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

佛法王庭的光辉图书

SSAPID:101-9980-7086-20
ISBN:978-7-5097-5559-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的论文近四十篇,既有探讨大法王寺与汉唐佛教、大法王寺与中日佛教交流、佛教舍利文化等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有联系现实的有关佛教胜境保护、发展,当代佛教文化建设,当代佛教艺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等议题,突出了宗教文化艺术研究的特色,并且在深入研究我国佛教文化艺术、深度挖掘宗教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何劲松
编 辑: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序一

 编委会名单

 历史地理篇

  钟灵毓秀嵩山法王寺

  佛舍利崇拜的地位、功能与现代价值

   一 舍利崇拜在佛教信仰文化中的地位

   二 隋唐时期的佛舍利崇拜

   三 佛舍利文化的现代价值

  龙牙居遁生平与禅法探讨

   一 龙牙居遁生平事迹

   二 龙牙禅法思想与所作歌行偈颂

  嵩山大法王寺与中国佛教

   一

   二

  佛教经咒翻译的实践与启示

   一 护咒

   二 真实语

   三 明咒

   四 陀罗尼

   五 真言

   六 种子字

  法王寺在嵩山佛教中的历史地位

   一 法王寺创建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二 法王寺的兴建引发了嵩山的建寺高潮

   三 法王寺的兴建引领嵩山佛教的繁荣

   四 结语

  大法王寺在中国佛教及文化中的地位管见

  简论嵩山大法王寺的宗教地位

   一 中国首座山林寺院

   二 古代嵩山第一刹

   三 对嵩山文化的影响

  隋唐时期的嵩山大法王寺

   一 嵩山大法王寺的沿革及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

   二 隋唐时期法王寺的辉煌

   三 隋仁寿塔及其建造原因

   四 会昌法难时期的法王寺与佛舍利的出土

   五 小结

  法王寺形胜与嵩门待月

   一 形胜法王寺

   二 清旷嵩门月

  嵩山大法王寺的历史源流

   一 法王寺的创建及沿革

   二 隋唐时期的法王寺

   三 五代至元代的法王寺

   四 法王寺的衰落及中兴

  嵩山大法寺的历史演变及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的地位

   一 法王寺的历史由来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法王寺

   三 隋唐时期的中国佛教与法王寺。

   四 宋元明至清末的中国佛教与法王寺

   五 重兴的佛法王庭,再现昔日的辉煌

 艺术考古篇(上)

  道宣的佛教表现艺术美学观念及其在《续高僧传》中的体现

   一 道宣在《续高僧传》中阐释的佛教表现艺术美学观念

   二 道宣所记录的隋唐时代佛教表现艺术杰出人物

   三 赞宁所记录的隋唐时代佛教表现艺术杰出人物

  画梅参禅录

  登封嵩岳寺佛牙舍利、佛舍利与嵩岳寺塔考

   一 嵩岳寺佛舍利

   二 法王寺与舍利

   三 结语

  关于大法王寺塔的建筑形式的探讨与研究

   法王寺的历史

    (一)大法王寺的历史概略

    (二)法王寺的历史概略

    (三)大法王寺的历史概略

    (四)大法王寺的历史概略

    (五)大法王寺的历史概略

  佛道教书法异同初探

   一 佛道教书法的简要发展历程

   二 佛道教书法在形态上的区别

   三 佛道教理念在书法中的影响

  假如没有美术史:国博藏《十一面观音变相》的阐释

   一

   二

   三

  法王寺古建筑浅析

   一 常住院古代木构建筑

   二 法王寺古塔

  浅论嵩山大法王寺为中国最早佛寺及其在中国佛教建筑上的蓝本作用

   一 佛法传入中国的准确时间考

   二 最初中国人礼佛方式对中国佛教建筑的影响

   三 嵩山大法王寺应为中国最早的佛寺

   四 关于嵩山大法王寺为中国最早佛寺的补充论述

   五 嵩山大法王寺作为中国佛教第一寺在中国佛教建筑史的蓝本作用

  法王寺塔副阶周匝遗迹考略

   一 关于法王寺塔副阶周匝遗迹的初步调查分析

    1.法王寺塔平面布局与副阶遗存的关系

    2.四件残石柱础及塔身四壁梁孔,提供了法王寺塔构筑副阶周匝的立面依据

    3.法王寺塔现塔体造型的质疑与副阶周匝原形在整塔审美观瞻上的价值

   二 由法王寺塔副阶周匝问题而引起的思考

  佛塔受花形制渊源考略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塔刹受花形制渊源

    (一)佛塔各部位名称

    (二)植物花叶状受花

    (三)阶梯式几何状受花

   三 结语

  金代教亨禅师墓塔建于嵩山法王寺考

   一 教亨禅师生平传记解析

    (1)福安托梦,非凡降生。

    (2)宝公亲传,领僧万众。

    (3)继主嵩少,放歌长啸。

   二 教亨禅师墓塔建于法王寺考

   三 教亨禅师在少林寺的碑刻史料

   结语

 艺术考古篇(下)

