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3

中国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研究图书

A Study o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Attitude of the Middle Class in China

SSAPID:101-9993-6997-96
ISBN:978-7-5097-9308-4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一般而言,理想的社会结构是纺锤形,中产阶层在其间所占比重越大,社会越稳定。各种体制的国家,概莫能外。而中产阶层崛起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的过程,其间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生态对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往往造成不同的影响。本书将社会变革的多维因素纳入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分析中来,从本土化入手,构建中国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分析框架,利用2001年以来的全国调查数据,对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状况与影响机制展开了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胡建国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一)西方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研究回溯

    1.温和保守

    2.激进变革

    3.异化

   (二)中国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研究状况

   (三)研究走向

  三 理论视角与研究假设

   (一)经典理论视角

   (二)理论视角本土化

    1.经济增长

    2.社会流动

    3.体制分割

    4.利益分化

   (三)研究假设

  四 研究设计

   (一)分析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1.社会意识

    2.政治态度

   (三)研究数据

   (四)分析模型与变量操作

   (五)研究内容安排

 第二章 中国中产阶层崛起与构成

  一 中产阶层界定

  二 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

   (一)20世纪80年代:中产阶层的出现

   (二)20世纪90年代:中产阶层的显现

   (三)2000年以来:中产阶层的崛起

  三 中国中产阶层构成

   (一)年龄与性别

   (二)就业部门和职业

   (三)教育水平

   (四)家庭出身和社会流动

 第三章 中产阶层发展获益感受

  一 经济发展与中产阶层获益

  二 中国中产阶层发展获益感受

  三 中产阶层发展获益感受影响因素

  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产阶层主观地位认同

  一 问题提出

  二 中产阶层主观地位认同

  三 主观地位认同的影响因素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产阶层民生压力感受

  一 问题提出

  二 中国民生进步与问题显化

  三 中产阶层民生状况

   (一)收入

   (二)消费

   (三)民生压力

  四 民生压力感受影响因素分析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产阶层社会冲突评价

  一 问题背景

  二 中产阶层社会冲突判断

  三 中产阶层社会冲突判断影响因素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产阶层社会公平感受

  一 研究背景

   (一)社会公平感受释义

   (二)中国社会不公平现象与公众感受

    1.资源配置不公平

    2.机会获得不平等

  二 中产阶层社会公平感受

  三 中产阶层社会公平感受影响因素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产阶层政治态度

  一 问题提出

  二 中产阶层民主意识

  三 中产阶层对政府工作的评价

  四 中产阶层对政治改革的态度

  五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产阶层社会信心

  一 社会信心与全民焦虑

  二 中产阶层社会信心状况

  三 中产阶层社会信心影响因素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研究总结

  一 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总体特征

  二 中产阶层社会政治态度影响机制

   (一)经济增长

   (二)社会流动

   (三)体制分割

   (四)利益受损

  三 政策取向

   (一)进一步通畅社会流动

   (二)保护中产阶层利益

   (三)关注体制内中产阶层

   (四)重视增长与发展关系

 致谢

[1]阿尔文·古尔德纳:《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杜维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3]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4]C.莱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尔巴:《公民文化》,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1989。

[6]曹林:《依赖收费是在扼杀“中产”》,《民生周刊》2013年第9期。

[7]陈楠:《中产之困》,《南方周末》2011年12月29日。

[8]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三联书店,2006。

[9]褚松燕:《公众信心聚散机理与重塑对策》,《人民论坛》2013年第5期。

[10]大前研一:《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中信出版社,2007。

[1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92。

[12]渡边雅男:《现代日本的阶层差别及其固定化》,陆泽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期。

[1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97。

[14]冯久玲:《亚洲的新路》,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5]冯仕政:《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阶级认同与社会稳定》,《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16]富永健一:《日本的近代化与社会变动》,讲谈社,1990。

[17]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4。

[18]高连奎:《中产阶级的消费苦衷》,《企业家日报》2014年3月10日。

[19]高勇:《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社会》2013年第4期。

[20]郭存海:《拉美的“过度不平等”及其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拉丁美洲研究》2012年第4期。

[2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三联书店,1989。

[22]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三联书店,1998。

[23]侯金亮:《中产阶层“脆弱性”值得关注》,《深圳商报》2010年7月19日。

[2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25]胡建国、李春玲:《北京中产阶级的现状及特征》,载李春玲主编《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6]胡建国:《中国问题的市场化应对与纠偏》,《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7]胡联合、胡鞍钢:《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及其启示》,《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8]胡联合、胡鞍钢:《贫富差距如何影响社会稳定的》,《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29]扈海鹂:《焦虑感: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1999年第10期。

[30]黄晓春:《“金融海啸”与中国社会政策的转变》,《社会》2009年第1期。

[31]吉野文雄:《东南亚中产阶级的形成》,《南洋资料译丛》1999年第1期。

[32]克里斯·霍格、穆弈:《中产阶层感受物价上涨之痛》,《国防时报》2011年5月11日。

[33]李春玲:《“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34]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意识与社会态度》,《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关系会议论文集》,2005。

[35]李春玲:《当前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意识》,《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6]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7]李春玲:《各阶层的社会不公平感比较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8]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2期。

[39]李春玲:《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0]李春玲:《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7期。

[41]李春玲:《中国中产阶级研究的理论取向及关注点的变化》,载李春玲主编《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2]李春玲:《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中产阶级社会政治态度测量》,《社会》2011年第2期。

[43]李路路、李升:《“殊途异类”:当代中国城镇中产阶级的类型化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44]李路路、唐丽娜、秦广强:《患不均,更患不公——转型期的公平感与冲突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45]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

