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5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路径优化
作者: 王羽涵
SSAPID:102-3811-7167-02DOI:本
报告 以司法确认程序的改革脉络为出发点,展现司法确认程序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发展,明确司法确认程序承载的协同治理功能、化纷止争功能和司法减负功能。 -
B.18 涉案企业合规制度的实践与建构*
作者: 河北省赞皇县人民检察院企业合规研究课题组
SSAPID:102-8716-1836-38DOI:本
报告 针对涉案企业合规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分析阐释我国进行涉案企业合规制度建构的原因及特殊背景,论述当下的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实践以及暴露出的问题。 -
B.12 河北省水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状况调研
作者: 骆艳青
SSAPID:102-7960-7696-03DOI:本
报告 对相关的立法、执法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河北省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将面临的一些问题。 -
B.10 加强地方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研究 作者: 袁任新,李佑标
SSAPID:102-0685-0283-62DOI:备案审查制度是国家立法机关针对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等主体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通过备案和审查两个监督环节,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立法监督制度,是符合中国立法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从静态角度来看,该制度本身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备案审查主体、范围、标准、程序及其法律效力。从动态角度来看,该制度的有效运行与能力建设密切相关。这种能力建设不仅包括备案审查主体自身,还包括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以及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
-
B.7 河北省设区市人大立法信息公开情况调研
报告 作者: 靳志玲
SSAPID:102-7681-6516-93DOI:本
报告 通过对全省设区市人大常委会网站的立法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各市人大立法信息公开情况的亮点和短板,并对推进人大立法信息公开提出对策建议。 -
B.6 有力维护党内法规制度严肃统一的河北实践
作者: 河北省委法规室
SSAPID:102-6056-9339-03DOI:本
报告 主要从省委安排部署、建立健全制度、形成工作格局、加大审查力度、突出审查重点等方面,对河北省备案审查十年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对新时代新征程河北备案审查工作进行展望。 -
B.1 2022~2023年河北省法治发展
报告 作者: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SSAPID:102-3170-9265-73DOI:2022年,河北省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全省工作大局,全面加强党对法治河北建设的领导,加强立法引领、规范与保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深入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及时高效、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河北针对其在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2023年进一步聚焦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法治需求,着力提高立法质量效率,稳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持续增强全民普法实效,保证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B.19 共同富裕视阈下河北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路径
研究 作者: 赵萌,缪旭勤
SSAPID:102-2090-0332-38DOI:党的二十大
报告 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
B.8 以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助力雄安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究 *作者: 张冬丽,杨彦波,张玉苗
SSAPID:102-6693-0566-80DOI:本
报告 探讨了雄安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必要性以及以四链融合为抓手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分析了雄安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特点和目前人才供给的不足之处,从顶层设计、产业基础、服务环境、 -
B.3 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问题
研究 本报告 为河北省社科联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课题“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问题研究 ”的研究 成果,项目类别: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220202264。"作者: 鲍志伦
SSAPID:102-0602-0761-92DOI:本
报告 首先关注了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特征,并在分析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现状的前提下,对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培养的对策,即树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高校发展观 -
B.22 河北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路径与机制
研究 *作者: 赵然芬
SSAPID:102-0900-2265-36DOI: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和难点。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城乡差距小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低水平的共同富裕。虽然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构成,但经营性收入是导致河北省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关键原因。通过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产业门类和是否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都会对农民经营性收入产生显著影响,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合作社等对部分产业农户增收影响显著。基于此,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二是积极发展高效畜牧业,三是大力推进农村二、三产业蓬勃发展。
-
B.12 河北省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对策
研究 作者: 唐丙元
SSAPID:102-0175-3285-97DOI:保障粮食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让农民愿意种粮、种好粮食。河北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推进种业振兴,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粮食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农民种粮效益得到有效保障。但受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影响,农民种粮比较收益总体不高,并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确保粮食丰收、农民增收,是一项长期重大战略任务。河北省要全面落实国家部署,结合实际省情、粮情,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效保障农民种粮收益。
