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1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图书

the study in emergency system of school contingency

SSAPID:101-9920-5659-35
ISBN:978-7-5097-1142-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应急管理的实际,旨在对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实践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初步尝试。本书的主要特点为:构建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俄完整体系;结合目前高校应急管理实践,列举大量案例和经验做法;书中选摘了国家关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文件及山东科技大学关于加强校园应急管理与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有关做法,以期为兄弟院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向信
编 辑:闵佳;陶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后记

 附录四:山东科技大学建设和谐校园的意见

 附录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附录三: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

 第一章 高校突发事件概述

  第一节 高校突发事件的含义与特征

   一 高校突发事件的含义

    (一)突发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含义

   二 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

    (一)主体的特殊性

    (二)内外的互动性

    (三)参与的群体性

    (四)后果的危害性

    (五)影响的持久性

   三 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

    (一)按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划分

    (二)按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诱因划分

    (三)按高校突发事件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划分

    (四)按高校突发事件的危害结果划分

    (五)其他分类形式

  第二节 高校突发事件的现状

   一 高校突发事件的受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对国家政策的影响越来越直接

   二 高校突发事件的种类增多,发生频繁,领域不断扩大

    (一)群体行动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不断增加

    (二)招生与就业类事件日益突出

    (三)心理问题类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

    (四)安全事故类事件发生较为频繁

    (五)治安事件及人身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六)网络安全导致的校园突发事件越来越多

    (七)师德学风类事件越来越多

   三 高校突发事件的危害日益严重

  第三节 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

   一 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外部因素

    (一)以自然因素为主的外部因素

    (二)以社会因素为主的外部因素

     1.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

     2.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影响

     3.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

     4.敌对势力破坏渗透、舆论误导

     5.家庭的影响

   二 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内部因素

    (一)应急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1.组织机构不够健全

     2.制度规范建设滞后

    (二)教育资源的不足与学生需求的矛盾,造成大学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三)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不够

    (四)高校内部利益分配不公

    (五)心理干预与预防缺失

   三 高校突发事件的个体原因

 第二章 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第一节 国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概况*

   一 美国

   二 加拿大

   三 德国

   四 英国

   五 日本

  第二节 高校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

   二 港台学者的研究

   三 内地学者的研究

  第三节 高校应急管理的内涵

   一 高校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一)高校应急管理的概念

    (二)高校应急管理的特征

     1.应急管理主体与行为的相对自主及其与外部互动性

     2.应急管理客体的特殊性

     3.应急管理环境的复杂和不确定性

     4.应急管理过程的高度紧急性

   二 高校应急管理的目标

    1.预防、预警目标

    2.应对目标

    3.善后目标

   三 高校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民主参与

    2.依法管理,科学应对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预防为主,分散延迟

    5.灵活权变,快速果断

    6.内部协同,外部支持

    7.注重沟通,信息公开

  第四节 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 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系统

   二 高校应急管理的主体工作内容

    (一)风险评估

    (二)应急预防

    (三)监测预警

    (四)应急处置

    (五)善后恢复

   三 高校应急管理的队伍建设

   四 高校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 高校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

  第一节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概述

   一 风险与高校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

   二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

    (一)客观性

    (二)科学性

    (三)适时性

    (四)针对性

   三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方法

    (一)定性评估法

     1.头脑风暴法

     2.名义群体法

     3.电子会议法

     4.德尔菲法(Delphi法)

     5.主要领导专题会议分析法

    (二)定量评估法

     1.发生概率评估

     2.损失程度评估

  第二节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实施

   一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程序

    (一)准备阶段

    (二)风险识别阶段

    (三)风险评价阶段

    (四)对策评价阶段

    (五)总结阶段

   二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标准

    (一)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量化估计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损失估计

   三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模型

    (一)综合评估模型

    (二)层次分析法评估模型

     (1)建构高校群体性行为突发事件因素模型

     (2)数据量化

     (3)构造高校群体性行为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函数

     (4)检验、比较与结论

    (三)预兆预测法评估模型

     (1)构建高校心理类问题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因素模型

     (2)资料搜集与统计

     (3)绘制事态发展趋势图

     (4)设计突发事件的隐患预警线和安全控制线

     (5)综合预测评估

   四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动态性

    (二)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要考虑人的心理感觉*

    (三)不能迷信定量评估

    (四)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中要充分考虑到所有的情况

  第三节 高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实例

   一 山东省高校主要突发事件风险评估

    (一)政治类高校突发事件风险下降,风险程度为四级

    (二)学生道德滑坡、就业压力过大导致心理、行为风险较高,风险程度为三级

    (三)师德学风类突发事件的风险程度较高,风险程度为二级

    (四)由网络导致的突发事件的风险程度较高,风险程度为三级

   二 山东省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

    (一)资料来源

    (二)拟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层次分析法并结合预兆预测法

    (三)构建层次预测法心理问题类突发事件评估模型

    (四)权重配置

    (五)风险值计算

    (六)与历年风险评估值的比较以及未来风险预测(预兆预测法)

