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18)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oal Industry in China (2018): Study on the Cost Reduction of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Coal Industry
[内容简介] 本书总报告从有关成本的基础知识入手,探讨了降成本的内在机理与客观必然性,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政策含义与任务目标,基于“2018中国煤炭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问题专项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以吨煤成本为研究对象,做了统计分析,指出了我国煤炭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高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努力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任务的思路与建议;实证报告由煤炭主产省主管厅(局)和重点煤炭实体经济企业课题组撰写。
相关信息
中国皮书网
主编简介
基本子库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煤炭蓝皮书编纂委员会
法律声明
序
Ⅰ 总报告
B.1 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研究
一 有关成本的基础知识
(一)成本定义
(二)成本构成
(三)成本特性
(四)成本类别
(五)成本态势
(六)影响成本的因素
(1)生产要素
(2)生产方式
(3)发展环境
①自然环境
②社会环境
③经济环境
④政策环境
二 降成本:理性与现实的选择
(一)降成本的政策含义
(二)降成本的目标任务
1.合理降低税费成本
(1)税费成本的概念
(2)税费成本的生成条件
(3)降低税费成本的重要意义
2.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1)融资成本的内涵
(2)融资成本的外延——基于现代财务管理视角的分析
(3)融资成本计量
(4)降低融资成本的必要性
3.明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制度性交易成本概念
(2)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产生机理
(3)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必要性
4.合理控制人工成本
(1)人工成本的概念
(2)人工成本的特殊性
(3)人工成本的形成机制
(4)降低人工成本的意义
5.进一步降低用能用地成本
(1)用能用地成本概念
(2)用能用地成本的特殊性
(3)用能用地成本的形成机制
(4)降低用能用地成本的意义
6.较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
(1)物流成本的概念
(2)物流成本的产生
(3)物流成本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
(4)降低物流成本的意义
(三)降成本的客观性
1.降成本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和集中体现
3.降成本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4.降成本是增强我国实体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三 2018年煤炭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调研问卷分析
(一)吨煤综合成本分析
1.吨煤综合成本基础数据(见表1)
2.吨煤综合成本变动曲线
3.吨煤综合成本主要构成项目分析
4.分析结论
(二)吨煤综合成本构成要素分析
1.税费负担分析
(1)税收基础数据
(2)收费基本情况
(3)存在问题
2.融资成本分析
(1)融资成本基础数据
(2)吨煤综合成本中融资成本占比
(3)存在问题
3.制度性交易成本分析
(1)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基础数据
(2)制度性交易成本占吨煤综合成本的比重情况
(3)分析小结
4.人工成本分析
(1)人工成本的基础数据
(2)人工成本各构成项目占比情况
(3)人工成本占吨煤综合成本的比重
(4)分析结论
5.用能用地成本分析
(1)用能成本分析
(2)用地成本分析
6.物流成本状况
(1)不同运输方式的基本运费
(2)物流成本案例分析
(3)存在问题
(三)调查问卷分析结论
1.48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正态功能见效,但仍存在某些局限性,制度性、政策性成本是近年来推高煤炭成本的主要因素
2.税费负担重,资源税、增值税、消费税影响较大,政策性收费种类多且收费乱
3.资产负债率偏高,间接融资为主、股权融资过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不配套等推高融资成本
4.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政策效果显现,但还需持续发力,解决好“三供一业”问题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着力点
5.人均薪酬逐年增加尤其是“五险一金”制度性人工成本占比提高且呈刚性上涨,是人工成本总额呈上升趋势的主因,人工成本结构性问题突出且具有异化现象
6.吨煤用能成本占比有所下降,但市场垄断使得用能成本数额保持刚性,变动幅度有限且并未随着煤炭产业景气度调整
7.地面坍陷补偿费大幅提高是近两年推高用地成本的主要原因,用地成本与资源价款捆绑、新征用地的隐性成本和现行税收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用地成本
8.垄断运价和存在的不合理“冰山现象”是物流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取消铁路建设基金是企业普遍诉求
四 降低煤炭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践与面对的困难
(一)政府在行动
1.中央政府在行动
(1)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2)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3)合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4)合理控制人工成本
(5)持续降低用能用地成本
(6)切实降低物流成本
2.地方政府在行动
(二)煤炭企业在行动
1.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2.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降本提效
3.坚持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盈利水平
