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1 深圳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 唐霄峰
SSAPID:102-3170-2357-32DOI:但是,与世界一流文化城市
纽约 、伦敦、巴黎、东京相比,深圳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
B.13 国际都市圈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比较研究
作者: 乔鹤
SSAPID:102-6750-1838-58DOI:纽约 、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国际都市圈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呈现不同的效果和特点。 -
国际城市发展报告 (2020)
SSAPID:101-1266-9383-38ISBN:978-7-5201-6537-2DOI:暂无内容
书中系统分析梳理21世纪以来全球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理论研究动态和跨界协同规划动向, 通过主报告和8 个专题报告介绍分析了芝加哥大都市区、
纽约 大都市区、旧金山湾区、大悉尼区域、巴黎大区、兰斯塔德城市群、 -
B.17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分析*
作者: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SSAPID:102-3239-0698-52DOI:本报告基于硅谷、波士顿、
纽约 、特拉维夫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实践经验,分析总结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具有的科研院所云集、人才高度集聚、风险投资充裕、创新中介发达、企业家精神活跃和创新企业集群发展等六大特征。 -
B.7 全球城市视角下的广州科技创新模式研判
SSAPID:102-9588-0090-68DOI:其次,运用聚类分析法从技术模式、组织模式、主体模式、动力模式、国际合作模式5个维度对
纽约 、伦敦、东京、巴黎、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八大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并总结了广州的科技创新特征及模式。 -
B.1 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SSAPID:102-5953-2695-66DOI:结合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
纽约 、伦敦、巴黎等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经验,本文提出了新时代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 -
B.10 黄金定价机制形成新的变化趋势
作者: 王亚宏
SSAPID:102-7780-3976-56DOI:近年来全球黄金定价机制出现显著变化,随着中国在全球黄金版图上的重要性增加,上海迅速崛起,全球黄金市场从之前伦敦和
纽约 占主导地位的“双头”格局转向“三足鼎立”格局,上海金的价格也对全球金价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同时,上海的发展也倒逼伦敦和纽约 的黄金定价发生改变,透明化、可监管以及信息化已经成为黄金定价机制的新特点。 -
美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
作者: 黄建伟
SSAPID:101-3975-9169-06ISBN:978-7-5201-3075-2DOI:总序
版权页
文前辅文
第一篇 文献回顾
第1章 计量分析
1.1 数据来源
1.2 结果分析
1.2.1 国内外年度发文量的统计与分析
1.2.2 国内外研究主题的统计与分析
1.网络图谱
2.中间中心度
3. n-派系分析
4.国家和机构分析
5.论文著者情况分析比较
1.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2章 研究述评
2.1 在“碎片化”的研究中论及政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1.1 关于政府因政治需要对大学进行干预的零碎研究
2.1.2 关于大学自治的维护机制对抵御政治浪潮冲击的作用的零碎研究
1.维护机制之一:法人-董事会制度
2.维护机制之二:借助法院判决
3.维护机制之三:财政多样化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2.2 在公共治理的框架中讨论州政府与公立大学的关系
2.2.1 分权治理和多元治理:美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的主要特色
2.2.2 州问责制:美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的重要探索
2.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二篇 研究线索
第3章 美国政府介入大学人事事务的权力边界
3.1 联邦政府对大学人事事务的介入
3.1.1 依“制定并执行法律权”对公立大学技术层人事事务的行政介入
3.1.2 依“制定并执行法律权”对公立大学技术层人事事务的司法介入
3.2 州政府对大学人事事务的介入
3.2.1 依“高等教育举办权”对大学最高决策层人事事务的介入
3.2.2 依“高等教育监管权”对大学行政层、技术层人事事务介入的特殊情形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美国政府介入大学学术自由的权力边界
4.1 联邦政府对大学学术自由的介入
4.1.1 联邦政府介入大学学术自由的宪法依据及其经典先例
4.1.2 联邦政府介入大学不同类型的学术自由及其经典判例
1.对大学言论自由的介入及其典型判例
2.对大学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介入及其典型判例
3.对大学研究自由的介入及其典型判例
4.2 州政府对大学学术自由的介入
4.2.1 规制或干预教师教学自由的例证
4.2.2 规制或干预教师研究自由的例证
4.2.3 规制或干预教师言论自由的例证
4.2.4 规制或干预学生学习自由的例证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4.3.1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不同的权力依据介入大学教学、研究、言论和学习等学术自由事务
4.3.2 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特点“异中有同”
1.两者干预的主体不同但客体相近
2.两者干预的手段不同但范围相近
3.两者干预的依据不同但逻辑相同
4.两者干预的强度不同但屏障相同
第5章 美国政府介入大学学术绩效的权力边界
5.1 联邦政府对大学学术绩效的介入
5.1.1 依“开支权”激励、诱使大学重视教育质量
1.将“认证-认可-资助”捆绑,诱逼大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2.将“限期资助”与“资格证书许可”捆绑,促使大学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5.1.2 依“知识产权保护权”引导、督促大学提高学术成果的管理效率
1.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主导并决定大学知识产权权限的“收放”
2.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无条件或有条件地介入大学学术成果的管理
5.2 州政府对大学学术绩效的介入
5.2.1 依“高等教育监管权”对公立大学学术绩效实施“州问责制”
5.2.2 依“高等教育监管权”对私立大学学术绩效实施“许可式监控”
5.3 本章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1.美国大学学术绩效外部治理的大致范围和方式方法能从治理主体的权力依据中找到重要线索
2.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作为美国大学学术绩效的外部治理主体同中有异
5.3.2 讨论
1.政府在承担大学学术绩效外部治理主要责任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大学公共性和大学自治性的平衡?