    (七)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第四章 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

  第一节 高校突发事件预防管理

   一 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应树立的思想观念

    (一)强化忧患意识,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二)牢固树立多管齐下、综合预防的观念

    (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二 加强高校突发事件预防管理队伍建设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二)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在高校突发事件预防中的作用

   三 健全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规章制度

    (一)校园安全保卫制度

    (二)校园网络管理制度

    (三)校园食品安全制度

    (四)校园信息通报和信息沟通制度

   四 高校突发事件预防管理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一)依靠科学,尊重客观规律,促进预防工作的规范化

    (二)落实责任,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三)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四)加强纵横协调配合,实施资源共享

    (五)预防工作要常抓不懈,扎实进行

  第二节 建设和谐校园

   一 加强信念建设,强化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二)提倡发扬有自身特色的科大精神

    (三)倡导树立和谐境界

   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领导水平

   三 加强民主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文环境

   四 加强制度建设,谋求学校的长治久安

   五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学生利益,促进学生成才

   六 借力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七 和谐校园的考核评定

 第五章 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

  第一节 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概述

   一 预警及预警系统的概念

   二 高校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信息分析功能

    (二)预防准备功能

    (三)即时监测功能

    (四)快速反应功能

    (五)信息沟通功能

   三 预警系统的类型

    (一)学校自身发展状态指标

    (二)社会环境指标

    (三)人际交往指标

    (四)消极情绪指标

    (五)有形资产指标

    (六)无形资产指标

  第二节 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建立

   一 预警系统建立的基本要求

    (一)生命第一

    (二)常抓不懈

    (三)分级预警

    (四)信息多元化

     1.信息准确性

     2.信息完整性

     3.信息及时性

     1.反应的灵敏性

     2.决策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3.决策执行的有效性

   二 预警系统的构成

    (一)突发事件监测子系统

    (二)突发事件评估子系统

    (三)突发事件决策子系统

   三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主要方法

    (一)组建突发事件领导机构

    (二)制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计划

    (三)加强教育与演习

  第三节 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运行管理

   一 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的运行

    (一)突发事件信息的再搜集与风险的再评估

    (二)预警决策

     1.保护人身安全优先

     2.尊重专家意见

     3.实行紧急例外制度

     4.果断决策

    (三)预警信号的发布和启动应急预案

    (四)预警信号的解除或转入突发事件的处置阶段

   二 建立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建立三级监控机制

    (二)建立学生电子记录档案

    (三)建立课堂教育辅助机制

    (四)培养师生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意识

 第六章 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

  第一节 高校突发事件处置的原则

   一 统一领导

   二 分级负责

   三 快速反应

   四 依靠科学

   五 依法处置

   六 共同参与

  第二节 高校突发事件处置的体系

   一 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体系

    (一)指挥调度系统

     1.判定事件性质,确定应对方案

     2.跟踪和评估

     3.动态调整预案

     4.对操作请求批复

     5.响应下级机构技术支援和资源调配的要求

     6.组织协调

     7.组织事故调查

     8.与内外部和舆论的沟通

    (二)处置实施系统

     1.启动预案

     2.信息反馈

     3.调整预案

     4.临时资源调配

     5.突发事件后处理

    (三)支持保障系统

     1.物资资源保障系统

     2.人力资源保障系统

    (四)信息管理系统

    (五)决策辅助系统

   二 突发事件处置的组织体系

    (一)突发事件处置的组织架构

    (二)应急管理组织的分工

     1.高校党委、行政是主导力量

     2.主管部门是重要力量

     3.各院系基层党组织、团委、学生会和广大师生员工是重要的依靠力量

  第三节 高校突发事件处置的程序

   一 情报研判,风险评估

   二 监控形势,判断事态

   三 审时度势,控制事态

   四 调查研究,制定对策

   五 内外沟通,取得理解

    (一)与学校师生的内部沟通

    (二)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三)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第七章 高校突发事件的善后管理

