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93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图书

The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cities(2013)

SSAPID:101-9909-1687-69
ISBN:978-7-5097-4712-4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现实进行深刻反思与研究。以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民生宜居为理念,以更新民众观念、提供决策咨询、指导工程实践、引领绿色发展为宗旨。提出了“法于人体”的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思想以及浅绿、中绿、深绿“绿色发展三阶段走战略”和“五位一体,两点支撑,三带镶嵌,四轮驱动,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基本思路。按照生态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与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成为《报告》研究和关注的核心。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科学评价,提出决策、咨询、指导发展意见成为《报告》评价咨询的重点。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动态评价模型,评选出生态城市健康发展115强;特色发展50强是今年《报告》的亮点。提出“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步实施”的梯次推进新路径。并在分类评价中引入建设侧重度、建设难度和建设综合度等概念。使得不同历史阶段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导性、咨询性更强,更具体,更具操作性。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生态城市绿皮书
编 辑:赵慧英;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序言

 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中国皮书网

 Abstract

 摘要

 GⅠ 总报告

  G.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报告(2013)

   一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新进展和新问题

    (一)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1.生态城市建设展现“多样化发展”图景

     2.生态城市建设凸显“低碳减排”主题

     3.“微循环”的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推广

     4.绿色建筑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深化

     5.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

     6.社会公众的环保和生态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1.汽车快速发展问题与生态城市建设

     2.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与生态城市建设

     3.空气质量监测标准问题与生态城市建设

     4.环境影响评价问题与生态城市建设

   二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分类评价分析

    (一)生态城市整体评价分析

    (二)生态城市建设分类评价分析

     1.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结果

     2.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评价结果

     3.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评价结果

     4.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评价结果

     5.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评价结果

     6.综合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结果

     7.生态城市建设分类评价结论

   三 中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一)促进绿色发展

     1.绿色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2.绿色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

     3.促进绿色发展的举措

    (二)发展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意义

     2.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

     3.发展循环经济的举措

    (三)倡导低碳生活

     1.低碳生活的内涵和意义

     2.低碳生活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关系

     3.促进低碳生活的举措

    (四)弘扬人文宜居

     1.人文宜居的内涵和意义

     2.建设人文宜居生态城市的举措

 GⅡ 整体评价报告

  G.2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指数评价报告

   一 生态城市健康指数体系

    (一)生态城市健康指数体系

    (二)生态城市建设健康指数分析对象的选择、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三)生态城市建设健康指数评价模型

   二 2008~2011年115个生态城市健康指数排名

    (一)2008年115个城市的健康指数基本情况及排名

    (二)2009年115个生态城市健康指数排名

    (三)2010年115个生态城市健康指数基本情况及排名

    (四)2011年115个生态城市健康指数基本情况及排名

    (五)2008~2011年115个生态城市健康指数排名

   三 生态城市建设健康指数综合度分析

    (一)2010年115个城市各指标的建设侧重度分析

    (二)2010年115个城市各指标的建设难度分析

    (三)2010年115个城市各指标的建设综合度

    (四)2011年115个城市各指标的建设侧重度分析

    (五)2011年115个城市各指标的建设难度分析

    (六)2011年115个城市各指标的建设综合度

 GⅢ 分类评价报告

  G.3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一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一)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评价范围

     3.指标说明、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二)环境友好型城市评价与分析

     1. 2008年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与分析

     2. 2009年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与分析

     3. 2010年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与分析

     4. 2011年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与分析

     5. 2008~2011年环境友好型城市比较分析

     6.结论

   二 环境友好型代表性城市建设的启示

    (一)国内环境友好型城市代表——深圳市

     1.坚持规划立市的理念

     2.坚持协调发展的实践

    (二)国外环境友好型城市代表——卡尔加里市

   三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对策建议

    (一)立足本市特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大力发展绿色科技

    (三)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

    (四)推进绿色政治文明建设

    (五)积极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六)上海典范

  G.4 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一 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报告

    (一)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二)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方法及判定标准