4.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成本结构
5.坚信党和政府,客观反映诉求
(3)面对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
1.政府运行成本高、负担重,大幅降低税费难
2.问题复杂、制约因素多,着手解决难
3.业态变化快,做出理性预期判断难
4.舆论导向杂音多,统一认识难
5.产业经济研究不够,软科学支持力度弱
五 努力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任务的思路与建议
1.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2.明确主体责任 加强组织领导
3.创新驱动 精准发力
(1)筑牢税费只降不升的底线,把正税清费工作进行到底
(2)多措并举,降低融资成本
(3)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4)升降并举,合理控制人工成本过快上涨
(5)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进一步降低煤炭企业用能用地成本
(6)着力化解垄断局面,建立开放性物流体系,化解煤炭物流成本“冰山”
4.双轮驱动 成本重塑
5.优化环境 加强保障
(1)优化政策环境
(2)优化经济环境
(3)优化社会环境
6.与时俱进 动态优化
Ⅱ 实证报告
B.2 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调研报告
一 山西煤炭企业成本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人工成本占比较高
(二)财务费用居高不下
(三)税费负担较重
(四)物流成本占比较高
(五)制度性可交易成本高
二 降成本的基本情况
(一)省政府积极落实中央政策
(二)煤炭企业多措并举降本增效
三 推进煤炭企业降成本的相关建议
(一)企业自身建设方面
(二)资金政策方面
(三)税费政策方面
1.进一步扩大煤炭进项税抵扣范围,降低增值税税负
2.允许五大集团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支持集团改革转型发展
(四)物流费用方面
(五)“三供一业”移交工作方面
B.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降成本问题研究报告
一 近年来两大企业成本构成情况
(一)人工成本
(二)材料成本
(三)电力成本
(四)地面塌陷补偿费和压煤村庄搬迁费
(五)税费支出
(六)融资成本
二 企业降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人工成本结构性不合理
(二)去产能压力大
(三)税费支出居高不下
(四)企业融资成本逐年增高
(五)企业历史包袱沉重
(六)压煤村庄搬迁任务艰巨
三 有关意见建议
(一)支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二)细化去产能政策
(三)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四)加大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五)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B.4 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
一 国家能源集团发展历程
(一)发展情况
(二)成就与社会贡献
二 降成本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一)降本增效成果继续巩固,企业增利显著
(二)成本控制能力逐步提高,煤炭成本维持较低水平
(三)资金管控能力不断增强,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
(四)创新发展金融工具,融资能力继续增强
(五)“去产能”稳步推进,“处僵治困”取得关键性进展
三 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煤矿成本仍然较高
(二)煤炭税费负担仍然较重
(三)融资难度不断提高
四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提高集团协同效益
(二)强化预算管控,完善成本管控体系
(三)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做好资本运营工作
(四)推进“处僵治困”工作,处置低效无效资产
(五)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六)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 政策建议
(一)继续推进简政放权,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
(二)支持煤炭企业多渠道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继续推进煤炭税费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B.5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蜕变转型 大力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一 企业概况
1.历史沿革
2.发展现状
3.发展战略
二 成本问题
1.企业自身存在的主要成本问题
(1)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2)债务规模大和结构错配问题
(3)企业办社会业务负担沉重
(4)“僵尸企业”及企业层级清理压力大
2.企业外部存在的主要成本问题
(1)煤炭产业税费负担重
(2)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3)制度性交易成本及物流等成本问题
三 降成本对策
1.强化内部价值链管理,调整优化投资成本
2.去产能优结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积极并购重组关联产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增强抗风险能力
4.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及风险
5.有序剥离办社会业务,降低企业办社会成本
6.加快出清“僵尸企业”,精简压缩企业层级
7.大力盘活存量资产,整顿内部经济秩序
四 政策建议
1.降低煤炭企业税费负担
2.降低煤炭企业融资成本
3.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4.对煤焦油轻质化油料制品及煤制油免征消费税
B.6 抓住机遇 降本增效 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
一 企业基本情况
二 企业成本问题及原因
1.税费成本高
2.人工成本高
3.融资成本高
4.物流成本高
三 降低企业成本的措施及成效
1.降低管理成本
2.降低人工成本
3.降低用能成本
4.降低融资成本
5.降低物流成本
6.降低生产成本
四 建议
1.调整煤炭定价的绿色价格区间
2.降低融资成本
3.降低铁路物流费用的问题
4.解决分离办社会债权债务处理难的问题
