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39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图书

Study on the Urban Adaptabilit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Female Peasant Labors

SSAPID:101-9775-7166-82
ISBN:978-7-5097-9885-0
DOI:
ISSN:

[内容简介]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席卷全国的迁移浪潮中,女性农民工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她们的城市适应性是政策制定者及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书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女性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况,利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其居留城市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并将女性农民工同男性农民工进行对比,寻找两者间的差异。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状况,还有助于相关人员制定政策,帮助她们早日实现梦想。

相关信息

丛书名: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丛书
作 者: 李艳春
编 辑: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 北京市非京籍务工人员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心理学对社会适应的研究

    2.社会学对城市适应的研究

     (1)概念界定

     (2)城市适应的维度

     (3)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

     (4)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

     (5)针对北京农民工的实证研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关注性别差异

    2.适应性的概念

    3.适应与融入的联系与区别

    4.适应性的层次

    5.适应性的维度构成

    6.适应性的方向

    7.适应的影响因素

     (1)迁移之前的影响因素

     (2)迁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3.3 现有研究评述

    1.概念使用尚未统一

    2.研究对象

    3.研究范围

    4.研究理论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视角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设计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比较研究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民工

   2.1.2 新生代农民工

   2.1.3 女性农民工

  2.2 相关理论

   2.2.1 迁移理论

    2.2.1.1 推-拉理论

    2.2.1.2 结构主义

   2.2.2 城市适应理论

    2.2.2.1 融入理论

    2.2.2.2 社会资本理论

   2.2.3 性别相关理论

    2.2.3.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2.3.2 社会性别理论

 第三章 迁移动机

  3.1 样本描述

   3.1.1 受教育程度

   3.1.2 年龄

   3.1.3 在外打工时间

   3.1.4 家乡所在地

   3.1.5 婚姻状况

  3.2 迁移动因

  3.3 迁移途径

  3.4 迁移动因对适应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适应性现状

  4.1 经济层面

   4.1.1 职业分布

   4.1.2 工作时间

   4.1.3 收入与结余状况

   4.1.4 消费结构

   4.1.5 收入满意度

   4.1.6 工作满意度

   4.1.7 居住状况

  4.2 社会层面

   4.2.1 休闲方式

   4.2.2 组织活动参与

   4.2.3 人际交往

    1.社会交往对象

    2.对交往行为的态度

  4.3 心理层面

   4.3.1 身份认同

   4.3.2 价值观

   4.3.3 自评社会经济地位

   4.3.4 不公正待遇

   4.3.5 对北京的认知

   4.3.6 北京市民的态度

  4.4 城市适应的现实困难

   4.4.1 就业困难

   4.4.2 生活困难

   4.4.3 人际交往困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居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5.1 变量说明与模型构建

   5.1.1 因变量及测量

   5.1.2 自变量及测量

   5.1.3 模型构建

  5.2 居留意愿

  5.3 个人特征

  5.4 经济层面

  5.5 社会层面

  5.6 心理层面

  5.7 综合模型

   1.个人特征

   2.经济层面

   3.社会层面

   4.心理层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女性农民工与男性农民工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6.1 居留意愿比较

  6.2 个人特征

  6.3 经济层面

  6.4 社会层面

  6.5 心理层面

  6.6 综合模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1.1 城市适应状况

   7.1.2 居留意愿

   7.1.3 定居城市意愿的影响因素

  7.2 提升城市适应性的对策及建议

   7.2.1 建立健全女性维权体系

   7.2.2 加强女性的就业指导

   7.2.3 加大对女性农民工的帮扶力度

   7.2.4 婚姻择偶上提供帮助

   7.2.5 关注女性心理健康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未来研究方向

 后记

 文前辅文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席卷全国的迁移浪潮中,女性农民工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她们的城市适应性是政策制定者及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书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女性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况,利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其居留城市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并将女性农民工同男性农民工进行对比,寻找两者间的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女性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状况,还有助于相关人员制定政策,帮助她们早日实现梦想。

R.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1987,《城市社会学》,宋俊岭、吴建华、王登斌译,华夏出版社。

R.巴比、D.伯恩,《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2,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305/t20130527_12978.html)。

