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7

发展的影响力图书

Overflowing Effect of China’s Development: China’s Role under the Global Perspective

SSAPID:101-9760-5220-09
ISBN:978-7-5097-1078-4
DOI:
ISSN:

[内容简介] 历经六十年风雨沧桑,中国人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缔造了一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本书从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资源环境的影响以及中国软实力现状三个角度,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可能影响,对形形色色的“中国论”给予了评述。基于精确计算与理性思辩,书中进一步探讨了未来中国在经济、资源环境、软实力等领域继续提升影响力,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世界的途径与策略。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发展系列
作 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编 辑:邓泳红;马章;吴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发展的影响力——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角色》报告撰写组

 后记

 导言

  导言

   一 什么是“发展的影响力”

   二 发展影响力的两种类型——内向型与外向型

   三 经济实力与发展影响力——历史的视角

    (一)经济总量与发展影响力

    (二)人均GDP与发展影响力

     1.从各国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可以清晰地看出近代世界资本主义兴起的脉络

     2.1820年之后,中国的人均GDP不升反降,至1950年降至最低;随后二十年间翻了一番;改革开放之后的二十年间,翻了两番。但目前的人均GDP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极大差距

     3.一国的人均GDP水平高,并不代表影响力大;人均GDP低,并不代表影响力小

     4.如果不依靠军事力量而获得强大的影响力,那么经济总量大和人均GDP水平高,是两个缺一不可的必要条件

 第一篇 经济影响力

  第一章 中国的经济实力

   第一节 经济实力的评价方法

    一 什么是经济实力

    二 国家经济实力的评价方法综述

    三 经济实力评价的要求及方法确定

   第二节 中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一 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二 中国经济实力排名不断前移

    三 中国经济实力提升速度惊人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实力变化的正确认识

    一 仅衡量GDP单一指标高估了中国经济实力

    二 经济总量只是经济实力的一个方面

    三 中国经济实力与人口规模不成比例

     1.中国经济实力变化阶段特点分析

     2.国家经济实力往往与其人口规模成正比

     3.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与人口规模尚不成比例

    四 人民生活的富裕水平还很低

    五 储备资产的变动主要是外汇储备的增加

     1.中国是官方外汇储备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

     2.中国的黄金储备量较小

   第四节 经济实力的可能变化

    一 中国GDP排名前移,但经济实力与美、日的距离还很大

    二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但困难重重

    三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将会下降

    四 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快速下降

  第二章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改善了国际贸易与投资格局

    一 中国改善了国际贸易价格不合理的比例

     1.中国对初级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2.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改善

    二 中国经济发展改善了国际贸易格局

     1.中国制造业向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

     2.中国为各国商品提供了出口市场

    三 中国经济发展改善了国际投资格局

     1.中国为各国资本提供了投资机遇

     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资金净供给国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了世界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一 中国为其他国家的技术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中国的参与提高了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效率

    三 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得益于中国对全球产业链的承接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与稳定

    一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 中国对世界经济秩序稳定的贡献

  第三章 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中国角色

   第一节 国际经济秩序中的角色演进

    一 国际经济秩序发展的历史沿革

     1.国际经济秩序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2.国际经济秩序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国际经济秩序的萌芽(地理大发现至工业革命前)

      第二阶段,国际经济秩序初步确立(工业革命至19世纪60年代)

      第三阶段,国际经济秩序完全确立(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第四阶段,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20世纪初至“二战”后期)

      第五阶段,“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发展

    二 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国家角色类型与演进模式

     1.国家角色的理论阐释

     2.国际经济秩序中国家角色的主要类型与演进模式

   第二节 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中国角色

    一 “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中国国家角色的阶段演进

     1.第一阶段,意识形态主导,被美欧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所隔离(1949~1978年)

     2.第二阶段,适应国际规则,积极融入国际经济秩序(1978~1990年代初)

     3.第三阶段,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加快多元化的国际经济秩序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二 中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角色变化

