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83

政治嵌入与政治安排图书

Political Embeddedness and Political Arrangement

SSAPID:101-9917-7338-67
ISBN:978-7-5097-3134-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两个政治人类学田野调查--安徽省宣城市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商业街田野调查为对照考察的对象,以对国家主权、人民主权、分权制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家主权特征和人民主权特征的分析阐述为脉络,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两条线索齐头并进,旨在呈现社会转型期体制内“政治安排”式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向“政治嵌入”式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嬗变的法理和政治哲学理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陶庆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附件九:宣城市私(民)营企业主(要求入党)情况一览表(8)

 后记

 附件一:宣城市私(民)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安排”问卷调查表

 附件八:宣城市私(民)营企业员工(管理人员)政治待遇情况一览表(7)

 附件六:宣城市私(民)营企业主(政协委员)情况一览表(5)

 内容摘要

 附件七:宣城市私(民)营企业主(劳模或五一奖章)情况一览表(6)

 附件三:宣城市私(民)营企业主(党代表)情况一览表(2)

 附件二:宣城市私(民)营企业主(党员)情况一览表(1)

 附件十: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商业街“政治嵌入”问卷调查表(A)

 附件五:宣城市私(民)营企业主(人大代表)情况一览表(4)

 附件十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商业街“政治嵌入”问卷调查表(B)

 附件四:宣城市私(民)营企业主(党委委员)情况一览表(3)

 文前辅文

 第一章 “政治安排”中的国家主权

  一 转变执政方式的“政治安排”

   (一)私(民)营经济与新兴社会阶层

   (二)“政治安排”的体制内资源与变迁

  二 国家主权何以“政治安排”

   (一)政党作为国家主权的载体之一

   (二)国家主权的具体性与可分性

  三 “政治安排”中的公民参与

   (一)新兴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政治化

   (二)新兴社会阶层的体制内政治参与

 第二章 “政治安排”中的公民诉求

  一 利益表达的主权在民法则

   (一)人民主权的抽象性与不可分割性

   (二)主权在民思想的源流

   (三)人民主权的自然法权路径

  二 利益表达嬗变:皖南地区个案

   (一)私(民)营企业主的政治生态

   (二)非均衡性的三方利益格局

   (三)三方利益格局的嬗变

   (四)三方利益格局嬗变的弥补

    1.经济实力与社会名声

    2.私(民)营企业经济实力与“政治安排”

    3.私(民)营企业资本所有人与高级经理人员利益表达嬗变的非正式弥补

 第三章 “政治嵌入”中的人民主权

  一 从人民主权到国家主权的位移

   (一)“文明门槛”内外的国家与人民

   (二)人民主权与国家主权的法理关系

  二 分权制衡国家主权的法治精神

   (一)分权制衡国家主权的文明“基因”

   (二)东西方社会的主权观

  三 “政治嵌入”的法律困境:华强北商圈个案

   (一)“政治安排”中的主权空间位置

   (二)草根民间组织“政治嵌入”的法律困境

   (三)草根民间组织“政治嵌入”的本土资源

 第四章 “嵌入”政治的经济“主权”因素

  一 草根民间组织的“主权”地位

   (一)草根民间组织“主权”的缺位

   (二)草根民间组织的合法性悖论

   (三)主权在民的“草根”路径

   (四)草根民间组织的合法化

  二 经济“主权”基础上的“政治嵌入”

   (一)公共预算与经济“主权”

   (二)华强北商业街改造的公共预算纠纷

   (三)经济“主权”的政治效应

   (四)公民参与公共预算的法理基础

    1.纳税人权利与公民参与公共预算

    2.物权与公民参与公共预算

  三 草根组织“政治嵌入”传统的现实意义

   (一)商人结社“政治嵌入”的社会形态

    1.结社概念的歧义与混用

    2.民间结社的“政治嵌入”路径

   (二)中国民间商人结社的组织特性

    1.结社中的“公共领域”条件

    2.“资产者公共领域”与民间商人组织“政治嵌入”

