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08

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研究图书

The International Growth of the Cluster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Acquisition of the Knowledge Rent

SSAPID:101-9823-7895-20
ISBN:978-7-5201-249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新国际分工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价值链为我国集群企业获取、共享先发国家跨国企业溢出的知识资源提供了机会,我国集群企业也实现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我国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的成功构建,要求本土集群企业在由全球价值链“生产片段化”带来的创新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吸收链内高级创新要素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学习速度和技术创新能力。本书从知识经济视角,探求我国集群企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以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格局。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何文靓
编 辑:冯咏梅;王春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附录 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知识租金获取情况调查问卷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双面效应”凸显

    (二)全球生产制造网络正成为集群企业进行知识创新的新环境

    (三)获取全球价值链内的知识溢出是我国集群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国际化成长的关键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 现有研究的不足

   二 本书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界定

   一 研究对象

   二 关键概念界定

    (一)吸收能力

    (二)网络能力

    (三)知识租金

    (四)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

    (二)实地调研与专家访谈

    (三)调查问卷及大规模统计分析

    (四)灰色关联分析

  第五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网络嵌入性理论与研究综述

   一 网络嵌入性概念的起源及发展

   二 网络嵌入性的分类

    (一)关系性嵌入与结构性嵌入

    (二)结构嵌入性、认知嵌入性、文化嵌入性与制度嵌入性

    (三)业务嵌入性与技术嵌入性

   三 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知识转移及竞争优势的作用研究

    (一)关系性嵌入视角

     观点一:弱联结优势

     观点二:强联结优势

     观点三:非线性关系

     观点四:权变观点

    (二)结构性嵌入视角

     视角一:以个体为中心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视角二:以整体网络为分析焦点

  第二节 网络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能力研究综述

   一 网络能力研究综述

    (一)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

    (二)网络能力的构成维度研究

    (三)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二 吸收能力研究综述

    (一)吸收能力概念内涵

    (二)吸收能力维度划分

    (三)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及创新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后发国家集群企业依托全球价值链实现国际化成长的理论与研究综述

   一 全球价值链理论及价值链分工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溯源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

   二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研究

   三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集群企业租金形式的演化及其分配

    (一)网络视角下租金范式演变脉络梳理

    (二)全球价值链内租金的分配

 第三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总体研究逻辑框架

  第二节 嵌入性视角下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知识租金获取机制分析

   一 网络嵌入性与知识租金获取*

    (一)关系性嵌入与知识租金获取

    (二)结构性嵌入与知识租金获取

   二 知识租金获取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三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三节 能力视角下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知识租金获取机制分析

   一 吸收能力、知识租金获取及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一)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二)吸收能力与知识租金获取

    (三)知识租金获取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四)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

   二 网络能力、知识租金获取及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一)集群企业网络能力与知识租金获取

    (二)集群企业网络能力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三)集群企业知识租金获取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四)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

   三 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耦合、知识租金获取及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

    (一)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知识溢出的经济效应

    (二)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的耦合机理分析

     角度一:知识属性

     角度二:能力属性

    (三)基于集群企业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耦合的知识租金获取及实现国际化成长的逻辑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论

  第一节 问卷设计

   一 问卷的基本内容

   二 问卷设计的流程

   三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保障

  第二节 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第三节 研究变量测度

   一 集群企业网络嵌入性特征的测度

   二 集群企业吸收能力的测度

   三 集群企业网络能力的测度

   四 知识租金获取的测度

   五 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测度

   六 控制变量的测度

  第四节 数据分析的方法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 因子分析

   三 信度、效度分析

   四 相关性分析

   五 结构方程模型

   六 灰色关联分析

 第五章 嵌入性视角下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知识租金获取机制实证研究

  第一节 正式调研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一 信度分析结果

   二 效度分析结果

    (一)集群企业关系性嵌入测度模型及拟合结果

    (二)集群企业结构性嵌入测度模型及拟合结果

    (三)集群企业知识租金获取测度模型及拟合结果

    (四)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测度模型及拟合结果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结构方程建模与拟合