     1.中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上升,为提升中国经济影响力提供了组织平台

     2.中国较早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合法席位,但影响力有限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不长,但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第三节 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中国角色

    一 中国多边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与各国建立了密切经贸关系

    二 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影响力不断增强

     1.中国在“10+3”框架下的角色变化

     2.中国在APEC中的角色演变

   第四节 中国对外援助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一 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第一阶段,中国对外援助的起步(1950~1978年)

     2.第二阶段,中国对外援助的调整(1979~1994年)

     3.第三阶段,中国对外援助的健康发展(1995年至今)

    二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取得重大成就,促进了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规模尽管偏小,但近年来增长迅速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但产业分布相对集中

     (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迅速,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第四章 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经济影响力的评价方法

    一 衡量经济实力和经济影响力的主要指标

    二 目前中国经济影响力相当于美国的1/4

    三 中国经济影响力主要集中在亚洲,但不限于亚洲

   第二节 世界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反应与评价

    一 “中国崩溃论”——不攻自破

    二 “中国威胁论”——恶意夸大

    三 “忽略中国论”——无可奈何

    四 “中国机遇论”——正视现实

    五 “中国责任论”——别有用心

    六 “中美共治论”——言过其实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影响力

    一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中国经济影响力

    二 提升中国经济影响力尚需更多努力

     1.因势利导国际舆论,彰显中国经济影响力

     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提升中国经济影响力

     3.鼓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扩展中国经济影响力

     4.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施展中国经济影响力

 第二篇 资源环境影响力

  第五章 “满世界”下的中国资源环境利用

   第一节 粮食的生产和消费

    一 随人口增加粮食消费总量稳定增长

    二 粮食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三 粮食产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自给率达到90%以上

    四 为适应消费需求,农作物生产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五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使耕地面积在波动中萎缩

   第二节 石油的生产和消费

    一 国家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进入高需求增长通道

    二 充分渗透中国的经济社会系统

    三 石油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可能太高

    四 节约成果与潜力可观

    五 以“大石油”战略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第三节 关键矿产资源的生产和消费

    一 内需性增长和转移性增长共同驱动钢材消费的快速扩张

    二 有色金属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消费依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三 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增大影响中国经济安全

   第四节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

    一 人均生态承载力依赖倍增

    二 生态债务持续扩大的本质

    三 伴随国际贸易的生态转移

    四 从空世界到满世界:中国生态资源消费面临更多的约束与挑战

  第六章 国际资源环境交易中的中国角色

   第一节 石油和铁矿石国际贸易中的中国角色

    一 中国在国际能源资源贸易中的地位

    二 中国在重要金属矿产资源贸易中的地位

   第二节 大豆和木材国际贸易中的中国角色

    一 中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的地位

    二 中国在国际林产品贸易中的地位

   第三节 资源环境利用中的中国角色

  第七章 中国资源环境影响力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资源环境影响力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 中国资源环境影响力的评价

    一 规模与地位实力:总体双增但两大软肋依然明显

     1.中国因素,加上印度因素,推动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全球石油新增产量看中东而需求看亚太的格局逐渐形成与深化,并成为未来石油生产朝“三三二二”格局与消费朝“五五”格局演变的重要推动力

     2.作为全球煤炭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因素成为推动1980年以来全球煤炭生产重心逐渐由欧美地区向亚洲地区移动和消费重心由欧洲及欧亚大陆向亚洲移动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3.金属矿产品冶炼能力与供需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矿石生产与消费大国、贸易的目的地中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消费与贸易的中心,成为全球有色金属行业的中流砥柱

     4.中国是粮食消费大国,更是粮食生产大国。中国在成功地保证全球1/5人口的丰衣足食的同时,成为农产品主产地由欧洲向亚洲转移的第一推动力、国际粮食市场规模与品种的重要调解者和增强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者

     5.与已经成为多种战略资源的全球格局推动力的重要作用相比,中国资源环境利用的实力影响力存在着定价与产业链地位两大软肋:资源环境定价方面的话语权依然微弱,高端制成品方面产业链地位薄弱或缺位