安东尼·吉登斯,2003,《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白南生、宋宏远等,2002,《回乡,还是进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彼得·布劳,1991,《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边燕杰、苏耀昌等主编,2001,《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发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蔡昉,2001,《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第4期。

蔡昉、都阳、王美艳,2005,《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商务印书馆。

蔡昉、费思兰,2001,《中国流动人口状况概述》,见蔡昉主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禾、王进,2007,《“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蔡玲、徐楚桥,2009,《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调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曹子玮,2003,《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第3期。

曹宗一,2010,《困境与出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陈建文、黄希庭,2004,《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心理科学》第1期。

陈建文、王滔,2003,《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2卷第4期。

陈建文、王滔,2004,《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陈荞,2011,《全总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偏低,职业安全隐患多》,京华时报,2011年2月21日(http://news.qq.com/a/20110221/000025.htm)。

陈斯、王岗等,《北京常住人口2114.8万人》,《法制晚报》2014年1月23日。

程名望、史清华,2006,《农民工进城务工性别差异的实证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4期。

程瑜,2006,《白村生活——广东三峡移民适应性的人类学研究》,民族出版社。

崔岩,2012,《流动人口心理层面的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戴荣珍,2003,《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再社会化》,《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第8期。

戴维·格伦斯基,2006,《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

邓秀华,2010,《“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董延芳、刘传江、胡铭,201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发展》,《人口研究》第1期。

杜鹏、李一男、王澎湖、林伟,2008,《城市“外来蓝领”的就业与社会融合》,《人口学刊》第1期。

杜平,2006,《农村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的社会性别分析——以天津市农村流动人口调查为基础》,南开大学硕士论文。

段成荣,2003,《论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兼谈北京市流动人口问题》,《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段成荣、张斐、卢雪和,2009,《中国女性流动人口状况研究》,《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段志刚、熊萍,2010,《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我国七省市的实证研究》,《西部论坛》第5期。

恩格斯,1972,《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范晓光,2008,《青年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当代青年研究》第4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风笑天,2005,《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教育研究》第10期。

冯宪,2005,《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因素分析》,《现代经济探讨》第12期。

符平,2006,《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研究的发现》,《社会》第2期。

高丙中,1998,《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第3期。

谷中原、余成普,2005,《山区农民闲暇生活方式的实证研究》,《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郭科、苏晓君,2014,《阶层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基于河南省四城市的调查分析》,《四川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

郭万妮、赵建利,2011,《关于非正规就业女性农民工社会保护的研究述评》,《劳动保障世界》第4期。

郭星华、姜华,2009,《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探索与争鸣》第1期。

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 685799.html。

何雪松,2004,《新移民妇女的网络建构——移居香港第一年的纵贯质性研究》,《妇女研究论丛》第6期。

贺水金,2009,《大都市女性流动人口特征与结构解析———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实证研究为例》,《上海经济研究》第8期。

侯红娅、杨晶、李子奈,2004,《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实证分析》,《经济问题》第7期。

胡玉萍,2007,《留京,还是回乡——北京市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第5期。

扈海丽,1997,《苏南地区外来女性劳动力状况调查》,《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黄乾,2008,《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五城市调查的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4期。

黄庆玲,2013,《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去向探析——以辽宁省5市(县)的调查为例》,《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黄庆玲,2014,《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辽宁的调查》,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黄祖辉、毛迎春,2004,《浙江农民市民化——农村居民进城决策及进城农民境况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第1期。

纪韶、朱志胜,2014,《基于北京案例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经济管理研究》第1期。

贾云竹、马冬玲,2015,《性别观念变迁的多视角考量:以“男主外,女主内”为例》,《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江立华,2003,《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姜山,戚晓明等,2008,《改革开放以来对女性农民工研究的理论综述》,《农村经济与科技》第12期。

姜山、戚晓明、李晓静、任秀杰,2008,《改革开放以来对女性农民工研究的理论综述》,《农村经济与科技》第12期。

蒋静,2003,《社会支持链接:一个打工妹和城市社会的互动分析》,《妇女研究论丛》第2期。

蒋俊,2012,《上海市外来常住女性社会融入研究》,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金萍,2010,《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对武汉市两代农民工的调查》,《学习与实践》第4期。

金耀基,1999,《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景天魁,1999,《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

