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与批判》,《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汪原、周卫,1998,《空间理论初探》,《南方建筑》第1期。

王美玲,2013,《“9073”的上海养老格局》,《中国投资》第4期。

王晴锋,2013,《从列斐伏尔到苏贾:社会科学空间理论的发展》,《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王晓磊,2010,《社会空间论》,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魏宁,2010,《福柯的权力“微观物理学”》,《社会学研究》第4期。

邬沧萍等,2001,《老年人长期照料护理的社会政策和产业开发刍议》,华龄出版社。

肖亚梅,2014,《城市社区老年照护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徐晶,2013,《村落不再,暮年何在》,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

薛立勇、曹庆,2014,《何处安心是吾乡——临终关怀机构的空间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杨淑娥、赵宝庆,2011,《日本养老方式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河北学刊》第3期。

叶涯剑,2005,《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河南社会科学》第9期。

殷志刚、周海旺,2014,《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发展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袁晓航,2013,《“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创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

张鸿雁,2002,《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

朱佩兰,2001,《安老与社会工作》,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Cha,H.B.1998. Chungang University.

Denzin N.K.,Lincoin Y.S.1994.Thousand Oak:Sage Publications.

Lebvre H.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In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 Smith.

Lee B.A.,Oropesa R.S.,Kanan J.W.1994.“Neighborhood Context and Residential Mobility.”(31).

Powell Lawton M.,Nahemow L.,Teaff J.1975.“Hous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ell-being of Elderly Tenants in Federally Assisted Housing.”

姜爱林,2006,《关于制定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若干问题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第2期。

李真、绳宇,2015,《艾滋病患者感知歧视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第1期。

廖晨歌,2010,《国外艾滋病患者人权保障与立法制度》,《辽宁医学院学报》第2期。

刘斌志,2013,《毒瘾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适应历程及影响因素》,《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3期。

吕卓文、陈张承,2016,《社会支持视角下的海南省艾滋病的防治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期。

马颖,2013,《社会资本与艾滋病防制的关系及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安徽医科大学。

孟晓鸣,2012,《艾滋病患者的社会适应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明中强,2009,《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协和医学院。

宋丽玉、曾华源等,2002,《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吴丹,2009,《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

肖水源、杨德森,1987,《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4期。

杨玉真,2013,《心理干预对社区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江苏医药》第9期。

张长伟,2013,《从社会救助到社会保护: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福利体系的重构——以河南省 S 县为例》,《中国青年研究》第6期。

张海波、童星,2006,《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张慧,2004,《污名与歧视:以中国的艾滋病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

张霞、张晓雯,2011,《医学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第9期。

张友琴,2002,《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周姝,2014,《艾滋病患者的社会再适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

House J.S.,Landiis K.R.,Umberson D.1988.“Social Relation and Health.”:241.

Lin N.,Ensel W.M.1989.“Life Stress and Social Stress and Health:Stressors and Resources.”(3):82-399.

Lloyd C.1995.“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ory and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of Life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In edited by T.S.Brugha,pp.41-60.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