    二 活跃力与惠益力:贡献显著但遭遇双标准评估

     1.作为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与资源富裕国的能源、金属矿产品与农产品的巨大进口市场,中国在惠益自己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惠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经济发展

     2.作为全球出口贸易活跃的中坚,中国向世界输送了规模持续扩大与品种日益丰富的产品,使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口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3.中国资源环境利用的惠益力长期遭遇别有用心国家的双重标准评价,放大中国进口资源环境的威胁而缩小中国出口资源环境的贡献

     4.1990年以来,中国屡次成为世界战略资源产业发展复苏的重要催化剂和避免其向下滑坡的强大防退剂

    三 启示力与调控力:又好又快与负责任发展的样板

     1.相对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资源环境利用模式是又好又快的,对于后发工业化国家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2.中国经验表明充分激活与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红利,是一穷二白国家以独立自主与和平的方式持续建设富裕国家和工业化发展的原始积累不可或缺的环节

     3.在资源环境利用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面临的发展风险也在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是中国的成功经验

    四 不同视角的影响力定位:威胁与机遇两种论调共存

     (一)发达资源消耗国渲染的“中国威胁论”

      1.“中国粮食威胁论”

      2.“中国(石油与金属矿产)资源威胁论”

      3.中国环境威胁论

      4.“中国资源环境威胁论”的危害不容忽视

     (二)中国定位的“中国机遇论”

   第三节 中国资源环境影响力的展望

    一 资源环境问题的发展惯例约束与未来延续

     1.对于正在工业化和以实体经济支撑步入现代化的国家而言,资源环境问题是其发展历史上必然产生的一段插曲

     2.工业化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这是客观规律;如果技术壁垒不取消,任何以实体经济提高发展水平的国家都不可能摆脱发展的路径依赖

     3.由于发展基础与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后发工业化国家的资源环境问题多呈现“压缩”特征

     4.中国在和平、自立与开放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上,不可能摆脱与逾越发展的路径依赖。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需要与国家在国际垂直分工的现实地位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依然保持大规模与较高速度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二 “满世界”下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与风险

     1.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是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与全球人口激增后的“满世界”中推进的,现在和未来依然面临发达国家以保护地球为由限制中国生存与发展权的风险

     2.作为人口大国与面积大国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全球1/5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就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3.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资源环境配置的过程中,由于同发达国家需求与利益的矛盾摩擦,可能将面临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以焦炭为试探口的定价权与配额权一旦让步,可能将有更多的资源步入买卖两难的“夹板”境地与频繁的贸易争端之中

    三 中国保护地球家园的国家潜力、责任与立场

    四 中国资源环境影响力的约束与约束突破

     1.通过进口国家选择、购置开采权、投资风险勘探等多元化石油进口方式,确保中国石油进口的数量与价格安全,确保国家经济发展的能源安全

     2.加强对优势矿产资源的全程管制,利用稀有金属与焦炭等绝对资源优势获取资源定价话语权的突破,提升中国资源环境正面影响力

     3.以大宗战略物资为核心,通过建立健全市场交易机制、建立资源战略储备机制与优化国家的全球资源共享格局机制,逐步将“中国因素”转化为资源与产品定价优势,将“加工中心”转化为“定价中心”,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五 引导和促进世界客观解读中国资源环境影响力

     1.形形色色的“中国资源环境威胁论”,排除恶意的诋毁之外,结论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没有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与评价中国的资源环境利用状况的结果

     2.世界资源市场只有一个,中国要进一步稳健并积极地参与全球性和区域性资源安全合作体系,扩大国家资源环境利用的正面影响力,引导和促进世界客观认识与解读中国资源环境利用的影响力

 第三篇 软实力

  第八章 “中国经验”对世界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的改革历程

    一 中国发展观的演变

     1.以“共同纲领”和两个“总路线”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和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

     2.以“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代表的初级阶段发展观和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为代表的科学发展观