  第一节 高校正常秩序与形象的恢复

   一 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一)制定恢复学校秩序的实施方案

     1.损失评估报告

     2.估算秩序恢复时间

     3.设定恢复秩序指标

     4.秩序恢复实施细则

     5.秩序恢复的监督和评测

    (二)统一思想,协同行动

    (三)强化责任意识,实行责任追究制

    (四)加强信息沟通,确保恢复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 恢复学校的良好形象

    (一)正确认识突发事件是开展危机公关的前提

    (二)在组织上给予危机公关工作应有地位是开展危机公关的必要保障

    (三)坚持危机公关中的“透明”性

    (四)树立危机公关中的诚信意识

    (五)危机公关的有效性还要求高等学校要正确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指责、非议甚至责难:

    (六)高校危机公关还要求做好突发事件善后管理的内外沟通工作

   三 深入做好重点部位和关键人员的恢复工作

    (一)对发生突发事件的重点部位要重点做好恢复工作

    (二)做好突发事件中关键人员的工作

    (三)分析原因,排查隐患

  第二节 心理干预与心理恢复

   一 心理干预的含义

   二 危机干预的模式

    (一)认知干预模式

    (二)哀伤辅导模式

    (三)平衡模式

    (四)支持干预模式

    (五)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六)社会资源模式

    (七)整合的危机干预模式

   三 高校常见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

    (一)焦虑心理干预

    (二)哀伤心理干预

    (三)失恋心理干预

    (四)自杀心理干预

   四 高等学校心理干预的策略

    (一)建立心理问题信息反馈系统

    (二)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三)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

  第三节 构建应急管理的评价体系

   一 突发事件管理评价的目的

    (一)分析与查找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二)探寻抑制突发事件再次爆发的措施

    (三)探寻可以完善危机反应和事后恢复能力的管理措施

    (四)对应急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及校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协作能力进行测评

    (五)如果是人为因素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则要通过评价分析查找原因,必要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二 应急管理评价的要点

    (一)广泛收集客观信息

    (二)消除事后偏见

    (三)界定评价范围

    (四)建立应急管理档案

    (五)避开责任调查

   三 应急管理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

    (一)事前评价

    (二)事中评价

    (三)事后评价

   四 应急管理评价的实施

 第八章 高校应急管理队伍建设

  第一节 高校应急管理队伍的组织体系和职能

   一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队伍的组成

   二 应急管理队伍的组织体系及其具体职能

    (一)指挥决策小组

     1.指挥决策小组的重要性

     2.小组组成及其职责

    (二)信息与预警管理小组及其职能

     1.信息管理与预警的作用

     2.高校应急信息与预警管理小组的组成

     3.信息与预警管理小组的职能

     4.信息与预警管理队伍的运作机制

     5.信息与预警管理小组建设应该把握的几点

    (三)应急处置实施小组

     1.应急管理自救的重要性

     2.应急处置实施小组

    (四)咨询顾问小组

     1.咨询顾问小组的组成

     2.咨询顾问小组的职能

    (五)善后管理与评估小组及其职能

     1.善后管理与评估小组

     2.善后管理与评估小组的职能

    (六)供给保障小组

     1.供给保障小组的职能

     2.供给保障小组的组成

     3.供给保障小组的重要性

  第二节 高校应急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一 高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二 高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一)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

    (二)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

    (三)高校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七种能力

     1.高校管理者应该是将军

     2.高校管理者应该是参谋

     3.高校管理者要当说客,善于争取支持

     4.高校管理者要当好聚心人

     5.高校管理者要当复合型专家

     6.高校管理者要当好决策者

     7.高校管理者当好道德的楷模

   三 突发事件对高校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特殊要求

    (一)时间的紧迫性要求管理者善于判断和决策

    (二)信息的有限性要求管理者要善于统筹与战略思维

    (三)事态瞬息万变,决策应不断调整,要求决策者要善于沉稳与承受

    (四)问题的复杂性要求管理者既要民主又要集中

    (五)师生期盼,社会观望,应急管理人员被寄予厚望

     1.管理者的决策水平是突发事件得到正确处置的关键

     2.管理者的品格是突发事件解决过程中得到群众认可的前提

     3.管理者的态度是突发事件得到控制的基础

   四 高校应急管理者应该具有的能力

    (一)超前的预警能力

    (二)迅速控制事态的能力

    (三)周密的组织指挥能力

     1.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2.敢于冒险决策

     3.亲临现场稳定人心

     4.善于协调

    (四)正确区分事件性质的能力

  第三节 高校应急管理者的应急培训

   一 应急培训的内容和实施

    (一)应急培训的内容

    (二)应急培训的实施

     1.应急常识培训

     2.应急管理专业知识和应对技能的培训

   二 应急培训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专题培训与日常应急知识的业余学习相结合,专门的应急知识学习与其他专项学习活动的结合

