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6

引证文献

8 !

参考文献

503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图书

A New Road to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SAPID:101-9811-8989-81
ISBN:978-7-5097-5012-4
DOI:
ISSN:
关键词:

城市化 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魏后凯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项目课题组成员先后赴多个县市调研(含专题调研)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有关城镇发展与城镇化的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资料支撑。最终成果共分为16章,其中第一章为总体研究报告,第二至十六章为专题研究报告,主要从不同角度深化和支撑总体研究。附录一至附录十为向中央、国务院提交的各种政策建议和相关成果。全书分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行的状况,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之前中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是建立在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未来要走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真正变农民为市民。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作 者: 魏后凯
编 辑:陈凤玲;蔡莎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表目录

 索引

 Abstract

 序言

 摘要

 图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说明

 第一章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一 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评价与反思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进程

    1.波浪起伏时期(1950~1977年)

    2.稳步推进时期(1978~1995年)

    3.加速推进时期(1996年至今)

   (二)中国城镇化取得的巨大成就

    1.城镇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2.城市经济日益占支配地位,中心城市作用明显增强

    3.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4.城镇居民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5.城市群迅速发育完善

    6.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三)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市民化程度低,难度大

    2.资源高度消耗,利用效率低下

    3.污染物排放迅速增长,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4.城镇空间盲目蔓延扩张

    5.城镇体系不尽合理

    6.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7.城镇化进程中的非包容性问题严峻

    8.城镇建设缺乏特色,管理缺失

   (四)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反思

  二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与内涵

   (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

   (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丰富内涵

   (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多元

    2.渐进

    3.集约

    4.和谐

    5.可持续

  三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总体思路

   (一)中国城镇化正处在重要的战略转型时期

   (二)中国城镇化的趋势预测

    1.205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

    2.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预测分析

    3.不同规模等级城镇人口吸纳能力预测

   (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

    1.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规模格局

    2.重视城镇特色培育和品质提升,着力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3.减少资源环境的消耗代价,降低城镇化推进成本

    4.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融合共享的城乡关系

    5.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完全城镇化水平

   (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布局

    1.实行多中心网络开发战略

    2.构建“四横四纵”的重点轴带体系

  四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模式选择

   (一)城乡融合型城镇化

   (二)集约型城镇化

   (三)和谐型城镇化

   (四)可持续城镇化

  五 建立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长效机制

   (一)市场主导机制

   (二)政府引导机制

   (三)公众参与机制

   (四)区际协调机制

   (五)成本分担机制

   (六)成果共享机制

  六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

   (一)尽快启动恢复建制市设置工作

   (二)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制度

   (五)建立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六)建立多元化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趋势与人口吸纳能力

  一 引言

  二 相关文献

  三 中国城镇化的总体趋势预测

   (一)中国城镇化速度分析

   (二)未来中国城镇化的速度预测

    1.曲线拟合法

    2.经济模型法

    3.城乡人口比增长率法

   (三)中国城镇化速度预测综合评价

  四 中国区域城镇化趋势预测

   (一)中国区域城镇化特点

    1.省域城镇化水平差异缩小

    2.四大区域城镇化水平差距加大

   (二)中国区域城镇化率预测

  五 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吸纳能力分析

  六 主要结论

 第三章 中国城市规模效益与规模政策

  一 国内外关于城市规模政策的争论

  二 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关系的文献综述:倒U型假说的提出

   (一)最优城市规模的研究

   (二)对城市规模效益的整体评价

   (三)对城市生产率的测度

  三 模型与变量

   (一)城市效率的测度及Malmquist指数(MI)分解

   (二)超效率模型及Tobit回归

   (三)变量与数据的选取

  四 城市效率、生产率与城市规模倒U型关系的检验

  五 倒U型城市规模效率曲线的Tobit检验

  六 倒U型城市规模效率曲线顶点判断

  七 关于中国城镇化规模政策的思考

 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一 文献述评

   (一)评价对象与空间尺度

   (二)评价方法和指标赋权

   (三)评价结果及主要争论

   (四)研究不足及改进方向

  二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城镇化质量的内涵

   (二)相关概念辨析

    1.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

    2.城市发展质量与城镇化质量

    3.城市综合实力与城镇化质量

    4.城市竞争力与城镇化质量

    5.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

  三 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一)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的方法选择

  四 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结果分析

   (一)城市发展质量评价

    1.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格局

    2.经济、社会、空间发展质量之间的比较

    3.城市发展质量与城镇化率的关系

   (二)城镇化推进效率评价

    1.城镇化推进效率的总体情况及空间格局

    2.城镇化推进效率与城镇化率、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3.城市资源节约潜力

   (三)城乡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1.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2.城乡协调程度与城镇化率的关系

    3.城乡协调程度与人均GDP的关系

   (四)城镇化质量的三个维度比较

  五 主要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二)几点启示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成本的度量与影响因素

  一 引言

  二 城镇化成本概念、分类及度量方法

  三 中国城镇化成本的测算

   (一)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成本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服务支出成本

  四 中国城镇化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统计描述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五 主要结论

 第六章 中国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与节地潜力

  一 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状况

   (一)城镇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和特点

   (二)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

    1.国外城镇用地的规模与分布结构

    2.国外城镇化与土地利用的基本模式

    3.国外城镇土地扩张与控制

  二 中国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一)城镇化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城镇化对全国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并不大,但对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影响较大,对耕地占用的影响则更大

  三 中国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一)不同规模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程度

   (二)不同地区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四 未来城镇化对土地需求和节地潜力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对土地需求的三种情景

   (二)三个预测方案比较、选择和节地潜力分析

  五 中国节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二)目标与步骤

    1.总量目标

    2.阶段目标

   (三)基本途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

   (四)主要对策措施

 第七章 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能源消费

  一 引言与文献回顾

  二 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途径

   (一)结构效应

   (二)技术效应

   (三)投资效应

   (四)人力资本效应

   (五)能源结构效应

  三 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

   (三)能源消费与其他变量的统计描述

  四 实证检验结果

   (一)模型检验

    1.面板单位根检验

    2.面板的协整检验

   (二)估计结果

   (三)进一步讨论

  五 总结与政策含义

 第八章 中国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

  一 引言

  二 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作用机理

   (一)城镇化通过集聚生产要素促进技术创新

   (二)城镇化通过诱发有效需求促进技术创新

   (三)城镇化通过加速空间扩散促进技术创新

   (四)城镇化通过本地化分工效应促进技术创新

  三 中国城镇化与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描述

   (一)国家层面的城镇化进程与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

   (二)区域层面的城镇化进程与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

    1.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区域差异:基于四大区域和七大区域的比较

    2.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区域比较:基于七大区域的分析

    3.中国区域城镇化进程与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

   (三)不同规模城市创新能力比较:基于25个城市的分析

  四 城镇化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准备

    1.模型设定

    2.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3.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二)城镇化与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性分析

   (三)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基于全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分析

    2.基于七大区域的比较分析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九章 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主要特征

   (一)中国城镇化影响环境质量的阶段变化

    1.资源利用的集约度不断提高

    2.污染综合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3.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总量不断增长

    4.城镇地区土地扩张迅猛

    5.污染物排放总量趋于增加

   (二)中国城镇化影响环境质量的地区差异

   (三)基于城镇化规模差异的污染排放分布

  三 城镇化影响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城镇化驱动环境变化的因子归类

   (二)城镇化驱动环境质量变化的机理模型

  四 中国城镇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计量回归模型设定

   (二)指标选取与估计方法

    1.替代指标与数据说明

    2.估计方法

   (三)计量回归结果分析

    1.驱动因子模型回归结果

    2.环境变化趋势模型回归结果

  五 促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战略选择

   (一)对粗放型城镇化模式的慎思

    1.粗放型城镇化模式的主要成因

    2.粗放型城镇化模式的巨大代价

    3.转变粗放型城镇化模式的现实需求

   (二)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战略思路

    1.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2.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实现路径

  六 促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对策措施

   (一)推动形成绿色城镇化建设的全民参与机制

   (二)积极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全方位创新

   (三)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城镇化建设各个领域

   (四)加快构建和谐统一的城镇生态文明体系

 第十章 中国城乡融合型城镇化战略模式

  一 对城乡分割型城镇化模式的反思

   (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城乡分割体制的背景

   (二)中国城乡分割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1.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2.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

