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5

民间体育组织:中国经验与本土治理图书

Folk Sports Oganization: The Chinese Experience and Native Governance

SSAPID:101-9836-7065-96
ISBN:978-7-5201-3864-2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对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出现、发展、演进进行历史描述,对现实状况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书中围绕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的内涵、特征、层次和结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中国特色进行理论研究;对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特征、运行机制进行分区域、分类别的实证调研和个案研究,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形成全面、客观的判断;思考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体育组织制度、体制机制,提出促进我国民间体育组织规范发展的新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冯晓丽
编 辑:杨阳;马甜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辅文

 后记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一)加快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国家战略

    (二)民间体育组织已经成为我国体育事业全面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研究与实践中的问题

   二 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 社会转型期

   二 民间组织

   三 民间体育组织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组织文化理论

   二 资源依赖理论

   三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

   四 第三方管理理论

   五 治理理论

    (一)治理是一种规则体系、管理机制

    (二)治理是一种多元主体合作管理的过程和路径

    (三)治理是一个涉及公私部门的持续的参与、谈判和协调过程

   六 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思路、方法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 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变迁与多维研究视角

    (一)我国民间组织发展溯源

    (二)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历史演进过程

     1.古代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

     2.近代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

     3.现代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

    (三)民间体育组织研究的多维视角

     1.市民社会理论视角

     2.治理理论视角

     3.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

     4.自组织理论视角

     5.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二 域外非营利组织实践经验的借鉴研究

    (一)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实践经验

     1.美国非营利组织的概况

     2.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二)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的实践经验

     1.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的数量

     2.澳大利亚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从对抗走向合作

     3.全国性协议——携手合作发展

    (三)英国非营利组织的实践经验

     1. 英国非营利组织概述

     2.英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3.英国非营利组织体系下的体育自治

     4.英国体育自治的原则、经费使用和政策倡导

    (四)国外非营利组织实践经验评述

     1.“小政府、大社会”背景下的“放手式”宏观管理模式

     2.以法律为保障的三级政府立法模式

     3.注重激励与强制手段的登记监督模式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三章 体育社团发展研究

  第一节 组织文化视角下的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人力资源管理

   一 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发展历程

   二 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组织文化特点

    (一)沙因组织文化层次分析模型

    (二)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组织文化分析

     1.外显物

     2.外显价值观

     3.内隐价值观

   三 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一)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二)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人力资源指数分析

     1.人力资源指数总体均值分析

     2.人力资源指数9个因素的详细分析

     3.人口学资料对人力资源指数的影响

   四 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协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其组织文化探因

    (一)“传统、保守”造成协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缺失

    (二)“家族制、志愿精神”造成协会人力资源制度缺失,管理松散

    (三)“义务授拳”造成协会专业人才匮乏,老龄化严重

   五 基于协会组织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建议

    (一)树立“变革、创新”的组织文化,带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新

    (二)完善基于协会组织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三)转变观念,实行会员分级制度

    (四)引进认同协会组织文化的专业人才及志愿者

  第二节 资源依赖理论视域下的山东省枣庄市

   一 枣庄市篮球协会的发展历程和制度变迁分析

    (一)枣庄市篮球协会成立的背景

    (二)枣庄市篮球协会成立的过程

    (三)枣庄市篮球协会的发展变迁

     1.起步阶段与停滞阶段协会的情况

     2.发展阶段协会的情况

   二 枣庄市篮球协会内部资源环境的发展分析

    (一)篮协主席选举的“商民二重性”

