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161

社区治理:模式转变中的困境与出路图书

community governance:dilemma and solu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s

SSAPID:101-9881-0525-87
ISBN:978-7-5097-3722-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有深度的理论关照结合有建设性的现实关照是本书的突出优点。从理论上讲,抓住了中国社区的最核心问题——治理,无论是对传统社区模式的分析还是对现代社区模式的分析,都有诸多理论上的闪亮之处。从现实关照来看,作者运用大量调研材料,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的U+B模式对于解决当前社区缺乏利益代言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而社区基金会的提出又将U+B模式变得更加具体,体现出很好的政策价值。此外,本书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切入,并引入非营利管理的思路,尤其是提出了“没有权力的管理”之概念,这在研究视角上可谓是对社区理论的进一步推进。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赵小平 陶传进
编 辑:芮素平;关晶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政治理论

 第一章 序言:社区与社区治理

  一 社会学视角上的社区与公共管理视角上的社区

   1.公共管理视角上的社区

   2.社会学视角上的社区

   3.从公共管理学的视角看社区

  二 社区治理:从理论上洞识到的实质

   1.治理的难点所在

   2.依据什么进行治理

  三 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

  四 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视角来看社区治理问题

 第二章 共同体的治理功能

  第一节 共同体:由生活的含义转化为治理的含义

   一 共同体的生活含义

   二 共同体的治理含义

    1.第一位的是治理,而不是生活

    2.社区需要治理的公共事务

   三 共同体的组成成分

  第二节 共同体作为治理手段的作用

   一 由互惠到关系网络

    1.关于互惠的简单论述

    2.互惠的治理作用

    3.由互惠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特征

    4.由互惠而形成的村庄社会格局

    5.借助互惠解决村庄整体层面上的集体行动难题

    6.互惠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7.“人情”≠感情

   二 社会声望

    1.社会声望及其治理作用

    2.社会声望如何起作用

    3.社会声望背后的标准是什么

    4.社会声望:一份人对人施加的压力

    5.面子:传统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尊严”

   三 民间权威

    1.民间权威进入社区治理的功能范围

    2.民间权威通常是什么人

    3.民间权威产生机制的特别强调

    4.民间权威角色的特别判断

    5.民间权威的作用方式

   四 “民间组织”

    1.含义

    2.民间组织所起的作用

    3.民间组织治理功能的特殊说明

   五 共同体治理特征的一个归总

  第三节 共同体治理含义的进一步分析

   一 互惠交换中的问题揭示

    1.人情:工具性而非最终目的

    2.受他人制约,为人情所累

    3.特殊关系障碍了人性的发展

   二 重新解读社会声望

    1.一个为人们带来无限遐想的“声望”机制

    2.声望机制的重新解读

    3.甚至出现声望机制被扭曲的现象

    4.一个他人中心的世界

   三 民间权威与民间组织的再思考

   四 一个在多个维度上全面出现问题的社会形态

   五 对于治理问题的再思考

 第三章 现代社区治理模式

  第一节 几种现代治理的模式图

   一 从传统到现代:摒弃与重建

    1.需要将人情与人性解放出来

    2.城市社区兴起对于新型治理的要求

    3.即使是原来的村庄也在发生社区内涵的变化

    4.治理模式转变的社会效应

   二 现代社区治理模式

    1.美国的乡镇治理:新英格兰乡镇自治制度

    2.现代中国社会中典型的社区治理

   三 公司、基金会等组织类型

    1.公司的治理

    2.基金会的治理

   四 现代治理模式下的运作特征

    1.正式的组织与职业

    2.组织成员的去人格化

    3.传统社区治理的金字塔塔尖成了这里的起点

    4.地位权力取代个人权威与社会身份

    5.与传统的模式形成一种截然的断裂

   五 现代治理模式的结构特征

    1.权力最终来源于社区居民

    2.需要权力制衡

  第二节 现代社区治理所需要的社会基础

   一 对公众参与能力的需求

    1.公众参与是一份能力

    2.参与能力不足将导致社区治理的瘫痪

    3.参与能力的进一步解释

   二 对“权力层”成员的公民能力要求

  第三节 治理能力的来源与新型的社会

   一 总结:依靠什么来治理

   二 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三 公民能力如何获得

  第四节 一个“被省略”的时代

   一 一个历史的“夹层”