   一 初始SEM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一)SEM初始模型的变量及路径拟合

    (二)SEM模型评价指标的确定

    (三)初始模型拟合与评价

   二 模型修正与确定

   三 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六章 能力视角下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知识租金获取机制实证研究

  第一节 正式调研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二节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结果

   一 信度分析结果

   二 效度分析结果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结构方程建模与拟合

   一 初始SEM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1)SEM初始模型的变量及路径图

    (2)SEM模型评价指标的确定

    (3)初始模型拟合与评价

   二 模型修正与确定

   三 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七章 基于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耦合的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进程中知识租金获取机制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节 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关联度和耦合度模型

   一 指标值的处理

   二 关联系数的计算

   三 关联度的计算

   四 耦合度的计算

  第四节 基于苏州集群企业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网络嵌入性通过知识租金的中介作用推动集群企业实现国际化成长

   (二)企业动态竞争优势能力(网络能力、吸收能力及两者的耦合)通过知识租金的中介作用推动集群企业实现国际化成长

   (三)集群企业关系性嵌入、结构性嵌入、网络能力、吸收能力、知识租金获取及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量表开发与检验

   (四)本书系统构建和统计检验“嵌入性—动态竞争能力—知识租金获取—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以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契机促进集群企业转型升级

    (一)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扶持重点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

    (二)推进政府向区域服务型政府转型,提升集群内公共服务水平

    (三)启动“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战略,以高端要素融入全球价值链

   二 调整产业和引资的政策取向

    (一)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旨在鼓励内外资企业之间建立和加深关联

    (二)引资政策调整的方向:从注重数量向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

   三 培育和增强集群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一)加强集群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内跨国公司的知识互动管理,增强外部知识获取能力

    (二)集群企业要注重提升内部员工的知识水平,建立知识储存制度和流程,增强企业的知识消化能力

    (三)集群企业和政府部门都要注重建立网络内知识交流、共享机制,增强集群企业的知识转化能力

    (四)集群企业要注重从技术战略、组织文化、创新组织等方面入手,增强企业对知识的利用能力

   四 提升集群企业的网络能力

    (一)适时发展以提升集群企业的网络规划能力

    (二)加大投入以提升集群企业的网络运作能力

    (三)强化集群企业网络内合作的基础以提升网络配置能力

    (四)集群企业要夯实自身的基础以提升网络占位能力

   五 推动跨国公司和集群企业的双向嵌入与互动融合

    (一)增强主导全球价值链的跨国公司的嵌入性

    (二)推动跨国公司与本地集群企业的双向嵌入与互动融合

 后记

在新国际分工和知识经济背景下,作为知识、技术转移的强大载体,全球价值链为我国集群企业获取、共享先发国家跨国企业溢出的知识资源提供了机会,我国集群企业也实现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被动”的国际化和开放并不意味着所有嵌入其中的集群企业都能够顺理成章地获得有意义和有质量的发展。我国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的成功构建,要求本土集群企业在由全球价值链“生产片段化”带来的创新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吸收链内高级创新要素以提升自身的知识学习速度和技术创新能力。鉴于此,本书从知识经济视角,探求我国集群企业如何通过转型升级以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格局。

[1]〔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刘国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曹明福、李树民:《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国家比较优势到世界比较优势》,《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3]曹明福、李树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价格倾斜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0期。

[4]曹孜:《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陈柳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南都学坛》2009年第5期。

[6]陈锡进、吕永刚:《“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经济战略调整——基于国际分工体系重塑视角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6期。

[7]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8]陈晓萍等主编《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陈学光:《企业网络能力——网络能力、创新网络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10]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11]崔志等:《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2]戴维奇、林巧、魏江:《本地和超本地业务网络、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升级》,《科研管理》2013年第4期。

[13]戴维奇、魏江:《集群企业创业行为的测度及其影响效应——以浙江永康五金产业集群为例》,《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10期。

