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05

变动时代的法律职业者:中国现代司法官个体与群体(1906-1928)图书

Modern Chinese Magistracies in a Period of Great Change: Individuals and Groups, 1906-1928

SSAPID:101-9928-7108-20
ISBN:978-7-5201-2350-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以1906~1928年掌控中央政权的清政府和民国北京政府的司法官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变动时代”中加以观察,尤其关注政治变动(如政体改革、政权更迭等)对法律职业者之影响。各章分别从中国现代司法官产生的“旧”路径与“新”知识,清末制度变革与司法官群体组合,清末法界领袖沈家本在民国元年的经历与感受,辛亥鼎革后司法官群体的分流与重组,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法律界的交游网络与内外生态,时代环境变动与法律职业者个体选择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在全
编 辑:邵璐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序言

 文前辅文

 第一章 亲历清末官制改革:一位刑官的观察与因应

  第一节 唐烜及其日记

  第二节 改革中的部院筹设

  第三节 部院之争

  第四节 新旧之间的司法变革

  第五节 士风、仕气与司法执业

 第二章 “新人”如何练就:清末一位留日法科学生的阅读结构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难过语言关

  第二节 学习法科

  第三节 日常阅读

  第四节 公私生活

  第五节 思想变动

 第三章 制度变革与身份转型:清末新式司法官群体的组合、结构及问题

  第一节 中央官制改革中的大理院:制度与人员

  第二节 地方审检厅的初设与人员组合

   一 直隶(天津)

   二 京师

   三 东三省

  第三节 规范化之努力:司法官考选

  第四节 群体结构分析

  第五节 身份转型及其问题

 第四章 鼎革之际:沈家本的民国元年

  第一节 变政:朝礼、服色与历法

  第二节 法界首领:“虚名之累人也”

  第三节 感受民元政局

  第四节 生命暮年:著述与生活

 第五章 民国初年司法官群体的分流与重组

  第一节 辛壬之交:逃散与维持

  第二节 京师司法改组与资格确定:法政三年毕业且有经验者

  第三节 京外司法改组与风潮

  第四节 “以消极的紧缩主义行积极的改进精神”:司法官甄拔

  第五节 政权更迭与人事嬗变

 第六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法律界的交游网络与内外生态

  第一节 入职法界与人际网络

  第二节 日常交游与“圈子”内外

  第三节 政局变动与法界反应

  第四节 司法系统之“内外交困”

  第五节 “断不可使法界亦卷入政治风潮”

 第七章 变动时代中一位司法官的职业之路

  第一节 法政教育与法律职业

   一 法政教育

   二 革命倾向

   三 人脉资源

  第二节 职业的多变与反复

  第三节 执业“片段”之解析

   一 司法的能动倾向

   二 司法改革的速成倾向

   三 革命中的“落后”事物

   四 司法界的纷争

   五 律师与法官

   六 不情愿的胜诉官司

  第四节 内心世界:知识与信仰的分离

 第八章 司法官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法制:路向与功用

  第一节 西方与东方:法制改革的路向

  第二节 左与右:法制的功用定位

 结语 维护型改造者:法律职业与现代中国

 附录

  一 清末大理院司法官简表

  二 清末京师各级审检厅司法官名单(上)

  三 清末京师各级审检厅司法官名单(下)

  四 清末直隶(天津)审检厅司法官简表

  五 清末奉天各级审检厅司法官名单

  六 清末吉林各级审检厅司法官名单

  七 宣统二年司法官考试录取名单

   京师

   四川

   云南

   广西

   贵州

   甘肃

   新疆

  八 清末各省会、商埠等城市司法官名单

  九 民国元年大理院及京师各级审检厅司法官简表

  十 民国二年大理院及京师各级审检厅司法官简表

  十一 民国二年奉天各级审检厅新任司法官简表

  十二 民国二年各省司法长官及司法官名单

  十三 民国三年大理院及京师各级审检厅司法官简表

  十四 民国三年各省高等审检厅长官一览表

  十五 民国三年全国各级司法官一览表

  十六 民国十四年全国各级司法官一览表

  十七 民国北京政府大理院司法官简表(1912~1928)

 人名索引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司法官大致扮演着三重角色: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者(参与者)、民俗习惯的改造者、现存秩序的维护者。实际上,这三重角色之间,不易平衡,不时会有矛盾,甚或剧烈冲突,中国现代诸多法律、司法问题也由此而生。因为现代中国总体上呈现变动状态,“不变”仅具相对意义,所以建构与改造是绝对的,维护则是相对的。由此而言,现代中国的司法官,可谓“维护型改造者”。

北图社影印室辑《清末民初宪政史料辑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卞孝萱、唐文权编《辛亥人物碑传集》,团结出版社,1991。