    3.城乡分离的产业模式

    4.城乡有别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三)城乡分割型城镇化模式的作用及其弊端

    1.城乡分割型城镇化模式的作用

    2.城乡分割型城镇化模式的主要弊端

  二 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科学基础

   (一)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二)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主要类型

    1.从地域空间特征角度划分

    2.从城乡人口和劳动力要素流动规律角度划分

    3.从城乡融合水平或融合程度的角度划分

   (三)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1.城乡开放

    2.城乡融合

    3.城乡一体化

    4.城乡共享

   (四)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

    1.城乡均衡发展理论为城乡融合型城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中国已经进入推进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战略机遇期

    3.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

  三 推进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和途径

   (一)加快推进城乡要素市场的一体化

    1.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2.加快金融和资本政策创新

   (二)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和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1.深化户籍、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促进城乡医疗服务的融合共享

    3.促进社会养老服务的融合共享

    4.促进城乡社会救助的融合共享

    5.深化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

    6.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四)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

    1.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网络建设

    2.建立城乡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

    3.全面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

  四 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乡融合的模式比较

   (一)城市为主导、以城带乡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二)乡村为主导、乡镇企业拉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三)以城乡为整体、统筹规划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1.上海“统筹城乡规划”的一体化模式

    2.北京“行政主导、转移支付”的城乡统筹模式

    3.成渝“试验区”模式

   (四)三种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的比较

  五 推进城乡融合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

   (一)构建城乡一体的投融资机制,引导城镇资本向农村流动

   (二)加强政府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积极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四)构筑统筹城乡科技人才服务平台

 第十一章 中国集约型城镇化评价与战略选择

  一 集约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集约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二)集约型城镇化的特点

    1.区域性

    2.动态性

    3.适度性

    4.高效性

   (三)集约型城镇化的类型划分

    1.按集约程度划分

    2.按发展阶段划分

    3.按层次的不同划分

    4.按实现的手段划分

  二 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三 中国城镇化集约程度评价

   (一)集约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各省(市、区)城镇化集约水平分析

    1.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2.评价方法

    3.评价结果分析

  四 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和实现途径

   (一)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总体战略思路

   (二)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1.提高城镇经济容积率

    2.提高城镇人口容积率

    3.提高城镇公共设施利用率

    4.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

    5.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提高投资的集约利用效率

    7.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五 中国都市区集约型城镇化分析

   (一)三大都市区基本情况及其问题

    1.三大都市区基本情况

     (1)珠三角都市区

     (2)长三角都市区

     (3)京津冀都市区

    2.三大都市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整体协调能力差

     (2)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

     (3)中心城市影响力和创新力不足

     (4)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5)土地利用效率亟待提高

   (二)推进大都市区集约发展的途径

    1.突破行政区界限,探讨都市区管治的体制和机制

    2.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

    3.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4.稳步壮大城镇规模,充分发挥集聚经济效益

    5.采取差异化政策措施,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6.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六 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转变工作思路,避免对城镇化的片面理解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引导城镇化集约发展

   (三)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二、三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

   (四)加快户籍等相关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

   (五)实施城乡居民点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促进城乡土地集约利用

   (六)统筹市政建设规划,提高城镇公共设施利用率

   (七)实事求是地调整行政区划,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第十二章 中国可持续城镇化战略路径

  一 引言

  二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一)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继续减少

   (二)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加剧,地表地下水污染严重

   (三)城镇能耗水平居高不下,能源利用效率低

   (四)城镇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态压力日益显现

   (五)城镇化进程中就业压力巨大

  三 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情景分析

   (一)城镇化水平与速度

   (二)GDP指标预测

   (三)土地资源需求预测

   (四)水资源需求预测

   (五)能源需求预测

   (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预测

  四 中国可持续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一)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城镇

    1.科学规划,依法管理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土地优化配置的主导作用

    3.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二)节约利用水资源,建设节水型城镇

    1.改革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2.加强水污染防治,保护水资源环境

    3.大力推广节水措施,促进全社会节约和合理用水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能型城镇

    1.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产节能

    2.大力推广节能措施,促进建筑、交通和生活节能

    3.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4.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促进节能和新能源开发

   (四)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城镇

    1.强化环境管理,建立环境保护的约束机制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加快城镇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城镇污染综合防治

    4.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保护,增强自然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第十三章 中国和谐型城镇化战略与路径

  一 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科学基础

   (一)和谐社会概念

   (二)和谐型城镇化的定义

   (三)和谐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

    1.社会体系论中的社会整合理论

    2.社会变迁理论中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

   (四)和谐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二 当前中国城镇化中突出的不和谐因素

   (一)进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社会差异

    1.城市体制内与体制外不同的社会流动机制

    2.相对于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在内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社会差异更为显著

    3.居住空间分异与社会距离

    4.收入差距显著

   (二)城市户籍人口的内部冲突

    1.高度关注城市底层群体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冲突

    2.城市建设过程中由强拆引发的社会冲突

  三 推进和谐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与基本任务

   (一)中国城市特性与城市问题根源

    1.中国的城市是政府管理体系当中的一个序列,而不是单纯的城市社会共同体

    2.中国正在经历压缩型城镇化,发展历程不是循序渐进而是相互叠加的

    3.中国的城市面临着复合型风险

   (二)推进和谐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

   (三)推进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任务

    1.建立居住城镇化与就业城镇化协调机制

    2.推进和谐型城镇化需要确立城市的行政主体地位

    3.培育社会组织,推进市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

  四 战略路径选择与政策措施

   (一)和谐型城镇化的多元化模式

   (二)推进和谐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三)推进和谐型城镇化的主要措施

 第十四章 中国城镇化布局与空间格局优化

  一 中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现状特征

   (一)中国城镇化空间布局整体特征

    1.城镇布局地区差异显著

    2.城镇化速度地区差异明显

    3.城市群正成为中国城镇布局的重要特征

    4.三大城市体系辐射全国

   (二)七大地理区域城镇布局特征

    1.东北地区:城镇化率虚高

    2.华北地区:中心与外围脱节

    3.华东地区:承载能力受限

    4.华中地区:城镇化加速推进

    5.华南地区:经济联系不紧密

    6.西北地区:规模体系不健全

    7.西南地区:空间分布不均衡

  二 中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总体框架

   (一)中国城镇化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背景

    1.经济增长呈现多极化态势

    2.城镇化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

    3.国土空间分类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构建思路

    1.构建覆盖全国、联系紧密的七大城市体系

    2.七大体系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1)沈阳体系

     (2)北京体系

     (3)上海体系

     (4)广州体系

     (5)武汉体系

     (6)重庆体系

     (7)西安体系

    3.构建“四横四纵”为主体的城镇化发展轴

  三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政策措施

   (一)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着力打造全国性中心城市

   (三)促进城市群内部一体化发展

   (四)明确主体功能区城镇布局导向

 第十五章 中国城镇化的制度障碍与制度创新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变迁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变迁

    1.城镇化低速停滞时期的相关制度特征(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

     (1)正式形成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及附属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制度

     (2)逐步形成城乡二元的土地管理制度

    2.就业城镇化主导时期的相关制度演变(改革开放后~20世纪90年代末期)

     (1)逐渐放松了劳动人口迁移限制

     (2)实现了农村土地责任承包和城镇土地有偿使用

     (3)出现了城乡不同路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制转型

    3.就业城镇化与生活城镇化并重时期的制度演变(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

     (1)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

     (2)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深化

     (3)初步探索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

   (二)近年来中国各地区城镇化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实践

    1.户籍相关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实践

     (1)鼓励人才落户

     (2)促进辖区农村人口的户籍转换

     (3)有条件地开放外来农民工及家属落户

     (4)吸引返乡农民工就近城镇落户

    2.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探索实践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实践

     (2)城镇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实践

     (3)城乡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实践

  二 中国城镇化现行制度的特点与制度障碍

   (一)现有城乡土地制度及其对城镇化的障碍效应

    1.现有城乡土地制度的特点与缺陷

     (1)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拥有承包经营权,但实际产权主体模糊虚置

     (2)城镇土地采取国有制,城市地方政府具有实际的土地市场管理者与土地所有者双重身份,容易导致城镇土地供应的宏观低效率

     (3)乡城土地流转实施国有征用制度,但征地程序不规范,征地收益分配也没有明确标准

    2.现有土地制度对城镇化的障碍效应

     (1)农村土地产权模糊不利于进城农民家庭对农村土地关系的彻底退出,从而阻碍健康城镇化进程

     (2)农村土地产权模糊也不利于农村土地流动重组,导致长期性、规模性的农业投资难以实现,甚至大面积的农业土地抛荒,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3)城镇地方政府过多追逐土地地块产权利益,导致城镇土地供应结构不平衡,从而导致城镇居住、就业、服务的机会不均等,抬升城镇房价并拉大城乡住房价格差距,增加居住城镇化的成本

