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4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图书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SSAPID:101-9787-7791-28
ISBN:978-7-5097-3819-1
DOI:
ISSN:

[内容简介]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河南为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根本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创新,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创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基层干部群众的创造,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下活“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这盘棋的关键一着。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绪论

  一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村人口尽快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用城镇思维和办法解决农村问题

  三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一章 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背景

   一 农业生产力重大变革的时代要求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选择

   三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四 破题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五 亿万中原儿女实现城乡共富的热切呼唤

   六 实现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变的必然要求

  第二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河南的起源与发展

   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承载着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

   二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底层萌动与探索

   三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成燎原之势

   四 河南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手段与措施

  第三节 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主要模式

   一 河南六种主要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一)城镇开发连建模式

    (二)产业集聚园区带动模式

    (三)中心村——多村联建模式

    (四)村企共建模式

    (五)移民异地搬迁模式

    (六)旧村集聚建设模式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河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主要经验

   一 坚持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

   二 坚持高起点规划,兴建“百年社区”

   三 坚持“三个尽量靠近”,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 坚持用城市思维和办法谋划和解决农村问题

 第二章 新型农村社区的理性审视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分析

   一 社区的内涵分析

   二 农村社区的内涵分析

   三 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分析

  第二节 我国农村社区的发展历程

   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社区建设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社区建设

  第三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 进一步解放农业农村生产力的一次深刻变革

   二 农村人口大省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三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迫切要求

   四 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道路的重大战略

   五 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的战略基点

   六 扩内需保增长的战略性经济增长点

  第四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价值

   一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价值所在

   二 扩大内需特别是广大农村消费需求的价值所在

   三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价值所在

   四 推动农村发展进步的价值所在

  第五节 新型农村社区的若干思考

   一 防止行政权力过度干预问题

   二 农民就业和产业支撑问题

   三 城镇化和半城市化现象问题

   四 公共设施缺失和村民自治问题

   五 新型农村社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问题

 第三章 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定位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

   一 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

   二 新型农村社区发挥结合点作用的内在机理

   三 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结合点作用

  第二节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

   一 加快城乡一体化应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切入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切入点的理论依据

   三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三节 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一 河南农村发展亟须探寻新的增长点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农村发展增长点的现实依据

   三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增长点促进农村发展

  第四节 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点

   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呼唤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二 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点的机理和作用

   三 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第四章 新型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区的基本属性

   一 新型农村社区具有新的层次定位

   二 新型农村社区具有新的经营方式

   三 新型农村社区具有新的建设方式

   四 新型农村社区具有新的人际关系

  第二节 以城镇化理念改造农村

   一 以城镇化理念改造农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以城镇化理念改造农村是根除新农村建设隐患的需要

   三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人性化的新型农村社区

   四 坚持科学设计,注重整体布局规划

   五 坚持建造“百年社区”,注重高品位的内部设计

   六 注重配套规划建设公用基础设施

  第三节 实现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

   一 “就地城镇化”是适合河南省情的现实选择

   二 从异地城镇化到就地城镇化的回归

   三 实现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的现实基础

   四 就地城镇化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第四节 加快现代农业集约节约发展

   一 “两不牺牲”要求发展集约节约型现代农业

   二 规划先行的社区建设有效集约整合了土地

   三 新型农村社区快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五节 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一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阻碍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筑城乡发展一体化蓝图

   三 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 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农民市民化

  第六节 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一 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 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是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三 新型农村社区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四 新型农村社区转变和更新了农民旧有的生活方式

   五 实现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融合

 第五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

  第一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原则

   一 以人为本原则

   二 实事求是原则

   三 改革创新原则

  第三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 坚持政策引领、规划先行

   二 坚持突出主体、保障权益

   三 坚持规范有序、拓展创新

   四 坚持互动联动、一体运作

 第六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权益保护

  第一节 维护农民权益是基础和前提

   一 当前我国农民权益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

   三 河南新型社区建设维护农民权益的探索及其导向

  第二节 农民宅基地权益的保护

   一 宅基地权益核心问题是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农民宅基地权益保护

   三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维护农民宅基地权的建议

  第三节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一 当前我国农民土地承包权历史演进及其法律地位

   二 建设新型社区须高度重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

   三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问题

  第四节 新型社区居民房产权益的保护

   一 当前新型农村社区中居民房产证办理面临的问题

   二 新型社区居民房产权确立的法理和法律依据

   三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房产权确立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其他各项权益

