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3

公共性的重建(上、下册)图书

Reconstructing Publicity:A Study of Community Rebuilding in Rural China

SSAPID:101-0081-5757-62
ISBN:978-7-5097-2004-2
DOI:
ISSN:

[内容简介] 全书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发展主义”意识形态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批判,认为正是很多地方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过程中的“有分无统”严重损害了乡村社区的公共性建设。作者认为要想重建乡村社区的公共性,就必须使乡村拥有“公产”,能够为社区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国农村在公共性建设方面的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农村的集体化建设为重建社区的公共性提供了经验,某种程度上,我们需要“回归”这种传统。

相关信息

丛书名:当代中国研究论丛
作 者: 黄平 王晓毅
编 辑:段其刚;王玉敏;吕正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导论

  导论

   一 社区与公共性

   二 社区理论与社区治理的反思

   三 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与社区发展

 第一篇 社区与公共性

  第一章 发展的话语

   一 背景

   二 作为生存共同体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

   三 中国革命和农村社会变迁

   四 “发展主义”的意识形态——战后“现代化”话语建构

    (一)发展的含义

    (二)“发展”叙述的理论化——从杜鲁门主义到“现代化”理论

   五 中国的“二次革命”——农村社会变迁的意识形态背景

    (一)被迫另起炉灶——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改造社会关系,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二)农村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农村的实践

     1.国家政策范式转变

     2.村社公共性的衰落

     3.经济—物质维度的乡村政策与实践

   六 未来中国农村建设与社会变迁

    (一)“现代化”范式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局限

    (二)作为现代性后果的城乡“二元”格局

    (三)挑战与机遇——建设新型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

  第二章 现代性起源、城市化与西方乡村社区公共性的转化

   一 近代早期欧洲乡村社区变迁与现代性的起源

    (一)欧洲乡村共同体的早期形态:聚落与人群

     1.乡村社区早期形态和欧洲乡村社区的拓殖

     2.乡村社会与封建领主制

     3.土地、亲情与生命周期

    (二)欧洲的农田景观与乡村社区的生产体系

     1.重犁、犁队、条田、大田

     2.强迫轮种、农牧轮作与强制性公共牧场

     3.乡村生活的需求:农耕的协作与普遍的公共权利

   二 现代社会的浮现与古典社会理论之滥觞

   三 城市化与西方乡村的社区体系

    (一)城市化发展的两个阶段和第一波城市化下的乡村社区

    (二)城乡融合中的乡村社区

   四 实践的社会理论:社区与社会公共性实现的多种途径

    (一)开放的实践的社区:共同体与社会的经典含义

    (二)亚洲的乡村社区与现代社会

    (三)中国的双重挑战:社会认识与社会建设

  第三章 中西部地区的传统和发展

   一 从道义经济到市场化社会

   二 从公共资源到承包经营

   三 从经济增长到社区发展

  第四章 历史的视野:公共资源与乡村共同体重建

   一 现实问题:乡村共同体解体与社区重建*

   二 历史借鉴:传统宗法制度的“再发现”、“再构造”

    (一)传统宗法制度的“再发现”与“再构造”

    (二)家族精英与家族组织建设

    (三)“再嵌入”与家族共同体形成

    (四)解读:公共资源与乡村共同体重建

   三 典型个案:流坑董氏百世不衰、千年不散的社会学解读

    (一)以族产兴教育、助科宦,以科宦扩族产、固宗族

     1.大兴家族教育,培育家族精英

     2.家族精英与家族组织建设

    (二)董燧与明中后期的“新流坑建设”