    (二)技能学习与应急演练相结合

    (三)加强学校师生自救、互救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

     1.开设应急管理课程,提高预防能力

     2.大学生预警能力的培养

     3.大学生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4.开展心理教育,加强心理援助

    (四)应急培训要注意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

 第九章 高校应急预案管理

  第一节 高校应急预案及预案管理

   一 高校应急预案

    (一)高校应急预案的含义

    (二)高校应急预案的功能

   二 高校应急预案的类型分析

    (一)按高校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主体划分

    (二)按高校应急预案所针对的突发事件类型划分

    (三)按高校应急预案的地位和性质划分

    (四)高校应急预案体系的重点

   三 高校应急预案管理

    (一)高校应急预案管理的含义

    (二)高校应急预案管理的特征

     1.在多层次、多领域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2.高度的动态性

     3.同高校管理体制相结合

    (三)高校应急预案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高校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一 高校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一)场景

    (二)主体

    (三)客体

    (四)目标

    (五)措施与保障

    (六)程序

   二 高校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一)总体表述

    (二)应急功能设置

    (三)特殊风险分述

    (四)应急标准操作规程

    (五)外部协调与支持

   三 高校应急预案的内容

    (一)应急组织指挥架构

     1.应急领导机构

     2.应急人员组成

     3.应急权责分配

     4.应急机构指挥者的替补次序

     5.应急指挥运作机制

    (二)应急管理流程

     1.校园突发事件的预警、预防

     2.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3.校园突发事件的善后恢复

    (三)应急支持保障

     1.学校应急后勤保障体系构建

     2.高校应急预案的演练、培训

  第三节 高校应急预案的设计

   一 高校应急预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

    (二)预防为主

    (三)尊重科学

     1.适用性强

     2.操作性好

     3.职责清晰

     4.分级管理

     5.重点突出

     6.标准化

     7.闭环管理

    (四)依照法律

    (五)民主参与

    (六)外部协商和决策评估

   二 高校应急预案的具体设计要求

    (一)问题全面

    (二)组织合理

    (三)实施可行

    (四)方案科学

    (五)流程严密

    (六)制度严肃

   三 高校应急预案的设计流程

    (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二)高校突发事件评估

     1.高校突发事件识别

     2.脆弱性分析

     3.突发事件危险分析

    (三)高校应急能力分析

    (四)编制高校应急预案

    (五)高校应急预案的审核、发布与改进

  第四节 高校应急预案的演练、评估与修订

   一 高校应急预案的演练

    (一)高校应急预案演练的类型

     1.桌面演练

     2.单项演练

     3.组合演练

     4.综合演练

    (二)高校应急预案演练的流程

     1.高校应急预案的培训

     2.成立高校应急预案演练策划小组

     3.高校应急预案演练的具体流程

   二 高校应急预案的评估与修订

    (一)高校应急预案评估的种类

     1.专家评估

     2.演练评估

     3.实施评估

    (二)高校应急预案评估的工作流程

     1.制定评估方案

     2.获取评估信息

     3.分析、评估和总结信息

     4.形成评估报告

    (三)高校应急预案的修订

 第十章 高校各应急预案典型示例

  第一节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第二节 高校突发群体事件应急预案

  第三节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第四节 高校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五节 高校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六节 高校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七节 高校突发心理危机应急预案

  第八节 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一章 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工作的展望

  一 诱发因素和抑制因素共存并交织在一起,未来五至十年内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总发生概率将维持较高的水平

   (一)未来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趋势预测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

   (三)高校突发事件的抑制因素

  二 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工作正在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一)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的内部管理机制正在日益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管理机制的“内外对接”

  三 加强我国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管理队伍建设,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对实力

   (一)不断强化高校师生的忧患意识,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提升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战略地位

   (二)在提高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控制管理队伍素质的基础上,着力提高高校应急管理队伍的能力

   (三)要充分认识辅导员队伍、大学生社团组织和学生志愿者队伍在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应对突发事件预案的演练

  四 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离不开社会保障和保险体系的支持

 附录六: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附录五:山东科技大学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序

 本书撰稿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余华、李黎青、丁阳喜:《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简敏:《校园危机管理策略创新:当代高校稳定的现实选择》,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

4.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5.陈秀梅等:《领导者应对突发事件的理论与实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6.计雷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李青山:《行政管理学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8.夏书章:《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3版。

