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8

城乡日常生活:一种社会学分析图书

Daily Life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A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SSAPID:101-9915-8081-32
ISBN:978-7-5097-0272-7
DOI:
ISSN:

[内容简介] 该书可以说是一个研究团队对处于变迁之中的中国城乡社会所做的学术探索的记录。这样的记录试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把握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变化的脉搏”。从论文涉及的题材看,这种学术探索涉及的研究领域是多方面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它既是对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所做的长时间、远距离和宽视野的考察,但是也包含了近距离的对种种社会现象的细微的观察和研讨。全书带有浓厚的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风格。反映了中国大陆社会学者在定性研究方面目前所达到的水平。该书可以作为从事社会学研究或正在学习社会学(包括与社会学相近的学科)的学人的参考用书。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杨善华
编 辑: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前言*

 方法

  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

   一 问题的提出:“深度访谈”的实质

   二 叙述的意义

   三 对访谈原则的讨论

    1.悬置的态度

    2.对被访者的日常生活的了解

    3.被访者个人生活史:访谈最佳的切入点

    4.全方位的观察

    5.“意义”和“事实”:意义探究时“真”和“假”的辩证法

    6.三层次的文本分析:意义探究的具体路径

   四 结语

  理解普通妇女与她们的生活世界

  南镇印象

   一 盐城的水

   二 吃

   三 祠堂

   四 喜丧

   五 计生工作

   六 小柏

   七 母亲

   八 一支人和他的家人

 流动民工

  手机:全球化背景下的“主动”选择*

   一 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珠江三角洲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 手机:农民工的“主动”选择?

   四 结论

  非正式规则:珠江三角洲新一代流动民工的行为策略*

   一 新一代流动民工及其形成背景

   二 被疏离的边缘人与拒斥性群体认同:新一代流动民工群体非正式规则形成的原因与前提条件

    (一)双向边缘人与被疏离的“陌生人”

    (二)手机与拒斥性群体认同

   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新一代流动民工非正式规则的形成与展现

    (一)自利性与权宜性的非正式规则

     1.民工荒

     2.“工资没涨”

     3.无法实现的“五年计划”

     4.频繁地换工:自利性、权宜性的非正式规则

    (二)离婚:即时性、去道德的非正式规则

     1.情感与婚姻:即时消费品

     2.一桩离婚案

     3.另类的解读:去道德*的非正式规则

   四 结论与反思

  关于中国南部农民工的社会生活与手机的研究*

   一 引言

   二 手机在中国

   三 手机与农民工

   四 手机与“面子”

   五 手机与农民工的消费模式

   六 手机的功能

   七 讨论

 城乡社会生活

  天主教徒:边缘化地生活在村庄世界中*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日常生活中的教徒:应对多层边缘化的压力

    1.村庄日常互动层面

    2.村庄政治层面

    3.村庄经济层面

    4.村落文化层面:与本土文化难以相容带来的苦闷

   三 结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保障农民的健康?

   一 引言

   二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与局限

   三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

   五 推行中看到的一些问题

   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性局限

   七 总结

  私营企业主的自我定位和子承父业的无奈选择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核心概念的解释和背景综述

   三 研究方法与个案简介

   四 个案分析

    1.自我定位——受教育不足的主导性影响

     (1)对进入体制的限制

     (2)对实际工作能力的限制

     (3)对劳动方式的限制

     (4)没有给钱母和钱先生带来拥有财富的安全感

     (5)没有给钱母和钱先生带来消费时的尊严感

    2.向上流动通过教育进入体制

     (1)进入体制是向上流动的标志

     (2)教育成为向上流动的唯一途径

    3.子承父业——无可奈何的选择

     (1)家庭文化环境薄弱使子代在学业中处于劣势

     (2)崇尚效率和自主的家庭经营环境使子代难以融入体制

     (3)经济资本对为子代积累文化资本的作用极其有限

   五 结论

  一以贯之的家庭责任与退休生活的平稳过渡

   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回顾和本文的理论工具

    (三)本文提出的假设

    (四)研究过程

   二 资料分析

    (一)家庭:重心和圆心

     1.家庭角色的核心地位

     2.以血缘为中心的社会资源

     3.一以贯之的家庭责任

    (二)知足常乐与“闲”的意味

     1.知足常乐的智慧

     2.享受闲暇

    (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制度的意外后果

   三 结论与讨论

  离家与回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以往的研究回顾以及理论视角

   三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四 案例分析

    1.大女儿的故事

    2.二女儿的故事

    3.儿子与儿媳妇的故事

   五 结论与讨论

 村庄政治

  经济体制变革与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对以往研究的评述与本文的超越点

   三 研究对象和方法

   四 新的村庄公共权威的产生和其经营策略

    (一)新的村庄公共权威的产生:一个企业主“戴帽”的实例

    (二)新的村庄公共权威的经营策略

     1.营造“典型”光环

     2.分化干部梯队

     3.转移谋生责任

   五 从道义型共同体转向利益型共同体——村庄公共权威蜕变的后果(代结论)

