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78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图书

Incentive and Institutional Norms of Civilization -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SAPID:101-9967-1963-60
ISBN:978-7-5097-3098-0
DOI:
ISSN:

[内容简介] 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各界关注的研究课题。人类社会在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中,与自然界之间存在一种互为作用的关系,作者将此界定为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互动结构。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本书将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界定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细化为不同文明条件下发展动力、机制、方式以及演化路径的研究考察。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生态共有信念体系的理论重构。主要从历史唯物史观和生态系统进化的视角,探究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理论解析框架。本书试图运用压力转型、结构嵌入、文明引导、制度规范、生态红利共享的角度,展现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也从实证研究的视角,对其历史演化、当代考察、典型案例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经验证据,并提出战略思考的政策建议,最后,做出研究结论。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栗战书
编 辑:高启;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N1 自然科学现状与发展

 附表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1.人类生存环境压力增大

    2.资源能源供给不足与枯竭影响巨大

    3.温室气体排放引发的国际利益集团冲突升级

    4.生态危机引发工业发展范式转变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价值

  二 研究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框架

   (二)生态发展理念演化综述

    1.敬畏型生态理念

    2.偏利型生态理念

    3.过渡型生态理念

   (三)生态发展理论的探索

    1.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的认识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四)可持续发展范式演化的研究

    1.新古典经济学从资源环境角度对经济增长作出了修正

    2.新制度经济学为环境资源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3.环境保护主义提出新的经济增长观

    4.“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事实诘问现实的经济增长

    5.生态环境约束导致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

   (五)博弈论与生态发展制度演化分析

    1.组织博弈规则与参与人行为后果

    2.作为公共资源配置的博弈模型比较分析

    3.区域组织的生态制度博弈分析

    4.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博弈

   (六)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协调论述

    1.“生态负债”向人类发出生存危机通知

    2.以征服统治姿态破坏自然界的增长模式遭到全面质疑

    3.自然生态环境功能退化引申出问题的严重性

    4.补丁式的矫正同寻求人类社会发展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途径

   (七)研究局限与发展展望

    1.现有理论的缺陷

    2.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展望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一)技术路线

   (二)内容安排

 第二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理论架构

  一 生态共有信念的界定及进化分析

   (一)生态共有信念的一般性架构

    1.生态共生信念的表征,至少包括三个部分要素。

    2.生态共生信念的结构,展现了这个信念体系中人类行动遵循的三个价值体系

    3.生态共有信念的功能,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二)偏利型生态共有信念的主要特征

    1.敬畏型生态共有信念的主要特征

    2.征服型生态共有信念的主要特征

   (三)过渡型生态共有信念对生态发展价值的扭曲

    1.工具理性主义生态共有信念对生态发展价值的扭曲

    2.理性主义生态共有信念对生态发展价值的扭曲

   (四)互利型生态共有信念对生态发展理论的重构

    1.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理念

    2.人类生存智慧与生态发展智慧的融合

    3.人类生命与生态生命等价性

   (五)互利共生型生态共有信念深化引发的研究命题

  二 文明激励的结构分析

   (一)农业文明被动性激励的功能分析

    1.早期生态共有信念的个体局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自然资源禀赋集团占有的力量博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破坏

    3.社会生产制度调动人们过度使用和不合理配置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毁灭

    4.社会再生产系统因科技缺失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遗憾

   (二)工业文明过渡激励的失效分析

    1.工业文明过度激励——人类行为选择偏差的生态平衡失效分析

    2.工业文明过度激励——生产过度消耗资源的生态平衡失效分析

    3.工业文明过度激励——社会过度消费能源资源的生态平衡失效分析

   (三)生态文明启发性激励的转型分析

    1.生态共有信念的生态发展激励

    2.生态可持续性提升的有效架构

    3.经济增长和生态发展之间冲突的组织协调

    4.生态社会激励结构的主要特征

   (四)生态文明激励强化引发的研究命题

    1.生态文明具有正负反馈激励作用

    2.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系统之间功能性冲突找到妥协的解决方案

    3.人类再生产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效整合在于两个系统之间存在一个生态发展的社会建设系统

  三 制度规范的博弈分析

   (一)博弈论与生态发展之间存在依存关系

    1.生态发展引发的利益博弈问题不断升级

    2.博弈论解决生态发展利益冲突的理论框架

    3.博弈均衡与生态发展利益冲突的最优方案

   (二)基于零和博弈视角的生态发展均衡分析

   (三)基于正和博弈视角的生态发展均衡分析

   (四)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制度规范引发的研究命题

  四 发展可持续性提升情景下的机制耦合分析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机制耦合的一般基础

