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7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第4辑图书

Research on Urban Social Work Vol.4

SSAPID:101-9856-9282-87
ISBN:978-7-5201-281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方兴未艾,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越来越接纳更多的外来有需求人员,以及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以打工的方式进入城市并尝试与城市生活轨道链接。因此,本书除了继续探讨医务和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核心主题,还关注精神康复服务对象院舍服务和社区康复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小组工作对病患照顾者的专业介入等。此外,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合也是本书的另一个核心主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胡庆英;孙连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辅文

 【女性和性别平等】

  “空房子”:身体社会学视角下的女性身体叙事与性别认同

   一 身体观:问题意识及框架设计

    (一)身体:社会学的想象力

    (二)疾病:对子宫恶性肿瘤的想象

    (三)“空房子”与“假女人”概念的提出

   二 研究方法与主体

   三 从患病到治愈:自身人设管理过程的身体叙事

    (一)诊断单:身体缺场与生命意义

    (二)手术恢复期:从“女人”到不是“真正的女人”的身体性别认同

    (三)呕吐与掉发:从心痛到身痛的身体感知

    (四)完整与缺失:亲密关系的困苦与重建

    (五)休养与回归:人际互动的心理挑战与抗争

    (六)改变与适应:身体管理与自我重构

   四 “空房子”与“假女人”:女性主体经验下的性别认同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精神康复服务对象院舍服务与社区康复的发展和完善研究

   一 上海市精神病患基本现状和精神疾病防治网络

    1.上海精神病患基本现状

    2.上海市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三级网络

   二 上海精神康复服务:院舍治疗

   三 上海精神康复服务:社区康复

    1.上海市残联系统组织的社区康复服务

    2.社会组织提供的社区康复服务

   四 上海精神康复服务存在的问题

    1.院舍精神康复服务设施和医护人员不足

    2.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理念滞后和专业人员匮乏

   五 上海精神康复服务政策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

  癌症末期患者的存在状态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一 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的主要问题

    3.概念界定

   二 文献回顾

    1.存在主义相关文献

    2.临终关怀领域相关文献

   三 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2.观察/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3.研究思路

   四 主体自身存在状态的弱势

    1.生理状态影响下的自我存在感

    2.意义意识与意义的独特性

    3.死亡焦虑的实际内涵

   五 外界对主体存在状态的束缚

    1.对尊严的渴望

    2.被爱束缚的本真存在

   六 存在主义视角下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考

    1.中国式觉醒体验

    2.存在状态的循环改善模式

   七 结论与反思

  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个案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同心家园”项目实施过程分析

    (一)“同心家园”项目诞生背景

    (二)“同心家园”的多元主体

    (三)“院前预防,院后追踪”服务模式

   三 项目运行的困境

    (一)社区工作者层面

    (二)志愿者团队层面

    (三)综合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层面

   四 本土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发挥

    (一)院前预防

    (二)院中治疗

    (三)院后追踪

   五 结论与讨论

  急诊创伤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及小组工作干预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急诊创伤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2.急诊创伤患者照顾者负担状况研究