   一 保障好农民政治权益

   二 保障好农民受教育权益

   三 保障好农民文化权益

   四 保障好农民其他权益

  第六节 处理好政府、公司与农户的关系

   一 处理好政府、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关系

   二 处理好政府、保险公司与农业企业的关系

   三 处理好政府、房地产企业与农户的关系

 第七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产业支撑

  第一节 产业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根本支撑

   一 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 产业是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

   三 产业是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

   四 产业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

   一 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必须因地制宜

    1.因地制宜,产业发展方向正

    2.因势利导,产业发展速度快

   二 正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村三次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2.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3.工业发展存在突出问题

    4.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低

   三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社区产业的思路与途径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夯实农业基础

    2.推进农村工业化,壮大农村经济总量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节 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选择

    1.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新型农村社区的客观需求

    2.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

    3.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二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点领域

    1.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

    2.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3.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4.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三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举措

    1.加强领导,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导向机制

    2.政策扶持,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3.增加投入,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4.智力开发,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人才机制

  第四节 推进产业组织的创新

   一 产业组织创新是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产业组织创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结构增值效应

    2.产业组织创新培育了龙头企业、科技企业,推动了合作社、农技协会、民办科研机构等中介组织的发展,实现组织创新效应

    3.产业组织创新有利于培育农民企业家,提高农民素质,增加人力资本效应

    4.产业组织创新有利于科学技术的采用,提高技术转化效率和转化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科技效应

   二 当前产业组织创新存在的问题

    1.组织化程度低,尚未达到最佳有效规模

    2.各行为主体间组织关联度低,合同不规范,导致履约成本高

    3.转化的技术低水平、低层次性和地域间的同构性

    4.支持系统不健全

   三 大力推进产业组织的创新

    1.培育壮大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龙头企业

    2.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大力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现代营销组织

 第八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就业

  第一节 坚持就业优先、民生为本

   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首先解决好就业问题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解决诸多矛盾的抓手

   三 就业问题已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第二节 引导农民确立就业新观念

   一 思想观念影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二 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入城市带来很多问题

   三 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四 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五 引导农民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节 坚持就业多样化多元化

   一 以产业为支撑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活力

   二 加强产业培育促进农民就近就业

   三 调整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岗位

   四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涉农近农经济

   五 积极发展现代工业

   六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积极扩大社会就业

   七 积极开发旅游服务产业

  第四节 完善就业政策 加大就业培训

   一 利用社区就业培训中心加强技能培训

   二 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增强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 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四 大力推进劳动保障体系建设

 第九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集约节约经营

  第一节 加强对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

   一 实行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规划

   二 注意保护耕地

   三 注意宜居宜业

   四 注意社区的科学规划、长远规划

    1.要注意社区的科学规划

    2.要注意社区的长远规划

  第二节 严格社区建设用地使用标准

   一 社区建设应当优先利用闲置地

   二 严格控制住宅住房面积

   三 严格规范公共基础设施的用地面积

   四 严格规范一些市场经营主体的建设用地

   五 要从宏观上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建设用地

  第三节 依法盘活利用农村建设用地

   一 搞好并村建社工作

   二 搞好废旧建设用地整治工作

   三 继续搞好农地整治工作

  第四节 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形式

   一 目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主要特点

   二 要鼓励农民采取股份制、租赁制参与土地的中长期流转

   三 要扶持和培育规模经营主体,鼓励规模流转

  第五节 完善集约节约用地政策措施

   一 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优化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二 进一步完善“双挂钩”政策

    1.要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权益

    2.要制定严格的土地使用标准

    3.建立土地使用激励约束机制

   三 创新和完善“人地挂钩”政策

   四 逐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国有化

   五 要逐步放开农村房地产市场

   六 要搞好农村宅基地和住房的审批

 第十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财政支持和公共服务

  第一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 现阶段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推进成效显著

   三 新型农村社区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优势独特

  第二节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一 政府积极作为义不容辞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资金成本估算