   二 “夹层”的治理意义

 第四章 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缺乏利益代言人

  第一节 居委会失灵:自上而下的属性是根源

   一 名义上的自治组织,实质上的政府延伸

    1.政府掌握着居委会的物质资源

    2.政府掌握着居委会做事的权力

    3.政府掌握着居委会用人的权力

   二 机会失灵:大量行政事务挤占了响应社区需求的空间

    1.社区管理行政化

    2.社区工作机关化

   三 动机失灵:行政控制下的理性人缺乏主动服务社区的动机

   四 能力失灵:除了行政控制、物质刺激,还能凭借什么动员社区

  第二节 物业失灵:缺乏约束的市场大鳄

   一 物业公司是一类特殊的市场主体:与社区治理紧密相连

   二 缺乏约束的物业公司可能成为侵害社区利益的市场大鳄

    1.挪用公共维修基金

    2.阻挠成立业主委员会

    3.侵占停车场收益

    4.擅自出租

    5.乱收费、强制收费

   三 在社区中,物业公司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

    1.开发商的历史遗留问题

    2.物业服务缺乏评价标准

    3.社区业主的“搭便车”行为

  第三节 业主委员会失灵:公民素质与民主制度

   一 物业冲突是业委会筹建的动因

   二 成立业主委员会的过程很艰难

    1.业主缺乏民主的意识与合作的能力

    2.望而生畏:成为业委会骨干的工作成本太高

    3.来自外部利益方的各种威胁和阻挠

   三 业主委员会成立后,运作依然艰难

    1.依然是动员业主民主参与的难题

    2.业委会动力机制缺陷导致人才和经费的短缺

    3.外部利益相关方的阻挠

 第五章 U+B结构:构建现代社区的操作化思路

  第一节 “U+B结构”的引出

  第二节 “U+B结构”之一:政府与社区草根组织的双轴关系

   一 从理论上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1.自我组织的理论问题

    2.长期控制下的社会,自我组织能力进一步下降

    3.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问题

    4.基于上述分析而对城市社区NGO发育的一种理论推测

   二 从实证来看政府对社区草根组织发育的影响

    1.绝大多数社区组织都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的

    2.因为基层政府的帮助,2000年之后出现了众多的社区组织

    3.政府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支持并不妨碍社区组织的独立运作

    4.社区组织的实际类型与理想状况作对比

    5.政府的支持可以促进组织的可持续性运作

    6.政府的支持与退出,二者对于组织的前景起独立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U+B结构”之二:专业机构带动社区草根组织的发展

   一 乐龄合作社:通过扶持草根小组构建社区文化生活

    1.通过社区居家养老,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用”的愿望

    2.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友好横向纽带的建立和社区信任的发育

    3.草根公益小组在提升社区居民公民精神上的作用

   二 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帮助社区实现有效治理

 第六章 现代社区利益代言人的候选:社区基金会

  第一节 社区基金会:基于社区治理现实需求的设计

   一 治理主体的动机、机会(成本)、能力问题

    1.公益动机、公益属性与治理结构的对应关系

     (1)理事会的作用及其构成

     (2)秘书处

     (3)监事会

    2.多元资源筹集渠道可提供自身运作和社区发展项目的成本

    3.人才汇集解决专业能力不足问题

   二 社区民众民主能力问题

   三 与社区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社区基金会的历史、特点及法人资格

   一 社区基金会的历史

   二 社区基金会的特点

   三 社区基金会的性质

   四 社区基金会的法人资格

  第三节 有机生长:社区基金会构建路径的现实选择

   一 构建社区基金会的第一步:构建一个有专业服务能力的NGO

   二 构建社区基金会的第二步:NGO的品牌项目转为专项基金

   三 构建社区基金会的第三步:专项基金转变为社区基金会

 第七章 新型社区中的共同体成分

  第一节 两种社区治理方式的对比性反思

  第二节 现代共同体的新型基础

   一 文体活动

   二 公益慈善

   三 社区服务

   四 现代互助

  第三节 共同体的新型形式

   一 组织化的共同体

   二 组织化的共同体:牵涉出相应的运作技术事项

    1.组织能量的提供

    2.活动空间的提供

    3.发挥竞赛的作用

    4.居住人口的规模性

   三 组织化共同体的扩展存在

   四 如何看待社区“空壳化”