    二 中国制度演变与改革历程

     1.在经济建设方面

     2.在政治建设与改革方面

     3.在文化建设方面

     4.在社会建设方面

   第二节 中国的发展经验

    一 相关研究综述

    二 中国发展经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国国情走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

     (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推进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实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运用

     (二)以很好的平衡性技巧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处理好物质生产与社会管理的关系,在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全面发展

     (三)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推进改革和发展,实现了最广大民众福利的改善和提高

      1.尊重多数民众的自发选择,从满足多数人的迫切需要出发推进改革

      2.充分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推进改革和发展

      3.保障大多数人从发展中得到实惠,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 小结

   第三节 中国发展经验的影响力

    一 对转型国家的影响*

    二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三 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四 小结

  第九章 和谐文化的世界影响

   第一节 中国外交理念的变迁

    一 和平共处外交理念的产生与应用

    二 和平共处外交理念的发展

    三 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提出

   第二节 和谐外交理念的文化渊源与中国话语体系

    一 和谐外交理念的文化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世界”的理论根源

     2.历届领导集体的和平思想是“和谐世界”的理论基础

     3.西方进步思想是“和谐世界”的有益补充

    二 新中国外交的话语体系

     1.敢于创新与调整外交话语

     2.从“宣言”式话语到“对话”式话语体系转变

     3.建立与巩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4.努力巩固和提升汉语在外交话语体系中的地位

     5.掌握外交相关中国词汇翻译的主动权

   第三节 中国和谐文化的影响力

    一 对“和谐”的不同理解

    二 “和谐世界”理念传播的现实条件

     1.非传统安全需求加大了各国合作

     2.发展中国家重现活力

     3.美国式西方民主输出方式受阻

    三 世界主要国家以“和为贵”来解决国际事务

  第十章 中国软实力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软实力的评价方法

   第二节 中国的吸引力评估

    一 中国的文化吸引力

     1.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

     2.国外掀起“中国热”,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巨大成功

     3.中国在世界流行文化中开始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 中国的制度模式吸引力

     1.国外学者提出了“北京共识”的概念,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

    三 国家形象的吸引力

     1.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大大提升

     2.近年来受国外反华势力的煽动,中国的国家形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第三节 中国的感召力评估

    一 话语权能力

     1.中国在世界上话语权较弱,但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依然有了较大提高

     2.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迅速提高

    二 预见、防范、应对危机和收拾残局的能力

     1.中国预见、防范、应对危机和收拾残局的能力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

     2.中国在处理外交危机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行为模式

    三 制定国际规则和日程的能力

     1.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实现了从挑战国际规则和日程的“局外人”向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和日程的“局内人”转变

     2.目前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中国软实力的综合分析

    一 中国软实力整体较弱,但处于不断提高的态势

    二 中国国家形象尚未定型,更易受到反华势力的煽动和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

    三 中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

    四 吸引力大于感召力,表明了中国软实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1.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赋予其现代性

     2.继续搞好自身的经济发展,解决好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3.重视媒体资源的作用,参与引导全球舆论

     4.继续坚持“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建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总体判断

 序

本书从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资源环境的影响以及中国软实力的现状三个角度,全面回顾与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可能影响,对形形色色的“中国论”给予了评述。基于精确计算与理性思辨,本书进一步探讨了未来中国在经济、资源环境、软实力等领域继续提升影响力,推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世界的途径与策略。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

肯尼思·N.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信强、何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008年中国的国防》,http://www.gov.cn/jrzg/2009-01/20/content_12100。

《希拉里在国会阐述奥巴马外交新战略》,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9-04-24。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6。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康拉德·赛茨:《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莱斯特·瑟罗:《二十一世纪的角逐》,张蕴岭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转型中的世界体系》,路爱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账簿中国——美国智库透视中国崛起》,隆国强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乔万尼·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21世纪的谱系》,路爱国、黄平、许安结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伍晓鹰、施发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Alessandria,George,“Trade Deficits Aren’t as Bad as You Think”,Business Review,2007,issue Q1,pp.1-10.

