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4

俄苏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成图书

Translated Russian Litera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SAPID:101-9989-2106-39
ISBN:978-7-5097-4959-3
DOI:
ISSN:

[内容简介] 外国文学译介是中国现代文学得以成为“现代”的重要条件,这其中俄苏文学的影响尤为深远。然而,这种影响既不是传统“刺激-反应”模式下的单向度运动,也不是主体完全主动摄取的结果,而应理解为主体意志下自我与他者经过复杂地对抗、交流、转换与改写后的结果。外来文化作为他者凝聚了文化自我的投射,并且仅仅在主体文化内部才能发挥作用。现代翻译理论认为,对翻译文学的文化研究恰恰是揭示跨语际实践中自我与他者、异域文学与本土文学、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等其他领域复杂关系的最佳场所。因此探究中俄文学关系,自然首先应将注意力集中于俄苏翻译文学的研究之上。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苏畅
编 辑:刘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文学理论

 结语

 索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外国文学译介与中国现代文学主体性和现代性的建构

  第二节 五四前的俄国文学译介

  第三节 “中俄相似性”神话与五四时期俄国文学译介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目的、研究方法及展开路径

 第二章 托尔斯泰与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节 初入中土的托尔斯泰:宗教家与道德家

  第二节 五四时期:从“轨道破坏者”到革命“最初之动力”

  第三节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从新估价”*与新的批评模式

   一 论争缘起与“从新估价运动”

   二 “托尔斯泰批判”的译介

   三 列宁、普列汉诺夫论托尔斯泰与左翼批评模式的建立

  第四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艺术家的浮现

 第三章 现实主义理论话语中的俄国因素

  第一节 五四思潮下的写实主义

   一 分类概念下的“写实”

   二 科学主义观念下的写实主义

   三 人道主义观念与俄国文学译介

  第二节 科玄论战与话语转向

   一 写实与人道的危机

   二 科玄论战与文学的阶级性

   三 新写实主义的产生与传播

   四 “现实”的不同理解与写实主义话语的转向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与辨析

   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译介与传播

   二 什么是“真实”?

   三 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的工具化

 第四章 文学的观念与规约:“党的文学”在中国

  第一节 何谓“文学”?

   一 “文学”概念的历史性

   二 文学审美的历史性

   三 现代中国的“文学”

  第二节 《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从俄国到中国

   一 俄国背景与文本思想

   二 中国译介与内涵转移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观念传播时期

    2.20世纪40~70年代:权威化时期

  第三节 观念—制度—知识:“党的文学”的影响

   一 制度化文学的形成

   二 制度化知识的实现:思想改造与党性批评

   三 从制度知识到学术知识:文艺理论教科书

  第四节 “去政治化”的政治和“党的文学”的改译

 第五章 “国民性”“人民性”话语与翻译的政治

  第一节 现代民族国家与“国民性”

  第二节 “人民”和“人民性”

  第三节 翻译的政治

 文前辅文

 Preface

外国文学译介是中国现代文学得以成为“现代”的重要条件,其中俄苏文学的影响尤为深远。然而,这种影响既不是传统“刺激-反应”模式下的单向度运动,也不是主体完全主动摄取的结果,而应理解为主体意志下自我与他者经过复杂的对抗、交流、转换与改写后的结果。外来文化作为他者凝聚了文化自我的投射,并且仅仅在主体文化内部才能发挥作用。现代翻译理论认为,对翻译文学的文化研究恰恰是揭示跨语际实践中自我与他者、异域文学与本土文学、文学与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复杂关系的最佳场所。因此探究中俄文学关系,自然首先应将注意力集中于俄苏翻译文学的研究之上。

1.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3.胡适:《白话文学史》,新月书店,1928。

4.郭沫若:《沫若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杰成印书局,1933。

6.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中华书局,1936。

7.田禽:《中国戏剧运动》,商务印书馆,1944。

8.刘大杰:《德国文学史大纲》,中华书局,1934。

9.阿英:《阿英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0.瞿秋白:《瞿秋白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11.王统照:《王统照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12.茅盾:《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996。

13.梁启超:《饮冰室丛著》,商务印书馆,1916。

14.李大钊:《李大钊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15.李大钊:《李大钊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6.昇曙梦:《俄国现代文艺思潮及文学》,许涤非译,现代书局,1939。

