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图书

SSAPID:101-0079-0998-11
ISBN:978-7-5097-7747-3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两位作者从自己四十年党史、国史研究的成果中挑选了35篇文章集为本书,编为四编:大事论说,文献解读,要人评论,史著品评。这些文章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现和活跃于其中的重要人物展开讨论。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作 者: 程中原 夏杏珍
编 辑:徐碧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后记

 第一编 大事论说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伟大转折之比较

   一 两次伟大历史转折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二 转折发生的历史条件

   三 历史转折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开展党内斗争来实现

   四 历史转折的完成有一个发展过程

   五 两次历史转折的宝贵启示

  “毛洛合作”与遵义会议的胜利

   一 长征出发时:毛泽东和张闻天走在一起

    (一)“博洛矛盾”的加深

    (二)“毛洛合作”的发展

    (三)“中央队三人团”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 长征路上:毛、洛、王同李德、博古的反复争论

    (一)过了老山界:毛、洛、王批评李德、博古

    (二)通道会议:决定“转兵”

    (三)黎平会议:做出战略方针决定

    (四)黄平橘林谈话:张闻天提议由毛泽东指挥军事

   三 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做“反报告”,毛泽东做重要发言

   四 遵义会议后:贯彻、落实遵义会议精神,进一步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长征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一 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遵义会议实现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建立

   二 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红军长征胜利过程中得到巩固

   三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是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全党全军领导地位完全确立的标志

   四 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最初格局及其历史贡献

  两种中国命运的决战

   一 沉痛哀悼周总理

   二 “批邓”“反周”激起举国义愤

   三 天安门事件

   四 “四人帮”继续兴风作浪

   五 多难之秋

   六 毛泽东与世长辞

   七 决战前的紧张斗争

   八 十月的胜利

  “文化大革命”的终结与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

   一 转折前奏:邓小平领导1975年整顿

   二 两种中国之命运的决战:从“四五运动”到粉碎“四人帮”

   三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

  “邓陈合作”与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冲破两个凡是”,为实现历史转折做准备

    (一)在三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冲破“禁令”,首先公开提出让邓小平重新参加中央领导工作,从组织路线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邓小平否定“两个凡是”,陈云倡导实事求是,成为思想解放的先导,从思想路线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三)支持真理标准讨论,并在各个领域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二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陈合作”,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促成历史转折的实现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全党贯彻三中全会路线,胜利完成历史转折的各项任务,打开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历史的转折与新路的打开

   一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二 实现历史转折、打开新路的四年

   三 开创新局面的前两年

   四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八年的成功经验

  中国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

  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艰辛探索奠定基础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新路形成体系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

   一 毛泽东的艰辛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作用

   二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与概括和“邓小平理论”的正式命名

   四 提出和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运用唯物史观科学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一 必须认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

   二 必须正确认识、对待错误和挫折

   三 必须认识和处理“两个三十年”的关系

   四 必须充分肯定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理论、制度的贡献

 第二编 文献解读

  论《遵义会议决议》

   一 《遵义会议决议》的成文过程

    (一)《遵义会议决议》是张闻天起草的

    (二)《遵义会议决议》是在1935年2月8日张闻天主持的扎西会议上通过的

   二 《遵义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

    1.在运用兵力上,应“集中优势兵力”而不是“分散兵力”

    2.粉碎堡垒主义的方法,是“运动战”而不是“阵地战”

    3.对付敌人持久战的方法,是战争的持久战与战役的速决战,应“保持有生力量”,“等待有利时机”,而不能采取“拼命主义”

    4.对福建十九路军事变,在军事上应该采取“直接配合”的方针

   三 《遵义会议决议》的重大意义与历史局限

  《八大政治报告决议》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 《八大政治报告决议》按照毛泽东要突出矛盾的思想第一次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 《八大政治报告决议》按照毛泽东重点是经济建设的思想系统论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方针政策

   三 《八大政治报告决议》按照毛泽东着重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更为具体地论述了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扩大民主生活

  张闻天庐山会议发言:系统批判“左”倾错误的光辉篇章

   一 《庐山发言》的酝酿

   二 《庐山发言》的时机

   三 《庐山发言》的主要内容

 第三编 要人评论

  毛泽东对马克思“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思想的运用发展和对中国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进行“第二次结合”的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贯彻实施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

   1.建立监督机制

   2.下厂下乡,调查研究

   3.蹲点

   4.干部参加劳动

   5.整风

   6.树立先进典型

   7.反对特殊化

  毛泽东的三项指示和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

   一 毛泽东提出三项重要指示的经过及其意义

    (一)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

    (二)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的指示

    (三)关于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

   二 邓小平以“三项指示为纲”领导1975年的整顿

    (一)“三项指示为纲”是邓小平的一个创造

    (二)围绕关于理论问题指示的斗争

    (三)实现安定团结的五个重点措施

    (四)为实现两步设想、建设四化强国进行的初步设计

     1.计划工作务虚会和《工业二十条》

     2.关于科学工作的《汇报提纲》

     3.拟订十年长远规划

   三 1975年整顿的历史命运

    (一)整顿的顺利发展和显著成效

    (二)整顿的突然中断

    (三)整顿中断的命运为什么不可避免

    (四)对1975年整顿的历史评价

  从1975年整顿看邓小平的领导艺术

   一 举旗帜

   二 抓要害

   三 抓重点

   四 立章程

   五 搞改革

   六 靠群众

   七 用人才

   八 敢碰硬

   九 善斗争

   十 讲效率

  邓小平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杰出贡献

   一 1974~1975:促使美方接受中国坚持的条件,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二 1978:打破建交谈判僵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 1979:邓小平访美,中美关系进入广阔发展的新阶段