    (一)道义型共同体的文化传统和制度遗产

    (二)村庄公共权威私营化的合法化和安全阀

  村落社会的解体和能人治理的幻灭

   一 引言

   二 调敝的村落社会

    (一)Z村村庄概况

    (二)文化网络的断裂

   三 能人治理的不可实现性

    (一)能人存在却不出山——传统的能人治理的驱动力消失

    (二)现实的理性计算

     1.经济方面的顾虑

     2.工作困难的顾虑

     3.社会关系的顾虑

    (三)不能应和的村庄——不同步的“生活世界”

     1.民主需求不足

     2.民主动员不充分

     3.“零成本—高回报”的代理人需求

   四 反思与结论:看不见的城市附庸

  村庄关系网络的重构与选举胜出的机制分析

   一 引言

   二 Z村的概况

    1.简介

    2.村庄村民自治之前的政治情况

    3.村庄对于传统的保留与受到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

   三 Z村选举中关系网络的重构

    1.候选人选举

    2.正式选举

    3.另行选举

   四 新型关系网络对选举结果的影响

    1.熟人社会的离散化与关系网络的整合——由原生网络向一级次生网络嬗变

    2.差序格局外围向中心的卷曲——二级次生关系网络的形成

   五 结论

 妇女与儿童

  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

   一 背景:关于“国家政治”与“村庄政治”的区分

   二 群体边界的明晰与行动的理性化*

   三 妇女对参与选举和选举结果的解释

   四 “聊天”:日常生活政治化的另一具体表现

   五 结语

  走出私人领域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综述

   三 陈嫂的故事*

   四 水晶姐的故事*

   五 结语

  社区情境与城乡智障儿童教育模式的差异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案例分析

    1.对智障孩子病情的认识

    2.对待方式

    3.生活技能培训

    4.生存发展前景

    5.家长心态

   四 总结与讨论

  从“走入公共领域”看女性的自主意识

   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女性的自主意识”与“社会性别文化”: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本文提出的基本假设如下

    (四)文献综述

     1.社会性别研究:社会性别、“公”与“私”和不平等

     2.中国大陆的社会性别研究:从“解放”到“觉醒”

    (五)研究方法与理论工具

     1.研究方法

     2.理论工具——生命历程理论

   二 两个案例

    (一)柳二姐的故事

    (二)柳大姐的故事

   三 结论

该书可以说是一个研究团队对处一乡学常析活社会分城日生种:于变迁之中的中国城乡社会所做的学术探索的记录。这样的记录试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把握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变化的脉搏“。从论文涉及的题材看,这种学术探索涉及的研究领域是多方面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它既是对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所做的长时间、远距离和宽视野的考察,但是也包含了近距离的对种种社会现象的细微的观察和研讨。全书带有浓厚的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风格,反映了中国大陆社会学者在定性研究方面目前所达到的水平。该书可以作为从事社会学研究或正在学习社会学(包括与社会学相近的学科)的学人们的参考用书。

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何凡兴等编著《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北京:红旗出版社,1991。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霍桂恒:《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柯利弗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孙飞宇:《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社会理论学报》2004年第7卷第2期(秋季号),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Andrews,Molly,Shelley Day Sclater,Corinne Squire and Amal Treacher.(Ed.)2000. Lines of Narrative: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Arksey,Hilary,& Knight,Peter. 1999. Interview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hamberlayne,Prue,Joanna Boornat and Tom Wengraf. 2000. The T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Comparative Issues and Examples. New York:Routledge.

Giele,Janet Z. and Glen H. Elder Jr.(Ed.)1998. Methods of Life Course Research: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Calif.:Sage Publications.

Hakim,Catherine. 1987. Research Design:Strategies and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Social Research. London:Allen & Unwin.

Perks,Robert and Thomason,Alistair.(Ed.)1998. The Oral History Reader. London,NewYork:Routledge.

Rustin,Micheal 2000. Reflections on the Biographical Turn in Social Science. The T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Comparative Issues and Examples(Eds.)by Prue Chamberlayne,Joanna Boornat & Tom Wengraf. New York:Routledge.

