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87

西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发展报告(2019)图书

Report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Barrier in Western China (2019)

SSAPID:201-5661-0180-20
ISBN:978-7-5201-7178-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区地质灾害风险和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评估。本书紧扣西部地区的实际与发展需求,既有对甘肃、青海、陕西、内蒙古等西部重要省区生态发展现状和难点的深入剖析,也有对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补偿机制和西部特色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路径的探讨和思考;既有对西部生态环境宏观形势的梳理,也有对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落地设计。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高天鹏
编 辑:周琼;周骥腾;杜红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X2 社会与环境

李永华:《甘肃省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9。

钟祥浩、刘淑珍等:《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山地学报》2006年第2期。

贾文雄:《近50年来祁连山及河西走廊降水的时空变化》,《地理学报》2012年第5期。

孟秀敬、张士锋、张永勇:《河西走廊57年来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地理学报》2012年第11期。

高真贞、宋军生:《水的呼唤,甘肃水资源短缺警钟长鸣》,《甘肃农业》2015年第19期。

钱国权:《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恶化的历史反思》,《开发研究》2007年第3期。

张淑莉、张爱国:《临汾市土地生态安全度的县域差异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陈东景、徐中民:《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干旱区地理》2002年第3期。

孙小丽:《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甘肃农业大学,2016。

庄俊康、赵勇忠、韩玉梅:《筑起千里河西生态安全屏障——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调查(上)》,《甘肃经济日报》2014年4月10日。

赵成章:《全面构筑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日报》2017年7月17日。

孙海燕、王泽华、罗靖:《国内外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甘肃省林业厅:《甘肃林业“十三五”工作思路和战略重点》,《甘肃林业》2016年第4期。

张春花:《甘南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甘肃高师》2009年第2期。

柳冬青等:《基于“三生功能簇”的甘肃白龙江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学杂志》201年第4期。

李巍等:《河谷型藏族村落空间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以大夏河沿岸村落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9年第2期。

谢东海:《洮河林区林木物种资源发展的现状及有效对策探讨》,《种子科技》2019年第3期。

金舟加:《议甘南保护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年第6期。

尚小生等:《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草原鼠害综合治理模式探析》,《畜牧兽医杂志》2015年第2期。

苏军虎等:《甘南草原高原鼢鼠年龄划分及其组成分析》,《动物学杂志》2018年第1期。

赵军等:《基于MODIS数据的甘南草原区域蒸散发量时空格局分析》,《资源科学》2011年第2期。

魏建华等:《天然退化草地实施改良复壮建设与保护措施的思考》,《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第16期。

孙於春:《黄河上游甘南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防治对策》,《甘肃地质》2016年第4期。

魏兴丽等:《不同降雨特征条件下舟曲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第3期。

裴惠娟等:《甘肃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灾害学》2017年第2期。

段红梅:《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分析》,《智能城市》2017年第6期。

雷蕾、姚建、吴佼玲、唐静:《环境安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触探》,《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第1期。

甘肃发展年鉴编委会编《2018甘肃发展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播绿天水大地·建设生态家园”专题报道之麦积篇》,《天水晚报》2019年3月31日。

黄玉华、武文英、冯卫等:《秦岭山区南秦河流域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地质通报》2015年第11期。

浦仕梅:《元阳观音山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浅析》,《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年第1期。

刘举科、喜文华主编《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冯蕊:《陕西秦岭地区生态安全测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理工大学,2017。

李旭辉:《陕西秦岭生态功能区划及保护对策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刘举科、喜文华主编《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赵东虎:《西吉县生态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情况及工作思路》,《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5期。

张广裕:《西部重点生态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屏障建设实现路》,《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胡鹏飞、李净、张彦丽等:《黄土高原水储量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遥感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1期。

马新军:《推行德育改革 实现德育创新》,《文学教育》2019年第4期。

田良才、牛天堂、李晋川:《重塑黄土高原根治水土流失 建设北方现代旱作农业高产带》,《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年第21期。

孔凡斌、陈胜东:《新时代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考》,《企业经济》2018年第3期。