     (4)对征地中公共利益及其分配的重视不够,使得国有征用前后土地利益差异大,导致城镇土地供应与经济发展需要脱节、土地闲置与供应不足现象并存

   (二)现有城乡人口迁移制度及其对城镇化的障碍效应

    1.现有乡城人口迁移制度的特点与缺陷

     (1)跨区迁移和乡城迁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户籍限制,针对非劳动人口迁移的户籍限制更多

     (2)诸多社保服务和公共服务供给均与户籍挂钩

    2.现有城乡人口迁移制度对城镇化的障碍效应

     (1)被迫以农民工模式进行乡城迁移,导致包括非劳动人口在内的家庭居住城镇化滞后于劳动人口的就业城镇化,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进程

     (2)就业与家庭居住生活城乡分离加大了家庭生活成本,既抑制城乡居民消费,又导致中小城镇消费市场集聚不足和城镇服务业发展滞后,城镇规模结构畸形化

   (三)现有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制度及其对城镇化的障碍效应

    1.现有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制度特点

     (1)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权和事权不对称,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对地方财政依赖大

     (2)公共服务具有较明显的供给导向性和城市偏向性,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

     (3)地区之间与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缺乏衔接机制

    2.现有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制度对城镇化的障碍效应

     (1)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提供的封闭性增加了城镇化的人口迁移障碍

     (2)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制度的封闭性不利于城镇化的区域优化

  三 中国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制度改革与创新

   (一)城乡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1.城乡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理顺各类土地利用的经济关系,构建激励约束相容的土地产权机制,加强与外部经济效应相适应的土地公共利益管理

     (2)兼顾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和流转的特殊性,平衡城乡发展利益

    2.城乡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对策

   (二)城乡人口迁移制度改革与创新

    1.城乡人口迁移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人口迁移制度安排的出发点应该是激励人口迁移而不是限制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制度的核心应从人口迁移管理转向人口迁移服务

     (2)在快速城镇化中后期,家庭整体的居住和生活城镇化对宏观发展绩效与微观成本绩效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阶段性的政策激励

    2.城乡人口迁移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对策

   (三)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制度改革与创新

    1.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路

     (1)正确认识伴随城镇化的公共服务需求空间重组规律,公共服务供给应在集聚与分散之间寻求城乡利益的平衡,在可得性与可及性之间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2)正确认识异地城镇化形成的地区之间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发挥中央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均等化效应

     (3)考虑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地区间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变化特点,发挥公共服务需求微观个体对公共服务配置的需求导向作用

    2.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保服务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对策

 第十六章 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

  一 农民市民化概念及基本内涵

   (一)农民和市民

   (二)农民工市民化

   (三)农民市民化

  二 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一)农民进城的历程回顾

   (二)当前农民市民化状况

    1.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数量减少,农民工以跨省外出为主的格局开始改变

    2.举家外出劳动力比重仍然偏低,但是增长迅速

    3.农民工的市民化滞后状况有一定改善,但仍未发生根本改变

    4.农民户籍转变滞后于城镇化进程的趋势日益明显,农民市民化压力呈加重态势

   (三)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途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二元户籍制度尚未从根本上废除,户籍制度背后的福利因素构筑的成本门槛限制了农民的非农转移

    2.农转居过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缺乏科学合理的处置手段影响了农民转非的积极性

  三 农民市民化成本及其分担机制

   (一)市民化成本的测算方法

   (二)市民化成本的具体测算

    1.集中城镇化地区的农民市民化成本测算

    2.非集中城镇化地区的农民市民化成本测算

   (三)市民化的成本障碍及分担机制

  四 农民市民化的途径选择及其制度安排:让农民“带资进城”

   (一)农民带资进城的理论分析:带有资产的刘易斯二元模型

   (二)实行农民带资进城的条件分析

    1.农村资产升值预期明显

    2.国家相关政策已日益明晰

    3.各地形成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三)“带资进城”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 加快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提升务农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

   (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带着资产进城

   (四)建立土地增值收益结构基金,实行全国-省市-乡镇多层统筹

   (五)不断提升农民工培训水平和层次

   (六)建立全国统筹的农民工工作体系

 附录一 中国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促进镇域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发展镇域经济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二 中国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镇区人口规模小,产业集聚水平低

   2.产业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

   3.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

   4.融资筹资难,资金制约严重

   5.人才和技术短缺

   6.东西部地区差距大

  三 促进镇域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附录二 加快推进城市全面转型战略*

  一 中国城市发展的“四高”的粗放型特征

   1.经济的高增长

   2.资源的高消耗

   3.“三废”的高排放

   4.城市空间的高扩张

  二 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弊端

   1.城市空间无序和低效开发严重

   2.大城市膨胀与中小城市萎缩并存

   3.城乡和区域发展严重不协调

   4.城市发展中非包容性问题突出

  三 加快推进城市全面转型战略

   1.实行差别化的城市产业转型战略

   2.实行多元化的空间转型战略

   3.实行网络化的生态转型战略

 附录三 要重视减速期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调整*

  一 当前中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减速时期

  二 减速期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调整思路

   1.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2.提高大都市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3.进一步增强小城镇的吸纳能力

   4.注重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5.重视城镇特色培育和品质提升

 附录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全面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

  一 当前粮食主产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

   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水平低

   3.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4.仓储设施投入不足,政策性粮食保管标准偏低

   5.粮食补贴方式不完善,操作成本高,监管难

   6.地方财政包袱沉重,乡镇债务风险较大

  二 全面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1.建立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

   2.加快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3.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补贴政策

   4.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

   5.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系建设

   6.加大对主产区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附录五 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一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面临的障碍

   1.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

   2.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3.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

   4.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

   5.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二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总体思路

  三 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建议

   1.尽快组织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

   2.构建互联互通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

   3.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合作

   4.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

   5.携手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

   6.搭建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平台

   7.建立完善新型的区域合作机制

 附录六 构建大郑州都市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促进中部全面崛起*

  一 中原经济区是促进中部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完善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二 构建大郑州都市区,使之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是引领中部崛起的关键之举

  三 加快推进大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1.加快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2.将郑州市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3.建立郑汴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4.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枢

   5.积极推进郑州国际陆港建设

   6.进一步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附录七 推进城镇化需要清除户籍障碍*

  一 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

  二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三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四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1.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转移

   2.建立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3.清理与户籍挂钩的各项政策

   4.加快推进各项相关配套改革

   5.建立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

 附录八 关于尽快恢复设市工作重启县改市的建议*

  一 设市工作长期停滞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 尽快恢复设市工作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要求

  三 积极稳妥推进建制市设置工作的建议

 附录九 关于中国城镇化若干重大问题的争论*

  一 关于城镇化规模战略的争论

  二 关于城镇化速度与趋势的争论

  三 关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争论

  四 关于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争论

  五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争论

 附录十 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关于城镇化的主要观点*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