    (二)枣庄市篮球协会工作重点向青少年倾斜

    (三)媒体传播成为枣庄市篮球协会发展的有效助推器

    (四)裁判队伍建设促进枣庄市篮球协会发展

   三 枣庄市篮球协会与外部资源环境的关系分析

    (一)枣庄市篮球协会与政府的资源依赖关系分析

     1.枣庄市篮球协会对政府的资源依赖

     2.政府对枣庄市篮球协会的资源依赖

    (二)枣庄市篮球协会与学校的资源依赖关系分析

     1.枣庄市篮球协会对学校的资源依赖

     2.学校对枣庄市篮球协会的资源依赖

     3.枣庄市篮球协会与企业的资源依赖关系分析

   四 资源依赖理论下枣庄市篮球协会应对外部环境的策略分析

    (一)以协作、联合方式加强组织间联系

     1.与其他组织建立联系

     2.与其他组织进行协作

    (二)加强组织内部治理,适应外部资源环境

     1.调整协会目标,适应外部环境

     2.调整协会内部组织结构,适应外部资源环境

   五 资源依赖理论下山东省体育社团应对外部环境的发展对策

    (一)体育社团与政府的关系

    (二)体育社团与学校的关系

    (三)体育社团与企业的关系

  第三节 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发展

   一 山西老年体协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变迁

    (一)山西老年体协的组织结构:官办背景下的“小庙高僧”

    (二)山西老年体协的制度变迁:经费运作中的“家业变产业”

     1.创建“家业”

     2.家业变产业

   二 制度变迁理论对山西老年体协产业化建设的理论解析

    (一)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二)山西老年体协“家业变产业”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分析

     1.“大政府、小社会”模式导致山西老年体协出现需求与制度供给不平衡

     2.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山西老年体协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

     3.山西老年体协的主体利益的需求是制度变迁的主要诱因

     4.山西老年体协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超越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道德应成为引领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核心内隐价值观

   二 体育社团与外部环境间应建立逐层对接、多元合作、互相依赖的资源互惠型可持续发展关系

 第四章 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研究

  第一节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

   一 山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分析

   二 山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运营现状分析

    (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开设项目、开放时间和人数调查

    (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费来源和经费支出

    (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营方式分析

    (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宣传方式分析

   三 山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会员情况调查

    (一)俱乐部会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俱乐部会员的活动时间、次数和内容调查

    (三)会员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内容的认知调查

    (四)会员群体参加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目的和原因调查

   四 教练员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满意度分析

    (一)教练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二)影响教练员满意度的因素模型

    (三)教练员对俱乐部满意度分析

  第二节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 山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影响因素调查

    (一)影响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二)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支持因素分析

   二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依托单位之间职责不清、管理机制不畅

    (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专职管理人才欠缺

    (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场地设施情况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实际需求

    (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资金周转情况欠佳

    (五)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会员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多

    (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教练员工作稳定性欠佳

   三 山西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对策

    (一)转变经营观念,加强自身运营能力

    (二)立足山西省情,增加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资金扶持

    (三)完善俱乐部的管理机制,强化内部管理水平

    (四)了解青少年会员需求,适时调整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服务内容

    (五)提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教练员的待遇,健全人力资源构成机制

    (六)合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场地设施

  第三节 小结与思考

   一 完善顶层政策设计,进一步明确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发展定位

   二 体育民办非企业应构建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获取外部支持提升自身能力

 第五章 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研究

  第一节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化草根体育组织发展

   一 研究背景

    (一)“互联网+”已成为新时代的经济主导

    (二)“互联网+”背景下草根体育组织已形成发展热潮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3.实地考察法