    (三)明清时期流坑的“会”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公共生活开展

     1.明清时期流坑的“会”*

     2.社区公共事务治理

      (1)安全防卫方面

      (2)文化教育方面

      (3)纠纷调解方面

      (4)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5)宗教信仰方面

      (6)社会救济方面

      (7)公共权益维护方面

     3.社区公共生活开展

      (1)祭祖活动

      (2)社区神崇拜与游神巡境活动

      (3)“玩喜”活动

      (4)水陆大会

      (5)元宵玩灯

      (6)红白喜事

    (四)战乱的考验

   四 文化自觉:公共社会资源与乡村社区重建

  第五章 乡村社区的公共性建设:一个人类学的思考*

   一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1.问题的提出

    2.相关概念

   二 九溪村的公共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问题的发展与演变

    (一)早期的集体经济及其公共性

    (二)人民公社以后的社区治理与公共产品生产

   三 九溪村“会”的传统

    (一)“会”等传统及产生原因分析

     1.“会”传统的由来

     2.“会”的产生基础和原因

    (二)对传统的解释——“会”运作的几个核心规则

     1.“会”的功能

     2.会员的组成分析

     3.会首的选择:公正、有能力、有信誉

     4.会的监督:会布、保人

    (三)传统的变体——老协会:“会”的传统在社区共同体公共治理上的表现

     1.老协会的成立

     2.老协会的作用和角色

     3.老协会的财政及用途

     4.为什么老协会会介入村内的公共管理,进入政治舞台?

   四 小结

  第六章 构建和谐社区之路

   一 社区发展与公共社会资源的整合、激发

   二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和谐社区

   三 简短的思考

由公共资源、共同价值观所支撑的公共性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不只是一个传统的自然-地理概念,也不只是一个现行的行政-管理划分的区间,而是必须满足“认同”、“安全”、“团结”等公共性需求的社会共同体。以往的社区研究重经济、有形、政府资源而轻非物质、无形、社会文化资源,也未把公共资源问题提升到理论层面,致使分析往往停留在对具体社区和具体事项的描述与说明上,而缺乏对社会整体发展本应具有的理论穿透力。本书提出:启蒙以来的二元叙事(野蛮-文明、落后-先进、传统-现代、社区-社会、农村-城市,等等),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忽略了社区在社会整合和价值规范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社区重建〔community re-building〕必须超越二元论的非此即彼取向。新型社区本身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它既是城乡一体化或者说城乡统筹的基点,也是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基础。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说,关键在于乡村社区的重建。除了要继续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要继续解决好农村劳动者的非农就业问题外,还需要特别关注(还)没有实现非农化的农村劳动者所依存的整个农村社区如何继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这类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并非简单地取决于自然资源〔土地、淡水等〕和经济资源〔财政投入、农民收入等〕的多寡,更在于能否重新整合公共的社会资源,包括激活各种潜在的制度和价值资源。

1.(明)邱浚:《朱子家礼》卷一《通礼余注》。

2.(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

3.《鹤林玉露》卷五。

4.《张子全书》卷四《宗法》。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15.《中国NGO与政府携手扶贫》,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12月29日。

16.《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7.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蔡鸿滨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8.阿伦特:《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9.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0.罗纳尔多·阿罗尼卡、姆特瓦·罗杜:《世界是平的吗?》,惠新华等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21.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2.艾瑞克·霍布斯鲍姆:《1914~1991极端的年代》(上、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3.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4.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25.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

26.奥斯托姆:《治理公共资源》,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

27.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8.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29.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卷一(上册)《遥远的过去》,袁树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0.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和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1.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和不可能》,顾良、施康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2.布罗代尔:《法兰西的特性:空间与历史》,顾良、张泽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3.马克·布洛赫:《法国乡村史》,余中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4.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五到十五世纪》,潘源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5.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6.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7.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8.茨阿波夫:《现代化理论与社会发展的不同路向》,李鹏程译,载《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39.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0.董磊明:《村将不村——湖北尚武村调查》,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41.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2.尼德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4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5.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6.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何帆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7.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8.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9.国立编译馆主编《英国史》上册,贾士蘅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

50.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1.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时期英格兰的法律与社会》,刘四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3.黄春高:《有关封建主义研究的新动向——苏珊·雷诺兹的〈封土与封臣〉及其他》,载《世界历史》1999年第5期。

54.黄平、崔之元主编《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5.黄平、杜铭那克主编《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6.黄平、李陀等:《南山纪要:我们为什么要谈环境——生态》,载《天涯》2000年第1期。