9.何心展、王毓玳:《中国沿海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10.万鹏飞:《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刘刚:《危机管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3.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中信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4.黄禧帧:《现代公共关系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6.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公共危机管理》,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17.[美]诺曼·奥古斯丁:《危机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8.[以]叶海卡·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

19.迈克尔·里杰斯特:《危机公关》,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20.[美]特里普·森特·布卢姆:《有效公共关系》,汤滨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1.[美]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80年代的观点》,赵宝恒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孔德民:《转型期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中的预警机制探索》,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孙正、赵颖:《关于突发事件的指挥与处置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1期。

3.陈于东:《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控制》,《岳阳大学学报》1999年第12期。

4.国务院办公厅应急管理赴德国培训团:《德国应急管理纵横》,《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9期。

5.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赴美考察团:《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环球博览》2006年第5期、第6期。

6.顾林生:《全国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及今后的发展重点》,《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年12月总第7期。

7.郑燕祥、吴国雄:《学校危机的理念和管理》,《教育学报》1997年第1期。

8.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8期。

9.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人民网。

10.侯卫平:《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对策》,《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11.王临平:《社会转型期青少年暴力行为泛滥的心理解析及应对》,《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2期。

12.徐莉萍等:《男性少年暴力犯罪心理防御机制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2期。

13.吴建勋:《浅探高校危机管理》,《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6期。

14.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2008年山东省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

15.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

16.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

17.武余清、王余丁:《高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研究初探》,《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18.白涛、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19.王建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探源和对策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0.孟庆恩:《大学生自杀的预防与干预机制》,《青年研究》2002年第10期。

21.马剑侠:《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第12期。

22.黄晓音:《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中国校医》2005年第4期。

23.张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模型》,《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24.董晨:《依靠科学管理完善应急体系——专家谈建立学校应急管理体系和学校应急预案编制》,2006年1月19日《中国教育报》。

25.钟开斌、张佳:《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6.孙清潮:《预案管理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社科纵横》2007年第2期。

27.姜继为、冯婕:《论城市政府对应急预案的管理》,《城市问题》2006年第4期。

28.孙华:《论大学校园应急预案的编制》,《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第3期。

29.顾林生:《2006年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回顾与展望》,《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第2期。

30.杨馨玫:《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学位论文。

31.秦子文:《高校突发事件干预机制研究》,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2.赵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3.李志强:《论高校危机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34.李可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探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5.张卫、王振卯、岳少华:《从应急管理转向预防服务》,2008年6月26日《社会科学报》。

36.张海钟、杨万鹏:《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第1期。

1.North C.S,Hong B A. Project CREST:A new model for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after a community disaster,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00,90(7):1057-1059.

2.Astor,Ron Avi;Benbenishty,Rami;Vinokur,Amiram D.;Zeira,Anat. Arab and Jewis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perceptions of fear and school violence: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context.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Mar2006,Vol.76 Issue1,pp.91-118,28p;DOI:10.1348/000709905X37307;(AN2036223 7).

3.School Violence Rate Lowest Since 1992. Techniques:Connecting Education & Careers,Feb2006,Vol.81 Issue2,pp.10-11,2p;(AN 19740267).

4.Few lessons learned from Beslan,New Statesman,13647431,9/5/2005,Vol.134,Issue 4756,Database:Academic Source Premier.

5.The Public School Emergency. New York Times;11/14/,2000,Vol.150 Issue 51572,pA28.

6.Lasky,Rick. Student Accountability During School Emergencies. Fire Engineering,00152587,Mar2000,Vol.153 Issue 3.

7.Hotch D,Grunfeld AF,Mackay K:An emergency department-based domestic violence intervention program:findings after oneyear. J Emerg Med 1996;14:111-117.

8.Nicholas.kanarey. Assessing the Legal Ability of Emergencies.Austrilian Emergency Management Institute. Presented at the Emergencies 2000 Conference Sydney on 10 April 2000.

9.Nunamaker,F.Jr.,Weber,E.S and Chen,M.(1989). Organiz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s:Planing for intelligent a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5(4),7-32.

10.Smart,C.F. and Vetinsky,I.(1997). Designs for crisis decision uni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2,640-657.

11.Wisenblit,J.Z.(1989)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among U.S. corportions:Empirical evidence and a proposed framework. Sam Advanced Manag ement Journal,Spring,31-41.

12.Under Comdisplanm,see Australian Emergency Management Arrangements.

13.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Indicators of School Crime and Safety,2003 NCES 2004-004,2003.10.

14.Caplan G,Caplan RB. Mental Health Consulation and Collabor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