    1.生态互利共生是“两系统”机制耦合的基础

    2.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人文化成为“两系统”机制耦合的条件

    3.人造资本与生态资本有机融合是“两系统”机制耦合的支撑

    4.系统动力学原理是“两系统”机制耦合的主要规则

   (二)高碳排放约束与生态红利驱动下的机制耦合的主要程序

    1.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入

    2.组织单元的功效集成

    3.反馈信息调节机制嵌入

   (三)可持续性功能提升机制耦合的重要方式

    1.空间耦合

    2.时序耦合

    3.虚实体耦合

   (四)可持续发展机制耦合的研究命题

    1.指令发出

    2.功能进化

    3.机制耦合

  五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互动结构深化

   (一)传统发展方式终结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持续演化

    1.发展可持续性能力提升与价值取向的社会化、集团化

    2.代际公平导致环境建设与投入的内部化趋势

    3.生态互利共生体系的制度化

   (二)生态激励与增长约束引发的制度创新

    1.摆脱“囚徒困境”的窘境

    2.突破“少数人”设计博弈规则

    3.对博弈违规者实施重的惩罚

   (三)生态发展的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互动结构

  六 小结

 第三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历史分析

  一 人类生产与自然生态关系嬗变的历史分析

   (一)人类农耕史中的人与自然共生

    1.尼罗河流域农业文明

    2.两河流域农业文明

    3.黄河流域农业文明

   (二)工业发展史中人与自然的冲突

  二 自然生态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

   (一)自然生态对经济增长的激励

    1.创造财富

    2.形成价值

    3.自然生态的其他作用

   (二)自然生态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1.土地生产力的递减

    2.化石能源的枯竭

   (三)双向作用中的人与自然关系进化

  三 自然生态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博弈

   (一)经济增长中的市场博弈分析

    1.垄断性在不同策略下的收益支付

    2.竞争性企业在不同战略选择下的收益支付

    3.通过分析博弈收益矩阵,可以得出的结论

   (二)自然生态中的种群博弈分析

   (三)近代经济增长与自然生态的博弈及代价

    1.博弈的代价:自然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

    2.博弈的代价:严重的环境污染

    3.博弈的代价:人类社会中的冲突与成本

  四 生态文明下人类与自然的历史耦合

   (一)文明进步对人类行为的激励

    1.原始文明

    2.农业文明

    3.工业文明

    4.生态文明

   (二)制度变迁对人类行为的规范

    1.关于排污收费制度的分析

    2.关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分析

    3.排污收费制度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比较分析

   (三)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互动演化中的耦合

  五 小结

 第四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当代观察

  一 气候变化与减排约束

   (一)工业时代气候变化统计描述:以温度数据为例(工业时代气候变化统计描述)

   (二)工业时代全球重大自然灾害的空间时序分布

   (三)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学说与争端

  二 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历程

   (一)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历程回顾

    1.科学认知的起步阶段

    2.艰难谈判的推动阶段

    3.京都议定书生效和后京都博弈的突破阶段

   (二)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组织结构演化

  三 温室气体排放的确权问题

   (一)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全球博弈

   (二)欧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推动者

   (三)伞形集团:减排行动中的逐利者

   (四)“77国集团+中国”:争取生存空间和发展权

  四 全球利益集团博弈的焦点问题

   (一)温室气体减排的科学认知

   (二)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影响

   (三)温室减排的公平性问题

   (四)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方式

  五 小结

 第五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案例研究

  一 案例界定

  二 方法选择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处理

   (二)系统耦合状态评价方法和模型

  三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分析

   (一)系统耦合度的计算

   (二)结果分析

  四 优化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态势的思考

   1.完善政府职能

   2.促进市场与产业联动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4.严格控制“三废”排放总量

   5.完善具体环保措施

  五 小结

 第六章 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战略思考

  一 深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完善生态发展理论体系

    1.确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2.构建生态文明激励结构

    3.强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博弈

   (二)强化人类生态共有信念

  二 扩大制度博弈范围

   (一)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公共治理结构

   (二)巩固合作博弈成果

   (三)实施IPCC科学评估报告制度

   (四)气候友好技术的转让

  三 完善生态文明激励结构

   (一)转变现代生产方式

   (二)转变现代生活方式

   (三)重构现代社会结构

  四 推进生态文明的机制耦合

   (一)依托生态资本深化补偿性耦合

   (二)提升国家发展战略强制性耦合

   (三)加强国际间生态建设合作的可持续性耦合

  五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 主要结论

   1.生态共有信念体系是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思想基础,起到引领与导航作用

   2.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及中国文明,表现出人类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之间不同的关系,但总体上是人类从属于自然,实现了人类生产与自然生态的互利共生。