57.黄平、莫少群主编《迈向和谐: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反思与重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58.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现实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9.黄平:《从现代性到“第三条道路”》,载《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60.黄平:《关于“发展主义”的笔记》,载《天涯》2000年第1期。

61.黄平:《未完成的叙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62.黄平:《误导与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3.黄平:《西部经验——对西部农村的调查与思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4.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5.黄宗智:《认识中国(二)——悖论社会、实践逻辑与现代传统》,载《读书》2005年第2期。

66.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003。

67.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8.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9.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郭忠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70.贾德裕等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1.卡内冈:《英国普通法的诞生》,李红海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72.卡瓦纳、曼德尔编《经济全球化的替代方案》,童小溪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73.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袁志英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4.拉蒙德、坎宁安编《亨莱的田庄管理》,高小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75.雷德菲尔德:《乡民社会与文化》。

76.雷讯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牛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77.李国庆:《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78.李熠煜:《关系与信任:中国乡村民间组织实证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79.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0.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8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82.林聚任等:《社会信任和社会资本重建——当前乡村社会关系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83.陆学艺:《农民与农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4.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85.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6.马克垚:《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7.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8.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9.密尔松:《普通法的历史基础》,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90.肯尼思·O.摩根主编《牛津英国通史》,王觉非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91.默顿:《社会研究与公共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1。

92.牛铭实:《中国历代乡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93.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

94.卡洛·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卷一、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5.恰亚洛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96.阿尔弗雷多·萨德-费洛、黛博拉·约翰斯顿编《新自由主义—批判读本》,陈刚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7.邵鸿:《明清江西农村社区中的会——以乐安县流坑村为例》,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98.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9.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0.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01.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3.宋修文编著《九溪村村志》第八稿(非出版物)。

104.孙朝霞:《屯堡乡民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5.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6.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07.汪海波主编《新中国工业经济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6。

108.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09.王晓毅:《农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权利与经济》,载《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年第2期。

110.王晓毅:《生态压力下的牧民与国家》,《公共政策评论》,No.6,南京大学,2007。

111.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再组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112.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13.马克斯·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韦伯作品集IV》,康乐、简惠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4.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15.马克斯·维贝尔(韦伯):《世界经济通史》,姚曾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116.温铁军:《没有新制度,就没有新农村》,参见乌有之乡网站。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9/200712/29319.html。

117.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18.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9.谢立中等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

120.徐小青主编《中国农村公共服务》,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121.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2.许宝强:《发展主义的迷思》,载《读书》1999年第7期。

123.许宝强:《知识、权力与“现代化”发展论述》,载《读书》1999年第2期。

124.许宝强:《资本主义不是什么》,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125.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26.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北京,中华书局,1995。

127.于建嵘:《民主制度与中国乡土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政治结构变迁的实证性评价》,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01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8.俞可平、黄平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29.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0.《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集》,岳西宽、张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131.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32.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1998。

133.张云鹤:《英国1290年买地法令的某些问题》,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134.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35.周銮书主编《千古一村:流坑历史文化的考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136.周穗民:《挑战发展主义》,载《读书》2001年第12期。

137.Arno?t Klíma,“Agrarian Class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e-industrial Bohemia”,Past and Present,No.85,1979.

138.Aston and Philpin(ed.),The Brenner Debate:Agrarian Class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e-industrial Europ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39.Bennet,H.S.,Life on the English Manor,A Study of Peasant Conditions,1150-1400.

140.Birrell,Jean,“Common Rights in the Medieval Forest:Disputes and Conflicts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Past and Present,No.117.

141.Bois,Guy,“Against the neo-Malthusian Orthodoxy”,Past and Present,No.79,1978.

142.Brenner,Nobert,“Agrarian Class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re-industrial Europe”,Past and Present,No.70,1976.

143.Clapp,B.W.(eds.),Documents in English Economic History:England from 1000 to 1760,London:G.Bells & Sons Ltd.,1977.

144.Cooper,J.P.,“In Search of Agrarian Capitalism”,Past and Present,No.80,1978.

145.Coulton,G.G.,The Medieval Village,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89.

