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

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GuiZhou(2012)

SSAPID:101-9907-5108-19
ISBN:978-7-5097-3407-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着力打造的重要社科品牌之一,它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组织来自全省研究机构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政府社会事务部门的研究人员撰写而成。其立足于贵州省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资料,经过严格科学的社会调查,全面跟踪了2011年贵州省社会发展进程,密切关注贵州省重大发展战略变化后省委、省政府在社会发展方面采取的若干惠民政策和具体措施,在省政府的社会发展部门总结的基础上,深入解读2011年贵州省社会发展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对贵州省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对2012年贵州社会的形势进行了展望。本报告专业、权威、全面,不愧为国内外读者了解当前贵州社会发展的最好的参考书。

相关信息

丛书名:贵州蓝皮书
作 者: 王兴骥
编 辑:杨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贵州蓝皮书·社会》编委会

 《贵州蓝皮书·社会》编纂领导小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贵州省2011年社会形势分析及2012年社会发展预测

   一 2011年贵州省社会形势分析

    (一)教育事业

    (二)卫生事业

    (三)安全生产

    (四)广播电影电视

    (五)人口与计划生育

    (六)文化事业

    (七)体育事业

    (八)民政事业

   二 2011年贵州省社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三 2012年贵州省社会发展形势预测分析

 BⅡ 发展篇

  B.2 文化强省背景下的“贵州精神”研究

   一 “贵州精神”产生的背景

   二 贵州精神的主要表现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团结民主,务求必胜”的遵义会议精神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忍不拔、苦干巧干”的劈石造田大关精神

    (三)“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

    (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在抗旱中屹立的贵州精神

    (五)“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扎根基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新时代“背篼干部”精神

   三 贵州精神的主要特点

    (一)从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上看,深受山地文化的影响

    (二)从地理区位来看,贵州文化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山区文化”

    (三)从民族的角度来看,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四)从贵州的封闭与开放上看,这两种因素同时寓于贵州民族精神当中

   四 贵州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一)贵州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与传承

    (二)贵州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创新与发展

   五 “贵州精神”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提升

   六 文化强省背景下弘扬和培育“贵州精神”的思考

    (一)弘扬和培育“贵州精神”的重大意义

     1.“贵州精神”是贵州全面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必然选择

     2.“贵州精神”能增强贵州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3.“贵州精神”是贵州人民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

     4.“贵州精神”是贵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的基本原则

     1.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要坚持主观、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2.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

     3.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要坚持继承和发扬贵州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原则

    (三)文化强省背景下“贵州精神”的实现途径

     1.坚持把各级各类教育作为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的主渠道

     2.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发掘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的有效载体

     3.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

     4.重视榜样的宣传力量,使“贵州精神”深入人心

  B.3 加强贵州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

   一 贵州省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文化艺术创作日益繁荣

    (二)文化产业市场蓬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明显

    (三)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文化建设焕发生机活力

    (四)创新发展思路,特色文化精品不断涌现

     1.整合行政资源,构建文化旅游对外宣传的大格局

     2.依托市场打造精品,推动贵州影视产业取得重大突破

     3.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品牌

    (五)深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1.坚持服务中心、把握正确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2.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

     3.按照构建“党政推动、政企联合、多位一体、聚合发力”的大外宣格局,充分利用各类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以“多彩贵州”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提升为重点,推出一批经贸和文化旅游外宣精品

   二 贵州省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一)对发展文化重要性和可行性缺乏足够自信

    (二)文化产业发展亟须加强

     1.文化产业发展“散、小、弱”的特点突出

     2.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严重缺乏

     3.投融资平台缺乏

     4.文化产业的品牌力、影响力、竞争力有待提升

     5.文化人才短缺突出,支撑发展乏力

    (三)文化投融资体制和文化市场建设有待完善

     1.投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

     2.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3.亟待培养和完善一大批文化中介机构,包括咨询、筹划、创意、融资、市场交易等等