   3.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日益增加、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人类开始反思人为因素对气候造成的影响,尽管学术界对气候变化的原因争论不休,但是国际社会已经对此达成共识:由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

   4.案例评价结果

   5.推进生态文明的机制耦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 创新点与不足

   1.创新点

   2.研究不足

  三 研究展望

 前言

人类社会在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中,与自然界之间存在一种互为作用的关系,作者将此界定为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互动结构。本书试图对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的结构进行一般性的理论处理,即以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互动关系为主题,运用生态哲学、环境伦理、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方法,作出新的理论重构,形成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分析结构;试图探讨生态环境发展与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人类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建立良好的互利共生的激励结构,进而支撑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本书立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人们提供一个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深化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相融合的技术路线图。具体包括理论架构分析、文明历史追溯、当代气候问题博弈、省际水平实例分析、战略思考等内容,力争展现一幅具有立体感的研究画卷。

Alberti M.,“The liberation of Urban Patterns On Ecosystem Function,”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8(2005).

Ankarhem M.,“A Dual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The Case of Sweden,” Umea Economic Studies,660,Umea University,Sweden(2005).

Auty R.M.,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cs:The Resource Cures Thesis(London:Routledge,1993).

Charlton Grant Laird,Webster’s New World Thesaurus(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03).

Cohen J.E.,How Many People Can the Earth Support?(New York:W.W.Norton & Co.,1995).

Dales,J.H:“Land,Water and Ownership,”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1968).

Eddy J.A.,“Climate and the changing sun,” Climate Change(1977).

Friedl B.,Getzer M.,“Determinants of CO2 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Ecological Economics 45(2003).

Galeotti M.,Lanae A.,“1999.Richer and cleaner?A Study on Cardon Diolxide Emiss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roceedings fron the 22nd IAEE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1999).

Grossman G.M.,“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 110(1995).

Grossman G.M.,Krueger A.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BER Working Paper 3914(1991).

Grubb M.,Muller B.,Butter 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Oxbridge Study on CO2-GDPRelationships,Phase I results(2004).

Haites E.,Duan M.,Seres S.,“Technology Transfer by CDM Projects,” Climate Policy 6(2006).

Hayek,F.A.,The Sensory Order:An Inquiry into the Foundations of Theortical Psych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2).

Hay W.W.,Emanuel Soeding Robert M.D,Christopher N.W.“The Late Cenozoic Uplift—Climate Change Parado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02).

IPCC,“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2009).http://www.ipcc.ch.

IPCC,Fourth Assessment Report:Climate Change 2007.

IPCC,Third Assessment Report:Climate Change 2001.

J.M.Smith,“The Theory of Ga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Animal Conflict,”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1974).

Jones T.H.,Thompson I.J.,Lawton J.H.,et al,“Impact of Rising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on Model Terrestrial Ecosystems Science,” Scicence Magazine(1998).

Mathis Wackermagel,Onisto L.,Bello P,Linares A.C.,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s:How Much Nature do They Use?How Much Nature do They have?(Costa Rica:The Earth Council,1997).

Mathis Wackermagel and Wlliam E.Rees,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Gabriola Island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

McMichael,A.J.,Planetary Overload: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Health of the Human Speci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Michael Richards:“A Review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Developing Country Participation in The Climate Change Convention Negotiations,” UK Working Paper of Oversea Development Institute(2001).

Montgomery,W.D,“Markets in Licenses and Efficient 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2).

Panayotou T,“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Economic Survey of Europe 2(2003).

Paolo Jedlowski,“Memory and Sociology,” Time & Society 10(2001).

Pearl R.Reed L.J.,“On the Rate of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790 and its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6(1920).

Peter Bartelmus,“Greening the National Accounts:Approach and Policy Use,” UN DESA Discussion Paper 3(1999).

Roca J,“Economic Growth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Spain:Discuss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Ecological Economics 39(2001).

Schmalensee R.,Stoker T.M.,Judson R.A.,“Worl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1950-2050,”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0(1998).