景晓芬、马凤鸣,2012,《生命历程视角下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研究》,《人口与经济》第3期。

康少邦、张宁等,1986,《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柯兰君、李汉林,2001,《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

寇学军,2004,《上海市民工对城市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社会》第4期。

李春玲,2003,《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李春玲、吕鹏,2008,《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静,1996,《中国的移民与同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第16期。

李路路,2003,《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旻、赵连阁、谭洪波,2008,《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2期。

李明欢,2000,《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李明欢,2007,《女性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通向希望之路:妇女与国际移民〉评介》,《国外社会科学》第4期。

李楠,2010,《农村外出劳动力留城与返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李培林,1996,《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培林,2003,《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李炜,2010,《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强,1993,《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

李强,2003,《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强,2000,《我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大连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

李强,2004,《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2009,《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李强,2011,《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融入”与“不融入”》,《河北学刊》第5期。

李强、龙文进,2009,《农民工留城与返乡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2期。

李树茁,1993,《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性别差异研究》,《人口学刊》第5期。

李树茁、任义科、靳小怡、费尔德曼,2008,《中国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的分析》,《人口与经济》第2期。

李伟东,2007,《从社会距离看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北京社会科学》第6期。

李鑫,2010,《女性农民工歧视问题研究》,《商业文化》第4期。

李珍珍、陈琳,2010,《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南方经济》第5期。

联合国秘书长报告,2006,《国际移徙与发展》,http://www.un.org/chinese/focus/migration/103.htm。

廉思,2009,《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心理学大辞典(下)》,上海教育出版社。

林红,2004,《试析性别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学术价值——从性别概念的形成谈起》,《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林青,2009,《打工妹的城市适应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传江、程建林,2007,《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与市民化》,《经济纵横》第4期。

刘传江、徐建玲,2006,《“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财经问题研究》第5期。

刘传江、周玲,2003,《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与边缘性群体的计划生育管理》,《人口与经济》第6期。

刘奉越,2012,《基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主体性障碍的质变学习》,《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第6期。

刘鸿谕,2013,《80后女性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研究》,贵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建娥,2010,《从欧盟社会融入政策视角看我国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城市发展研究》第11期。

刘立新,2001,《个体社会适应性评价问题的理论探讨》,《现代教育论丛》第4期。

刘茜、杜海峰、靳小怡、崔烨,2013,《留下还是离开——政治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研究》,《社会》第4期。

刘伟,2009,《“社会性别”——社会学“他者”的研究视角》,《南方论刊》第3期。

刘于琪、李志刚、刘晔,2014,《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机制》,《地理科学》第7期。

卢向虎,2005,《中国农村劳动力短期流动现象的一个理论解释——基于托达罗城乡迁移经济行为模型的修正》,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

陆芳萍,2005,《上海市女性劳动力移民的社会适应过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陆康强,2010,《特大城市外来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与融入倾向——基于上海抽样调查的观察和分析》,《财经研究》第5期。

陆淑珍,2012,《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陆淑珍、魏万青,201l,《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调查》,《人口与经济》第5期。

陆学艺,2004,《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红平,2004,《农民工中的女性群体更需要社会关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伦斯基,1988,《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马冬玲,2009,《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研究综述》,《浙江学刊》第5期。

马凤鸣,2012,《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和珠三角的比较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马九杰、孟凡友,2003,《农民工迁移非持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改革》第4期。

马戎编,1997,《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

〔美〕玛格丽特·波洛玛,1989,孙立平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

孟庆洁,2007,《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生活方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孟霞,2010,《留学女研究生社会适应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欧阳静,2011,《深圳市女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潘一禾,2005,《社会和谐与中国青少年的复合公民身份认同》,《中国青年研究》第11期。

潘一禾,2006,《社会和谐与中国青少年的复合公民身份认同》,《中国青年研究》第11期。

潘毅,2011《中国女工》,九州出版社。

潘泽泉,2004,《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战略与管理》第1期。

裴谕新,1999,《“去”还是“留”——青年农民工调查分析》,《青年探索》第4期。

彭华明,2005,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南开学报》第1期。

戚迪明、张广胜,2012,《农民工流动与城市定居意愿分析基于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农业技术经济》第4期。