2.政府承担大学学术绩效外部治理主要责任的“美国经验”是否可借鉴?
第三篇 典型案例
第6章 加州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
6.1 研究意义
6.1.1 理论意义
6.1.2 实践意义
6.2 美国加州公立大学的自治权研究
6.2.1 美国加州公立大学的形成与分类
6.2.2 加州三类公立大学的相对自治权
1.加州初级学院的相对自治权
2.加州州立大学的相对自治权
3.加州大学的相对自治权
4.三类公立大学相对自治权的比较
6.3 美国加州政府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研究
6.3.1 加州政府高等教育的治理机构
1.治理高等教育的行政机构
2.治理高等教育的立法机构
3.作为高等教育治理主体的司法机构
6.3.2 加州政府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
1.高等教育创设权
2.高等教育监管权
3.高等教育的其他治理权
6.4 美国加州政府与加州大学的关系研究
6.4.1 美国加州政府对加州大学的权力介入
1.加州政府对加州大学人事事务的权力介入
2.加州政府对加州大学财税事务的权力介入
3.加州政府对加州大学学术事务的权力介入
4.加州政府对加州大学行政事务的权力介入
6.4.2 州政府与加州大学关系的权力边界和“权力图谱”
1.权力边界的分析
2.“权力图谱”的绘制
6.5 美国州政府与公立大学关系的探讨
6.5.1 美国州政府介入公立大学的具体方式
1.立法方式介入
2.拨款方式介入
3.通过高等教育治理型委员会介入
4.司法介入
6.5.2 美国公立大学维护自治权的有效途径
1.大学董事会的抗争
2.中介组织的保护
3.大学筹资结构多元化
6.5.3 美国州政府与公立大学关系的发展趋势
6.6 本章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1.从法律上明晰政府与大学权力边界的“美国经验”是否可借鉴?
2.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职能在“美国经验”的启发下按照何种思路进行转变?
3.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如何培育具有独立地位和“缓冲剂”作用的“美国式”中介组织?
第7章 纽约州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
7.1 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7.2 政治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7.3 纽约州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总体情况
7.4 纽约州政府对大学控制的总体情况
7.5 高等教育判例总体情况
7.6 纽约州政府与纽约州立大学的关系
7.6.1 纽约州教育法
7.6.2 董事会制订的规范性文件
1.《纽约州立大学董事会章程》
2.《纽约州立大学董事会政策》
7.6.3 法院判例
1.伊登诉纽约州立大学董事会(Eden v.Bd.of Trustees)
2.史瓦兹穆勒诉纽约州立大学(Schwarzmueller v.State Univ.of N.Y. At Potsdam)
3.石溪环境保护协会诉纽约州立大学(,.)
4.伍兹诉纽约州立大学(.)
7.7 美国纽约州政府与康奈尔大学的关系研究
7.7.1 康奈尔大学章程
7.7.2 法院判例
1.莱博维茨诉康奈尔大学()
2.扎霍里克博士诉康奈尔大学()
3.罗素诉康奈尔大学()
7.8 美国纽约州政府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关系研究
7.8.1 哥伦比亚大学章程
7.8.2 法院判例
1.墨菲诉哥伦比亚大学(.)