  在历史转折中邓小平怎样坚持毛泽东思想

   一 在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中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二 阐明坚持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三 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四 做出历史问题决议,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张闻天在中共党史上的十大贡献

  庐山会议以后张闻天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成果

  并肩战斗 情长谊深

   一 30年代初,在中共临时中央共同坚持斗争,并开始局部地反对“左”倾错误

   二 在中央苏区,一同更加自觉地批评和反对中央主要领导的“左”倾错误

    (一)批评《劳动法》中的“左”的偏向,一起修改《劳动法》

    (二)提出关于做好经济工作、发展苏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三)提倡新的领导方式,指导广大干部改进领导方法,密切党群关系

    (四)在反第五次“围剿”斗争中,主张支持十九路军和福建事变,反对博古“左”的关门主义

   三 遵义会议前后,一同反对“左倾”错误领导,为实现伟大战略转变做出巨大贡献

    (一)遵义会议前,陈云赞成毛泽东、张闻天等改变军事和党的领导的意见

    (二)遵义会议上,陈云支持张闻天的反报告

    (三)遵义会议后,张闻天、毛泽东、陈云分头传达会议精神;泸定会议,决定派陈云到上海恢复白区工作;随后,陈云到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了长征经过和遵义会议情况

   四 在延安,张闻天邀请陈云到马列学院讲党建基本问题

   五 在东北,共同提出东北工作方针,为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做出重大贡献

    (一)陈云与张闻天共同提出东北工作方针

    (二)互相支持解决东北土改问题

    (三)在东北局和东北财经委共事

   六 建国后,在不同岗位上为新中国工业化运筹擘画

   七 七千人大会前后,对克服困难的方针政策认识一致

   八 在“文化大革命”中,张闻天对陈云充分肯定,两人都实事求是地说明“伍豪事件”真相

   九 在拨乱反正中,陈云鼎力为张闻天平反昭雪,对张闻天深切缅怀

  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冲破“两个凡是”,为实现历史转折做好准备

   二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上:突破原定议程,促成历史转折的实现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胜利完成历史转折的各项任务,打开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一)国民经济的调整

     1.率先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

     2.明确规定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政策

     3.批评“左”的错误,力主继续进行经济调整

    (二)《历史决议》的起草

    (三)完成中央人事调整,逐步解决交接班问题

    (四)制定和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

  看似寻常实奇崛

   一 “在东北抓住牛尾巴”

   二 指挥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三 “一统一调,天下大定”

   四 卖高价商品,回笼货币

   五 全球购棉,织布出口换粮

   六 用外汇买进黄金保值

  关于华国锋的评价问题

   一 华国锋对待邓小平复出的态度和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的经过

   二 邓小平两次复出进程的比较

   三 对华国锋在对待和处理邓小平复出问题上的评价

  冯雪峰:架起党和鲁迅联系的桥梁

   一 促使革命文学论争停歇和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以及鲁迅名文《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发表

   二 促使“文艺自由论辩”停止、左联的转变及鲁迅名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发表

   三 促使“两个口号”论争结束、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及鲁迅名文《答徐懋庸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发表

  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胡乔木

   一 中共党史研究

   二 新闻学研究

   三 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研究

   四 文学艺术研究

    (一)对毛泽东文艺思想采取科学分析态度,这是胡乔木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一大贡献

    (二)对作家作品、思潮流派进行文艺批评,是胡乔木指导文艺工作的主要方式,表达了他的文艺观点和学术思想

    (三)对文艺理论研究、文学史研究,胡乔木提出了科学的、合乎艺术规律的原则和方法

    (四)胡乔木对中国诗歌形式有精深的研究,对创造新格律诗做了探索和尝试

   五 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研究

 第四编 史著品评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写作与发表的经过

   一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胡乔木为纪念建党30周年写的简明党史

   二 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稿修改了三次,总计480余处

   三 用胡乔木名义发表是刘少奇建议、毛泽东决定的

   四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发表前夜,毛泽东为此文定稿

  一部重现新中国发展历程的信史

  全面展现邓小平开辟“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

   1.毛泽东对电影《创业》的批示是不是看过电影后做出的?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是不是胡乔木加进去的?

   3.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后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是不是在西山叶剑英家中召开的?

  一部评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信史

  为革命前驱树立的一座丰碑

  一部全面评析江泽民战略决策思想的佳作

两位作者从自己四十年党史、国史研究的成果中挑选了35篇文章集为本书,编为四编:大事论说,文献解读,要人评论,史著品评。这些文章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现和活跃于其中的重要人物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