     1.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方法

     2.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的时间及地域范围

      (1)评价时段

      (2)评价范围

     3.资源节约型城市综合指数的判定

    (三)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与分析

     1. 2008年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与分析

     2. 2009年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与分析

     3. 2010年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与分析

     4. 2011年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与分析

     5. 2008~2011年资源节约型城市比较分析

   二 中国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现状报告

    (一)中国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

     1.节约意识显著增强

     2.经济发展模式不断优化

     3.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4.节能领域和技术不断拓展

    (二)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上海市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

      (1)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措施

      (2)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北京市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

      (1)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措施

      (2)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武汉市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

      (1)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措施

      (2)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 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政策引导积极扶持

    (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推动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

    (三)提高公众参与度,普及全民节约意识

     1.政府主体

     2.企业主体

     3.社会主体

    (四)以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为载体,推动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

    (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夯实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经济基础

  G.5 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一 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二)中国循环经济型城市排名

    (三)循环经济型城市综合指数得分排名分析

    (三)循环经济型城市特色指标得分排名分析

   二 循环经济型城市总体述评

    (一)中国循环经济型城市历史回顾

     1.政策引导

     2.典型示范

     3.发展特点

    (二)前50名循环经济型城市共同的亮点

     1.国家扶持为基础

     2.理论创新为驱动

     3.法律法规为保障

     4.优惠政策为动力

     5.技术创新为关键

    (三)前50名循环经济型城市存在的问题

     1.有些城市炒作循环经济概念

     2.城市间区域循环尚未完全形成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4.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

     5.循环经济发展投入不足

   三 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一)创新发展的上海市

     1.构筑循环经济体系

     2.设立循环经济示范城区

     3.设立上海化工区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试点*

     4.推进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

     5.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

     6.以减量化作为循环经济关键

     7.创意产业带动知识型循环经济

     8.综合利用经济税收杠杆

    (二)转型跨越的金昌市

     1.制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2.加大资金投入,发展企业小循环

     3.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中循环

     4.优化产业布局,发展区域大循环

     5.提高科技含量,狠抓节能减排

   四 循环经济型城市的建设思路

    (一)“5R”原则,发展产业

     1.根据减量化原则,发展节能降耗产业,特别是低碳产业

     2.根据再利用的原则,发展再生利用产业

     3.根据再循环的原则,发展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

     4.根据替代的原则,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

     5.根据修复的原则,发展环境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二)以人为本,建设城市

    (三)道法自然,回归生态

    (四)整体设计,绿色发展

  G.6 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一 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评价分析报告

    (一)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评价指标选用的原则

      (2)景观休闲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3)扩展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

       ①衡量景观生态过程的重要指标包括景观连接度和景观连通性

       ②“以人为本”的景观休闲服务是城市景观建设的目的之一

      (4)扩展指标的选取

     2.数据来源

      (1)50座参选城市的产生

      (2)评价研究的资料来源与取得数据的方法

     3.数据处理

    (二)中国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总体评述

     1.景观休闲型城市的总体分析

      (1)省会、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占近50%

      (2)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占比大

      (3)气候条件好的江南城市占比大

      (4)西北城市占比小

     2.历史回顾

      (1)中国园林城市的历史回顾

     3.中国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

      (1)存在的问题

      (2)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三)中国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评价分析

     1.全国50强景观休闲型城市景观建设的总体评价分析

      (1)总体健康,但发展不平衡

      (2)区域性差异明显

      (3)发展动态趋势良好,但存在一定问题

      (4)涌现一批后起之秀,经验值得总结

     2.反映城市景观特色的扩展指标分析(5项指标)

     3. 50强城市的景观格局特征和景观休闲服务率的对比分析

     4.中国10座大城市两项指标的直观图形与分析

     5.7个非省会景观休闲城市景观格局特征与公园景观休闲服务率的对比分析

     6.讨论

   二 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一)城市概况

     1.地理环境

     2.经济社会

     3.人文景观

    (二)景观休闲城市建设

     1.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2.以景观和休闲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建设