-
B.10 2022~2023年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 范旻
SSAPID:102-0619-8397-19DOI:为促进全省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平稳增长,本
报告 建议继续制定实施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提升促进消费优惠措施的普及广度和深度;多措施、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让城乡居民敢于消费,有能力消费;建设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
中国残疾人事业
研究 报告 (2023)SSAPID:101-0759-0867-69ISBN:978-7-5228-1749-1DOI:暂无内容
本书为第5本残疾人事业蓝皮书,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组织,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
研究 院编撰。本书的出版有望为理论界的研究 提供有益的借鉴,也能够为实践部门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
河北社会发展
报告 (2023)SSAPID:101-2930-2253-11ISBN:978-7-5228-1615-9DOI:法律声明
皮书网
基本子库
Abstract
河北蓝皮书(2023)编辑委员会
摘要
皮书数据库
Ⅰ 总报告
B.1 2022~2023年河北省社会发展报告
一 2022年河北省社会发展基本形势
(一)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
(二)城乡居民收入稳中有升
(三)社会保障兜底功能不断强化
(四)健康河北建设成效显著
(五)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六)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二 社会民生领域的主要短板
(一)区域民生建设不平衡
(二)“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仍显不足
(三)青年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四)教育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五)京津冀公共服务差距缩小不明显
三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一)雄安率先探索共享发展
(二)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民生新境界
(三)智慧民生服务成为新发展方向
(四)社群成为基层服务重要力量
四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社会发展新高度
(一)加快推进民生事业共享发展
(二)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上水平
(三)加快提高民生发展现代化水平
(四)加快完善民生质量评价体系
(五)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社会治理共同体
Ⅱ 综合发展篇
B.2 河北省城乡社会治理发展报告
一 2022年社会治理基本形势与主要成绩
(一)全省社会治理工作的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绩突出
(二)以党建引领城乡社会治理,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和社区服务效能
(三)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市域社会治理成绩明显
二 2022年较突出的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及应对措施
(一)重拳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问题
(二)开展“百日行动”,打击违法犯罪,营造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
(三)持续打击以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违法犯罪,培养全民反诈意识
三 2023年城乡社会治理展望与工作重点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社会治理的相关要求
(二)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三)全面提升城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切实服务于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
B.3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报告
一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
(三)城镇化布局结构日趋优化
(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深化
二 存在问题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高
(二)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聚能力欠佳
(四)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五)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三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二)加快建设石家庄都市圈
(三)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四)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发展
(五)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
(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B.4 河北省生态环境发展报告*
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与引导
(一)加强顶层设计
(二)加强规划引导
(三)加强制度建设
(四)开展环境治理专项行动
二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
(一)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二)水污染防治见成效
(三)土壤污染防治见成效
(四)农村环境治理见成效
(五)增绿降碳见成效
三 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转型: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二)减污: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三)扩绿: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降碳: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五)共享:建立健全生态共享发展机制
B.5 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
一 河北省老龄事业加快发展,老年人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逐步健全政策体系
(二)养老资源供给更加丰富
(三)积极进行服务创新实践
(四)老龄优待帮扶政策逐步配套
(五)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日益完善
(六)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二 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 未来河北省老龄事业发展重点举措
(一)健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二)优化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三)打造多元化养老产业发展体系
(四)构建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五)完善全流程养老服务监管体系
Ⅲ 民生建设篇
B.6 构建河北共享发展实践制度体系
一 深刻认识推进共享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共享发展的时代意义
(二)推进共享发展的历史责任
二 浙江共享发展实践经验和启示
(一)浙江实践的重要经验
(二)对河北实践的主要启示
三 河北省构建共享发展实践制度体系
(一)积极培育共享经济
(二)夯实共享设施基础
1.瞄准生产生活便捷需求,全面推进公用设施共建共享
2.发挥智慧网络作用,提升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程度
3.坚持设施开放政策导向,推动单位基础设施适度共享
(三)提升公共服务共享水平
1.高水平保基本,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
