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2

家庭负担系数研究图书

A Explorat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the Ratio of Family Burden in China

SSAPID:101-0071-6938-89
ISBN:978-7-5097-8730-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和设计了能够简洁明了体现家庭负担状况且方便使用的家庭负担系数,并分为以人口数量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和以负担类型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书中还结合调查数据对全国总体的家庭负担状况进行了测量和估计,并依据家庭负担系数的大小,把中国家庭划分为完全负担家庭、高负担家庭、中高负担家庭、中等负担家庭、中低负担家庭、低负担家庭和没有负担家庭,进而提出可供政策参考的家庭固定负担、家庭浮动负担等类型划分。

相关信息

丛书名: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作 者: 田丰
编 辑:隋嘉滨;胡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第一章 家庭变迁与社会政策

 第二章 家庭的界定

  一 界定家庭的要素

  二 界定家庭的范畴和类型

   1.家庭平均人口数

   2.家庭人口数的分布

   3.家庭代际数的分布

   4.“近户隔代分居”的家庭模式

  三 不同界定下家庭关系格局的新特点

   1.自我认同家庭成员以实际居住家庭人口为基础

   2.将没有共同居住的直系晚辈亲属视为家庭成员

   3.把没有共同居住的直系长辈亲属视为非家庭成员

   4.更倾向于将己方的直系亲属视为家庭成员

  四 家庭与住户

   1.将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户作为调查基本单位

   2.家庭户调查表的使用与分析

   3.家庭负担系数的家庭范围界定

 第三章 家庭负担的研究设计

  一 家庭负担的界定

  二 家庭负担系数研究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

   1.家庭负担系数研究的设计原则

    (1)家庭负担系数的有效性

    (2)家庭负担系数的实用性

    (3)家庭负担系数的便捷性

    (4)家庭负担系数的可靠性

   2.家庭负担系数研究的设计思路

    (1)人口指标与负担指标相结合

    (2)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相结合

    (3)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

  三 家庭负担系数与相关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四 家庭负担系数的测量和设计

 第四章 以人口数量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设计

  一 单个家庭的家庭负担系数

  二 多个家庭的家庭负担系数

  三 家庭负担系数与人口负担系数的关系

 第五章 以人口数量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实例

  一 家庭类型的细分

   1.单人家庭

   2.核心家庭

   3.直系家庭

   4.复合家庭

  二 某一地区家庭负担系数的实例

   1.计算家庭类型的分布和数量

   2.计算每一种类型的家庭负担系数

   3.计算每种类型家庭的权重

   4.计算出整体的家庭负担系数

  三 多地区家庭负担系数的比较实例

 第六章 以负担类型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设计

  一 调查数据中的家庭负担种类

   1.家庭负担的主观感知

   2.家庭负担的客观支出

  二 家庭负担的标准和计算

   1.以负担类型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的四个假设

   2.以负担类型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系数的数据标准化

   3.以负担类型为纲量家庭负担系数的回归赋权

   4.以负担类型为纲量的家庭负担的两个类型

  三 使用调查数据计算不同类型家庭的家庭负担系数

  四 使用调查数据计算一个地区家庭的家庭负担系数

 第七章 家庭负担视角下的家庭类型划分

  一 家庭负担系数分布

  二 家庭负担与家庭结构类型

  三 家庭负担、家庭风险和家庭类型

 第八章 家庭负担系数的政策应用

  家庭负担系数的政策应用价值

   1.有助于制定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政策

   2.区分普惠性社会政策和特殊性社会政策

   3.对不同家庭类型分类指导

   4.提高社会政策的有效性

 第九章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负担系数

  一 家庭生命周期的源起和发展

  二 中国社会的家庭生命周期特点

   1.初婚年龄趋于延迟

   2.婚育间隔的不确定性增加

   3.生育子女数量减少

   4.家庭生命周期以单峰模式为主

   5.家庭空巢年限明显延长

  三 中国家庭生命周期的借鉴

   1.生命事件的时点和生命周期的阶段持续时间

   2.家庭生命周期对家庭负担系数的参考价值

  四 以家庭生命周期为参考的家庭负担系数设计

  五 四种家庭负担与年龄之间的变动关系

   1.家庭住房负担模型

   2.家庭教育负担模型

   3.家庭医疗负担模型

   4.家庭养老负担模型

  六 家庭总体负担模型

   1.家庭总负担的变动趋势

   2.不同家庭负担的变动趋势的比较

  七 以家庭生命周期为参考家庭负担系数的不足与展望

   1.以家庭生命周期为参考家庭负担系数的不足

   2.以家庭生命周期为参考家庭负担系数的展望

 附表

古德,1986,《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3页。

“城镇住户调查改革研究”课题组,2012,《城镇住户调查改革探讨》,《统计研究》第9期。

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1998,《家庭史(第二卷):现代化的冲击》,袁树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边馥琴、约翰·罗根,2001,《中美家庭代际关系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边燕杰、约翰·罗根、卢汉龙、潘允康、关颖,1996,《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社会学研究》第 1 期。