Scheff,Thomas J. 1977. Emotions,the Social Bond,and Human Reality:Part/Whole Analysis. Cambridge,U. K.,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utz,Alfred. 1962. Collected Papers Ⅰ.(Ed.)Maurice Natanson,Martinus,and Nijhoff. 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

——.1972.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 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1976. Collected Papers Ⅱ.(Ed.)Arvid Brodersen,Martinus,and Nijhoff. The Hague:Martinus,Nijhoff.

Weber,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Ed.)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ngraf,Tom. 2000. Betrayals trauma and Self-redemption?—The Meanings of “the Closing of the Mines”in Two Ex-miners’Narratives. In Lines of Narrative: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Ed.).Molly Andrews,Shelley Day Sclater,Corinne Squire and Amal Treacher.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iddlershoven,G.A.M. 1993. The Story of Life:Hermeneutic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In J. Ruthellen (series Ed.)& L. Amia(Vol.Ed.)The Narrative Study of Lives,Vol. 1. 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霍桂恒:《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霍桂恒:《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龙永图:《序言》,载刘力、章彰著《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罗沛霖、彭铟旎:《关于中国南部农民工的社会生活与手机的研究》(未发表),200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利平:《齐美尔笔下的陌生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2001。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祥龙、杜小真、黄应全:《现象学思潮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Pertierra,Raul,Eduardo F. Ugarte,Alicia Pingol,Joel Hernandez,& Nikos Lexis Dacanay. 2002. Txt-ing Selves:Cellphones and Philippine Modernity. Manila:De La Salle University Press.

A.L.凯尔勃格等:《劳动力市场社会学》,载李路路、孙志祥主编《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白南生、宋洪远等:《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程为敏:《社会流动中的边缘群体》,《农村经济与社会》1994年第3期。

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主编《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卢昌崇、王询译,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

杜鹰、白南生等:《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级课题论文集》,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广东省人口普查办公室:《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级课题论文集》,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路路、孙志祥主编《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罗沛霖、彭铟旎:《中国南部农民工的社会生活与手机研究》,未发表,2003。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R.麦克纳勃、P.瑞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载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主编《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卢昌崇、王询译,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

舒茨:《舒茨论文集(第一册):社会现实的问题》,卢风兰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舒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卢风兰译,台北:众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7。

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流动》,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杨善华:《手机:全球化背景下的被动接受和主动选择》,未发表,2004。

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外出务工女性”课题组编《农民流动与性别》,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Cohen,A.K. 1955. Delinquent Boys. New York:Free Press.

Gergen,K. 2003. Self and Community in the New Floating Worlds. Mobile Democracy:Essays on Society,Self and Politics. (Ed.)K. Nyiri. Vienna: Passagen Verlag.

Hans,G. 2004. Toward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the Mobile Phone. Sociology in Switzerland. Online Publications,http://socio.ch/mobile/t_geser1.htm.

Katz,J. and M. Aakhus.(Eds.)2002. Perpetual Contact: Mobile Communication,Private Talk, Public Performa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pomaa,T. 2000. The City in Your Pocket:Birth of the Mobile Information Society. Helsinki:Gaudeamus.

Wellman,B. 2000. Changing Connectivity:A Future History of Y 2.03K.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4. http://www.chass.utoronto.ca.

陈欣:《网络分析:对“关系”的分析到“关系”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外出务工女性”课题组编《农民流动与性别》,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Fortunati,Leopoldina. 2002. Italy:Stereotypes,True and False. Perpetual Contact:Mobile Communication,Private Talk,Public Performance,edited by James E.Katz and Mark Aakus. Cambrida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2-62.

Hsu. Francis. 1983. Rugged Individualism Reconsidered. Knoxville: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Hwang,Kwang-kuo. 1987. Face and Favor: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No. 4.

Kopomaa,Timo. 2000. City in Your Pocket:Birth of the Mobile Information Society. Helsinki:Gaudeamus Kirja.

Metzger,Thomas. 1998. The Western Concept of the Civil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History. Hoover Essays No. 21,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Revolution and Peac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ertierra,Raul,et al. 2002. Txt-ing-Selves:Cellphones and Philippe Modernity. Manila:De La Salle University Press.