   三 正确认识贵州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重要关系

    (一)正确把握民族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关系,争创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二)正确处理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充分发挥通俗文化的基础作用和高雅文化的引领作用

    (三)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

    (四)正确把握整体文化与省内各区域文化的关系,既坚持整合资源,又突出地方特色,夯实贵州文化发展基础

    (五)正确把握贵州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不断增强贵州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四 推进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振各族人民干事创业、团结奋进的精气神

    (二)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竭尽全力改善和发展文化民生,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三)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贵州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五)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七)加强和改进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切实担负起贵州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B.4 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一 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初步形成

    (二)省级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落成

    (三)城市文化广场与体育设施建设业绩显著

    (四)公共文化重点工程取得较大进展

    (五)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六)各类文艺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频繁

   二 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有限、产品供给乏力

    (二)基层文化设施不齐、作用发挥有限

    (三)农家书屋基础条件差

    (四)制度保障体系不强

    (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意识不强

    (六)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瓶颈现象严重

    (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

   三 贵州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战略一:赶超

    (二)战略二:特色

  B.5 2011年贵州省科技进步和创新研究

   一 贵州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要经验及成果

    (一)完善制度保障建设,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以实施科技重大项目为抓手,重点突破全省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发挥科技支撑功效

     1.大力实施科技重大项目

     2.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取得较大进展

     3.着力优化传统产业升级

     4.加大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科技惠及民生取得较大进展

    (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1.多渠道吸引人才,培养、锻炼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及团队

     2.实施“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3.完善人才选拔评价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四)注重制度创新,构建科技进步长效机制

     1.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改革

     2.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入开展合作创新,培育、壮大全省科技创新实力

    (五)注重科技知识普及和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1.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提高全省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打牢转化基础

     2.深化科技合作机制,充分整合、利用科技资源

     3.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整体效能

     4.建设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支撑作用

   二 贵州省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科技创新基础不牢,科技创新总体投入不足

    (二)科技创新人才缺乏,高级科技人才队伍不足

    (三)科研机构集聚能力不强,科技创新水平不高

    (四)基层科技力量薄弱,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三 加快贵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实施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工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进一步实施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工程,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三)进一步夯实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四)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五)进一步实施创新团队聚集工程,培育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

    (六)进一步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科技创业基地培育工程,形成一批自主品牌和著名商标

  B.6 贵州省红十字事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贵州省红十字事业发展基本状况

    (一)组织建设情况

     1.省、市(州)和县红十字会组织体系构建情况

     2.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二)资金和物资的募集与使用

    (三)受益情况

    (四)监督管理

   二 贵州省红十字事业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备灾、救灾工作及时高效

    (二)救护培训工作有实效

    (三)社区救助与服务

    (四)援建项目逐年扩大

    (五)生命关怀工作扎实推进

    (六)服务品牌的影响力扩大

     1.推进“氟砷麻”项目工作

     2.创新公益事业模式

    (七)人道精神传播进一步深化

    (八)对外交流与合作有所加强

   三 贵州省红十字事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1.构建“和谐贵州”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红十字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红十字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为红十字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不利因素

     1.服务功能“大而全”,影响自身优势的发挥

     2.备灾、救灾能力和建设上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3.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影响力不高

   四 贵州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厘清和调整功能定位

     1.要明确红十字会的功能定位的总体目标

     2.明确红十字会的功能定位的总体思路

     3.明确红十字会的功能定位的技术路线

     4.进一步突出“应急”服务功能,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开展志愿者的招募、培训与组织活动,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2.全面完善专项筹资工作机制,提升募集款物的能力

     3.加强联动,不断增强红十字会的救助实力

    (三)加强宣传工作,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

     1.高度重视红十字会宣传工作

     2.建设高素质的宣传队伍

     3.做好宣传工作的系统规划

     4.构建多元化的宣传工作体系

     5.增加与群众的互动

  B.7 构筑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一 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背景

