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7 深圳市开展民生微实事服务
社区 居民的探索作者: 深圳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区划处
SSAPID:102-2512-3897-07DOI:2015年9月,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推广实施民生微实事指导意见》,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鼓励各区(新区)以群众点菜、政府提供服务的方式开展“民生微实事”项目,快速解决
社区 居民身边的小事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 时,更是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 ,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深圳市“民生微实事”项目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着重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实施四年来,在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居民自治、改善社区 环境、丰富居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深圳市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和创新社区 治理 -
B.23 深圳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调查报告
作者: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SSAPID:102-7600-2631-78DOI:外来人口融合共治模式改革以外来人口为重点群体,以项目化举措推动外来人口融入
社区 、共建共治,在全区六个街道分别选取六个典型产业社区 为试点,建立“一核多元”社区 治理架构,打造新型社区 生活共同体。通过完善社区 议事协商机制,健全城中村治理机制,创新建立租客联谊会、租客之家、安全联防会、专业服务队等自治共治形式,畅通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同时增进公共服务,加强社区 平安、文化、民生、环境、法治和智能化建设,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
B.14 光明区打造“志愿者之城”3.0版研究
作者: 深圳市光明区群体工作部课题组
SSAPID:102-7756-9683-67DOI:但是,也存在志愿服务专业性有待提升、制度建设有待强化、
社区 终端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光明区应结合光明实际和志愿者之城3.0版本的要求,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制度化、社区 化、组织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动志愿服务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志愿服务的转型升级。 -
B.21 坂田街道产城
社区 社会治理模式探索经验、问题分析与展望作者: 杨少锋
SSAPID:102-8286-2095-15DOI:坂田街道以此为契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明确要求,紧密联系实际,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积极探索产城融合
社区 社会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产城融合社区 社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 -
B.19 龙华区推进外来人口融合共治模式改革的探索实践
作者: 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政法委
SSAPID:102-9602-2796-09DOI:外来人口融合共治模式改革以外来人口为重点群体,以项目化举措推动外来人口融入
社区 、共建共治,在全区六个街道分别选取六个典型产业社区 为试点,建立“一核多元”社区 治理架构,打造新型社区 生活共同体。通过完善社区 议事协商机制,健全城中村治理机制,创新建立租客联谊会、租客之家、安全联防会、专业服务队等自治共治形式,畅通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同时增进公共服务,加强社区 平安、文化、民生、环境、法治和智能化建设,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
B.10 深圳市探索市域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智能化新模式
SSAPID:102-5793-2570-08DOI:块数据是指将分散在各业务部门的人、事、物、组织等社会管理要素(条数据),按照管理层级封装到市、区、街道、
社区 、网格、建筑物、房屋等“块”的数据总和。 -
G.22 民营企业主导乡村旅游发展中的
社区 参与机制构建作者: 张立生
SSAPID:102-9288-0072-65DOI:本文以
社区 居民参与为出发点,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依据,梳理民营企业主导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民营企业主导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 参与原则,构建民营企业主导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社区 参与机制。 -
G.21 我国民营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研究
SSAPID:102-8580-5385-95DOI:本文以2018年中国旅游集团20强中民营企业为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CSR内容进行归类后发现:官网新闻是企业披露CSR信息的主要方式,独立的CSR报告和官网专栏被较少采用;样本企业多关注对
社区 和社会 -
B.7 浦东新区