     3.医务社工领域急诊创伤患者照顾者需求的研究

     4.社会工作介入患者照顾者的研究

   二 照顾者服务项目设计

    (一)照顾负担及成因分析

    (二)服务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2.具体目标

    (三)服务模式选择

   三 项目实施

    (一)限定目标

    (二)输入希望

    (三)提供支持

   四 项目评估

    1.评估对象

    2. 评估方法

    3. 评估工具

    4. 评估结果

   五 项目反思与建议

    (一)照顾者——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

    (二)组内支持对组员的影响

    (三)小组开展的困难

     1.小组开展的前期招募

     2.小组的环境

     3.小组的内容设计

     4.小组中的回应

    (四)理论应用于实践

    (五)服务对象的差异化需求

 【儿童社会工作】

  城市高风险家庭中的儿童:生活境遇与成长风险

   一 研究背景:繁华都市中的家庭风险与危机

    (一)城市离婚率逐年增高,再婚家庭增多,影响家庭结构与功能

    (二)家庭贫困削弱对孩子的养育投入

    (三)儿童监护人残障、重病以及越轨等风险削弱了家庭功能

   二 文献综述:高风险家庭界定与服务概况

    (一)高风险家庭界定

    (二)高风险家庭服务

   三 实证调研:高风险家庭儿童生活境遇与成长风险

    (一)研究对象

     1.入组标准

     2.基本情况

    (二)研究方法

     1.访谈法

     2.参与观察法

    (三)高风险家庭儿童生活境遇

     1.高风险家庭儿童照顾者多为年老祖辈,隔代抚养居多

     2.祖辈照顾者的受教育程度低,难以为孩子提供信息文化教育支持

     3.高风险家庭资源匮乏,难以为儿童成长提供保障

     4.父母缺位造成儿童人格与情感问题

    (四)高风险家庭儿童成长风险

     1.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问题

     2.不良情绪与偏差行为问题

     3.学习问题

   四 思考与建议

 【老年社会工作】

  园艺治疗在老年小组工作中的运用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回顾

    (一)园艺治疗概念界定

    (二)园艺治疗运用于老年人的相关研究

    (三)理论视角

     1.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

     2.人环互动理论

   三 研究设计: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 园艺治疗小组的设计与介入服务

    (一)需求评估:福利院住养老人的生活状况与需求

    (二)干预策略:园艺治疗元素+小组工作

    (三)制订小组计划书

   五 干预过程分析:园艺治疗对各需求的回应

    (一)身体层面:刺激感官 增强锻炼

    (二)心理层面:植入希望 同伴支持

    (三)社会交往层面:平台搭建 互助共享

    (四)认知层面干预:知识讲解 增进认知

    (五)灵性层面干预:借物赋意 积极阐发

     1.死亡与收获

     2.自我探索与生命回顾

   六 评估与总结

    (一)问卷分析

     1.小组成员的反馈

     2.来自护工的反馈

     3.工作者反馈

   七 讨论与反思

    (一)园艺治疗小组对老人产生积极作用的原因

     1.植物的生长性与多样性

     2.人环互动

     3.小组目标的灵活性

    (二)实务反思

    (三)园艺治疗小组的适用性探讨

 【进城务工人员和社会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过程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问题

    (三)概念界定

     1.新生代农民工

     2.社会适应

   二 文献回顾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的客观因素分析

     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的主观因素分析

     3.其他群体的社会适应过程研究

    (三)研究不足与趋势述评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选择

    (二)研究对象选择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

   四 发动-憧憬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动力积蓄阶段

    (一)新生代农民工“发动-憧憬阶段”形成的促成因素分析

     1.教学资源的落后

     2.学习技能的愿望

     3.脱离土地的愿望

    4.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新生代农民工在“发动-憧憬阶段”的个体适应状态特征

     1.对陌生生活的害怕、紧张

     2.对繁华城市的新鲜、兴奋

     3.对自我成长的信心、期待

   五 受挫-低落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社会 适应事实受阻阶段

    (一)新生代农民工受挫-低落阶段形成的促成因素分析

     1.制度限制带来的不公平感:子女上学及暂住证

     2.文化冲突带来的拉扯

     3.群体内关系的矛盾

     4.个人经济危机

     5.城里人的态度

    (二)新生代农民工在“受挫-低落阶段”的个体适应状态特征

     1.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忍让

     2.对无法解决问题而选择的离职

   六 顺应-孤立阶段——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状态形成阶段

    (一)新生代农民工“顺应-孤立阶段”形成的促成因素分析

     1.工作时间安排过于紧凑

     2.城市人际关系网络薄弱

     3.环境应激适应能力偏弱

    (二)新生代农民工在“顺应-孤立阶段”的个体适应状态特征

     1.对经济追求的执着,对回老家的渴望

     2.对学习技能更加重视

     3.对是否能适应城市社会的无所谓

   七 研究结论

  来沪人员社会融入过程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问题

    (三)概念界定

     1.来沪人员

     2.社会融入

   二 文献回顾

    (一)国外对社会融入议题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对社会融入议题的研究综述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质性研究