钱伟,2006,《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的迁移行为与意愿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钱文荣、方辉东、王心良,2009,《长江三角洲16城市农民工适应性研究》,《甘肃社会科学》第3期。

乔纳森·特纳,1988,《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秦洁,2013,《“忍”与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基于对重庆“棒棒”城市生活心态的深度访谈》,《开放时代》第3期。

青连斌,1990,《城市生活方式》,江西人民出版社。

渠敬东,2001,《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等,《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中央编译出版社。

任秀杰、李晓静、薄其林、吕思颖,2009,《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区融入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第8期。

任远,2008,《谁在城市中逐步沉淀了下来?——对城市流动人口个人特征及居留模式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4期。

任远、乔楠,2010,《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第2期。

任远、邬民乐,2006,《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评述》,《人口研究》第3期。

邵岑、张翼,2012,《“八零前”与“八零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行为比较研究》,《青年研究》第4期。

沈文捷、风笑天,2013,《城里的农村媳妇: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沈奕斐,2007,《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

沈渝,2010,《城市融入中的社会性别研究》,《统计与决策》第16期。

沈之菲,2007,《更多的接纳 更好的融合——外来民工子女在上海城市的融合问题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第11期。

石长慧,2012,《文化适应与社会排斥》,《青年研究》第4期。

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宋林飞,1995,《“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宋瑜,2008,《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及影响因素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苏红、许小玲,2005,《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策略》,《思想战线》第1期。

苏群、刘华,2003,《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4期。

苏群、周春芳,2005,《农村女性在城镇的非农就业及迁居意愿分析》,《农业经济问题》第5期。

孙朝阳,2009,《青年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动策略》,《安徽农业科学》第18期。

孙立平,2001,《“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基本看法”》,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编印《农民工研究选编》6月。

孙立平,2004,《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

谭深,1997,《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社会学研究》第1期。

谭深,2003,《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英文)》,《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第4期。

田凯,1995,《关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分析与思考》,《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涂敏霞,2012,《从“生存”到“发展”——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中国青年研究》第8期。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春光,2006,《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王春光,2011,《中国社会政策调整与农民工城市融入》,《探索与争鸣》第5期。

王东平,2010,《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东平,2011,《流动还是留守——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转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枫,2004,《多数上海女大学生对“男主外女主内”说不》,千龙网,2004年7月13日,http://edu.163.com/edu2004/editor_2004/school/040713/040713_146228.html。

王桂新、陈冠春、魏星,2010,《城市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考察——以上海为例》,《人口与发展》第2期。

王桂新、黄颖钰,2005,《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人口研究》第1期。

王桂新、罗恩立,2007,《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俊恒,2012,《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江淮论坛》第6期。

王康,1988,《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

王晓焰,2005,《社会性别理论与18—19世纪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艳华,2007,《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王毅杰,2005,《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王毅杰,2005,《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社会科学》第5期。

王章辉、黄柯可,1999,《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峥,2008,《山东制造业青年农民工生存状况的性别差异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第2期。

王宗萍、段成荣,2010,《第二代农民工特征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尉建文、张网成,2008,《农民工留城意愿及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魏开琼,2011,《经验: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河北学刊》第2期。

文军,2001,《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 期。

文军,2004,《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文军,2005,《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南京社会科学》第1期。

吴小英,2002,《“他者”的经验和价值——西方女性主义社会学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吴小英,2003,《当知识遭遇性别——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社会学研究》第1期。

吴小英,2005,《女性主义的知识范式》,《国外社会科学》第3期。

吴小英,《社会学中的性别研究综述》,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学年鉴,2003-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兴陆、亓名杰,2005,《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中国农村经济》第1期。

伍慧铃、陆福兴,2007,《女性农民工城市生存边缘化及其防范》,《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第1期。

夏静雷、张娟,2013,《探析“农民工”称谓及其科学内涵》,《当代青年研究》第6期。

夏怡然,2010,《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温州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第3期。

向德平,2002,《城市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向华丽,2013,《女性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3市的调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1期。

谢建社,2006,《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期。

熊波、石人炳,2007,《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的实证分析》,《南方人口》第2期。

熊波、石人炳,2009,《理性选择与农民工永久性迁移意愿》,《人口与经济》第4期。

徐丹,2008,《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心理状况的社会性归因分析》,《商情》第7期。

