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35

农民工体制改革——以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为视角图书

以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为视角

SSAPID:101-0060-5296-86
ISBN:978-7-5097-5426-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融合、社会关系融合、制度融合、心理融合以及社区融合五个层面,考察了自雇佣者群体的社会融合状况,划分出农民工群体城市社会融合的低度、中度、高度三个发展阶段。提出了制订未来30年改革农民工体制的总体规划、分群体分阶段地逐步改革农民工体制、着手从社区试点逐步推动农民工实现城市社会袖合等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以及实现城乡体化是彻底解决农民工体制问题的长久之计。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宋国凯 宋国恺
编 辑: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附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一)农民工分化及农民工问题

    1.农民工现象是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一个阶段性现象

    2.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甚至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3.社会融合已成为农民工问题的新议题

    4.农民工二次分化为其实现社会融合提供了重要契机

    5.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定分群体、分阶段的农民工社会融合政策

    6.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实现农民工社会融合

    7.社会融合是调整和优化中产阶层的必要途径

   (二)农民工社会融合微观选择的宏观意义

   (三)农民工社会融合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1.社会融合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2.社会融合是从社会建设高度出发的必然要求

  三 研究对象的确定: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

   (一)“流动人口”内涵的演变

    1.外出务工经商农民

    2.流动人口

    3.农村富余劳动力

    4.转移农村劳动力

    5.农民工

   (二)研究对象: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

  四 文献综述

   (一)关于社会融合概念

   (二)关于社会融合的经验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及启示

    1.关于流动人口,尤其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基本呈现如下特征

    2.研究的启示及重要补充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1.社会融合与社区融合

    2.社会融合与社会分层

    3.社会融合与社会建设

  五 研究策略、研究假设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策略

   (二)研究假设及指标体系设计

    1.经济融合

    2.社会关系融合

    3.制度融合

    4.心理融合

    5.社区融合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1.“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的划分

    2.流动人口中自雇佣个体农民工的甄别选择

    3.流动人口中自雇佣个体农民工所在城市选择

    4.研究对象的选取及基本特征

 第二章 经济融合:走向社会融合的基础

  第一节 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职业发展及收入状况

   一 自雇佣者群体的职业发展及变化

   二 自雇佣者群体的收入

  第二节 自雇佣者群体经济融合分析

   一 经济融合与自雇佣者群体的职业特征

   二 经济融合中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嵌入

   三 经济融合中的社会保护

   四 影响经济融合的因素分析

  小结

 第三章 社会关系融合: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条件

  第一节 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的社会关系

   一 引言

   二 作为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社会关系融合分析

   一 交往空间的拓展

   二 家庭团聚状况

   三 时间:社会关系融合的重要表征

  小结

 第四章 制度融合:社会融合的非经济因素

  第一节 关于制度融合的考察

   一 制度融合的意义

   二 国际移民制度融合的启示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民工制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 关于农民工公共服务的问题

  第三节 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制度融合分析

   一 社会保障制度融合

   二 教育制度融合

    1.自雇佣者子女入学受教育问题现状

    2.上公立学校难的问题

  小结

 第五章 心理融合:社会融合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 作为社会融合重要维度的心理融合

   一 心理融合是测量社会融合的重要维度

   二 心理融合的内涵及测量

  第二节 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心理融合考察

   一 社会关系网络促进心理融合

    (一)对行业协会的认同

    (二)社会关系网络

   二 空间认同

   三 城市评价

   四 身份认同

    (一)身份认同

    (二)经济社会地位认同

  小结

 第六章 社区融入:社会融合的最终归宿

  第一节 社区融入是社会融合的最高阶段

   一 社区融入的内涵

   二 社区融入:社会融合的最高阶段

  第二节 自雇佣者社区融入现状分析

   一 与本地居民的社会互动状况

    1.与社区居民互动

    2.城市评价

   二 自雇佣者的社区文化认同状况

    1.自雇佣者的生活习惯

    2.自雇佣者未来生活预期

   三 参与社区活动及组织状况

    (一)社区活动参与率低

    (二)组织参与程度有所提升,社区整合能力亟待加强

  小结

 第七章 社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及阶段考察

  第一节 影响自雇佣者社会融合的因素分析

   一 影响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的因素

   二 影响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因素分析

    (一)变量说明

    (二)数据分析

     1.经济融合

     2.社会关系融合

     3.制度融合

     4.心理融合

     5.社区融合

  第二节 农民工社会融合阶段划分

   一 考察农民工社会融合阶段的意义

    (一)提供制定促进社会融合的政策依据

    (二)作为测量“农民工市民化”和“城市化率”的补充

    (三)增加了观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二 农民工分化与社会融合

    (一)农民工已分化为四大群体

     1.私营企业主(农民工老板)(约440万人)

