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1 海淀区:数字文化产业助力
区域 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 王蔚,李臻
SSAPID:102-9319-0703-10DOI:2021年,海淀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产业发展步稳效增,重点企业持续发力,文化新业态强势赋能,非公经济活力凸显,重点领域运行良好。但是,海淀区仍需深入研究构建基于产业链分析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深度挖掘文化与科技相互渗透融合形成核心驱动力的新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着力补齐文化产业发展短板,增强文化企业发展黏性,健全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提升文化产业园区品质,大力促进文化新型消费,加大各类文化人才培育力度,建设全域化“数字艺术城市”。
-
B.6 2022年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报告
作者: 陈鲲玲
SSAPID:102-0986-1935-75DOI:为此,研究提出,立足西北五省区实际,树立生态共同体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绿色技术应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长效机制,推进
区域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
B.5 2022年西北地区法治建设发展报告
作者: 梁海燕
SSAPID:102-6778-3030-65DOI:执法、司法和守法各项工作,建立了彰显地方特色的法规体系,严格规范文明执法质效不断提高,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进一步彰显,法治社会建设日益深化,法治文化浸润人心,群众法治信仰和守法自觉性不断增强,为
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B.1 西北地区2022年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及2023年预测
作者: 魏学宏
SSAPID:102-2272-1269-51DOI:西北五省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抓住大好形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打造
区域 经济增长极,提振“大西北旅游”品牌影响力,促进西北区域 旅游协调发展;加快新老基建建设进度,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
B.10 2022年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 魏珍,杜青华
SSAPID:102-6018-5195-10DOI:未来需要通过创新质量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度重视投资拉动作用,推动项目加快落地;持续扩大内需,推动消费转型升级;调整优化
外贸 结构,发挥对外开放优势等措施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B.19 宁夏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作者: 徐哲,牛学智
SSAPID:102-9053-1116-55DOI:可以通过选树典型文化符号、编写黄河故事脚本、生产创意产品、以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文化表达手段等方式推进宁夏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传承弘扬
区域 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
B.17 甘肃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金蓉
SSAPID:102-1111-5286-52DOI:甘肃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资源基础深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机制体制趋于成熟,要素体系日渐完善,但还存在地方特色彰显不足、跨
区域 协作难度大、规划衔接性不够等现实问题。甘肃需直面高级别景区空间分布不均、旅游产品同质化特征明显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率较低的挑战,紧抓“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四强”行动全面铺开等机遇,彰显地域特色,全领域打造拓空间;加强区域 协作 -
B.11 2022年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 孜列·木合牙提
SSAPID:102-8071-7375-30DOI:但仍存在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创新发展基础不坚实、城乡
区域 发展不协调等困难。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创新为第一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乡区域 发展协调性,促进绿色低碳高效发展,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
B.7 2022年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 顾菁,裴成荣
SSAPID:102-6398-6771-10DOI:但是,经济体量不足经济基础尚不稳固、创新支撑不足创新潜能释放不够、城市化进程较慢
区域 发展不平衡、绿色发展减污降碳任务艰巨等问题依旧存在。本文从科创赋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区域 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区域 影响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筑牢生态安全新屏障五个层面探索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
B.2 2022年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报告*
作者: 班斓
SSAPID:102-1796-0008-76DOI:style="text-indent:20pt;">2022年,西北地区聚焦稳增长、聚力促发展,经济增长速度缓中趋稳,规上工业强力支撑,带动产业结构优化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对
外贸 易增势迅猛针对西北五省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建议推动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创新支撑带动作用;打造特色新兴产业集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重点区域 协同融合发展 -
B.10 成都影视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 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电影处)
SSAPID:102-3186-5956-15DOI:成都影视产业立足
区域 特色优势,聚焦“出作品、出人才、出品牌、出产值”的发展目标,以务实管用的举措推动成都市影视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影视资源和影视人才不断汇聚,影视市场消费持续繁荣,影视园区载体初具规模,本土新兴影视企业不断成长 -
B.13 2022~2023年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 王磊
SSAPID:102-2968-7889-21DOI:因此,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强化
区域 分工协作、优化空间布局、有效提升发展能级、增强综合竞争优势,将确保工业经济实现合理稳定增长,推动四川制造业强省建设。 -