徐越,2012,《女性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徐志旻,2004,《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城市适应性》,《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许传新,2007a,《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学术探索》第3期。

许传新,2007b,《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南方人口》第4期。

许传新、许若兰,2007c,《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第5期。

许英,2002,《城市社会学》,齐鲁书社。

续田曾,2010,《农民工定居性迁移的意愿分析——基于北京地区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第3期。

阎云翔,2000,《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聪敏,2012,《留下还是继续流动:农民工留浙意愿探讨——基于浙江宁波的实证考察》,《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8期。

杨晖、江波,2009,《加强西安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对策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杨菊华,2009,《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第1期。

杨黎源,2006,《外来人群的社会融合探讨——基于对宁波社会调查的分析》,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 sociology. cass. net. cnPshxwPshldPP020061120233280629394.pdf)。

杨美惠,2012,《礼物、关系学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善华,1999,《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善华,2004,《理解普通妇女与她们的生活世界——兼谈女性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光明日报》11月23日第4版。

杨绪松、靳小怡、肖群鹰、白萌,2006,《农民工社会支持与城市融合的现状及政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中国软科学》第12期。

杨云彦,2001,《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女性主义分析框架》,《中南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

姚华松、许学强、薛德升,2008,《广州流动人口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热带地理》第5期。

叶鹏飞,2011,《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研究基于七省(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社会》第2期。

余晓敏、潘毅,2008,《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社会学研究》,第3期。

曾守锤、李其维,2007,《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心理科学》第6期。

曾旭辉,2004,《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研究以城都市进城农民工为个案》,《中国农村经济》第3期。

翟学伟,2003,《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第1期。

翟学伟,2008,《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2007,《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张春龙、聂玉梅,2001,《“农民”向“市民”的转化——城市化过程中进城农村人口的再社会化》,《城乡建建设》第8期。

张凤华、曾一帆,2007,《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中的女农民工劳动权益侵害及其应对》,《社会主义研究》第5期。

张海波、童星,2006a,《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社会学研究》第2期。

张海波、童星,2006b,《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张丽艳、陈余停,2012,《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三市的调査》,《西北人口》第4期。

张汝立,2002,《体制性吸纳与体制性排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学位论文。

张善余、俞路、彭际作,2005,《当代中国女性人口迁移的发展及其结构特征》,《市场与人口分析》第2期。

张胜国,2007,《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

张文宏、雷开春,2008,《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张肖敏,2006,《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昆山市玉山镇调查》,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翼,2011,《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章铮,2006,《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第7期。

赵君丽,2002,《人口迁移的性别选择性与女性移民问题》,《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赵丽丽,2008a,《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赵丽丽,2008b,《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赵延东、王奋宇,2002,《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郑杭生,1987,《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杭生、李路路,2004,《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郑群明、贺小荣、陈耿,2004,《农村居民闲暇生活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人文地理》第1期。

郑真真,2002,《外出经历对农村妇女初婚年龄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郑梓桢、刘凤至、马凯,2011,《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城市适应性: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比较——基于中山市的实证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7,《国家统计年鉴》。

周海旺,2001,《上海市外来媳妇及其子女的户口政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周敏,1995,《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商务印书馆。

周明宝,2004,《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社会》第5期。

周莹洁,2008,《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外来打工女性的城市适应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玉,2006,《教育与农村女性代际流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1期。

朱虹,2005,《打工妹的城市社会化》,《南京大学学报》第6期。

朱虹,2008,《社会,身体资本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第6期。

朱考金,2003,《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以南京600例样本的频数分布为例》,《社会》第9期。

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第6期。

朱宇,2004 a,《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南方人口》第3期。

朱宇,2004 b,《国外对非永久性迁移的研究及其对我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启示》,《人口研究》第3期。

Babiker,I.E.,Cox,J.L.,Miller,McG.P.,(1980),“The Measurement of Cultural Dist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edical Consultations,Symptomatology and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of Overseas Students at Edinburgh University”,Social Psychiatry,Vol.15.