    (三)经验总结

     1.城市扩张与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建设同步发展,具有预见性

     2.景观资源与休闲产业发展相结合,具有超前性

     3.法规与制度规划相结合,具有前瞻性

   三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的建议

     1.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2.解决好城市景观系统性与景观生态服务相协调的问题

     3.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4.科技攻关

     5.企业与群众参与

     6.民间习俗的培养

     7.抓住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机遇,补充、完善城市景观绿地系统

     8.建设完整的景观休闲体系

     9.研究大城市的发展模式

  G.7 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一 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评价分析报告

    (一)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城市初筛

      (2)城市排名

     2.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3.数据处理

      (1)城市初筛

      (2)城市排名计算方法

    (二)中国城市绿色消费型建设总体述评

     1.中国城市绿色消费型建设总体分析

     2.历史回顾

   二 绿色消费型城市发展现状报告

    (一)国内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状况

     1.国家对绿色消费的宏观调控

     2.案例分析——广州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

    (二)国外优秀经验借鉴

     1.冰岛雷克雅未克

     2.美国波特兰

     3.巴西库里蒂巴

     4.瑞典马尔默

     5.加拿大温哥华

   三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设绿色消费型城市的政策建议

     1.当前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1)政府要在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主导及调控作用

      (2)完善相关政策及法规,为绿色产品提供发展平台

      (3)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4)培养公民绿色消费意识,带动全民参与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

      (5)重视“绿色农业”在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6)鼓励绿色科技的研发和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G.8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一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评价体系

    (一)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内涵

    (二)核心指标与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关系

    (三)扩展指标与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关系

   二 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综合评价与分类

    (一)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扩展指标的解释

      (1)百万人口专利授权数

      (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4)机场客货运吞吐量(换算为旅客吞吐量)

      (5)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2.权重的确立

     3.计算方法

    (二)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得分排序

    (三)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聚类分析

    (四)中国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空间格局

     1.长三角生态盈余城市区

     2.珠三角生态盈余城市区

     3.环渤海生态持平城市区

     4.海西生态持平城市区

     5.中部生态持平城市区

     6.东北生态略亏城市区

     7.西部生态亏空城市区

   三 促进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我国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V”形战略

     1.打造中国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三大引擎”

     2.以西北、西南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强化西部生态腹地支撑

     3.以中部、东北地区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强化中国生态脊梁

    (二)有效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

    (三)切实增强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综合服务力、创新驱动力、绿色竞争力

     1.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综合服务力

     2.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创新驱动力

     3.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的绿色竞争力

    (四)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1.国际水准、中国高度:基于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2.基于京、津双核引领的环渤海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区建设模式

     3.以粤港澳经济融合、产业转型为核心的珠三角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4.以城市圈/群、生态经济区为支撑的中部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5.以区域振兴和城市再造为核心的东北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6.以宜居与特色产业为支撑的西部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模式

 GⅣ 核心问题探索

  G.9 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法规建设

   一 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法规建设概述

    (一)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及其构成要素

     1.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2.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

      (1)生态城市环境

      (2)生态城市经济

      (3)生态城市政治

      (4)生态城市文化

      (5)生态城市社会

    (二)生态城市的法律要求

    (三)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立法启示

    (四)中国生态城市政策法规建设要充分体现生态理念

   二 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法规建设现状

    (一)中国政府环境保护发展战略的实践及其成效

     1.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

     2.中国政府围绕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制定各种规划和顶层策略

    (二)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进展

     1.环境保护法规建设主要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1)主要进展情况

      (2)存在问题*

     2.环境经济政策建设主要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1)主要进展

      (2)存在问题

    (三)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和政策法规建设进展

     1.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政策法规比较

     2.中国生态城市政策法规建设进展

      (1)中国生态城市政策制度建设*

      (2)中国生态城市法律法规建设

     3.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和政策法律建设的缺陷

      (1)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缺乏高度

      (2)系统的生态城市规划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

      (3)生态城市政策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4)生态城市建设的配套法规制度缺失

      (5)行政执法不力*

   三 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法规建设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