Backman,C.W.,“Rol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mentary and Extension”,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70,14(3):pp.312-313.

Backman,C.W.,and Secord,P.F.,“The Self and Role Selection,in Chad Gordon and Kenneth J.Gergen”,The Self in Social Interaction. NewYork:Wiley,1968.

Biddle,B. J.,“Recent Development in Role Theor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86,12:pp.67-92.

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7[EBPOL]. http://www.bp.Com/sectiongenericarticle.do?categoryId = 9023753&contentId=7044109,2008206212.

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8”,http://www.bp.com/.

Cai,Kevin G.,1999.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 Novel Dimension of China’s Integration into the Regional and Global Economy,” The China Quarterly,Vol. 160,pp.856-880.

Cassel Guastav,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Rate after 1914,New York:MacMillan & Co,1922.

Chen,Shaohua & Martin Ravallion,2008a. “China Is Poorer Than We Thought,But No Less Successful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4621.

Chen,Shaohua & Martin Ravallion,2008b. “The Developing World Is Poorer Than We Thought,But No Less Successful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4703.

Cheng,Leonard K. & Zihui Ma,2007. “China’s Outward FDI:Past and Future”,SERUC Working Paper No. 200706001E.

Eichengreen,Barry,Yeongseop Rhee & Hui Tong,2004. “The Impact of China on the Exports of Other Asian Countries”,NBER Working Paper 10768.

Fehr,Hans,Sabine Jokisch & Laurence Kotlikoff,2005. “Will China Eat Our Lunch or Take Us Out to Dinner?Simulating the Transition Paths of the U.S.,EU,Japan,and China”,NBER Working Paper 11668.

Gaulier,Guillaume,Fran?oise Lemoine & Deniz ünal-Kesenci,2005. “China’s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Production Sharing,FDI & High-Tech Trade”,CEPII Working Paper No.2005-09.

Gaulier,Guillaume,Fran?oise Lemoine & Deniz ünal-Kesenci,2006. “China’s Emergence and the Reorganisation of Trade Flows in Asia”,CEPII Working Paper No.2006-05.

Goldstein,Andrea,Nicolas Pinaud,Helmut Reisen & Xiaobao Chen,2006. “The Rise of China and India:What’s In It For Africa?” OECD Development Centre Studies.

Gill,Indermit & Homi Kharas,2007. “An East Asian Renaissance:Ideas for Economic Growth”,World Bank Publications.

Greenspan,Alan,2000.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Remarks Delivered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s Symposium”,in Jackson Hole,Wyoming,August 25.http:// www.federalreserve.gov/boardDocs/speeches/2000/20000825.htm.

Hamaguchi,Nobuaki,2008. “Regional integration,agglomeration,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East Asia”,in Yukon Huang & Alessandro Magnoli Bocchi Edits,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in East Asia,World Bank Publication.

Holsti,K. J.,“National Role Conceptions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Policy”,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70,14(3):pp.233-309.

IMF,2009. World Economic Outlook:“Crisis and Recovery”,April,http://www.imf.org/.

Jaffe A M,Lewis S W. 2002. “Beijing’s Oil Diplomacy - Survival:Global Politics and Strategy”,Survival,44(1):pp.115-134.

Jonathan H. T.,Role,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20th Century,Oxford:Blackwell,1996,p.219.

Krasner,S.,“State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World Politics,1976,28(4)pp.317-347.

Krotz,U.,“National Role Conceptions and Foreign Policies—France and Germany Compared”,Program for the Study of Germany and Europe Working Paper 02.1,2002,pp.7-8.

Lewis Yablonsky,“An Operational Theory of Roles”,Sociometry,1953,16(4):p.350.

Modelski,G.,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ashinton Press,1987,pp.40-43.

Nation Poll:“Shows China Viewed Positively by Most Countries”,http:// 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116.php?nid=&id=&pnt=116&lb=btvoc.