     2.研究地域及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受访者基本信息

    (三)研究思路

   四 来沪人员高-低缓慢融入型

    (一)初始阶段:融入水平较高

    (二)发展阶段:融入水平变低

    (三)现阶段:融入水平一般

   五 来沪人员高-高变化融入型

    (一)初始阶段:融入水平较高

    (二)发展阶段:融入水平平稳上升

    (三)转折阶段:融入水平迅速提升或者出现阻碍

    (四)现阶段:融入水平很高或者一般

   六 来沪人员低-低缓慢融入型

    (一)初始阶段:融入较差

    (二)发展阶段:融入持续低水平

    (三)转折阶段:融入水平缓慢提升

    (四)现阶段:融入仍然较差

   七 来沪人员低-高缓慢融入型

    (一)初始阶段:融入水平较高

    (二)发展阶段:融入水平缓慢提升

    (三)现阶段:融入水平一般

   八 来沪人员低-高变化融入型

    (一)初始阶段:融入水平较低

    (二)发展阶段:融入呈波折发展

    (三) 转折阶段:融入水平迅速提升

    (四)现阶段:融入水平很高或者较高

   九 结论与反思

    1.提升来沪人员自身能力

    2.开展丰富多元的活动

    3.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4.宣扬公正公平的社会准则

    5.倡导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制度

    6.倡导教育制度改革,实行异地高考

 【禁毒社会工作】

  社会帮教与社区戒毒康复研究

   一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一)国内社区戒毒的文献综述

    (二)国外社区戒毒的文献综述

   三 概念界定

    (一)社区戒毒

    (二)帮教

    (三)篆刻疗法

   四 “帮教”+“艺术疗法”模式的运行

    (一)“帮”与“教”中的不同团体角色与作用

    (二)篆刻艺术小组的运行

    (三)“帮教”+“篆刻疗法”的相互作用

   五 归纳与反思

    (一)“帮教”+“篆刻疗法”模式的归纳

    (二)“帮教”+“篆刻疗法”模式对社区戒毒康复的思考

     1.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整合利用正式和非正式系统资源

     2.寻找社区戒毒康复个人层面到社区层面及社会层面的桥梁

     3.积极发挥禁毒社工和帮教志愿者的辅助作用

  禁毒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讨

   一 选题缘由

   二 文献综述

    (一)关于国外戒毒实务模式相关研究

    (二)关于国内禁毒社会工作相关研究

   三 本土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

    (一)同伴教育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二)篆刻艺术疗法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三)平行小组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四 禁毒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讨

    (一)完善同伴教育辅导员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注重“仪式”在项目活动中的运用

    (三)建构服务对象的生命意义

    (四)拓展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五 总结和反思

 【矫正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历程研究

   一 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问题

    3.概念界定

   二 文献回顾

    1.专业化的内涵理解

    2.关于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研究

    3.关于社区矫正的研究

   三 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2.研究场域的选择

    3.研究对象的选择

    4.具体过程

   四 社区矫正社工的专业化发展萌芽期

    1.社工的入场

    2.积极初探的专业化轨迹

    3.知识浅与干劲足:社工主体性感受的积极起点

   五 社区矫正社工的专业化发展探索期

    1.逐渐深入的专业化轨迹

    2.理想丰与现实凉:社工主体性感受的负面呈现

   六 社区矫正社工的专业化发展成长期

    1.综合提升的专业化轨迹

    2.专业缓与行政扩:社工主体性感受的消极评价

   七 结论与反思

    1.为矫正社工助力,增强社会工作专业化信念

    2.加强政社对话,发挥政策在专业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3.走社会工作本土化道路,以本土化带动专业化

    4.提升矫正机构的专业化水平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稿约

   一 出版宗旨

   二 来稿要求

 文前辅文

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方兴未艾,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城市的公共服务系统越来越接纳更多的外来有需求人员,以及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以打工的方式进入城市并尝试与城市生活轨道链接。因此,《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4辑)除了继续探讨医务和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核心主题,还关注精神康复服务对象院舍服务和社区康复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小组工作对病患照顾者的专业介入等。此外,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合也是本辑的另一个核心主题。相信对这些议题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将有助于相关政策和服务的逐步完善。

诺贝特·艾利亚斯,1998,《文明的进程》,王佩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笛卡儿,2016,《第一哲学沉思录》,台海出版社。

福柯、米歇,2010,《不正常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

黄盈盈,2008,《身体,性,感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盈盈,2013,《经历乳腺癌:从“疾病”到“残缺”的女性身体》,《社会》第2期。

蒋京恩,2015,《身体叙事的伦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

克里斯·希林,2010,《身体与社会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克里斯·希林,2011,《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北京大学出版社。

牟世晶,2006,《从尼采到福柯的身体态度》,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

皮埃尔·布迪厄,2002,《男性统治》,海天出版社。

佟新,2005,《社会性别研究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文彩,2010,《福柯的身体理论》,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

Burkitt,I.1999.Bodies of Thought,London:Sage.