[46]李培林:《研究中国当前社会冲突意识的七个发现》,《理论参考》2006年第5期。

[47]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8]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49]李强:《“绷紧”的社会结构》,《改革内参》2004年第32期。

[50]李铁:《中国中产阶级成灰色阶层,难当社会稳定器》,《时代周报》2010年1月14日。

[51]李欣欣:《校准分配领域的效率与公平》,《瞭望》2008年第5期。

[52]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53]林蕴玲:《亚洲现代化透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4]刘军强、熊谋林、苏阳:《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SS数据的追踪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55]刘林平、沈宫阁:《“贫二代”现象及其发生机制实证分析》,《人民论坛》2014年第2期。

[56]刘欣:《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57]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8]卢春龙:《中国新兴中产政治态度与行为倾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59]卢汉龙:《城市居民社会地位认同研究》,载于《中国社会学年鉴:1992.7~1995.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60]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6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4]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贾鹤鹏译,译文出版社,2006。

[65]吕庆喆:《201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6]马广海:《城市白领三大核心焦虑》,《人民论坛》2013年第28期。

[67]马戎:《民众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有信心》,《人民论坛》2008年第11期。

[68]倪志伟:《市场转型理论:国家社会主义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转轨》,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

[69]缥缈:《中产阶级为何难圆小康之梦?》,《中国经营报》2009年1月19日。

[70]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1]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全民焦虑症问诊——当前中国人为何焦虑?焦虑程度几何?》,《人民论坛》2013年第9期。

[72]孙立平:《重建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3]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74]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5]邵军:《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

[76]盛智明:《社会流动与政治信任:基于CSS数据的实证研究》,《社会》2013年第4期。

[77]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

[78]王平:《“贫二代”能不再“贫”吗》,《瞭望》2009年第36期。

[79]吴成良、莽九晨:《贫富分化日益加剧,中产阶层不断减少:体制弊端导致美国社会愈加不平等》,《人民日报》2014年6月19日。

[80]吴忠民:《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河北学刊》2012年第1期。

[81]萧新煌、王宏仁:《从东亚到东南亚的中产阶级研究:理论与经验》,载李春玲主编《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2]谢桂华:《农转非之后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社会学研究》2014年第1期。

[8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

[84]严行方:《中产阶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

[85]余秀兰:《教育还能促进底层的升迁性社会流动吗》,《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7期。

[86]张红:《中产阶级之殇》,《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2月22日。

[87]张茉楠:《中产阶层萎缩是经济困顿之源》,《深圳特区报》2012年12月4日。

[88]张宛丽、李炜、高鸽:《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89]张宛丽:《中产阶层为何也沦为“夹心层”》,《人民论坛》2010年第7期。

[90]张伟:《“双色蛋糕”:中间阶层的异质化特征》,《社会》2006年第2期。

[91]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92]张蕴岭主编《亚洲现代化透视》一书中社会现代化部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3]张海波:《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总体特征、生成逻辑与化解之道》,《学海》2012年第1期。

[94]赵纪萍:《中产阶级的日子越来越难了》,《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22日。

[95]赵琼:《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光明日报》2005年5月10日。

[96]周晓虹:《白领、中产阶级与中国的误读》,《读书》2007年第5期。

[97]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8]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99]周讯:《消费闲暇:当代中国的中产阶层及消费主义》,载周晓虹、谢曙光主编《中国研究》第2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0]朱力:《公众信心聚散的社会心理学解读》,《人民论坛》2013年第5期。

[101]Arthur J.Vidch(ed.),The New Middle Classes:Life-Styles,Status Claim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s(Macmillan PressLtd.,1995).

[102]Carolyn Howe,Political Ideology and Class Formation:A Study of the Middle Class (Westport:Praeger Press,1992).

[103]Chung-Si Ahn,Economic Dimensions of Democratization in South Okrea,in Anek Laothamatas Edited:Democratization In Southeast And East Asia,Institued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1997).

[104]Coser,Lewis A.,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London:Free Press,1956).

[105]Crook,Stephen et al.,Postmoderniza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2).

[106]Beck,Ulrich. Risk Socie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1992).

[107]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New York:Basic Books,1973).

[108]David Saposs,The Role of the Middle Class in Social Development,in Economic Essays in Honor of Wesley Clair Mitchell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5).

[109]Giddens,Anthony,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London:Hutchinson,1973).

[110]Goldthorpe,J.H.,Catriona Liewellyn,and Clive Payne,Social Mobility and Class Structure in Modern Britain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0).

[111]Jackman MR,Jaekman R,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American Sociological 5(1973).

[112]Joel S.Hahn,Class,Culture and Malaysian Modernity,in Johannes Dragsbaek Schmidt,Joacques Hersh and Niels Fold,Soci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nited,1998).

[113]Jones,David Martin and David Brown,Singapore and the Myth of the Liberalizing Middle Class,Pacific Review 1(1994).

[114]Jones,David Martin,Democratization,Civil Society and Illiberal Middle Class Culture in Pacific Asia,Comparative Politics 2(1998).

[115]Lipest et al.,Social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y,In Social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y,Edited by Seymour.M.Lipest & Reinhard Bendix(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59).

[116]Ossowski,Stanislaw,Class Structure in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London:Routledge,1998).

[117]Pareto,Vilfredo,The Mind and Society (New York:Dover,1935).

[118]Parkin,F.,Marxism and Class Theory:A bourgeois Critiqu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119]Savage,M.et al.,Bureaucracy & Culture-Middle-Class Formation in Contemporary Britain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2).

[120]Walsh et al.,The Effects of Social Class Identification on Participatory Orientations towards Government,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2004).

[121]Whyte,M.K.,Myth of the Social Volcano:Perceptions of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ve Injus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122]William Kornhauser,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9).

[123]Wright,Eric Olin,Class Structure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 (Academic Press,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