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3

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w Urbanization (2015)

SSAPID:101-9836-8605-75
ISBN:978-7-5097-8664-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PPP模式新探索”为主题,总结了2015年PPP总体发展情况,分别论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PPP模式和政策,基于系统视角的城市(区域)整体开发PPP模式,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商业模式,养老行业的PPP创新发展模式,PPP在镇域整体开发中的应用,旧城改造PPP的模式、难点及风险规避,轨道交通PPP模式与一般方法论,用PPP模式推动城市内河治理等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型城镇化蓝皮书
作 者: 李伟 宋敏 沈体雁
编 辑:陈凤玲;陈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皮书数据库

 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2015年PPP总体发展情况

   一 PPP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回顾

    (一)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对BOT的探索

    (二)第二阶段(1994~2002年):BOT模式示范推广

    (三)第三阶段(2003~2007年):PPP正式提出

    (四)第四阶段(2008~2013年):在徘徊中积蓄发展动力

    (五)第五阶段(2014年至今):PPP普及推广阶段

   二 2015年PPP发展状况

    (一)政策发布力度较大

    (二)适用范围不断扩大

    (三)立法进程稳步推进

     1.国家层面

     2.地方层面

    (四)主体队伍正在形成

     1.公共部门主体

     2.投资主体

     3.专业服务机构

     4.公众参与

    (五)融资渠道方式日益丰富

     1.融资渠道

     2.融资方式

      1.股权类融资方式

      2.债权类融资方式

    (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PPP概念的认知仍不到位

     2.民营资本进入PPP领域仍然困难

     3.合作条件限制过多

     4.政府企业角色分工不够明确

   三 PPP发展趋势

    (一)抗周期性增强

    (二)应用范围继续扩大

    (三)环节分工进一步专业化

    (四)城市(区域)整体开发运营将成热点

    (五)小结

 BⅡ 专题报告

  B.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PPP模式和政策

   一 PPP对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一)缓解财政压力

    (二)促进新型城镇化模式及机制创新

    (三)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二 新型城镇化的诉求及PPP模式选择

    (一)新型城镇化对PPP的诉求

    (二)从固安案例看政府的新型城镇化诉求

    (三)新型城镇化PPP模式的选择

     1.公共资产运营的PPP模式

     2.公共服务运营的PPP模式

     3.公共资源运营的PPP模式

   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PPP政策建议

    (一)强化存量项目PPP政策体系的建设

    (二)建立公共服务公平运营机制

    (三)推进经营权市场化流转改革

    (四)建立PPP项目专业化服务体系

    (五)建立政府引导的PPP项目金融保障机制

  B.3 基于系统视角的城市(区域)整体开发PPP模式初探

   一 PPP模式对区域开发的适应性

    (一)PPP应用于区域开发的难点

     1.项目边界具有开放性

     2.项目内容更具多样性

     3.项目运营呈现非线性

     4.项目收益要求协同性

    (二)PPP应用于区域开发的可行性

     1.各个主体目标趋同

     2.风险共担意愿增强

     3.正向外部性被内化

   二 系统视角的城市发展再认知

    (一)城市的本质

    (二)用系统科学认识城市

   三 区域开发PPP运营的关键模块

    (一)区域开发的顶层设计:城市发展规划

    (二)区域开发的主体内容:城市资本运作

    (三)区域开发的持续动力:城市产业发展

    (四)区域开发的软性价值:城市公共服务

   结语

  B.4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研究

   一 产业园区及其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一)园区经济有力地推动工业化、城镇化

     1.产业园区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2.产业园区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

     3.产业园区促进城镇化速度和质量提升

    (二)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经济发展的基石

     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升投资环境、提高综合效益

     3.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加强对外经济交流、促进协同发展

   二 PPP模式应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越性和必要性分析

    (一)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分析

     1.统建模式

     2.市场化模式

    (二)PPP模式应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越性分析

     1.全程参与

     2.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三)PPP模式应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政府财政压力增加,建设资金需要新来源