Burns,T.1992. Erving Goffman,London:Routledge.

Goffman,E.1998. Sport and Society in Ancient Gree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E.1990[1963].Stigma.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London:Penguin.

Drew,Leder.1990.The Absent Bod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hover, Leslie R.1991.“The Impact of Breast Cancer On Sexuality,Bodyimage,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41(21):114.

Turner,B.S.1984.The Body and Society,Oxford:Blackwell.

孟国荣、姚新伟、李学海,2005,《上海市精神疾病社区康复信息管理系统运作及效果评价》,《上海精神医学》(增刊)第17卷。

施泽斌,2010,《社工协助精神病患者再社会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5期。

杨锃、陈婷婷,2017,《多重制度逻辑下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研究——兼论本土精神卫生公共性建设的可能路径》,《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

李戈、曹晓红、李力达、朱亚捷,2014,《上海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床位及卫生技术人员配置》,《上海预防医学》第10期。

安民兵、刘俊杰,2007,《浅谈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团队中的角色》,《卫生软科学》第4期。

常子奎、管健,2003,《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研究》,《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第1期。

陈雅学、韩跃红,2006,《从临终关怀看死亡教育》,《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郭永松,2009,《我国医院试行医务社会工作的初步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第7期。

何雪松,2007,《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蒋光清,2006,《临终关怀护理中护士心理状态调查》,《中国健康教育》第1期。

李兵水、童玉林、吴桅,2012,《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1期。

刘喜珍,2009,《论死亡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其消解的伦理机制》,《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第4期。

蔡萍,2012,《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中国老年学杂志》第10期。

郭永松,2009,《我国医院试行医务社会工作的初步研究》,《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第7期。

江慧钰,2001,《国中生生命意义之探讨:比较分析与论释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慈济大学。

李艳、徐文,2015,《存在主义哲学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启示》,《哲学研究》第2期。

梁潇云,2013,《关注存在意义:临终者的死亡焦虑与社会工作的介入——以S社会服务机构临终关怀项目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

刘继同,2010,《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蓝图与医务社会工作的战略地位》,《医学与卫生》第5期。

刘素群,2009,《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实践应用及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

罗洛·梅,2008,《存在之发现》,方红、郭本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欧文·亚隆,2003,《存在心理治疗(上)——死亡》,易之新译,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欧文·亚隆,2015,《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张亚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汝信,2008,《看哪,克尔凯郭尔这个人》,河南大学出版社。

沈黎,2004,《幽谷伴行——浅谈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介入》,《社会福利》第2期。

维克多·佛兰克尔,2010,《活出生命的意义》,吕娜译,华夏出版社。

赵树雕、陈燕,2008,《国外死亡焦虑研究概况》,《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第4期。

郑晓江,2001,《论死亡焦虑及其消解方式》,《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Abdel, Khalek A.M.2005. “Death Anxiety in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Groups,” Death Studies.

Catherine, S. K., Anise, M. S. Elsie, C.W.2002.“Psychosocial Correlates of Death Anxiety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Death Studies.

Chen, Y., Del, Ben K. S.,Fortson, B. L.,et a1. 2006.“Differential Dimensions of Death Anxiety in Nursing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Nursing Experience,” Death Studies.

DePaola, S. J., Griffin, M., Young, J. R.,et a1. 2003.“Death Anxiety and Attitudes Towards the Elderly Among Older Adults: The Role of Gender and Ethnicity,” Death Studies, 27.

Krill,1978.Existential Social Work, D.F.New York, Free Press.

Ens, C., Bond, J. B.2005. “Death Anxiety and Personal Growth in Adolescents Experiencing the Death of a Grandparent,” Death Studies.

Thompson. 1992.Existentialism and Social Work, Aldershot, Hants, Avebary.