  第四节 共同体的新型内容

   一 “人”,还原为其本身

   二 普遍关系取代了特殊关系

   三 公民社会性成分

   四 社区组织已经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道路

  第五节 现代社区的结构

   一 两个序列的分离

   二 分离之后的共同体成分

   三 对人性的强调进入治理性的空间

   四 共同体需求的满足场所也是社区服务的提供场所

   五 将社区的需求格局完善

有深度的理论关照结合有建设性的现实关照是本书的突出优点。从理论上讲,本书抓住了中国社区的最核心问题——治理,无论是对传统社区模式的分析还是对现代社区模式的分析,都有诸多理论上的闪亮之处。从现实关照来看,作者运用大量调研材料,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提出的U+B模式对于解决当前社区缺乏利益代言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而社区基金会的提出又将U+B模式变得更加具体,体现出很好的政策价值。此外,本书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切入,并引入非营利管理的思路,尤其是提出了“没有权力的管理”之概念,这在研究视角上是对社区理论的进一步推进。

[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

[2]埃利亚斯,1998,《文明的进程:西方国家世俗上层行为的变化》,三联书店。

[3]奥尔森,2006,《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4]薄洁、吴燕如,2009,《清理进社区项目为居委会“减负”》,《厦门日报》10月12日。

[5]边燕杰、约翰·罗根、卢汉龙、潘允康、关颖,1996,《“单位制”与住房商品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6]鲍曼,2007,《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7]曹飞廉、陈健民,2010,《当代中国的基督教社会服务组织与公民社会——以爱德基金会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为个案》,《开放时代》第9期。

[8]陈民,2007,《社区物业纠纷的制度分析》,《经营与管理》第4期。

[9]陈淑云,2009,《城市居住区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有效整合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10]陈天祥、杨婷,2011,《城市社区治理:角色迷失及其根源——以H市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3期。

[11]陈伟东、吴猛,2005,《社区自组织与直选成本——以武汉市柴东社区和宁波市澄浪社区为个案》,《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第2期。

[12]陈伟东、姚亮,2005,《选举行为背后:投机博弈——以武汉市C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13]陈宇,2006,《社区居委会直选中居民参与行为的调查分析——以H市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14]丁军,2007,《业主委员会良性运转需四大制度》,《中国改革》第11期。

[15]丁维东,2009,《走进市场,不做“二政府”》,《中国安全生产报》7月23日。

[16]费孝通,2007,《乡土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第一版。

[17]富子梅,2009,《为何拒交物业费?》,《人民日报》,http://house.people.com.cn/GB/9864154.html。

[18]高丙中,2008,《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郭升选,2008,《“物业费收缴难”的法律与经济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20]郭祎,2011,《我国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困境与出路》,《科学发展》第3期。

[21]胡书东,2010,《论政府主导的中国制度变迁》,《社会科学战线》第6期。

[22]黄光国、胡先缙等,2004,《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黄光锐,2011,《根治铁矿石乱象先管住政府过度干预之手》,《证券时报》5月27日。

[24]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第一版。

[25]吉尔伯特·罗兹曼,1995,《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26]金太军、王军洋,2011,《村民选举过程的家族博弈——集体行动的视角》,《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27]李建林,2007,《行政化趋势下社区居委会性质与功能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28]全杰、李立志、何道岚等,2011,《7人居委会挂牌16块》,《广州日报》1月22日。

[29]李绍智,2003,《社区居委会不要“机关化”》,《社区》第1期。

[30]梁漱溟,2011,《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31]梁漱溟,2011,《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32]梁燕、于媛,2009,《物业费拖欠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第3期。

[33]刘建文,2008,《社区基金会:促进社区自治发展的新思路——产生、特征、本土化建设策略及其意义》,《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34]刘娴静、邝凤霞,2004,《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与路径》,《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4期。

[35]刘玉照,2006,《遭遇修路事件的村庄选举双重选择的集体行动》,《社会》第5期。

[36]刘平、王汉生、张笑会,2008,《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内的分化——以限制介入性大型国有企业为例》,《社会学研究》第3期。

[37]鲁宁,2006,《行业协会与“二政府”现象》,《证券时报》9月9日。

[38]理查德、斯格特,2001,《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9]吕卓文,2010,《浅析村落社区规范的形成——读〈罪过与惩罚〉后感》,《经营管理者》第11期。

[40]马宏建,2009,《通过立法行业协会将改变“二政府”角色》,《中国改革报》12月10日。

[41]闵学勤,2009,《转型时期居委会的社区权力及声望研究》,《社会》第6期。

[42]帕特南,2001,《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

[43]帕特南,2011,《独自打保龄球》,北京大学出版社。

[44]秦晖,2003,《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45]秦晖,2003,《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

[46]渠桂萍,2010,《财富、文化、社会关系与声望的聚合体——20世纪前期华北的村庄领袖阶层》,《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第3期。