B.7 开拓创新 多措并举 全面降低煤炭成本
一 山西焦煤集团基本情况
二 山西焦煤集团煤炭成本情况
(一)近十年煤炭成本变化情况
(二)当前煤炭成本高企原因分析
1.税负成本居高不下
2.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财务成本居高不下
4.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5.社会负担沉重
三 山西焦煤集团降成本思路及措施
(一)创新思维加强成本管理
(二)优化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三)转岗分流降低人工成本
(四)多措并举降低融资成本
(五)创新举措降低管理成本
(六)多点发力降低运营成本
(七)内外联动降低物流成本
(八)积极争取降低税费成本
四 相关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二)进一步推进企业去杠杆降低财务费用
(三)进一步降低企业其他负担
(四)进一步降低企业铁路运费
(五)加快项目证照手续办理
B.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情况报告
一 阳煤集团简介
二 煤炭综合成本情况
(一)基本态势
1.税费成本
2.融资成本
3.制度性交易成本
4.人工成本
5.原材料及用能用地成本
6.物流成本
(二)综合成本高的原因
(三)存在的问题
1.企业整体税负偏高
2.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3.“僵尸企业”出清难
4.新建矿井接续难
5.企业的社会包袱较重
(1)人员安置问题
(2)维修改造资金的问题
(3)红线以外维修改造的问题
(4)物业方面的问题
(5)房屋产权和房屋维修基金的问题
三 政策建议
(一)合理降低税费成本
(二)释放市场流动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推进“僵尸企业”出清工作
(四)加快项目审批,接续先进产能
(五)出台、完善配套政策,推进“三供一业”移交工作
B.9 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一 潞安集团基本情况
二 潞安集团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1.煤炭企业成本特点
2.潞安集团成本构成
三 潞安集团成本管理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1.大成本的管理观念缺乏
2.政策性隐形成本上升
3.财务费用居高不下
4.刚性成本难以下降
四 多措并举降本增效,构建大成本管理体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公司治理降成本
2.集约高效降成本
3.提质增效降成本
4.创新创效降成本
5.深化改革降成本
6.绩效管控降成本
7.廉政管控降成本
五 制约企业总体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
1.税费成本
2.融资成本
3.物流成本
4.企业办社会负担重
5.处僵治困、精减法人、去产能陷窘境
六 关于进一步优化成本管理的若干建议
1.关于多措并举降低煤炭企业税费负担的建议
2.关于缓解融资成本压力的建议
3.关于进一步降低煤炭企业物流成本的建议
4.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建议
5.关于推进处僵治困、精减法人、去产能的建议
B.10 兖矿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降成本研究
一 企业基本情况
(一)生产经营概况
(二)生产成本结构
1.总成本增加
2.用工及人工成本下降
3.主要产品成本趋稳
(1)原材料成本
(2)薪酬成本
(3)电力成本
4.缴纳税费上涨明显
5.融资成本不断攀升
(三)外部成本构成
1.税金缴纳逐年递增
2.融资成本不断升高
二 企业高成本的影响
(一)吞噬企业利润
(二)减弱抵御能力
(三)阻碍转型发展
三 企业降成本的举措
(一)治理亏损“僵尸企业”
(二)强制清理欠款
(三)降低资金成本
(四)细化内部市场
(五)拓展综合评价
四 企业成本高的原因
(一)税费负担加重
(二)融资成本升高
(三)环保费用投入
(四)“三供一业”移交费用
(五)压煤搬迁费用较大
(六)保护区矿权清理损失重
五 政策建议
(一)加快涉煤税费调整
(二)降低融资成本
(三)减免环保费用
(四)协调“三供一业”移交
(五)妥善处置压煤村庄搬迁
(六)审慎推进保护区矿权清理
B.11 多措并举 内外发力 切实降低煤炭企业综合成本
一 企业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
(二)成本情况
二 综合成本高原因分析
(一)人工成本高
1.社会性原因
2.政策性原因
3.历史原因
(二)煤炭开采投入大
(三)税费负担重
(四)融资成本高
(五)社会责任及政策性、制度性成本较高
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下降成本的措施及成效
(一)着力抓好人工成本控制
1.逐步减少用工总量
2.变招工为招生
3.强化内部调剂
(二)积极降低用电用能成本
(三)大力优化税费成本结构
1.企业主观努力方面
2.宏观政策支持方面
(四)全力降低融资成本
1.利用国家政策开展市场化债转股
2.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3.减少资金占用
(五)积极推进煤炭去产能
(六)分类实施“僵尸企业”处置
(七)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管理提升
(八)加快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 推动煤炭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融资成本
(二)税费成本
(三)刚性支出
(四)去产能、去杠杆、“除僵尸”存在困局
五 相关建议
(一)切实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二)妥善处置去产能资产债务
(三)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四)多措并举降低税费成本
(五)减轻企业社会责任成本
(六)加大环保方面财政投入
B.12 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降本提效促进高质量发展
一 企业基本情况
二 煤炭成本概况
三 高成本形成的原因
(一)税费负担过重是推高煤企成本的主要原因
1.增值税
2.资源税
3.采空区耕地占用税
4.采空区土地使用税
5.铁路建设基金
(二)投资煤基合成油项目是推高企业成本的重要原因
(三)人才及管理等因素是影响煤企成本的内部原因
四 伊泰集团降成本举措
(一)加大科技投入
(二)推进管理改革
(三)加快转型升级
(四)探索资本运作
五 关于煤炭企业降成本的建议
(一)合理调整企业税费
1.适当降低企业法定税费
2.合理减免煤企相关税费
(二)加大金融支持
(三)强化政策执行
B.1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降低企业成本 实现煤炭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 川煤集团基本情况
二 川煤集团资源及产能情况
三 川煤集团资产负债情况
(一)资产状况