Stavins,Robert N.,“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Grand Policy Experiment?Lesson from SO2 Allowance Trad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2(1998).

Steffen W.,Sanderson A.,Tyson P.,Global Change and the Earth System:A Planet Under Pressure(Berlin Heideberg,New York:Springer-Verlag,2004).

Stern N.,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2007).

Unruh G.C.,“Understanding Cardon Lock-in,” Energy Policy 28(2000).

Vitousek et al,“Human Appropri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Photosynthesis,” Biometrics 36(1986).

Waddlngton.,The Strategy of Gene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7).

Williams R.S.,“A Modern Earth Narrative:What Will be the Fate of the Biosphere,” Technology in Society 22(2000).

〔澳〕 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费照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白春礼:《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载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0。

贲克平:《谋求以生态经济学理论创新为指导的生态省建设和循环式经济的发展》,《学会》2005年第3期。

闭薇娜、谭志雄:《论资源危机与生态文明建设》,《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蔡国田:《中国工业化进程能源保障时空协调过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蔡林海:《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蔡永海:《以人为本与保持生命多样化的精髓》,《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2期。

蔡云辉:《战争与古代中国城市衰落的历史考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陈宏:《博弈论与战略互动》,《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

陈静生、蔡运龙、王学军:《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商务印书馆,2001。

陈泮勤等著《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增汇对策》,科学出版社,2008。

崔清新、周婷玉:《专家称黄土高原坡耕地产1公斤粮流失60公斤土壤》,2010年10月30日《甘肃日报》。

崔维海:《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观察》2008年第4期。

崔宇明、常云昆:《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开发与研究》2007年第4期。

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丹〕S.E.Jorgensen、〔意〕G.Bendoricchio:《生态模型基础》,何文珊、陆健健、张修峰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德〕彼得·巴特姆斯:《数量生态经济学——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齐建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曹葆华、于光远、谢宁译,人民出版社,1955。

〔德〕亚克西姆·纳得考:《环境史的转折点》,崔建新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

丁四保等编《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董光壁:《当代新道家》,华夏出版社,1991。

杜超:《生态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杜婷婷、毛锋、罗锐:《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演化探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

杜肇茹、寇宁、吴殿峰:《中华生态文明的历史文化传承》,《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1期。

杜振吉、郭鲁兵:《儒家的修身思想及其方法述论》,《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段七零:《主体功能区的诉求政策及其与现行区域政策的对接》,《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3期。

〔俄〕弗拉基米尔·安德里安诺夫:《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理论:可持续发展新构想》,冯育民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

傅长吉:《论管理的他我关系》,《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新闻中心,2007年6月4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科学出版社,2009。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4。

韩同春:《民众记忆中的雹神信仰与祭祀仪式》,《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何建坤、陈文颖、腾飞、刘滨:《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与碳排放权分配原则》,《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第6期。

洪业汤:《太阳变化驱动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第4期。

胡锦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09年9月23日《经济日报》。

胡中华、李红梅:《生态文明建设需制度化》,2009年10月14日《中国环境报》。

黄琨、王志学、李洋:《企业文化的战略思考》,《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第2期。

黄枬森:《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1期。

黄童心、张玮:《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霍雅勤:《化石能源的环境影响及其政策选择》,《中国能源》2000年第5期。

江金权:《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人民出版社,2007。

姜小平:《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出路》,《大众科学》2008年第4期。

焦金雷:《生态文明:现代文明的基本样式》,《焦作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解志苹、吴开松:《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重塑——基于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金碚等:《资源与增长》,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金三林:《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金涌:《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康德颜:《建设生态文明与转变消费模式》,《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第8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蓝煜昕、荣芳、于绘锦:《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与NGO参与:国际经验借鉴》,《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年第1期。

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李佳致:《后哥本哈根时代气候治理的经济学思考》,《中国发展》2010年第4期。

李锦等编《西部生态经济建设》,民族出版社,2001。

李良美:《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李清均、田也壮:《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的经济史分析》,《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5期。

李伟:《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碳预算》,《国际展望》2009年第2期。

李文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省建设》,《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年第1期。

李兴军:《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上海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李芝、周兴、阎广慧:《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李周:《生态经济学:一个可以大力开发的“富矿”》,2009年2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廖才茂:《论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当代财经》2004年第9期。

廖才茂:《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理论依据》,《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6期。