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

《参议院议决案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藏。

《大清律例》,田涛、郑秦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

《调查法权委员会报告书》,法律评论社,1926年12月。

杜春和等编《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法权讨论委员会编《考查司法记》,北京日报馆,1924。

《奉天省各级审判检察厅统计书》,出版者不详,宣统元年印行,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藏。

敷文社编《最近官绅履历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纂》,京城益森印刷有限公司,光绪丁未年。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

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泸溪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吉林提法司第一次报告书》,出版者、时间不详,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藏。

崑冈等编《钦定大清会典》,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

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993。

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马保超:《河北古今编著人物小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闵尔昌录《碑传集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潘荣胜主编《明清进士录》,中华书局,2006。

《钦定大清现行刑律》(点校本),陈颐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秦国经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编《清代缙绅录集成》,大象出版社,2008。

日本法政大学大学史资料委员会编《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纪事》,裴敬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纂《大清新法令》,商务印书馆,2010、2011。

沈尔乔等编辑《“〈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集解四种》,陈颐点校,法律出版社,2016。

司法部参事厅编《司法例规》,1916年印行。

天津图书馆、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万仁元、方庆秋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汪庆祺编《各省审判厅判牍》,李启成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吴稚晖档案,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藏。

《宪政最新搢绅全书》,京都荣宝斋刊,宣统辛亥秋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藏。

《新定官制搢绅全函》,荣录堂刊,辛亥冬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藏。

《新疆审判厅筹办处报告书》,出版者不详,宣统三年正月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新译日本法规大全》(点校本),南洋公学译书院初译、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补译校订,商务印书馆,2007~2008。

刑(法)部、民政部等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徐世昌:《退耕堂政书》,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许世英:《司法计划书》,中华民国元年十一月,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

《云南第一次考试法官闱文》,出版者不详,宣统二年九月排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章伯锋、李宗一主编《北洋军阀》,武汉出版社。1990。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

《职员录》,印铸局刊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藏。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编《清宫辛亥革命档案汇编》,九州出版社,201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中华民国新文牍汇编》,广益书局发行,1913。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

《北京公益报》

《大公报》

《东方杂志》

《法轨》

《法律评论》

《法学季刊》

《法学杂志》

《法政杂志》

《法制史研究》(台北)

《佛学丛报》

《广东司法五日报》

《国立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

《近代史研究》

《近代史资料》

《京报副刊》

《历史研究》

《临时公报》(北京)

《民立报》

《申报》

《神州日报》

《盛京时报》

《时报》

《顺天时报》

《司法公报》

《浙江公报》

《政府公报》

《政治官报》

爱新觉罗·载沣:《醇亲王载沣日记》,群众出版社,2014。

安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东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许世英》,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2003年重印)。

陈寅恪:《陈寅恪集》,三联书店,2001。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丁贤俊、喻作凤编《伍廷芳集》,中华书局,1993。

董康:《书舶庸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顾维钧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中华书局,1983。

韩策、崔学森整理《汪荣宝日记》,中华书局,2013。

何勤华、李秀清主编《民国法学论文精萃》,法律出版社,2003。

何勤华、魏琼编《董康法学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胡汉民:《胡汉民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13。

胡思敬:《国闻备乘》,中华书局,2007。

华友根编《董康法学文选》,法律出版社,2015。

黄伯度编《许世英先生纪念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

黄尊三:《黄尊三日记选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湘西文史资料》第3辑,1984。

黄尊三:《清国人日本留学日记:1905~1912》,实藤惠秀、佐藤三郎译,日本东方书店,1986。

黄尊三:《三十年日记》,湖南印书馆,1933。

江庸:《江庸法学文集》,法律出版社,2014。

李贵连编著《沈家本年谱长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梁敬錞:《余庐谈往——余(越园)林(宰平)交谊特述》,《传记文学》(台北)第25卷第3期,1974年9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

林志钧:《北云集》,1963年排印(线装书)。

刘大鹏:《退想斋日记》,乔志强标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刘泱泱整理《宋教仁日记》,中华书局,2014。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骆宝善、刘路生主编《袁世凯全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

马寿华:《服务司法界六十一年》,台北,马氏思上书屋,1987。

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三联书店,1983。

蒙默编《蒙文通学记》,三联书店,1993。

缪荃孙:《艺风堂友朋书札》,顾廷龙校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穆湘玥:《藕初五十自述》,商务印书馆,1926。

任玉田:《民国的法律、法院与司法人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汉中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汉中市文史资料》第3辑,1985。

