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 2018年中国PPP宏观环境研究
作者: 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SSAPID:102-0059-3077-58DOI:对各省份负债率进行测算,可知贵州、青海、云南债务水平相对较高,
西藏 、广东、北京的债务水平相对较低。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机制仍在不断完善,其中专项债券占比逐步增大、种类逐步增多。 -
内地
西藏 班(校)教育成效研究(1985—2015)作者: 贺能坤
SSAPID:101-3038-7728-83ISBN:978-7-5201-3455-2DOI:附录四 内地西藏班教育成效指标体系专家调查表
附录二 教育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附录五 内地西藏班初中学生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六 西藏初中学生发展调查问卷
引言
第一章 内地西藏班办学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一 办学背景
二 发展历程
第二章 内地西藏班教育成效研究文献回顾
一 内地西藏班的办学使命
二 教学成效整体评估
(一)关注学生的“学”
(二)关注教师的“教”
三 异文化环境中学生的认同
四 学生的心理与适应
五 成绩与问题并存
第三章 教育成效的内涵及其测量
一 与教育成效相关的主要概念
(一)教育效能
(二)教育质量
(三)学校效能
(四)学业成就
二 教育成效相关研究的经验借鉴
(一)教育成效研究的国际经验
1.OECD教育发展指标
2.EU教育质量指标
3.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
(二)教育成效研究的国内经验
1.研究层面:倡导“发展性评价”
2.实践层面:上海构建“绿色教育指标”
(三)教育成效研究反思
1.教育成效的内涵不明确
2.教育成效的主体不清晰
3.教育成效的测量不科学
4.评价指标体系还没确立
5.教育成效的影响因素不确定
6.比照对象及其与西藏自治区内教育的关系不清晰
三 教育成效界定的理论借鉴
四 教育成效的主体确认
五 教育成效的测量维度
(一)四个“学会”
(二)主观幸福感
第四章 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 构建方法
二 实施过程
三 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一)确立科学的教育价值导向
(二)建立统一且可比较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彰显成绩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
(四)发现问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第五章 教育成效评价的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假设
三 研究对象
(一)内地西藏班和区内学校的初中生
(二)首届内地西藏班毕业生
四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1.问卷编制
2.开展预调研
3.样本选取与抽样
4.缺失值的处理
(二)田野调查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 样本的基本信息
第六章 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一 教育成效之一:学会认知
(一)学会学习
(二)学会认识自己
(三)学会认识环境
小结
二 教育成效之二:学会做事
(一)协作能力
(二)自我管理能力
(三)解决冲突能力
(四)沟通能力
(五)判断能力
(六)知识运用能力
小结
三 教育成效之三:学会共同生活
小结
四 教育成效之四:学会生存
(一)热爱生活
(二)懂得生存的相关知识
(三)爱护环境
小结
五 教育成效之五:主观幸福感
(一)身心健康满意感
(二)自我实现成就感
(三)内地办学模式认同感
(四)家庭幸福感
小结
六 内地西藏班教育成效总结
第七章 内地西藏班学生背景与教育成效的差异性分析
一 学生性别在教育成效上的差异
二 不同年级学生在教育成效上的差异
三 父母的民族构成在教育成效上的差异
四 学生居住地在教育成效上的差异
五 父母受教育程度在教育成效上的差异
六 父母职业构成在教育成效上的差异
第八章 内地西藏班与西藏自治区内学校的教育成效比较
一 一年后内地西藏班与西藏自治区内学校教育成效比较
二 三年后内地西藏班与西藏自治区内学校教育成效比较
第九章 30年后回看教育成效——基于首届学生的访谈
一 教育成效与态度理论
二 访谈对象与研究方法
三 首届学生眼中的教育成效
(一)认知:认同仍需完善
1.赞成肯定,支持持续发展
2.弊端明显,仍需完善
(二)情感:真诚与难忘
(三)行动:支持下一代到内地学习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发现
(一)总体上内地西藏班教育成效显著
(二)内地西藏班学生个人背景对教育成效的差异影响较小
(三)内地西藏班教育成效整体上优于区内学校
二 讨论
(一)内地西藏班教育的历史使命与新使命
(二)内地西藏班教育的特殊性与共同性
(三)内地西藏班的族群内与族群外教育
(四)内地西藏班的国内与国际窗口
(五)内地西藏班与区内教育的协调发展
结语
附录一 内地西藏班(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指标
表目录
附录三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序言
作者在衡量教育成效的众多视角中选择了“学生的发展”,并以此对教育成效的内涵进行了新的界定,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内地
西藏 班(校)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此指标体系对内地西藏 班(校)的教育成效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同时,作者对首届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并将“内地西藏 班一代”与“内地西藏 班二代”结合起来呈现其教育成效。最后,对内地西藏 班(校)的教育成效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有价值的思考。 -
西藏 东部吐蕃佛教造像SSAPID:101-5257-3812-01ISBN:978-7-5201-2016-6DOI:暂无内容
本书以田野考古调查所获新资料为基础,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芒康、察雅两县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进行了类型排比和分期研究,并结合宗教文献、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对各期的年代、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基本廓清了
西藏 东部吐蕃佛教造像的发展演变脉络及其与同期佛教史的关系 -
B.5
西藏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SSAPID:102-5096-3255-59DOI:党的十八大以来,
西藏 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 ”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发展、稳定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心,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推进西藏 特色的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本文回顾了西藏 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和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历程,总结了西藏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实践的“六抓”特色及其成效,指出西藏 继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需要做好的八项重点工作思路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