2.强化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普惠性公共服务
3.满足多元化需求,适度发展高端生活服务
(四)保障人人享有发展机会
1.立足全民共有共享导向,探索资源有计划开发利用共享途径
2.建设社会健康流动机制,打造和谐共生共享美好社会
3.维护教育权就业权,开辟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新篇章
(五)推进发展成果全面共享
1.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2.有序扩大政治参与,保障公民分享政治权利
3.营造全新社会风尚,共享社会文明成果
B.7 社会治理共同体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 社会治理共同体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
(二)社会治理共同体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二 社会治理共同体引领推动乡村基层社会治理
(一)优化乡村社会治理结构
(二)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效能
(三)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三 社会治理共同体引领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一)完善城市基层社区协商机制,彰显“社区善治”
(二)完善城市基层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促进全民参与
(三)推动城市基层社区协同合作,打造“互惠共治”
B.8 共享发展理念下城市更新的政策与路径研究
一 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城市更新
二 城市更新的理念与政策
(一)国家层面的城市更新政策
(二)河北省的城市更新政策
1.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2.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和“绿色社区”建设
3.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扩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安全性和韧性
三 城市更新的规划实施路径——基于石家庄、唐山、沧州等设区市的政策分析
(一)建立城市更新的领导和统筹机制
(二)建立健全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和实施体系
(三)创新融资渠道和方式,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城市更新
(四)以城市更新基金形式进行融资和资金运作
(五)规划管理政策在城市更新中发挥的作用
四 总结
B.9 社会资本驱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创新的路径研究*
一 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二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主体意识淡薄,现代社会资本缺失
(二)制度约束性不强,规范性社会资本不足
(三)文化供给模式单一,横向社会资本匮乏
(四)民间文化资本力量薄弱,无法对文化发展形成有效支撑
三 社会资本驱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创新的路径思考
(一)加强民间文化组织引导,培育农村民间文化力量
(二)发掘利用传统乡土文化,推动传统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转型
(三)强化公共意识,丰富社会信任资本
(四)构建多元参与网络,拓展横向社会资本
(五)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制度要素,以制度规范消解社会资本负效应
B.10 数字技术支撑下河北省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研究*
一 河北省智慧健康养老发展状况
(一)以顶层设计为抓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二)以示范带动为突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建设扎实推进
(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健康养老新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步伐加快
(四)以资源整合为纽带,多元化智慧健康养老管理服务持续推进
二 河北省智慧健康养老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在智慧健康养老的职能发挥上存在“重政策、轻统筹”的问题
(二)智慧健康养老仍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智慧健康养老缺少规范化的行业标准体系
(四)智慧健康养老的数据整合专业化程度较低
(五)老年人健康养老的科学化水平亟待提升
三 推进科技支撑的河北省智慧健康养老模式创新
(一)强化链式平台建设,创新智慧健康养老体系化运营模式
(二)注重数智实践拓展,打造河北省智慧健康养老场景应用模式
(三)推进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河北省智慧健康养老区域特色合作模式
(四)推动虚实双线并行,构建线上线下健康养老资源融合发展模式
B.11 共同富裕背景下推进河北省老年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研究
一 老年社会救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老年群体更易陷入贫困
(二)老年群体脆弱性突出
(三)老年群体脱贫更为艰难
二 河北省老年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现状
(一)河北省社会救助及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成效
(二)河北省老年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1.在老龄化加剧、流动性增强的趋势下救助识别难度加大
2.救助标准低水平运行与滞后性调整导致救助效果欠佳
3.救助项目的相对单一性与需求的多层次性“供需错配”
4.老年贫困代际传递突出,削弱代际公平性与持续性
5.“谋发展”式的救助项目偏少,难以跳出“贫困陷阱”
三 共同富裕背景下推进老年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提高社会救助瞄准率,全面识别贫困老年人
(二)适应相对贫困治理需求,推动救助水平提升
(三)拓展创新救助方式,培育反贫困治理新动能
(四)发展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阻断代际贫困传递
(五)推动开发式助老扶贫,实现长效可持续脱贫
B.12 引领、组织与撬动:重塑河北乡村共同意识的探索
一 创办农村老年食堂的经验
(一)唐山滦南县西胡各庄村“四个一点”模式
1.“没人做饭”成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中的大问题
2.多措并举,建立常态化运营保障模式
3.解放劳动力,对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4.讨论
(二)石家庄市井陉县东南正村“协会+”合作模式
1.成立互助组织和志愿服务队
2.多方合作,老年食堂实现自行运转
3.减轻村民负担,解放更多的劳动力
4.讨论
(三)保定市清苑区西林水村“集体承办”模式
1.村庄的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2.依靠集体经济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3.“幸福食堂”进一步促进了“老有所为”
4.讨论
二 重塑乡村共同意识的探索
(一)乡村共同意识是乡村发展的基础
(二)乡村共同意识是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三)乡村共同意识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三 拓展乡村共同发展新思路
(一)党建引领,推动乡村善治
(二)组织振兴,提升农民合作信心
(三)内化社会力量,提升村庄主体性
四 建立村民合作组织机制、建立“一体联动”的服务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的“软基建”
(一)村党支部走上前台,建立村民合作组织机制
(二)创新政府资源下乡方式,建立“一体联动”的服务模式
(三)公益力量为合作赋能,打造乡村振兴的“软基建”
B.13 河北省生态共享发展机制研究*
一 生态共享的科学内涵
(一)共享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生态共享的基本内涵
二 推进生态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平正义原则
(二)坚持“四维治理”原则
(三)坚持精细化原则
三 河北省生态共享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生态共享意识薄弱
(二)环境制度与治理机制不完善
(三)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与共享面临诸多问题
(四)生态共享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