刘继同,2009,《中国医疗救助政策框架分析与医务社会工作战略重点》,《社会保障研究》第1期。

罗芙芸,2007,《卫生的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凤芝,2017,《社会治理创新与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第3期。

王莹、谭晓东,2014,《近十年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进展——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2004~2013)》,《社会工作》第2期。

杨锃、史心怡,2015,《社区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社会建设》第2期。

杨锃,2017,《医务社会工作促进健康城市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第9期。

霍宗红、莫玉梅、许邦文,2001,《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第2期,第54~55页。

蒋文君、周维玲,2017,《急诊危重患者家属的需求及实践》,《医疗装备》第3期,第144~145页。

林淑英,2003,《急诊室病患照顾者需求与护理人员自觉重要性之比较》,《嘉基护理》第3期,第15~25页。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2016,《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中国社会出版社。

王金珠、郎凤琴、王晓杰等,2010,《急诊重症患者家属焦虑程度的调查及护理》,《中国实用医药》第7期。

杨云波、王爱英,2009,《急诊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医学创新》第14期。

张莉莉,2010,《肺癌晚期病人照顾者负担与焦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

张宁生、荣卉,1999,《〈残疾儿童父母心理压力问卷〉的编制》,《中国特殊教育》第1期。

朱伟、陆美芹、倪杰等,2017,《聚焦解决模式对颅内肿瘤放疗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及负性情绪的影响》,《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第2期。

曾雅涓,2006,《急诊重症病人家属与护理人员对家属需求重要性及满足程度认知之差异》,台湾大学护理学研究所学位论文。

李曼帝、倪敏、胡丽丽、刘敏杰,2015,《赋能式健康教育对白血病病患者照顾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第9期。

沈飞燕、蒋伟亚、董美媛,2016,《骨科急诊急救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中医药管理杂志》第1期。

CMAJ.2004.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journal de l'Association medicale canadienne.

Covinsky, K. E., Newcomer, R., Fox, P.,et al.2003.“Patient and Caregiver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in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Dementia,”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Friedman, M. M.1993.“Social Support Sources and Psychologicalwell-being in Older Women with Heart Disease,”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Grunfeld, E., Coyle, D., Whelan, T., et al. 2004.Family Caregiver Burden:Results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Principal Caregivers.

Holmes-Garret, C.1990.“The Crisis of the Forgotten Family: A Single Session Group in the ICU Waiting Room,”Social Work with Groups.

Leske, J. S.1991.“Internal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 Heart & Lung th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Pearlin, L. I.1989.“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Stress”,Journal of Health & Social Behavior.

Wiger, D. E.Harowski K J.2003.Essentials of Crisis Counseling and Intervention.

Zarit, S. H.Reever K. E. Bachpeterson J.1980.Relatives of the Impaired Elderly: Correlates of Feelings of Burden.

范明林,2014,《城市高风险贫困家庭的整合性社会救助架构》,《团结》第3期。

罗玲、张昱,2015,《高风险家庭:国际社会工作服务的新领域》,《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张粉霞,2016,《高风险家庭的风险研判与风险管理研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视角》,《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宋丽玉、施教裕,2006,《高风险家庭服务策略与处于模式之研究成果报告》,台湾主管部门委托研究报告。

李旻昱、赵善如,2009,《高风险儿童少年家庭风险产生类型与影响因素》,《东吴社会工作学报》第20期。

Beck, U.1999. World Risk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Berkman, B., Rehr, H., Rosenberg, G.1980.“A Social Work Department Develops and Tests a Screening Mechanism to Identify High Social Risk Situations,”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 5(4).

Hogue,A., Johnson-Leckrone, J. & Liddle,H.A.1999. “Recruiting High-risk Families into Family-based Prevention and Preven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 21(4).

Kaplan, L. & Girard, J. L. 1994. Strengthening High-risk Families: A Handbook for Practitioners. New York:Lexington Books.

陈丽云、樊富珉、染佩如等,2009,《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中国文化与团体心理辅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郭毓仁,2005,《治疗景观与园艺疗法》,台北詹氏书局。

贺学勤,2013,《园艺疗法在美国的历史现状及在老年疾病康复中的应用》,《现代园林》第10期。

游慧珍,2013,《园艺治疗活动对身心障碍儿童照顾者心理效益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新竹教育大学。

游智秀,2012,《园艺治疗对失智老人幸福感影响的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中正大学。

曾慈慧,2007,《园艺治疗活动对护理之家失能长者治疗效果之研究》,《台湾园艺》第53期。

美国园艺疗法协会网站,2009,http://www.ahta.org/content.cfm/id/faq。

张莹莹,2017,《园艺治疗活动对轻度失智长者的干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

Gigliotti, C. M. & Jarrott, S. E. 2005. “Effect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on Engagement and Affect,”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Vol.24(4).