   (三)转型期中国民间商人的组织化系谱

    1.重建民间商会组织的路径选择

    2.民间商人结社中的公共性悖论

    3.中国转型期民间商会中发轫四要件的缺失

  四 主权在民与宪法财产权

   (一)宪法财产权的逻辑起点

    1.公法与私法意义上的财产权

    2.所有权与支配权意义上的财产权

   (二)宪法财产权的历史起点

    1.人民的纳税与国家的“血脉”

    2.人民的纳税与税收法律关系

   (三)宪法财产权中的纳税人权利

    1.“政治安排”下的纳税人权利

    2.“政治嵌入”下的纳税人权利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权观念与演化

  一 主权在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念

   (一)代议制民主的“主权”错位

   (二)人民主权的协商民主范式

  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与人民主权

   (一)华强北商人的党内“政治安排”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主权特征

  三 国家主权下的社会权利

   (一)国家主权下的华强北商会

    1.“认同环”上的华强北商会

    2.国家主权主导下的社会认同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国家主权特征

 第六章 “政治安排”与“政治嵌入”的主权路径

  一 “政治安排”下的民间结社路径

   (一)“华强北商会”的“老板班子”

   (二)“老板班子”政治参与的主权因素

    1.“老板班子”商会的由来

    2.商业资本与商业经理分离的政治效应

  二 华强北商业街里的“主权”

   (一)政党国家主权的唯物史观

    1.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掌国家主权的尝试

    2.马克思主义政党国家主权的载体

    3.马克思主义政党国家主权的突变

   (二)华强北商业街的政党国家主权

    1.执政党国家主权的基层体系

    2.草根社会的“龙头老大”

  三 制衡政党国家主权的政治文明

   (一)政党国家主权的“党团—苏维埃”模式

   (二)制衡政党国家主权的本土资源

 结语 “正当妥协”中的“政治嵌入”

 附件十二: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商业街“政治嵌入”问卷调查表(C)

 本研究得到以下项目资助

 前言

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商务印书馆,2005。

陈金罗:《社团立法与社团管理》,法律出版社,1997。

陈云生:《宪法人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炳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邓正来等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董明:《政治格局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范克新、肖萍:《社会团体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人民出版社,2000。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费孝通:《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费孝通:《费孝通学术精华录》(第一辑),鲍霁主编,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认识与处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问题的历史经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郭建民、尹小满主编《中国社团概论》,华文出版社,2002。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论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姜士林等主编《世界宪法全书》,青岛出版社,199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

李龙:《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刘泽华:《王权思想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2。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马戎等主编《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学苑出版社,2001。

孟广林:《英国封建王权论稿——从诺曼征服到大宪章》,人民出版社,2002。

浦文昌、荣敬本等:《市场经济与民间商会——培育发展民间商会的比较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1997。

苏力、高丙中:《规制与发展——社会团体的法律环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商务印书馆,2003。

仇加勉、赵蓬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管理实用全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涂龙力、王鸿貌主编《税收基本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

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王颖、折晓叶、孙炳耀:《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王铭铭等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

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吴忠泽、陈金罗:《社团管理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肖君拥:《人民主权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8。

谢维雁:《从宪法到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谢晖等主编《民间法》(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杨成志:《杨成志人类学民族学文集》,民族出版社,2003。

易建平:《社群联盟与酋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易益典、周拱喜:《社会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赵旭东:《权力与公正》,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张庆福:《宪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

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张馨等:《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张厚义等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张鸣:《乡村社会权力与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章敬平:《权变——从官员下海到商人从政》,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张厚义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

周志忍、陈庆云:《自律与他律——社会团体监督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修订版),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保育钧:《勇于改革、大胆实践,探索中国商会改革发展之路》,《民间商会实践试点研讨会论文专辑》,无锡社会经济比较研究所2004年12月编印。

迟福林:《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与非政府组织发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陈鹤:《利害相关者治理视角下的草根NGO资源获取——以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为例》,《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第9期。