阮毅成:《记余绍宋先生》,《传记文学》(台北)第18卷第2期,1971年2月。

绍英:《绍英日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1923。

释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中华书局,2013。

唐德刚:《胡适杂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

《唐烜日记》(手稿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

唐芸海:《虞渊集注》,赵键注,香港,中国民盟文化出版社,2009。

汪祖泽、莫擎天:《辛亥前后的广东司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东文史资料》第8辑,1963。

王子壮:《王子壮日记》,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温世霖:《昆仑旅行日记》,李德龙、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丛钞》第167册,学苑出版社,2006。

吴朋寿:《京师法律学堂和京师法政学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42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吴长翼编《八十三天皇帝梦》,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谢冠生:《簋笙堂文稿》,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

谢健:《谢铸陈回忆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中华书局,1990。

徐世虹主编《沈家本全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徐一士:《谈林长民》,《古今半月刊》第38期,1944年1月1日。

徐一士著,徐禾选编《亦佳庐小品》,中华书局,2009。

许恪儒整理《许宝蘅日记》,中华书局,2010。

许世英:《许世英回忆录》,台北,人间世月刊社,1966。

闫晓君整理《乐素堂文集》,法律出版社,2014。

严云绶等主编《桐城派名家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

杨琥编《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法律出版社,2004。

杨天石主编《钱玄同日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余绍宋:《余绍宋集》,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余绍宋:《余绍宋日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恽毓鼎:《恽毓鼎澄斋日记》,史晓风整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张国华、李贵连编著《沈家本年谱初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张肇元:《张肇元回忆录》,台北,正中书局,1976。

章宗祥:《新刑律颁布之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晚清北洋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邵元冲先生文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3。

周月峰编《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杜亚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朱希祖:《朱希祖日记》,中华书局,2012。

朱峙三:《朱峙三日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毕连芳:《北京民国政府司法官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别琳:《进步党与民初政治》,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美〕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英〕布兰德:《英格兰律师职业的起源》,李红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蔡枢衡:《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蔡晓荣:《法界往事:民国时期民法学家群体及其志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

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

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商务印书馆,2011。

陈惠馨:《德国法制史:从日耳曼到近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陈同:《近代社会变迁中的上海律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陈新宇:《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陈煜:《清末新政中的修订法律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一段往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程燎原:《清末法政人的世界》,法律出版社,2003。

川岛真:《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田建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美〕达玛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

邓野:《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1919年中国的外交争执与政派利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日〕冈田朝太郎等:《检察制度》,郑言笔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高放等:《清末立宪史》,华文出版社,2012。

韩涛:《晚清大理院:中国最早的最高法院》,法律出版社,2012。

贺卫方:《司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侯欣一:《创制、运行及变异——民国时期西安地方法院研究》,商务印书馆,2017。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华友根:《中国近代立法大家:董康的法制活动与思想》,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2010年再版)。

黄源盛:《民初大理院与裁判》,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

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增补版),商务印书馆,2014。

〔比〕卡内冈:《法官、立法者与法学教授——欧洲法律史篇》,薛张敏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来新夏等:《北洋军阀史》,东方出版中心,2011。

李超:《清末民初的审判独立研究:以法院设置与法官选任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9。

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2000。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李启成:《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李文杰:《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三联书店,2017。

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人民出版社,1987。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2011。

李学智:《民国初年的法治思潮与法制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1874~1975)》,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6。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德〕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美〕马丁·夏皮罗:《法院:比较法上和政治学上的分析》,张生、李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毛建波:《余绍宋:画学及书画实践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美〕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

〔英〕梅特兰:《英格兰宪政史》,李红海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编《美国法律概况》,金蔓丽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德〕穆勒:《恐怖的法官:纳粹时期的司法》,王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那思陆:《清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欧阳湘:《近代中国法院普设研究:以广东为个案的历史考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裴艳:《留学生与中国法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法〕皮埃尔·特鲁仕主编《法国司法制度》,丁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

邱志红:《现代律师的生成与境遇:以民国时期北京律师群体为中心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

〔日〕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牟发松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

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沈殿成主编《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修订译本),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史新恒:《清末提法使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中华书局,1927。

苏力、贺卫方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孙慧敏:《制度移植:民初上海的中国律师(1912~1937)》,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

〔美〕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纪琨译,学林出版社,1996。

唐仕春:《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社会调查所出版、商务印书馆印行,1930。

田涛:《不二法门》,法律出版社,2004。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

汪朝光:《民国的初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汪楫宝:《民国司法志》,商务印书馆,2013。

王汎森:《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修订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

王桧林等主编《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王健:《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王聿均:《泰戈尔及其他》,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74。

王奇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王泽鉴主编《英美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魏泉:《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肖宗志:《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巴蜀书社,2007。

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07。

谢蔚:《晚清法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谢振民编著《中华民国立法史》,张知本校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许章润:《法学家的智慧:关于法律的知识品格与人文类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于明:《司法治国:英国法庭的政治史(1154~1701)》,法律出版社,2015。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张从容:《部院之争:晚清司法改革的交叉路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1。

张海鹏、李细珠:《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法律出版社,1999。

张勤:《中国近代民事司法变革研究:以奉天省为例》,商务印书馆,2012。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

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章开沅、余子侠主编《中国人留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郑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日〕滋贺秀三等著,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

Andrew J.Nathan,Peking Politics,1918-1923,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6.