146.Croot and Paker,“Agrarian Class Struc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ast and Present,No.78,1978.

147.Derkzen and Bock,“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Symbolic Power in Rural Partnership in The Netherland”,Sociologia Ruralis,Vol.47,No.3(July 2007).

148.Dodgshon and Butlin(eds.),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ngland and Wales,second edition,Academic Press,1990(1978).

149.Douglass,The World of Goods,New York:Basic Book,Inc.,1979.

150.Duby,G.,Rural Economy and Country Life in the Medieval West,London,1968.

151.Escobar Arturo,Encountering Development: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52.Esteva and Prakash,“Beyond Development,What?”,Development in Practice,Volume 8,No.3,August 1998.

153.Fox,Harold S.A.,“Social Relations and 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in Agrarian Change:An Example from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ngland,” Geografiska Annaler,Series B.,Vol.70,No.1,Human Geography,Landscape History(1988).

154.Frances and Gies,Life in a Medieval Village,Harper Perennial,1991.

155.Goody and Thompson(ed.),Peasant Inheritance Customs in the Midlands,1280-1700,Family and Inheritance:Rural Society in Western Europe,1200-1800.

156.Hallam,H.I.(eds.),The Agrarian History of England and Wales,Vol.Ⅱ.

157.Hicks,Michael,Bastard Fedudaliam,Longman,1995.

158.Hilton,R.H.,“A Crisis of Feudalism”,Past and Present,No.80,1978.

159.Homans,G.C.,English Villagers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Cambridge,Mass.,1941.

160.Horrox,Rosemary(eds.),Fifteenth Century Attitudes Perceptions of Society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61.Hoyle,R.W.,“An Ancient and Laudable Customs: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nant Rights in North-Western England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Past and Present,No.116,1987.

162.J.Z.Titow,The Common Field Systems and the Medieval England.

163.Kerridge,Eric,The Common Field of England,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2.

164.Kosminsky,E.A.,History of England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Oxford,1956.

165.Kumar,Sanjay and Corbridge,Stuat,“Programmed to Fail?Development Projects and the Politics of Participation”,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l.39,No.2.December 2002.

166.Lakshman,Yapa,“What causes poverty?A postmodern view” in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86,No.4(Dec.,1996).

167.Le Roy Ladurie,Emmanuel,“A Reply to Professor Brenner”,Past and Present,No.79,1978.

168.Lipson,E.,The Economic History of England,vol.I,8th edition,London,A. and C.1962.

169.Macfarlane,A. The Origins of English Individualism:The Family,Property and Social Transition,Oxford,1978.

170.Mingay,G.E.,A Soci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Coutrysid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0.

171.Olsen,M.Jr.,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172.Orwin,C.S.,“The Survey of 1635,” The Open Field,third edition,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67.

173.Pearson,Kathy L.,“Nutrition and the Early Medieval Diet,” Speculum,vol.72,No.1(Jan.,1997).

174.Platteau,Jean-Philippe and Abraham,Anita,“Participatory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ce of Endogenous Community Imperfections”,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l.39,No.2.,December 2002.

175.Polanyi,Karl,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Boston:Beacon Press,1944.

176.Pollock and Maitand,The History of English Law,Vol.I.1945.

177.Postan and Hatcher,“Population and Class Relations in Feudal Society”,Past and Present,No.78,1978.

178.Razi,Z.,“The Toronto School’s Reconstitution of Medieval Peasant Society:a Critical View”,Past and Present,No.85,(Nov.1979).

179.Razi,Zvi,“Family,Land and Village Community in Later Medieval England”,Past and Present,No.93,1981.

180.Rescher,Nicholas,Unpopular Essays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Pittsburgh,1980.

181.Riddal,J.G.,Introduction to the Land Law,second edition,Butterworths,1979.

182.Smith,R.,Land,Kinship and Life-cycl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183.Spufford,Margaret,“A Cambridgeshire Community,Chippenham from Settlement to Enclousue,” Figures in the Landscape,Rural Society in England,1500-1700,Ashgate/Variorum,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