陈健民、丘海雄:《社团、社会资本与政经发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陈端洪:《立法的民主合法性与立法至上——中国立法批评》,《中外法学》1998年第6期。

陈剩勇:《另一领域的民主: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政治学视角》,《学术界》2003年第6期。

陈光金:《从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入手,抓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德全英:《城市、社团和法律——从中世纪城市兴起看西方近代宪政制度》,《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

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1期。

丁尘馨:《廖晓义:“草根组织”在行动》,《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1期。

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顾昕:《公民社会发展的法团主义之道——能促型国家与国家和社会的相互赋权》,《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6期。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贺卫方:《宪政三章》,《法学论坛》2003年第2期。

和少英:《政治人类学浅论》,《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景跃进:《“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学术讨论会述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5期。

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第28期。

李凡:《“草根民主”透露新绿》,《决策咨询》2002年第12期。

李琦:《作为人权的联合行动权》,《法商研究》2003年第5期。

李景鹏:《关于非政府组织若干问题的探讨》,《新视野》2003年第1期。

林之华:《社会团体应当实现自治》,《理论前沿》1988年第20期。

刘丽:《税的宪政思考与纳税人权利的保障》,《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宁骚:《政治学·政治哲学·政治科学:〈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政治学卷〉总序》,《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雷兴虎、陈虹:《社会团体的法律规制研究》,《法商研究》2002年第2期。

马西恒:《民间组织发展与执政党建设》,《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马长山:《NGO的民间治理与转型期的法治秩序》,《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马敏:《试论晚清绅商与商会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孙志祥:《北京市民间组织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盛儒:《“草根民主”的足迹》,《中国改革》2002年第2期。

谈李荣:《宪政精义——合理配置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997年第2期。

田忠:《宪政国家: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健康发展的政制安排》,《人文杂志》2000年第5期。

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谢晖等编《民间法》(1),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王名、贾西津:《关于中国NGO法律政策的若干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王绽蕾等:《论我国NGO的合法性建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王怡:《立宪政体中的赋税问题》,《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王笛:《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谈中国问题与西方经验(二)》,《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

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王浦劬:《我国政治学建设应该着力于三个方面的发展和突破》,《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

吴玉军:《现代社会与自我认同焦虑》,《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吴稼祥:《新权威主义述评》,1989年1月16日《世界经济导报》。

谢海定:《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信春鹰、张烨:《全球化结社革命与社团立法》,《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

熊跃根:《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谢庆奎:《宪政体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研究》,《新视野》2005年第1期。

肖北庚:《控权与保权的统一:现代宪政发展新趋势》,《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徐勇:《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1期。

俞可平:《政治沟通与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2期。

杨清:《从超经济强制到关系性合意——对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过程的分析》,《当代中国研究》2000年第4期。

佚名:《上海商团小史》,载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殷啸虎、张海斌:《政治文明与宪政文明关系论纲》,《法律科学》2003年第2期。

尹华容:《论宪政与宽容》,《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尹德慈:《中国民间组织发展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探求》2004年第3期。

俞可平:《中国民间组织与治理:以福建省漳浦县长桥镇东生村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夏季号。

俞可平:《政治沟通与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2 期。

郁建兴:《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当代可能性》,《文史哲》2003年第1期。

郁建兴等:《温州商会的兴起:温州模式研究的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

张娅林、兰娇娇:《草根NGO在帮助弱势群体中的作用及现状分析》,《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9期。

张守文:《财政危机中的宪政问题》,《法学》2003年第9期。

张志东:《近代中国商会与政府关系的研究:角度、模式与问题的再探讨》,《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张释:《法治化:政府行为·财政行为·预算行为》,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赵宇、赖勤学:《宪政维度的纳税人权利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赵永伟:《探寻宪政与法治的出路——从市民社会的视角》,《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张军:《从宪政国家到市民社会——“新宪政论”之述评与思考》,《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

张彩凤:《对话法哲学:现代宪政的认识论基础——对英国宪政哲学的一种思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郑杭生、张建明:《试论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