[14]戴维奇等:《集群内外网络嵌入与公司创业——基于浙江省四个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5]戴勇:《外生型集群企业升级的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6]邓聚龙:《灰预测与灰决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7]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经济学家》2006年第4期。

[18]董文裕:《组织学习下企业战略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9]窦红宾、王正斌:《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基于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5期。

[20]杜栋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1]杜黎明:《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2]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3]范志刚、刘洋、吴晓波:《网络嵌入与组织学习协同对战略柔性影响研究》,《科研管理》2014年第12期。

[24]方刚:《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25]方刚:《网络能力结构及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3期。

[26]方润生:《企业冗余资源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7]冯海龙、焦豪:《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8期。

[28]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29]符正平等:《基于跨时视角的联盟组合过程研究与概念框架构建》,《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1期。

[30]高展军、李垣:《战略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3期。

[31]〔美〕格罗斯罗、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何帆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2]郭劲光:《网络嵌入:嵌入差异与嵌入绩效》,《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

[33]郭劲光、高静美:《网络、资源与竞争优势:一个企业社会学视角下的观点》,《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34]郝生宾、于渤:《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管理能力的耦合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预测》2008年第6期。

[35]郝生宾、于渤、吴伟伟:《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度评价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2期。

[36]何勇:《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及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3年第4期。

[37]洪茹燕:《关系嵌入与吸收能力的协同对企业知识搜寻的影响——全球制造网络效应下对中国轿车企业自主创新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38]侯泰杰等:《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9]胡雅蓓等:《网络嵌入、治理机制与创新绩效——以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40]胡振华、阳志梅:《网络嵌入性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第2期。

[41]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42]黄汉涛:《网络嵌入性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3]黄洁:《企业成长与网络演化:基于浙江集群企业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4]黄中伟、王宇露:《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2期。

[45]蒋殿春、黄静:《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内技术二元结构——基于DEA方法的证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46]康虹、赵永杰:《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特征与知识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价值工程》2012年第9期。

[47]兰建平、苗文斌:《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技术经济》2009年第1期。

[48]李春娟:《国内知识协同研究综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8期。

[49]李怀祖编著《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50]李琳:《外部知识溢出、集群吸收能力与集群竞争优势》,《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9期。

[51]李新春:《企业联盟与网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52]李贞、张体勤:《企业知识网络能力的理论架构和提升路径》,《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0期。

[53]梁娟、陈国宏:《多重网络嵌入与集群企业知识创造绩效研究》,《科学学研究》2015年第1期。

[54]林春培:《企业外部创新网络对渐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的影响》,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56]刘常勇、谢洪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科学学研究》2003年第3期。

[57]刘劲松:《租金与寻租理论评述》,《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58]刘林青、谭力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

[59]刘林青、谭力文、施冠群:《租金、力量和绩效——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对竞争优势的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期。

[60]刘清华:《企业网络中关系性交易治理机制及其影响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61]刘仕国、吴海英:《利用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第1期。

[62]刘思峰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科学出版社,2010。

[63]刘雪峰:《网络嵌入性与差异化战略及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4]刘雪锋:《网络嵌入性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65]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6]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一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1期。

[67]刘友金、郭新:《集群式创新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2期。

[68]刘志彪:《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5期。

[69]刘志彪等:《价值链上的中国:长三角选择性开放新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0]卢峰:《产品内分工》,《经济学》2004年第1期。

[71]卢福财、胡平波:《网络租金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6期。

[72]卢福财、罗瑞荣:《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与对策》,《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73]吕文栋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74]罗珉:《企业知识能力租金的获取机制及其三种途径》,《经济管理》2008年第9期。

[75]罗珉、夏文俊:《网络组织下企业经济租金综合范式观》,《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期。

[76]马鸿佳、董保宝、常冠群:《网络能力与创业能力——基于东北地区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7期。

[77]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

[78]马庆国编著《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方法、数据获取与SPSS应用》,科学出版社,2006。

[79]马中东:《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80]〔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

