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3 广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的重大进展和发展举措
作者: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SSAPID:102-2698-3375-52DOI:广东科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1+1+9”工作部署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推动
区域 创新综合能力连续 -
B.15 广东推进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
作者: 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
SSAPID:102-6690-7317-19DOI:目前,“双碳”目标与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省内
区域 绿色发展不平衡、碳排放总量控制及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难度大、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等难题。本报告建议从政策上协调考虑“双碳”目标推进与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三大体系,即广东特色的多元能源体系、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和省内区域 梯度达峰体系,率先有序实现广东“双碳”目标。 -
B.6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
区域 协调发展作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SSAPID:102-6122-9730-52DOI:广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解决城乡
区域 协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迈进全国第一方阵的主要举措,广东“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本报告建议从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强化规划引领、推进乡村建设补短板攻坚行动、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促进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 -
四川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2)
SSAPID:101-8097-7925-89ISBN:978-7-5228-0105-6DOI:暂无内容
本书聚焦过去一年四川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主要问题以及经验做法,包括2021年四川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总体概况及2022年四川农业农村发展的预测与展望,围绕四川乡村如何推动共同富裕展开深度专题研究,突出四川乡村不同
区域 和发展领域推动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调查与分析 -
B.27 韶关市2021年经济运行综述及2022年展望*
作者: 韶关市发展研究中心
SSAPID:102-9521-1003-21DOI:总体来看,经济发展虽然存在经济体量偏小、
区域 优势不强、产业链不完善、创新投入偏低、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下行压力大等短板,但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因素持续累积。 -
B.10 广东旅游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SSAPID:102-5711-3857-19DOI:本报告建议加强工作力量专项规划“两个统筹”,加强
区域 合作开拓“两个市场”,围绕基础设施、重点项目、资金支持、用地保障做“四项提升”。 -
B.19 携手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担当新作为*
作者: 广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SSAPID:102-9915-5377-65DOI:从小处着手,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职能作用,着眼展现核心引擎的责任担当,谋划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宏伟蓝图,强化“智联通”“硬联通”“软联通”“链联通”“心联通”,强化“双城”联动和
区域 核心引擎功能 -
B.18 广东产业共建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
作者: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
SSAPID:102-5576-0226-72DOI:广东是
区域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区域 ,在现行产业帮扶机制下,区域 产业合作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城市单向的产业转移为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形成区域 产业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在我国大力推动共同富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广东必须转变政府主导下的单向转移帮扶模式,以资本、人才、技术、消费市场双向开放为路径,完善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 合理流动的产业共建机制,实现要素的融合与共生 -
B.12 2017~2022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效与改革趋势
作者: 张志英,赵悦彤
SSAPID:102-2055-2588-90DOI:四川省严格遵循中央的指示,紧跟高等教育改革新风向,提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把控、类别有序加快推进高水平高校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实现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递进,创新性地走出了高校跨
区域 协同发展然而四川省内高等教育发展仍面临区域 不平衡不充分、高校教育体系内“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亟待加强、高等院校内部各层次发展差距显著的问题。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提出要以高等教育推进区域 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路径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探索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
B.1 2021~2022年四川省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作者: 廖冲绪,刘伟,黄熹微
SSAPID:102-2885-3170-89DOI:同时,2022年四川省社会发展事业也面临着三个主要的全新挑战,分别为:风险因素增加给社会稳定与基层治理带来的挑战,缩短城乡、
区域 发展差距依然是关键的现实发展诉求,还需进一步理顺并平衡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等 -
2022年四川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SSAPID:101-7068-2900-55ISBN:978-7-5201-9864-6DOI:基本子库
皮书
法律声明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稳增长成效显著 促经济再回正轨
一 2021年四川经济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
1.经济增长速度前高后低
2.三次产业呈同步回升态势
3.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4.部分行业效益显著改善
5.区域发展更加均衡
6.消费需求加速回升,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7.出口总额持续增长,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三)经济重回正轨的原因分析
二 2022年四川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继续恢复但力度减弱
(二)国内经济动力转换但速度下降
(三)产业水平继续提升但发展不平衡
三 对2022年经济走势的预测和政策建议
(一)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二)稳定投资增长和促进服务业复苏
(三)加紧部署与“双碳”相关的产业发展
(四)积极对接中央各种支持政策
(五)稳定房地产投资和稳定要素供给
Ⅱ 分报告
B.2 2021~2022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分析与预测
一 2021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一)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二)产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三)工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小幅回落
(五)民生领域投资稳定向好
(六)项目数量稳步增长
二 四川省各市州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情况比较
三 四川省与其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横向比较
四 四川省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预测
B.3 2021~2022年四川省财政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四川财政运行情况
(一)近五年四川财政运行情况
(二)四川省2021年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
1.财政运行基本情况
(1)全省财政收支情况
(2)省级财政收支情况
2.财政运行主要特点
(1)收支运行平稳,增幅持续扩大
(2)地方增势稳定,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3)收入质量优化,主体税种贡献突出
(4)支出投向越来越优化,重点领域保障有力
二 2022年四川财政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2021年前三季度四川经济发展情况