1.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
(二)负债情况
(三)退出矿井资产负债情况
四 川煤集团生产成本、利润情况分析
(一)经营情况
(二)原煤生产成本构成情况
1.劳动力成本
2.物流成本
3.融资成本
4.税费负担
5.制度性交易成本
五 川煤集团成本高企的主要原因
1.地质条件差,劳动力成本高
2.安全治灾成本高
3.融资费用高
4.沉没资本量过大
5.税收和各类费用负担沉重
6.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困难
7.企业承担“五险一金”负担过重
六 川煤集团降成本采取的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
1.加强体制机制调整,激发企业活力
2.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增强了企业实力
3.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
(二)依靠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1.精细安排生产组织,提高生产效率
2.围绕重点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较好成绩
3.灵活策略全产全销,实现了销售效益最大化
4.积极推进去产能和“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三)强力推进管理创新,提高企业内控水平
1.创新思路,提升管理水平
2.严格管控,加强资金的调度使用
3.有保有压,加强项目调控管理
(四)积极审慎蹄疾步稳,转型发展取得实质进展
七 实现煤炭产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1.全面清理处置产能退出后的悬空债务
2.实施行业帮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实施产业税制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4.鼓励和支持企业探索不同方式降低企业成本
5.以政府向企业增加资本方式降低企业负债和运行成本
6.有效降低企业社会负担
7.规范和简化企业职工“五险”存缴类别,降低企业劳动用工成本
Ⅲ 相关研究报告
B.14 煤制油税赋问题研究报告(2016年10月)*
一 我国煤制油产业发展概述
二 煤制油产业发展的意义
1.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举措
2.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提升我国油品质量和生产特种燃料油
4.对西部省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有助于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增加财政收入
6.促进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健康发展
三 煤制油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1.成品油价格不断下跌,煤制油示范项目已全面亏损
2.税负过重严重影响煤制油产业发展
3.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不能体现优质优价
4.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四 政策建议
1.坚定煤制油的战略地位
2.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3.当务之急是减免煤制油消费税
B.15 加快推进我国煤炭税费制度综合改革研究报告(2013年2月)为开展好煤炭税费制度综合改革研究工作,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与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合作,成立专项课题组。经过共同努力,完成了此报告。报告完成后通过多种渠道披露和上报。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华炜向十二届人代会递交了《加快推进煤炭税费制度综合改革》的提案;《中国煤炭报》以《全国煤炭企业税费调查》专题的形式,分别在2013年3月8日、11日、13日、15日、18日、20日以《涉煤税费比“梁山好汉”还多》、《竭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清费与正税,摘掉煤企的金箍》等为题对该报告进行了专题报道;国务院机关报《经济日报》于2013年3月21日以《煤炭行业减负 重在“清费”“正税”》为题,发表了对岳福斌院长的专访。新华社内参部就该问题专访岳福斌教授,并通过《国内动态清样》上报决策层。">*
一 目前我国煤炭税费制度
二 我国煤炭税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1.税费负担过重
2.各种收费名目繁多
3.税“费”化严重
三 我国现行煤炭税费制度存在问题的影响
1.税费负担过重是把“双刃剑”
2.影响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3.导致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弱化
4.影响政府的形象
四 煤炭税费问题产生的原因
1.历史的原因
2.十年景气掩盖了矛盾
3.“暴利”假象导致问题日益严重
4.交通运输部门是收费过滥的推手
5.政府责任不可推卸
五 解决我国煤炭税费问题的政策建议
1.提高对解决煤炭税费问题的认识
2.加强对解决煤炭税费问题的领导
3.解决煤炭税费问题的原则目标
4.把握主线科学推进
(1)关于“清费”
(2)关于“正税”
5.解决煤炭税费问题的保障措施
B.16 马克思的成本构成理论及其在煤炭产业的实践(2007年3月)2007年3月18日,本文曾以“煤炭成本构成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为题在国家发改委机关刊物《宏观经济研究》作为封面文章署名发表除第一部分以外的内容;2011年9月26日,曾以“马克思成本构成理论及其在煤炭产业的实践要求”为题在《中国煤炭报》署名发表第一部分内容。">*
一 马克思的成本构成理论
1.构成煤炭产品的实体矿物质的价格
2.为取得煤炭产品的实体矿物质而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格
3.煤炭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所耗费的必要支出
4.煤炭产品生产全过程所使用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费用
5.煤炭产品运销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性费用
6.管理费用
二 我国煤炭成本构成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性成本不全
(二)政策性成本不实
1.安全性成本投入不实
2.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费用不足以补偿消耗的生产资料费用
3.劳动工资类成本偏低,难以补偿劳动力再生产的实际需要