[81]梅述恩、聂鸣:《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以晋江鞋企业集群为例》,《科研管理》2007年第4期。

[82]梅述恩、聂鸣:《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国外研究述评》,《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10期。

[83]聂鸣、刘锦英:《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及升级前景研究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第6期。

[84]彭迪云、何文靓:《我国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利益困局与政策建议——基于博弈论分析的视角》,《求是》2013年第6期。

[85]彭迪云、刘彩梅:《基于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耦合视角的集群企业升级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86]彭新敏:《权变视角下的网络联结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09年第3期。

[87]钱海燕:《中小企业国际化:社会资本和组织创新视角》,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8]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管理世界》2010年第5期。

[89]〔美〕乔治·S.伊普:《全球战略》,程卫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0]邱国栋、郭蓉娜、刁玉柱:《中国进入全球价值链的“苹果皮”路线研究》,《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1期。

[91]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SPSS中文视窗版数据分析范例解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92]任胜刚等:《技术联盟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4期。

[93]任胜钢:《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第1期。

[94]荣泰生:《AMOS与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95]阮国祥、阮平南、宋静:《网络嵌入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演化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96]孙冰、林婷婷:《关于技术创新的系统论研究综述》,《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第2期。

[97]孙丽苹:《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98]陶峰:《吸收能力、价值链类型与创新绩效——基于国际代工联盟知识溢出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1期。

[99]陶锋:《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00]田家欣、贾生华:《网络视角下的集群企业能力构建与升级战略: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101]汪斌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3期。

[102]王长峰:《知识属性、网络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03]王辉:《企业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互动及对产品创新价值链的研究影响》,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04]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5]王炯:《全球制造网络中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6]王娟茹、赵嵩正、杨瑾:《基于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知识联盟动态模型》,《中国管理科学》2005年第1期。

[107]王鹏耀:《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8]王晓娟:《知识网络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浙江黄岩模具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09]王晓娟等:《企业跨区域发展视角下的产业集群转型》,《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

[110]王益民、宋琰纹:《全球生产网络效应、集群封闭性及其“升级悖论”——基于大陆台商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4期。

[111]王宇露、李元旭:《海外子公司东道国网络结构与网络学习效果——网络学习方式是调节变量吗》,《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第3期。

[112]魏江、郑小勇:《关系嵌入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中介性调节效应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13]文嫮、曾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地方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6期。

[114]文嫣、曾刚:《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研究——以上海浦东集成电路产业网络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

[115]邬爱其:《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机制:理论分析与浙江经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16]吴伯翔等:《本土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8期。

[117]吴结兵、郭斌:《企业适应性行为、网络化与产业集群的共同演化——绍兴县纺织业集群发展的纵向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2期。

[118]吴娟:《网络结构特征、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19]吴隆增等:《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第5期。

[120]吴隆增等:《组织学习、知识创造与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2008年第1期。

[121]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22]吴明隆编著《SPSS统计应用实务》,科学出版社,2003。

[123]吴晓波、韦影:《制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网络中的关系性嵌入》,《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24]吴晓波等:《网络嵌入性:组织学习与创新》,科学出版社,2011。

[125]夏文俊:《网络组织下企业知识租金的获取:开放式创新及知识治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26]肖新平:《灰色系统模型方法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27]谢永平、张浩淼、毛雁征:《技术创新网络中基于成员企业吸收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与其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软科学》2010年第S1期。

[128]邢小强、仝允桓:《创新视角下的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关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2期。

[129]邢小强、仝允桓:《网络能力: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30]熊英、马海燕、刘义胜:《全球价值链、租金来源与解释局限——全球价值链理论新近发展的研究综述》,《管理评论》2010年第12期。

[131]徐二明、张晗:《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管理学报》2008年第6期。

[132]徐金发、许强、王勇:《企业的网络能力剖析》,《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11期。

[133]徐金发等:《母子公司之间知识流动的决定因素研究》,《科研管理》2002年第2期。

[134]许冠南等:《关系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作用机制案例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135]许小虎、项保华:《企业网络理论发展脉络与研究内容综述》,《科研管理》2006年第1期。