(二)2022年四川经济形势预测
(三)2022年四川财政形势预测
三 促进四川财政平稳运行的政策措施
(一)继续开源节流,厉行节约
(二)大力发展“双碳”经济,开拓新税源
(三)加快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紧抓RCEP的签署,加快全省产业优化布局
B.4 2021~2022年四川省金融形势分析与研判
一 2021年前三季度四川省金融业运行态势
(一)2021年前三季度存款类金融机构业务运行分析
1.存款业务
2.贷款业务
(二)2021年前三季度证券期货机构及市场运行分析
(三)2021年前三季度保险类金融机构及业务运行分析
二 2022年四川省金融业发展研判
(一)2022年四川省存款类金融机构及业务发展研判
(二)2022年四川省证券期货机构及市场发展研判
(三)2022年四川省保险类金融机构及业务发展研判
B.5 2021~2022年四川省消费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 2021年四川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态势
(一)消费品市场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
(二)消费热点领域增速显著
(三)物价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二 2022年四川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环境与展望
(一)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具备较稳健的经济社会基础
(二)“全面促进消费”写入“十四五”规划
(三)四川省积极打造促进消费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
三 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多措并举,需求端与供给端共同发力促进消费复苏增长
(二)积极拓展新型消费发展空间
(三)大力推动四川省消费重点领域建设
(四)着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B.6 2021~2022年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分析与预测
一 2021年四川进出口贸易现状与特点
(一)四川进出口商品贸易现状分析
(二)四川进出口运输方式分析
(三)四川对世界各大洲进出口情况分析
(四)四川进出口企业性质分析
二 2021年四川进出口贸易特点分析
(一)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成都,其他城市开始发力
(二)一般贸易方式与保税物流方式贸易增长较快
(三)主要贸易伙伴:美国、东盟、欧盟、中国台湾与韩国
(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持续增长
(五)机电产品为出口主力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三 2022年四川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一)四川进出口贸易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二)四川进出口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进出口贸易品种更加丰富
(三)四川进出口贸易将形成以成都为主体多点发展的态势
(四)进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东盟、欧盟等,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Ⅲ 区域篇
B.7 2021~2022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经济区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区经济运行现状
(二)经济运行的纵横对比
1.纵向对比
2.横向对比
二 经济区经济发展成效及面临的制约
(一)经济区经济发展成效
1.经济实力稳固提升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4.门户枢纽功能增强
5.公共服务提质扩容
6.生态环境更加优良
(二)经济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
1.内部发展极不平衡
2.产业协作配套亟须加强
3.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尚需时日
4.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三 2022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形势预测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
(四)数字经济作用凸显
四 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一)健全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立足各市比较优势,塑造特色化发展优势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四)推动产业协作共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共护绿水青山
B.8 2021~2022年川南经济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川南经济区发展现状
(一)经济增长持续恢复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工业发展稳步回升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五)消费品市场持续回暖
(六)财政收支稳健运行
(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恢复式增长
二 川南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川南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机遇
1.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推动南向开放
2.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一体化
3.四川省良好经济形势提供稳定发展环境
(二)川南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1.疫情影响与国际格局改变带来的不稳定性
2.区域内分工协作程度不高
3.协同创新能力不足
三 2022年川南经济区经济形势预测
(一)经济增长稳中加固
(二)产业结构深入优化
(三)消费市场稳中向好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向好
(五)区域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
四 政策与建议
(一)持续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二)合力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三)推动形成区域创新共同体
(四)协同共建绿色发展示范区
(五)加快推进城乡融合新发展
B.9 2021~2022年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1年前三季度川东北经济区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及特征
(一)地区经济总体运行状态
(二)居民收入与地方财政
1.城乡居民收入
2.地方财政收支
(三)消费与投资
(四)规模以上工业
二 2022年经济形势与地区产出增速估计
(一)国内经济形势展望:2022年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
(二)川东北经济区GDP潜在增速走势及2022年增速估计
1.时间序列模型拟合与预测
2.潜在增速观察
三 政策建议
(一)切实做好2022年经济领域稳增长工作
(二)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建设进程
(三)解决好增长乏力地区发展问题
(四)制定专门规划提升城乡居民收入
B.10 2021~2022年攀西经济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1年前三季度攀西经济区经济运行现状
(一)经济持续性恢复增长
(二)产业结构优化速度减缓
(三)规上工业发展节奏不一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加速
(五)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性增长
(六)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七)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二 攀西经济区经济运行面临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十九届六中全会指明了发展方向
2.四川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区发展给予了明确定位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
4.国家、省政府大力支持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制约因素
1.经济总量较小
2.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
3.绿色转型发展面临升级压力
三 2022年攀西经济区经济形势预测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二)产业结构优化速度持续放缓
(三)投资继续拉动经济增长
(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四 对策与建议
(一)继续确保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可控
(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三)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四)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
B.11 2021~2022年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2021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二)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三)工业发展进度差异较大
(四)服务业增速呈现前高后低
(五)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加快
(六)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二 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二)旅游主导的服务业增长缓慢
(三)消费市场发展未达预期