     2.地方政府债务性风险渐增,投资建设需要新模式

     3.社会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政府职能需要新界限

     4.市场化程度日益提升,园区服务需要新标准

   三 PPP模式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借鉴——苏州工业园

    (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二)供热设施PPP合作模式

    (三)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PPP合作模式

   四 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建议

    (一)界定适合PPP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类型

    (二)设计PPP模式合作框架,界定权责边界

    (三)规范PPP合作方选择流程机制

    (四)制定PPP项目定价机制

    (五)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B.5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商业模式初探

   一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

   二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及商业模式

    (一)德国

     1.德国雨水处理系统

     2.德国雨水收费模式

    (二)美国

     1.美国雨水管理技术

     2.美国雨水管理商业模式

      (1)市政债券

      (2)LID替代费用

      (3)增加雨水污染治理费

      (4)个人雨水排放费

      (5)“百分之一绿色街道”基金

      (6)停车增量融资

      (7)激励机制

   三 国内海绵城市商业模式探索

    (一)非经营性项目推进PPP的难点

    (二)我国海绵城市商业模式设计

     1.海绵城市综合体

     2.税收机制

     3.雨水治理费等其他使用者付费机制

     4.资源补偿模式

   四 结论

  B.6 养老行业的PPP创新发展模式

   一 分析研判:我国养老行业总体属性和供需状况

    (一)养老产品具有公共和私人双重商品属性

    (二)新常态下社会资本积极进入养老行业

    (三)养老行业前景好但现实经营困难

    (四)现实需求巨大而社会有效支付能力不足

    (五)“夹心层”结构性供需矛盾突出

   二 战略构想:PPP突破“冰火两重天”困境

    (一)我国养老行业与PPP模式的匹配性分析

    (二)构建养老行业多种创新的PPP商业模式

    (三)PPP模式将引导社会资本提供有效供给

    (四)PPP模式改善传统养老设施的运营效率

   三 实证分析:先行先试城市PPP模式经验借鉴

    (一)北京正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PPP模式

    (二)杭州采用可实现投资者权益PPP模式

    (三)四川首次试点项目民办公助PPP模式

    (四)湖南试点政府购买养老服务PPP模式

   四 政策保障:顶层设计支持养老行业PPP模式

    (一)政策支持健康养老项目适用PPP模式

    (二)通过PPP模式进入养老服务的三种形式

   结语

  B.7 PPP在镇域整体开发中的应用探索

   一 我国镇域经济的发展政策及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镇域经济的发展政策

    (二)镇域经济的崛起

   二 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三 镇域经济的特点及优先开发选择

    (一)镇域经济的特点

    (二)镇域经济整体开发PPP的范围界定

    (三)适合优先实施整体开发PPP的镇域

   四 建立镇域整体开发机制

    (一)建立镇域统筹机制

    (二)划定规划实施单元

     1.规划实施单元的概念和提出背景

     2.划定规划实施单元的前提性工作

     3.单元实施方案的内容

     4.其他规划事项

    (三)建立投融资规划体系

     1.在现有规划体制中定位投融资规划

     2.建立“多规融合”的规划机制

    (四)建立产镇融合机制

     1.建立市场运行机制

     2.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3.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4.打造特色突出的区域主导产业