陈柏峰,2009,《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陈皆明,2010,《中国养老模式:传统文化、家庭边界和代际关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陈卫民,2012,《社会政策中的家庭》,《学术研究》第9期。

陈熙,2014,《家庭现代化理论与当代中国家庭:一个文献综述》,《重庆社会科学》第8期。

陈友华,2005,《人口红利与人口负债:数量界定、经验观察与理论思考》,《人口研究》第6期。

陈友华,2010,《独生子女政策风险研究》,《人口与发展》第4期。

陈蕴茜,1997,《论民国时期城市家庭制度的变迁》,《近代史研究》第2期。

程民生,2000,《宋代家庭人口数量初探》,《浙江学刊》第2期。

邓伟志、刘达临,1982,《家庭社会学讲座·第四讲·家庭关系》,《社会》第4期。

杜鹏、武超,2006,《1994~2004年中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的变化》,《人口研究》第2期。

范成杰,2012,《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及其影响——对江汉平原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一种解释》,《人口与发展》第5期。

范红军、贺军妙,2006,《明代析产合户的家庭结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费孝通,1982,《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费孝通,1983,《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费孝通,1986,《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风笑天,1992,《论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特征》,《社会学研究》第1期。

风笑天,2006,《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变》,《河北学刊》第3期。

弗朗索瓦·德·桑格利,2012,《当代家庭社会学》,房萱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高永平,2006,《中国传统财产继承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社会学研究》第3期。

葛萌萌、彭现美、王有刚,2011,《住户调查样本选择及数据误差问题探讨》,《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第16期。

耿羽,2012,《农村“啃老”现象及其内在逻辑——基于河南Y村的考察》,《中国青年研究》第12期。

龚为纲,2012a,《分家模式与家庭规模的相关分析》,《南方人口》第3期。

龚为纲,2012b,《中国农村分家模式的历史变动——基于1990、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原始数据的分析》,《青年研究》第4期。

龚维斌,1999,《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变迁》,《社会学研究》第1期。

苟晓霞,2012,《解读人均预期寿命》,《中国统计》第12期。

关颖,20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代际关系的新走向》,《学习与探索》第1期。

郭金玲、张亮、王宇明、孙亮、梁素英、李立、田庆丰、施学中,2006,《艾滋病对农村高发地区患者家庭经济影响的调查分析》,《中国卫生经济》第3期。

郭志刚,1992,《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家庭户资料的分析》,《人口研究》第3期。

贺东航、孔繁斌,2011,《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贺雪峰,2008,《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江海学刊》第4期。

贺雪峰、郭俊霞,2012,《试论农村代际关系的四个维度》,《社会科学》第7期。

胡亮,2004,《由传统到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西北人口》第2期。

黄宗智,2011,《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开放时代》第5期。

江文君,2009,《万家灯火:民国时期的上海小家庭》,《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蒋耒文、任强,2005,《中国人口、家庭户与住房需求预测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第2期。

蒋晓平,2012,《逆向代际关系:城市从业青年隐性啃老行为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2期。

蒋月,2009,《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离婚法研究回顾与展望》,《法学家》第1期。

可凌玮、郭学贤,2003,《改革开放对家庭结构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汉林,2008,《变迁中的中国单位制度:回顾中的思考》,《社会》第 3 期。

李红、汪梅朵、黄华玲、赵惠芬,2009,《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照顾者家庭负担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第6期。

李建民,1998,《我国老年人口负担的经济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李建新,2007,《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李强,2004,《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李银河,2011,《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变迁——基于兰州的调查分析》,《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

李银河、陈俊杰,1993,《个人本位、家本位与生育观念》,《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煜,2006,《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李孜,2003,《怎样实施家庭住户调查:肯尼亚生命质量调查范例》,《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第2期。

