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
SSAPID:101-9521-9593-28ISBN:978-7-5228-0252-7DOI:暂无内容
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北京平台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推动三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
建设 ,努力缩小区域间的数字发展鸿沟,数字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
B.3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十年生态环境评估*
作者: 林建华,金晔,尹栋琳
SSAPID:102-5899-8126-22DOI: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既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能源、矿产资源供应
基地 ,其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在对2010~2019年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特点和建设 历程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选择PSR模型建立评估生态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模型对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十年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揭示出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和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促进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和保护的路径选择。 -
B.16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的社会机制*
作者: 朱楠,李萌
SSAPID:102-5398-0891-90DOI: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做出密集性安排,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能源
基地 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区域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 报告(2022)SSAPID:101-2910-7582-93ISBN:978-7-5228-0137-7DOI:暂无内容
本书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 战略部署实施以来出版的首部双城经济圈建设 蓝皮书,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研究编撰。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总报告、发展理念篇、协同发展篇和融合发展篇,系统梳理了2020年以来双城经济圈的建设 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对众多热点问题进行了学理性和实践性的专题分析,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建言献策。 -
B.14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的体制机制
作者: 刘希章,徐璟昕,牛诗茵
SSAPID:102-9732-9918-27DOI:style="text-indent:20pt;">黄河中上游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党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构建协调体制机制对于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的生态及经济
建设 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
B.7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
作者: 钞小静,周文慧
SSAPID:102-9619-9079-00DOI:未来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安全体系
建设 中需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动力体系、生态安全压力预警体系、生态安全韧性体系、生态安全治理体系以及生态安全响应体系,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生态安全推动机制,筑牢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 -
B.17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研究
作者: 姚聪莉,胥晚舟,刘源宏
SSAPID:102-6533-2377-23DOI:鉴于此,本文提出强化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并培育自身造血机制、加强特色学科
建设 、厚植人力资本和推进区域高校协同发展是加快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
B.5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污染总量的控制
作者: 田洪志,张迪
SSAPID:102-1798-7682-30DOI: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的污染总量控制关系我国生态文明
建设 的成功。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产业链、促进能源清洁化转型以及实现污染总量控制市场化等手段推进西北地区污染总量减少,并从制度保障、污染控制能力建设 和区域协同治理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
B.12 黄河中上游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协调研究*
作者: 温秀,宋竹芳,黄枭
SSAPID:102-6830-1001-16DOI:为了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建设 生态、低碳、绿色的旅游产业就成为其主要的发展方式和目标。 -
B.13 华南师范大学量子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杨莹,张赛飞
SSAPID:102-9691-9329-72DOI:其次,本文从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华南师范大学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外部因素,从研究团队、学科
建设 、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其创新发展的内部因素。 -
B.10 区块链技术应用与产业创新发展关键问题研究
作者: 张奕卉
SSAPID:102-5628-5807-20DOI: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区块链有助于打通产业链、流通链、产融链及数字金融的信息壁垒,形成企业间的可信数据管道;在数字政府
建设 中,区块链可发挥可信存证、跨部门协调沟通及政务流程自动化等作用。 -
B.16 从广东医谷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作者: 沈勇涛,王晓荣,陆小慧,李芳芳
SSAPID:102-5099-7523-95DOI:最后,本文结合广东医谷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提出三条对策建议:一是布局全产业链,打造生物医药集聚区;二是
建设 专业载体,引进优质企业;三是构建专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内生培育体系,赋能产业集群发展。 -
B.8 广州基础研究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 陈黎,雷荣华,朱海陵
SSAPID:102-6121-7990-55DOI:本报告在分析广州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建设 以及对高端人才的虹吸效应等基础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合肥的基础研究能力,发现:广州基础研究投入超过深圳和合肥,但与北京、上海差距较大;广州基础研究财政预算支出低于深圳,但广州科技部门本级基础研究财政支出增速最快;广州市本级实验室及设施建设 项目支出占比最大;广州高校中高被引科学家人次低于北京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持续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
B.14 全球视角下南方医科大学脑科学中心创新能力分析及对策建议
作者: 沈勇涛
SSAPID:102-5569-5219-19DOI:南方医科大学在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优势学科及原有基础设施基础上,携手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单位,牵头
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在分析内外部因素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速脑科学重大疾病临床中心和多中心社区的建设 、加速学科交叉技术应用平台建设 等对策建议。 -
B.15 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区块链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钱程,张赛飞
SSAPID:102-9032-5197-67DOI:本文首先从区块链技术供给、技术应用、成果转化、创新平台
建设 等方面总结了广州软件院区块链创新发展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