   三 增加财政投入要积极而为和量力而行

  第三节 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

   一 涉农资金的投放和使用现状

   二 整合涉农资金的聚沙成塔效应

   三 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的着力点

  第四节 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一 在保障上强化制度规范

   二 在途径上创新供给机制

   三 在内容上体现同质便捷

  第五节 建立健全支持长效机制

   一 坚强的理念支撑

   二 稳健的资金投入

   三 科学的运转管理

 第十一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

  第一节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 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三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四 继承和创新传统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一 农村住房建设的传统做法

    1.村委会实际掌握宅基地审批权,宅基地审批混乱

    2.村内规划缺乏科学指导,村容村貌治理难度大

    3.建新宅不能拆旧宅,大量宅基地闲置

   二 农村建筑风格的变迁

   三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建筑风格上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1.节约土地,多种建筑风格并存

    2.因地制宜,彰显地域文化特征

    3.舒适美观,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

  第三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田园风光保护

   一 农村田园风光保护的提出

   二 农村田园风光保护的基本内涵

   三 保护农村田园风光的具体举措

    1.庭院、室内格调与社区整体规划风格的协调一致

    2.历史文化景观与现代生活方式的浑然一体

    3.农田水利建设与居民生活区的有机结合

    4.乡村旅游开发与传统农村生活的合理并存

  第四节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民俗文化传承

   一 民俗文化的重要功能及传承的意义

    1.社会整合功能

    2.规范约束功能

    3.精神慰藉功能

    4.道德教化功能

   二 当前农村民俗文化的现状与特征

    (一)当前农村民俗文化的现状

     1.民俗文化的原生环境堪忧

     2.民俗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3.商业化对民俗文化本真性摧毁严重

     4.民俗文化受保护的机遇前所未有

    (二)当前农村民俗文化的特征

     1.民俗文化的多样性依然保持

     2.民俗文化的脆弱性显而易见

     3.民俗文化的正面性日益凸显

   三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民俗文化的积极影响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

   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

    1.将民俗文化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让民俗文化走进小学生的课堂

    3.建立社区内的民俗文化传承组织

    4.发扬乡村社会的淳朴民风,培育民俗文化传承的土壤

 第十二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第一节 农村社会的深刻转型变迁

   一 村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二 村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三 村落共同体在迅速消失

  第二节 从村民自治到社区建设

   一 传统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与演变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困境之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定位

    困境之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容

    困境之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三 加强政府引导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1.理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突出其自治性、自愿性

    2.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服务网络,突出其社会性、公共性

    3.培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精神内涵,突出其感召性、凝聚性

  第三节 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一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巩固党在农村工作基础的重要举措

    2.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是顺应新时期社会结构变化、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

   二 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干部群众观念的不适应

    2.班子成员素质的不适应

    3.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适应

    4.考核激励措施不够

   三 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创新用人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规范化

    2.创新培养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党员队伍优质化

    3.创新投入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基础保障长效化

    4.创新管理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监督约束民主化

    5.创新激励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作用发挥最大化

    6.创新联动机制,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基层组织整体运行高效化

  第四节 完善社区社会保障体系

   一 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社会保障

   二 新型农村社区社会保障的功能

    1.保障功能:包括就业保障、托底保障和互助保障等

    2.服务功能:包括社区的低偿服务、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等

  第五节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一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1.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

    2.农民需求多元化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

    3.建设和谐新型农村社区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

   二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面临的挑战

    1.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规模更大”的生活聚集区

    2.对原来村落组织的重组

    3.公共服务职能不完善

    4.在组织机制上,从原来的村委会到新建社区管理委员会的转变,角色还不清晰,职能尚未改变

   三 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样本

  第一节 新乡县的实践和探索

   一 基本做法

    1.明确思路,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2.因村制宜,采取多种建设模式

    3.政策激励,激发农民建设热情

    4.优化设置,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二 实践成效

    1.优化了农村居住环境

    2.推动了土地集约节约

    3.促进了农业转型发展

    4.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

   三 几点启示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规划先行

    2.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政策扶持

    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盘活资金

  第二节 新密市的实践和探索

   一 基本做法

    1.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社区

    2.充分发挥地方财力优势

    3.探索多种社区建设模式

    4.切实推进经济转型发展

   二 实践成效

    1.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2.城镇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3.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4.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

   三 几点启示

    1.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以生产方式和就业方式转变为前提

    2.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注重推动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

    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做到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有机融合