     1.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

     2.要着力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理念

     3.提倡简约自然的生活方式

     4.以人为本,建立生态城市和谐人际关系

    (二)科学制定生态城市规划,优化生态城市政策体系

     1.科学定位

     2.再造政策体系*

    (三)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确保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实现

     1.确立“可持续发展、环境权”的宪法地位*

     2.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

      (1)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生态城市用地规划

      (2)完善《环境保护法》和《城乡规划法》,充分体现生态城市理念

      (3)尽快出台专门的《生态城市建设促进法》

      (4)对现有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修改

     3.严格执行与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健全生态城市建设法律监督体系,保障生态城市建设法律法规的实施

  G.10 绿色能源开发与利用

   一 理论概述

    (一)城市能源消费情况与构建生态城市的解决方案

    (二)生态城市绿色能源的主要内涵

    (三)不同地区生态城市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发展领域

   二 发展概述

    (一)太阳能

     1.太阳热水器及热水系统

      (1)基本原理

      (2)发展概述

     2.太阳能建筑

      (1)基本原理

      (2)发展概述

       中国太阳能建筑的发展环境

       太阳能在我国建筑中的利用

     3.太阳能光伏发电

      (1)基本原理

      (2)发展概述

       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现状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展现状

       未来趋势

     4.太阳能空调

      (1)基本原理

      (2)发展概述

      (3)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5.空气源热泵

      (1)基本原理

      (2)发展概述

    (二)地热能

     1.水源热泵

      (1)基本原理

       ①高效节能

       ②可再生能源

       ③节水省地

       ④环保效益显著

       ⑤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

       ⑥运行稳定可靠,维护方便

      (2)发展概述

     2.地源热泵

      (1)基本原理

      (2)发展概述

    (三)风能

     1.基本原理

     2.发展概述

   三 案例

    (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大楼(兰州)

     1.建筑空间合理利用自然能源,高性能外围护结构

     2.建筑遮阳措施

     3.采用了“太阳墙”技术(Solar Wall Technology)

     4.安装了太阳能热水系统(Solar Hot Water System)

     5.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System)

     6.采用光导管技术(Light Pipe Technology)

     7.采用水源热泵系统(Groundwater Heat Pump System)

     8.采用毛管渗滤生活污水处理系统(Soil Capillary Waste 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

    (二)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

    (三)国家科技部建筑节能示范楼

    (四)西北沙漠城市的太阳热水系统

    (五)青藏高原城市

    (六)甘肃的陆上三峡

   四 发展对策

    (一)政策措施

     1.加强顶层设计

     2.建立各种有利的政策机制

     3.加强政府的管理

     4.鼓励绿色能源技术创新

     5.积极进行国际合作

    (二)技术发展措施

     1.建筑与太阳能利用一体化

     2.太阳热水系统智能化

     3.太阳能南墙计划

     4.现有建筑的改造

     5.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G.11 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 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的概念与内涵

   二 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国外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1.英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2.加拿大绿色建筑挑战

    (二)国内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1.绿色建筑发展目前已经取得的主要成绩

      (1)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

      (2)绿色建筑的相关管理制度基本形成

      (3)绿色建筑数量快速增长

      (4)通过LEED认证项目日益增多

      (5)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日益增多

     2.发展绿色建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绿色建筑的专门立法以及明确的法律责任与处罚措施

      (2)认识理念仍有局限

      (3)激励政策相对滞后

      (4)技术选择存在误区

   三 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对策

    (一)完善绿色建筑法律法规体系

    (二)出台强制推广与激励先进相结合的绿色建筑政策

    (三)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工程实践示范

    (四)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六)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究

   四 案例——绿色建筑技术在深圳

    (一)项目概况

    (二)部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介绍*

     1.场地的可持续利用策略

     2.节水技术运用策略

     3.节能技术的应用

      (1)自然通风节能设计

      (2)照明节能设计

      (3)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4.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