Skog,Berti. 2002. Mobiles and Norwegian Teens:Identity,Gender,and Class. Perpetual Contact:Mobile Communication,Private Talk,Public Performance,(Ed.)James E. Katz and Mark Aakhus.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acey,Judith. 1983. Patriarchy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olf,Margery. 1985. Revolution Postponed: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Yunxiang. 1996. The Flow of Gifts: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D.M. 洛节编本,黄宜思、黄雨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傅乐安主编《当代天主教》,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顾卫民:《中国天主教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汉斯·昆:《论基督徒》(上/下),杨德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贺照田主编《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侯杰、范丽珠:《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蒋梦麟:《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李康乐:《仪式中的宗教行动者——海淀堂基督徒行为模式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李猛:《评论,如何触及社会的实践生活?》,载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李猛编《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刘小京:《日常生活中的乡村教徒——河北省郄家庄民间宗教问题调查》,未刊稿,2003。

刘宗坤:《等待上帝还是等待戈多?后现代主义与当代宗教》,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罗纳德·L·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尹今黎、张蕾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V)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美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沈清松编《中国人的价值观——人文学观点》,台北: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4。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庄家族的生长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吴飞:《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香港:香港道风书社,2001。

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编《笼中的鸟儿——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实况资料汇编》,香港:香港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出版社,2003。

杨国枢编《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观点》,台北: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4。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赵力涛:《家族与村庄政治——河北某村家族现象研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1998。

Parish,William L. & Ethan Michelson 1996. Politics and Markets:Dual Transform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1042-1059.

Walder,Andrew G. 1989. Social Change in Post-Revolution China.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5:405-424.

Weber,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Roth,Guenther and Claus Wittich,Trans. Ephraim Fischoff.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段功伟、陈枫、陈广泰、姚永仪:《我国近四成农村患者没钱看病》,2004年11月22日《南方日报》。

李明三:《医改三河试点:合作医疗艰难起步》,2005年8月29日《21世纪经济报导》。

新华社消息,《08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2005年8月11日《南方日报》。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北京:三联书店,2002。

D.L. 费兹曼等:《美国社会流动研究之假设:关于职业地位》,郑路编译,载李路路、孙志祥主编《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布迪厄》,载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费成康、王寅通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夏季卷。

Bian,Yanjie and Logan,John. 1996.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739-759.

Blau,Peter M. and Duncan,Otis.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Nee,Victor.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663-681.

Rona-Tas,Akos. 1994. The First Shall Be Last?Entrepreneurship and Communist Cadr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40-69.

Szelenyi,Ivan. 1978. Social Inequalities in State Socialist Redistributive Economies:Dilemmas for Social Policy in Contemporary Socialist Societies of Eastern Europ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19:63-87.

Walder,Andrew G. 1995. 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309-328.

保罗·帕伊亚:《老龄化与老年人》,杨爱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Blau,Zena Smith:《变迁社会与老年》,朱岑楼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2。

陈可冀主编《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雷洁琼主编《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李国梅:《福利的延续、断裂及弥合——关于离、退休人员的福利研究》,未发表,2002。

林语堂:《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N.R.霍曼、H.A.基亚克:《社会老年学》,冯韵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杨友吾:《老年哲学简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余雪明:《比较退休基金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袁方主编《老年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李银河、郑宏霞:《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载《潘光旦文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潘光旦:《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

潘允康:《家庭社会学》,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2。

让·凯勒阿尔、P.-Y.特鲁多、E.拉泽加:《家庭微观社会学》,顾西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杨善华、贺常梅:《责任伦理与城市居民的家庭养老——以“北京市老年人需求调查”为例》,《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龚博君:《苏南农村政治精英的去农村化、老板化及其伦理困境》,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学位论文,2005。

潘维:《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谭秋成:《乡镇集体企业产权的特征与变革》,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王思斌:《村干部的边际地位与行为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4期。

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0第3期。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Li,Hongbin and Rozelle,Scott. 2001. Insider Privatization with a Tail:The Buyout Price and Performance of Privatized Firms in Rural China. UC Davis Working Paper No. 01-017. http://ssrn.com/abstract=335120.

Nee,Victor. 1991.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6:267-282.

Oi,Jean. 1999. The Decades of Rural Reform in China: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China Quarterly159:616-628.

Walder,Andrew. 2002. Privatization and Elite Mobility:Rural China,1979-1996. http://aparc.Stanford.edu/publications/20205/.

——. 2003a. Sociological Dimensions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Organization,Stratification,and Social Mobility. http://aparc.Stanford.edu/publications/20208/.

——. 2003b. Politics and Proper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A Theory of Elite Opportunity,http://aparc.Stanford.edu/publications/20209/.