[47]任晓,2003,《基金会与美国精神——读资中筠教授的〈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美国研究》第2期。

[48]沈剑霞,2004,《论城市社区居委会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优秀硕士论文,浙江大学。

[49]沈燕,2010,《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及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优秀博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50]司会庚,2010,《不交物业费就不供暖 如此“连坐”令人闹心》,《河北日报》11月20日。

[51]宋妍、朱宪辰、刘琦,2007,《异质性与行业反倾销应诉的集体行动》,《管理现代化》第3期。

[52]孙发锋,2010,《公民社会政策参与视野下的我国民间组织发育问题探析》,《理论导刊》第10期。

[53]孙倩,2003,《美国的社区基金会介绍》,《社区》第7期。

[54]陶传进,2005,《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5]陶传进,2007,《中国城市社区的公民社会建设:一条新路径的考察》,《Social Sciences in China》第2期。

[56]陶传进,2008,《控制与支持:国家与社会间的两种独立关系研究——中国农村社会里的情形》,《管理世界》第2期。

[57]陶传进、刘忠祥,2011,《基金会导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58]腾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59]涂骏,2009,《论差序格局》,《广东社会科学》第6期。

[60]托克维尔,2009,《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61]汪钰,2005,《为何“一抓就死一放就乱”》,《中国乡镇企业报》11月2日。

[62]王建革,2009,《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三联书店。

[63]王玫,2010,《拖欠物业费损害了谁的利益?》,《齐齐哈尔日报》4月24日。

[64]王先明,1997,《近代绅士》,天津人民出版社。

[65]王艳蕊,2009,《“乐龄合作社”活跃在天翔社区》,《社区》第13期。

[66]魏娜,2003,《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67]吴国东、汪翔、蒲勇健,2010,《内在动机与外在激励:案例、实验及启示》,《管理现代化》第3期。

[68]吴理财,1999,《民主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天津社会科学》第4期。

[69]吴志成,2006,《中国公民社会:现在与未来——与德国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托马斯·海贝勒教授学术对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3期。

[70]伍俊斌,2006,《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市民社会建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71]夏建中,2000,《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72]夏玉珍、刘小峰,2010,《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概念探讨》,《中国图书评论》第12期。

[73]徐亢美,2010,《业主拖欠物业费案逐年上升》,《文汇报》8月11日。

[74]薛广洲,2001,《权威类型的哲学论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75]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

[76]杨炳珑,2011,《三全“服务让社区”去机关化》,《社区》第10期。

[77]杨福泉,2000,《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

[78]杨联陞,1976,《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段昌国等译,《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79]尹艳丹,2009,《城市社区选举中居民参与问题研究》,优秀硕士论文,山东大学。

[80]张健,2011,《传统社会乡村精英身份建构与权威基础》,《安徽农业科学》第11期。

[81]张江华,2007,《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社会学研究》第5期。

[82]张静、于硕,1998,《Bourdieu教授访谈录》,《中国书评》秋季卷。

[83]张鸣宇、汪智汉,2005,《转型时期居委会的三重角色——以武汉市C社区为例》,《社会主义研究》第4期。

[84]张赛林,2009,《差别选票的背后:街区控制与社区选举——以济南市L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6期。

[85]张银、李燕萍,2010,《农民人力资本、农民学习及其绩效实证研究》,《管理世界》第2期。

[86]赵鼎新,2006,《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社会学研究》第1期。

[87]赵荣、卢玮静、陶传进、赵小平,2011,《从政府公益到社会化公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8]周文涛、张登国,2011,《典型公司治理模式分析与比较》,《商业时代》第18期。

[89]朱富强,2011,《“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行为特性:互惠合作》,《改革与战略》第1期。

[90]朱晓阳,2003,《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天津古籍出版社。

[91]资中筠,2007,《财富的归宿》,《中国企业家》第B09期。

[92]邹伟,2010,《物管纷纷喊“亏本” 物业费“涨声再起”》,《南京日报》8月21日。

[93]翟学伟,2004,《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第3期。

[94]马克斯.韦伯,2010,《经济与社会》,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95]迪尔凯姆,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

[96]赵小平,赵荣,卢玮静,2012,《非政府组织联合体建设中的集体行动难题分析——以中国FA草根联盟为例》,《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九卷。

[97]杨念群,2001,《华北青苗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演变——以解口村、黄土北店村等为个案》,《中州学刊》第3期。