B.8 2022~2023年川南经济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 龚勤林,刘兰
SSAPID:102-9536-8771-62DOI:2023年川南经济区将继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消费市场稳健增长,工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
区域 协调互动能力不断增强。党的二十大、“十四五”规划为川南经济区发展创设了诸多机遇,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也面临多重挑战,川南经济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直面挑战、抓住机遇,增强区域 协同创新能力,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协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B.6 2022~2023年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发展分析与预测
作者: 袁境
SSAPID:102-0036-8327-51DOI:2022年,四川进出口贸易有了新的变化:出口贸易内生动力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增强,国有企业
外贸 增长;对美欧进出口走弱,对部分贸易伙伴保持平稳增长;一般贸易比重提升,贸易结构优化;产品结构有局部调整;在川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区域 进出口贸易增速趋于平衡等。2023年,为实现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平稳健康发展,应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外贸 服务机制,实施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加快各区域 的贸易平台建设等。 -
2023年四川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SSAPID:101-3905-8352-82ISBN:978-7-5228-1291-5DOI: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前言
四川蓝皮书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Ⅰ 总报告
B.1 经济运行波幅扩大重回常态还需时日
一 2022年四川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分析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2023年四川经济环境和增长动力分析
(一)国际经济持续下行
(二)国内经济环境依然严峻
(三)四川经济发展动力分析
三 促进经济回升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精准落实防控政策促消费释放
(二)分层次推投资项目稳定动力
(三)落实民营经济政策添发展信心
(四)抓清洁能源利用引新产业入驻
(五)实施企业培优推制造业升级
Ⅱ 分报告
B.2 2022~2023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一)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重点项目投资加快
(三)三次产业投资表现各异
(四)工业投资增长呈企稳态势
(五)交通建设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六)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
(七)民间投资持续低位运行
二 四川省各市州固定资产投资发展情况比较
三 四川省与其他省份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比较
四 四川省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测
B.3 2022~2023年四川省财政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上半年四川财政运行情况
(一)上半年四川省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1.上半年四川省财政收支情况
2.上半年四川省级财政收支情况
(二)上半年四川省财政运行特点
1.财政收支增幅较大,高于全国平均
2.税收收入起伏波动,非税收入持续增长
3.留抵退税政策持续发力,小微企业成受益主体
4.财政支出实现“双过半”,重点项目和领域支出保障较好
5.市州财政收支总体平稳,支出进度执行良好
二 2023年四川财政形势预测
三 促进四川财政平稳运行的政策措施
(一)加快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发展
(二)加快研究RCEP规则,加大与相关国家的联系
B.4 2022~2023年四川省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上半年四川省金融业运行态势
(一)2022年上半年存款类金融机构业务运行分析
1.存款业务
2.贷款业务
(二)2022年上半年证券期货机构及市场运行分析
(三)2022年上半年保险类金融机构及业务运行分析
二 2023年四川省金融业发展预测
(一)2023年四川省存款类金融机构及业务发展预测
(二)2023年四川省证券期货机构及市场发展预测
(三)2023年四川省保险类金融机构及业务发展预测
B.5 2022~2023年四川省消费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四川消费品市场运行基本态势
(一)2022年四川消费品市场基本现状
1.消费市场恢复发展呈现增长放缓态势
2.消费热点商品及领域保持平稳增长
3.餐饮消费与非必需类消费受到较大影响
4.物价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互联网消费带来的消费拉动效应有所放缓
2.网络购物诚信经营问题较为突出
二 2023年四川省消费品市场发展环境与展望
(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二)四川消费市场仍具备较牢固的发展基础
(三)国家与四川省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将持续发力
三 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供给端:加强助企纾困,保主体保供应
(二)需求端:积极提振居民消费能力与信心
(三)着力推进四川消费重点领域建设
(四)积极营造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
B.6 2022~2023年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发展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四川进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二 四川进出口贸易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四川进出口贸易面临机遇
(二)四川进出口贸易面临挑战
(三)四川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
三 2023年促进四川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营商环境,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建设好贸易平台,推进不同区域的贸易平台联合发展
(三)实施中小企业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四川外贸发展
(四)建立外贸服务机制,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政策服务
Ⅲ 区域篇
B.7 2022~2023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经济区经济运行情况及纵横对比
(一)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二)经济运行对比分析
1.纵向对比
2.横向比较
二 经济区经济发展成效及制约因素
(一)经济区经济发展成效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3.现代产业协作共兴
