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322

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图书

Report on Agricultural Modenization in Gansu (2019)

SSAPID:101-9797-5602-09
ISBN:978-7-5201-4650-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首部由专业研究机构编创完成的省级农业现代化研究报告。全书按照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支柱”谋篇布局,以评估现状、分析原因、预测走势、提出对策为基本框架,集成18篇专业研究报告,系统分析了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探索研究了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重大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
编 辑:陈晴钰;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Abstract

 法律声明

 《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前言

 Ⅰ 总报告

  G.1 协调发展视域下的甘肃农业现代化态势与展望

   一 选题背景:协调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二 甘肃省农业概况

    (一)基本形势

    (二)主要成效

     1.农业发展基本面持续向好

     2.特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3.农业绿色发展形势喜人

     4.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模式健康成长

   三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

    (一)产业体系

     1.特色农业的产业化

     2.农产品加工业

     3.戈壁农业

     4.农业新业态

    (二)生产体系

     1.农业科技化

     2.农业良种化

     3.农业机械化

     4.农业信息化

     5.农产品优质化

     6.农业绿色化发展

     7.一二三产业融合

    (三)经营体系

     1.农业人力资源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农业品牌化

     4.农地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

     5.农业社会化服务

    (四)全省各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算

   四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态势分析

    (一)发展优势

     1.自然优势

     2.区位优势

     3.科技资源优势

    (二)发展劣势

    (三)挑战与机遇

   五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展望

    (一)用“新思维”谋划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

     1.产业化思维

     2.绿色化思维

     3.差异化思维

     4.创新性思维

     5.非均衡发展思维

     6.后发赶超思维

    (二)主要举措

     1.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奠定制度基础

     2.增加农业支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3.拓展人力资源,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4.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推广服务体系

     5.加快两个“三品一标”建设

   六 结语

 Ⅱ 产业体系篇

  G.2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报告

   一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动态

    (一)国外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动态

     1.产业化经营模式

     2.社会化服务保障

     3.农业科技转化

     4.教育推广体系

    (二)国内特色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动态

     1.山东寿光蔬菜

     2.云南花卉

     3.内蒙古奶业

   二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一)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概况

    (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

    (三)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

    (四)草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五)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状

    (六)优质林果产业化发展现状

    (七)制种产业化发展现状

   三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小、同质化明显,标准化程度低

    (二)农业合作组织管理简单粗放,成效不明显

    (三)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带动辐射能力不足

    (四)产业链简短,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有待开发

    (五)流通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现代市场要求

    (六)质量标准与监管体系不健全,生态农业发展亟待加强

   四 甘肃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根基

    (二)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催生内在发展动力

    (三)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四)健全土地流转、金融投资、保险服务体系,保障农业经营需求

    (五)完善质量标准与监管体系,打造过硬品牌优势

  G.3 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动态

    (一)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快速发展,呈现持续稳中向好态势

    (二)食品工业领域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三)食品行业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

    (四)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五)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发展

    (六)农产品加工行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 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甘肃省农产品加工行业现状

     1.生产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加工转化能力稳步提升

     2.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效果显著

     3.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

     4.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不断增强

    (二)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初加工仍占主导地位,高值化加工产品比重偏低

     2.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食品工业产值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悬殊

     3.新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不足,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较低

     4.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程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5.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滞后,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尚不明显

   三 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探讨

    (一)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缩短与国内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发展重点及布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四)引导绿色加工生产,提高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

    (五)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将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

  G.4 甘肃戈壁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戈壁农业的概念

    (一)概念的提出

    (二)概念的内涵

    (三)概念的进一步完善

    (四)科学界的预判

   二 戈壁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

    (一)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引进

    (二)有机无土栽培技术的示范

    (三)非耕地概念的提出与集成示范

   三 戈壁农业发展优势及现状

    (一)耕地资源利用现状

    (二)戈壁荒漠等非耕地现状

    (三)设施农业具备先期发展的条件

    (四)甘肃省戈壁农业发展现状

   四 甘肃省戈壁生态农业发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设计建造不同生态区适用的低成本温室

    (二)槽式栽培的水肥供给方式与基质后期营养衰减

    (三)袋式栽培的适宜袋型选择

    (四)适宜不同蔬菜栽培的袋式规格及养分供给

    (五)适宜不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引进与选育

   五 甘肃省戈壁生态农业推进措施

    (一)组建戈壁农业创新团队及产业联盟

    (二)健全戈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三)提升队伍素质,健全戈壁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戈壁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G.5 甘肃省农业新业态发展研究报告

   一 发展背景及意义

    (一)发展背景

    (二)发展意义

     1.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是适应居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2.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是提高农业比较收益的有效途径