2.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诉米切尔与吉格拉(/)
7.9 美国纽约州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思考
7.9.1 纽约州教育法
7.9.2 大学章程
7.9.3 法院判例
7.10 对中国的借鉴与参考
7.10.1 结合国情建立有效的现代大学法人制度
7.10.2 健全大学章程,完善高校治理结构
7.10.3 建立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有效发挥“减震器”的作用
7.11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四篇 研究结果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
8.1 美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政府权力的特点概括
8.1.1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治理机构的权力特点
8.1.2 州政府高等教育治理机构的权力特点
8.2 美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府学关系”的“个性”与“共性”思考
8.2.1 关于“个性”的思考
8.2.2 关于“共性”的思考
8.3 总论:政府权力之手应适度介入大学自治之体
8.3.1 美国政府介入大学自主权的“权力图谱”
1.依相关明示性条款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
2.依相关默示性条款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
3.依相关禁止性条款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权
8.3.2 美国政府权力之手适度伸向大学自治之体的途径、方式和策略
第9章 未来研究设想
9.1 未来拟解决的研究难题
9.2 未来拟用的研究方法及与其对应的研究内容
9.3 后续研究计划
另外本书选择加利福尼亚和
纽约 这两个州与部分大学权力关系的实例作为剖析美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的典型素材,这有利于为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更为直接和更有参照价值的经验借鉴。 -
城市北京与文化书写——北京题材影视剧研究(1978-2018)
作者: 张慧瑜
SSAPID:101-5623-5790-83ISBN:978-7-5201-3472-9DOI:导论 城市空间与文化主体
第一节 中国城市研究反思
第二节 三种北京记忆与三个时代
第三节 城市空间的双重转型
1.从生产型城市到消费型城市
2.后工业城市的浮现
第一章 “城南旧事”:历史重述与80年代的北京故事
第一节 民国北京的重现与两种“老北京”的故事
一 《城南旧事》:找回逝去的“民国北京”
二 老舍作品的重拍与现代北京的回归
三 “清宫片”的重现与“民间”想象
第二节 待业青年与“大杂院”空间
一 “待业青年”与社会主义互助网络
二 《本命年》:被阉割的主体
第三节 顽主的自我意识及历史任务
第四节 被遗忘的空间:《邻居》与单位制
第二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消费主义时代的北京景观
第一节 顽主的精神构成:姜文电影与冯氏喜剧
一 姜文电影与“扮演”的政治
二 “冯氏喜剧”的由来及终结
第二节 文化隐喻:现当代历史剧、“帝王剧”与“商战剧”的流行
一 历史的人质与后冷战的人性逻辑
二 新的历史主体:从“帝王剧”到“商战剧”
第三节 平民北京的视野
一 胡同百姓的人间悲喜剧
二 社会变革与北京记忆:宁瀛的“北京三部曲”
三 “北京警察”的故事
第四节 从都市边缘人到平民北京:第六代电影中的北京形象
一 都市边缘人的故事
二 平民北京的登场
第三章 “北京爱情故事”:青春故事与双重北京空间
第一节 青春剧的嬗变:从励志剧到腹黑剧
一 青春文化的历史由来
二 青春励志剧出现的社会语境
三 电视剧《蜗居》与青春想象的破灭
1.向下的青春:“梦想无法照进现实”
2.《蜗居》的“现实感”
3.“灰尘”/“死耗子”:房奴与空间区隔
4.不“裸”的“裸婚时代”
四 腹黑剧的流行:从《北京爱情故事》到《北京青年》
1.职场腹黑化
2.“回不去的”时代
第二节 “青春”去哪儿:屌丝逆袭故事与反青春的青春片
一 “小时代”的青春片
二 反白日梦的白日梦:没有青春的青春片
三 《心花路放》:作为Loser的屌丝
第三节 江湖的消逝,后宫的浮现
一 “宫斗”乍起
二 “江湖”的消失,“后宫”的浮现
三 从“宫廷”到“后宫”
四 理性化的“铁笼”
五 腹黑女变身情怀男:从《后宫·甄嬛传》到《琅琊榜》
第四节 民国史观与“北平”故事
一 新民国想象
二 现代中国的民国化
三 谁的人心?
第四章 父亲的位置与两个时代的参照
第一节 无法真正归来的“父亲”
一 谁的归来?
二 无法忘却的记忆
三 被抹去的“历史”
第二节 历史的“闯入者”
一 谁是“闯入者”?
二 跟踪的目光和历史的态度
三 从历史返回现实
第三节 借“老炮儿”之眼与父亲的角色
一 “老炮儿”的精神构成
二 借“老炮儿”之眼与社会空间的变迁
三 被阉割的主体位置与1980年代的文化回响
第四节 父亲的“审视”与两个时代的冲突
结语 京沪双城对照记
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北京历史与文化形象,如胡同、四合院等空间;二是革命北京、红色北京,主要是50年代到70年代与北京有关的历史记忆和城市空间,如大杂院、家属楼、顽主的大院;三是现代北京、国际之都,也就是与
纽约 -
博物馆窜行记
作者: 顺手牵猴
SSAPID:101-0798-6886-77ISBN:978-7-5201-1485-1DOI:1 就从凡尔赛宫*说起
2 悬挂傅科摆的地方
3 美女与独角兽
4 镀金时代的修道院
5 大都会,作为秀场
6 美术馆大劫案
7 《蒙娜丽莎》失窃案
8 赝品大师
9 美第奇的署衙
10 反文艺复兴
11 凡·艾克及其世界
12 荷兰人的黄金时代
13 世俗的巴洛克
14 贝尔尼尼炫技
15 战争,这里没有光荣
16 加利福尼亚艺术救护站
17 启蒙与失联的方舟
18 世博会与恐龙万神殿
19 美国,转向现代
20 达达的玄虚主张
21 先锋成了抖机灵
22 当博物馆成为展品
23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女性天才
24 回到源头,雅典
25 当年罗马最高处
26 教皇的宝库
27 文艺复兴之北方民企版
28 通向天空的路
序言
本书作者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凡尔赛宫、巴黎工艺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加德纳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保罗·盖蒂博物馆、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
纽约 现代艺术博物馆、乌菲齐美术馆、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