Nation Poll:“Who will Lead the World?”,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114.php?nid=&id=&pnt=114.

Oxford Economics and The Signal Group,2006. “The China Effect:Assessing the Impact on the US Economy of Trade and Investment with China”,http://www.chinabusnessforum.org/pdf/the-china-effect.pdfl.

Pakko,Michael,2000. “The U.S. Trade Deficit:Sides how to the ‘New Economy’”,The Regional Economist,2000,issue Apr,pp.10-11.

Philippe G. Le Prester,“Defining Foreign Policy Roles After the Cold War”,in Philippe G. Le Prester,eds.,Role Quest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97,pp.3-6.

“Trade Deficit Review Commission”,2000. The U.S. Trade Deficit:Causes,Consequenc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Action. November,14,Washington. http://govinfo.library.unt.edu/tdrc/reports/finalrept-contents.html.

UNTAD,2004. “Prospects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Strategie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2004-2007”.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New York and Geneva.

UNTAD,2005. “Prospects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Strategie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2005-2008”.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New York and Geneva.

UNTAD,2007. “World investment prospects survey 2007-2009”.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New York and Geneva.

UNTAD,2008. “World investment prospects survey 2008-2010”.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New York and Geneva.

“Views of China and Russia Decline in Global Poll”,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588.php?nid=&id=&pnt=588.

Weiss,John,2004.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Its Neighbors Partners or Competitors for Trade and Investment?” ADB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No.13.

Wendt,A.,“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92,46(2):p.404.

“World Publics Think China Will Catch Up With the US—and That’s Okay”,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366.php?nid=&id=&pnt=366.

WTO,Various years(2003、2004、2008),“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http://www.wto.org/.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课题组:《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历程、挑战与应对》,《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4期。

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陈耕:《关于石油战略的思考》,《学习时报》,2006,http://www.china.com.cn/chinese/ zhuanti/xxsb/1248692.htm。

陈乐民:《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陈丽萍、杨忠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生态足迹》,《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陈利顶:《中国近年来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区域特征及对策分析》,《资源科学》1996年第5期。

陈岳:《“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外交评论》2005年第6期(总第82期)。

程宝栋、宋维明:《中国应对国际木材非法采伐问题的思考》,《国际贸易》2008年第3期。

达米安·托宾:《中国的发展:经验与挑战》,吕增奎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戴里:《超越增长》,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戴伦彰:《走向21世纪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第141页。

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丁孝文:《中美处理两国外交危机的特点比较》,《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6期。

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征与趋势》,载吴敬琏等著《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方柏华等:《“和谐世界”理念研究:回顾与前瞻》,《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冯契:《中国哲学通史简编》,三联书店,1991。

伏文艳、祝政宏:《浅论全球化时代的环境外交——以〈京都议定书〉为例》,《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葛兆强:《以“三步走”战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09年7月17日《上海证券报》。

葛振华:《2002年中国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实况分析》,《资源·产业》2003年第5期。

关志雄:《模块化与中国的工业发展》,载关志雄著《做好中国自己的事——“中国威胁论”引发的思考》,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郭燕:《改革开放30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发展阶段分析》,《纺织导报》2008年第6期。

国家外汇管理局:《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http://www.safe.gov.cn/,2009。

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2009年1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2003年12月。

胡鞍钢:《中国经济实力的定量评估与前瞻(1980~2020)》,《文史哲》2008年第1期。

胡祖六、约翰·安德森:《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五大神话》,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环境污染影响中国形象》,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4431829.html。

黄海敏:《借鉴中国经验实行革新开放新越南在崛起》,《环球》2005年11月14日。

黄汉权:《关于国际油价上涨的若干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7期。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7。

黄如金:《和合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江国成、李宝杰:《述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但人均水平较低》,http://env.people.com.cn/GB/8263293.html。

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人民出版社,2007。

江小涓:《吸引外资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3~4期。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江永红:《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中国机遇论”》,《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7期。