     3.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

     4.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是吸纳和融合配置城乡多元劳动力与人才资源的有效方式

     5.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是维护、建设乡村生态环境的有力保障

   二 甘肃省农业新业态发展情况

    (一)甘肃省农业新业态发展特征

     1.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好

     2.产业关联性强、附加值高

     3.产业引领作用大

     4.服务化特征明显

    (二)甘肃省农业新业态发展类型

     1.戈壁农业

     2.乡村旅游

     3.农村电商

     4.农村养老服务

     5.创意农业

     6.乡村共享经济

   三 甘肃省农业新业态的政策支持

    (一)宏观指导性政策

    (二)项目资金投入

    (三)行业规范制定

   四 典型案例及启示

    (一)省外典型案例

     1.吉林省通榆县——农村电商

     2.福建省——休闲农业

     3.山东寿光—智慧农业

    (二)省内典型案例

     1.武威市凉州区——戈壁农业实践

     2.榆中县李家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

    (三)未来农业新业态发展的路径启示

   五 农业新业态发展中的问题

    (一)新型专业经营主体发展不足

    (二)利益联结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经营方式粗放

    (四)投入机制不完善

    (五)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六)扶持政策尚不到位

   六 发展对策建议

    (一)积极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不断完善农业新业态发展利益联结机制

    (三)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四)积极培育农业新业态发展专业人才

    (五)加大政府扶持政策投入力度

  G.6 甘肃省农业科技化发展研究报告

   一 甘肃农业发展概况

    (一)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二)特色产业成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撑

    (三)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和装备水平有了新提高

    (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

   二 科技是全省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与创制利用

    (二)选育了一批抗逆优质品种

    (三)形成了一批抗旱增粮的重大技术

    (四)农业高效节水与装备研发取得新进展

    (五)推广应用了一批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六)集成了一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

    (七)熟化了一批农业机械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三 甘肃农业科技化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新时代甘肃农业面临的重大变化及挑战

    (二)甘肃农业科技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甘肃农业科技化发展展望

    (一)紧密结合省情,抓住一个根本问题

     1.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

     2.打造科技产业联合体,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见效

     3.落实绩效激励,明确科技评价标准

    (二)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实现双轮驱动

     1.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实现“三个跨越”

     2.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重点调动“三个积极性”

    (三)围绕农业重大需求,紧紧把握三大战略重点

     1.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科技布局

     2.创新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

     3.贯通“三大体系”实现“三级跳”

    (四)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落实四项重大任务

     1.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培育一批重大突破性新品种

     2.建立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体系

     3.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模式集成

     4.加强农产品储运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及设备研发

 Ⅲ 生产体系篇

  G.7 甘肃省农作物良种化发展研究报告

   一 甘肃省主要作物育种技术发展历程

   二 甘肃省作物良种化对农业产量增长的贡献

   三 甘肃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化程度

   四 甘肃省农业生产良种化存在问题

    (一)品种创新方面

     1.理念创新不足

     2.资源储备不足

     3.育种针对性不强

    (二)良种生产推广方面

     1.种业基础建设滞后

     2.种业发展后劲不足

     3.对农作物常规种子生产经营重视不够

    (三)农业生产条件有待改善

   五 推进农业良种化进程,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强化品种创新

    (二)提升种子产量质量

    (三)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四)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五)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G.8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报告

   一 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国内农机化发展现状

     1.概况

     2.购机补贴政策

     3.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

     4.科研投入和成果

     5.农机工业发展

     6.绿色农机化、智能农机化

    (二)与国外农机化发展的差距

     1.机械化水平低,种植成本高

     2.农机装备不足与结构不合理

     3.农民技术素质较低

     4.研发能力差距较大

     5.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需加大

   二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一)甘肃省农业装备水平概况

     1.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2.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规范实施

     3.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

     4.农机合作社建设成效明显

     5.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

    (二)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概况

    (三)甘肃省农机制造企业概况

    (四)甘肃省农机学科发展概况

     1.学位授权点与人才培养

     2.科研平台

     3.科研情况

   三 甘肃省农机化发展目标及存在的差距

    (一)发展目标

    (二)面临的挑战

     1.耕地细碎化与机械化作业不相适应

     2.农机装备不足与结构不合理

     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低

     4.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不高

     5.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缓慢

     6.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7.农机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甘肃省农机化发展对策

    1.加强农机化基础建设,努力改善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条件

    2.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3.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

    4.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育壮大全程机械化的生产主体

    5.深入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健全农机管理体系,加强农机专业实用人才培养

    6.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农机研发与制造水平

    7.持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

  G.9 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技术研发要点

   一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一)涉农网站建设

    (二)涉农信息系统建设

    (三)智慧农业与物联网应用

    (四)农业大数据应用

   三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一)电子商务示范县城市、示范基地、示范县等多种项目积极开展

    (二)甘肃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效显著

    (三)农村电子商务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

    (四)甘肃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不断创新

   四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12316三农服务热线”

    (二)益农服务平台

   五 网络扶贫

   六 农业信息应用典型案例

    (一)“三农服务热线”+特色产业模式

    (二)甘肃良源公司“基地+贮藏+电子商务+物流”苹果产业发展模式

    (三)陇西县“新媒体+App”模式

   七 甘肃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化经费投入不足

    (二)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整合程度低

    (三)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

   八 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发展要点

    (一)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标准研究

    (二)农业信息综合感知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三网融合平台研究

    (四)特色农产品精细化管理和质量追溯研究

    (五)基于物联技术的农产品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G.10 甘肃省质量兴农研究报告

   一 质量兴农发展动态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平稳向好

    (二)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三)体系队伍基本构建

    (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明显

   二 甘肃省质量兴农现状

    (一)甘肃省农产品质量总体现状

    (二)农业标准化生产现状

     1.标准制修订进程明显

     2.标准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三品一标”总量稳步提高

    (三)农产品品牌培育现状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现状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逐渐增强