  二 正确看待城镇化的作用

  三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取向

  四 稳步有序推进市民化进程

This book is the final research product of a key project funded by the Chinese Fund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o. 08 & ZD044). This book consists of 16 chapters,chapter 1 is a general study on the evolution,accomplishments,and drawbacks of China’s urbanization,and offers a profound reflection on the urban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is,the scientific basis,connotation and basic features are investigated,and the general thought,mode selection,long-term mechanism and supporting policy system are proposed as well. Chapters 2 to 16 are monographic studies,which deepen and support the general research from various aspects. And appendixes 1 to 10 are policy proposals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In this book,authors combine new urba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rganically and put forward systematically the thought of taking the road of new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w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a conforms to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emphasizes human oriented,intensive,intelligent,green and low carbon development,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among 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road to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basic features of new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diversification,gradualism,intensification,harmony and sustainability. This book notes that four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s-from speeding up to slowing down,from seeking quantity to seeking quality,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and from urban-rural divided to urban-rural integrated-are happening to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of China. In this transformation period,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take diverse modes of urbaniz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ocal conditions,carry out polycentric and network development strategy,construct three-level(world level,national level,regional level)urban agglomeration system and four vertical and four horizontal key development axes,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urbanization spatial pattern,and improve urbanization quality comprehensively.This book conducts a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into the issue of new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main work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As urba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is integrated into the framework,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urban scale economies consisting of economy,society and environment is established,on the basis of which,the hypothesis of inverted U shape curve of urban scale economies and criteria of urban scale effectiveness are presented,which are empirically tested using the data of cities at the prefectural level and above. Based on urban development quality,urbanization efficiency and urban-rural coordination degree,an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for urbanization quality is constructed,and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of China is assessed comprehensively using the data of 286 cities at the prefectural level and above in 2010. Reviewed from the dynamic perspective,urbanization cost and cities’ maintaining cost are distinguished,and both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were designed and th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st resulting from city’s scale expansion and public service supply.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echnical innovation effect of urbanization,in which urbanization could promote technical innovation by concentrating factors of production,stimulating effective demand,facilitating spatial diffusion of technology and division of localization,is put forward. Besides,an empirical test for technical innovation effec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s carried out using national time series data and provincial panel data set of 7 region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effect of urbanization,the DME(Drivers Mechanisms Effects)concept model composing of driving force of urbanization,mechanism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is constructed and then empirically tested 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98 to 2010.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urban input,urban output and contrast in urban-rural development,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for intensive urbanization is also constructed,and applied to assess and analyze the intensit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using provincial data of 2001,2006 and 2010.

[1]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

[2]岸根卓郎:《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国土规划——城乡融合系统设计》,科学出版社,1990。

[3]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顾朝林、杨兴柱、汤培源译,科学出版社,2011。

[4]陈昌盛、蔡跃洲:《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陈书荣:《我国城市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城市问题》2000年第1期。

[6]陈彦光、周一星:《城市化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探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

[7]仇保兴:《科学规划,认真践行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师》2010年第7期。

[8]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

[9]方创琳、刘海燕:《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及调控路径》,《地理学报》2007年第8期。

[10]方创琳、宋吉涛、蔺雪芹:《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0。

[11]高新才、周毅、徐静:《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1期。

[12]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13]梁达:《城镇化对扩大内需有较大提升作用》,2012年3月26日《上海证券报》。

[14]梁汉媚、方创琳:《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特点与脱贫模式探讨》,《人文地理》2011年第6期。

[15]刘锋:《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16]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

[17]刘树成:《现代经济辞典》,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8]刘卫东、陆大道:《新时期我国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探讨——以“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为例》,《地理学报》2005年第6期。

[19]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0]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

[21]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

[22]陆大道:《关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方针的若干问题》,《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

[23]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人文地理》2007年第4期。

[24]陆学艺:《当前社会阶层分析与探讨》,《民主》2005第10期。

[25]罗宏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2010年2月20日《湖南日报》。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

[27]牛凤瑞:《中国特色城市化之路》,《理论参考》2010年第2期。

[28]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9]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0]皮埃尔·雅克:《城市——改变发展轨迹:看地球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2]王大用:《中国的城市化及带来的挑战》,《经济纵横》2005年第1期。

[33]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地理学报》2009年第2期。

[34]王伟光、魏后凯:《走共享型融合发展之路——莱芜市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5]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36]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37]王永苏、欧继中、厚实:《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11年10月14日《河南日报》。

[38]魏后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战略》,《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39]魏后凯:《怎样理解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2005年1月19日《人民日报》。

[40]魏后凯:《新时期我国国土开发的新方略》,《绿叶》2009年第9期。

[41]魏后凯:《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第1期。

[42]魏后凯:《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7期。

[43]魏后凯、陈雪原:《带资进城与破解农民市民化难题》,《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6期。

[44]魏后凯、张燕:《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经济纵横》2011年第9期。

[45]魏后凯等:《中国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之路》,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6]魏后凯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战略》,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7]伍江:《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问题与思考》,《未来城市》2010年第3期。

[48]肖金成、袁朱等:《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9]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50]张佳丽:《城镇化:走中国特色的多元化道路》,2006年7月13日《中国建设报》。

[51]周干峙:《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S1期。

[5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53]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科学决策》2005年第8期。

[54]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年第S1期。

[55]周元、孙新章:《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4期。

[56]Au,C. C. & Henderson,J. V.,“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3(3),2006,pp.549-576.

[57]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12:Gender Equality and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2011.

[58]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1 Revision”,New York,2012.

[1]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当代财经》1999年第6期。

[2]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贾康:《关于我国若干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思考》(上),《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5]姜波:《警惕城市化“泡沫”》,2004年10月14日《经济日报》。

[6]靳尔刚:《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中国城市化跨世纪的现实选择》,《瞭望》1998年第45期。

[7]李京文、吉昱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城市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

[8]李林杰、金剑:《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应用》,《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增刊。

[9]李善同:《对城市化若干问题的再认识》,《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5期。

[10]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4期。

[11]罗凤金、许鹏、程慧:《大城市承载力研究》,《调研世界》2012年第4期。

[12]马树才、宋丽敏:《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水平分析与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03年第7期。

[13]麦肯锡:《迎接中国的城市化挑战》,www.mckinsey.com/knowledge/mgi,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March 2008。

[14]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报告》(2010),科学出版社,2010。

[15]潘文卿、李子奈、张伟:《21世纪前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基于供给导向模型的对比分析》,《预测》2001年第3期。

[16]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7]屈晓杰、王理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模型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第10期。

[18]饶会林:《城市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9]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200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0]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城市问题》2007年第6期。

[21]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22]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23]魏后凯:《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7期。

[24]温铁军:《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及西部开发——第二届“小城镇大战略高级研讨会”小辑》,《小城镇建设》2000年第5期。

[25]肖辉英:《德国的城市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世界历史》1997年第5期。

[26]许抄军、罗能生、吕渭济:《基于资源消耗的中国城市规模研究》,《经济学家》2008年第4期。

[27]许庆明、胡晨光:《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研究——基于转型升级与国际比较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10期。

[28]杨澜、付少平、蒋舟文:《法国城市化历程对当今中国城市化的启示》,《法国研究》2008年第4期。

[29]张应武:《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城市规模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30]钟水映:《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人口研究》2002年第5期。

[31]周一星:《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管理世界》1992年第6期。

[32]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年第S1期。

[33]周一星、田帅:《以“五普”数据为基础修补分省城市化水平数据》,《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23期。

[34]Au,C. C. & Henderson,J. V.,Estimating Net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China(Brown University,2004).

[35]Au,C. C. & Henderson,J. V.,“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3(3),2006,pp.549-576.

[36]Beeson,P. E.,DeJong,D. N. & Troesken,W.,“Population Growth in US Counties,1840-1990”,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31(6),2001,pp.669-699.

[37]Duranton,G. & Puga,D.,“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NBER Working Paper 9931,2003.

[38]Eaton,J. & Eckstein,Z.,“Cities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France and Japan”,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7(4),1997,pp.443-474.

[39]Gabaix,X.,“Zipf’s Law for Cities:An Explan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4),1999,pp.739-767.

[40]Giesen,K.,“Urban Economics:Zipf’s Law and City Size Distributions”,www.uni-due.de/js/,2007.

[41]He,J. and Kuijs,L.,“Rebalancing China’s Economy-Modeling a Policy Package”,World Bank China Research Paper No.7,2007.

[42]Kim,S.,“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1690-1990”,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66(4),2008,pp.55-880.

[43]Krugman,P.,The Self-organizing Economy(Blackwell Publishers Oxford,UK and Cambridge,MA,1996).

[44]Soo,K. T.,“Zipf’s Law and Urban Growth in Malaysia”,Urban Studies(44),2007,pp.1-14.

[45]Wilson,D. & Purushothaman,R.,“Dreaming with BRICS:The Path to 2050”,Global Economics Paper No.99,2003.

[46]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3 Revision”,New York,2004.

[47]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9 Revision”,New York,2010.

[48]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1 Revision”,New York,2012.