[136]许小虎、项保华:《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10期。

[137]阳志梅、胡振华:《组织学习能力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8期。

[138]杨蕙馨等:《中间性组织网络中企业间信任关系对企业合作的作用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08年第2期。

[139]杨亚平:《基于后向关联的FDI技术溢出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40]杨忠等:《“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案例分析》,《管理世界》2007年第6期。

[141]易丹辉:《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2]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43]俞荣建等:《价值创造网络的系统绩效分析与提升策略》,《科技进步对策》2009年第12期。

[144]曾慧萍:《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基于发展中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视角》,《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145]张方华:《网络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与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4期。

[146]张钢编《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47]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148]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49]张会清:《新国际分工、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50]张君立、蔡莉、朱秀梅:《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151]张韬:《基于吸收能力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52]张维迎:《竞争力与企业成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3]张文彤等编著《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54]张小蒂、朱勤:《论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良性互动》,《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5期。

[155]张兴瑞:《全球价值链分工双面效应下中国县域产业升级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56]张晔、梅丽霞:《网络嵌入、FDI主导型集群与本土企业发展——以苏州地区自行车集群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2期。

[157]张玉来:《丰田公司企业创新研究——兼论日本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58]周立伟:《科学研究的途径:一个指导教师的札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59]周立新、刘伟:《网络位置、组织学习与家族企业绩效:家族承诺的调节作用》,《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60]周培岩:《公司创业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绩效关系研究》,《情报科学》2008年第10期。

[161]朱秀梅、陈琛、蔡莉:《网络能力、资源获取与新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62]卓越、张珉:《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悲惨增长”——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7期。

[163]Adier,“Personal and Extended Networks are Central to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1,6(5).

[164]Ahuja,G.,“Collaboration Networks,Structural Holes,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

[165]Ahujia,G.,“The Duality of Collaboration:Inducement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Formation of Interfirm Linkag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166]Andersson,U.,Forsgren,M.,Holm U.,“The Strategic Impact of External Networks:Subsidiary Performance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

[167]Autin,Sapienza,Almeida,“Corporate Effects and Dynamic Managerial Capabiliti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4(10).

[168]Autio,Sapienza,Almeida,“Pricing Process as a Capability: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4.

[169]Barber,B.,“All Economies are ‘Embedded’:The Career of A Concept,and beyond,” Social Rescarch,1995,62.

[170]Barney,J.,“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7,11(6).

[171]Batjargal,“Organizations:New Concepts for New Form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1,28(4).

[172]Bell,Albu,“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 Research Policy,1999,15(6).

[173]Bell,“New Firm Formation:A Dynamic Capabilit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5,43(2).

[174]Bentler,“Causal Ambiguity,Barriers to Imitation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15(1).

[175]Borensztein,“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sdustirial Clusters:Transations,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 Research Policy,1998,37(3).

[176]Burt 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77]Carlile,P.,“A Pragmatic View of Knowledge and Boundaries:Boundary Object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4).

[178]Choelsoon Park,“Mutual Trust:A Critical Linkage between Value Appropriation and Value Maximization,” Seoul Journal Business,1998,4(1).

[179]Cohen,Jansen,“Growth Path for Small-Scale Industry,”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9(11).

[180]Cohen,Levinthal,“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d,13.

[181]Cohen W. M.,Levinthal 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35(91).

[182]Cohen,Levinthal,“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e,5(2).

[183]Cohen,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a.

[184]Cohen,Levinthal,“Soci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Formation Patterns:A Longitudinal Analysi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b,43(8).

[185]Cohen,Levinthal,“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Knowledge Attribute,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Firm Characteristics on Knowledge Sourcing Decisions,” R&D Management,1990c,34(2).

[186]Coleman,“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Backward or forward Linkages?”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8b,16(3).

[187]Coleman,“Learning and Knowledge Acquision through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8a,12(4).