Beiser,M.,Barwick C.,Berry,J.W.,(1988),“After the Door has been Opened-mental Health Issues Affecting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in Canada”,Report of the Canadian Task Force on Mental Health Issues Affecting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Beiser,M.. Barwick,C.,Berry,J.W.,da Costa. G.,Fantino,A.,Ganesan. S.,Lee. C.,Milne,W.,Naidoo. J.,Prince,R.,Tousignant. M.,& Vela,E.,(1988),Menial Health Issues Affecting Immigrants and Refugees,Ottawa:Health and Welfare Canada.

Berry,J.W.,(2003),“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Acculturation”,In Chun,K.,Balls-Organista,P. & Marin,G.(Eds.) Acculturation:Advances in Theory,Measurement and Applied Research (pp.17-37). Washington,DC:APA Press.

Berry,J. W. and Kim.U.,(1988),“Acculturation and Mental health”,in Dasen,P.,Berry,J.W. and Sartorius,N.(Eds.) Health an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Sage,London.

Berry,J. W.,(1992),“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in a New Society”,International Migration,Volume 30.

Berry,J.W.,Phinney,J.S.,Sam,D.L.,Vedder,P.,(2006),“Immigrant Youth:Acculturation,Identity,and Adaptation”,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55(3),303-332.

Berry,J.W.,(1997),“Immigration,1997,Acculturation,and Adaptation”,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46 (1).

Bonifacio,G.,(2012),Feminism and Migration:Cross-cultural Engagements,Springer.

Bourhis,R.Y.,Mooese,L.C.,Perreault,S.,Seneacal,S.,(1997),“Towards an Interactive Acculturation Model: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32(6).

Bravo-Ureta,B. E.,Quiroga,R. E. and Brea,J. A.,(1996),“Migration Decisions,Agrarian Structure,and Gender:The Case of Ecuador”,The Journal of Developing Areas,30(3).

Buckley,K.E.,Winkel,R.E.,Leary,M.R.(2004),“Reaction to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Effects of Level and Sequence of Relational Evalua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0(1):14-28.

Chant,S.,(1992),“Towards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Gender-selective Migration”,In Gender and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d. Chant,S.,London and New York:Bel-haven Press. pp. 197-206.

Chiang,Y.L.,Hannum,E.,&Kao,G.,(2015),“It is not just about the Money:Gender and Youth Migration from Rural China”,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47(2).

Crush,J.,& Dodson,B.,(2010),Migration,Remittances and ‘Development’ in Lesotho (Migration Policy Series,Vol. 52),Cape Town:Ideas and Southern African Research Centre.

Cuéllar,I.,Arnold,B.,& Maldonado,R.,(1995),“Acculturation Rating Scale for Mexican. Americans-II:A Revision of the Original ARSMA Scale”,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17,pp.275-304.

Damaris,Rose,“Social Networks and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Immigrant Women:the Role of Neighborhood in the Contemporary Metropolis”,Summary of Existing Knowledge and Priorities for Policy-oriented Research,http://www.docin.com/p-470834944.html.

Davin,D.,(1997),“Migration,Women and Gender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a”,In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Migration in China:The Impact of Economics Reform. Ed. T. Scharping. Hamburg:Mitteilungen Des Instituts Fur Asienkunde.

Davin,D.,(1999),Internal Migr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Diner,H. R.,(1983),Erin’s Daughters in America:Irish Immigrant Wome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Press.

Donato,K. M.,Davin,T.D.,(2005),“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The Enlargement of Marriage Markets in the Era of Market Reforms”,Indian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12:2&3.

Dumon,W.A.,(1981),“The Situation of Migrant Women Worker”,International Migration,Volume 19,Issue 1-2:190-209.

Fan,C. C. and Huang,Y.,(1998),“Waves of Rural Brides:Femail 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88 (2).

Fan,C. C.,(2000),“Migration and Gender in China”,China Review,ed. by Chuang-ming Lau and Jianfan Shen,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2000.

Fan,C. C.,(2011),“Settlement Intention and Split Households: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Migrants in Beijing’s urban villages”,The China Review (2):11-42.

Fan,C.C. and Huang Y.Q.,(1998),“Waves of Rural Brides:Female 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88(2):227-251.

Fan,C.C.,(2001),“Migration and Labor Market Returns in Urban China:Results from a Recent Survey in Guangzhou”,Environment and PlanningA3:479-508.