[1]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

[2]陈伟民、蒋华园:《城市规模效益及其发展政策》,《财经科学》2000年第4期。

[3]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4]高春亮:《1998~2003:我国城市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5]高鸿鹰、武康平:《集聚效应、集聚效率与城市规模分布变化》,《统计研究》2007年第3期。

[6]高佩义:《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探讨》,《经济科学》1991年第2期。

[7]胡兆量:《大城市发展规律探讨》,《城市问题》1984年第3期。

[8]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3期。

[9]金相郁:《最佳城市规模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三大直辖市为例》,《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10]靳玮、徐琳瑜、杨志峰:《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应用》,《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1]刘爱梅、杨德才:《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第1期。

[12]刘永亮:《中国城市规模经济的动态分析》,《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7期。

[13]马树才、宋丽敏:《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水平分析与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03年第7期。

[14]麦克·道格拉斯:《中国城市化和城市政策与亚洲经验的比较研究》,陈军余译,载张秉忱、陈吉元、周一星:《中国城市化道路宏观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15]潘佐红、张帆:《中国的城市生产率》,载陈甬军、陈爱民主编《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16]秦尊文:《论城市规模政策与城市规模效益》,《经济问题》2003年第10期。

[17]饶会林、丛屹:《再谈城市规模效益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0期。

[18]檀学文:《大城市过度规模与卫星城政策》,《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6期。

[19]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20]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21]王元:《充分发挥大城市优势》,《社会调查与研究》1985年第2期。

[22]肖文、王平:《外部性、城市规模与城市增长——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镇的分析》,《浙江学刊》2011年第4期。

[23]许抄军、罗能生、吕渭济:《基于资源消耗的中国城市规模研究》,《经济学家》2008年第4期。

[24]杨学成、汪冬梅:《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率和经济成长力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

[25]俞燕山:《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经济地理》2000年第2期。

[26]张力民、刘苏衡:《基于灰色关联综合分析法的湖北省城市规模效益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0期。

[27]赵晓斌、陈振光、薛德敖、张雯:《全球化和当代中国大城市发展趋势》,《国外城镇规划》2002年第5期。

[28]郑亚平、聂锐:《城市规模扩张要“适度”》,《宏观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29]周铁训:《21世纪中国均衡城市化目标及模式选择》,《经济学家》2001年第7期。

[30]Alonso,W.,The Economics of Urban Size,Institate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1970.

[31]Andersen P.,and N.C. Petersen,“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39),1993,pp.1261-1264.

[32]Balk B.M.,“Scale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Change”,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5),2001,pp.159-183.

[33]Banker R. D.,A. Charnes and W.W. Cooper,“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Management Science(30),1984,pp.1078-1092

[34]Banker,R.D.,Das,S.,Datar,S.M.,“Analysis of Cost Variances for Management Control in Hospitals”,Research in Governmental and Nonprofit Accounting(5),1989,pp.269-291.

[35]Banker,R.D.,Gifford,J.L.,A Relative Efficiency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Public Health Nurse Productivity(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1988).

[36]Blitzer S.,Davila J.,Hardoy J.E.,and Satterthwaite D.,Outside the Large Cities:Annotated Bibliography and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on Small and Intermediate Urban Centers in the Third World(IIED,London,1988).

[37]Charnes A.,W.W. Cooper and E. Rhodes,“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1978,pp.429-444.

[38]Calino,G. A.,“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s Return to Scale:A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50),1982,pp.95-108.

[39]Cropper,M. L. and Arrigaa-Salinas,“Inter-city Wage Differentials and the Value of Air Quality”,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8),1980,pp.236-254.

[40]F?re,R.,S. Grosskopf and M.Norris and Z.Zhang,“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The Amercian Economic Review(84),1994,pp.66-83.

[41]Hardoy J.E.,D. Satterthwaite,Small and Intermediate Urban Centres:Their Role in Nation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Hodder and Stoughton,1986).

[42]Gugler J.,The Urbanization of The Third Worl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43]Kim Sung-jong,Productivity of Cities(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td.,1997).

[44]Lo F.C.,K Salih,Growth Pole Strateg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sian Experience and Alternative Approaches(Oxford:Pergamon Press,1978).

[45]Lovell C.A.K.,E. Grifell-Tatje,A Generalized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Athens,GA:The Georgia Productivity Workshop,1994).

[46]McGee T. G.,“The Future of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 16(1),1994,pp.3-6.

[47]Moomaw,R. L.,“Productivity and City Size:A Critique of The Eviden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6(4),1981,pp.675-688.

[48]Prudhomme,R. and Chang-Woon,Lee,“Size,Sprawl,Spe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Cities”,Urban Studies36(11),1999,pp.1849-1858.

[49]Ray S.C. and E. Delsi,“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Comment”,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7),1997,pp.1033-1039.

[50]Renaud,B.,National Urbanization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51]Rondinelli,D.,“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and Area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East Africa:Implications for U.S. Aid Policy”,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Regional Planning and Area Development Project,1980.

[52]Rosen,R.,“Wage-based Indexes of Urban Quality of Life”,in Mieskowski P. and Straszheim M(Eds)Current Issues in Urban Economics(Baltimore:Jo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9),pp.74-104.

[53]Segal,D.,“Are There Returns to Scale in City Siz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58(3),1976,pp.339-350.

[54]Southall,Aidan,“Small Towns in African Development”,Africa,Special Issue49(3),1979.

[55]Sveikauskal,L.,“The Productivity of Cit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9),1975,pp.393-413.

[56]Yezer,A. M. J. and Goldfarb,R. S,“An Indirect Test of Efficient City Size”,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5),1978,pp.46-65.

[57]Zheng,X. P.,“Measuring Optim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by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Diseconomies:A Case Study of Tokyo”,Urban Studies35(1),1998,pp.95-112.

[58]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1 Revision”,New York,2012.

[1]白先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海大学,2004。

[2]白先春、凌亢、朱龙杰等:《我国县级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以江苏省县级市为例》,《统计研究》2005年第7期。

[3]鲍悦华、陈强:《质量概念的嬗变与城市发展质量》,《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4]鲍悦华、陈强:《基于城市功能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

[5]常阿平:《我国城市化质量现状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6期。

[6]陈鸿彬:《农村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经济经纬》2003年第5期。

[7]陈家驹、李先进:《提高珠三角城市化质量的措施和对策》,《重庆建筑》2003年第6期。

[8]陈明:《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评述》,《规划师》2012年第7期。

[9]陈晓毅:《广西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熵值法的实证研究》,《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0]陈志恺:《人口、经济和水资源的关系》,《水利规划设计》2000年第3期。

[11]程晓宏:《我国大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5。

[12]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地理研究》2011年第11期。

[13]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统计研究》2005年第7期。

[14]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地理研究》2009年第6期。

[15]郝华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省域城镇化质量差异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6]何文举、邓柏盛、阳志梅:《基于“两型社会”视角的城市化质量研究——以湖南为例》,《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6期。

[17]黄衍电、黄文达:《关于城市化质量问题的思考》,《商业时代》2011年第2期。

[18]靳刘蕊:《中国城市化质量的因子分析》,《山西统计》2003年第11期。

[19]靳美娟:《陕西省城市化质量评价》,《河南科学》2012年第1期。

[20]孔凡文:《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博士后论文,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21]孔凡文、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城市问题》2005年第5期。

[22]李成群:《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城市化质量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8期。

[23]李林:《中国城市化质量差异与其影响因素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大学,2007。

[24]李明秋、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2期。

[25]李爽、贾士靖:《河北省城市化质量评价及其障碍度诊断》,《网络财富》2009年第24期。

[26]刘春燕:《乌鲁木齐城市化质量评价》,《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4期。

[27]刘蓉、宋杰:《泛长株潭地区健康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第6期。

[28]刘素冬:《对我国城市化质量的深度思考》,《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9]陆学艺:《当前社会阶层分析与探讨》,《民主》2005年第10期。

[30]马林靖、周立群:《快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化质量研究——浅谈高城市化率背后的质量危机》,《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3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概念框架》,《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6期。

[32]牛文元:《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技创新”战略论坛,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政策局和科技政策研究所联合主办,2003。

[33]欧名豪、李武艳、刘向南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

[34]孙静、苗洁:《河南省城市化质量问题研究》,《消费导刊》2008年第8期。

[35]檀学文:《稳定城市化——一个人口迁移角度的城市化质量概念》,《中国农村观察》2012年第1期。

[36]童华胜、陈俊玲:《城市化质量若干问题初探》,《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1期。

[37]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等:《基于城市化质量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地理科学》2010年第5期。

[38]王德利、赵弘、孙莉等:《首都经济圈城市化质量测度》,《城市问题》2011年第12期。

[39]王家庭、唐袁:《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12期。

[40]王家庭、赵亮:《我国区域城市化效率的动态评价》,《软科学》2009年第7期。

[41]王钰:《城市化质量的统计分析与评价——以长三角为例》,《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20期。