   二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思路

    (二)风险评估的范围及内容

     1.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

     2.涉及相当数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程项目

     3.涉及一定数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改制

    (三)风险评估责任主体及工作职责

     1.评估责任主体

     2.审查责任主体

     3.风险消除责任主体

    (四)风险等级标准的判定

     1.A级

     2.B级

     3.C级

     4.D级

    (五)规范性工作流程的制定

     1.重大事项决策前风险预测流程

     2.申报组织实施重大事项风险评估流程

     3.风险评估工作小组评估活动流程

   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的具体实践

    (一)对项目潜在风险的预测

     1.农民失地风险

     2.拆迁安置风险

     3.施工安全风险

     4.资金链断裂风险

     5.干部能力风险

     6.其他诱发性风险

    (二)对评估结果与项目规划的同步考虑

     1.项目选址与征地拆迁同步考虑

     2.园区规划与人员安置同步考虑

     3.产业布局与促进就业同步考虑

     4.城镇化推进与社会保障同步考虑

    (三)风险防范、化解在项目建设上的跟进

     1.明确风险防范、化解责任

     2.始终坚持调解紧跟进度走

     3.切实做到依法、公正、公开

   四 进一步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评估工作体系

    (二)遵守评估工作程序

    (三)规范评估工作制度,建立维稳信息直报制度

    (四)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五)完善风险评估应急处置机制

    (六)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保障机制

 BⅢ 调查篇

  B.8 实施民生工程,切实改善民生环境

   一 2011年贵州省“十大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一)扶贫脱贫攻坚工程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坚定不移落实两个“重中之重”战略思想

     2.坚持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确立“三个三”的工作方针

     3.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探索出“三个结合”的贵州特点的扶贫开发路子

     4.坚持广泛动员、协调各方,积极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5.坚持健全机制、加强监管,努力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二)就业和创业工程

     1.全面完成了“十大民生工程”有关项目2011年年初制定的各项指标

     2.积极的就业政策为促进群众就业发挥了突出作用

     3.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4.积极与东部沿海和周边地区发展劳务合作,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5.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6.启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

    (三)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

    (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1.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

     2.探索、建立了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3.社会保险惠及面进一步扩大

     4.进一步加大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力度

    (五)“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

     1.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

     2.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3.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六)基础设施向县乡延伸工程

    (七)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工程

    (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九)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参合率稳步提高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3.地氟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4.妇幼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5.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

     6.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7.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

    (十)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

   二 改善贵州省民生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1.劳动力供给总量的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2.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面临极大挑战

     3.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与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二)医疗卫生工作

     1.多种健康问题带来的挑战

     2.“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未有效解决。

    (三)社会救助工作

     1.社会救助体系不够健全,社会救助功能亟待提高

     2.社会救助能力建设滞后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三 深入推进贵州省民生工程的对策与建议

    (一)在扶贫脱贫攻坚工程方面

    (二)在就业和创业工程方面

    (三)在劳动者素质提升工程方面

    (四)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方面

    (五)在“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方面

    (六)在基础设施向县乡延伸工程方面

    (七)在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工程方面

    (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方面

    (九)在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方面

    (十)在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方面

  B.9 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扎实稳步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

   一 贵州省城乡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一)深入调研,明确思路,制定实施意见

    (二)加强领导,建立机构,落实责任

    (三)合理整合,夯实基础,科学设置村(居)规模

    (四)加大投入,加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

    (五)在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区),新建或改、扩建了一批社区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中心,改造了通村公(油)路

    (六)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强化基层民主自治

    (七)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二 贵州省城乡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社区建设的领导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机制没有保障