[188]Coleman,“Organization Learning: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 Organizaiton Science,1990,2(4).

[189]Coniraetor,Lorange,D.,“Toolkits for Idea Competitions:A Novel Method to Integrate User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D Management,1998,36(3).

[190]Conner,K.,Prahalad,C.,“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 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6,7(5).

[191]Dacin M.T.,Ventresca M.J.,Beal B.D.,“The Embeddedness of Organizarions:Dialogue & Direct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9,25(3).

[192]Drucker,Peter F.,“Reflections of a Social Ecologist?” Society,May/June,1992.

[193]Dyer,J.H.,“Specialized Supplier Networks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Evidence from the Auto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

[194]Dyer,Singh,“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17(1).

[195]Dyerhe,Singh,“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itonal Learn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28(3).

[196]Echols,A.,Tsai,W.,“Niche and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Role of Network Embedded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

[197]Eec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98]Fords,“Toward a Synthesis of the Rescource-based View and Organizational Economics in the Context of Grand Strategier,”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ies,1980,14(2).

[199]Forelli,“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6,24(3).

[200]Foss,N.J.,“Knowledge-based Approaches to the Therory of the Firm:Some Critical Comment,” 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5).

[201]Fowler,“The Impact of Specification Error on the Estimation,Testing and Improvement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2009,23.

[202]Franke,“Density and Strength of Ties in Innovation Networks:A Competence and Governance View,” Ecis,2004(1).

[203]Gereffi,“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5,72(7).

[204]Giuliani,Prahalad C.K.,“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 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5).

[205]Granovetter,M.,“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n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

[206]Granovetter,“Is Globalization All It Is Really Cracked up to B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nomy,2001,7(5).

[207]Gulati,R.,Gargiulo,M.,“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104(5).

[208]Gulati,R.,“Network Location and Learing: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Firm Capabilit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

[209]Gulati,R.,“Alliances and Networks,” Stratef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19(4).

[210]Hagedoom,“Open for Innovation:The Role of Poenness in Explain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mong U.K.Manufacturing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3(3).

[211]Hagedoorn,“The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egic Allian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3(2).

[212]Hakansson,“A Resource-base Theory of the Firm: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 Organization Science,1996,7(5).

[213]Hakansson,“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as Strategic Assets,”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1987,2(3).

[214]Hamel G.,“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S1).

[215]Hansen,“Governance and Competence:How Can They Be Combined?”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mics,1999,28(4).

[216]Hite,Hesterly,“Absorptive Capacity,Learning,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9(2).

[217]Hsu,“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7,97(4).

[218]Humphrey,Schmitz,“Strategies for Managing a Portfolio of Allian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8(8).

[219]Inkpen,Beamish,“The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 Markets and Immiserizing Growth:Lessons from the South African Furniture Industry,” World Development,1997,30(4).

[220]Jackson,“Embeddness in the Marking of Financial Capital:How Social Relations and Networks Benefit Firms Seeking Financing,”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3,67(3).

[221]Kaplinsky,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1a.

[222]Kaplinsky,Morris,“Markets and Hierarchies,Some Elementary Considerations,” American Econnomic Review,2001a,63(3).

[223]Kaplinsky,Morris,“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earch Behavior and New Produce Introdu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b,45(4).

[224]Kaplinsky,“Cpporate Reputation and Sustained Superior Financial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88(5).

[225]Kaplinsky,“From Transaction Cost to Transactional Value Analysis:Implicaitons for the Stud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8,30(1).

[226]Kaplinsky,“The Relational View: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b,25(2).

[227]Keith D.,Brouthers,Lance Eliot,Brouthers,Timothy J. Wilkinson,“Strategic Alliances:Choose Your Partners,” Long Range Planning,1995,28(3).

[228]Kelley,M. R.,Brooks,H.,“Extern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the Diffusion of Process Innovations to Small Firm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1991,39.

[229]Kim,“Implicit Claims:The Role of Corporate Reputation in Value Creation,”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1998,51(2).