(三)市场性成本扭曲
(四)行政性成本不合理
1.合法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
2.不合法又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
3.貌似合理实际并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
4.强制收取服务类费
三 煤炭成本构成存在问题的危害
(一)煤炭资源性成本游离在成本构成之外,必将导致煤炭资源的过快耗竭
(二)煤炭产品成本构成缺少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耗资内容,影响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三)煤炭产品成本构成中劳动力价值补偿和劳动者安全保障性成本不足,直接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四)煤炭产品成本构成中过多过滥列入不合理成本,使煤炭产业发展后续乏力
(五)煤炭产品成本构成不实,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功能的发挥
四 煤炭成本构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制度安排滞后
(二)产业政策失误
(三)管理主体缺位
(四)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
五 实现煤炭成本构成合理化的思路
(一)加强学习,统一认识
(二)深化改革,大胆创新
(三)深入调研,完善产业政策
(四)加快市场建设,努力形成社会平均利润率
(五)成立专司机构,加强政府规制
B.17 煤炭企业税收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2005年10月)2005年11月上旬,煤炭企业税收问题的研究报告在广泛征求意见后修改定稿,并上报有关部门。该研究报告以“煤炭企业税收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为题,发表在国家发改委机关刊物《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上。该杂志社社长李建立同志称赞该报告“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为上乘之作”。">*
一 煤炭企业税收存在的问题
1.税负水平大幅增加
二 产生的危害
1.降低了煤炭企业的积累能力,使煤炭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2.加剧行业分配不公,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造成煤炭企业人才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4.导致煤炭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对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5.安全性投入严重不足,危及煤炭矿工的生命安全
三 原因的分析
1.直接原因是税制安排上的失误
2.对国阅字〔1994〕71号文件执行上有误
3.对煤炭企业的特殊性缺乏认识
四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决煤炭企业税收问题
2.认真落实、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3.从根本上解决煤炭企业的税收问题,只能是重新进行科学的税制安排
B.18 “铁路建设基金”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2003年3月)*
一 问题的由来
二 存在的问题
1.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2.与西部大开发政策相矛盾。
3.加剧了行业收入分配不公。
4.影响到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
5.与WTO规则和我国的入世承诺相矛盾。
6.导致煤炭进口增加。
三 问题的解决
B.19 附录:积极稳妥降低煤炭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中央及部委文件
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二 合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
三 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 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五 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六 进一步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
七 较大幅度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八 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九 鼓励引导企业内部挖潜
十 落实降成本工作配套措施
十一 建立健全降成本工作推进机制
关于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
一 2017年降成本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二 降低税费负担
三 降低融资成本
四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五 降低人工成本
六 降低用能用地成本
七 降低物流成本
八 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九 引导企业内部挖潜
关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
一 2018年降成本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二 持续降低税费负担
三 合理降低融资成本
四 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五 延续“五险一金”缴存比例等政策降低人工成本
六 有效降低用能用地成本
七 加快降低物流成本
八 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九 激励企业内部挖潜
十 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B.20 参考文献
Abstract
摘要
煤炭蓝皮书编纂指导委员会
皮书数据库
Contents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全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
4.江泽民:《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
9.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