社区 社会组织联合会及党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者: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区工作委员会
SSAPID:102-3697-9193-59DOI:浦东新区各街镇
社区 社会组织联合会及党组织建设已实现全覆盖。地区工作党委基于各街镇对社区 社联会运行情况开展的自评,全面总结浦东新区社区 社联会的探索经验,查找不足,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区 社联会运行机制。总体来看,社区 社联会运行较为顺畅,机制渐趋成熟,作用日益凸显,但也存在规范化建设需要加强、覆盖面和影响力受限、党建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
B.11 浦东新区
社区 代表会议工作的改革与实践*作者: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区工作委员会
SSAPID:102-6597-7669-58DOI:社区 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2005年上海市民政局制订下发了《上海市社区 代表会议实施办法》社代会取代居代会登上了历史舞台。2015年上海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完善街道社区 代表会议制度推进社区 共治的实施办法》。社代会在坚持和加强党对社区 治理工作的领导,以社区 代表会议制度健全、强化社区 代表会议工作,发挥共治自治、统筹资源、组织动员方面作用明显。2018年浦东社代会运行情况社区 代表结构总体合理,驻区社会资源和街道职能部门更直接参与社区 治理,党建服务中心平台更有利于社区 共建共治,代表履职有了更清晰的“目的地”和“路线图”。这就需要加强党对社区 代表会议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增强党组织在社区 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以“两个自下而上”为重点的社区 委员会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社区 代表会议的黏性和履职能力 -
B.9 浦东
社区 基金会参与社区 治理的现状与展望作者: 丁倩
SSAPID:102-3277-8376-10DOI:社区 基金会是一种新兴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在整合社区 资源、解决社区 问题、激发社区 公益、促进社区 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陆家嘴社区 基金会作为浦东第一家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其发展和运行情况对于浦东社区 基金会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报告从组织架构、运行成效、参与治理等方面对陆家嘴社区 基金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其在运行模式、筹资方式、内部治理以及动员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明确职能定位、保持独立有效运转,拓展资金来源、构建立体化筹资体系,提升内部治理效能、实现多元合作治理以及培育社区 社会组织、营造社区 公益氛围等四个方面进行对策分析和展望,以期对浦东社区 基金会有效参与社区 治理有所启发。 -
B.15 洋泾街道:党建引领非公企业参与
社区 治理*作者: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区工作委员会
SSAPID:102-9828-5956-68DOI:近年来,洋泾街道坚持以多元治理为基本方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非公企业参与
社区 治理的工作路径,逐步形成街区党建工作模式,构建以党建聚合街区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 治理的有效平台,形成党建引领下的社会共治联盟,最大限度激发企业社会责任,培养社区 群众和企业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和优质营商环境。 -
B.6 浦东新区“镇管
社区 ”建设的实践与展望*作者: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区工作委员会
SSAPID:102-2153-7958-55DOI:同时,上海市在浦东城乡接合部大量规划建设大型人口导入居住基地,形成了郊区镇域内的城市化
社区 。浦东干部群众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成功探索出一条镇域内城市化社区 的有效治理之路,即“镇管社区 ”模式。2014年,上海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作为1号重点调研课题,形成了深化社会治理领域改革创新的“1+6”文件成果,肯定了“镇管社区 ”模式,并从机构职能与性质、人员编制与职级、资源配置标准与要求等方面,统一规范了“镇管社区 ”治理模式。2015年起,在上海市建设基本管理单元工作的推动下,“镇管社区 ”建设有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镇管社区 ”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得到落实,其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浦东“镇管社区 ”建设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
B.5 浦东新区“三转”工作机制研究*
作者: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区工作委员会
SSAPID:102-7295-5535-15DOI:对此,需要建构统合性的
社区 服务新模式和统筹社区 资源类型,搭建连贯的管理服务多元治理体系。 -
G.16 民宿发展新趋势:从“旅游民宿”到“民宿旅游”
作者: 孙九霞
SSAPID:102-9266-8363-55DOI:文章提出从旅游住宿接待到民宿旅游体验的转变,需从物质基础、活动组织、家的营造等方面完善民宿中的旅游体验基础,深入挖掘民宿中“亲近自然、体验目的地文化、逃离现代性、享受慢生活、展示个性化”的体验内涵,警惕民宿旅游中的城市化倾向,嵌入目的地
社区 系统,实现民宿旅游与目的地社区 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