[230]Kim,“Transnational Transfer of Strategic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A Contextual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2).

[231]Kogut,B.,“The Network as Knowledge:Generative Rul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tructur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12(3).

[232]Kogut,Zander,“Form Transaction Cost to Transactional Value Analysis: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Strategies,” Jour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2,30(1).

[233]Koka,B.,Prescott,J.,“Designing Alliance Networks,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sition,Environmental Change,and Strategy on Firm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6).

[234]Kraatz,“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8,43(4).

[235]Krackhardt,A.,“Strategic Alliance Structuring:A Game Theoretic and Transaction Costs Examination of Interfirm Cooper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2,36(4).

[236]Landryctal,“Absorptive Capacity,Learing,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3(2).

[237]Lane,Lubatkin,“Structuring Inter-Firm Relationships:A Metaanalytic Approach,” Organization Studies,1998d,19(4).

[238]Lane,Lubatkin,“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a,32(4).

[239]Lane,Lubatkin,“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itonal Learning: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 Organizaiton Science,1998b,9(5).

[240]Lane,Lubatkin,“Internationalization as a Strategy Proc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c,13.

[241]Lane,Lubatkin,“Networks,Serendipity and SME Entry into Eastern Europe,”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1,20(3).

[242]Levin,R.,klevorick,A.,Nelson,R.,Winter,S.,“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rookings Papers on Activity,Vol.3,1987.

[243]Limingetal,“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1995,6(2).

[244]Lin,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The Importance of Philos in Organizations(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2006).

[245]Lin,“The Dominant Logic:A New Linkage between Diversity and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2,7(2).

[246]Lorenzoni,“The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 New Product Alliances:A Strength-of-Tie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1999,67(3).

[247]Lyles Salk,“The Role of Tacit Knowledge in Group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

[248]Martin Kilduff,Wenpin Tsai,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03).

[249]Martin,P.,Ottaviano,G.,Grouing Location: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CEPR Discussion Paper,No.1523,1997.

[250]McEvily,Areus,“Knowledge Governance in a Japanese Project-based Organiz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2005,4(1).

[251]McEvily,Zaheer,“Knowledge Transfer:A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Firm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9,82(1).

[252]McEvily,Zaheer,“Does Trust Matter?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on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8,9(2).

[253]McEvily,Organizations Working Together:Coordination i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Newbury Park,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2005).

[254]Miller,D.,“The 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Business Strategy,”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6,28(3).

[255]Moller,Halinen,“Learning from Collaboration:Knowledge and Networks in the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ire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9a,40(3).

[256]Moller,Halinen,“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d,26(1).

[257]Moller,Halinen,“Business Relationships and Networks:Managerial Challenge of Network Era,”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9c,28(4).

[258]Moller,Halinen,“Catching the Wave:Alertness,Responsiveness,and Market Influence in Global Electronic Networks,” Management Science,1999b,42(12).

[259]Moller,Halinen,“Links and Impacts:The Influence of Public Research on Industrial R&D,” Management Science,1999,48(1).

[260]Molm,“Social Structure and Alliance Formation Pattern:A Longitudinal Analysis,” American Science Quarterly,1995,40.

[261]Mowery,“A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 Partner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5a,4(3).

[262]Mowery,“Knowledge of the Firm and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5b,24(4).

[263]Murray,“Chao,Policy Orientation Effects on Performance with Licensing to Start-ups and Small Companies,” Research Policy,2005,34(5).

[264]Nadler,Tushman,“Factors Influencing Partner Selection in:The Moderating Role of Alliance Contex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5).

[265]Nelson,Nantell,J.,“Common Stock Returns and Corporate Combinations:The Case of Joint Ventures,” Journal of Finance,1985,40(6).

[266]Nunnally,“The Decomposition of Mulltitraitmultimethod Matrics,” British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1978,37.

[267]Nurmaly,Bemstein,“Canonical Correlation Ala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What Do They Have a Comm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1994,4(1).