     4.访谈法

     5.数理统计法

   三 山西省网络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现状

    (一)网络草根体育组织成员基本情况

    (二)网络草根体育组织成员具体活动开展现状

     1.网络草根体育组织的参与方式

     2.网络草根体育组织成员参与活动目的

     3.网络草根体育组织的活动内容与开展频率

    (三)网络草根体育组织成员健身App的使用现状

     1.健身App的使用种类和时间

     2.网络草根体育组织成员对健身App功能需求的调查

   四 山西省网络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网络草根体育组织的制度建设与管理模式

    (二)网络草根体育组织成员的团队氛围与交流

    (三)网络草根体育组织运转资金来源

   五 咕咚临汾跑团个案分析

    (一)以健身App为工具的组织管理形式

    (二)咕咚跑团组织特色活动内容

    (三)组织经费来源

    (四)组织合法性探讨

   六 网络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思考

    (一)营造组织氛围,强化网络草根体育组织的凝聚力

    (二)拓宽思路,增加资金投入

    (三)完善组织立法,“互联网+”背景下运动App使用与线下活动的融合

  第二节 “黎明脚步组织”培育和发展

   一 新媒体时代与草根体育组织

   二 “黎明脚步组织”的发展概况

    (一)新媒体孕育下“黎明脚步组织”的成立与兴起

    (二)以新媒体为媒介:“黎明脚步组织”的发展与传播

    (三)以新媒体为工具:“黎明脚步组织”的组织与管理

     1.“黎明脚步组织”的构成

     2.以新媒体手段为主的草根式管理

   三 “黎明脚步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身份认同中合法性的缺失

    (二)组织自身治理方式的滞后和治理机制的缺乏

    (三)强大而又脆弱的卡里斯玛权威

    (四)培育过程简单化及方式的单一性

   四 “黎明脚步组织”培育和孵化

    (一)政府重视下逐渐宽松的政治环境

    (二)各地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中心的纷纷建立

    (三)大众的健身需求和新媒体平台成为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的空间和软实力

    (四)社会组织培育必须接地气

   五 “黎明脚步组织”的发展反思

    (一)新媒体的突出应用与时代发展潮流相吻合

    (二)草根体育组织公益性的本质与体育事业发展的价值追求相一致

    (三)草根体育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小结与思考

   一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政府与草根体育组织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合作共治,明确合法性身份

   二 治理机制应由单一自治走向“政府购买服务”和“网络交换式”合作治理

   三 构建组织公共理性,增强民间体育组织的凝聚力

   四 积极拓宽思路、集思广益,创新丰富培育模式

   五 健全法治、加强社会组织立法,保证民间体育组织的良性运行

 第六章 民间体育组织治理的政策实践研究

  第一节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下体育社会组织承接购买服务研究

   一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购买服务的上海实践

   二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购买服务的初步经验检视

    (一)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荣利益”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

    (二)市场逻辑下体育社会组织“产品”与市场关系的拉近

    (三)“以人为本、适应需求”激发市民参与体育的热情

   三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购买服务的现实问题分析

    (一)强制性制度逻辑阻碍市场的良性竞争

    (二)媒介讯息催生了体育社会组织信任危机

    (三)结构性视角下的权力观阻碍体育社会组织合法身份的获得

   四 体育社会组织承接购买服务的创新路径

    (一)体育社会组织加强“内治”,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二)体育社会组织加强道德保护,提升公信力

    (三)降低“门槛”,实行登记备案双向制

  第二节 我国民间体育组织评估的政策变迁

   一 理查德·斯科特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二 民间体育组织评估的政策变迁研究

    (一)国家层面政策变迁

     1.1988~2004年:民间体育组织评估的规制阶段

     2.2005~2010年:民间体育组织评估的规范阶段

     3.2011年至今:民间体育组织评估政策文化认知阶段

    (二)地方层面政策的再制定

     1.地方民间体育组织政策再制定解析

     2.影响地方民间体育组织评估政策再制定的因素

     3.地方民间体育组织评估政策的再制定实施效果评价

  第三节 体育社团评估指标体系政策构建

   一 体育社团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体育社团评估指标设计的原则

     1.明确公开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科学合理原则

     4.评估信息的有用性原则

     5.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6.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

    (二)体育社团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1.体育社团评估指标体系备选指标的确定

     2.德尔菲法开展的基本情况

     3.第一轮专家征询问卷评价及指标筛选情况

     4.第二轮专家征询问卷评价及指标筛选情况

     5.指标内涵解释

   二 体育社团评估各项指标的权重设置

    (一)建立体育社团评估的层次结构模型

    (二)建立体育社团评估的成对比较判断优选矩阵

    (三)体育社团评估指标权重

   三 对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的试评估

    (一)试评估对象的选取

    (二)试评估采用的方法与步骤

     1.被评估单位的自评

     2.现场考察与检验

     3.评估专家的审核

     4.评估结果的公示

     5.评估结果的反馈

    (三)试评估后的思考与建议

   四 结论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第七章 “金字塔”式民间体育组织治理模式的理论构建