Fan,C.C.,(2003),“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Transitional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March.

Fenton,C.,(1989),“Racism and Mental Health”,In J. Cox & S. Bostock (Eds.).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Health Services,Keele. UK:University Press.

Goldlust,J. and Richmond,A.H.,(1975),“A Multivariate Model of Immigrant Adapt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8(2).

Goldscheider. G.,(1983),Urban Migrants in Developing Nations,Westview Press.

Gordon,M. M.,(1964),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The Role of Race,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ves,T. D.,(1967),“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in a Tri-ethnic Community”,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23.

Green,A.,Preston,J & Sabates,R.,(2003),“Education,Equality and Social Cohesion”,Compare: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Vol. 33,No. 4.

Gustafsson,B. and Li,S.,(2000),“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Gender Earnings Gap in Urban China”,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3:305-329.

Hagan,J. M.,(1998),“Social Networks,Gender,and Immigrant Incorporation:Resource and Constraint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3:55-67.

He,C. and Gober,P.,(2003),“Gendering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37,No.4.

Hoffman-Newton,H.J.,(1978),“Sociological and Demographic Aspects of the Changing Status of Migrant Women in Europe”,Demographic Aspects of the Changing Status of Women in Europe. Spring US,pp.117-135.

Hondagneu-Sotelo,P.,(1999),“Gender and Contemporary U.S. Immigration”,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2(3):565-576.

Huang,Y.Q.,(2001),“Gender,hukou and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of Female Migrants in China (1985-1990)”,Environment and Planning,33:257-79.

Jampaklay,A.,(2006),“How does Leaving Home Affect Marital Timing?An Event-history Analysis of Migration and Marriage in Nang Rong,Thailand”,Demography 43(4):711-725.

Jampaklay,A.,(2003),Migration,Marital Timing,and Mate Sel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ailand,Ph. D.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Kanaiaupuni,S. M.,(2000),“Reframing the Migration Questions:An Analysis of Men,Women,and Gender in Mexico”,Social Forces,78(4).

Katharine,M.D.,(1993),“Current Trends and Patterns of Female Migration:Evidence from Mexico”,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27,No. 4.

Kats,R.,(1982),“The Immigrant Woman:Double Cost or Relative Improvement?”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16,No. 3:661-677.

Khraif,R.M.,(1992),“Permanent Versus Temporary Rural Migrants in Riyadh,Saudi Arabia:A Logit Analysis of their Intentions of Future Mobility”,GeoJournal,26:363-370.

Kligman,G.,& Limoncelli,S.,(2005),“Trafficking Women after Socialism:To,through and from Eastern Europe”,Soci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Gender,State and Society,12,pp.118-140.

Kofman,E.,(1999),“Female Birds of Passage a Decade Later:Gender and Immigr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33,No. 2.

Korinek,K.,Entwisle,B.,and Jampaklay,A.,(2005),“Through Thick and Thin:Layers of Social Ties and Urban Settlement among Thai Migrant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70(5):779-800.

Liang,Z. and Chen,Y.P.,(2004),“Migration and Gender in China:An Origin Destination Linked Approach”,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 52,No. 2,pp.423-443.

Liebkind,K.,& Jasinskaja-Lahti,(2000),“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s of Discrimination on Psychological Stress:A Comparison of Seven Immigrant Groups”,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0,1-16.

Liu,P. W.,X. M,and Zhang,J.,(2000),“Sectoral Gender Wage Differentials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Transitional Chinese Economy”,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3):331-352.

Maner,J.K.,DeWall,C.N.,Bauneister,R.F.,and Schaller,M.,(2007),“Does Social Exclusion Motivate 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Resolving the Porcupine Problem”,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Massey,D.S.,(1987),“Understanding Mexican 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2):1372-1403.

Massey,D.S. and Akresh,I.R.,(2006),“Immigrant Intentions and Mobility in a Global Economy: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Recently Arrived US Immigrants”,Social Science Quarterly(5):954-971.

Maurer-Fazio,M.,Rawski,T. G. and Zhang,W.,(1997),“Gender Wage Gap in China’s Labor Market:Size,Structure,Trends”,Working PaperNo. 88. Ann Arbor:The William Davison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Meng,X.,(1998),“Gender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Gender Wage Differential”,Applied Economies,(30):741-75.