     5.建筑智能节能设计

     6.材料、资源与室内环境质量

    (三)项目实施效果

  G.12 生态城市空气质量PM2.5标准及检测报告

   一 城市空气质量

    (一)大气颗粒物概述

    (二)PM2.5的标准

     1.国外标准

     2.中国标准

    (三)PM2.5的影响

     1.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 城市空气PM2.5的现状

    (一)PM2.5监测现状

    (二)PM2.5污染现状

    (三)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现状

   三 发展对策

    (一)加强PM2.5监测能力及预警系统建设

    (二)完善PM2.5监测技术规范及相应的法律法规

     1.制定符合国情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2.制定PM2.5监测点位布设的指导意见

     3.制定PM2.5监测技术规范和仪器认证/指定程序

      (1)建立空气采样滤膜质量标准和评价技术规范

      (2)制定和发布PM2.5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3)制定仪器认证/指定程序,发布国家认证/制定的仪器型号名录

     4.制定并发布污染源PM2.5的监测技术规范及排放标准

    (三)切断污染源,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

    (四)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措施及机制

    (五)广泛宣传,加强公众参与力度

  G.13 生态城市食品药品绿色生产与安全管理

   一 生态城市食品药品绿色生产与安全管理的理论定位

    (一)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

     1.绿色发展的中国特色

     2.城市绿色发展

     3.食品药品绿色生产与安全管理构成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板块

     4.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大体表征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

    (二)食品药品绿色生产与安全监管是中国重要的民生工程

    (三)食品药品绿色生产与安全监管的基本概念解读

     1.食品安全的内涵*

     2.药品安全的内涵

     3.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1)药品质量监督管理

      (2)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 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食品行业发展与监管状况*

     1.产业发展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食品工业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行业

      (3)餐饮行业成为提高服务业水平的重要力量

     2.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1)食品安全法律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2)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走向成熟

     3.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状况

      (1)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2)食品事件与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中国药品行业发展与监管状况*

     1.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1)医药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2)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经营企业数量逐年递增

      (3)新药研发投入递增,成果显著

     2.药品安全监管法制体系日益完善

      (1)药品研发创新鼓励措施

       ①启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加速中国医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②鼓励药品研发创新,严格新药准入门槛

      (2)以新版药典为核心的药品质量标准

      (3)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新医改”政策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5)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制度化

      (6)新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7)药品应急预案与召回制度

      (8)刑法修正案对生产销售假劣药罪刑的重新界定

     3.药品安全形势分析

      (1)药品质量总体趋好

      (2)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呈现递增趋势

      (3)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果显著

      (4)药品投诉举报和药品案件的查处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5)药害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三 加强监管,促进食品药品行业安全生产与健康发展

    (一)弘扬食品药品监管文化,提高全民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二)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加强规范化建设进程

    (三)提高科学监管水平,防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四)优化监管人力资源配置,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五)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G.14 社会公众的生态价值观建设

   一 生态价值观调研的缘起及概况

   二 对基本生态问题的认识

    (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 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公共场所中的环保意识

    (二)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三 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

   五 公众的环保参与度

 GⅤ 附录

  G.15 上海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实践探索

   一 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理念的提出

    (一)时代和现实背景

    (二)内涵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重点

     1.构筑高效益的转换系统

     2.形成高效益的流转系统

     3.建立高质量的环境保护系统

     4.构建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

     5.创造高文明的人文环境系统

     6.创建高效率的管理系统

   二 城市生态规划的上海历程

    (一)绿带和绿地系统

    (二)楔形绿地、敏感区

    (三)中心城人口疏解及“双增双减”

    (四)生态专项规划

   三 环境经济政策推动上海生态城市建设

    (一)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二)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三)建设项目补助政策

    (四)价格收费政策

    (五)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

   四 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历程

    (一)青草沙水源地工程

    (二)辰山植物园

    (三)吴淞工业区

    (四)生态示范楼

  G.16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大事记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G.17 参考文献