  第一节 民间体育组织治理现状

   一 各类民间体育组织蓬勃发展,数量逐年增长

   二 国家层面的民间体育组织体制改革顶层制度设计趋于完善

   三 部分省份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民间体育组织治理路径

  第二节 民间体育组织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分析

   一 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的权威与权力思想依然存在,平等和服务意识依然不足

    (二)民间体育组织行政化现象依然严重,在“政社分开”中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较慢

    (三)国家对社会组织管理的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地方政府对民间体育组织相关政策缺乏分层对接和政策细化

   二 市场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公民的社会体育捐赠公益意识不强,社会捐赠氛围和数额远远不足

    (二)第三方监督和评估市场尚未普遍建立

   三 民间体育组织自身层面存在的问题

    (一)数量庞大的草根民间体育组织面临“合法性困境”,处于治理的盲点和真空

    (二)民间体育组织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机制、制度不完善,造成自身组织活力不强

    (三)资金不足,普遍不具有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能力

  第三节 构建以法治为基础的“金字塔”式民间体育组织共建共享治理模式

   一 法治:民间体育组织治理的基础

    (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是法治的现代化

     1.民主政治与法治

     2.科学管理与法治

     3.文明教化与法治

    (二)法治是民间体育组织治理的基础和手段

   二 “金字塔”式民间体育组织共建共享治理模式的框架搭建

    (一)共建共享:民间体育组织治理的趋势

    (二)“金字塔”式民间体育组织共建共享治理模式

   三 “金字塔”式民间体育组织共建共享治理模式的建构意义与作用

    (一)“金字塔”式民间体育组织共建共享治理模式是扬弃西方理论、立足现实国情的再创造

    (二)“金字塔”式民间体育组织共建共享治理模式可以实现由“强政府、弱社会”向“强政府、强社会”的转向

近年来,我国社会体育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社会体育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和时代特征越发凸显。民间体育组织作为社会转型期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持续发展和调节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政府和群众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关键性作用。本书首先以史实为线索,对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出现、发展、演进进行历史描述,然后对现实状况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借鉴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围绕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的内涵、特征、层次和结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中国特色进行理论研究。对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特征、运行机制进行分区域、分类别的实证调研和个案研究,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形成全面、客观的判断。在总结本土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体育组织制度、体制机制,提出促进我国民间体育组织规范发展的新路径。

(北齐)魏收,1974,《魏书·食货志》,中华书局。

(宋)梅尧臣编,《宛陵集》卷三二,清康熙八年刻本。

(唐)房玄龄等,1974,《晋书·列女列传》,中华书局。

(唐)长孙无忌等,1973,《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

〔奥〕阿尔弗雷德·舒茨,2012,《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商务印书馆。

〔法〕鲍德里亚,2001,《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2013,《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

〔美〕W.理查德·斯科特,2010,《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三版),姚伟、王黎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埃德加·沙因,2014,《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章凯、罗文豪、朱超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道格拉斯·C.诺思,2008,《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刑华、高东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约翰·斯科特,2007,《社会网络分析法》,刘军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美〕詹姆斯·G.马奇,2011,《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上海三联书店。

〔美〕詹姆斯·N.罗西瑙主编,2001,《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美〕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1992,《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

〔英〕G.邓肯·米切尔,1987,《新社会学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安东尼·吉登斯,2014,《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

〔英〕布尔、胡思、韦德,2006,《休闲研究引论》,田里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

〔瑞士〕彼埃尔·德·塞纳克伦斯,1999,《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冯炳昆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期。

卞利,2005,《徽州文化全书·徽州民俗》,安徽人民出版社。

蔡佳宏,2014,《自组织理论视角下晋江市群众篮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

蔡磊,2004,《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

曹晨,2014,《在运动技能的形成中同步发展身体素质》,《中国学校体育》第8期。

陈崇山,2004,《治理理论给受众参与的启示》,载张国良、黄芝晓主编《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