[42]王志燕:《山东省城镇化质量区域比较研究》,《山东经济》2009年第6期。

[43]王忠诚:《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直辖市为例》,《特区经济》2008年第6期。

[44]魏后凯:《怎样理解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2005年1月19日《人民日报》。

[45]魏后凯:《中国城市化转型与质量提升战略》,《上海城市规划》2012年第4期。

[46]魏后凯、袁晓勐、郭叶波等:《中国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之路》,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7]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3。

[48]徐素、于涛、巫强:《区域视角下中国县级市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第1期。

[49]徐士珺、郑循刚:《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经济纵横》2006年第8期。

[50]许宏、周应恒:《云南城市化质量动态评价》,《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5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7期。

[52]叶裕民:《城市化和统筹城乡的关系与实施路径》,2009年10月27日《河北日报》。

[53]余晖:《我国城市化质量问题的反思》,《开放导报》2010年第1期。

[54]袁晓玲、王霄、何维炜等:《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55]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经济地理》2012年第7期。

[56]赵海燕、王吉恒、王喆:《黑龙江省城市化质量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07年第2期。

[57]赵雪雁:《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5期。

[58]郑亚平:《我国省域城市化质量水平的测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年第6期。

[59]郑梓桢:《社会保险覆盖面人口基数测算与城市化质量评估》,《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60]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1。

[61]周艳妮、尹海伟:《东营市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

[62]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年第S1期。

[63]朱洪祥:《山东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5期。

[64]朱洪祥、雷刚、吴先华等:《基于预警指标体系的城镇化质量评价——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深化》,《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2期。

[65]Falkenmark,M.,“Water Scarcity and Population Growth:A Spiralling Risk”,Ecodeision 21(9),1992,pp.498-502.

[66]Wang,H.,“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Healthy Urban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Econo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3(1),2008,pp.76-80.

[67]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1 Revision”,New York,2012.

[1]白南生、李靖:《农民工就业流动性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

[2]陈广桂:《房价、农民市民化成本与我国城市化》,《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3]刁承泰:《城市发展的经济成本分析》,《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樊纲:《低成本的城市更具竞争力》,《重庆改革》2003年第6期。

[5]高红艳:《贵阳市城市化经济成本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10。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制度设计》,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7]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8]王海萍、张凤玉:《中部地区城市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9]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

[10]吴郁玲、曲福田:《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理论与实证研究》,《资源科学》2007年第6期。

[11]夏永祥:《工业化与城市化:成本分摊与收益分配》,《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12]徐琴:《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绩效与成本》,《学海》2004年第3期。

[13]俞培果:《我国城市化成本关系的实证分析》,《软科学》2007年第3期。

[14]张国胜、杨先明:《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研究》,《经济界》2008年第5期。

[1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

[16]Charnes,A. and Cooper,W.,“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Efficiency i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ities”,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3(6),1989,pp.325-344.

[17]Henderson,V.,“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7(1),2002,pp.89-112.

[18]Linn,J. F.,“The Costs of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0(3),1982,pp.625-648.

[19]Prud homme,R. and Chang-Woon Lee,“Size,Sprawl,Spe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Cities”,Urban Studies 36(11),1999,pp.1849-1858.

[20]Richardson,H. W.,“The Costs of Urbanization:A Four-Country Compariso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5(3),1987,pp.561-580.

[21]Siddiqi,A. H.,“Urbanization in Asia”,Land Economics 47(4),1971,pp.389-400.

[22]Sveikauskas,L.,“The Productivity of Citie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9(3),1975,pp.393-413.

[23]Zhu,J.,“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v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n Illustrative Study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itie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11(1),1998,pp.50-61.

[1]联合国:《世界人口和发展报告》,2007。

[2]陆大道、姚士谋、刘慧:《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进程及空间扩张》,商务印书馆,2007。

[3]麦肯锡:《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2009。

[4]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Kamal-Chaoui,L.,Leeman,E. and Zhang,R.,“Urban Trends and Policy in China”,OECD Working Papers 2009(1),2009,pp.1-67.

[1]陈甬军、景普秋:《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论》,商务印书馆,2009。

[2]陈佳贵、黄群慧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4]耿海青、谷树忠、国冬梅:《基于信息熵的城市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析——以无锡市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第3期。

[5]李廉水、周勇:《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管理世界》2006年第10期。

[6]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7]欧育辉:《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能耗与固定资产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09第1期。

[8]范剑勇:《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课题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上),《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3期。

[10]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课题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报告》(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4期。

[11]Berry,B.J.L.,“The Counterurbanization Process:Urban America since 1970”,Urban Affairs Annual Review(11),1976,pp.17-30.

[12]Banuri,T.,et al,“Climate Change 2001”,Working GroupIII:Mitigation,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01.

[13]Champion,A.G.,“Counterurbanization in Britain”,Geographical Journal155(1),1989,pp.52-59.

[14]Jiang,L.W. and Brian O’Neill,“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人口与区域发展”人口分论坛论文,北京论坛,2006。

[15]Jones,D. W.,“Urbanization and Energy Us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Energy Journal10(4),1989,pp.29-44.

[16]Jones,D.W.,“How Urbanization Affects Energy U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nergy Policy(7),1991,pp.621-630.

[17]Karl,T. R. and K. E. Trenberth,“Modern Global Climate Change”,Science(302),2003,pp.1719-1723.

[18]Kountuly,T.,S. Wiard,et al,“Counterurbanization in the Federal Repulic of Germany”,The Professinal Geographer38(2),1986,pp.170-181.

[19]Kountuly,T.,“Contrasting the Counterurbanisation Experience in European Nations”,in P. Boyle and K. Halfacree,Migration into Rural Areas:Theories and Issues,(John Wiley & Sons,1998),pp.61-78.

[20]Lei Shen,Shengkui cheng,Aaron James Gunson,et al,“Urbanization,Sustainability and the Utilization of Ener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Cities22(4),2005,pp.287-302

[21]Nakicenovic,N.,et al,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a Special Report of Working Group I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2]Parikh,J. and V. Shukla,“Urbanization,Energy Use and Greenhouse Effects in Econonmic Development-Resuls from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5(2),1995,pp.87-103.

[23]Wexler,L.,“Improving Population Assumptions in Greenhouse Emissions Models”,WP-96-009,Laxenburg,Austri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1996.

[1]柴志贤:《工业聚集、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技术经济》2008年第5期。

[2]陈彦光:《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三种模型及其动力学分析》,《地理科学》2011年第1期。

[3]程开明:《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基于创新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5期。

[4]程开明:《城市化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及证据》,《科研管理》2010年第3期。

[5]程开明等:《中国城市化与技术创新关联性的动态分析》,《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6期。

[6]段瑞君等:《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经济地理》2009年第3期。

[7]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8]姜磊等:《城市化、区域创新集群与空间知识溢出》,《软科学》2011年第12期。

[9]李金昌等:《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财经研究》2006年第9期。

[10]李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1]吕健:《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2000~2009》,《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12]沈坤荣等:《中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7年第6期。

[13]孙文凯:《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兼评中国特色》,《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4期。

[14]王军:《中国城市知识溢出功能的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15]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16]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7]魏后凯等:《“十二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12期。

[18]魏下海等:《城市化、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财经科学》2010年第3期。

[19]吴福象等:《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20]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祥译,商务印书馆,1990。

[21]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2]阳立高等:《城市化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经济问题》2009年第1期。

[23]张军等:《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24]赵红军:《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5]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26]曾青春等:《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省际差异分析》,《城市问题》2006年第8期。

[27]Berry,L. and Tennant,J.,“Metropolitan Planning Guidelines:Commercial Structure”,Northeastern Illinois Planning Commission,1965.

[28]Carlino Gerald. A.,Satyajit Chatterjee. and Robert M. Hunt.,“Urban Density and The Rate of Inven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3),2007,pp.389-419.

[29]Chinitz,B.,“Contrast in Agglomeration:New York and Pittsburg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51),1961,pp.279-289.

[30]Feldman Maryann P. and David B. Audretsch.,“Innovation in Cities:Science-Based Diversity,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1999,pp.409-429.

[31]Fogarty,S. and Garofalo,A.,“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1988,pp.60-70.

[32]Goldsmith,R.,“A Perpetual Inventory of National Wealth”,NBER Studies in Income and Wealth 14(1143),1951.