     2.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进程加快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现状

    (六)化肥农药减施成效显著

   三 甘肃省质量兴农存在问题及科技需求

    (一)甘肃省质量兴农存在主要问题

     1.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不完善

     2.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不足

     3.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步伐缓慢

     4.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控技术薄弱

     5.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有待完善

     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二)甘肃省质量兴农工作科技需求

     1.名特优新农产品标准制修订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3.特色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研究

     4.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

     5.优化追溯数据库平台建设和管理

     6.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控技术研究

   四 质量兴农未来发展方向

    (一)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助推质量兴农

     1.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2.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

     3.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

     4.加快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团队与平台建设

    (二)加强科技创新,助推质量兴农

     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技术研究

     2.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3.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研究

     4.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

     5.特色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和特质性营养成分研究

     6.名特优新农产品包装标识研究

  G.11 甘肃省绿色兴农研究报告*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概要

   二 甘肃农业绿色发展成效

    (一)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二)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基本形成

    (三)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1.农业用水

     2.土地资源

    (四)农业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推进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效果明显

     2.农药、化肥用量明显降低

     3.畜禽污染治理、地膜回收、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

    (五)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格局基本形成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三 甘肃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绿色发展意识有待提升

    (二)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动能不足

    (三)农业资源日趋紧张的局面还未缓解

    (四)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五)生态环境治理困难较大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四 甘肃省农业绿色化发展思路

    (一)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

     2.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技术体系

     3.拓展农业生态功能,促进产业绿色融合发展

    (二)构建绿色农业生产体系

     1.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

     2.创新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推行清洁化生产

     3.加强标准化生产示范,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

    (三)构建绿色农业经营体系

     1.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2.健全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市场主体服务能力

     3.完善绿色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五 保障措施

    (一)制定和完善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二)构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绿色发展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四)构建“互联网+”绿色农业体系

  G.12 甘肃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

   一 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1.强化规划引领和制度保障

     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3.农村集体土地改革试点工作有续推进

     4.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二)产业内涵日益丰富,多业态蓬勃发展

     1.纵向延伸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2.横向拓宽产业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

     3.促进产业价值链向高端环节拓展,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4.深化产业内部融合,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三)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拉近城乡距离

     1.甘肃省大力推进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应用,提升现代农业智能化水平

     2.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流通模式快速崛起

    (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示范带动作用增强

    (五)公共服务支撑有力,引导要素集聚

   二 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主要发展模式和特点

    (一)产业集聚型融合

    (二)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三)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

    (四)技术渗透型融合

    (五)产业循环型融合

   三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层次较低

    (二)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实力较弱,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够突出

    (三)农村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约束

    (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四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多层次提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二)多元化培育农业融合主体

    (三)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加强产业融合政策支撑体系

    (五)完善农村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体系

  G.13 甘肃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

   一 引言

    (一)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进展

   二 甘肃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一)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2.指标体系构成及权重的确定

     3.指标内涵、计算方法及资料来源

     4.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目标值的确定

    (二)评价方法

     1.评价模型

     2.数据标准化

    (三)评价结果

     1.甘肃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2.甘肃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类

   三 甘肃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评价

    (一)甘肃14市州农业现代化处于发展或转型跨越发展阶段

    (二)甘肃省各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相对劣势分析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Ⅳ 经营体系篇

  G.14 甘肃省人力资源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 甘肃省人力资源现状

    (一)人力资源总体文化素质偏低

    (二)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普遍缺乏

    (三)人力资源向省外的迁移比较严重

    (四)人力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

   二 人力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甘肃的发展前景对人才难以产生内聚力

    (二)现有人才得不到充分利用而缺乏活力

    (三)人力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三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效及不足

    (一)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成效

    (二)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四 人力资源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典型案例

    (一)甘肃农业大学“两院”模式

    (二)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五 优化人力资源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创造科技人才发展的宏观环境

    (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的评价管理体系

    (三)进一步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

    (四)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力度

    (五)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六)积极打造农业科技人才的品牌效应

  G.15 甘肃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报告

   引言

   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类及其功能定位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分类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

     1.家庭农场

     2.农民合作社

     3.农业企业

   二 甘肃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一)甘肃省农业企业发展现状

     1.龙头企业数量增加,固定资产及销售收入稳步上升

     2.龙头企业行业分布及地区分布情况

     3.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点

      (1)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较强

      (2)农产品初加工能力较强,产业链逐步延伸

      (3)农产品仓储条件改善,物流设施基本满足需求

      (4)“产学研”合作是企业获取技术的主渠道

     4.甘肃省农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

      (2)农业企业在农业产业化领域的行业分布不平衡

      (3)农业企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4)企业品牌知名度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

    (二)甘肃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1.甘肃省家庭农场发展特点

      (1)数量快速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2)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3)行业分布集中,趋同性明显

     2.甘肃省家庭农场发展的适度规模

    (三)甘肃省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

     1.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

     2.目前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措施探讨

    (一)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环境

    (二)创新土地流转模式,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

    (四)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五)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