陈学飞、茶世俊,2007,《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探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4期。

崔丽丽,2002,《全国性体育社团现状分析》,《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第4期。

丁开杰,2009,《英国志愿组织联盟与志愿者参与实践——以英格兰志愿组织理事会(NCVO)为例》,《理论月刊》第3期。

丁元竹,2005,《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经济时报》12月9日。

董宏伟,2014,《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制度环境分析》,《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2期。

范成文,2008,《治理理论与中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冯晓丽,2015,《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路径》,《体育研究与教育》第4期。

冯晓丽、畅欣,2014,《制度变迁视野下山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发展》,《体育学刊》第6期。

冯晓丽、董国珍,2014,《从身份认同到规制、规范:我国民间体育组织评估政策变迁》,《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10期。

冯晓丽、盖甜甜,2014,《我国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的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新制度主义视角》,《体育研究与教育》第6期。

高力翔、陆森召、孙国友,2008,《我国市民社会发展滞后与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异化的相关性》,《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第1期。

高力翔、孙国友、王步,2007,《我国市民社会对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第5期。

高王永,2000,《草根萌发新义》,《咬文嚼字》第8期。

顾渊彦,1999,《体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修金、戴健,2014,《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问题与措施——以上海市、广东省为例》,《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第3期。

贺越先、郭敏刚,2012,《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关系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侯沛伟,2008,《对我国体育社团人力资源现状的思考》,《科技信息》(科学教研)第19期。

胡乐明、张建伟、朱富强,2002,《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纵览》,当代中国出版社。

黄晓勇、蔡礼强,2008,《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作用以及政策建议》,载黄晓勇主编,《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晓勇、潘晨光、蔡礼强等,2014,《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黄亚玲,2003,《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

黄亚玲,2004,《论中国体育社团: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变下的体育社团改革》,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黄亚玲、邵焱颉,2015,《网络体育组织发展:虚拟与现实的挑战》,《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11期。

靳东升,2008,《中澳非营利组织税务管理的比较及思考》,《涉外税务》第7期。

李玉栓,2012,《中国古代的社、结社与文人结社》,《社会科学》第3期。

廖鸿、石国亮,2011,《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中国社会出版社。

林伯原,1987,《试论两宋民间结社组织的体育活动》,《体育科学》第2期。

林毅夫,2003,《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次琴、金育强、刘君雯,2007,《治理理论视角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体育学刊》第8期。

刘国永、裴立新、范广升等,2016,《中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全明,2013,《略论近代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兰台世界》第25期。

卢元镇,1996,《论中国体育社团》,《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1期。

吕思培,2009,《英国:工党计划强制青少年参加社区服务》,《比较教育研究》第6期。

马爱民,2008,《论两晋南北朝的射箭文化——兼与〈中国武术史〉、〈体育史〉作者商榷》,《体育科学》第9期。

马志和、张林,2003,《非营利体育组织发展前瞻:一个市民社会的视角》,《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第2期。

秦海生,2012,《宋代体育组织研究》,《体育文化导刊》第9期。

盛洪生、贺兵等,2004,《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第三者”:非政府组织研究》,时事出版社。

石国亮,2012,《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新形式——基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国实践创新的分析与展望》,《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苏国勋,1988,《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宛丽、罗林,2001,《体育社团的合法性分类及发展对策》,《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期。

汪流、王凯珍、李勇,2008,《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路》,《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第1期。

王建军、廖鸿、徐家良等,201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俊奇,2000,《南宋临安民间“体育社团”》,《体育文史》第2期。

王名,2002,《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名、李勇、黄浩明,2009,《英国非营利组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名、刘培根等,2004,《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

王浦劬、莱斯特·M.萨拉蒙等,2010,《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身余,2008,《从“影响”、“参与”到“共同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的历史跨越及其启示》,《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玉宾,2014,《山西新增7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山西日报》2月24日。

尉俊东、赵文红,2005,《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构成、特点与管理——对我国非营利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12期。