三 2022年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经济形势预测
四 对策与建议
(一)促进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发展旅游主导的生态服务业
(三)全面激发城乡消费市场活力
Ⅳ 产业与行业篇
B.12 2021~2022年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农业发展特点
(一)农业回归常态化增长,发展基础牢固
(二)生猪产能继续释放,畜禽生产形势好转
(三)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经济作物增产形势良好
(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五)各区域发展总体均衡,成都平原占比有所下降
二 2021~2022年四川农业发展面临形势及趋势预测
(一)面临形势
(二)趋势预测与展望
1.四川“稳农业”有望实现
2.生猪行业发展波动较大
3.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
三 推进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稳定粮食生产
(二)做优做强现代特色农业
(三)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平台建设
(四)健全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
(五)强化政策保障
B.13 2021~2022年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1年1~11月四川工业运行分析
(一)工业经济持续保持恢复性增长
(二)工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三)重点区域恢复较快,布局调整力度加大
(四)工业企业加快恢复,综合竞争力稳步增强
二 2022年四川省工业经济面临的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全球抗疫和宏观经贸形势依旧复杂严峻
(二)我国经济整体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三)2022年四川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及发展前景预测
三 2022年四川工业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关键要素和政策保障,全力稳增长
(二)提升主导优势产业能级,增强综合竞争优势
(三)优化工业布局,强化区域协同
B.14 2021~2022年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1年四川省服务业发展特点
(一)服务业实现持续增长
(二)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持续优化
(三)新经济领域服务业增强新动能
(四)经济社会贡献进一步巩固
二 2022年服务业发展面临形势
(一)国际新形势提出新挑战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新机遇
(三)“双碳”新目标催生新要求
三 “十四五”促进四川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二)着力打造产业载体
(三)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四)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五)着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B.15 2021~2022年四川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四川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二 2021年四川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三 2022年四川装备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
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机遇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
(二)不利因素
1.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2.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
3.全球能源危机、供应链短缺的影响
四 2022年四川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1.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稳步推进
2.航空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
3.轨道交通装备业发展迅速
4.智能制造装备业发展较快
5.现代农机装备等其他装备产业稳步发展
五 四川装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一)加快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加强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加快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
(四)加快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
(五)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成果转化
(六)强化装备制造业人才支撑
B.16 2021~2022年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背景
(一)四川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二)四川省老龄人口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二 2018~2020年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政策层面高度重视,政策基础夯实有力
(二)四川省老龄人口保障发展迅速
(三)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稳步增长,财政补贴与养老保险稳中有升
1.四川省人均收入及消费支出
2.财政支持情况
3.四川省养老保险缴纳与养老金发放情况
(四)养老机构的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
1.四川省养老机构数量
2.四川省养老机构床位数量
(五)养老方式多元化日益明显
1.养老方式
三 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预测
四 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二)市场有待开拓,产品及服务较单一,商业盈利模式不成熟
(三)养老机构床位数量不足,机构养老需求有待满足
(四)传统养老模式发展困难,新型养老模式有待完善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2.加大养老产业市场开拓力度,发展完善商业盈利模式
3.政府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
4.社会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携手共进,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完善新型养老模式
B.17 2021~2022年四川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四川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态势
(一)中医药资源优势显著
(二)中医药产业加速发展
(三)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四)中医药人才队伍更加夯实
(五)中医药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 四川省中医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机遇
(二)面临挑战
三 2022年四川省中医药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培养中医药人才
(三)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
(四)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B.18 2021~2022年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发展形势
二 发展成效
(一)产业规模跃居全国第三,支撑工业发展能力更加凸显
(二)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产品市场认知基础更加稳固
(三)资源要素吸聚能力增强,产业聚集发展态势更加明显
(四)人才科技体系趋于完备,支撑产业创新发展更加有力
三 机遇和挑战
(一)战略机遇叠加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二)消费结构升级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创造巨大市场
(三)技术创新加快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四 对策建议
(一)聚焦产业链现代化,塑造产业竞争优势
1.培育壮大优质市场主体
2.加快建设特色优势园区
3.提升全产业链发展能级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1.加强技术创新
2.加强产品创新
3.加强模式创新
(三)实施质量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1.全面提升“四川造”产品质量
2.着力打造“川字号”品牌矩阵
3.不断强化“走出去”市场推广
(四)实施融合开放战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1.融入乡村振兴助推农业跨越式发展
2.融入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加快发展
3.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引领产业合作
(五)实施绿色安全战略,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1.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2.加强生产安全食品安全
Ⅴ 热点篇
B.19 数字经济引领四川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一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数字经济特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1.数据价值化
2.数字产业化
3.产业数字化
(三)数字经济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1.数字经济与产业要素配置