  G.18 后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生态城市绿皮书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民生宜居为理念,以更新民众观念、提供决策咨询、指导工程实践、引领绿色发展为宗旨,试图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路。《报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生态城市建设视为最根本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重构人与环境的关系,关键是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着眼点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针对今天中国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现实,《报告》进行了系统、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形成了“法于人体”的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思想,提出了浅绿、中绿、深绿“绿色发展三阶段走”战略和“五位一体,两点支撑,三带镶嵌,四轮驱动,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基本思路。《报告》遵循生态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生态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与建设标准,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三阶段走”战略,用“核心指标+扩展指标”的评价指数体系建立了动态评价模型。本《报告》评选出了生态城市健康发展115强,以及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型、景观休闲型、绿色消费型、综合创新型等特色发展城市50强,并提出了“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步实施”的梯次推进新路径。在分类评价中,引入建设侧重度、建设难度和建设综合度等概念,使不同发展阶段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的指导性、咨询性更强,也更具操作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四轮驱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的职能、责任与义务,群策群力建设美丽的生态、宜居城市,引领中国城镇的绿色、健康发展方向。

[1]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陈汉坤:《“国家森林城市”部分评价指标的解读与探讨》,《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年第3期。

[3]韩娜:《我国城市绿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20期。

[4]龙赟、张聪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从技术指标体系走向综合评价》,《山西建筑》2004年第15期。

[5]刘滨谊、姜允芳:《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2期。

[6]杨静怡:《中国城市绿化评价系统比较分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年第4期。

[7]于静:《城市规划与空气质量关系研究》,《城市规划》2011年第12期。

[8]汪光焘、王晓云、苗世光、蒋维楣、郭文利、季崇萍、陈鲜艳:《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多尺度评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年第S1期。

[9]马克平:《2011年中国绿化面积研究进展简要回顾》,《绿化面积》2012年第1期。

[10]吕明:《我国水资源概况及节约用水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9期。

[11]http://baike.baidu.com/view/180667.htm.

[12]http://www.biodiversity-science.net/CN/vmn/home.shtml.

[13]http://baike.baidu.com/view/167957.htm.

[14]http://baike.baidu.com/view/955212.htm.

[15]http://www.cusdn.org.cn/index.php.

[16]http://baike.baidu.com/view/29443.htm.

[17]http://baike.baidu.com/view/4634034.htm.

[18]http://www.zhongguogongyi.com/index.php.

[19]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节能基础与管理标准汇编·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20]王玉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求是》2012年第4期。

[1]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严耕、林震、杨志华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龚伟斌:《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山西建筑》第2011年第37(14)期。

[4]李海龙、于立:《深圳市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建设》,《建设科技》2011年第15期。

[5]杨小奕:《百年规划——一位城市规划师的梦想和一座城市的兴建》,《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21(3)期。

[6]于景元、周晓纪:《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的实现和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2(10)期。

[7]上海交通大学:《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8]王喜:《基于GIS的上海市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1]李迅、曹广忠等:《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7(1)期。

[2]仇保兴:《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8期。

[3]仇保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科技》2009年第10期。

[4]孟菲、杨富强:《低碳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轴》,《建设科技》2009年第15期。

[5]王江欣:《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初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9期。

[6]陈颐:《循环型社会和城市现代化》,《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

[7]范连颖:《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日本经验》,《贵州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8]齐振宏:《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区建设》,《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3(5)期。

[9]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1年第71期。

[10]唐敦挚:《日本循环经济及其启示与借鉴》,《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5期。

[11]唐琪虎、朱国伟:《发展第三产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2(6)期。

[12]王波、李成:《试谈生态工业园》,《工业建筑》2002年第32(7)期。

[13]王青:《对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一点思考》,《日本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14]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世界环境》2000年第3期。

[15]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16]陈勇:《生态城市理念解析》,《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17]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第6期。

[18]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6期。

[19]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1999年第5期。

[20]王江欣:《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初探》,《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21]王大伟:《县域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法初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22]初丽霞:《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23]王均奇:《循环经济在日照工业化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山东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3。

[24]陈洁:《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西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25]肖娜:《中国环境管理的政府对策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

[26]郝岩:《环境规划中循环经济理论的探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27]董红萍:《循环经济理念与环境法制度创新》,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28]吴小莲:《论绿色循环经济》,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3。

[29]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3。

[30]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31]秦远清:《构建成都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规划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