William Mckinley Runyan:《生命史与心理传记学——理论与方法的探索》,丁兴祥、张慈宜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

Xiaoqun Xu,Trial of Modernity:Judicial Reform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1901-1937,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陈家林:《许世英拔贡前后史实小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陈新宇:《向左转?向右转?——董康与近代中国的法律改革》,《法制史研究》(台北)第8期,2005年12月。

范铁权:《黄尊三留日史事述论——以黄尊三〈留学日记〉为依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郭斌:《黄尊三的留日活动初探》,《北方文学》2010年第3期。

郝铁川:《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法制近代化》,《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

贺跃夫:《清末士大夫留学日本热透视——论法政大学中国留学生速成科》,《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黄源盛:《沈家本法律思想与晚清刑律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1991。

孔祥吉:《难得一见的百日维新史料——读唐烜稿本〈留庵日钞〉》,《学术界》2004年第1期。

孔祥吉:《谭嗣同〈狱中题壁〉诗刑部传抄本之发现及其意义——以唐烜〈留庵日钞〉为线索》,《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李启成:《宣统二年的法官考试》,《法制史研究》(台北)第3期,2002年12月。

李文杰:《继承与开新之间——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嬗替与结构变迁》,《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李喜所、李来容:《清末留日学生“取缔规则”事件再解读》,《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

刘平平:《余绍宋与民国〈龙游县志〉》,《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5期。

鲁卫东:《军阀与内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内阁阁员群体构成与分析(1916~1928)》,《史学集刊》2009年第2期。

罗志田:《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马国华:《有道平生无党籍,听山余事做诗人——郭家声先生的〈忍冬书屋诗集〉》,《东京文学》2009年第5期。

缪树红:《论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文官主体——以国务院为考察对象》,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历史系,2007。

彭砺志:《余绍宋1924年出任北京美专校长始末考略》,《美术研究》2006年第1期。

浦依莲:《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的法政教育》,许苗杰译,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8辑,中华书局,2003。

秦裕芳、赵明政:《关于“取缔规则事件”的若干流行说法质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桑兵:《接收清朝与组建民国》,《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1、2期。

沈慧瑛:《陆鸿仪档案》,《中国档案》2007年第2期。

沈松平:《从余绍宋看民国志家对传统方志学理论的扬弃》,《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孙慧敏:《从东京、北京到上海:日系法学教育与中国律师的养成(1902~1914)》,《法制史研究》(台北)第3期,2002年12月。

天僇生:《中国历代小说史论》,《月月小说》第1卷第11期,光绪丁未年十一月。

王天华:《国家法人说的兴衰及其法学遗产》,《法学研究》2012年第5期。

王志强:《辛亥革命后基层审判的转型与承续——以民国元年上海地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徐保安:《清末地方官员学堂教育述论——以课吏馆和法政学堂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

杨瑞:《辛亥变局与留日学人心态裂变——以湘人黄尊三心路历程为个案的考察》,《史学月刊》2013年第10期。

杨天宏:《法政纠结:“罗文干案”的告诉与检审》,《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5期。

叶龙彦:《清末民初之法政学堂(1905~1919)》,博士学位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研究所,1974。

余子安:《余绍宋与方志学》,《浙江学刊》1983年第3期。

俞江:《清末奉天各级审判厅考论》,《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翟海涛:《法政人与清末法制变革研究——以日本法政速成科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12。

张海荣:《北洋初期司法界与湖北军政当局的矛盾与抗争——以刘豫瑶案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

张勤:《法律精英、法律移植和本土化:以民国初期的修订法律馆为例》,《法学家》2014年第4期。

郑师渠:《论欧战后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

朱腾:《清末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朱先华:《清民政部简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9辑,中华书局,1983。

左玉河:《评民初历法上的“二元社会”》,《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成春有、汪捷主编《日本历史文化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韩信夫、姜克夫主编《中华民国史·大事记》,中华书局,2011。

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95。

钱实甫编著《北洋政府职官年表》,黄清根整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熊月之主编《晚清新学书目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俞剑华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