     2.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约2900万人)

     3.务工人员群体(约9000万)

     4.无业、失业和半失业群体(约3000万)

    (二) 农民工分化的重要启示

    (三)农民工分化基础上的社会融合分析

   三 农民工社会融合阶段划分

  小结

 第八章 主要发现、政策建议及讨论

  第一节 主要发现

   一 验证假设

   二 主要研究发现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解决农民工体制的思路

    (一)明确未来实现城市社会融合的对象,制定未来30年改革农民工体制的总体规划

     1.进一步明确实现社会融合的对象:三大群体

     2.制订未来30年改革农民工体制的总体规划

    (二)分群体、分阶段逐步解决农民工体制问题

    (三)逐步试点,探索自下而上改革农民工体制的道路

   二 改革农民工体制的政策建议

    (一)着手社区,以“项目制”带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

    (二)整合资源,以社区为平台推进农民工融入社区

    (三)分类推进,为具备能力的流动人口创造融入条件

    (四)制度创新,避免新的制度性障碍影响社会融入

    (五)社会参与,建立农民工社会组织促进社会融合

    (六)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稳定流动人口,减缓城市社会融合压力

    (七)加强研究,借鉴国外促进社会融合的成功经验

  第三节 讨论:发展“中国式社会融合理论”

   一 “中国式社会融合理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一)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必然要求的认识

    (二)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过程中社会建设和管理必然要求的新认识

    (三)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必然要求的新认识

   二 “中国式社会融合理论”的建构

 序言

农民工制度是在我国城乡二元制度下,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形成的特有体制。当作为权宜之计的农民工现象固化为农民工体制,并且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体制时,改革农民工体制则成为历史的必然。当前我国农民工已经分化为 “私营企业主”(农民工老板)、“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务工人员”、“无业或失业农民工”等四大群体。本书以“自雇佣的个体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融合、社会关系融合、制度融合、心理融合以及社区融合五个层面,考察了自雇佣者群体的社会融合状况,划分出农民工群体城市社会融合的低度、中度、高度三个发展阶段。提出了制订未来30 年改革农民工体制的总体规划、分群体分阶段地逐步改革农民工体制、着手从社区试点逐步推动农民工实现城市社会融合等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以及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彻底解决农民工体制问题的长久之计。

巴勃罗·比拉:《在跨国环境中建构社会认同:墨—美边境案例》,《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0年第1期。

白南生、宋洪远等:《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蔡昉:《发挥社区融合功能让流动人口不再恐慌》,《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第20期。

蔡禾、曹志刚:《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来自珠三角的实证分析》,《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蔡禾、刘林平、万向东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崔传义:《中国农民流动观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陈光金:《中国农村贫困的程度、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9期。

邓万春、景天魁:《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双重的新农村建设》,《探索》2012年第1期。

丁志宏:《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

杜鹏、丁志宏、李兵、周福林:《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

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嘎日达、黄匡时:《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理论视野》2008年第1期。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巩在暖、刘永功:《农村流动儿童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辜胜阻、易善策、郑凌云:《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关信平、刘建娥:《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3期。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调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年3月19日。

国家统计局:《201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1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2012年4月27日。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调查报告》,《调研世界》2007年第1期。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统计研究》2006年第5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国务院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韩俊:《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何雪松、楼玮群、赵环:《服务使用与社会融合:香港新移民的一项探索性研究》,《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5期。

奂平清:《社会资本的影响因素分析》,《江海学刊》2009年第2期。

黄匡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指标体系建构》,《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黄匡时、嘎日达:《“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西部论坛》2010年第5期。

黄匡时、王书慧:《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北京市流动人口政策演变》,《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加文布拉德肖:《冲突之后的社会融合:南非十二年》,《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8年第3期。

简新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求是学刊》2011年第1期。

简新华、黄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江立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工转型:一个新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克里斯蒂娜·勒勒维耶:《法国的城市政策——社会融合作为解决隔离问题的公共手段》,耿磊、罗震东译,《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4期。

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与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李培林、田丰:《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态度和行为选择》,《社会》2011年第3期。

李培林、田丰:《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社会》2012年第5期。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李强:《“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李强等:《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1999。

刘成斌:《生存理性及其更替——两代农民工进城心态的转变》,《福建论坛》2008年第7期。

刘传江:《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变迁及其市场效应》,《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2期。

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刘建娥:《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实践策略研究 社会融入的视角》,《社会》2010年第1期。