林伯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改革进程与配套改革》,《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林秀玉:《古代文明与地理环境之关系——古代中国、埃及及两河流域比较》,《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刘定平:《论生态文明观的价值向度》,《湖南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刘汉民:《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刘建伟、禹海霞:《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主要流派述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刘建兴、王青、孙鹏、顾晓薇、李广军:《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生态占用研究》,《资源科学》2007年第1期。

刘静暖:《关于自然力理论的文献评述——自然力经济学研究中的思考》,《税务与经济》2008年第6期。

刘克英:《生态经济学发展前沿问题透视》,《前沿》2005年第2期。

刘学敏:《从环境问题看市场的双重作用——从“看不见的手”到“看不见的脚”》,《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5期。

刘耀彬:《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及调控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刘耀彬、李仁东:《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1期。

卢静:《透析全球环境治理的困境》,《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8期。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路甬祥:《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挑战和战略》,2008年浙江暨杭州市科协年会发言;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听课在浙大·大师论道,2008年10月6日。

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载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第二版)人民出版社,200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

毛世英、刘艳菊:《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A.K.贝茨:《气候危机》,苗润生、成志勤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美〕H.培顿·扬:《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王勇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萧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美〕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美〕戴维·M.克雷普斯:《博弈论与经济模型》,邓方译,商务印书馆,2006。

〔美〕丹尼尔·F·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余晖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丹尼斯·米都斯等著《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道格拉斯·诺斯:《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邢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美〕范·琼斯:《绿领经济》,胡晓姣、罗俏鹃、贾西贝译,中信出版社,2010。

〔美〕弗·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庄庞、鱼珊玲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美〕格里高利·克拉克:《应该读点经济史:一部世界经济简史》,李淑萍译,中信出版社,2009。

〔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吴国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里夫金、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美〕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赵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经济学》,黄险峰、张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苗绘、王仁波、李海申:《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借鉴》,《特区经济》2009年第7期。

莫神星:《节能减排机制法律政策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默罕·穆那辛何:《直面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的挑战: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侬必盛:《生命生存的双重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论人和自然和谐的母子维系》,《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挪〕阿恩·奈斯:《深层生态学运动:一些哲学观点》,载于杨通进、高予远:《现代生态文明的生态转变》,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

欧飒、蔺智深:《2006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内罗毕闭幕》,新华社内罗毕2006年11月17日电。

潘佑找:《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对农业环境保护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潘岳:《人类文明转型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浪网·新闻中心·环保专题,2004年1月12日。

彭富明:《论中世纪神学正义理论的历史嬗变》,《前沿》2010年第5期。

乔卫兵:《冷战后中国与国际机制的互动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1期。

秦大河:《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上)》,科学出版社,2005。

冉鹏程、吕文林:《中美两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的分歧及启示》,《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任东明:《化石能源最终会被替代吗》,2009年11月2日《解放日报》。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日〕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修订版),魏加宁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日〕藤田昌久、〔美〕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梁琦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

邵权熙:《当代中国林业耦合论初探》,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申曙光:《生态文明:现代社会发展的新文明》,《学术月刊》1994年第9期。

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石山:《我国生态省建设的新形势及深远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第2期。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文明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世界气象组织网站,http://www.wmo.int/pages/index_zh.html。

舒惠国:《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宋春华:《积极应对挑战,走中国特色建筑节能之路》,《住宅产业》2008年第4期。

宋俭、王红:《大劫难:300年来世界重大自然灾害纪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苏国辉:《迷失与回归:生态文明的人性注解》,《理论月刊》2008年第6期。

孙浩进:《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变迁》,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孙立侠:《生态文明的制度维度探析》,《前沿》2008年第11期。

孙世甲:《儒道两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孙彦泉:《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年第3期。

孙彦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齐鲁学刊》2000年第10期。

涂志勇:《博弈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屠启宇、金芳:《金字塔尖的城市——国际大都市发展报告》,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汪建新、艾娟:《心理学视域的集体记忆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王宝玲、杨雪瑶:《中国古代环境伦理原则评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7期。

王春华:《全球自然灾害频度、造成死亡、受害和直接经济损失统计数据》,《灾害学》1995年第3期。

王洪瑞:《新疆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特征》,《人文杂志》2005年第2期。

王建辉:《略论不同语境中的“生态文明”构想》,2008年9月28日《光明日报》。

王明亮:《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4期。

王润等:《20世纪重大自然灾害评析》,《自然灾害学报》2000年第4期。

王松霈:《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生态省建设》,《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王彤、王良:《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综述及评价》,《计算机工程》2001年第12期。