  第三节 舞钢市的实践和探索

   一 基本做法

    1.坚持四个原则

    2.出台三项政策

    3.构建两大保障体系

   二 实践成效

    1.建出了优美宜居的农村社区

    2.解决了社区居民的生计问题

    3.消除了城乡二元体制的差别

    4.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几点启示

    1.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解决好社区住宅的产权问题

    2.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发挥典型社区的示范作用

    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遵循群众自愿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长葛市的实践和探索

   一 基本做法

    1.坚持科学规划,推动集聚发展

    2.坚持政府统筹,注重尊重民意

    3.坚持市场运作,实现多元投入

    4.坚持产业支撑,强化就业为本

   二 实践成效

    1.实现了集中集约

    2.完善了配套设施

    3.推动了“三化”协调

    4.提升了管理服务

   三 几点启示

    1.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处理好资金哪里来的问题

    2.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处理好社区居民就业问题

    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处理好旧房拆迁补偿标准问题

  第五节 鲁山县的实践和探索

   一 基本做法

    1.坚持科学指导,实施重点突破

    2.坚持宣传发动,激发建设热情

    3.坚持扶贫开发,企业帮扶共建

    4.坚持产业支撑,开发农家旅游

   二 实践成效

    1.提升了居住品位

    2.完善了基础设施

    3.带动了产业发展

    4.催热了农家旅游

   三 几点启示

    1.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做到“四个明白”

    2.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体现地域特色

    3.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借力扶贫政策

 结束语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根本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创新,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创举。本书以河南省新乡县、新密市、舞钢市、长葛市、鲁山县等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为样本,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功能定位、指导思想等入手,全面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权益保护、产业支撑、农民就业、土地集约经营、财政支持和政府服务、社区文化、社会管理创新等的关系。

王宏:《基础管理与功能开发并重——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思考》,《社会》1996年第5期。

陈百明:《农村社区更新理念、模式及其立法》,《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4期。

冯冰:《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初探》,《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期。

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

罗筱玉:《江西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的探索和启示》,《社会工作》2006年第7期。

杨迅:《农村社区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取向》,《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陈永平等:《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5期。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刘云:《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河南蓝皮书·城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韩进峰等:《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探讨与发展》,《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王春敏:《农村房屋确权——城乡房地产市场一体化的关键》,《中国房地产》2012年第4期。

郭正模:《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土地产权调整与利益主体协调》,《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3期。

刘军:《经济法基于利益与利益机制对农民权益的保护》,《黑河学刊》2012年第2期。

王慧:《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第三产业跨越发展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08年第25期。

梁小萌:《农村工业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岭南学刊》2006年第6期。

张颖举:《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河南省为例》,《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

张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效果调查分析:新乡市祥和新村个案》,《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周锐波等:《集体经济:村落终结前的再组织纽带》,《经济地理》2009年第2期。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田毅鹏、韩丹:《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 乡土重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徐增阳:《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李增元:《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东南学术》2009年第3期。

师凤莲:《农村社区:概念的误解与澄清》,《浙江学刊》2008年第5期。

〔美〕约翰·梅勒:《农业经济发展学》,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江永红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10期。

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31省市区“十一五”城乡一体化进程比较》,《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第33期。

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美〕西奥多·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商务印书馆,1985。

李实、〔日〕左藤宏:《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的经验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张桂文:《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

奚建武:《结构转化:城乡关系变迁的新动力——基于城乡复合型二元结构视角》,《调研世界》2008年第12期。

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1999年第12期。

《河南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期。

孙久文等:《走向2020年的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刘少杰:《新形势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型》,《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苏振武:《试论经济形态演进与社会形态发展的非对称性》,《西部论坛》2003年第12期。

韩进峰、晋凤:《当前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探讨与发展》,《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美〕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简 介:本书以深入的实证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三种类型农村社区治理改革的比较分析,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如何实现有效治理诸问题。书中用“自上而下”的视角对三类农村社区治理改革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对社区建设及其治理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居民的“所思、所盼、所想”进行客观总结,提出了农村社区治理迈向现代化治理新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 李增元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简 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使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与乡村的界限正在模糊,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而近年来各地推行的农民集中居住的做法又在客观上起到了加速我国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作用。农民集中居住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农民集中居住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 叶继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