[1]苏伟忠:《城市开放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10期。

[2]尹海伟、孔繁花:《济南市城市绿地时空梯度分析》,《生态学报》2005年第7期。

[3]颜晓强等:《构建休闲城市——从资源角度分析杭州的城市空间环境》,《城市问题》2006年第3期。

[4]杨志峰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科学出版社,2004。

[5]Shigeru Tanimota,Nobukazn Nakagoshi,Landscap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emporal Changes of Riverside Open Space in Urbanized Are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9年第2期,第34~56页。

[6]GB Bonan,The Microclimates of a Suburban Colorado Landscape and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年第49期,第97~114页。

[7]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杭州市志》,中华书局。

[8]《杭州市暂行条例》,1927年5月26日政治会议浙江分会第十二次会议议决通过,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jhz/hzsz/citymark/456/T83375.shtml catalogid=5475。

[9]《建设杭州新都市计划》。

[10]《建设杭州新都市实施方案》。

[11]《杭州市城市建设规划简要说明(1958~1967年)》。

[12]《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83〕国函字99号)。

[13]《关于加强杭州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领导的报告》。

[14]《杭州,一座美丽城市的品质之路》,http://news.house365.com/gbk/hzestate/system/2009/09/15/001545049_02.shtml。

[15]《杭州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总结》,http://www.china927.com/c2006/gov/2007-2/8/025151347.shtml。

[16]《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绿色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杭政办函〔2012〕190号)。

[1]朱坦:《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10卷):中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

[2]汪劲:《环保法制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中国环保法制蓝皮书197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关海玲:《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5]《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6]《“十一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

[7]《“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

[8]胡子木:《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思考——以城乡规划法为例》,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李梅珍:《论中国生态城市法律制度构建》,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城市规划学刊》2011年第2期。

[11]马捷、锁利铭:《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水资源问题及政策研究》,《生态经济》2008年第9期。

[12]屠凤娜:《生态城市的战略要素分析及建设构想》,《理论界》2012年第3期。

[13]张庆彩、计秋枫:《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特色和经验》,《未来与发展》2008年第8期。

[14]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15]李海龙:《中国生态城建设的现状特征与发展态势——中国百个生态城调查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8期。

[16]刘颖、惠冰:《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政策评估:误区与对策》,《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7期。

[17]黄晓林:《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制保障》,《城市》2007年第2期。

[18]刘琰:《中国生态城市整体发展与典型案例》,《建筑科技》2011年第13期。

[19]张伟等:《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驱动机理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5期。

[20]黎云昆:《论中国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第8、9期。

[21]夏晓云:《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法律监督体系研究》,《人民论坛》2011年第24期。

[1]王大中:《21世纪中国能源科技发展展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培哲、潘家华、周宏春、庄贵阳、Emily Yeh:《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出版社,2001。

[3]钱伯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出版社,2008。

[4]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科学出版社,1996。

[5]喜文华:《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知识手册》,科学出版社,2012。

[6]喜文华:《上海世博会低碳技术应用研究报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7]喜文华:《直接利用太阳能》,科学出版社,2011。

[8]喜文华:《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与建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9]喜文华:《太阳能实用工程技术》,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10]张希良:《风能开发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1]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2》,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12]汪集旸、马伟斌、龚宇烈:《地热利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3]张神树、高辉:《德国低零能耗建筑实例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4]龙惟定:《建筑节能与建筑能效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5]王荣光、沈天行:《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6]翟秀静、刘奎仁、韩庆:《新能源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7]王革华、艾德生:《新能源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8]李汉章:《建筑节能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9]高庆敏:《建筑设计与施工实用新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20]丁国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研究、应用及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1]E.H.桑戴克:《能源与环境》,原子能出版社,1985。

[22]薛德千:《太阳能制冷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3]朱起煌、张抗:《世界能源展望》,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24]邢运民、陶永红:《现代能源与发电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5]童忠良、张淑谦、杨京京:《新能源材料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6]魏一鸣:《中国能源报告(2006)》,科学出版社,2006。

[27]王革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8]刘震炎:《环境与能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5。