廖东良,2006,《新形势下对城市住户调查工作的思考》,《统计与预测》第2期。

刘达临,1983,《论新型家庭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第3期。

刘建军,2000,《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刘是今,2003,《论民国时期农村家庭制度的变迁》,《青海社会科学》第4期。

刘英,1990,《 中国农村核心家庭的特点》,《社会学研究》第4期。

刘玉亭、何深静、魏立华、吴缚龙,2007,《市场转型背景下南京市的住房分异》,《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刘祖云、毛小平,2012,《中国城市住房分层:基于 2010 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麻国庆,1999,《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马春华,2012,《变动中的东亚家庭结构比较研究》,《学术研究》第9期。

马侠,1984,《中国家庭户规模和家庭结构分析》,《人口研究》第3期。

马忆南,1998,《二十世纪之中国婚姻家庭法学》,《中外法学》第2期。

马忆南,2001,《中国婚姻家庭法的传统与现代化——写在婚姻法修改之际》,《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穆光宗,2006,《中国人口转变的风险前瞻》,《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穆怀中,2001,《老年社会保障负担系数研究》,《人口研究》第4期。

潘允康,1984,《关于家庭和家庭结构研究》,《社会》第5期。

潘允康,1984,《研究家庭社会学》,《天津社会科学》第4期

潘允康,1986,《家庭社会学》,重庆:重庆出版社。

潘允康、林南,1992,《中国的纵向家庭关系及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6期。

《人口研究》编辑部,2004,《对成年独生子女意外伤亡家庭问题的深层思考》,《人口研究》第1期。

《社会学概论》编写组,1985,《社会学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舒小峋,2000,《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家庭类型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苏春燕、李欢、肖顺贞、路潜、汪涛,2008,《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护理杂志》第6期。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孙新华、王艳霞,2013,《交换型代际关系:农村家际代际关系的新动向——对江汉平原农村的定性研究》,《民俗研究》第1期。

唐灿,2010,《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评述》,《社会学研究》第3期。

唐灿、马春华、石金群,2009,《女儿赡养的伦理与公平——浙东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性别考察》,《社会学研究》第6期。

田晓虹,1996,《变动中的城市家庭关系》,《社会科学》第1期。

汪新建,2004,《关系的探究与调整:西方家庭治疗的新视角》,《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建平、涂肇庆,2003,《香港地区家庭住户结构变迁的探讨》,《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王军平,2011,《计划生育家庭福利政策改革思路研究》,《人口学刊》第4期。

王烈、杨小湜、侯哲、冯巧莲、丸井英二,2006,《护理者负担量表中文版的应用与评价》,《中国公共卫生》第8期。

王善迈,2000,《论高等教育的学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树新、周俊山,《北京市老年人养老家庭直持力度研究》,《西北人口》2007年第6期。

王跃生,1993,《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维系与离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王跃生,2002,《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南农村分家行为研究》,《近代史研究》第4期。

王跃生,2003,《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王跃生,2003,《集体经济时代农民分家行为研究——以冀南农村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农史》第2期。

王跃生,2006,《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比较》,《社会》第3期。

王跃生,2007,《中国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王跃生,2008,《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王跃生,2009,《制度变革、社会转型与中国家庭变动——以农村经验为基础的分析》,《开放时代》第3期。

王跃生,2010a,《个体家庭、网络家庭和亲属圈家庭分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开放时代》第4期。

王跃生,2010b,《婚事操办中的代际关系:家庭财产积累与转移——冀东农村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王跃生,2010c,《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以北方农村为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第4期。

王跃生,2011,《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内容及其时期差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3期。

王跃生,2013,《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分析——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王跃生,2015,《中国当代家庭核心化变动的区域比较——以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晋阳学刊》第1期。

王正艳、蔡月祥,2013,《城乡一体化与现行住户调查统计指标差异对比研究》,《北方经济》第19期

吴帆、李建民,2012,《家庭能力建设的策略路径分析》,《人日研究》第4期。

辛本禄、蒲新微,2005,《在自发性、诱致性与强制性之间——多支柱养老保障模式的制度分析及建构》,《学习与探索》第5期。

辛英、饶克勤、徐玲,2010,《我国城乡居民家庭高血压疾病经济负担分析》,《中国卫生经济》第5期。

熊真真、袁丽疾,2008,《病家庭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第9期。

阎云翔,1998,《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杨静利、刘一龙,2002,《台湾家庭生命周期》,“全球化与社会福利”学术研讨会。

