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10 202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民心相通发展报告
作者: 王景华,韩振丽
SSAPID:102-3522-6778-09DOI:不仅如此,逆全球化、
贸易 保护主义等国际社会思潮也对各国各地区进行人文交流合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
B.7 202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业合作发展报告
作者: 智敏
SSAPID:102-9793-7961-85DOI: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框架下,积极开展农业合作与对接,农产品
贸易 稳定增长,科技交流与共享不断深入,合作领域和方式不断拓展,合作机制更加成熟。但仍然存在着贸易 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风险防范机制有待完善的问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和世界经济下行带来的不确定性,促进贸易 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建和多边推进,成为积极应对不利影响 -
B.4 202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 合作发展报告作者: 高云艳
SSAPID:102-6338-2898-68DOI:202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 合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也迎来新的挑战。2019~2020年,国家进一步加大自由贸易 区、国家服务贸易 创新试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贸易 聚集平台建设力度,加速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 合作的发展。本文基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 合作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
B.19 吉林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对策研究
作者: 任鹏,侯玲
SSAPID:102-0767-2037-88DOI:吉林省历史上就是沿海省份,珲春市曾经是日本海航线上的重要枢纽,也是历史上东方自由
贸易 重要节点城市。 -
B.1 2020~2021年吉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 张丽娜,徐卓顺
SSAPID:102-2653-5377-66DOI:在此条件下,吉林省经济增长呈“V”形恢复格局,产业呈恢复性增长,投资快速攀升,消费品市场温和改善,对外
贸易 好于预期,脱贫攻坚成效显著,政策性支撑基础越发稳固;但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旧问题交织,固有顽疾仍然存在 -
泰国研究报告(2019)
SSAPID:101-5155-9283-82ISBN:978-7-5201-7580-7DOI:研创单位简介
摘要
前言*
Ⅰ 总报告
新形势下的中泰全面战略合作
一 中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历史回顾
二 中泰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
三 中泰战略合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四 合作环境的变化对中泰战略合作的影响
五 对加强新形势下中泰战略合作的几点建议
Ⅱ 政治经济合作篇
巴育政府的“军转民”及其对中泰关系的影响前瞻
一 巴育政府的建立与“军转民”的过程
1.2014年政变前的政治局势与主要政治矛盾
2.2014年军事政变与“维和会”军事独裁政府时期
3.2014年临时宪法颁布与巴育威权独裁政府时期
4.2017年宪法颁布与巴育权威民主政府时期
二 巴育政府“军转民”的结果与理论意义
1.政治家集团与公务员集团的利益冲突与流动性
2.中央-地方政治利益集团的冲突与流动性
三 巴育政府“军转民”的影响
1.巴育政府稳定性、执行力下降
2.巴育政府政策拥有连贯性
3.巴育政府与西方关系缓和
四 巴育政府“军转民”对中泰关系影响前瞻
1.中泰两国政策沟通加速
2.中泰两国项目落地加速
3.中泰两国友好关系更加紧密
中泰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
一 引言
二 中泰经贸合作现状
(一)双边贸易
(二)双向投资
(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1.泰中罗勇工业园: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的典范
2.中泰铁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旗舰项目
3.EEC高铁:第三方市场合作开启中泰经贸合作新模式
(四)金融合作
(五)旅游合作
三 中泰经贸关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中泰经贸关系的现存问题
(二)深化中泰经贸合作所面临的挑战
四 “战略对接”背景下中泰经贸合作的机遇
(一)东南亚区域层面: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
(二)中泰双边关系层面:产业互补逐渐强化,社会纽带日益牢固
(三)泰国国内层面:政治局势趋稳,发展需求明确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企业对泰国直接投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与假设
(一)股权集中度与OFDI
(二)企业国有股比例与OFDI
三 计量模型与数据
(一)样本选择
(二)指标设计与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3.调节变量
4.控制变量
(三)变量相关性分析
(四)计量模型设定
四 实证结果分析
(一)股权集中度对中国对泰国直接投资量的影响检验
(二)稳健性检验
(三)国有股比例(lnStateS)的调节效应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泰两国贸易效率与潜力研究
引言
一 中泰双边贸易发展趋势与现状
(一)总体发展趋势
(二)贸易商品结构
(三)贸易结合度
二 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说明
(三)数据来源
三 双边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分析
(一)模型的假设检验
1.模型设定的假设检验
2.变量选择的假设检验
(二)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三)中泰双边贸易效率分析
(四)中泰双边贸易潜力测算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1.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寻找贸易新增长点
2.优化中国与泰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加强推进中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降低贸易成本