    (五)完善基层民主法制

  B.8 旧城改造PPP的模式、难点及风险规避

   一 旧城改造PPP的概念和意义

    (一)旧城改造的概念与类型

     1.旧城改造的概念

     2.旧城改造的本质

     3.旧城改造的类型

    (二)旧城改造PPP的必要性

    (三)旧城改造PPP的可行性

     1.政策开放

     2.企业有利可图

     3.有国外经验可以借鉴

   二 旧城改造PPP模式与流程优化

    (一)现有主要模式

    (二)基于PPP模式的旧城改造主体优化

    (三)基于PPP模式的旧城改造实施过程优化

     1.一般流程

     2.优化建议

   三 旧城改造PPP的主要难点与风险

    (一)主要难点

     1.项目前期融资难

     2.企业赢利保障难

     3.政企合作权责分配难

    (二)存在风险

     1.项目实施风险

     2.政策风险

     3.融资结构风险

     4.市场风险

   四 旧城改造PPP中的问题与风险对策

    (一)引入第四方机构

    (二)合理设定企业准入标准

    (三)与区域整体开发结合进行

    (四)根据不同项目采取不同PPP模式

  B.9 PPP模式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思路

   一 问题分析

    (一)问题实质

    (二)分析方法

     1.交通生成

     2.交通分布

     3.交通方式

     4.交通分配

    (三)解决拥堵的总体思路

   二 解决方案

    (一)通过优化交通生成和交通分布缓解交通拥堵

    (二)通过创新交通方式缓解交通拥堵

     1.增加公共交通总供给——通过PPP模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2.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改变出行方式的根本

      (1)增强可达性——公共自行车模式和微公交模式

      (2)降低价格——适度财政补贴

      (3)提高准点度和舒适度——定制班车

    (三)通过合理交通分配缓解交通拥堵

     1.提高城市微循环路网通行能力

     2.增加停车位供给

   三 结论

  B.10 环卫领域PPP模式实践

   一 基本概念

    (一)环卫及环卫PPP的定义

    (二)环卫事业的性质

    (三)环卫事业的特点

     1.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性

     2.具有鲜明的非经营性

     3.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

   二 国内环卫事业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政策环境

     1.相关法律法规趋于严厉

     2.PPP政策密集出台

     3.政府职能转变加快

    (二)发展现状

     1.清运总量持续上升

     2.城市垃圾收集处理过程现状

     3.垃圾处理设施管理维护缺乏效率

     4.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资

    (三)存在问题

     1.“三化”成效不显

     2.投融资渠道单一

     3.管理体制急需改革

    (四)发展趋势

     1.市场化

     2.专业化

     3.一体化

   三 环卫PPP模式实践

    (一)环卫基本流程分析

    (二)清运一体化模式

    (三)中转社会化模式

    (四)处置市场化模式

    (五)环卫一体化模式

   四 城市环卫PPP运作建议

    (一)明确垃圾处理费来源

    (二)理顺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三)明确相关税费责任

     1.营业税

     2.增值税

     3.所得税

    (四)厘清相关资产的关系

    (五)促进政企沟通合作

    (六)激励市场创新

    (七)规范合同体系

    (八)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

  B.11 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与一般方法论

   一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1.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

     2.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

      (1)运输能力大

      (2)准时

      (3)速达

      (4)舒适

      (5)安全

      (6)充分利用空间

      (7)环境污染小

     3.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效益及市场前景

     1.社会效益

     2.经济效益

     3.市场前景

    (三)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四)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向

     1.大城市

     2.中小城市

    (五)城市轨道交通PPP的发展历程和政策

     1.城市轨道交通PPP发展历程

      (1)2005~2008年:轨道交通PPP起步阶段

      (2)2008~2012年:低谷徘徊阶段

      (3)2012年至今:轨道交通PPP新一轮崛起

     2.城市轨道交通PPP的政策导向

     3.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PPP

   二 港铁模式剖析

    (一)香港地铁:香港的城市名片

    (二)港铁的经营准则:“审慎商业原则”

    (三)上市后的港铁:PPP真谛就在政企关系

    (四)成熟的融资机制

    (五)利润来源的新动向

    (六)基于PPP视角的“轨道+物业”

   三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PPP模式解析

    (一)理论来源

     1.TOD理念

     2.轨道交通的正外部性

    (二)土地综合开发的独特作用

     1.土地外溢效益是平衡建设投资的基础

     2.物业开发收益是平衡运营亏损的补充

   四 轨道交通PPP发展趋势

   五 轨道交通PPP一般方法论

    (一)充分认识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复杂性

    (二)复杂项目的简化机制

     1.分段

     2.降维

     3.迭代

     4.小结及全文结语

  B.12 用PPP模式推动城市内河治理

   一 城市内河治理的概念

   二 城市内河治理的历程、现状及问题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内河治理的发展阶段

     1.水利工程阶段(1949~20世纪80年代)

