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1 2021年
甘肃 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作者: 季慧琳,侯宗辉
SSAPID:102-8368-9879-98DOI:甘肃 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创新发展相结合,持续放大文化和旅游业综合效应,统筹疫情防控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全省文化和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文化旅游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进入新发展阶段,甘肃 文化和旅游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然遗产和历史资源厚重优势,借助“陆海丝”空间格局,推动“一会一节”“一机一包”“一区三园”“三圈四带”等平台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
B.7
甘肃 人口结构变化的社会影响研究报告作者: 袁凤香
SSAPID:102-6537-5772-75DOI:近年来,
甘肃 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步显现,特别是人口老龄化进程,超过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未富先老特征明显,给甘肃 养老保障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通过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及2011~2019年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甘肃 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为:人口总量减少、人口年龄结构渐趋老龄化、人口性别结构趋于合理等七个方面。 -
B.13
甘肃 旅游高质量发展分析与展望作者: 金蓉
SSAPID:102-7519-3975-10DOI: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
甘肃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从现状看,甘肃 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趋于完善、产业要素日益增强、旅游服务更加优化、产业效应持续放大,但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旅游产业融合度低、旅游创新不足和基础设施短板等制约甘肃 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甘肃 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建议甘肃 紧抓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积极创新发展旅游新业态,大力实施旅游标志性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体验品质,持续激发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
B.5
甘肃 红色旅游发展报告作者: 陈小丽
SSAPID:102-2589-2876-06DOI:甘肃 文化旅游产业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红色旅游,是在新时代将红色资源和旅游深度结合的一种旅游新产品,并且正在成为全社会开展党史在“十四五”时期,甘肃 继续推进红色旅游迈上新台阶,不仅能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也将有力推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本文主要从甘肃 红色资源分布及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红色旅游开发模式与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推进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
B.1 2021年
甘肃 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作者: 季慧琳,侯宗辉
SSAPID:102-5363-9007-38DOI:甘肃 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和创新发展相结合,持续放大文化和旅游业综合效应,统筹疫情防控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进入新发展阶段,甘肃 文化和旅游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然遗产和历史资源厚重优势,借助“陆海丝”空间格局,推动“一会一节”“一机一包”“一区三园”“三圈四带”等平台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
B.5 红色文艺创作对繁荣扩大
甘肃 文化影响的作用研究作者: 陈瑾
SSAPID:102-7752-2997-23DOI:甘肃 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加之红色题材本身蕴意深刻,甘肃 的红色文艺创作及其成果几乎遍及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对繁荣甘肃 文化、扩大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首先清楚界定了本课题研究中“红色文艺创作”的内涵;第一部分根据搜集整理的资料叙述了甘肃 的红色文艺创作实践及其成果;第二部分重点阐释了红色文艺创作对繁荣甘肃 文化、扩大影响力发挥的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就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
B.2
甘肃 文化发展评价(2021)作者: 吴旭辉
SSAPID:102-1607-9203-35DOI:、准确地反映
甘肃 省文化发展情况。经研究得出:2020年,甘肃 省文化发展综合指数仍保持上升趋势,文化发展总体较好,但是由于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甘肃 省旅游产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当前甘肃 省文化发展相对水平与西北其他省区相比,处于落后位置;2020年甘肃 省文化发展地区综合指数位居前三的依次为酒泉市、嘉峪关市、兰州市,而平凉市、定西市、天水市文化发展水平较低;应用Moran’s I分析发现,甘肃 省各地区文化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通过LISA图分析发现,甘肃 省各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文化水平高程度发展的区域之间有正向影响,文化水平低程度发展的区域之间有负向影响。为了尽快实现甘肃 省以文化产业塑造旅游产业、以旅游产业加速文化特色传播的发展模式,应加强人才培养,推进文化创新能力发展;继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加强甘肃 省与其他地区之间的文化沟通 -
B.4 黄河
甘肃 段河谷文化特色及其当代发展研究作者: 李骅,马锁霞
SSAPID:102-0893-6356-83DOI:黄河
甘肃 段河谷文化广泛分布于黄河干支流,黄河甘肃 段河谷是甘肃 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生地。黄河甘肃 段河谷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融合开放特质、多样的支流文化类型、生动的社会生产实践等特征。但黄河甘肃 段河谷文化仍存在内涵及发展研究不足、河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足、时代价值挖掘不够、创新不足等问题。推动黄河甘肃 段河谷文化当代发展,需要系统推进黄河甘肃 段河谷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深入挖掘黄河甘肃 段河谷文化时代价值,着力打造甘肃 “黄河之滨也很美”河谷文化文旅标识,重点建设黄河甘肃 段干支流美丽河湾,持续改善黄河甘肃 段人水关系,努力讲好黄河甘肃 段河谷文化故事。 -
B.11 2011~2020年消费对
甘肃 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及对策建议作者: 关兵
SSAPID:102-3312-9236-15DOI:2011~2020年,
甘肃 省消费占最终需求的比重小幅波动上升,目前已成为最终需求的最大构成主体。近十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常态保持在55%以上水平,年均拉动经济增长5.17个百分点,是甘肃 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主体和主要拉动力之一,也是保持甘肃 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居民是甘肃 消费需求的主体,对居民消费进行进一步分析并结合居民消费诸因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计量模型考察结果,得出结论,当前提升消费对甘肃 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最优路径应有以下三方面: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进而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降低城乡消费差距 -
B.8 “新基建”赋能
甘肃 新发展研究作者: 郝希亮
SSAPID:102-0170-0389-50DOI:毋庸讳言,
甘肃 省是个相对落后的省份,甘肃 省亦在努力地追赶,努力地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新基建”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期,将“新基建”赋能甘肃 经济社会,必将使甘肃 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
B.5 2021~2022年
甘肃 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分析与预测作者: 杨春利
SSAPID:102-8597-6291-32DOI:2021年,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经济持续恢复,
甘肃 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形势总体较好,呈现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推进、工业投资高速增长 -
B.3 2021~2022年
甘肃 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与预测作者: 蒋钦
SSAPID:102-9583-0659-08DOI:“十四五”开局之年,
甘肃 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加固发展态势2021年1~8月,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超出疫情前同期水平,工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较2019年同期降幅逐季收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创近年新高,但同时,2021年甘肃 工业经济显露出的问题也较突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更趋复杂的大背景下,甘肃 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预计短期内甘肃 工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为了推进甘肃 工业持续稳定增长,应进一步强化落实“六稳”“六保”政策,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工业占比合理,加快推进工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