崔之元:《“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

党国印:《“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1期。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范瑜、贺雪峰主编《村民自治的村庄基础——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村民自治调查报告》,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2002。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孟德拉斯,H.:《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陈强虎:《村民权利虚化:特征、原因及对策分析——对村民自治的一项考察》,《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3期。

崔之元:《“混合宪法”与对中国政治的三层分析》,《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3期。

党国印:《“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1期。

党国印:《中国乡村民主政治能走多远》,《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贺雪峰:《半熟人社会与直接选举——兼论乡村选举的发展路径》,《中国农村研究》2001年卷。

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载黄光国编《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

金耀基:《关系和网络的建构——一个社会学的诠释》,《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12期。

李美枝:《从有关公平判断的研究结果看中国人之人己关系的界限》,《本土心理学研究》1993年第1期。

刘亚伟编《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翟学伟:《面子人情关系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孙立平:《迈向对市场转型实践过程的分析》,北京大学2002年社会理论高级研讨班论文。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程为敏:《妇女自主性与家族文化结构》,载杨善华、罗沛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下)——实证调查》,新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高小贤:《中国现代化与农村妇女地位变迁》,载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4。

高小贤:《妇女发展在中国:对实践的分析与再认识》,《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

金一虹:《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阮新邦:《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理论探索》,载阮新邦、罗沛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上)——理论探索》,新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谭深:《工业化发展与妇女》,2000年3月7日《中国妇女报》。

王金玲:《非农化与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性别考察——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笑冬:《一个基本的看法:妇女与农村工业化》,《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程为敏:《需求与选择——当前老年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方向》,《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3期。

甘昭良:《中国与英国一体化教育的比较研究》,《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郭为东:《基督新教与中国近代的特殊教育》,《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刘勇:《书法训练对弱智儿童注意力的康复作用》,北京大学心理系硕士论文,1997年。

茅于燕:《弱智儿童在上课时和自由活动时的行为表现》,《心理学报》1994年第3期。

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卿素兰、罗杰:《用心象加工训练弱智儿童记忆与思维品质的实验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唐均、朱耀垠、任振兴:《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援网络——上海市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佟新:《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

佟月华:《美国全纳教育的发展进程》,《济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王汉生、陈智霞:《困境与出路——关于我国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许欣欣:《中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演变趋势》,《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5期。

杨善华、沈崇麟:《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宁生:《为障碍者开启一扇门——特殊教育的“大陆经验”》,台北:台湾心理出版社,1994。

张玉兰、巨秋梅、宋现:《弱智儿童三年特殊教育智商变化的初步探讨》,《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第6期。

郑子健、曹蓉、张富昌:《秦巴山区弱智儿童的社会文化成因及防治对策》,《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Alison Jaggar:《妇女解放的政治哲学》,载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三联书店,1997。

柏棣:《平等与差异:西方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理论》,载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三联书店,1995。

程为敏:《妇女自主性与家族文化结构》,载杨善华、罗沛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下)——实证调查》,新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丁娟:《20世纪的中国女性主义》,载邱仁宗主编《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金一虹:《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金一虹、张锡金、胡发贵:《苏醒中的女娲——女性意识新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卡罗琳·摩塞:《第三世界中的社会性别计划:满足实用性和战略性社会性别需要》,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凯琳·萨克斯:《重新解读恩格斯——妇女、生产组织和私有制》,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李放春:《历史、命运与分化的心灵——陕北冀村土改的大众记忆》,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李强:《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历史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李小江:《我们用什么话语思考女人——兼论谁制造话语并赋予它内涵?》,载邱仁宗等主编《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李小江:《50年,我们走到了哪里——中国妇女解放与发展历程回顾》,《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林春:《国家与市场对妇女的双重作用》,载邱仁宗等主编《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刘宁:《妇女权力,转型时期的主题回归与社会实现》,《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7月号。

Okin,Susan Moller:《家庭与女权主义家庭理论:若干过去和现在的问题》,载邱仁宗主编《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皮埃尔·布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琼·凯利-加多:《性别的社会关系——妇女史在方法论上的含义》,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阮新邦:《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理论探索》,载阮新邦、罗沛霖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上)——理论探索》,新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0。

谭兢嫦、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谭琳、陈卫民:《女性与家庭——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汤梦君:《城市女性自主性在双重制约下的能动展现——对北京市职业女性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3。

王金玲:《女性的市场价值及定位》,载邱仁宗主编《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王小波:《再论女性意识与妇女解放》,《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许敏敏:《走出私人领域——从农村妇女在家庭工厂中的作用看妇女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Zuo,Jiping & Bian,Yanjie. 2001. Beyond Resource and Patriarchy:Marital Construction of Family Decision-Making Power in Urban China. ASA Conference,August,Anaheim,California.

杜赞奇:《文化、权力和国家》,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杨念群:《黄仁宇的历史与文字世界》,2001年8月16日《中国图书商报》。

杨善华:《理解普通妇女——兼谈女性研究的方法论问题》,2004年11月23日《光明日报》。

杨善华、程为敏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