4.公共服务互惠共享
(二)经济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1.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2.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3.产业协作配套亟须强化
4.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
三 2023年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形势预测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三)消费品市场复苏回暖
(四)新经济新赛道加快布局
四 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一)以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二)优化经济区发展布局,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推动产业协作配套,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
(四)协同打造数字经济高地,共建智慧经济区
B.8 2022~2023年川南经济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川南经济区发展现状
(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二)工业发展进度缓慢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规模扩大
(四)消费品市场稳步回升
(五)财政收支平稳增长
(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二 2023年川南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川南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机遇
1.区位优势与政策利好推动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
2.“十四五”规划及党的二十大明确发展方向
3.四川省经济逐步恢复为川南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二)川南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1.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及不确定性增加
2.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仍然偏弱
3.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有待提高
三 2023年川南经济区经济形势预测
(一)经济增长稳中向好
(二)工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
(三)消费市场继续稳健增长
(四)区域协调互动增强
四 对策建议
(一)增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二)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三)协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四)继续统筹城乡融合发展
B.9 2022~2023年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上半年川东北经济区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地区经济总体运行状态
1.地区经济增长
2.价格运行态势
3.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二)发展动能
1.投资与消费
2.工业运行
二 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一)新冠肺炎疫情扰动
(二)极端高温限制
(三)内需空间衰减
三 2023年经济形势展望与主要指标预测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发展形势展望
(二)2022年第三、第四季度及2023经济区产出增速指标预估
1.川东北经济区潜在产出增速观察
2.2022年三第四季度及2023年产出预估
四 政策建议
(一)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地区经济发展
(二)提前做好极端气候条件下企业生产应对准备
(三)提升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水平
(四)积极关注发生短期通胀的可能性
(五)落实好稳经济保就业政策,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六)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不遗余力扩展内需空间
B.10 2022~2023年攀西经济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上半年攀西经济区经济运行现状
(一)经济增长势头良好
(二)产业结构持续调整
(三)规上工业发展速度一快一慢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五)消费品市场发展放缓
(六)财政收入波动中有所下滑
(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二 攀西经济区经济运行面临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党的二十大勾画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
2.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提出重要发展目标任务
3.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经济区区域发展做出明确部署
4.四川省委、省政府对安宁河流域发展做出新安排
5.一系列政策出台支持经济区稳经济促增长
(二)制约因素
1.新冠肺炎疫情让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压力加大
2.经济区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强
三 2023年攀西经济区经济形势预测
(一)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产业结构持续调整
(三)投资拉动助力经济增长
(四)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进一步缩小
四 对策建议
(一)持续抓实抓细疫情防控
(二)大力推进天府第二粮仓建设
(三)积极促进区域协同
(四)不断加强产业人才建设
(五)有序激活消费市场
B.11 2022~2023年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2022年1~8月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二)农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
(三)工业发展强劲但增速差异大
(四)服务业呈现缓慢增长
(五)两州投资表现差异大
(六)消费市场总体承压
二 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发展脆弱性更加凸显
(二)工业发展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三)服务业增长失速叠加消费市场不振
三 2023年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经济形势预测
四 对策建议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促进乡村振兴
(二)优化发展旅游主导产业,实施富民增收行动
(三)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带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四)全面提振内需,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Ⅳ 产业与行业篇