魏烨,2010,《教练员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第1期。

吴卅,2013,《美国残疾人体育组织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

吴忠泽、李勇、邢军,2001,《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时事出版社。

肖鹏,2015,《推进社会组织立法》,《人民日报》1月28日。

修琪,2013,《公民社会视野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5期。

许延威,2104,《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体育社团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许月云、许红峰、王海飞,2010,《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现状调查——以福建省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9期。

杨桦,2015,《深化体育改革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1期。

杨健、赵晓玲,2010,《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组建与长效发展策略研究》,《科学之友》第16期。

英国志愿组织联合会,2011,《2010年公民社会年鉴》。

于扬,2012,《2012易观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盛装来袭》,《计算机与网络》第19期。

张红坚、段黔冰,2009,《农村体育组织方式选择与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2期。

张宏伟、成盼攀,2013,《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的涵义、生成与功能定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6期。

张勤,2008,《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

张笑莉,2010,《清代燕赵武术与民间结社》,《西安体育学院学报》第5期。

张元,1979,《从周代的射箭活动看体育的社会性》,《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张振刚,2011,《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河南农业》第16期。

赵孟营,2002,《论组织理性》,《社会学研究》第4期。

赵曙明,2001,《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赵子江,2013,《我国体育民间组织概念及分类研究述评》,《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第1期。

郑杭生,2009,《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编著,2009,《外国非政府组织概况》,时事出版社。

钟文,2014,《关于体育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思考之一:敞开心胸办体育》,《人民日报》1月6日。

周建新、王凯,2014,《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突破——基于供方与买方缺陷的视野》,《体育与科学》第5期。

周咪咪,2013,《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阻力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

民政部,2016,《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cn/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15001136.shtml。

民政部,2014,《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取消全国性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www.Chinanpo.gov.cn/1202/78968/index.html。

《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406/20140600654488.shtml。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http://www.qidong.gov.cn/art/2012/5/18/art_33 61_135963.html。

《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管理暂行办法》,http://vip.Chinalawinfo.com/ newlaw 2002/SLC/slc.asp?gid=48133。

《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10/17/content3625715.htm。

《基金会管理条例》,http://www.Chinacharityfedera-tion.org/Web Site/News Show/66/1114。

潘小松,2003,《非营利部门在美国社会中的作用》,中国民间组织网,http://www.gmw.cn/02blqs/2003-07/03-C38DD441B7128FFC48256DD7001AB49B.htm。

李勇,2010,《美国、澳大利亚非营利组织管理工作考察报告》,中国民间组织网,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type=pre&id=21754&dictionid=1632&catid。

杨岳、许昀,2013,《自律竞争与监督——美加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考察》,中国民间组织网,http://www.Chinan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type=pre&id=21754&dictionid=1632&catid=。

《刘鹏局长在2015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sport.gov.cn/n16/n33193/n33208/n33418/n33583/6123486.htm。

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http://www.sport.gov.cn/n16/n1092/n16819/312031.html。

《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官方网站》,http://chinalntx.sport.org.cn。

刘国永,《2015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http://www.sport.gov.cn/n16/n33193/n33208/n33418/n33583/6123460.html。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

民政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mjzzgl/201412/20141200744371.shtml。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2/18/content_9306.htm。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suzhou/2013-11-12/c_118113773.htm。

《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9/30/c_125473371.htm。

《市民体育大联赛圆满落幕 举办赛事3810场 147万余市民参赛》,http://tyj.sh.gov.cn/ShSportsWeb/HTML/shsports/bbss/2014-12-16/Detail_12 2091.htm。

Pierre,J.,Peters,B.G.,2000,,Macmillan PressLtd,p.194.

Larry L.Kiser,Elinor Ostrom,1982,“The Three Worlds of Action:A Meta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in Elinor Ostrom..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Frederik E.Schuster,1985,.Cambridge:Reston.

CIPFA,1977,,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ublic Finance and Accountancy Published,p.78.

Kris C.,2004,,Teddingtonm,p.8.

R.Rhodes,1996,,Political Studies,p.653.

Barrie,H.,1991,,Routledge London,p.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