10.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7日。
11.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
12.李克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
13.李克强:《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3月5日。
14.李克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
15.李克强:《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
16.《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成本管理办法》(能源经〔1991〕29号),1991年3月12日。
17.《国务院关于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2005年6月7日。
18.《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07年第80号)2007年11月。
19.《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2016年2月1日。
20.《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48号),2016年8月8日。
21.《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煤炭行业的通知》(财会〔2016〕21号),2016年9月30日。
22.《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关于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17〕1139号),2017年6月16日。
23.《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关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18〕634号),2018年4月28日。
24.岳福斌:《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5.胡培兆:《论有效供给》,《经济学家》1993年第3期。
26.岳福斌:《制度创新:中国式市场经济大思路》,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
27.中国煤炭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煤炭志综合卷》,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28.吴吟,《关于我国能源管理体制的思考》,《中国能源》2002年第10期。
29.濮洪九等:《中国电力与煤炭》,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30.邹东涛、岳福斌:《资本论与中国》,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1.岳福斌:《马克思的产权理论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2.岳福斌:《煤炭企业税收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33.赵学增:《马克思的廉价政府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11期。
34.岳福斌:《现代产权制度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5.《新中国煤炭工业》编辑委员会:《新中国煤炭工业》,海洋出版社,2007。
36.岳福斌:《煤炭成本构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37.濮洪九等:《完善煤炭成本核算框架研究报告》,《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2009年9月。
38.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概要》,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39.夏鑫、黄静、梁星:《成本会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0.赵海龙:《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及其控制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1.商务印书馆:《辞源》,2010。
42.岳福斌:《马克思成本构成理论及其在煤炭产业的实践要求》,《中国煤炭报》2011年9月26日。
43.岳福斌:《公共政策学讲义》(2006~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4.岳福斌:《产业经济学讲义》(2008~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5.岳福斌主编《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11~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6.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加快推进我国煤炭税费制度综合改革》,2013年2月。
47.岳福斌、崔涛:《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13):完善煤炭产业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8.岳福斌主编《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15):煤炭产能新常态与落后产能退出新机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49.《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
50.龚雯、许志峰、王珂:《权威人士再论当前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人民日报》,2016年1月4日。
51.吴敬琏等:《供给侧改革》,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52.岳福斌主编《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16):煤炭产业脱困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3.朱朦:《煤炭企业完全成本管理控制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16。