1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18.刘禾:《跨语际实践》,三联书店,2002。

19.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

20.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1.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2.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3.刘中树:《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史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

24.张福贵、靳丛林:《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25.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6.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7.乐黛云、王宁:《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8.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

29.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0.智量等:《俄国文学与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1.孙乃修:《屠格涅夫与中国》,学林出版社,1988。

32.范劲:《德语文学符码和现代中国作家的自我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3.陈永国:《翻译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4.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5.陈德鸿、张南峰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36.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7.宋炳辉:《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8.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9.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0.汪介之、陈建华:《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41.陈建华:《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第一~四卷,重庆出版社,2007。

42.上海译文出版社编《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43.《托尔斯泰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4.郎擎霄:《托尔斯泰生平及其学说》,大东书局,1929。

45.托尔斯泰:《艺术论》,耿济之译,共学社,1928。

46.汪倜然:《俄国文学ABC》,世界书局,1919。

47.克己、何畏译《托尔斯泰论》,思潮出版社,1934。

48.《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49.李何林:《中国文艺论战》,北新书局,1930。

50.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51.李衍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

52.《文艺讲座》第1期,神州国光社,1930。

53.乌里雅诺夫、普列哈诺夫:《托尔斯泰论》,何畏、克己译,思潮出版社,1934。

54.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5.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6.刘柏青:《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简史》,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

57.《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8.王野:《“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和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1期。

59.耶考芜莱夫:《文学方法论者普列哈诺夫》,何畏译,春秋书店,1930。

60.《俄国作家批评家论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1.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2.邱运华:《19~20世纪之交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3.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4.周立波:《周立波鲁艺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6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66.俞兆平:《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7.郑州大学中文系:《茅盾论文学艺术》,郑州大学出版社,1979。

68.《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69.周作人:《艺术与生活》,中华书局,1936。

70.阿·梅特钦科:《继往开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71.李辉凡:《二十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72.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73.《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一集)(文学理论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74.茅盾:《西洋文学通论》,世界书局,1930。

75.王运熙:《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册),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76.叶公超:《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

77.冯雪峰:《论民主革命的文艺运动》,作家书屋,1947。

78.马龙闪:《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9.《苏联现实主义问题讨论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80.周扬:《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81.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三联书店,1985。

82.吴元迈:《苏联文学思潮》,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83.倪蕊琴:《论中苏文学发展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84.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85.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6.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

87.斯达尔夫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88.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89.《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90.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1.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2.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93.王齐洲:《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多维透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4.胡乔木:《胡乔木谈文学艺术》,人民出版社,1999。

95.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6.鲍·索·梅拉赫:《列宁和俄国文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97.西蒙诺夫:《我这一代人眼里的斯大林》,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98.旷新年:《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二部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99.瞿秋白:《海上述林》(上卷),诸夏怀霜社,1936。

100.龚育之:《在漩涡的边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101.日丹诺夫:《日丹诺夫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102.邵荃麟:《邵荃麟评论集》(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03.冯雪峰:《雪峰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04.《胡风文艺思想批判论文汇集》第四集,作家出版社,1955。

105.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6.毕达可夫:《文艺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

107.孟繁华:《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08.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4。

109.胡乔木:《胡乔木谈文学艺术》,人民出版社,1999。

110.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11.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112.李扬:《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113.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14.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5.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6.戈宝权:《中外文学因缘》,北京出版社,1992。

117.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2003。

118.王富仁:《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119.李今:《三四十年代苏俄汉译文学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20.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21.赵稀方:《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22.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123.汪剑钊:《中俄文字之交:俄苏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新文学》,漓江出版社,1999。

124.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5.汪介之:《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关照》,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126.汪介之:《回望与沉思:俄苏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7.赵明:《历史的文学与文学的历史:五四文学传统与俄罗斯文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128.林精华:《误读俄罗斯:中国现代性问题中的俄国因素》,商务印书馆,2005。

129.罗钢:《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0.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流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31.查明建:《意识形态、诗学与文学翻译选择规范——20世纪50~80年代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翻译研究》,香港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

132.贾植芳、陈思和:《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上、下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3.白嗣宏:《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34.张秋华:《“拉普”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