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朱英:《市民社会的作用及其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成败》,《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朱英:《关于晚清市民社会研究的思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周叶谦译,三联书店,1997。

〔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德:《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等译,三联书店,1997。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第4版),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美〕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财政论》,穆怀朋译,商务印书馆,2002。

〔澳〕杰佛瑞·布伦南、〔美〕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

〔法〕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法〕布尔迪厄等:《实践与反思》,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王丽芝译,三联书店,1997。

〔美〕古塔·弗格森编著《人类学定位》,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竺亁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1卷),吴杰译,商务印书馆,1962。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与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美〕维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

〔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96。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美〕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美〕帕特里克·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2。

〔德〕亚·德·柳勃林斯卡娅等:《法国史纲》,三联书店北京编译社译,三联书店,1978。

〔美〕爱伦·鲁宾:《公共预算中的政治:收入与支出,借贷与平衡》,马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英〕R.A.W.罗茨:《新的治理》,木易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意〕马斯泰罗内:《欧洲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黄华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

〔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英〕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袁南宇译,商务印书馆,1959。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5。

〔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张华青、孙嘉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Our Global Neighborhood),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乐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美〕杰克·瑞宾,托马斯·林奇:《国家预算与财政管理》,丁学东、居吴、王子林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

〔英〕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9年第1期。

〔美〕凯斯·R.孙斯坦:《自由市场与社会正义》,金朝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美〕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重译本),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5。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2。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桂裕芳、张芝联校,商务印书馆,1996。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ⅴ):中国的宗教与世界》,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Ⅱ):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康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Ⅳ),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德〕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Ⅶ),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苏〕谢苗诺夫:《婚姻家庭的起源》,蔡俊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美〕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彭凯平、刘文静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英〕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侯健译,三联书店,1997。

〔法〕马克·阿伯勒:《政治人类学:新的挑战、新的目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8年第3期。

Arendt,Hannah,The Human Condi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Axeirod,Donald,Budgeting for Modern Goverment,New York U.S.A. Martin’s Spress,Inc,1988.

Bessette,Joseph. M.,“Deliberative Democracy:The Majority Principle in Republican Government”,in How Democratic Is the Constitution?eds.Robert A.Goldwin and William A.Schambra,Washington: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980.

Bohman,J.,Public Deliberation:Pluralism,Complexity,and Democracy.The MIT Press,1996.

Bourdieu,Pierre,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ed. by J. G.Richardson. Wastport,CT:Greenwood Press,1986.

Bradshaw,York W.,Reviewed Work(s):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e Third World by Joel S. Migdal,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5,No.4(Jan.,1990).

Bradley,Fractured Identities:Changing Patterns of Inequality,Polity Press,1966.

Bryce,James,Studies in History and Jurisprudence.2 vol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01.

Cohen,Ronard,“Political Anthropology”,edited by David Levin Melvin Ember,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Inc,1996.

Coleman,S.James,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Davis,Joseph E.(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ction Publishers,New Jersey,2000.

Donn,R. G.,Identity Crisis:A Social Critique of Postmodernity.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8.

Dryzek,J.S.,Deliberative Democray and Beyo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Elster,John,eds.,Deliberative Demo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Evans,Peter B.,Dietrich Rueschemeyer,and Theda Skocpol,Bring the State Back i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Feuchtwang,Stephan,Wang Mingming,“Grassroots Charisma,‘Four Local Leaders in Chi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 62,No. 1.(Feb.,2003).

Franklin,Julian H.,Constitutionalism and Resistanc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Pegasus,1969.

Gries,P.H. & S.Rosen,Edited by Peter Hays Gries and Stanley Rosen,State and Society in 21st Century China:Crisis,Contention,and Legitimation,New York:Routledge,2004.

Habermas,Jurgen,1973,Legitimation Crisis.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Boston:Beacon Press,1975.

Hall,Stuart & Paul du Gay,eds.,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London:Sage,1996.

Holmes,Leslie,The End of Communist Power: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and Legitimation Crisis.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3.