54.吴群等:《供给侧改革中企业降成本的现实意义与路径选择》,《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6期。
55.赵治纲:《“降成本”现状、成因与对策建议》,《财政科学》2016年第6期。
56.段鸿济等:《“降成本”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及其政策指向》,《南方金融》2016年第8期。
57.欧阳觅剑:《降成本不能“头痛医头”》,《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8月24日。
58.张杰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战略内涵与具体途径》,《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第9期。
59.《中国成本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降成本与中国成本研究会的历史使命”》,社会科学院专刊2016年10月15日。
60.白彦峰:《降成本是“天然的改革派”》,《中国财经报》2016年11月8日。
61.张航燕:《实体经济“降成本”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11期。
62.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降成本”需统筹考虑》,《政府经营》2016年第11期。
63.王乐锦等:《供给侧改革之降成本:政策含义与企业转型发展》,《财务与会计》2016年第11期。
64.吴晓华:《“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12月10日。
65.李佳鹏:《降成本要做足做好“减法”》,《经济参考报》2016年12月29日。
66.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降成本”课题组:《降成本:我们的调查与看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67.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降成本”课题组:《降成本:2017年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68.高培勇:《降成本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69.王俊岭:《“三去一降一补”谋关键突破》,《理论参考》2017年第1期。
70.高培勇:《降成本:天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国际税收》2017年第1期。
71.吴晓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面临七大结构性矛盾》,《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第7期。
72.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7年第7期。
73.易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成效、问题和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第9期。
7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75.沈坤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中国经济增长基础》,《求是》2017年第10期。
76.赵亚微:《我国“降成本”面临的困境与风险》,《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
77.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攻坚成效显著》,《财经界》2017年第11期。
78.岳福斌主编《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2017):积极稳妥降低煤炭企业杠杆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79.林木西等:《我国实体经济税费成本现状及财政政策建议》,《财政与实体经济》2017年第5期。
80.张强等:《降成本:内在逻辑与战略举措》,《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81.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秘书处:《中国煤炭经济30人论坛(CCEF-30)快报》(第二十二期),2018年7月。
82.亨利·西奇威克:《政治经济学原理》(Henry Sidgrwick,1887)。
8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
84.曼昆:《经济学原理(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5.保罗·克雷·罗伯茨(Roberts.P.C.):《供应学派革命:华盛顿决策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6.〔法〕热叙阿等:《经济学词典》,李玉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7.Committee on Cost Concepts and Standards.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Cost Concepts and Standards. The Accounting Review,1952.
88.John Innes,Falconer Mitchell,Donald Sinclair.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the U.K.’s Largest Companies:A Comparison of 1994 and 1999 Survey Results.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2000,11(3):349-362.
89.Ronald W. Hilton. Managerial Accounting. McGraw-Hill/lrwin,2006(7)。
90.IEA coal information 2016,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91.World Energy Outlook 2017,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2017.
92.Ahmad M I,Wang G,Hasan M,et al. Financial Leverage Hits Corporate Performance[M]// Advances in Applied Economic Research. 2017.
9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3-2017),Beyond Petrol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