    (三)社区干部队伍的待遇很低,留不住人才,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极其缺乏

    (四)缺乏统一规划和优惠政策

    (五)社区资源亟待整合

    (六)社区服务内容不完善,功能不健全,规模、内容、档次、水平等难以适应社区居民的需要,尚未形成完整的社区服务体系

    (七)社区居委会负担和行政化倾向严重

    (八)政府部门观念滞后,推进措施不力,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

   三 推进贵州省城乡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实现领导机制全覆盖

    (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实现社区建设规划全覆盖

    (三)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完善设施,实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

    (四)以人为本,完善服务,实现社区各项服务全覆盖

    (五)健全组织,规范管理,实现社区各项管理全覆盖

    (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探索城乡社区建设的模式和特色

  B.10 强化领导,突出主题,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建设之路

   一 “四民社区”创建活动的由来

    (一)探索阶段(2000~2004年)

    (二)提出阶段(2005~2007年)

    (三)深化阶段(2008年以来)

     1.创建内涵进一步深化

     2.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

     3.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4.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

   二 “四民社区”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

     1.以“平安工程”建设为保障,创“安民”社区,让居民放心

     2.以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创“便民”社区,让居民省心

     3.以文化建设为动力,创“乐民”社区,让居民开心

     4.以环境整治和民生为根本,创“康民”社区,让居民舒心

    (二)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

     1.健全机制,构建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夯实基础,构筑社区建设工作新平台

     3.健全组织,形成完善的社区组织工作体系

     4.完善功能,形成立体服务网络

    (三)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效

     1.社区建设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完善,齐抓共管的社区建设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2.社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3.社区功能不断完善,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初步形成

     4.社区民主管理不断规范,基层社会管理有序格局进一步形成

     5.社区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 存在的问题

    (一)从体制机制看,社区建设工作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理顺

     1.社区建设管理体制不顺

     2.社区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界定

     3.投入机制还不健全

     4.资源共享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从社区基础和功能发挥看,创建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

     1.社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备

     2.社区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社区服务主体单一

    (三)从社区组织和队伍看,社区工作队伍素质还有待提高

     1.社区工作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2.社区工作者待遇仍然偏低

   四 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的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四民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1.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2.进一步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

    (二)扎实推动创建活动深化发展

     1.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核心领导

     2.进一步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

     3.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

     4.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服务群众能力

     5.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办公环境

     6.加强社区长效机制建设,确保社区工作扎实推进

 BⅣ 专题篇

  B.11 贵州省“四帮四促”活动的效力、限度及改进策略

   一 “四帮四促”活动的背景及进展

   二 “四帮四促”活动的效力

    (一)帮促活动体现的“中国模式”特征彰显了诸多政治优势

    (二)帮促活动强调的“一线工作法”转变了干部作风

    (三)帮促活动产生的“综合效应”塑造了政府良好形象

   三 “四帮四促”活动的局限

    (一)部门定点挂帮模式使得帮促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不够

    (二)督查过频与督查缺失并存使帮促工作的落实不力

    (三)上传下达的动员模式容易使帮促陷入泛化倾向

    (四)因帮扶部门业务范围的差异导致帮扶效果存在显著的不同

    (五)因人员更替过快导致帮扶活动的延续性和系统性不足

   四 优化“四帮四促”活动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系统谋划,按步骤、按计划开展帮促活动

    (二)确定重心,发展性帮促是根本,应急性帮促是补充

    (三)完善机制,使帮促干部下得去、用得上、有地位

    (四)适当督查,使帮促活动措施到位

    (五)优化作风,提高帮促活动效率

  B.12 2011年贵州省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一 贵州省社会组织发展及成就

    (一)体制规范建设及制度环境不断完善

    (二)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三)积极作用日益彰显、发挥

    (四)社会组织自身建设逐步加强

   二 贵州省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社会组织数量少,结构不合理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内在发展动力

    (三)社会地位不高,提升经济能力、改善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

     1.在提供服务方面

     2.在规范行为方面

     3.在反映社会诉求方面

    (四)法规、政策滞后,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五)体制、机制存在障碍

    (六)党建工作机制不健全

   三 加强贵州省社会组织建设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扶持,大胆创新,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1.加强对社会组织建设工作的领导