  G.16 甘肃省品牌强农研究报告

   一 引言

   二 国外农产品品牌发展案例

    (一)日本“品牌农业”发展经验

    (二)法国农产品品牌认证管理

    (三)美国的品牌专业化发展

   三 国内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一)品牌顶层设计初步成型

    (二)品牌发展环境基本形成

    (三)“三品一标”认证制度逐步规范

     1.无公害农产品

     2.绿色食品

     3.有机产品

     4.地理标志农产品

    (四)品牌农产品增长迅速

    (五)品牌营销方式丰富

   四 甘肃省品牌农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1.“三品一标”发展迅速,但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

     2.品牌意识增强,但发展不平衡

     3.农业品牌知名度提升,但市场影响力不高

     4.市场营销方式多样,但品牌培育保护制度缺位

     5.政策环境利好,但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优势与劣势

     1.优势

     2.劣势

   五 对策建议

    (一)做好品牌发展规划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完善品牌培育和品牌保护机制

    (四)助力农业经营主体水平提升

    (五)加强品牌发展技术支撑

  G.17 甘肃省农地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一 研究源起

   二 甘肃省农地制度改革和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地制度改革现状

     1.农地制度改革与土地流转

     2.农地流转推进的特征演变

     3.土地经营模式

    (二)甘肃省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1.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实力

     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三 甘肃省农地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困境

    (一)农地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型

     2.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市场发育

     3.迁出区建设与农地开垦

    (二)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贫困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差距悬殊

     3.集体经济组织负担过重

     4.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才缺乏

   四 甘肃省农地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农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

     1.尊重农民土地配置的自由选择

     2.完善针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措施

     3.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集约

     5.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

    (二)进一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建议

     1.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2.充实组织管理人才队伍

     3.完善外部制度环境

  G.18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研究报告

   一 甘肃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状况

    (一)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情况

     1.农村道路建设

     2.水利及配套设施建设

     3.农村电力、通信和信息服务

     4.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服务

    (二)财政、金融支农情况

     1.财政支农

     2.金融支农

      (1)农村万人金融业法人单位拥有数

      (2)人均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

    (三)农业科技与技术推广服务情况

     1.农业技术研发

     2.农业教育培训

     3.农业技术推广

    (四)机械化与病虫害防治服务情况

     1.农业机械化

      (1)单位土地农用机械总动力

      (2)万人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人员拥有量

      (3)作物机械化作业率

     2.病虫害防治

    (五)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服务情况

     1.农产品加工服务

     2.农产品批发零售服务

     3.农产品运输、仓储服务

   二 甘肃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评价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指标权重赋值和数据处理

     1.指标权重赋值

     2.数据处理

      (1)缺失数据填补

      (2)无量纲化处理

    (三)综合指数测算及结果分析

     1.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发展指数

     2.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发展指数

     3.机械化与病虫害防治服务发展指数

     4.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服务发展指数

     5.财政金融支农发展指数

     6.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综合指数

   三 结论与建议

 主要编撰者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摘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路径,是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要选择。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和基础。本书从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谋篇布局,客观分析了甘肃省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生产力提升、生产关系完善等方面的总体状况,总结梳理了发展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和建议。全书分为总报告、产业体系篇、生产体系篇和经营体系篇四大部分,共计18篇研究报告。总报告基于协调发展的视角,探讨了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整体趋势,在对甘肃农业现代化实践探索成果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厘清影响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与思路,提出了欠发达地区用新思维谋划现代农业的策略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建议。产业体系篇以甘肃省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戈壁农业、农业新业态、农业科技化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着眼于把优势做强、把产业做大、把链条做长、把质量做优、把效益做高的目标,探讨切实增加特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方略。生产体系篇以甘肃农业良种化、机械化、信息化、优质化、绿色化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为主线,结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分析了发展动态、本省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发展思路和措施建议。同时,参照“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甘肃省及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各市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评价。经营体系篇从人力资源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品牌化发展、农地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条件及状况,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本书所用的研究资料和数据主要来自各报告作者在研究工作中的积累,同时引用了甘肃省各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还参考了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成果。旨在通过研究,提供事实充分、分析透彻、结论可靠、对策具体的权威性理论研究成果,使之成为各级党政机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了解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全貌、开展民主决策、科学研究的参考书。

甘肃省统计局:《甘肃发展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柯炳生:《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2期。

吕文广:《西部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模式选择》,《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沈贵银、张雯丽:《新常态、新趋势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代经济探讨》2016年第2期。

魏胜文、乔德华、张东伟主编《甘肃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魏胜文、乔德华、张东伟主编《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叶金波:《甘肃农业现代化对策研究》,《生产力研究》2018年第6期。

张东伟:《新时代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探析》,《甘肃农业科技》2017年第12期。

张东伟、刘锦晖:《以“三变”改革推进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甘肃农村工作》2018年第4期。

陈名:《云南花巧产业发展优势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甘肃省人民政府:《小土豆做出大文章——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回顾》,http://www.gansu.gov.cn/art/2017/11/3/art_35_325583.html。

甘肃省统计局:《2017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gstj. gov.cn/HdApp/HdBas/HdClsContentDisp.asp?Id=12846。

郭生河:《国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及启示》,《福建农业科技》2012年第1期。