     2.防洪排涝及水污染防治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3.水环境建设和水生态建设阶段(2000~2010年)

     4.内河流域综合开发阶段(约2008年至今)

    (二)城市内河治理现状及问题

     1.水体污染严重

     2.防洪标准低

     3.缺乏景观及公共空间

     4.交通不便,阻碍两岸交流和城市发展

   三 城市内河治理的PPP思路

    (一)城市内河治理难点解析

     1.部门多协调难

     2.投资大融资难

     3.价值外溢平衡难

    (二)用PPP模式解决城市内河治理难题的可行性

     1.PPP模式适合城市内河治理

     2.国家政策鼓励城市内河综合治理采用PPP模式

    (三)城市内河治理采用PPP模式的意义

     1.实现综合性城市发展目标

     2.提高治理效率

     3.缓解财政压力

     4.提升区域价值

     5.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四 城市内河治理PPP模式设计

    (一)城市内河治理PPP的主要类型

    (二)城市内河治理PPP模式案例解读

     1.临汾市涝洰河生态建设政企合作项目

      (1)PPP合作模式

      (2)管理架构

      (3)回报机制

     2.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及开发政企合作项目

      (1)PPP合作模式

      (2)管理架构

      (3)融资和收益模式

   五 城市内河综合治理PPP模式要点建议

    (一)提高统筹层级

    (二)加大统筹深度

    (三)界定权责边界

    (四)制定清晰合理的产出说明

    (五)打造市场化程度高、整合能力强的平台公司

    (六)加强运营监管

  B.13 应急行业PPP发展状况、趋势和建议

   一 应急行业的性质和范围

    (一)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

    (二)多元主体参与的公共性

    (三)务必全民覆盖的保障性

   二 国内外应急行业发展现状、政策和趋势

    (一)国外应急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较成熟,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