白友涛,2011,《熟悉的陌生人:大城市流动穆斯林社会适应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

车文博,2002,《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陈建文,2003,《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2期。

陈建文,2009,《人格与社会适应》,安徽教育出版社。

陈建文,2010,《论社会适应》,《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邓秀华,2010,《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其市民化路径选择》,《求索》第8期。

付光伟,2007,《另一种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会适应性障碍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11期。

樊荣庆、吴燕,2005,《涉罪外来未成年人平等权的司法保护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第5期。

戈夫曼,2009,《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商务印书馆。

高梦媛、郑欣,2013,《文化自觉:从娱乐消费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以长三角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为例》,《新闻界》第16期。

何绍辉,2008,《在“扎根”与“归根”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青年研究》第11期。

李萍、李浩,2014,《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精英”与“平民”群体的同异》,《广东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李伟东,2009,《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北京社会科学》第4期。

李新昕,2010,《青少年角色社会化历程研究》,《文教资料》第29期。

刘斌志,2013,《毒瘾艾滋病感染者的社会适应历程及影响因素》,《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9期。

聂洪辉,2012,《两栖与三栖的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河南社会科学》第20期。

聂洪辉,2014,《“人-权”合一: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关键——以新生代农民工返乡置业为例》,《湖北社会科学》第8期。

聂衍刚、郑雪,2006,《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江苏组织》第8期。

沈蓓绯、纪玲妹、孙苏贵等,201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融入现状及路径研究》,《学术论坛》第6期。

时蓉华,1983,《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当代青年研究》第12期。

汪国华,2009,《新生代农民工交往行为的逻辑与文化适应的路向》,《中国青年研究》第6期。

王春光,2010,《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青年探索》第3期。

王艳华,2007,《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王少静,2012,《社会适应性研究述评》,《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22期。

韦小满,2004,《关于弱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的理论探讨》,《中国特殊教育》第1期。

许传新,2006,《“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南方人口》第22期。

杨彦平,2010,《社会适应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杨春华,2010,《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第4期。

朱力、赵璐璐、邬金刚等,2010,《“半主动性适应”与“建构型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赵翔、张向东,2011,《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第39期。

赵若辉,2012,《迷乱/紧张理论和青少年偏差与犯罪》,《山东警察学院学报》第24期。

郑雪,2004,《人格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欣,2011,《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基于传播社会学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第3期。

郑欣,2014,《人生规划与媒介驱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Chan, K. W.2010.“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There is no Future as a Labourer;Returning to the Village has no Mea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 34(3).

Chunhua, Y.2010.“On the Issu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Démurger, S., Gurgand M., Li S., et al.2009.“Migrants as Second-class Workers in Urban China?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7(4).

Froissart, C.2008.“The China Quarterly”, 196: 937-938 doi:10.1017/

Gu, S., Zheng, L., Yi, S.2007.“Problem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Policies in the New Period of Urbanization,”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17(1).

Goleman,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Bantam Books,USA.

Portes, A. Zhou, M.1993.“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30(1).

Salovey, P. & Mayer, J.D. 1989-1990.Emotional Intelligence.Inaagrination,Congnition and Personality.Vol.9,No.3.

Wong, K., Fu, D., Li, C. Y., et al.2007.“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Urban China: Living a Marginalised Lif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 16(1).

包亚明,1997,《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成文,2000,《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时事出版社。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池子华、田晓明、吴铁钧,2008,《苏州市劳动密集型企业民工的心理融入调查》,《心理科学》第1期。

崔岩,2012,《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邓睿,2015, 《重庆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困境及突破路径》,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

邓睿、冉光和、肖云、刘迎君,2016,《生活适应状况、公平感知程度与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预期》,《农业经济问题》第4期。

风笑天,2005,《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Malcolm Payne,2008,《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冯亚丽、叶鹏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信平、刘建娥,2009,《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人口与经济》第3期。

刁鹏飞,2012,《社会支持研究述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杜万忠,2008, 《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问题探讨》,《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第1期。

嘎日达、黄匡时,2008,《西方社会融合概念探析及其启发》,《理论视野》第1期。

高春凤,2010,《社会工作介入流动人口城市社区融入的思考》,《社会工作》(下半月)第5期。

高宣扬,2004,《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

行红芳,2011,《社会支持、污名与需求满足——艾滋孤儿救助形式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侯钧生等,2010,《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

刘建娥,2011,《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佳,2007,《社会工作介入与儿童社会资本建设》,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