李晓蕾:《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刘娜:《内蒙古奶业发展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盛军峰、贺建峰:《国内花卉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区域比较研究》,《云南科技管理》2002年第6期。

唐邦勤:《国外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农业》2008年第5期。

王娜:《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王娜、孙帮俊:《国外财政支农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0期。

魏建美、李庆、卢慧、万余花:《特色农业发展背景分析及经验启示——基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视角》,《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7期。

魏胜文、乔德华、张东伟主编《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徐雪高、张照新、武文:《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减贫案例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张杰:《内蒙古乳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赵保佑、张成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郑江波、崔和瑞:《中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模式比较及借鉴》,《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1期。

《2014中国定西马铃薯博览会10月10日举办》,《兰州日报》,http://rb.lzbs.com. cn/html/2014-09/27/content_1354320.htm。

《甘肃打造10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中国三农网,https://www.zg3n.com.cn/article-53693-1.html。

《甘肃启动林业科技扶贫促多领域产业“开花结果”》,搜狐网,http://www. sohu.com/a/151657930_119689。

《内蒙古做强乳业正当时》,中国食品报网,http://www.cnfood.cn/difangxinwen125487.html。

《云南:擦亮“云花”品牌鲜切花产值全球第二》,人民网,http://yn.people.com.cn/n2/2018/0719/c378439-31832717.html。

《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将于9月16至17日举行》,中国中小企业天水网,http://www.smets.gov.cn/news/qxbd/2010/913/1091382045H35F4H3FCF4BHG6H8F61_2.html。

程玉桂:《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识别及实现路径研究——基于江西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程郁、刘明国、周群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的效果及完善措施》,《经济纵横》2017年第4期。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甘肃省“十三五”消费品产业发展规划》,2016。

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十三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2017。

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2018。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工业发展报告(2015)》,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工业发展报告(2016)》,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2016。

胡晓宇、吴迪、钱贵霞:《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空间集聚——基于上市公司的分析》2018年第3期。

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16)》,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李含琳:《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对策探讨》,《甘肃农业》2014年第22期。

农村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15)》,农业部网站,2015-05-14。

农业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2016。

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16)》,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报告》,《中国信息报》2018年5月21日第007版。

青石:《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持续稳中向好》,《农机市场》2018年第3期。

魏国强:《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思考》,《种业导刊》2018年第1期。

吴云青:《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时代农机》2018年第1期。

许为鲸:《农产品贮藏加工现状和发展趋势》,《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第1期。

柴再生、张国森、余宏军:《西北戈壁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甘肃农业科技》2011年第3期。

陈城:《钱学森构想沙产业》,http://www.wwmm.cn/showpost.asp?action=next&id=1252。

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ypcgb/qgnypcgb/201712/t20171215_1563539.html。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http://www.mlr.gov.cn/zwgk/zytz/201410/t20141017_1332632.htm。

何成军:《砂石地上绘出循环经济新画卷》,https://www.toutiao.com/i6446938843 680604685/。

黄利:《宁夏非耕地日光温室结构与建造现状及对策探讨》,宁夏大学硕士论文,2013。

蒋卫杰、邓杰、余宏军:《设施园艺发展概况、存在问题与产业发展建议》,《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第17期。

刘凤之:《加快我国非耕地高效农业发展》,《中国产经》2011年第8期。

马寿鹏:《肃州区非耕地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6。

马彦霞:《日光温室番茄栽培基质的根际环境及化感作用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3。

蒲兴秀:《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宋洪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12月5日。

王晓巍、张玉鑫、马彦霞、蒯佳琳、张俊峰:《甘肃省设施蔬菜产业绿色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蔬菜》2018年第9期。

张革文:《酒泉非耕地设施农业成农民增收新途径》,《甘肃日报》2017年2月23日。

张万宏:《文化旅游业居全省十大生态产业首位》,《兰州日报》2019年1月5日。

张瑜:《“西部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7年第16期。

张震、刘学瑜:《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15年第5期。

左可贵:《西北六省非耕地农业开发制约因素及市场战略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http://www.gansu.gov.cn/art/2017/8/17/art_4827_319513.html。

《河西走廊》,https://baike.so.com/doc/332047-351628.html。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http://www.ndrc.gov.cn/fzgggz/ncjj/zhdt/201202/W020120227409093975808.pdf。

艾琳:《我市创意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兰州日报》2016年2月26日。

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中国发展观察》2015年第2期。

戴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融合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赤峰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戴天放:《农业业态概念和新业态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初探》,《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第2期。

关宇、王先杰、王洪成:《观光农业发展初探》,《北方园艺》2014年第4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4期。

韩长赋:《在2017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上的讲话》,《农民日报》2017年4月13日。

韩晓莹:《演进式视角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国式探索》,《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5期。

洪文泉、薛砚:《甘肃省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甘肃日报》2018年8月21日。

黄祖辉:《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增加农民收益》,《农民日报》2015年8月14日。

姜长云:《日本的“六次产业化”与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3期。

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中州学刊》2016年第5期。

景建军:《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经济问题》2016年第1期。

李俊岭:《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3期。

李瑞芳:《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创意农业发展对策》,《新疆农垦经济》2010年第4期。