刘建娥:《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刘欣:《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7期。

刘玉照、罗秋香、梁波:《城市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以宁波市为例》,《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4期。

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陆康强:《特大城市外来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与融入倾向——基于上海抽样调查的观察和分析》,《财经研究》2010年第5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陆学艺:《三农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陆学艺:《“三农”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陆学艺、龚维斌:《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解决农民工问题》,《农村 农业 农民》2006年第9期。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陆学艺:《求解城市化的两难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中国报道》2012年第2期。

陆学艺:《社会建设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马西恒、童星:《敦睦他者: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之路——对上海市Y社区的个案考察》,《学海》2008年第2期。

麦格(Marger Mart in N.):《族群社会学》,祖丽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2007。

潘泽泉:《社会学的研究范式:解释社会的可能性及其效度——兼论农民工研究范式的转换》,《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5期。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钱正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覃明兴:《移民的身份建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重建权力还是重建社会?》《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15日。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与对策建议》,《中国工运》2010年第7期。

人口研究编辑部:《新生代农民工:特征、问题与对策》,《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任远:《谁在城市中逐步沉淀了下来?——对城市流动人口个人特征及居留模式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任远、乔楠:《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盛来运:《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4期。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

宋林飞:《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其评估》,《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宋全成:《论二战后德国的合法移民及社会融合政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宋国恺:《分群体分阶段逐步改革农民工体制问题——基于农民工分化与社会融合的思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唐斌:《“双重边缘人”:城市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形成及社会影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期。

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唐利平:《“边际人”心态及其影响因素——三峡农村跨省外迁移民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2期。

田丰:《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田凯:《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

田凯、卫思祺:《外来农民工个体户城市适应性研究——来自新街的考察》,《中州学刊》1998年第3期。“外来农民工”课题组:《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状况》,《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王春光:《巴黎的温州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王春光:《农民工在流动中面临的社会体制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4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春光:《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王春光、Jean Philippe BEJA:《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王春兰、丁金宏:《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南方人口》2007年第1期。

王东、秦伟:《农民工代际差异研究——成都市在城农民工分层比较》,《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王桂新、罗恩立:《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桂新、王利民:《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综述》,《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王桂新、张得志:《上海外来人口生存状态与社会融合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5期。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 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王芮、梁晓:《温哥华华人新移民的社会融合》,《世界民族》2003年第4期。

王毅杰:《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王章华、颜俊:《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尉建文、张网成:《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魏万青:《从社会排斥到融入——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研究范式的转变》,《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邬民乐:《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理论界》2009年第3期。

吴新慧:《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社会排斥视角》,《社会》2004年第9期。

谢建社:《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

谢建社:《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冲突与分析——以珠三角S监狱为个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谢建社:《融城与逆城:新生代农民工两难选择——基于GGF监狱调查》,《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熊光清:《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排斥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杨桂宏:《农民工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杨绪松、靳小怡、肖群鹰、白萌:《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政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2期。

叶鹏飞:《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七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2011年第2期。

悦中山、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从“先赋”到“后致”: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社会》2011年第6期。

张国胜:《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张展新:《从城乡分割到区域分割——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新视角》,《人口研究》2007年第6期。

赵光伟:《农民工问题与社会稳定相关性研究》,《人民论坛》2010年第17期。

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 期。

赵晔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社会》2007年第6期。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郑梓桢:《依然漂泊的群体——从广东省看外来打工阶层驻留前景》,《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4期。

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鲍霭斌译,商务印书馆,1995。

周敏、林闽钢:《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周敏、林闽钢::《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朱力:《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朱庆芳::《从指标体系看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2期。

朱宇:《国外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启示》,《人口研究》2004年第3期。

朱宇:《新生代农民工:特征、问题与对策》,《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邹农俭:《农民非农民化的阶段、形态及其内部关系》,《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邹农俭:《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研究》,《人口学刊》2001年第5期。

邹农俭:《论农民的非农民化》,《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邹农俭:《论农民的阶层分化》,《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邹农俭:《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邹农俭等:《江苏农民工调查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邹农俭:《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Amsden,Alice H.1989,Asia‘s Next Giant:South Korea and L ate Industrializ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ppadurai,A.1991,“Global Ethnoscapes:Notes and Queries for a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In R.G.Fox (ed.)Recapturing AnthropologyWorking in the Present. Santa Fe: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Bernard,P.1999,“Social cohesion:A critique”. In CPRN Discussion paper,Ottawa: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Inc.

Bhugra,et al.1999,“Cultural Identity and it s Measurement:A Questionnaire for Asia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May-Aug.