[33]Henderson,J.V.,“Externalities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42),1997,pp.449-470.

[34]Henderson,J.V.,“The Effects of Urban Concentration on Economic Growth”,NBER Working Paper(7503),2000.

[35]Higgs,R.,“American Inventiveness:1870-1920”,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79),1971,pp.661-667.

[36]Jacobs,J.,The Economy of Cities(Random House,1969).

[37]Lucas,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1988,pp.3-42.

[38]Pred,Allan R.,The Spatial Dynamics of U.S. Urban-Industrial Growth,1800-1914(MIT Press,1966).

[39]Renaud,B.,National Urbanization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pp.17-18.

[40]Moomaw L.,Shatter M.,“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Bias toward Large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40),1996,pp.13-37.

[41]Segal,D.,“Are There Returns to Scale in City Siz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8(3),1976,pp.339-350.

[42]Uallachain,B. O. and Reid,N.,“The Location and Growth of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in American Metropolitan Areas,1976-1986”,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1991,pp.254-270.

[1]方创琳:《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出版社,2008。

[2]侯凤岐:《我国区域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李雪松:《鱼刺图战略分解法在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3期。

[4]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

[5]吕政等:《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2期。

[6]郭红燕,刘民权:《“贸易、城市化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经济科学》2009年第6期。

[7]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8]魏后凯:《怎样理解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2005年1月19日《人民日报》。

[9]魏后凯:《新时期我国国土开发的新方略》,《绿叶》2009年第10期。

[10]魏后凯:《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魏后凯a:《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第1期。

[12]魏后凯b:《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7期。

[13]王其藩:《系统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4]王远飞、何洪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7。

[15]吴小康:《垃圾围城:突围,刻不容缓》,《半月谈》2011年第7期。

[16]袁鹏、程施:《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2期。

[17]张松青等:《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载《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18]中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环发〔2010〕106号),2010。

[19]中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

[20]周宏春、李新:《中国的城市化及其环境可持续性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21]Agras,J. and Chapman,D.,“A Dynamic Approach to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Ecological Economics(2),1999.

[22]Bandyopadhyay,S. N.,“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Time Series and Cross-Country Evidence”,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1992.

[23]Borghesi,S. and Verceli,A.,“Sustainable Globalization”,Ecological Economics(44),2003.

[24]British,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http://www.bp.com/assets/bp_internet/globalbp/globalbp_uk_english/reports_and_publications/statistical_energy_review_2011/STAGING/local_assets/pdf/statistical_review_of_world_energy_full_report_2011.pdf,2011..

[25]Dietz,T. and Rosa,E,A.,“Effects of Population and Affluence on CO2 Emis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94(1),1997.

[26]Dinda,S.,“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A Survey”,Ecological Economics(49),2004.

[27]Ehrlich,P. and Holdren,J.,“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Science(17),1971.

[28]Ehrlich,P. and Holdren,J.,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in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Report Edited by Riker,R.G.(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2).

[29]Fare,R.,et al.,“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s”,Energy(32),2007.

[30]Grossman,G. M. and Krueger,A. B.,“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3914),1991.

[31]Holdren,J. and Ehrlich,P.,“Human Population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merican Scientist62(3),1974..

[32]Ho P.,“Greening Industries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Asian-style Leapfrogging?”,Int. J. Environ Sustain Dev(4),2005.

[33]He H. M.,et al.,“Modeling the Response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to the Urbanization in Xi’an,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86(4),2008.

[34]International Cement Review,Global Cement Report(Tradeship Publications Ltd.,2011),9th Edition.

[35]Marian,R.C.,“The IPAT Equation and Its Variant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4),2001.

[36]Moran,P. A. P.,“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tistical Map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0(2),1948.

[37]Moran,P.A.P.,“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Biometrika(37),1950.

[38]Morello,J.,et al.,“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Of Fertile Land and Other Ecological Changes:The Case of Buenos Aires”,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2(2),2000.

[39]Perman,R. and Stern,D.I.,“Evidence from Panel Unit Root and Co-Integration Test That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Does Not Exit”,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47(3),2003.

[40]Selden,T. M. and Song,D.Q.,“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Is There a Kuznets Curve for Air Pollution Estimat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7(2.),1994.

[41]Stern,D. I.,“Progress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nv. and Dev. Economics(3),1998.

[42]Stern,D. I,“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World Dev32(8),2004.

[43]Tu J.,“Spatially Vary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Use and Water Quality Across An Urbanization Gradient Explored by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Applied Geography31(1),2011.

[44]Torras,M. and Boyce,J. K.,“Income,Inequality and Pollution:A Re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cological Economics 25(2),1998.

[45]Waggoner,P. E. and Ausubel,J. E.,“A Framework for Sustainability Science:A Renovated IPAT Identity”,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99(12),2002.

[46]World Steel Association,World Steel Short Range Outlook.,http://www.worldsteel. org/pictures/newsfiles/Apr2011%20SRO%20ASU%20by%20region.pdf.,2011

[47]York,R.,Rosa,E.A. and Dietz,T.,“STIRPAT,IPAT and Impact: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Ecological Economics(46),2003.

[1]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韩俊:《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江苏农村经济》2004年第11期。

[3]朱菲娜:《调整好城乡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2005年3月9日《中国经济时报》。

[4]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

[5]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6]陆学艺:《当前社会阶层分析与探讨》,《民主》2005年第10期。

[7]马克思:《共产主义原理》,载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0。

[8]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方福前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9]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0]史育龙:《Desakota模式及其对我国城乡经济组织方式的启示》,《城市发展研究》1998年第5期。

[11]宋言奇:《从城乡生态对立走向城乡生态融合》,《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2]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13]王华、陈烈:《西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进展》,《经济地理》2006年第3期。

[14]张晴、周旭英、高明杰:《发达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做法及对中国启示》,《世界农业》2011年第4期。

[15]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项目,2008。

[16]Douglass,M.,“A Regional Network Strategy for Reciprocal Rural-Urban Linkages:An Agenda for Policy Research with Reference to Indonesia”,Third World Planning Review 20(1),1998.

[17]Mcgee,T. G. Urbanisasi or Kotadesasi,“The Emergence of New Regions of Eonomic Interaction in Asia”,Honolulu:East-West Environment and Policy Institute,Working Paper,1987.

[18]Mcgee T. G.,“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eds. N. S. Ginsburg,B. M. Koppel,T. G. McGee(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

[19]Satterthwaite,D. and Tacoli,C.,“The Urban Part of Rural Development:the Role of Small and Intermediate Urban Centers in 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UK,May,2003.

[20]Tacoli,C.,“Rural-urban Interactions:A Guide to The literature”,Environment and Urbanisation10(1),1998.

[1]陈莹:《当前不宜将人均用地控制标准提高》,载《中国土地学会6.25网上论坛——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论文集》,2007。

[2]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3]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史育龙、周一星:《哥特曼关于大都市带的学术思想评价》,《经济地理》1999年第3期。

[5]徐继舜、孙耀川:《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经济与管理研究》1996年第5期。

[6]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2020:我们住什么样的房子——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居住目标研究》,《建设科技》2004年第23期。

[7]舒新城、陈望道:《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1]程晓波:《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5期。

[2]仇保兴:《借鉴国外城市化经验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住宅科技》2005年第3期。

[3]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城市》,《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7期。

[4]郭文华、郝晋珉、覃丽等:《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资源科学》2005年第3期。

[5]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关于“十五”时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0第4期。

[6]韩振宇:《中国2020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预测及淡水资源财富GDP指标的建立》,《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第5期。

[7]何晓萍、刘希颖、林艳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预测》,《经济研究》2009第1期。

[8]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

[9]可持续城镇化战略课题组:《可持续城镇化战略课题组报告》,http://www.china.com.cn/tech/zhuanti/wyh/2008-06/24/content_15880377.htm,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8。

[10]李善同:《对城市化若干问题的再认识》,《中国软科学》2001第5期。

[11]刘勇:《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2]任太增、李敏:《中国粗放型城市化道路原因探析》,《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3期。

[13]盛广耀:《城市化模式及其转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4]宋德勇、徐安:《中国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

[15]孙涵、成金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预测与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7期。

[16]孙晓东:《美国城镇化发展的启示:我国要走资源节约型城镇化道路》,《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4期。

[17]魏后凯:《我国城镇化战略调整思路》,《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7期。

[18]魏后凯、张燕:《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经济纵横》2011年第9期。

[19]杨刚桥:《我国城市土地供需状况、原因及对策》,《城市问题》1998年第6期。

[20]叶耀先:《中国城镇化态势分析和可持续城镇化政策建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3期。

[21]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2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13年3月及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2013年4月19日。

[23]周天勇:《中国未来城镇就业问题及其出路》,《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

[24]IEA,Word Energy Outlook 2008.