     2.统筹社会组织规划和发展,加大重点扶持力度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使社会组织承担更多职能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三)健全、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1.调整登记制度,加强登记管理机关队伍建设

     2.加大培育及扶持力度

     3.改进“双重管理体制”

     4.强化管理服务措施

    (四)加强组织自身建设,实现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

     1.推进制度建设

     2.促进内部管理规范化建设

     3.促进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4.促进组织作用发挥

    (五)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B.13 2011年贵州省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研究

   一 贵州省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历程概述

   二 2011年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以理论创新为前提,着力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制

    (二)以落实部门职责为重点,强化综合治理责任制

    (三)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创新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制

    (四)以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创新人财保障机制

    (五)以推动竞争发展为着力点,完善目标考核评估体系

    (六)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创新依法管理机制

    (七)以切实解决计生家庭民生问题为目标,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八)以实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均等化为目的,不断完善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制

    (九)以大力推进人口文化建设为要求,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机制

   三 “十二五”时期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创新人口与发展宏观决策调控体系

     1.创新统筹协调机制

     2.创新人财保障机制

     3.创新宣传教育机制

    (二)创新人口福利政策体系

     1.创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2.创新家庭发展政策

     3.创新公共民生普惠政策与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衔接机制

    (三)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

     1.创新依法管理机制

     2.创新优质服务机制

     3.创新群众自治机制

     4.创新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机制

    (四)创新社会评价体系

     1.创新考核评估机制

     2.创新人口信息共享机制

  B.14 贵州省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问题研究

   一 贵州省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工作概况

    (一)加强部门联动和地域合作,建立、健全“打拐”工作机制

    (二)加强“防拐”、“反拐”宣传,提升社会联动水平

    (三)解救众多被拐卖妇女儿童

    (四)侦破了一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大案、要案

   二 贵州省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贵州省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基本特点

     1.从地域特点来看,贵州省是被拐人口的主要流出地

     2.从被犯罪分子拐卖的对象来看,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

     3.犯罪形式组织化趋势明显

     4.犯罪目的多样化

     5.犯罪手段多样化

     6.犯罪行为的连续性和再犯性明显

     7.犯罪行为隐蔽化

    (二)贵州省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高发、频发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拐卖犯罪的重要源头

     2.城乡差异巨大,人口流动频繁

     3.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原因

    (三)贵州省“打拐”工作所面临的形势

     1.拐卖犯罪的隐蔽性为“打拐”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

     2.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受害者被解救后的社会回归问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三 建立贵州省“打拐”防控体系的对策分析

    (一)抓好“打拐”专项行动,把拐卖犯罪作为打击重点

    (二)加强“反拐”宣传工作,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普遍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全省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

  B.15 2011年贵州省大学生的心理契约与反社会行为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 研究假设

   四 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五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状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心理契约

     2.反社会行为倾向

    (二)不同类型群体之间的差异性比较

     1.男、女大学生心理契约及反社会行为差异分析

     2.根据是否干部、是否恋爱、是否兼职等方面不同情况进行的比较分析

     3.不同家庭所在地、不同月生活支出的学生群体间的心理契约及反社会行为差异比较

    (三)心理契约与反社会行为关系研究

     1.贵州省大学生心理契约与反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2.大学生心理契约对其反社会行为的预测效度探索分析

   六 研究发现的问题

    (一)极少数大学生表现出相对严重的反社会行为

    (二)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心理契约与反社会行为存在多方面、多层次的差异

    (三)大学生心理契约违背将加重其反社会行为倾向

    (四)心理契约不是影响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

   七 建议

    (一)搭建师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

    (二)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完善预测系统

    (三)建立、健全科学适用的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

    (四)实现学生差异化教育和管理

    (五)重视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正确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导向