[98]贝拉,2011,《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周穗明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9]德鲁克,2007,《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吴振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100]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101]新华网,2009,《物业诉讼大量增加 法院建议物业公司在服务上下功夫》,12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12/22/content_12687496.html。

[102]南方网转载《北京晨报》,2003,《四类问题困扰业主委员会》,7月31日,http://www.southcn.com/ESTATE/zhuanti/yezhuweiyuan/2/200307311264.htm。

[103]新华网转载《北京晚报》,2010,《业内人士揭物业管理潜规则,断电划车“折腾”业主》,8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8/24/c_12479988_7.htm。

[104]新华网转荆楚网,2009,《深度调查:物业费收取难在武汉成为普遍现象》,记者韩君实习生夏珺,4月12日。

[105]http://news.163.com/09/0412/11/56MRTTUO0001124J.html。基金会委员会,2012,《美国社区基金会数量统计》,http://www.cof.org/whoweserve/community/index.cfm?navItemNumber=14849。

[106]Axelrod,R.,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norm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6:pp. 1095-1111.

[107]Bebbington,J.,C. Larrinaga and J.M. Moneva,Corporate social reporting and reputation risk management. Accounting,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8. 21(3):pp. 337-361.

[108]Bellah,R.N.,R. Madsen and W.M. Sullivan,Habits of the heart: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with a new preface. 2007:Univ of California Pr.

[109]Blaikie,P.M.,H.C. Brookfield and B. Allen,Land degradation and society. 1987.

[110]Bryan,F.M.,Real democracy:The New England town meeting and how it works. 2004: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11]Carter,S.L.,Civility:Manners,morals,and the etiquette of democracy. 1998:Basic Books New York.

[112]Dufwenberg,M. and G. Kirchsteiger,A theory of sequential reciprocity.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2004. 47(2):pp. 268-298.

[113]Eliasoph,N.,Top-down civic projects are not grassroots associations:How the differences matter in everyday life. Volunt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2009. 20(3):pp. 291-308.

[114]Forni,P.M.,Choosing civility:The twenty-five rules of considerate conduct. 2002:St Martins Pr.

[115]Fung,A. and E.O. Wright,Deepening democracy: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in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4 ed. 2003:Verso Books.

[116]Haniffa,R. and M. Hudaib,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Malaysian listed companies.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2006. 33(7‐8):pp. 1034-1062.

[117]Havlicek,J. and S.C. Roberts,MHC-correlated mate choice in humans:a review.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9. 34(4):p. 497-512.

[118]Henkel,H.,et al.,Participation as spiritual duty;empowerment as secular subjection. Participation:The new tyranny? 2001:pp. 168-184.

[119]Hruschka,D.J. and J. Henrich,Friendship,cliquishness,and the emergence of cooperatio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2006. 239(1):pp. 1-15.

[120]Hutton,J.G.,et al.,Reputation management:the new face of corporate public relation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01. 27(3):pp. 247-261.

[121]Klesner,J.L.,Social capital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Latin America:evidence from Argentina,Chile,Mexico,and Peru. 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2007:pp. 1-32.

[122]Klooster,D.,Institutional choice,community,and struggle:A case study of forest co-management in Mexico. World Development,2000. 28(1):pp. 1-20.

[123]Krishna,A.,Investigating social capital: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civil society,participation,and governance,Putting Social Capital to Work. 2004:p. 207.

[124]Lazaro-Perea,C.,M.F. Arruda and C.T. Snowdon,Grooming as a reward? Social function of grooming between females in cooperatively breeding marmosets. Animal behaviour,2004. 67(4):pp. 627-636.

[125]LeBlanc,R.M.,Bicycle citizens:The political world of the Japanese housewife. 1 ed. 1999:Univ of California Pr.

[126]Lichterman,P.,Relig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c ident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8. 73(1):p. 83-104.

[127]Milinski,M.,D. Semmann and H. Krambeck,Donors to charity gain in both indirect reciprocity and political reput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Biological Sciences,2002. 269(1494):pp. 881-883.

[128]Milinski,M.,D. Semmann and H.J.Krambeck,Reputation helps solve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Nature,2002. 415(6870):pp. 424-426.

[129]Milinski,M. and C. Wedekind,Evidence for MHC-correlated perfume preferences in humans. Behavioral Ecology,2001. 12(2):pp. 140-149.

[130]Mosler,H.J. and W.M. Brucks,Integrating commons dilemma findings in a general dynamic model of cooperative behavior in resource crise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3. 33(1):pp. 119-133.