Biscoff,H.2002,Immigration issues. Westport,CN:Greenwood.

Bogardus,Emory S.1925,“Measuring Social Distance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ology 9.

Bouge,D.J.1959,“Internal Migration.”in P.M.Hauser & O.D.Duncan (eds.),The Study of Popula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ewer,M.B.1999,“Multiple Identities and Identity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3.

Brown,R.2000,“Social Identity Theory:Past Achievements,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0.

Brubaker,R.2004,Ethnicity without Groups.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baker,R. & F.Cooper 2000,“Beyond‘Identity.’.” Theory and Society 29.

Cai,Fang & Dewen Wang 2003,“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The China Review 3(2).

Castles,S. & M.J.Miller 1993,The Age of Migration: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Chan,J.,To,Ho-Pong,and Elaine Chan,2006,“Reconsidering Social Cohesion:Developing a Definition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Research”,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Vol.75,No.2(Jan.,2006),pp.273-302

Chrisman,N.J.1981,“Ethnic Persistence in an Urban Setting.” Ethnicity 8.

Chriswick,Barry R.1984,“The LaborMarket Status of American Jews:Patterns and Determinant s.”in American Jewish Year Book, 1985.New York:American Jewish Committee.

Cordon,M.M.1964,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uellar,I.,B.Arnold& R.Maldonado 1995,“Acculturation Rat ing Scale For Mexican Americans II:Arevision of the Original ARSMA Scale.” Hispani 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7.

De Vos,G.1995,“Ethnic Pluralism: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L.Romanucci & G.de Vos(eds.),Concepts of Ethnic Identity:Creation,Conflict and Accommodati on. Walnut Creek,CA:Alta Mira Press.

Deyo,Frederic C.1995,“Capit al,Labor,and Stat e in Thai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The Impact of Glob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In Jozsef Borocz& David Smith (eds.),A New World Order? Glob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L ate Twentieth Century. Westport,CT:Praeger,

Deyo,Frederic C.2000 “Reform,Globalization,and Crisis:Reconstructing Thai Labour.”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Australia) 42,2 (June).

Durkheim E.,1933,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New York:Fress.

Fischer,C.1975,“Toward a Subculture Theory of Urbanis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0(May).

Fischer,C.1995,“The Subcultural Theory of Urbanism:A Twent ieth-Year Assess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Fishbein,Martion 1965,“A Consideration of Beliefs,Attitudes and Behavior.”in I.D.St einer & M.Fishbein(eds.),Current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Holt Rinehart.

Friedkin,Noah E.,2004 “Social Cohes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30,pp.409-425.

Gans,H.,1979,“Symbolic Ethnicity:The Future of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es in America”,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2(1):1-20.

Gans,H.,1996,“Second-Generation Decline:Scenarios for the Economic and Ethnic Futures of the post-1965 American immigrants”,in Carmon,N.(ed.)Im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ies:Theorical analysis and policy-related research,65-85.Basingstoke:Macmillan.

Glazer,N.,Moynihan,D.,1970,Beyond The Melting Pot. Cambridge,Mass.:MIT Press.

Green,Andy,and Jan Germen Janmaat,2011,Regimes of Social Cohesion:Societies and the Crisis of Glovalization,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Hornsey,M.J.2008,“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Sel-f cat egorization Theory:A Historical Review.”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

Horowitz,B.1998,“Connect ions and Journeys:Shifting Identities Among American Jews.”Contemporary Jewry 19.

Hurh,W.M. & K.C.Kim 1984,“Adhesive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 s in the U.S.:An Alternat ive Strategy of Minority Adapt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8(2).

Jackman,M.R. & R.W.Jackman 1973,“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 u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

Jenkins,R.1997,Rethinking Ethnicity:Arguments and Exploration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Jenkins,R.2008,Social Identity (3rd edition).London:Rout ledge.

Jenson,J.1998,“Mapping social cohesion:The state of Canadian research”. Ottawa: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 Inc.

Joseph Chan,Ho-Pong To & Elaine Chan,2006,Reconsidering Social Cohesion:Developing a Definition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Research,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Vol.75,No.2(Jan.,2006),pp.273-302.

Kim,K.C. & W.M.Hurh 1984,“Adhesive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 s in the U.S.:An Altermative Strategy of Minority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8(2).

Koo,Hagen 2001,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lass Formation.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rueger,A.O.1992,Economic Policy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xford:Basil Blackwell.

Krugman,Paul 1994,“The Myth of Asian Miracle.” Foreign Affairs 73.