    (六)重视现代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形成的纵向影响

    (七)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八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研究展望

  B.16 贵州省消除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防治研究

   一 贵州省地氟病基本情况

   二 贵州省地氟病防治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三 深入推进贵州省地氟病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BⅤ “三农”篇

  B.17 贵州省农村社会管理的探索、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 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贵州省实践

    (一)以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二)改革基层自治方式,发挥农民自我管理农村的积极作用

    (三)主动回应民众诉求,把社会管理的重心前移

    (四)以“四帮四促”活动为推手,为农村社会管理注入活力

    (五)大力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使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更加稳固

   二 贵州省农村社会管理的体制障碍

    (一)制度惯性使村委会的行政化倾向仍然严重

    (二)农村社会管理主体权责失衡

    (三)“村组合并”降低了农村社会管理效率

   三 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社会转型使农村社会管理更加复杂化

    (二)农村社会的碎片化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

    (三)农民自我管理的社会基础正在弱化

   四 贵州省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构建完整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

    (二)培育农民自我管理的社会基础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农村矛盾化解机制

    (四)构建应急体系,积极管理农村突发事件

    (五)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B.18 贵州省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研究

   一 贵州省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基本情况

    (一)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做好选举工作

     1.积极倡导并推行“海选”

     2.“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与“海选”的有效结合

    (二)村务公开不断发展创新

     1.建立新机制,形成整体合力

     2.健全相关制度,村务公开有章可循

     3.丰富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

     4.以“难点村治理”为契机,强抓村务公开

    (三)村民自治深入发展,民主管理水平极大提升

     1.以“改善民生”为抓手,推进村(居)民自治

     2.不断探索、创新村民自治形式

     3.计生协会——具有贵州特色的基层社会管理有效途径

    (四)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1.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和能力极大提高

     2.在城乡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3.不断探寻村、支“两委”关系的协调办法

    (五)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及规范管理

   二 贵州省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海选”的体制、机制有待探索和加强

    (二)村务公开效果差距较大

    (三)村民民主素质有待提高

    (四)民主自治水平受经济社会基础制约较大

    (五)民间自治组织的建设及作用不明显

    (六)一定程度存在“制度过密化”重负

   三 促进贵州省基层民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层民主自治建设主体多元化发展

     1.政府应明确在民主自治建设中的责任

     2.引入多元主体,促使自治组织发展

     3.畅通渠道,尊重民意

     4.客观有效地对多元化主体进行管理、监督和引导

    (二)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向度从纵向向横向互动转变

    (三)建立和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的“竞争”机制

     1.不断完善“海选”机制

     2.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规范化、长效化建设

     3.村民自治组织的招、投标制度建设

    (四)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绩效的多维度评估

    (五)培育、促进各类民间组织和自治组织的发展

    (六)减轻“制度过密化”对基层的压力

    (七)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B.19 贵州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一 贵州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学习和文化娱乐活动场所进一步改善

    (二)农村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

    (三)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积极推进

    (四)农民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1.政府送文化下乡的方式

     2.采取政府资金支持或技术指导和农民民间艺术团体组织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二 贵州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性条件依然很薄弱

    (二)政府投入仍然不足,服务方式陈旧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滞后,NGO组织发展缓慢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供需结构失衡

    (五)缺乏合理有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与评估体系

   三 贵州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体制

    (二)增加和拓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金投入机制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

    (四)发挥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体性作用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管理与评估机制

  B.20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研究

   一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构成及特征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自然构成及特点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构成及特点

   二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工状况与就业形态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务工状况及特点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形态及特点

   三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环境与文娱条件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环境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娱条件

   四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及特点

    (一)文娱消费的实际支出

    (二)文娱消费的主要用途

    (三)文娱活动的参与状况

    (四)闲暇时间的业余活动

   五 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的态度评价与心理预期

    (一)文娱条件评价

    (二)总体满意度评价

    (三)心理预期及倾向

   六 丰富和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与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优化政策管理体系