李玉磊、李华、肖红波:《国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世界农业》2016年第6期。

厉无畏、王慧敏:《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2期。

梁宝锋:《发展休闲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河南农业》2011年第11期。

梁伟军:《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第4期。

林茜:《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农业经济》2015年第9期。

刘海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案例研究》,《经济纵横》2016年第10期。

刘明国:《务实求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民日报》2015年11月28日。

芦千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述评》,《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4期。

吕新海:《文化创意农业——新形势下的文化产业与创意农业的结合》,《现代交际》2012年第12期。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5期。

马振晶:《从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看戈壁农业发展前景——戈壁农业发展理论再探》,《发展》2018年第4期。

宋洪远:《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中国农村经济》2016年第10期。

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8期。

孙勇、张黎升、何峰:《农业也玩共享经济》,《甘肃农业》2018年第4期。

唐园结、李炜等:《甘肃河西走廊创新发展戈壁农业观察》,《农民日报》2018年2月28日。

田伟利、宁碧波、吴冠岑:《我国新型业态农业概念及发展路径的探讨》,《农业经济》2015年第1期。

王斌:《甘肃: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 加紧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8月28日。

王生林、刘霞:《兰州市创意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甘肃科技》2016年第15期。

吴晓燕、鲁明:《甘肃榆中:西部乡村的“田园综合体”》,《农民日报》2017年11月2日。

夏英:《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分析》,《黑龙江粮食》2017年第4期。

徐俊勇:《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甘肃日报》2018年1月29日。

徐绍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济日报》2016年1月23日。

严存义:《搭上电商致富的快车》,《甘肃日报》2016年11月1日。

杨小亮、高志科、杨文元:《日本农业“一村一品”及产业化发展对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启示》,《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0期。

杨晓娜:《河南省农业新业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河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俞海滨:《旅游业态创新发展研究进展》,《旅游论坛》2011年第6期。

张陇堂:《甘肃走出特色旅游扶贫路》,《中国旅游报》2017年11月3日。

张威:《旅游业态演化与商业模式创新》,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赵霞、韩一军、姜楠:《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4期。

郑明高:《产业融合: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陈诗波:《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思考——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粮食增产增效的路径选择》,《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第27期。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http://www.gansu.gov.cn/art/2016/8/19/art_4827_283810.html,2016年8月19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甘政办发)〔2016〕110号),http://www.gansu.gov.cn/art/2016/8/2/art_4786_281993.html,2016年8月2日。

李仕宝、孟洪、饶智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技需求分析与对策建议》,《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14期。

李文卿:《2012年甘肃科技发展报告》,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李文卿:《2013年甘肃科技发展报告》,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李文卿:《2014年甘肃科技发展报告》,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李文卿:《2015年甘肃科技发展报告》,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李文卿:《2016年甘肃科技发展报告》,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李文卿:《2017年甘肃科技发展报告》,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廖西元:《支撑引领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日报》2017年10月11日。

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农村工作通讯》2018年第4期。

信乃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持续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科技管理》2012年第3期。

张红玉:《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思考》,《农业经济》2018年第8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年2月20日。

常宏:《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四化”基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甘肃农业》2014年第8期。

崔世友:《作物品种改良的回顾与展望》,《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7期。

李永祥:《中国玉米品种改良及其种质基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年第3期。

任静:《种业出口贸易与育种技术创新的关系》,《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第4期。

王志伟:《云南省小麦主栽品种产量改良遗传进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32期。

曾波:《近30年来我国水稻主要品种更新换代历程浅析》,《作物杂志》2018年第3期。

张园:《黄土高原沟壑区小麦品种产量结构的遗传改良及品质性状的演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张泽民:《河南省1963~1993年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遗传增益》,《作物学报》1998年第2期。

中国农技推广编辑部:《农业部组织实施新一轮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工作》,《中国农技推广》2017年第5期。

安世才、盛国成、袁明华:《对甘肃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探讨》,《农业机械》、2014年第5期。

白学峰、鲁植雄、常江雪、戚锁红、刘奕贯:《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农机化研究》2017年第10期。

程兴田:《对甘肃省农机工业的浅析及思考》,《农机质量与监督》2015年第6期。

《甘肃省“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http://www.gsny.gov.cn/apps/site/site/issue/zfxxgk/xxgkml/ghjh/2017/02/22/1487745990508.html,2017年2月22日。

贾怀德:在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报告,2018。

雷高宁:《甘肃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及其影响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南农:《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南方农机》2018年第9期。

郑晓莉:《甘肃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年第14期。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及借鉴》,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农业机械化研究文选(2017)》,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苟斌强等:《天水市智慧农业发展对策探析》,《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年第20期。

财政部、工信部:《关于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的通知》,2018。

戴正宗:《打造电信普遍服务“升级版”》,《中国财经报》2018年7月27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

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

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5~2017年)》,2015。

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2014。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2016。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

国务院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

国务院等:《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2016。

胡圣方:《甘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载《甘肃商贸流通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农业部:《“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规划》,2017。

秦春林:《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甘肃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孙正丽:《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腾达益农信息网:《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腾达益农信息社》,《农业工程技术》2018年第6期。

许尔君:《甘肃电商扶贫成效调查与分析(2014~2016)》,《甘肃商贸流通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严存义:《打造贫困群众脱贫新引擎》,《甘肃日报》2018年11月18日。