[131]Musteen,M.,D.K. Datta and B. Kemmerer,Corporate reputation:do board characteristics matter?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 21(2):pp. 498-510.

[132]Nowak,M.A.,Five rules for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Science,2006. 314(5805):pp. 1560-1563.

[133]Nowak,M.A. and K. Sigmund,Evolution of indirect reciprocity. Nature,2005. 437(7063):pp. 1291-1298.

[134]Ohtsuki,H.,et al.,A simple rule for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on graphs and social networks. Nature,2006. 441(7092):pp. 502-505.

[135]Pacek,A.C. and B. Radcliff,Class Organiz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2004.

[136]Phaneuf,D.,et al.,Evaluation of the contamination of marine algae (seaweed) from the St. Lawrence River and likely to be consumed by humans. Environmental research,1999. 80(2):pp. S175-S182.

[137]Prilleltensky,I.,G. Nelson and L. Peirson,The role of power and control in children’s lives: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pathways toward wellness,resilience and problems.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1. 11(2):pp. 143-158.

[138]Putnam,R.D.,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The City Reader,1995:pp. 120-128.

[139]Putnam,R.D.,R. Leonardi and R. Nanetti,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1994:Princeton Univ Pr.

[140]Rao,P.S.,Governance structure,corporate decision-mak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North America. Industry Canada,2009(2):p.26.

[141]Scheid,C.,J. Schmidt and R. No,Distinct patterns of food offering and co-feeding in rooks. Animal Behaviour,2008. 76(5):pp. 1701-1707.

[142]Schimmack,U.,S. Oishi and E. Diener,Individualism:A valid and important dimens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5. 9(1):pp. 17-31.

[143]Shils,E.,The Virtue of Civil Society.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1991. 26(1):pp. 3-20.

[144]Simpson,B. and R. Willer,Altruism and indirect reciprocity:The interaction of person and situation in prosocial behavior.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8. 71(1):pp. 37-52.

[145]Skoric,M.M.,D. Ying and Y. Ng,Bowling online,not alone:Online social capital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Singapor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9. 14(2):pp. 414-433.

[146]Stern,R.N. and S.R. Barley,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systems:Organization theory’s neglected mandat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6:pp. 146-162.

[147]Stutzer,A. and R. Lalive,THE ROLE OF SOCIAL WORK NORMS IN JOB SEARCH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4. 2(4):pp. 696-719.

[148]Uphoff,N. and C.M. Wijayaratna,Demonstrated benefits from social capital:the productivity of farmer organizations in Gal Oya,Sri Lanka. World Development,2000. 28(11):pp. 1875-1890.

[149]Von Schnurbein,G. and D. Sch?nenberg,Legal Forms of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s a Governance Problem:The Case of Switzerl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t-for-Profit Law,2010. 12(3):p. 90.

[150]Voronov,M. and J.A. Singer,The myth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A critical review.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2. 142(4):pp. 461-480.

[151]Wang,Y. and D.R. Fesenmaier,Towards understanding members’ general participation in and active contribution to an online travel community. Tourism Management,2004. 25(6):pp. 709-722.

[152]Warren,M.E.,Democracy and association. 2001:Princeton Univ Pr.

[153]Uphoff,N. and A. Krishna,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ector institutions:more than a zero-sum relationship.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4. 24(4):pp. 357-372.

[154]Pyle,W.,Collective action and post-communist enterprise:The economic logic of Russia’s business associations. Europe-Asia Studies,2006. 58(4):pp. 491-521.

[155]Olson,M.,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124 ed. 1965:Harvard Univ Pr.

[156]Kyriacou,A.P.,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The impact of selective incentives.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2010. 69(2):pp. 823-839.

[157]Hansen,W.L.,N.J. Mitchell and J.M. Drope,The logic of private and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005. 49(1):pp. 150-167.

[158]Gagné,M. and E.L. Deci,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work motiv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5. 26(4):pp. 331-362.

[159]Fromm,E.,The art of loving. 2000,London:Continuum Intl Pub Group. 26.

[160]Deci,E.L. and R.M. Ryan,Self-determination theory:A macro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development,and health.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2008. 49(3):p. 182.

[161]Deci,E.L.,R. Koestner and R.M. Ryan,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experiment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 125(6):p. 627.

简 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组织报告》的第13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支持下,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高校、政府部门的专家参与编撰。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89.13万个社会组织,与2021年相比减少了1.06万个,增长率为-1.18%。从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团体有37.01万个,占全国社会组织总量的41.5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