     1.继续强化农民工组织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管理机制

     3.全方位加强舆论宣传与引导工作

     4.紧紧围绕文化建设主题开展工作

     5.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6.以“工业园区建设”促进“文化生活建设”

     7.不断改善农民工居住环境和条件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共青团组织功能

     1.建立、健全基层共青团组织

     2.努力做好政治思想建设工作

     3.开展多形式社会关爱活动

     4.提供多元化的文化生活

    (三)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彰显企业文化本色

     1.建立企业职工激励机制

     2.加强企业文化的软件建设

     3.促进企业文化的硬件建设

     4.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

    (四)体现“基层服务”宗旨,营造良好人文氛围

     1.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

     2.继续推进“三看一上”工程建设

     3.加大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力度

     4.搞好“农民工子女艺术培训班”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五)注重文化技能提升,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1.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2.利用好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3.改变相对单一的文化娱乐活动

 中国皮书网

 皮书数据库

 Abstract

2011年贵州省克服了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程度深的百年不遇干旱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明显提速,地区生产总值5701.84亿元,增加1107.82亿元,增长15%,增速比上年高2.2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5101.55亿元,增加1915.27亿元,增长60.10%,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为近20年来最高,几个重要指标增量突破1000亿元,创造了经济发展的“贵州速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贵州省委、省政府对民生问题十分关注,以“十大民生工程”为代表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薄弱环节投资快速增长,“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650亿元,创造了贵州省社会发展的“贵州速度”。2011年贵州省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水平得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5.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45.35元,分别实际增长12%和15%;农民增收的途径有所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立了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得到增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实现了农村中小学校校有食堂;加大了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建设力度。花溪高校聚集区建设全面推进,贵州大学一期扩建工程竣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10%,地氟病防治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本报告研究认为,随着贵州省发展战略的转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的颁布、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的推进与“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和“十大民生工程”的全面完成,2012年贵州省的社会发展将更加迅速,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由于贵州省发展基础薄弱,经济社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短板现象仍然存在,人民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将给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安状况带来一定的影响,油价和食品价格的上涨也将给降低物价水平带来新的挑战,缓解就业压力尤其是农民工、困难群体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仍将严峻。

薛跃武:《全省“大关精神”理论研讨会综述》,《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陈勇:《民族精神研究综述》,《理论前沿》2004年第1期。

冯祖贻:《激励贵州人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再读遵义会议精神、大关精神、水钢精神》,《当代贵州》2004年第10期。

吴廷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理论与当代》2005年第2期。

李更生:《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对新时期“贵州精神”的若干思考》,《理论与当代》2008年第8期。

袁竞:《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的途径》,《当代贵州》2008年第2期。

彭勇:《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研讨会综述》,《当代贵州》2008年第1期。

刘学洙:《贵州精神的历史轨迹》,《当代贵州》2008年第1期。

《艰苦奋斗 永不退缩》,2010年4月16日《光明日报》。

《三评“贵州精神”》,2010年4月14日金黔在线。

余心声:《论大旱中屹立的贵州精神》,2010年5月4日《贵州日报》。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张淑琴:《试论红十字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作用》,《党史博采》2007年第7期。

胡晓强:《论红十字会在新型农村医保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经济管理视角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期。

课题组:《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红十字会功能定位——基于X市红十字会调查的思考》,《东南学术》2010年第3期。

聂磊:《我国红十字会在应急管理的作用探讨》,《理论探索》2009年第1期。

李程伟、罗鸿彦:《资源动员与服务传递——试析红十字会组织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4期。

孙语圣:《中国红十字会救灾学理论初探》,《探索》2010年第6期。

雷厚礼、王兴骥:《贵州省社会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陈国栋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困境与对策》,《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巩村磊:《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缺失与构建》,《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郑建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机制研究》,《西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李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估机制构建研究》,《宁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曾崇碧:《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