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

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图书

Income Tax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SAPID:101-9921-0319-36
ISBN:978-7-5097-2616-7
DOI:
ISSN:
关键词:

所得税 会计 税收

[内容简介] 企业所得税法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论与实务产生较大影响。企业所得税法的核心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心是正确确定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本书内容主要包括:(1)所得税会计概述;(2)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本原理;(4)个别财务报表中所得税确认与计量中的特殊问题;(5)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确认与计量中的特殊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前沿管理论丛
作 者: 张志凤 李慧思
编 辑:赵学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序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所得税会计概述

  第一节 所得税的性质

  第二节 所得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 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我国先后采用的所得税确认与计量的方法

   一 应付税款法

   二 纳税影响会计法

    (一)递延法

    (二)利润表债务法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第四节 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一 永久性差异

   二 时间性差异

   三 暂时性差异

   四 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关系

    (一)利润表债务法下的永久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

    (二)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

    (三)暂时性差异包括时间性差异,同时还包括一些特殊事项的影响,所以暂时性差异不一定是时间性差异

   五 会计所得和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

     1.概念的比较

     2.核算基础的比较

     3.核算方法的比较

     4.两种核算方法对净利润的影响

    (二)递延法与债务法

     1.概念的比较

     2.理论基础的比较

     3.核算特点的比较

     4.两种方法对净利润的影响

    (三)利润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1.概念的比较

     2.基本理论的比较

     3.核算方法的比较

     4.对净利润的影响

 第二章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第一节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产生差异的根源分析

   一 会计目标与所得税法规目标差异分析

   二 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原则差异分析

    (一)基本前提的差异分析

    (二)计量属性的差异分析

    (三)权责发生制原则差异分析

    (四)相关性原则的差异分析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差异分析

    (六)谨慎性原则的比较

  第二节 存货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一 存货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存货取得的计量

     1.外购存货的成本

     2.自行生产加工的存货成本

     3.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

    (二)存货发出的计量

    (三)期末存货的计量

    (四)存货的盘亏和毁损

   二 与存货业务相关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

    (一)存货初始计量所得税规定

     1.自制存货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存货

     3.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的税务处理

     4.企业合并方式取得存货的税务处理

    (二)周转材料摊销方法的税务处理

    (三)存货期末计量、盘亏、毁损的税务处理

     1.存货损失的税务处理原则

     2.存货损失在税务上的计算和认定

  第三节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一 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4.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

     5.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1.固定资产折旧

     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四)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五)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六)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

   二 与固定资产业务相关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所得税规定

     1.计量属性不同产生的差异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初始计税成本的所得税规定

     3.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与会计处理差异

    (二)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税务处理

     1.折旧方法、年限和净残值的所得税规定

     2.折旧范围的所得税规定

     3.折旧基数的差异

    (三)固定资产处置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差异

  第四节 无形资产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一 无形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三)无形资产的处置

   二 与无形资产业务相关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

    (一)超过正常信用条件购买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二)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所得税规定

    (三)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税务处理

    (四)无形资产处置所得税处理

  第五节 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一 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2.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1.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

     2.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四)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二 与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相关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

    (一)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所得税处理

    (二)公允价值模式下转换的所得税处理与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

  第六节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一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原则

     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2.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4.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5.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6.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按照评估价值调整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以评估价值作为改制时的认定成本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原则

     1.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3.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1.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2.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3.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二 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相关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

  第七节 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一 金融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2.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3.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

     4.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1.应收账款

     2.应收票据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4.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5.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金融资产减值

   二 与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

  第八节 或有事项会计处理与企业所得税法差异分析

   一 或有事项业务的会计处理

    (一)或有事项相关概念

    (二)预计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1.预计负债的确认

     2.预计负债的计量

   二 与或有事项业务相关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一)未决诉讼和仲裁业务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分析

    (二)债务担保业务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分析

    (三)产品质量保证业务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差异分析

    (四)亏损合同业务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差异分析

    (五)重组义务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差异分析

 第三章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本原理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及一般核算程序

   一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概念

   二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核算一般程序

  第二节 计税基础

   一 资产的计税基础

    (一)固定资产

    (二)无形资产

     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三)各种资产减值准备

    (四)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二 负债的计税基础

    1.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2.预收账款

    3.应付职工薪酬

    4.其他应付款

  第三节 暂时性差异

   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二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三 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一)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二)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第四节 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一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一般原则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1.适用税率的确定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

   二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的一般原则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第五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当期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

   (三)所得税费用

 第四章 个别财务报表中所得税确认与计量的特殊问题

  第一节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抵消

   一 分期收款销售业务

   二 生产车间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第二节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情形

   一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将有违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一)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二)承租人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三)分期付款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二 不能核销的坏账准备

  第三节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形

  第四节 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一 税法对企业合并税务处理的规定

   二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一)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二)同一控制下的应税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三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应税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第五章 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

  第一节 企业集团所得税的纳税规定

  第二节 合并财务报表中所得税需调整抵消的原因

  第三节 合并财务报表中调整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一 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 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第四节 合并财务报表中抵消内部交易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一 内部债权计提的减值减备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抵消

    (一)交易当期的所得税抵消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所得税的抵消

   二 内部存货交易产生的所得税问题

    (一)交易当期的所得税抵消处理

     1.抵消内部资产交易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或损失)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2.抵消存货跌价准备而抵消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所得税的抵消

   三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产生的所得税问题

    (一)交易当期的所得税抵消

     1.不考虑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2.考虑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所得税抵消

   四 内部无形资产交易产生的所得税问题

    1.交易当期的所得税抵消

    2.不考虑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3.考虑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

    4.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所得税抵消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中国财政出版社,2008。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人民出版社,2008。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4]张志凤:《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形》,《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年第11期。

[5]黄华枧、张志凤:《企业合并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第10期。

[6]李慧思:《具有融资性质购销业务涉及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年第3期。

[7]郭慧峰、张志凤:《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处理探讨》,《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年第1期。

[8]张志凤、李慧思、沈银萱:《资产负债表法下所得税确认与计量的思考》,《财政研究》2009年第5期。

[9]张志凤:《CPA考试所得税确认与计量的特殊问题》,《财会通讯》2009年第5期。

[10]彭红宇、张志凤:《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产生的所得税抵消处理》,《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年第8期。

[11]张志凤:《合并财务报表中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调整与抵消》,《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年第7期。

[12]张志凤:《合并财务报表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财政研究》2008年第4期。

[13]李玲、张志凤:《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会计师》2007年第5期。

[14]刘慧凤、盖地:《所得税会计准则国际化:国际进展与中国抉择》,《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15]盖地、刘慧凤:《对构建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的探讨》,《财经论丛》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