B.12 2022~2023年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四川省农业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一)农业经济保持稳定,推动了四川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步伐
(二)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特色产业稳定增长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四)产业融合程度加深,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绩
二 2023年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国际复杂形势提出新挑战
(二)国家战略布局带来新机遇
(三)新形势对农业提出新要求
(四)四川农业发展出现新变化
三 政策建议
(一)强化农业基础保障能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巩固农业产业现代化基础
(三)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四)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B.13 2022~2023年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一)遭遇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增速放缓
(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三)千方百计助企纾困,稳市场主体成效明显
二 2023年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及趋势分析
三 2023年四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筑牢稳增长基础
(二)健全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发展动力
(三)加强区域分工协作,优化工业整体布局
B.14 2022~2023年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服务业承压前行稳步恢复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服务业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四)稳定增长背后的隐忧仍在
二 服务业发展面临形势
(一)外部形势复杂多变
(二)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三)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 对策建议
(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确保市场主体稳定发展
(二)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
(三)强化服务业数字技术赋能
(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B.15 2022~2023年四川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四川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二 2023年四川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
三 2023年四川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一)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业集群快速发展
(二)航空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
(三)轨道交通装备业发展迅速
(四)智能制造装备业发展较快
四 政策建议
(一)培育一批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
(二)加强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三)加快装备制造业补齐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和强化产业链
(四)加快装备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五)加快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
(六)加快装备制造产业人才集聚
(七)推动装备制造产业生态优化
B.16 2022~2023年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一 2022年发展情况
二 发展成效
(一)产业规模化成果显著,工业稳步发展能力态势明显
(二)产业创新基础稳固,资源要素吸聚能力持续增强
(三)质量体系优化效果凸显,优质品牌林立
(四)新发展理念逐步落实,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三 2023年发展预测
(一)国际形势变化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创造机遇
(二)国内改革政策为食品饮料产业提供制度保障
(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为食品饮料产业带来新的思考
四 对策建议
(一)着眼产业链现代化,扩大产业竞争优势
1.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2.培育壮大优质企业
3.加快建设特色产业优势园区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产业发展动能
1.加强技术创新
2.加强产业融合
3.推进绿色发展
(三)实施品牌优化战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1.全面提升“四川造”产品质量
2.着力打造“川字号”品牌矩阵
3.不断强化“走出去”市场推广
(四)落实经济维稳政策,保障产业经济稳增
1.加快政策落地
2.加强投资促消
3.统筹发展和安全
Ⅴ 热点篇
B.17 协同共建川渝数字经济圈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策略
一 川渝协同共建数字经济圈的实践探索及成效
(一)共建共享新型基础设施
(二)共创共享数字技术平台
(三)共同推动数字产业协同互补
(四)携手拓展数字化应用
(五)共同提升数字开放水平
二 川渝共建数字经济圈的制约因素
(一)新基建互联互通需升级完善
(二)数据资源开发和利用需扩容提质
(三)产业数字化转型融合力量不足
(四)区域内数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三 川渝共建数字经济圈的独特优势
(一)产业优势
(二)市场优势
(三)人才优势
(四)环境优势
四 川渝共建数字经济圈的创新策略
(一)合作夯实新底座
(二)携手拓展新空间
(三)共同培育新动能
(四)合力打造新平台
(五)联合深化新应用
B.1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评估
引言
一 评估方法
二 评估结果及分析
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结与建议
(一)合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
(二)携手共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共同维护绿色发展新理念
(四)协同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五)完善共建共享发展新机制
B.1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REITs融资模式的应用分析及思考
一 REITs项目融资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在我国的进程
(一)REITs项目融资模式的发展及特征
(二)REITs融资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REITs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投融资模式分析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REITs项目及融资模式分析