叶文振、林擎国,1995,《我国家庭关系模式演变及其现代化的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俞江,2006,《论分家习惯与家的整体性——对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的批评》,《政法论坛》第1期。

俞金尧,2004,《欧洲历史上家庭概念的演变及其特征》,《世界历史》第4期。

袁连生,2003,《论教育的产品属性、学校的市场化运作及教育市场化》,《教育与经济》第1期。

曾毅、李伟、梁志武,1992,《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曾毅、梁志武,1993,《中国80年代以来各类核心家庭户的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曾毅、王正联,2004,《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张满、吴文娟、童亦滨、杨星、黄文湧、伍红艳,2014,《贵州省肺结核病患者家庭经济负担现状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第2期。

张佩国,2004,《私产的发育和共有的习惯——改革以来长江三角洲农民家庭财产关系的实践形态》,《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第1期。

张文宏、阮丹青,1999,《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第3期。

郑卫东,2010,《集体化时期的分配制度与人口生育——以日照市东村为中心(1949—1973)》,《开放时代》第5期。

郢玉玲:《浙江省高龄老人生活状况的性别比较》,《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第5期。

周美林、张玉枝,2011,《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周晓虹,2000,《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社会学研究》第2期。

周晓虹,2008,《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社会》第2期。

Arthur J. Norton,1983,“Family Life Cycle:1980”,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Vol. 45,No. 2(May,1983),pp. 267-275.

Chaonan Chen,2001,“Ag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Vol.54,No. 1,pp.57-79.

Collver,1963,“The Family Cycle in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28,No.1.

Glick,1947,“The Family Life Cycl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 12,No.2.

Harold Feldman and Margaret Feldman,1975,“The Family Life Cycle:Some Suggestions for Recycling”,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Vol. 37,No. 2(May,1975),pp. 277-284.

Kiyomi Morioka,1967,“Life Cycle Patterns in Japan,China,and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Vol. 29,No. 3,pp. 595-606.

Kleiman,E.1967,“A Standardized Dependency Ratio”,Demography,Vol. 4,No. 2.

Kosberg,J.I. & Cairl,R.E.,1986,“The Cost of Care Index:A Case Management Tool for Screening Informal Caregivers”,Gerontologist,26,273-278.

Kosberg,J.I.,Cairl,R.E.,& Keller,D.M.,1990,“Components of burden-interventive implications”,Gerontologist,30(2),236-242.

K.Siegel,Raveis,V. H.,Houts,P.,& Mor,V.,1991,“Caregiver Burden and Unmet Patient Needs”,Cancer,68,1131-1140.

Mark J. Stern,1991,“Poverty and the Life-Cycle,1940-1960”,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Vol. 24,No. 3(Spring),pp. 521-540.

Nock,1979,“The Family Life Cycle:Empirical or Conceptual Tool?”,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Vol. 41,No. 1,pp. 15-26.

Covinsky,K. E.,Goldman,L.,Cook,E. F.,Oye,R.,Desbiens,N.,Reding,D.,et al.,1994,“The Impact of Serious Illness on Patients’ Families”,JAMA,272(23),839-1844.

Paul C. Glick,1989,“The Family Life Cycle and Social Change”,Family Relations,Vol. 38,No. 2(Apr.,1989),pp. 123-129.

Peter Uhlenberg,1974,“Cohort Variations in Family Life Cycle Experiences of U. S. Female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Vol. 36,No. 2(May,1974),pp. 284-292.

P. B. McLeod and J. R. Ellis,1983,“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the Family Life Cycle in the Analysis of Housing Consumption”,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Vol. 45,No. 3,pp. 699-708.

Reyna,S. P.1976,“The Extending Strategy:Regulation of the Household Dependency Ratio”,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Vol. 32,No. 2.

Robinson,B.1983,“Validation of a Caregiver Strain Index”,Journal of Gerontology. 38:344-348.

Rodriguez,A.1988,“The Dependency Ratio and Optimum Population Growth:The Total Utility Case”,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Vol. 1,No. 2.

Schott-Baer,D.,1993,“Dependent care,caregiver burden and self-care agency of spouse caregivers”,Cancer Nursing,16(3),230-236.

Zarit,S. H.,Reever,K. E.,& Bach-Peterson,J.,1980,“Relatives of the impaired elderly:Correlates of feelings of burden”,The Gerontologist,20,649-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