Neuwirth,G.,(1987),“Immigrant Settlement Indicators:A Conceptual Framework”,Ottawa:Research Division Policy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Brach Immigration Group,Employment and Immigration Canada.

Ngai,P.,(1999),“Becoming Dagongmei (Working Girls):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Reform China”,The China Journal,No. 42,pp. 1-18.

Nielsen,I.,Smyth,R.,and Zhai,Q.,(2009),“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hina’s off-farm Migrant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11(3):315-333.

Oishi,N.,(2002),“Gender and Migration:An Integrative Approach”,Working Papers,Center for Comparative Immigration Studies,UC San Diego,03-01-2002.

Padilla,A.M. & Perez,W.,(2003),“Acculturation,Social Identity,and Social Cognition:A New Perspective”,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Vol. 25,No. 1.

Pedraza,S.,(1991),“Women and Migration:The Social Consequence of Gender”,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7):303-325.

Pedraza,S.,(1991),“Women and Migration: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Gender”,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 17 (1991),pp. 303-325.

Pessar,P.,(1999b),“The Role of Gender,Households,and Social Networks in the Migration Process:A Review and Appraisal”,In The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The American Experience. Ed. C. Hirschman,P. Kasinitz and J. De Wind,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pp. 53-70.

Pessar,P.,(1999a),“Engendering Migration Studies”,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2(3):577-600.

Powers,M.G. and Seltzer,W.,(1998),“Occupational Status and Mobility among Undocumented Immigrants by Gender”,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32,No. 1,pp.21-55.

Reyes,B.I.,(2001),“Immigrant Trip Duration:The Case of Immigrants from Western Mexico”,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5):1185-1204.

Robert,K.D.,(2002),“Female Labor Migrants to Shanghai”,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6(2).

Roberts,K.,(2002),“Gendering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37(4):1220-1251.

Rogler,L. H.,Cortes,D. E.,& Malgady,R. G.,(1991),“Acculturation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Hispanics:Convergence and New Directions for Research”,American Psychologist,(46):585-597.

Sam,L.D. & Berry,J.W.,(2006),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uvy,A.,(1966),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New York:Basic Books,Inc.

Schwartz,S.J. & Zamboanga,B.L.,(2008),“Testing Berry’s Model of Acculturation:A Confirmatory Latent Class Approach”,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Vol. 14,No. 4,pp.275-285.

Searle W. & Ward C.,(1990),“The Prediction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4(1990):449-464.

Sundari,S.,(2005),“Migration as a Livelihood Strategy:A Gender Perspective”,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 40,No. 22/23,pp. 2295-2303.

Taft,R.,(1977),“Coping with Unfamiliar Cultures”,In N. Warren (ed.),Studi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Vol. I,pp. 143-155,London:Academic Press.

Teske,R. H. C. & Nelson,B. H.,(1974),“Acculturation and Assimilation:A Clarification”,American Ethnologist,1,pp.351-367.

Thomas,D.,(1990),Immigrant Integration and Canadian Identity,Ottawa:Employment and Immigration Canada.

Turner,H.A. and Turner,R. J.,(1999),“Gender,Social Status,and Emotional Reliance,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Vol. 40,No.4:360-373.

Wirth,L.,(1938),“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4),pp. 1-24.

Woon,Y.,(1999),“Labor Migration in the 1990s:Homeward Orientation of Migran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ior China”,Modern China,25:475-512.

Wu,F. L.,(2004),“Urban Poverty and Marginalization under Market Transition:The Case of Chinese Ci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401-423.

Wu,W.,(2002),“Migrant Housing in Urban China-Choices and Constraints”,Urban Affairs Review 1:90-119.

Yang,X.S and Guo,F.,(1999),“Gender Differences in Determinants of Temporary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A Multilevel Analysis”,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 33,No. 4 (Winter,1999),pp. 929-953.

Zhang,H. X.,(1999),“Female Migration and Urban Labor Market”,Development and Change,30:21-41.

Zhang,J.,Li,X.,Fang,X.,and Xiong,(2009),“Discrimination Experi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Rural-to-Urban Migrants in China:the Mediation Effect of Expectation-Reality Discrepancy”,Quality of Life Research,18:2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