Lawler,E.J,and Yoon,J. 1996. “Commitment in exchange relations:test of a theory of relational cohes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1,No,:89-108.

Levine,H.B.1997,Constructing Collective Identity: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ew Zealand Jews,Maori,and Urban Papua New Guineans. Frankfurt am Main:Peter Lang.

Lewis,C.C.2000,“Pers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Human Development 43.

Lin,Just in,Gewei Wang & Yaohui Zhao 2004.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2(3).

London,P. & B.Chazan 1990,Psychology and Jewish Identity Education.New York:American Jewish Committee.

Loretta,B.1999,“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ies:Introduc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99.

Markus,H.R. & R.J.Heiman 1996,“Culture and ‘Basic’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In E.T.Higgins & A.W.Kruglanski (eds.),Social Psychol ogy: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 New York:Guilford.

Markus,H.R. & S.Kitayama 1991,“Culture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 ion,Emotion,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Massey,D.1993,“Power-geometry and a Progressive Sense of Place.”In J.Bird,B.Curtis,T.Putnam,G.Robertson & L.Tickner(eds.),Mapping the Futures. London:Routledge.

Massey,D.et al.1993,“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d Appraisal.”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19,No.19,No.3.

Maxwell,J.1996“Social dimensions of economic growth”. Ottawa: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tworks,pp.13.

McPherson,M. and Smith-Lovin,L.,2002“Cohesion and membership duration:linking groups,relations and individuals in an ecology of affiliation”. Advanced Group Research.19:1-36.

Millard,J. & A.L.Christensen 2004,“BISER Domain Report No.4 Regional Ident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by the European Community Under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echnology”Programme(1998-2002).

Mitchell,A. & R.Shillington 2002,“Poverty,Inequality and Social Inclusion.” http://www.Laidlawfdn.Org/page-1069.cfm,December 2002.

Nieuwenhuysen,2007,Social cohesion in Australi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asi,A.2001,“Bounded Spaces in the Mobile World:Deconstructing ‘Regional Identity’” Royal Dutch Geographical Society KAN 2.

Paasi,A.2003,“Region and Place:Regional Identity in Question.”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7(4).

Paasi,A.2002,“Regional Worlds and Word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

Park,Robert E.1974,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the Romantic Tempe.Robert E.Park & Ernest(eds.).

Petrissans,C.M.1991,“When Ethnic Groups Do Not Assimilate:The Case of Basque-American Resistance.” Ethnic Groups 9.

Pigott,B.S. & M.A.Kalbach 2005,“Language Effects on Ethnic Identity in Canada.” Canadian Ethnic Studies,June.

Portes A.,and Zou,M.,1993,“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Among Post-1965 Immigrant Youth”.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s,530::74-96.

Portes,Alejandro,Robert Nash Parker & Josea Cobas 1980,“Assimilation or Consciousness:Perceptions of U.S.Society Among Recent Lat in American Immigrant t o the United States.”Social Forces(59)1.

Ritzen,J.,2002,“Social Cohesion,Public Policy,and Economic Growth:Implications for OECD Countries”. http://www.oecd.org/dataoecd/25/2/1825690.pdf

Rogler,L.H.,D.E.Cortes& R.G.Malgady 1991,“Accultu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Hispanics:Convergence and New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

Saad,L.1995,“Immigrants See U.S.as Land of Opportunity.” Gallup Pull Monthly(July).

Stark,O. & J.E.Taylor 1991,“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1.

Suro,R.1998,Stranger Among Us:How Latino Immigration Is Transf orming America.New York:Alfred A.Knopf.

Tajfel,H. & J.C.Turner 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eds.) by Worchel S. & Austin W.Nelson Hall:Chicago.

Todaro,M.P.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9(1).

Wade,Robert 1990,Governing the Marke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rd,C.,S.Bochner & A.Furnham 2001,The Psychology of Sulture Shock(2nd ed.). Boston:Routledge Kegan Paul.

Warner,W.L.,and Srole,L.,1945,The Social Systems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Wertheimer,J.(ed.) 1997,Jewish Identity and Religious Commitment:The North American Study of Conservative Synagogues and Their Members 1995-96. New York:The 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

Wilder,E.I.1996,“Socioeconomic Attainment and Expressions of Jewish Identification,1970 and 1990.”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35.

World Bank 1993,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hao,Yaohui 1999,“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7(4).

简 介:为深入研究广州农民工就业、创业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和完善广州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经验,探索广州农民工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的新路径,本书从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保障学等多个学科视角,从广州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状况、农民工培训、农民工社会服务需求、农民工服务管理、农民工融入、农民工随迁子女教...

作者: 谢建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