  佛教舍利塔基的考古发现与有关舍利瘗埋的石刻

  日高僧圆仁与大法王寺佛舍利的千年之秘

   一 嵩山大法王寺的历史由来

   二 法王寺供养佛舍利的大时代背景

   三 大法王寺隋塔的建立与佛舍利的供养

   四 大法王寺塔群的建立

   五 武宗灭佛、会昌法难

   六 日高僧圆仁与嵩山法王寺

   七 日高僧圆仁法王寺立碑记

   八 圆仁生平介绍及《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文化意义的阐述

   九 佛舍利之千年秘事再现于世

   十 为什么圆仁未记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十一 圆仁心理分析

   十二 历史的回忆与总结

   后记

  法王寺地宫出土的迦陵频伽玉棺和佛舍利

  嵩山大法王寺第十二代住持福海行实考

   附录一 嵩山大法王禅师第十二代月庵海公禅师道行之碑

   附录二 海禅师道行碑*

   附录三

  元代法王寺管窥

   一 法王寺现存古代碑刻状况

   二 法王寺现存元代碑刻情况

   三 元代碑刻反映的法王寺状况

    1.法王寺在元代是禅宗曹洞宗丛林

    2.法王寺在元代禅宗中享有颇高声望

    3.寺院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

  敦煌贞观本《能断金刚经》浅议

   关于《大唐三藏圣教序》及《皇太子臣治述圣记》

   关于玄奘译《能断金刚经》

   关于《碛砂藏》本《能断金刚经》

   关于高丽本《能断金刚经》

   附录

    1.玄奘译《能断金刚经》诸本对照表(经首部分)

    2.玄奘译《能断金刚经》诸本对照表(经尾部分)

  法王寺二号塔地宫及其相关问题

   一 二号塔及地宫的基本情况

   二 关于二号塔时代问题

   三 关于二号塔地宫封闭时代

   四 甬道内线刻石板的年代

   五 地宫出土铜器的性质与年代

  法王寺二号塔地宫出土瓷器初探

   一 出土瓷器的特征

    (一)器物组合

    (二)釉色

    (三)造型

    (四)工艺成就

   二 窑口分析

   三 具体年代分析

   四 结语

 人物文化交流篇

  中日佛教交流两题

   一 圆仁与佛舍利

   二 中国佛教宗派究竟为八宗还是九派

    1.中国古代著述与说法

    2.日本撰述

    3.中国撰说

  法王寺释尊舍利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思考

   引言

   一 日僧圆仁《释迦舍利藏志》碑的思考

   二 法王寺二号塔的性格(特征)

   三 日僧圆仁法师与日本天台宗

   四 中国对日僧圆仁等日本求法僧入唐求学之支持

   代结语:佛塔起源与建塔之功德的思考

  隋唐时嵩山佛寺与日僧圆仁法王寺之行

   一 隋唐时嵩山的寺院

    (一)法王寺

    (二)少林寺

    (三)嵩岳寺

    (四)永泰寺

    (五)会善寺

    (六)其他寺院

   二 隋唐嵩山佛教碑刻

    (一)法王寺唐碑

    (二)少林寺唐碑

    (三)会善寺唐碑

    (四)嵩岳唐碑

    (五)永泰寺并嵩山其他唐刻

   三 隋唐时嵩山地区的交通

   结语

  试论元代嵩山大法王寺曹洞宗高僧群体

   一 元代嵩山大法王寺曹洞宗高僧群体

   二 元代嵩山大法王寺住持制度与曹洞宗高僧

  嵩山大法王寺第九代住持复庵圆照史事考

   附录一 复庵和尚塔铭(篆额)

   复庵宗派(在塔铭背面)

   附录二 复庵和尚塔铭(篆额)*

  唐代嵩山大法王寺与高僧元珪禅师

   一 唐代的法王寺

    (一)从唐代的营建看法王寺

    (二)从唐代的石刻艺术看法王寺

    (三)从现存的史料看唐代法王寺和嵩岳寺的关系

   二 唐代法王寺高僧元珪及其佛学思想

    (一)高僧元珪其人

    (二)元珪讲法的故事透视出其对佛学的高深见解

  日本僧人圆仁与法王寺

   一 入唐求法的日本僧圆仁其人

   二 从隋唐到会昌法难时的法王寺

   三 圆仁隐匿佛舍利的因由

 序二

本文集共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的论文近四十篇,既有探讨大法王寺与汉唐佛教、大法王寺与中日佛教交流、佛教舍利文化等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有联系现实的有关佛教胜境保护、发展,当代佛教文化建设,当代佛教艺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等议题,内容十分丰富。本论文集所收录论文学术性强,突出了宗教文化艺术研究的特色,并且在深入研究我国佛教文化艺术、深度挖掘宗教文化遗产,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1.《老子·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史记》,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3.《魏书》,中华书局,1999。

4.《后汉书》,中华书局,2010。

5.周心慧:《中国古代佛教版画史综论》。

6.《后汉三国西晋时代佛教寺院之分布》,颜尚文《历史学报》(师大)1985年第6期。

7.(明)侯泰:《登封县志》,登封县志办公室重印,1984。

8.(明)傅梅:《嵩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9.(清)叶封:《嵩山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0.(清)景日昣:《说嵩》,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