[25]Northam,R. M.,Urban Geography(John Wiley & Sons,1975).

[1]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宋峻岭、郑也夫译,华夏出版社,1987。

[2]富永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李国庆、刘畅译,商务印书馆,2004。

[3]韩俊编《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4]何艳玲:《从管制到平衡——政府与公众理想关系模式的构建及其制度化》,《学海》2003年第5期。

[5]李国庆:《经济转型期中国城市化路径特质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6]李国庆:《辽宁省棚户社区的形成与复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5期。

[7]孟禹言:《城中村改造中的民生问题》,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松下圭一:《底限保障思想》,东京大学出版会,1971。

[9]孙立平:《博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魏后凯:《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

[12]张菊枝:《社区冲突的再生产:中国城市治理的反思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12。

[13]Ostrom,E.,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4]Ostrom,E.,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5).

[15]Ostrom,V.,R. Bish,and Ostrom,E.,Local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San Francisco:ICS Press,1988).

[16]Tocqueville,A. D.,Democracy in Americ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1]高汝熹、罗明:《城市圈域经济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2]冷炳荣、杨永春、李英杰等:《中国城市经济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及其复杂性分析》,《地理学报》2011年第2期。

[3]陈玉梅、张奎燕:《东北地区城镇化的类型、特点及问题》,《城市问题》2009年第4期。

[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

[5]钟少颖、宋迎昌:《中国区域城镇化发展态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中州学刊》2012年第3期。

[6]邬晓霞、魏后凯:《实施差别化国家区域援助政策的科学基础与基本思路》,《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7]姚士谋、程绍铂、吴建楠:《高铁时代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路径探索》,《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8]麦土荣、宋周莺、刘卫东:《西部地区的经济空间格局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9期。

[9]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地理学报》2001年第3期。

[10]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

[11]魏后凯:《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第3期。

[1]蔡昉:《刘易斯转折点与公共政策方向的转变——关于中国社会保护的若干特征性事实》,《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2]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3]伏润民、常斌、缪小林:《我国地区间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评价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4]辜胜阻、杨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3期。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6]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7]胡延顺:《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8]姜晓萍:《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0年》,《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2期。

[9]陶然、陆曦、苏福兵、汪晖:《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10]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1]吴靖:《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基于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的一个分析框架》,人民出版社,2010。

[12]叶裕民:《中国城镇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1。

[13]张林秀、罗仁福、刘承芳、Scott Rozelle:《中国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14]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制度创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财贸经济》2009年第2期。

[15]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城镇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16]郑兴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退出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农林大学,2012。

[17]Besley,t.,“Property Rights and Investment Incentive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Ghan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5),1995,pp. 903-937.

[18]Demsetz,H.,“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2),1976,pp. 347-359.

[19]Michael,K. and Maurice,M.,“Fiscal Competition and the Pattern of Public Spending”,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6(1),1996,pp. 33-53.

[20]Pei,X. L.,“The Law of Limit of Land Productivity:An Improved Malthusian Theory with A Case of Equal Distribution of Land in China”,Forthcoming in Research Report Van Vollenhoven Institute(Netherlands:Leiden University,2004).

[21]Stark. O.,Helmenstein. C. and Yegorov,Y.,“Migrants’ Savings,Purchasing Power Parity,and The Optimal Suration of Migration”,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4(3),1997,pp. 307-324.

[22]Taylor,J. E.,S. Rozelle,et al,“Migration and Incomes in Source Communities:A New Economics of Migration Perspective from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pp. 75-101.

[1]蔡昉:《集成劳动力流动的研究》,载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蔡昉:《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1期。

[4]蔡昉:《被世界关注的中国农民工——论中国特色的深度城市化》,《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

[5]陈广桂:《房价、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我国的城市化》,《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6]迟福林:《中国:历史转型的“十二五”》,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7]葛正鹏:《“市民”概念的重构与我国农民市民化道路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9期。

[8]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年3月19日。

[9]韩俊:《城乡统筹,注重民生——谈苏州市和张家港市经验》,《转变观念,创新管理,迈向城乡一体化》,《全国城郊经济六届二次年会论文集》,2012。

[10]黄中廷:《改革集体土地征用办法,给农民留下发展空间——关于征用八角村土地改革补偿方式的调查报告》,载王瑞华、黄中廷主编《光辉的历程》,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1]建设部调研组:《农民工进城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载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12]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13]孟令杰:《农民市民化成本收益率与城市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第9期。

[14]山东省莱芜市政研室:《关于农民变市民的利益比较及政策取向研究》,调研报告,2009。

[15]刘世锦:《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1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17]申兵:《“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以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宁波市为案例》,《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期。

[18]王晨、左林:《成都户改:农民带产权进城》,《改革内参》2011年第1期。

[19]王美艳:《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载蔡昉、白南生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0]魏后凯:《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1]肖鼎光:《中国农民工与城市流动人口研讨会综述》(2006),http://www.cids. org.cn/showcontent.asp?id=297,2006-4-11,转引自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22]徐盘钢:《锁定“明天的午餐”——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上海实践”》,2011年4月18日《农民日报》。

[23]杨先明:《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摊机制》,《经济界》2011年第3期。

[24]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25]张国胜、谭鑫:《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总体思路与政策组合》,《改革》2008年第9期。

[26]章狰等:《农民工城镇化现状及前景》,载韩俊主编《中国农民工战略问题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27]宗成峰:《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实证分析——以对北京市部分城区农民工的调查为例》,《城市问题》2008年第3期。

[2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城市化的成本分析》,载《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科学出版社,2005,转引自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29]Linn,J. F.,“The Costs of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0(3),1982,pp. 625-648.

[30]Richardson,H. W.,“The Costs of Urbanization:A Four-country Comparison”,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35(3),1987,pp. 561-580.

[31]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1 Revision”,New York,2012.

[32]Zhao,Y.,“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The Case of Rural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7(4),1999,pp.767-782.

简 介:本书通过对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的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产业选择进行理论分析,丰富了产城融合理论,并为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对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实践进行研究,从产城融合的要素、功能、空间三方面构建园区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这一指标体系对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

作者: 毛小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简 介:本书是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深化农村改革智库建设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的重要成果。书中就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介绍了各地方在精准扶贫、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治理、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大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简 介:本书以“聚焦特大城市治理”为主题,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特大城市发展的历程、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多维度、深层次地探讨了中国特大城市治理的思路与策略,特别是针对特大城市社会治理、交通拥堵治理、贫困问题治理、生态环境治理、功能疏解与人口治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治理、“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治理、公民参与特大城市治理等当前引人关注的问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简 介:本书以深入的实证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三种类型农村社区治理改革的比较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如何实现有效治理诸问题。书中用“自上而下”的视角对三类农村社区治理改革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对社区建设及其治理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居民的“所思、所盼、所想”进行客观总结,提出了农村社区治理迈向现代化治理新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 李增元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简 介:在新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本书从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围绕空间分工、专业化和集聚经济三个紧密相关的概念,构建了空间分工理论框架,考察了中国城市空间分工和专业化特征,分析了空间分工、专业化与集聚经济效应的关系,进一步解释和检验了集聚经济的多维性。本书丰富了区域分工和集聚经济的理论研究,得到了一些对中国区域和...

作者: 苏红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简 介:本书一方面尝试探究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提出了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的假说,为绿色城镇化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就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进行了深入思考,包括绿色城镇化和绿色城市的基本内涵、绿色城市建设和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构建城镇化绿色治理体系的建议等,对当前中国推进生...

作者: 张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简 介: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社会和谐和全面繁荣的必由之路,也是将“中国梦”变为现实的根本举措。本书深刻反思了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基本特征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探讨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基础、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重点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的趋势、近中期目标和重点任务,研究了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强调以人为本...

作者: 魏后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简 介:本书是从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视角,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围绕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对城镇化健康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城镇化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学思考、城镇化发展的新思维、城镇化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城镇化体制机制协同创新、产业协同与城镇化发展、产业新城的建设、生态城镇化、智慧城镇化。

作者: 曲峰庚 董宇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