张立华等:《甘肃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年第20期。

中央网信办等:《加快实施网络扶贫行动》,2016。

钟永玲等:《从“地里刨食”到“网上淘金”——甘肃省“互联网+”产业扶贫模式与思考》,《农村工作通讯》2017年第11期。

陈晓华:《我国质量兴农工作的总体形势及工作重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年第2期。

陈燕霞:《农业投入品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浅议》,《南方农业》2017年第11期。

甘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甘肃省“三品一标”工作发展报告》,《中国绿色农业发展研究报告(地区篇)》2018年。

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201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2018。

葛成莉等:《绿色崛起视域下甘肃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路径》,《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1期。

韩长赋:《大力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日报》2018年2月27日第1版。

韩娟等:《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功能风险评估研究方向探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6年第2期。

金芬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及突破方向》,《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7年第3期。

金书秦等:《2016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结果评估》,《环境保护》2018年第1期。

黎志如:《甘肃省农业地方标准现状及问题浅析》,《甘肃农业》2018年第15期。

李慧:《我们这样守护农产品安全》,《光明日报》2018年01月29日第10版。

李庆江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路径研究》,《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8年第4期。

刘贤金:《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体系研究》,《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年第2期。

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2017年。

农业农村部:《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2018年。

肖静:《农业标准化发展对策探析》,《中国农业信息》2017年第27期。

徐建华:《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促乡村振兴》,《中国质量报》2018年2月12日第4版。

赵婷婷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年第3期。

车宗贤、于安芬、李瑞琴等:《河西走廊绿色农业循环模式研究》,《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年第4期。

段禄峰:《国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世界农业》2015年第9期。

甘肃农村年鉴编委会:《甘肃农村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甘肃省水利厅:《2017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http://www.gssl.gov.cn/xxgk/gkml/slgw/?id=92。

龙文军、郑立平:《农业保险与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期。

路日亮、袁一平、康高磊:《绿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范式转型》,《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穆艳杰、魏恒:《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潘丹:《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养殖企业污染治理政策选择行为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3期。

唐安来、蔡雪芳、郑斌:《绿色农业是江西发展现代农业的最佳选择》,《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第6期。

魏胜文:《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的价值和特点》,《甘肃农业科技》2018年第4期。

魏胜文、乔德华、张东伟:《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翁伯琦:《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闽北日报》2017年10月17日第008版。

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0期。

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经济问题》1982年第11期。

于法稳:《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动因、核心及对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5期。

郑微微、沈贵银:《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8年第4期。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2016。

曹学伟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一二三产业融合与日本六次产业化比较研究》,《今日科苑》2018年第7期。

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8。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印发甘肃省贫困村农民合作社三年全覆盖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2018。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肃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6。

甘肃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甘肃日报》2018年4月1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4期。

李珂:《推进“互联网+农业”激发农业基地创新发展》,《农业科技通讯》2018年第3期。

卢曦等:《集体土地权能实现和城乡共赢之路——甘肃省陇西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调查》,《中国仓储部土地》2017年10期。

宋振峰:《“一村一品”鼓起农民钱袋子》,《甘肃日报》2018年2月14日。

苏毅清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8期。

孙海峰:《谱写农业发展华彩乐章——2017年甘肃省农业工作综述》,《甘肃日报》2018年1月13日。

覃朝晖等:《产业融合视角下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借鉴》,《世界农业》2016年第6期。

王乐君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6期。

王南南:《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魏胜文等:《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赵霞等:《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4期。

宗锦耀等:《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市场周刊》2018年第1期。

陈春霞:《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述》,《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6期。

陈江涛、张巧惠、吕建秋:《中国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年第2期。

陈强强、孙小花、吕剑平、李新文:《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制约因子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3期。

杜国明、周圆、刘阁等:《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年第5期。

杜宇能、潘驰宇、宋淑芳:《中国分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评价——基于各省份农业统计数据》,《农业技术经济》2018年第3期。

傅晨:《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1999~2007》,《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5期。

高芸、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综述》,《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年第3期。

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年第2期。

刘巽浩、任天志:《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持续化指标体系的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年第5期。

刘养卉、龚大鑫、窦学诚:《甘肃省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聚类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年第4期。

吕珂等:《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34期。

吕文广:《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测度及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梅方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调研世界》1999年第11期。

潘竟虎、石培基:《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的ESDAGIS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0期。

单胜道、黄祖辉:《农业现代化模糊综合定级法研究——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农业技术经济》2000年第6期。

单玉丽:《福建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与发展构想》,《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年第3期。

汤瑛芳、张正英、白贸兰、高军、张绪成:《甘肃14市州“十二五”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域》2018年第10期。

王国敏、周庆元:《我国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经济纵横》2012年第2期。

王美青、卫新、徐萍等:《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综合评价》,《农业经济》2009年第5期。

王淑英:《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8期。

文化、姜翠红、王爱玲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与调控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2期。

吴丹、王亚华、马超:《北大荒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发展模式与进程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年第3期。

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第6期。

辛岭、王济民:《我国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基于全国1980个县的实证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年第6期。