刘玲玉,2016,《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

李净净,2014,《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抗逆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李强,1998,《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天津社会科学》第1期。

李卓、郭占锋,2016,《抗逆力视角下留守老人社会疏离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梁波、王海英,2010,《城市融入:外来农民工的市民化——对已有研究的综述》,《人口与发展》第16期。

林蓉,2009,《从北京的“浙江村”看农民工在城市的社区融入》,《消费导刊》第5期。

梅亦、龙立荣,2013,《中国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问题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5期。

马凤芝,2015,《类家庭流浪儿童抗逆力的获得和养成》,《青年研究》第1期。

霍鹏,2014,《农民工家属城市社区融入的个案服务》,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

侯力、解柠羽,2010,《城市农民工二代移民社会融入的障碍研究》,《人口学刊》第6期。

孟娜,2014,《包容性发展理念下农民工社区融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

任远、邬民乐,2006,《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第3期。

上海市统计局,2017, 《201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8/nw26434/u21aw1210720.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5月25日。

上海市统计局,2017, 《人口总量》,http://www.stats-sh.gov.cn/html/shglmenu/201408/216887.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5月25日。

上海市政府,2017,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nw11494/nw12331/nw12343/nw393-28/u26aw47267.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5月25日。

时立荣,2005,《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视野》第4期。

谈蕴,2013,《公民参与与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

王亚娟,2011,《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民工社区融入》,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

王桂新,2006,《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王思斌,2003,《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思斌,2005,《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素霞,2011,《上海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

吴宝、李正卫、池仁勇,2011,《社会资本、融资结网与企业间风险传染——浙江案例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肖云、邓睿,2015,《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困境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期。

仰滢、甄月桥,2012,《基于“推拉理论”的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转型问题探析》,《中国青年研究》第8期。

杨东亮、陈思思,2015,《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口学刊》第5期。

郑杭生,1996,《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剑,2011,《社会资本论》,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林南,2005,《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晓灿,2016,《社区服刑人员的复原力发展过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

张利军,2006,《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云南社会科学》第6期。

张广利、陈仕中,2006,《社会资本理论发展的瓶颈:定义及测量问题探讨》,《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Bourdieu, P.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Stark, B. Vedres, L. Bruszt.2006.“Rooted transnational publics: Integrating foreign ties andcivic activism,” Theory and Society , 35(3).

Drewelies, J.,Wagner J., Tesch-R?mer C, Heckhausen J, Gerstorf D.2017. “Perceived control across the second half of life: The role of physical health and social integration,” Psychol Aging , 32(1).

Fuller, H.R., Fiori,K.L. 2017.“Longitudinal implications of social integration for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late-life,” Innovation in Aging , 1(1).

Howarth, M., McQuarrie, C., Withnel, N. l., Smith E.2016. “The influence of therapeutic horticulture on soci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ublic Mental Health , 15(3).

Hadi1,S., Karen1, F. 2016“Social integration of Australian Muslims: A dramaturg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ociology , 52(2).

Jacobs, D.,Tillie, J. 2004. “Introduction: Social Capital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 , 30(3).

Kallen, H. M.1956. Cultural Pluralism and the American Idea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pencer, H., Dauber,D., Jing,J., Lifei, W.2017. “Chinese students' social integration into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hearing the students' voices,” Higher Education , 74(5).

Stievano, A., Olsen D., Tolentino Diaz Y., Sabatino L., Rocco G. 2017.“Indian Nurses in Ital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ir Professional and Soci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Thompson, D.2009. “What does ‘Social Capital’ Mean?,” Sydney: Australia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 2009(2).

Wei, L., Fangfang, G.2017. “Social Media,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New urban migrants in China,”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 , 34(3).

Yanwei, L., Qi, Z.,Wen, C., Li, L.2017. “The social income inequality, Social Integration and Health Status of Internal Migran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 16(1).