4.加快中国—泰国自贸协定谈判进程,挖掘贸易潜力
5.改善制度环境,提升贸易效率
泰国数字化发展成效及中泰数字经济合作研究
一 中泰开展数字经济合作的背景
(一)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二)“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4.0”战略对接
二 泰国数字化发展成效
(一)泰国数字市场发展概况
(二)泰国数字经济的相关机构及法律
1.泰国数字经济的相关机构
2.泰国数字经济相关法律
(三)泰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政策措施
1.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2.发展电子政务
3.搭建大数据平台
4.创建智慧城市
5.建设数字创新园
6.培养数字化人才
7.其他重大项目实施情况
(1)数字社区中心项目
(2)乡村宽带网络项目
(四)泰国数字经济发展特点及趋势
1.泰国数字经济发展特点
2.泰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三 中泰开展数字经济合作的情况
(一)建机制:建立数字经济合作部级对话机制
(二)强重点:泰国加强与中国领军电商战略合作
(三)项目合作:中国企业助力泰国数字化转型
(四)人才合作:中泰合作培养数字经济人才
(五)平台合作:推动数字经济合作平台建设
(六)基建合作:促成基建互联互通建设
四 促进中泰数字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泰国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
(二)双方合作机制不够健全
(三)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
(四)网络信息隐私保护不到位
(五)双方面临数字经济人才短缺
五 促进中泰数字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鼓励多层次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二)完善信息隐私保护法制,加强网络安全交流合作
(三)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抓好项目对接和实施
(四)加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5G产业投资合作力度
(五)推动城市间的数字经济合作
(六)建立数字化人才合作培养机制
中泰旅游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 中泰旅游合作现状
(一)签订多项旅游合作协议
(二)开展多项旅游文化宣传合作项目
(三)中泰互为重要国际游客来源地
二 中泰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缺乏
(二)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够,客源市场有待拓展
(三)泰方国内政治干扰,中泰旅游合作风险聚集
(四)旅游安全问题逐渐突出
三 深入推进中泰旅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加强双边旅游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营销合作,携手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三)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合作
(四)加强旅游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
结语
中泰交通设施联通的进展与前景
一 中泰基础设施联通现况
(一)中泰航空运输联通
(二)中泰公路运输联通
(三)中泰水路运输联通
(四)中泰铁路联通
(五)以电力为代表的中泰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二 中泰设施联通待改进或推进的地方
(一)硬件设施等级提升
(二)软件(通关便利化)提升
(三)推进昆曼铁路泰国段剩余路段早日开工建成
三 中泰设施联通“综合运输体系”形成的前景分析
(一)货运综合运输体系前景
(二)客运综合运输体系前景及昆曼铁路快速通关方案建议
结语
Ⅲ 人文交流合作篇
中泰人文交流的内容、特点、机制及建议
一 建交以来中泰人文交流的内容
(一)教育交流
(二)科技交流
(三)旅游交流
(四)文化交流
二 建交以来中泰人文交流的特点
(一)友好尊重是基础
(二)高层推动是保证
(三)华侨华人是纽带
(四)影视传媒是亮点
三 建交以来中泰人文交流的机制
(一)中泰政府间人文交流机制
(二)中泰民间人文交流机制
四 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泰华作协:中泰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桥梁
一 泰华作协之前的泰华文坛
二 泰华作协的艰难历程
三 泰华文学硕果与中泰文化互动
四 两位功勋会长的特殊贡献
泰国民间的中国形象
一 调查问卷说明
二 调查结果
(一)对中国国内状况的看法
(二)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看法
(三)对中国国际形象的看法
(四)对中泰关系的看法
(五)对中国游客的看法
(六)总体评价
三 调查结果分析与比较
(一)认可中国实力,对中国比以前更有信心
(二)民间对中泰关系的热情度有所下降
(三)老问题仍然存在
(四)仍有改善空间
泰国民间的中国形象调查问卷结果
中泰教育合作分析
引言
一 中泰教育合作的发展脉络及重要意义
(一)中泰教育合作的缘起及脉络
(二)中泰教育合作的重要意义
二 中泰教育合作类型及发展态势
(一)中泰教育合作类型
1.汉语学习
2.项目合作
3.人文交流
(二)中泰教育合作特点
1.语言学习热,合作形式较单一
2.高层着力多,民间沟通缺
3.文化交流多,互鉴仍有空间
三 中泰教育合作的样本——以华侨大学为例
(一)泰国留学生培养
(二)泰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
(三)孔子学院
(四)华文教师培训、教师外派
(五)中泰战略研讨会
四 中泰教育合作的前景及对策
(一)打造交流机制
(二)推动校企合作
(三)创新教育模式
广西与泰国教育合作和交流*
一 广西与泰国教育往来的发展
(一)中国教育的对外开放
1.90年代后中国教育开放政策
2.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二)广西与泰国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
1.90年代后广西政府对外开放的政策
2.广西与泰国双边教育机构往来日益频繁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交流
二 广西与泰国教育合作的现状及成就
(一)校际合作教学
(二)师资交流与合作
(三)共建孔子学院与国际学院
(四)短期培训与实习
三 广西与泰国教育合作成功的原因分析
(一)中泰两国友好和双方教育政策的契合
1.两国良好关系的保障
2.双方教育政策的契合
(二)泰国王室的大力推动
(三)双方教育合作交流的有利条件
1.华裔族群因素
2.经济联系因素
3.地理位置因素
4.语言文化因素
四 广西与泰国教育合作交流的挑战、前景与建议
(一)问题与挑战
(二)潜力与前景
(三)思考与建议
中医文化在泰国的传播与发扬
引言
一 中医文化在泰国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一)中医文化在泰国发展历程
1.重要过程
2.代表性人物
(1)陈仰和
(2)功·塔帕朗西
(3)中医师和华侨华人
(二)发展现状
1.泰国相关政策
2.泰国相关机构
(1)华侨报德善堂
(2)华侨中医院等医院
(3)医科院校