[29]蔡剑平:《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0]王永康:《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1]蔡宁生:《洁净煤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东南大学动力系热能所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

[32]王长贵:《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3]曾汉民:《高技术新材料要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唐民皓:《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12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李晓西、潘建成:《中国绿色发展指数的编制——〈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省际比较〉内容简述》,《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2期。

[5]刘世锦:《中国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低碳世界》2012年第3期。

[6]白瑞、秦书生:《论中国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经济纵横》2012年第7期。

[7]马洪波:《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攀登》2011年第2期。

[8]李琳、陈波平:《中国的生态足迹与绿色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5期。

[9]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十二五”规划》,《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

[10]王伟光、马献忠:《〈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发布,中国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城市时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17日。

[11]李非、伍湘陵:《当前中国绿色发展与城市升级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发展研究》2012年第6期。

[12]《〈2010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摘要》,《中国绿色画报》2010年第12期。

[13]Dan Jones, “Keeping Vigilant about Drug Safety”,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2007,6,PP.855-856.

[14]尚鹏辉、刘佳等:《利用定性访谈的方法探讨中国药品安全的涵义》,《中国药物警戒》2009年第6期。

[15]刘佳、李国庆:《民生与药品安全》,《中国药物警戒》2012年第6期。

[16]丛骆骆:《加强专项整治创新药品安全社会管理》,《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2年第1期。

[17]吴琼:《践行科学监管理念,构建食品药品安全长效机制》,《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20期。

[18]邵明立:《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夯实食品药品安全长治久安基础——在2012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上的报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2年第1期。

[19]《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20]《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

[1]李景源、孙伟平、刘举科等:《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严耕、林震、杨志华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上海交通大学:《智慧的钥匙——钱学森论系统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杨志峰等:《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科学出版社,2004。

[5]朱坦:《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第10卷):中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

[6]汪劲:《环保法制三十年:我们成功了吗?(中国环保法制蓝皮书197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8]关海玲:《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9]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0]国家环境保护局:《“十一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规划》,2005年11月28日。

[11]环保部:《“十二五”全国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建设规划》,2011年11月11日。

[12]王大中:《21世纪中国能源科技发展展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3]刘培哲、潘家华、周宏春、庄贵阳、Emily Yeh:《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出版社,2001。

[14]钱伯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出版社,2008。

[15]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科学出版社,1996。

[16]喜文华:《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知识手册》,科学出版社,2012。

[17]张希良:《风能开发利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8]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2》,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19]汪集旸、马伟斌、龚宇烈:《地热利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0]张神树、高辉:《德国低/零能耗建筑实例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1]龙惟定:《建筑节能与建筑能效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2]王荣光、沈天行:《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3]翟秀静、刘奎仁、韩庆:《新能源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4]王革华、艾德生:《新能源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5]李汉章:《建筑节能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6]高庆敏:《建筑设计与施工实用新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27]丁国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研究、应用及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8]E.H.桑戴克:《能源与环境》,原子能出版社,1985。

[29]薛德千:《太阳能制冷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0]朱起煌、张抗:《世界能源展望》,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31]邢运民、陶永红:《现代能源与发电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2]童忠良、张淑谦、杨京京:《新能源材料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3]魏一鸣:《中国能源报告(2006)》,科学出版社,2006。

[34]王革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5]刘震炎:《环境与能源科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5。

[36]蔡剑平:《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7]王永康:《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8]王长贵:《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39]曾汉民:《高技术新材料要览》,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0]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1]唐民皓:《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政策研究报告(2012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2]国务院:《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2012年1月20日。

[43]国务院:《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2012年6月28日。

[44]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简 介:本书以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活、健康宜居为理念,以服务现代化建设、增进人的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更新民众观念、提供决策咨询、指导工程实践、引领绿色发展为己任,把生态城市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中,用农业带、自然带和人文带“三带镶嵌”,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生态城市发展之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简 介: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独特的“浙江经验”。总结和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的“浙江经验”,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书依据习近平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两座山精神,阐释了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超常发展的...

作者: 潘家华 沈满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