四 河北省生态共享发展机制的实现路径
(一)生态共享发展机制
(二)生态共享发展的实现路径
1.构建生态共享的理念认同机制
2.构建生态共享的制度保障机制
3.构建生态共享的协同治理机制
4.构建生态共享的利益协调机制
5.建立健全生态共享的监督机制
6.建立生态共建共享大数据中心,形成生态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7.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培育生态共享的社会行动机制
B.14 社会保障视野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一 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置于社会保障视野之下研究
二 河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整体形势及政府应对策略
(一)更多大学毕业生应聘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二)高校更加重视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
(三)更多大学毕业生采取了灵活就业形式
(四)创业政策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
(五)鼓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六)政府组织的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渠道
三 河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就业率低,失业率高
(二)就业规模大,就业压力大
(三)就业需求减少,就业岗位紧张
(四)社会保障制度仍然不完善,难以保障就业需求
四 社会保障视角下河北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一)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二)打破社会保障制度分割,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三)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大学生再就业创造机会
(四)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制度,作为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补充
B.15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
一 家风的内涵及家风建设的必要性和时代价值
(一)家风的内涵
(二)家风建设的必要性和时代价值
二 新时代家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家风功能弱化
(二)不同区域的家庭培育家风的资源不同
(三)制度性政策性支持的不足阻碍家风建设
(四)多元价值观对家风传承带来消极影响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家风的正确认知
(二)科学弘扬家风,加强宣传引导,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家风
(三)以家庭为起点,培育家风,筑牢社会治理共同体
(四)传承中国传统优良家风,发挥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
(五)推进制度完善,开展广泛的群众性家风创建活动
B.16 河北省城市青年民生发展状况研究
一 基本调查情况
(一)调查对象性别结构
(二)年龄段分布
(三)受教育程度
(四)政治面貌
(五)目前所处状态
(六)身份类型
二 城市青年群体民生状况分析
(一)学业压力沉重,心理负担较大,“内卷”与“躺平”并存,渴望优秀成绩
(二)工作状况不满意,有较高的职业选择预期,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
(三)身体状况总体良好,部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对医疗保障有迫切需求
(四)经济压力较大,收支基本均衡,购房难度大
三 推动城市青年群体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推进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民生
(二)完善就业创业体系,加强就业保障
(三)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发挥青年主体作用
(四)加强文化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B.17 数据要素赋能河北省乡村数字治理现代化*
一 引言
二 数据要素赋能乡村数字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及内在逻辑
(一)数据要素赋能
(二)乡村数字治理体系、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及二者的关系
(三)数据要素赋能乡村数字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性
(四)数据要素赋能乡村数字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三 数据要素赋能河北省乡村数字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困境
(一)部分乡村地区数字化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二)多元共治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基层治理主体能力不足
(三)数据开放水平较低,限制了乡村治理信息的传输与共享
(四)乡村数字人才不足,制约乡村数字治理现代化实现
四 数据要素赋能河北省乡村数字治理现代化实现路径
(一)搭建数字化基础设施网络,为数据要素赋能提供基础
(二)数据要素赋能乡村治理“三治”融合,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
(三)构建统一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加强乡村治理数据要素整合
(四)应用数字技术丰富乡村治理手段和方式,促进数据要素赋能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加强数字化教育培训,提升村民的数字化素养
B.18 河北省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设计
(一)指标体系构建
1.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测算指标体系
2.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测算指标体系
(二)研究方法
1.熵值法
2.耦合协调度模型
(1)协调度评价指数T
(2)耦合度C
(3)耦合协调度指数D
三 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河北省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子系统指标权重
(三)河北省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数
(四)河北省乡村振兴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评价
四 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1)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2)丰富乡村文化产品种类,提升农民文化生活质量
(3)创新协调发展机制,解决地区发展失衡问题
主编简介
皮书
本书对2022年河北省社会发展总体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系统
研究 ,对养老、就业、医疗、生态、文化、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等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进行专题研究 。总报告 分析了2022年河北省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存在的短板、社会热点及提高社会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综合发展篇由4篇研究 报告 组成,比较全面地分析了2022年河北省城乡社会治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生态环境、老龄事业等领域的总体形势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民生建设篇分别研究 了河北省共享发展实践制度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城市更新政策创新与行动路径、社会资本驱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创新路径、数字技术支撑的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老年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乡村共同体意识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