(4)其他机构
二 中泰合作,进一步夯实中医文化在泰国的传播
(一)中医文化人才的培养
(二)中医文化产品的开发
(三)中医新技术的运用
三 全面深化中医文化在泰国传播的对策建议
(一)搭平台,创品牌
(二)编制“五年计划”,合力推进中医文化的繁荣
(三)融合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语
主编简介
书中重点探讨了巴育政府“军转民”,中泰投资、
贸易 、数字经济、旅游合作、设施联通、人文交流以及泰国民间的中国形象、教育合作、中医文化在泰传播等议题。 -
中泰两国
贸易 效率与潜力研究作者: 尹晓波,杨晔
SSAPID:102-1627-6380-81DOI:本文利用中国—东盟十国1998~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并在其中引入包括
贸易 双方汇率、贸易 结合度、是否加入WTO及是否签订FTA在内的贸易 非效率项来测算中泰两国贸易 效率与贸易 潜力。实证结果表明:两国经济规模、人口数量与双边贸易 额显著正相关,贸易 非效率项是导致实际贸易 额与贸易 潜力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2012年之前,中泰进口、出口及进出口贸易 效率呈“斜梯式”增长态势,2012年之后明显下降;2011年之后,中泰进口、出口及进出口贸易 潜力提升空间持续走低,这说明两国应积极建立、对接经济政策以挖掘更大的贸易 潜力。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几点提升中泰贸易 效率、促进中泰经贸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中泰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
作者: 罗仪馥
SSAPID:102-8525-8582-93DOI:近年来,中泰经贸合作在旅游、金融、
贸易 、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同领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以旅游与金融的合作成效最为突出。现阶段的中泰经贸合作总体而言发展良好,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贸易 增速较低与收支失衡,双向投资规模较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进展较慢与范围受限。在此基础上,未来可以从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合作,以金融合作为新的着力点,启动中泰双边自贸协定 谈判,进一步完善双边经济外交的顶层制度设计,以及开拓与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在泰国的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着手深化中泰经贸关系 -
B.5 中亚五国侨情分析
作者: 王祎
SSAPID:102-2333-5925-37DOI:中亚五国的华侨华人数量有限,以20世纪中叶迁移并扎根当地的华人、近年在该地区从事小商品
贸易 的华商为主。近年来,在中亚投资的中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报告(2020)》
SSAPID:101-9176-6155-25ISBN:978-7-5201-6922-6DOI:暂无内容
年中国企业海外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其次,剖析了入围2019年“世界500强”和“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的中国企业,以及中国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和影视企业海外发展的最新态势;再次,围绕2019年国际
贸易 新格局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展开专题研究 -
B.32 2020年黔江区绿色发展形势分析与2021年预测
作者: 黔江区政府研究中心
SSAPID:102-3317-9780-73DOI:但也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转型升级步伐较慢等困难,特别在国内外疫情影响和中美
贸易 摩擦加剧引起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投资增速下滑、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较为明显。 -
B.1 2020~2021年甘肃经济运行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 王晓芳
SSAPID:102-8838-2821-02DOI:;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国领先,工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服务业恢复性增长,快递业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步回升态势,民间投资加速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受阻,扩大内需仍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对外
贸易 环境结构发生变化2021年甘肃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还面临内需市场规模小、对外贸易 依存度低、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够等明显短板,本文提出“六个瞄准”“六个着重发力”的对策建议。 -
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21)
SSAPID:101-8721-2059-81ISBN:978-7-5201-7351-3DOI:暂无内容
年浦东的经济运行特征,并对2021年浦东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分报告分别从“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和“数据港”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专题篇分别从市场主体、营商环境、土地效益倍增、上海自由
贸易 试验区效能 -
B.18 重庆文化
贸易 发展现状及路径探讨*作者: 马晓燕
SSAPID:102-5080-3676-32DOI:近年来随着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逐步推进,重庆文化
贸易 快速发展,文化贸易 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贸易 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出口质量不断提升。但重庆文化贸易 仍然存在规模偏小、文化产品贸易 结构不合理、文化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高端平台等问题。要抓住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文化产品创新、搭建文化贸易 平台、积极壮大市场主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重庆文化贸易 发展,提升重庆市文化贸易 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