三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REITs项目融资模式的探讨及思考
(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新发展理念引领REITs融资模式
(二)建立区域内基础设施REITs融资模式的管理制度
(三)建立完善基础设施REITs项目的审核评定指标体系
(四)提高成渝两地基础设施REITs项目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B.20 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相关问题研究
一 川渝毗邻地区特点及内在需求
二 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模式
三 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的探索创新
四 川渝毗邻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制约川渝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合作的问题
(二)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管理体制问题
(三)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问题
五 促进川渝毗邻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一)综合经济功能区一体化发展模式
(二)专门经济功能区一体化发展模式
(三)经济关联功能区一体化发展模式
B.21 四川省城乡融合发展情况研究
一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沿革和科学内涵
二 部分先进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三 四川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以前瞻性深入谋划为前提,厘清基本思路,下好城乡融合发展“先手棋”
(二)突出产业支撑,提升发展能级,打好乡村产业振兴的“组合拳”
(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建好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地基”
四 四川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
B.22 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一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二 四川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一)内生发展动力需要加强
(二)专业人才困境需要破解
(三)民生保障短板需要补齐
(四)社会治理弱项需要提升
(五)生态治理需要统筹协调
三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新路径
(一)统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探索产业融合和路径创新的发展新思路
(四)构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五)全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六)加强党的领导,确保高质量发展
B.23 以科技创新生态优化推动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 四川制造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制造业质量竞争力不断提升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企业实力明显提升
(四)科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二 以科技创新推动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二)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三)推进区域协同创新
(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五)优化科技创新人才结构
B.24 四川省集体土地流转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研究
一 城镇化背景下的四川省城乡统筹发展
(一)城镇化发展概况
(二)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发展
二 2022年四川省集体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一制度保障不够,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二)主体的缺位与错位导致土地流转利益分配不均衡
(三)缺乏集体土地流转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效联动机制
三 构建和完善集体土地流转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联动机制
(一)集体土地流转产权主体资格的改革创新
(二)构建公开透明的农地流转信息交易平台
(三)建立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纽带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效联动机制
B.25 金融助力四川“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一 金融助力四川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专精特新企业已具一定规模
(二)政策支持体系已基本成型
(三)涉企服务体系已初步健全
二 制造业融资增长稳中有进
三 金融助力的思考及建议
(一)扩容补漏,为优化金融支持营造良好环境
(二)聚焦聚合,组织和充实金融资源配置
(三)能出尽出,加力发挥金融监管引领与驱动作用
(四)“强身健体”,为金融企业敢投善投打好基础
B.26 四川养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 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背景
二 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政策层面高度重视,政策基础更加稳固
(二)老年人权益的法治保障越发健全
(三)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逐步增长,财政补贴与养老保险逐年提升
1.人均收入及消费支出水平逐年提升
2.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3.养老保险缴纳与养老金发放规模稳中有升
(四)养老机构的数量与质量稳步上升
1.四川省养老机构数量
2.四川省养老机构床位数量
(五)养老模式创新多元
1.社区居家养老
2.医养结合养老
三 四川省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监管力度有待加大,运营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二)市场供应不足,行业监管缺失,商业盈利模式单一
(三)养老机构床位数量不足,机构养老需求有待满足
(四)养老模式转型面临“尴尬期”
四 对策建议
(一)完善、落实相关政策体系,强化养老产业发展规划衔接
(二)强化养老产业市场监管,完善丰富商业盈利模式
(三)积极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建设,鼓励开办民办养老机构
(四)推动多种养老模式融合发展,助力养老模式转型升级
基本子库
摘要
本书分为五部分,其中,总报告主要对全省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分报告主要对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消费、进出口等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区域 篇对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