徐星明、杨万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第5期。

徐贻军、任木荣:《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经济地理》2009年第7期。

杨宏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测研究综述》,《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张爱华、刘燕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基于甘肃省数据实证分析》,《经济论坛》2016年第8期。

张航、李标:《中国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农村经济》2016年第12期。

赵颖文、吕火明:《四川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农业经济与管理》2018年第4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农业现代化理论与政策创新团队:《全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方案》,2016年。

钟丽娜、李松柏:《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1期。

陈宗彤:《甘肃省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发展战略和模式的探讨》,《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韩临广、董国英、马瑛:《“十二五”甘肃农业发展成就回顾》,《甘肃农业》2015年第12期。

巨欢:《甘肃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李丽君:《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研究》,《调查研究》2012年第2期。

李晓敏:《甘肃省农业科技培训现状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牛胜强:《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张东伟:《新时代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探析》,《甘肃农业科技》,2012年第12期。

张俊茹、于玲:《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影响分析》,《经济论坛》2013年第4期。

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曹茸、宋修伟:《发展家庭农场:意义重大难题待解》,《农家顾问》2013年4期。

陈建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农民日报》2012年7月21日。

陈瑜、姚丽娟:《甘肃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与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程鸿飞、彭丹梅:《大力发展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日报》2013年4月18日。

杜志雄:《家庭农场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构》,《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Z1期。

杜志雄、刘文霞:《家庭农场的经营和服务双重主体地位研究》,《理论探讨》2017年第2期。

郭家栋:《中国家庭农场发展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

郭庆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功能定位及成长的制度供给》,《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第3期。

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0期。

孔祥智:《“模板”之外的合作社还是合作社吗?》,《农民日报》2018年11月5日。

李俏:《家庭农场发育的内在机理、政策演化与推进策略》,《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第22期。

刘孟山:《构建以品牌为核心纽带的合作社发展模式》,《农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

毛晓雅:《聚力合作社质量提升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农民日报》2018年10月22日。

农民日报编辑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农民日报》2012年12月21日。

农民日报编辑部:《抓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项战略任务》,《农民日报》2017年6月6日。

农民日报评论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民日报》2012年11月24日。

姚丽娟、王铁、陈瑜:《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调查分析》,《甘肃农业》2013年第21期。

张红宇:《抓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日报》2017年4月8日。

张世云:《创新完善利益共同体提升小农发展能力》,《农民日报》2018年9月8日。

张学胜、杨加法、朱爱国:《家庭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途径》,《农民日报》2012年10月20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农民日报》2017年6月1日。

朱文:《西北地区农户土地流转现状剖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全文)》,http://www.moa.gov.cn/ztzl/yhwj2018/zyyhwj/201802/t20180205_6136410.html。

《比盈品牌,中国农业行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财经频道,http://finance.stock。

常瑾、王建平:《甘肃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北京农业》2013年第12期。

陈雷、姜海、孙佳新等:《农业品牌化的建设路径与政策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2期。

陈磊、姜海、孙佳新、马秀云:《农业品牌化的建设路径与政策选择——基于黑林镇特色水果产业品牌实证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第3期。

韩长赋:《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日报》2018年2月27日。

韩志辉:《基于产业价值角度的蔬菜品牌提升之道》,《蔬菜》2017年第11期。

李朝民:《农业品牌建设硕果盈枝》,《农民日报》2015年12月15日。

林荣清:《国内外品牌农业研究综述》,《江西农业学报》2013年第7期。

刘鑫淼:《农业品牌如何实现价值升级》,《农产品市场周刊》2018年3月23日。

刘雪飞、胡胜德:《国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世界农业》2014年第6期。

陇原渔夫:《我国品牌农业起步晚、发展快、潜力大》,http://blog.sina.com。

娄向鹏:《品牌农业2大特产:让地方特产卖遍全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娄向鹏:《品牌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品牌革命》,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

《绿色食品事业发展取得辉煌业绩》,中国食品报网,http://www.cnfood.cn。

牧歌:《法、日、美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年9月8日。

吴光玲:《闽台观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比较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张合成:《加快建立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农民日报》2014年11月1日。

张合成:《品牌化是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农民日报》2015年1月10日。

赵贵宾:《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措施》,《甘肃农业科技》2003年第10期。

《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报告》,豆丁网,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ww.docin.com)。

《中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发展研究分析报告》,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

高帆:《中国农地“三权分置”的形成逻辑与实施政策》,《经济学家》2018年第4期。

滕海峰、李含琳:《“新土改”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影响及其政策应对——甘肃省的调查报告》,《甘肃理论学刊》2018年第1期。

王文彬:《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扫描与优化路径研究——基于要素回归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年第4期。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甘肃日报,2018年4月3日。

龚道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般理论及其对农户选择的应用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6期。

金兆怀:《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国外借鉴和基本思路》,《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李炳坤:《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

庞晓鹏:《农业社会化服务供求结构差异的比较与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4期。

杨群义:《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农村经济》2001第3期。

张启文、吴刚:《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服务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9期。

简 介:本书以甘肃农业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包含总报告和“改革篇”“开放篇”“特色篇”3个专篇,共18篇研究报告。书中回溯了甘肃省农业农村改革开放的历程,研究了深化农村改革与扩大农业开放的全局性、关键性重大问题,提出了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