2.数字经济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3.数字经济与企业综合能力提升
二 四川数字经济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以数据价值化提升产业资源配置效率
(二)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驱动产业竞争力提升
1.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凸显
2.产业数字化融合不断提速
(三)以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升企业综合能力
三 数字经济引领四川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制约
(一)数字产业化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二)产业数字化整体水平还不高
(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少且带动作用不足
四 四川数字经济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激发数字动力
(二)深化数字赋能
(三)推动数字创新
B.20 “双碳”目标下四川省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研究*
一 四川省制造业及其碳排放现状
(一)四川省工业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四川省能源消耗结构及总量状况
(三)四川省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及碳排放状况
二 四川省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形势
(一)国家和省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二)良好的产业条件为低碳绿色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三 四川省制造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
(一)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二)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三)提高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
B.21 四川利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产业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四川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现实基础
(一)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有保障
(二)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有基础
(三)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有优势
三 适合利用清洁能源发展的低碳产业
(一)绿色家居产业
(二)电动汽车产业
(三)云计算和数据中心产业
(四)储能产业
(五)绿氢产业
四 利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产业的思路
五 利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产业的建议
(一)加快制定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
(二)坚持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之路,打造清洁能源低碳产业集群
(四)建立健全清洁能源市场
B.22 房企债务危机与四川省房地产业发展分析研究
一 房地产业发展周期
二 房地产企业债务危机案例分析
三 2021年四川省房地产发展概况
四 2022年四川省房地产市场展望
B.23 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二 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一)统筹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二)统筹解决好发展的人才瓶颈
(三)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四)积极回应城乡群众重大民生关切
(五)健全城乡管理和治理体系
三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筑新发展格局
(一)结合发展实际创新乡村振兴思路
(二)结合产业优势创新富民增收思路
(三)发挥资源优势夯实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补齐发展短板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五)绿色发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B.24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环节和路径选择*
一 引言
二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科学演进
三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取得的重大成就
四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环节
五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路径
(一)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坚持生态优先发展
(三)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六)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
B.25 四川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 四川省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发展的情况分析
(一)我国金融业数字化发展的一般趋势
(二)四川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发展情况分析
二 四川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科技资金投入规模相对不足
(二)公司数据治理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
(三)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数字化转型的障碍
(四)公司组织结构难以适应转型需要
三 四川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数字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金融科技同普惠金融高度融合的发展战略
(二)构建互利共赢多方合作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
(三)在数字化转型中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四)全力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数字治理模式
(五)立足本地优势实现错位竞争发展
B.26 四川构建产业发展新优势研究
一 全球产业发展新格局、新趋势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全球产业变革
(二)逆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
(三)科技创新主导全球新兴产业方向
二 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和战略方向
(一)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二)面临较为严峻的内外部挑战
(三)现代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
(四)“五化”引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
三 四川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重大机遇
(一)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加快壮大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痛点
(三)新兴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四 积极构建四川优势新兴产业新图谱
(一)聚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二)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
(四)着力发展特色新材料产业
(五)积极发展医药健康产业
(六)前瞻布局一批未来新兴产业
五 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立体支撑体系
(一)实施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工程
(二)科学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建立新兴产业人力资源体系
(四)构建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体系
(五)创建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
(六)创新优质企业培育引进机制
主要编撰者简介
前言
皮书数据库
四川蓝皮书编委会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总报告主要对全省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分报告主要对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消费、进出口等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区域 篇对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 -
B.3 2021~2022年四川省财政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 胡建中
SSAPID:102-5677-1610-22DOI:要维持四川财政平稳运行,建议必须节流开源,厉行节约;大力发展“双碳”经济,开拓新税源;大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紧抓《
区域 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的机遇,优化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