张丽芬,2015,《社会工作与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一个基于抗逆力视角的分析》,《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侯荣庭,2011,《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社区戒毒》,《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学兵、张河川,2011,《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的社区戒毒》,《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第6期。

叶雄、彭少峰,2014,《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美丽蜕变——上海社区戒毒“涅槃重生同伴教育小组”的案例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第3期。

费梅苹,2011,《意义建构:戒毒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研究——以上海社区戒毒康复服务中的同伴教育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钟莹、刘传龙,2011,《〈禁毒法〉背景下的社区戒毒工作与社会介入工作》,《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竞可,2005,《析英国社区戒毒模式探我国禁吸戒毒新路》,《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第3期。

王苹,2011,《论实行社区戒毒的意义》,《辽宁警专学报》第1期。

王丹,2010,《中外社区戒毒模式比较研究》,《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第5期。

刘仁菲,2016,《论美国戒毒模式的经验和启示》,《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第3期。

陈晶羽,2014,《我国社区戒毒研究文献综述》,《法制与社会》第5期。

吴大华,2012,《美国社区戒毒立法及其借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0期。

徐晶,2011,《社区戒毒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

盛宏文,2012,《微罪被不起诉人社区帮教工作机制探索》,《中国刑事法杂志》第1期。

彭善民,2010,《篆刻艺术小组:戒毒社会工作的本土创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7期。

彭少锋、罗玲,2014,《自助·互助·助社会:戒毒社会工作与同伴教育的融合探索》,《社会福利》(理论版)第11期。

杨玲、李鹏程,2007,《吸毒者回归社会的过程:归属与认同的剥夺》,《心理学探新》第2期。

姚建龙,2012,《〈戒毒条例〉与新戒毒体系之运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周湘斌、常英,2005,《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周传欣、杨伟,2017,《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安置帮教后续照管机制探析》,《中国司法》第4期。

曹霞,2007,《“小组社会工作”方法在本土禁毒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第5期。

范志海,2011,《禁毒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经验及其反思——以上海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房红等,2010,《国外禁吸戒毒模式述评》,《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第1期。

费梅苹,2017,《本土化视野下社区戒毒康复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上海同伴教育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高朝霞,2009,《对国外戒毒模式的借鉴与探索》,《中国司法》第3期。

高殿林,2015,《亲子平行小组在智障青年家庭亲子关系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候婷,2016,《小组工作在社区戒毒者再社会化能力提升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贵州大学。

李晓凤、马瑞民,2014,《我国戒毒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及实务运作模式初探》,《社会工作与管理》第6期。

李新华,2008,《“回顾怀旧法”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可用性》,《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第1期。

刘仁菲,2016,《论美国戒毒模式的经验和启示》,《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第3期。

彭善民,2010,《篆刻艺术小组:戒毒社会工作的本土创新》,《福建论坛》第7期。

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2017,《海星同伴禁毒巡讲团社区三年行项目结项报告》。

王瑞鸿,2007,《综合支持:上海戒毒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与创新》,《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杨细桂,2014,《中英两国戒毒模式对比》,《特区实践与理论》第2期。

叶雄、张昱等,2016,《禁毒社会工作同伴教育服务模式研究——上海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张兵娟,2012,《互动仪式中的情感传播及其建构——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新闻爱好者》第24期。

张晴,2014,《中外戒毒资源配置比较》,《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第2期。

赵芳,2015,《社区戒毒社会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社会工作与管理》第5期。

赵环,2008,《刍议个案管理模式在禁毒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第8期。

周湘斌、常英,2005,《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性探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刘红霞,2012,《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质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

赵玉峰、范燕宁,2012,《“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研究述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柴定红,2009,《英美社会工作专业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

陈伯璋,1989,《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研究方法》台湾南宏图书有限公司。

陈楠,2011,《上海市社区矫正中的问题与对策》,硕士学位论文,华东政法大学。

费梅苹,2014,《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十年回顾与展望》,《青年学报》第4期。

郭伟和,2005,《社区为本的矫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第3期。

何雪松,2012,《迈向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江海学刊》第4期。

靳利飞,2009,《关于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第4期。

李峰,2012,《社工专业化素质开发研究——以上海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李龙娇,2013,《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脱离和整合——基于TS社区社会工作实践的思考》,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

李迎生,2008,《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社会科学》第5期。

刘继同,2013,《英美社工实务的八种类型及其结构性变迁》,《学海》第4期。

施险峰,2006,《江苏省属本科院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汤啸天,2004,《社区矫正试点与矫正质量的提高》,《当代法学》第4期。

王菲、王福山,2014,《香港与英美社会工作专业化模式比较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徐亚丽,2011,《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理工大学。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胡杰容、邓锁,2013,《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0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乐天主编,2005,《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Weissgal, I., Welbourne, P.2008.“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ocial Work: A Cross-national Explo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Reamer, F. G.1983.“Ethical Dilemma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Social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