王曦:《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以立法克服资源环境管理中的“政府失灵”》,《中州学刊》,2008年第2期。

王向阳:《论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王向阳:《论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王霄冰:《文字、仪式与文化记忆》,《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王孝哲:《论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王信领、章全新:《关于生态省建设的若干思考(二)》,《理论学习》2005年第4期。

王永义、刘志霄:《生态思想的泛化与生态文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王勇、祝伟:《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界》2009年第7期。

王雨辰:《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维度及其意义》,《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王中保:《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利益关系的变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5期。

邬沧萍、侯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吴和政、郑薇:《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及生态恢复技术的现状》,《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年第S1期。

吴健:《排污权交易——环境容量管理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吴卫星:《后京都时代(2012~2020年)碳排放权分配的战略构想——兼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吴文恒、牛叔文:《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2期。

吴晓军:《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为了复兴的反思》,《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应机制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肖建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能源建设》,《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谢高地:《自然资源总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谢来辉:《碳锁定、“解锁”与低碳经济之路》,《开放导报》2009年第5期。

徐岩:《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局限性》,《岱宗学刊》2006年第2期。

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经济演化》,《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第2期。

许倬云:《未来世界与儒家——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薛亮:《经济衰退难阻“生态负债”》,人民网·环保频道,2009年9月30日;http://env.people.com.cn/GB/10147580.html。

薛玲仙:《老子哲学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渊源关系》,《唐都学刊》,2008年第5期。

阎高丽:《论气候正义——兼论国际环境正义与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第8期。

阎世辉:《以国际政治视角辨析气候变化问题》,《环境经济》2009年第4期。

杨爱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九次缔约方大会闭幕》,新华社米兰2003年12月12日电。

杨焕勤:《波恩气候会议闭幕》,新华社波恩2001年7月28日电。

杨鲁慧:《环境外交的起源、发展及特征》,《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6期。

杨通进、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

杨心恒、刘豪兴、周运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杨雪峰、史晋川:《地根经济视角下土地政策反周期调节的机理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杨艳琳:《资源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4。

杨子生:《云南省耕地资源危机及其对策初探》,《自然资源》1994年第5期。

杨子生、刘彦随:《中国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印度〕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维持发展》,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英〕哈里特·克劳福德:《神秘的苏美尔人》,张文立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册),陈良壁译,商务印书馆,1965。

〔英〕塞顿·劳埃德:《美索不达米亚考古》,杨建华译,文物出版社,1990。

〔英〕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李华夏译:译林出版社,2007。

于贵瑞:《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变化的前沿科学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于珍彦、武杰:《文化构成和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余精华:《生态文明导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余谋昌:《可持续发展观与哲学范式的转变》,《新视野》2001年第4期。

庾莉萍:《我国矿山生态环保问题大、责任重》,《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第9期。

袁柯:《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

苑琳、韩虎龙:《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理论探索》2004年第5期。

曾光、牛利民:《十六大以来党的生产力思想创新》,《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9期。

曾丽洁:《世界和谐:全球治理中国际组织的伦理诉求》,《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张丙午:《世界自然灾害事件统计》,《新疆气象》1995年第6期。

张福刚、刘彦随、王介勇:《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资源科学》2007年第1期。

张金泉:《论生态资源及其价格决定》,《中国物价》2005年第1期。

张静:《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张兰生、方修琦等:《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地理学报》2003年第4期。

张丽华:《主权博弈——全球化背景下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互动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张林波:《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深圳为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张录强:《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人民出版社,2007。

张其仔、郭朝先:《中国工业增长的性质:资本驱动》,《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3期。

张强:《2009年中国极端天气频繁 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2009年8月17日《光明日报》。

张文和:《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与生态省建设的对策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第2期。

张曦:《生态人类学思想述评》,《云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张晓丽、朱秀敏:《植物体中的互利共生》,《生物学通报》2007年第5期。

张育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冲突、博弈与法律调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张志强、曲建升、曾静静:《温室气体排放:科学评价与减排政策》,科学出版社,2009。

赵冰、王诺:《21世纪初期世界石油流动的空间格局与流场特征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6期。

郑远长:《全球自然灾害概述》,《中国减灾》,2000年第1期。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科学出版社,2009。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周大地、韩文科主编《中国能源问题研究(2007)》,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周鸿:《人类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周婷:《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

诸大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气象出版社,2007。

左其亭、陈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上海环境科学》200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