刘海霞、马立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路径》,《实事求是》2016年第4期。

孙小丽:《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化保障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张燕、高峰:《甘肃省生态屏障建设的综合评价和影响因素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1期。

张兵、金凤君、胡德勇:《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评价》,《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第5期。

张兵、金凤君、董晓峰等:《甘肃中部地区景观生态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3期。

张秀云、董觐华、姚玉璧等:《定西市气候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王毅荣:《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大雨频次演变特征》,《灾害学》2005年第1期。

贺红梅、韩通、高蓉:《甘肃中部近66a气候变化特征与旱涝等级响应》,《甘肃科学学报》2018年第4期。

马洁:《甘肃中部地区引水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对策研究——以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为例》,《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5年第2期。

景凌云、费喜亮、吴玉锋等:《甘肃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模数、水土流失主要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14期。

景凌云、费喜亮、张新民等:《甘肃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暴雨条件下的水土流失分析——以甘肃省兰州市孙家岔流域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15期。

陈喜东、石培基、王川等:《不同情景下河谷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景观生态格局响应——以兰州市为例》,《生态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逯承鹏、陈兴鹏、张子龙等:《基于MFA的兰州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变化分解分析》,《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5期。

李洁、赵锐锋、梁丹等:《兰州市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时空动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年第2期。

彭定洪、黄子航:《生态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9年第8期。

雷思维:《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甘肃日报》2019年9月11日,第5版。

刘举科、孙伟平、胡文臻主编《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单菁菁、武占云:《西部地区健康城市发展评估与分析》,《开发研究》2017年第1期。

马祖琦:《欧洲“健康城市”研究评述》,《城市问题》2007年第5期。

梁鸿、曲大维、许非:《健康城市及其发展:社会宏观解析》,《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武占云、单菁菁:《健康城市的国际实践及发展趋势》,《城市观察》2017年第6期。

李广华:《转型时期的健康城市建设路径》,《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王明星:《海绵城市建设进展与问题分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年第4期。

张希萌:《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年第3期。

左梦婷、鲍建华等:《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合肥市为例》,《山西农经》2019年第6期。

焦喜丽:《陕西秦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陕西地质》2004年第1期。

袁蒲菁:《柞水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硕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15。

孙佳伟:《略阳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12。

成琳:《留坝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安大学,2010。

徐永强:《陕西省山阳县“8·12”山体滑坡》,《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5年第3期。

王滔、吴增养、赵学理:《陕西省山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移民选址原则》,《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2年第3期。

吴泽群:《内蒙古河套地区晚第四纪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和演化》,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17。

梁佩韵、那非丁:《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时代价值与深远意义》,《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第9期。

《鄂尔多斯林业志》编委会编《鄂尔多斯林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

白洁:《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综述》,《鄂尔多斯日报》2018年11月26日,第A02版。

王占义:《世界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库布其模式解析(上)》,《北方经济》2017年第12期。

《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志》编委会编《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5。

吕广林:《建设精品工程提高国有林场森林质量——以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为例》,《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年第2期。

曹建义:《用青春和汗水传承生态坚守——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建设发展纪实》,《内蒙古林业》2018年第8期。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鄂尔多斯市市造林总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2011。

曹建义、高羽翼、王计、阿拉腾苏和:《风雨兼程四十载 志为荒沙披绿装——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沟心召分场40年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纪实》,《内蒙古林业》2019年第6期。

吕广林:《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退化防护林改造技术》,《内蒙古林业》2019年第6期。

曹建义、刘文军:《以改革转变发展方式 以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卅顷地分场林业产业发展纪实》,《内蒙古林业》2019年第5期。

樊胜岳、张卉、乌日嘎:《中国荒漠化治理的制度分析与绩效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邓丽君、王爽、牧远:《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科学治沙之路》,《中国英才》2017年第9期


简 介:本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习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筑牢长江上游重要态屏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理论支撑、问题导向,厘清生态屏障的科学内涵、探索生态屏障建设的现实路径、构建生态屏障治理体系,针对绿色屏障、绿色产业、绿色家园等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