     2.市场化程度高,产品门类齐全

     3.专业化程度高,产品性能领先

     4.规模化生产,产品成套配备

    (二)我国应急行业发展现状

     1.行业规模不断壮大

     2.应急产品和服务品类丰富

     3.军民合作发展迅速

     4.应急行业人才培养已初入正轨

     5.反应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三)我国应急行业存在的问题

     1.行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2.核心技术缺失严重

    (四)我国应急行业PPP的相关政策

    (五)应急行业发展前景和潜力

     1.市场需求拉动行业规模继续增长

     2.应急行业进一步产业化

   三 应急行业PPP的意义和基本合作内容

    (一)在应急行业开展PPP的意义

     1.促进应急行业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体制机制变革

     3.深化应急行业财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

    (二)应急行业PPP的合作重点

   四 应急行业PPP发展情况

    (一)各级政府应急平台发展情况

    (二)企业参与情况

    (三)社会参与情况

   五 应急行业政企合作开展建议

    (一)合理激发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转化

    (二)建立健全我国应急行业PPP项目管理体制和政策框架

    (三)加强应急行业PPP研究

    (四)加快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五)发展应急行业PPP项目咨询服务

  B.14 后记:PPP的雾霾与阳光*

   一 PPP概念的雾霾

   二 PPP适用领域的雾霾

   三 参与主体资格的雾霾

   四 第三方机构的发展

   五 创新回报机制的探索

   六 采购程序的国际经验

   七 PPP项目融资方式的趋势

   八 PPP的阳光

 主编简介

 新型城镇化蓝皮书编委会

 推荐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2015年是PPP快速普及和推进的一年,PPP是2015年中国经济的亮点和热点之一。本书立足于2015年PPP发展状况,向前梳理发展脉络,向后研判发展趋势,在统计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对PPP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以模式为重点,对PPP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解析。全书由总报告、专题报告和后记组成。总报告即《2015年PPP总体发展情况》。鉴于本书是全面总结PPP发展情况的第一部专著,本篇首先对本年度以前30多年来PPP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其次,对本年度PPP发展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总结。最后,根据30多年来尤其是2015年PPP的发展情况,对PPP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预测。专题报告共十二篇,分别从若干角度对PPP模式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就PPP涉及的海绵城市、养老、镇域整体开发、旧城改造、交通、环卫、内河治理、应急等领域进行专题论述,紧紧围绕“合作”主题,分别从当前政策、行业现状、常见模式、发展方向或建议等方面组织报告,并注重穿插引用数据、图表、案例进行有效支撑和说明,兼顾总结性和资料性价值。专题报告部分涉及很多创新领域,存在很多亮点,如《基于系统视角的城市(区域)整体开发PPP模式初探》和《PPP在镇域整体开发中的应用探索》两篇文章,从新的视角对区域整体开发PPP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为城市(区域)发展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前程的窗户,初步展现出这个PPP应用新领域的诱人前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研究》一文基于对产业园区的深刻理解,对“产业基础设施”这个新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在产业功能区方面的合作解答了一个重要的疑惑——产业基础设施究竟归谁负责的问题。《PPP模式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思路》和《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与一般方法论》集中体现了作者在交通PPP领域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既有实践总结,又有理论高度,堪称交通PPP领域研究的佳作。《养老行业的PPP创新发展模式》、《旧城改造PPP的模式、难点及风险规避》、《环卫领域PPP模式实践》和《应急行业PPP发展状况、趋势和建议》等几篇文章都是对PPP应用新领域的率先探索,体现出极强的专业性和大胆的探索精神。本书后记也是一篇独立性很强、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章。此文针对社会对PPP的认知误区和各界对PPP发展趋势的迷茫情绪展开论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壮怀拨乱反正之心,颇有拨云见日之效,堪称本书的画龙点睛之笔。本书作者以实战派为主,文章观点多与事实浑然一体,故大小案例穿插于行文或专栏,不另辟案例部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2015年12月15日。

[2]刘家义:《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2015年6月28日。

[3]王兴钊:《王守清:一直在路上的PPP行者》,《项目管理视点》2014年第4期。

[4]曾晓安:《用PPP模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路径选择》,《中国财政》2014年第9期。

[5]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财政研究》2009年第10期。

[6]王淑荣:《关于PPP项目成本控制财务管理及政策解读》,演讲稿,2015。

[7]刘宝军:《规范推行PPP项目模式》,演讲稿,2015。

[8]程浩、管磊:《对公共产品理论的认识》,《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9]杨文杰:《基于PPP模式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交通大学,2011。

[10]王守清:《中国的PPP法律法规》,演讲稿,2015。

[11]余晖:《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总体框架——“中国基础设施产业政府监管体制改革”子课题之三》,中评网,http://www.china-review.com/gat.asp?id=6551,2001。

[12]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研究专业委员会课题组:《中国PPP之研究与探索》,《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13期。

[13]陈民:《PPP操作流程、模式设计和项目融资》,演讲稿,2015。

[14]焦小平:《PPP在中国的发展》,中国PPP知行汇微信公众号,2015。

[1]陈功、唐黎明:《后土地经济时代的政策转轨》,《战略观察》第349期,第安邦集团。

[2]世界银行:《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

[3]巴曙松:《城镇化大转型的金融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4]巴曙松、杨现领、厉以宁等:《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改革》,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6]陈辉:《PPP模式手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理论方法与实践操作》,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7]《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8]《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

[9]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

[10]国家发改委:《PPP项目案例·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

[1]刘春成、侯汉坡:《城市的崛起:城市系统论与中国城市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2]张军涛:《区域间公共基础设施溢出效应研究》,《区域与城市》2011年第2期。

[3]汤晓宇、金志刚:《以区域发展视角引入PPP》,《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第5期。

[4]L.M.A.Bettencourt and G.B.West,“A Unified Theory of Urban Living”,Nature 2010(467).