[268]Oliver,“Impact of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turity on Firm’s Strategic Response to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96,Spring,12(5).

[269]Pack,“Reflections on Profiting from Innovation,” Research Policy,2001,35(2).

[270]Reagans,Zuckerman,“Networks,Diversity,and Productivity:The Social Capital of Corporate R&D Groups,” Organization Science,2001,12(3).

[271]Ritter,T.,Hans Georg Gemunden,“The Impact of Company’s Business Strategy on Its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Network Competence and Innovation Suc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0.

[272]Ritter,“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2,48(2).

[273]Ritter,“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3,54(3).

[274]Ritter,“Trading in Strategic Resources:Necessary Conditions,Transaction Cost Problems,and Choice of Exchange Structur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15(4).

[275]Rowley,“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The Economic Journal,2000a,82(327).

[276]Rowley,Behrens,Krackhardt,“Institutions and Forms of Co-ordination in Innovations Systems,” Organization Stitudies,2000,21(5).

[277]Rowley,“Absorptive Capabil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xten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27(4).

[278]Rowley,“Learning by Interaction:Absorptive Capacity,Cognitive Distance and Govern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2000c,4(1/2).

[279]Rowley,“Motivation,Knowledge Transfor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 Organization Science,2000b,11(5).

[280]Rubin,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Chicago:Aldine,1973).

[281]Sacchetti,Sugden,“Splitting the Pie:rent Distribution in Allianees and Networks,”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es,2003,29(3).

[282]Sarkar,“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5).

[283]Schmidt,“Learning Negotiation Skills:Four Models of Knowledge Creation and Transfer,” Management Science,2005,49(3).

[284]Schmitzi,“The Organisation-cooperation Mode of Innovation and Its Prominence amongst European Service Firms,” Research Policy,2004,37(4).

[285]Scott,A.J.,“The Role of Large Producter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A case Study of High Technology Systems House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Reginonal StudiesParis,1992.

[286]Shenkar,Li,“The Role of the Firm’s Internal and Relational Capabilities in Clusters:When Distance and Embeddness are Not Enough to Explain Innov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1999.

[287]Stuart,Sorenson,“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 Regional Studies,2002,36(9).

[288]Szulanski,“Factors Affecting Trust in Market Research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1996,57.

[289]Tasai,“Social Capital,Knwledge Acquisition,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4).

[290]Teece,D.J.,Pisano,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An Introduc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

[291]Timothy J.Sturgeon,Robert C. Feenstra,“Innovative Competence,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fication,” Research Policy,2010,45(3).

[292]Tiwana,“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lliance Forman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8,49(3).

[293]Tu,“Which Ties Matter When?The Contingent Effec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Partnerships on IPO Succ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3(4).

[294]Uzzi,B.,“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The Network Effe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

[295]Uzzi,“Organizations:New Concepts for New Form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6,28(3).

[296]Van den Bosch,“Construc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Role of Firm-constituent Interaction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3(4).

[297]Volberda,“How to Manage a Portfolio of Alliances,” Long Range Planning,2005,38(2).

[298]Walter,“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ed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6.

[299]Wal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3,79.

[300]Welsch,“A Thematic Analysis and Critical Assessment of Absorptive Capacity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2001,34(7).

[301]Wemerfelt,Montgomery,“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Cooperation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19(1).

[302]White,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s Academy for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Historical Research Reference in Entrepreneurship,1982.

[303]Zahra S.A.,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Reconceptualization,and Ectens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

[304]Zahra,George,“Business Relationship Learning and Commit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hip,2002a,4(3).

[305]Zahra,George,“Industrial Clusters,Transactions Costs and the Indu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MNE Location Behaviou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2b,11.

[306]Zahra,“Managing Complex Networks-KeyS to 21st Century Management,”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86,42(3).

[307]Zhao,Aiam,“Crisis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 Learning:Capability Building in Catching-up at Hyundai Motor,” Organizaiton Science,1998,9(4).

[308]Zukin,Dimaggion,“Structural Holes,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