Isaac,Larry W.,Reviewed Work(s):The Enabling State:Modern Welfare Capitalism in America. by Neil Gilbert and Barbara Gilber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96(4),Jan.,1991.

Keane,John,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London:Verso,1988.

Kennedy,John James,The Face of “Grassroots Democracy” in Rural China:Real versus Cosmetic Elections,Asian Survey,Vol. 42,No. 3.(May-Jun.,2002).

Kooiman,Van Vliet,“Governance and Public Management”,in K. Eliassen and J. Kooiman(eds),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London:Sage,1993.

Lester.M.Salamon,“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Foreign Affairs,Vol.73(4),1994.

Lin,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Meyer,David S. and Douglas R. Imig,“Political Opputunity and the Rise and Decilne of Interest Group Sectors”,Social Science Journal,Vol.30,1993.

Marsilius of Padua,The Defence of Peac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1.

Mibrath,L.W.,Political Participation: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Rand McNally,1965.

Migdal,Joel S.,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State - 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e Third World,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Migdal,J. S.,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Nice,David C.,Public Budgeting,Australia: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2002.

Putnam,D. Robert,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Pye,Lucian W.,and Sidney Verba,ed.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

Rankin,Marry B.,“The Origins of a Chinese Public Sphere:Local Elites and Community Affairs in the Late Imperial Period”,Etudes Chinoises,Vol.2,No.2,Autumn 1990.

Rawls,John,“The Idea of an Overlapping Consensus”,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Salamon,L. M.,“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73(4),1994.

Sangren,Steven,“History and the Rhetoric of Legitimacy:The Ma Tsu Cult of Taiwan”,i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ociety and History,Vol.30:4,1988.

Sarup,Madan,Jacques Lacan.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2.

Schwartz,Seth J.,“The Evolution of Eriksonian and Neo-Eriksonian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arch:A Review and Integation.” Ident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y and Research,2001.

Schneider,Ben Ross,Reviewed Work(s):Embedded Autonomy: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by Peter Eva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Comparative Politics,Vol. 31(1),Oct.,1998.

Service,E. R.,Origi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volution. 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1975.

Siu,Helen,Agents and Victisms in South China,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Solinger,Dorothy J.,“Urban Entgrepreneurs and the State:the Merger of State and Society”. in Authur Leais,Rosenbaum ed.,State and Soci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2.

Strand,David,Rickshaw Beijing:City People and Politics in the 1920s,Berkeley: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1989.

Stryker,Sheldon and Timothy J. Owens,and Robert W.White,Self,Identity,and Social Movement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0.

Tajfel,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apters 1-3.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Taylor,Charles,“Legitimation Crisis?”,Philosophy and Human Sciences & Philosophical Papers 2.Cambridge Press,1985.

Taylor,Charles,“Models of Civil Society”,Public Culture,3(1),1991.

Thaxton,Ralph,China Turned Rightside Up:Revolutionary Legitimacy in the Peasant World,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

Thiele,Thinking Politics:Perspectives in Ancient,Modern,and Postmodern Political Theory,Chatham,NJ:Chatham House,1997.

Tigar,Michael E. and Madeleine R.Levy,Law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7.

Valadez,J. M.,Deliberative Dmocracy,Political Legitimacy,and Self 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ties,USA Westview Press,2001.

Wakeman,Frederic Jr.,“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Western Reflections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Modern China,Vol.19,No. 2,April,1993.

Wank,David L.“Civil Society in Communist China?Private Business and Political Alliance”,in John A. Hall ed,Civil Society:Theory,History,Comparison. Polity Press,1995.

Wang,Xu,“Mutual Empowerment of State and Society:Its Nature,Conditions,Mechanism,and Limits”,Comparative Politics,Vol. 31(2),1999.

White,Gordon,Prospects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Vol,29,1993.

Wuthnow,Robert,Between Statesand Markets:the Voluntary Sector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Young,H.P.,“Condorcet’s Theory of Voting”,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2(4),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