[5]John H.Holland,Hidden Order,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Harper Collins UK.,1995).

[6]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规划》2002年第2期。

[7]赵燕菁:《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2005年第7期。

[1]胡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融资风险控制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2]宋波、徐飞:《公私合作制(PPP)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程连于:《PPP模式与我国民间投资问题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4]张伟杰:《工业园区建设投融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http://www.audit,gov.cn/nl992130/nl992150/nl992500/3432077.Html,2013。

[6]杨亚楠:《基于多属性决策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选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工业大学,2013。

[7]陈坤龙:《我国地方政府PPP项目指南框架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3。

[8]赵先立、李子君:《地铁经济中的公私合作——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的运营、经验和意义》,《城市观察》2012年第5期。

[9]孙荣霞、王松江:《关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结构框架的研究》,《经济经纬》2009年第2期。

[10]裴劲松、王丹:《PPP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应用——以北京地铁4号线运营为例》,《经济师》2010年第10期。

[11]张海华:《区域产业集聚演化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12]王建优:《产业聚集的特征、成因及类型》,《当代财经》2003年第1期。

[13]何文虎、杨云龙、豆小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西部金融》2013年第11期。

[14]孙轶平:《旅顺科技园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12。

[15]万冬君、王要武、姚兵:《基础设施PPP融资模式及其在小城镇的应用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第6期。

[16]陈燕:《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及其演进》,《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1]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4〕838号)。

[2]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财办建〔2015〕4号)。

[3]程江、徐启新、杨凯等:《国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的比较及启示》,《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第12期。

[4]丁悦云:《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北京水利》2002年第6期。

[5]顾阳:《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污水处理费将设下限》,《经济日报》2015年1月27日。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出台:城市居民每吨不低于0.95元》,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126/c1001-26453009.html。

[7]国研网宏观经济研究部:《PPP融资模式热难点解析》,http://www.drcnet.com.cn/www/integrated/。

[8]黎靖:《我国城市雨水排放费制度的设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南理工大学,2011。

[9]李俊奇、曾新宇、鹿佳明等:《城市雨水排放费征收标准的量化方法探讨》,《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第24期。

[10]刘丽春:《“海绵”德国》,《城市地理》2015年第8期。

[11]马爱平:《什么是海绵城市?》,人民网,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806/c1057-27417527.html。

[12]水利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作的指导意见》(水规划〔2015〕321号)。

[13]王海峰:《关于建立城市雨水利用激励政策的思考》,《水利发展研究》2015年第3期。

[14]郑兴、周孝德、计冰昕:《德国城市雨水管理及其技术措施》,《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第21(2)期。

[15]佚名:《PPP资源补偿(RCP)项目——澳大利亚墨尔本会议中心》,中国工程建设网,http://www.chinacem.com.cn/ppp-alfx/2015-08/195137.html。

[1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通知》(建城函〔2014〕275号)。

[1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办城函〔2015〕635号)。

[18]Haan-Fawn Chau,Green Infrastructure for Los Angeles:Addressing Urban Runoff and Water Supply through Low Impact Development,City of f Los Angeles,2009,http://www.waterboards.ca.gov/water_issues/programs/climate/docs/resources/la_green_infrastructure.pdf.

[1]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

[2]《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京民福发〔2015〕268号)。

[3]《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

[4]《引入PPP模式养老业的春天还会远吗?》,中国政府采购网,2015。

[5]湖南省财政厅联合省民政厅、省老龄委:《湖南省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方案》。

[6]《四川省今年将试点支持建设10个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四川日报》2015年3月2日。

[7]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8]史小辉:《养老项目如何适用PPP模式》,载《2015清华养老行业高端论坛文集》,2015。

[9]阎青春:《“公办民营”与“公建民营”》,《养老》2011年第10期。

[1]王盛开、吴宇:《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特点与政策取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胡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启示》,《党的文献》2008年第4期。

[3]杨涛、李伟:《发改委吹号:产业新城迎来重大机遇》,凤凰网城市频道,2015年7月31日。

[1]刘贵文、王曼:《基于公众参与的旧城改造模式研究》,《建筑经济》2011年第9期(总第347期)。

[2]喻燕:《“城中村”改造PPP模式探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年第1期。

[3]王祥卿:《PPP模式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中国房地产》2012年第1期。

[4]徐振强:《城市更新中的集约利用资源与立法配套政策——以英国PPP模式推进旧城提质升级为例》,《城市管理》2015年第4期。

[5]王旭:《基于PPP模式的我国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5月。

[6]张炳才:《民间资本参与旧城改造融资模式研究》,《价值工程》2013年第13期。

[1]王炜、陈学武:《交通规划》,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2]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京交法发〔2013〕290号)。

[3]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交通发展年报》。

[4]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年)》。

[5]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第四次交通综合调查报告》。

[6]胡学文、何保红、何民、冯俊、徐康明:《美国辅助公交发展政策初探》,世纪交通网,http://www.jt12345.com/article-4455-1.html。

[7]李嘉:《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根源在文化因素》,《外滩画报》2015年11月18日。

[8]周义兴:《缓解交通拥堵制度设计要有系统思路》,世纪交通网,http://www.jt12345.com/article-5774-1.html。

[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5〕1788号)。

[10]吕明合:《杭州:因势利导柳成荫》,《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2012年9月。

[11]杨卡:《中国大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现状与发展态势》,世纪交通网,http://www.jt12345.com/article-5262-1.html。

[12]刘树斌、过文魁:《关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定位的思考——以杭州为例》,载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协同发展与交通实践——2015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8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年1月。

[13]毛雨佳:《杭州公共自行车为治堵作出巨大贡献》,《杭州日报》2014年12月5日。

[14]蒋帅:《专家解读专车新规:嘀嗒拼车前景光明》,中国经济新闻网,http://www.cet.com.cn/itpd/sdyd/1648322.shtml.2015-10-15。

[1]李伟、陈民、彭松:《政企合作——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本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网站,http://nads.ruc.edu.cn/upfile/file/20150506092214_20857.pdf。

[3]郭朝先、刘艳红等:《中国环保产业投融资问题与机制创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8期。

[4]薛涛:《我国垃圾处理领域PPP发展及其改革方向探讨》,《环境保护》2014年第19期。

[5]孟春、李晓慧等:《我国城市垃圾处理领域的PPP模式创新实践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第38期。

[6]熊孟清:《构建垃圾处理政府与社会共治模式》,《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年第6期。

[7]刘承毅:《市场化改革下中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绩效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8]张益、陈善平等:《2014年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总体进展》,环卫科技网,http://www.cn-hw.net/html/32/201512/51508.html。

[9]《垃圾处理费改革“水费捎着垃圾费”最受欢迎》,《洛阳晚报》2015年11月20日。

[10]上海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垃圾处置费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沪地税流〔2007〕28号),2007年5月8日。

[11]黄明艳:《城市环境卫生服务民营化问题研究》,《环境卫生工程》2012年第4期。

[1]汪鸣:《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轨道交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课题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2》,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课题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3》,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4]张彬:《审批权下放将引来轨道交通建设潮》,《经济参考报》2013年7月1日。

[5]秦虹:《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融资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郑思齐、胡晓珂、张博、王守清:《城市轨道交通的溢价回收:从理论到现实》,《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2期。

[7]张晓莉、林茂德、张泓:《城市轨道交通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8]王灏:《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杜静、仲伟俊、李启明:《私人主动融资(PFI)模式在公共项目中的应用》,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10]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财政研究》,2009年第10期。

[11]欧亚PPP联络网:《欧亚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合作(PPP)案例分析》,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2]王守清、柯永健:《特许经营项目融资(BOT、PFI和PPP)》,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3]〔加〕耶斯考比:《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合作模式:政策与融资原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4]〔英〕达霖·格里姆赛、〔澳〕莫文·K.刘易斯:《公司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孙本刚:《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16]财政部国际司:《促进中国PPP发展的建议——亚行专题报告之一》,《中国财经报》2014年7月15日。

[17]财政部国际司:《PPP的财政效应——亚行专题报告之二》,《中国财经报》2014年7月15日。

[18]周林军、曹远征、张智:《中国公用事业改革:从理论到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9]专题编写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融资指导手册——实践与展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0]李伟、陈民、彭松:《政企合作——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本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1]付涛、常杪、钟丽锦:《中国城市水业改革实践与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2]张静:《地方融资困境破解术:财政部力推PPP模式》,《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1月27日。

[23]金永祥:《城镇化和PPP——大岳随笔》,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

[24]宋波、徐飞:《公私合作制(PPP)研究——基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5]杜涛:《PPP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经济观察报》2014年6月23日。

[26]吴静:《北京:京港地铁深度介入北京地铁14号线建设运营》,财新网,2013年1月6日。

[27]赵沛楠:《深圳地铁:准市场化融资路径》,《中国投资》2013年第2期。

[28]张泓、刘勇、董三喜:《世界七大城市地铁投融资实例分析及其借鉴》,《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第10期。

[29]李凤玲、史俊玲:《巴黎大区轨道交通系统》,《都市快轨交通》2009年第1期。

[30]何宗华、E.Kratky、陈立平:《德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的有关法规》,《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8年第1期。

[31]郝成、李静:《北京香港纽约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对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第1期。

[32]许飒、赵全厚、江玉林、彭唬、张立承:《关于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财力保障机制探讨》,《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年第12期。

[33]王琳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4]周春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外包相关方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35]蒋志敏:《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化改革与规制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6]金锋:《从香港地铁运作经验看城市地铁体制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研究》1998年第1期。

[37]王红梅:《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8]杨斌:《日本铁路改革及启示》,《铁道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39]宋胜、荣朝和:《官民合办:日本铁路支线改革的尝试》,《铁道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40]李志青:《评析曼谷轻轨的私人投资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年第1期。

[41]梁豪燕:《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2]杨文杰:《基于PPP模式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重庆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3]黄良会:《香港公交都市剖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4]陈友华、吕程:《香港房地产神话》,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45]秦静、吕宾、谭文兵:《轨道线上的“城市磁极”——香港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利用模式的启示》,《国土资源》2014年第9期。

[46]林正、孙彰、张文宇:《香港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城市快轨交通》2008年第2期。

[47]王元:《香港地铁发展模式对北京的启示》,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8]林峰:《土地征收与补偿:香港的经验》,《法学》2007年第8期。

[49]尤安山主编《沪港发展报告(2013)——沪港城市治理:比较、借鉴与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0]张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理论与实践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51]高踪阳:《大视野——国有企业资产经营新思维(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52]李军:《佛山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53]杨永胜:《从竞争力到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集团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54]柏景、罗盛文、喻晓:《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物业:思考与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55]江玉林、韩笋生主编《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理念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56]世联地产:《轨道黄金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7]〔美〕汉克·迪特马尔、〔美〕格洛丽亚·奥兰德:《新公交城市:TOD的最佳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8]〔日〕铃木博明、〔美〕罗伯特·瑟夫洛、〔日〕井内加奈子:《公交引导城市转型——公交与土地利用整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唐丽虹:《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对策与措施》,《中国市政工程》2006年第4期。

[2]史小辉、单红松、杨书敏:《用统筹方法解决城市内河治理难题》,中国中小城市发展网,http://www.ccocd.com/news/show.php?itemid=973。

[3]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阶段、特征与前景》,《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7期。

[1]陈良辉:《PPP项目实施的思考与建议》,《市场研究》2015年第9期。

[2]郑胜利:《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28期。

[3]魏际刚:《加快发展应急产业的思路和建议》,《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26期。

[4]李家勋:《地方政府推动PPP项目实施的探讨》,《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