姜文来:《英国向中国倾倒洋垃圾事件背后的深思》,http://env.people.com.cn/GB/5330092.html。

金立群、尼古拉斯·斯特恩:《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年度中国报告:管理负责任的商业行为——经合组织投资政策评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瞿商:《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回顾和分析》,《粮食问题研究》2004年第1期。

阚功俭:《为什么要感谢中国人——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机遇论”》,《求实》2004年第6期。

郎秀云:《现代农业:美国模式和中国道路》,《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乐绍延:《日本国际贸促会:中国经济发展是机遇而非威胁》,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30127/11404214.html,2003。

李稻葵:《大国发展战略——探寻中国经济崛起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李国玉等:《中国含油气盆地图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李伟、张占兵:《中国渐进式经济转型经验及其发展道路探索》,《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3期。

李智斌:《非洲国家如何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西亚非洲》2007年第4期。

李佐军:《三十年改革的经验》,2008年1月25日,《中国经济时报》第5版。

梁强、范英、魏一鸣:《中美石油消费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协整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第4期。

林利民:《理性辨析“中国责任论”》,《人民论坛》2007年3月(下)。

刘动:《近年中国进口铁矿石的现状与分析》,《金属矿山》2009年第1期。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等:《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中国科学》2002年第12期。

刘建飞:《“中国责任论”:挑战还是机遇》,《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23期。

刘建江:《美国的贸易逆差与产业结构调整低失业率互动的启示》,《当代财经》2001年第4期。

刘杰:《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秩序及其治理机制》,《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刘涛:《中国崛起策》,新华出版社,2007。

刘晓俊、李春萍、侯聪:《中国粮食需求分析与预测》,《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3期。

刘晓梅:《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粮食进口规模》,《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刘昕:《中国经验让越南古巴受益》,2008年4月25日《世界新闻报》。

刘迎秋、刘霞辉:《中国非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三十年:成就、经验与展望》,《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

柳剑平、孙云华:《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兼及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比较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卢希悦:《思维创新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性灵魂》,《山东经济》2008年第9期。

陆建军、潘雯:《外国直接投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社会观察》2004年第5期。

陆世敏:《新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财经研究》1999年第10期。

路士勋、王金凤:《中国改革经验的模型化》,《东岳论丛》1998年第4期。

罗德先:《2007年世界十种主要有色金属产量、消费量前10(6)名列表》,《世界有色金属》2008年第8期。

罗建波:《软实力与中国外交》,《新远见》2008年第5期。

罗晋京:《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发展》,《东南亚纵横》2007年第8期。

马凯:《驳“中国能源威胁论”》,《求是》2006年第21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784页。

马振岗:《中国的责任与“中国责任论”》,《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

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下)》,《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

彭建军:《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

彭庆红:《“中国崩溃论”的实质及其影响》,《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12期。

皮乾坤:《从经验到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向》,《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平新乔:《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9~10期。

钱薏红、郑易生:《建立中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钱镇:《谁在高唱“中国崩溃论”?——对几种常见的西方唱衰中国论调的辨析》,《国际展望》2003年11月(总第479期)。

乔舒亚·库柏·雷默:《北京共识》,2004。

任兴洲:《中国市场体系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12期。

阮建平:《话语权与国际秩序的建构》,《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5期。

邵晓梅、谢俊奇:《中国耕地资源区域变化态势分析》,《资源科学》2007年第1期。

沈国舫、石玉林:《中国区域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沈孝辉:《木材贸易呼唤道义》,《生态经济》2004年第1期。

石林:《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石仲泉:《正确认识新中国发展的两个“30年”》,2009年6月22日《北京日报》。

舒运国:《驳斥“中国威胁非洲论”》,《社会观察》(上海),2007年第3期。

宋泓:《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

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5期。

苏筠:《中国森林资源流动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2。

随新民:《从外交哲学视角理解“和谐世界”理念》,《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孙顶强、尹润生:《全球林产品贸易格局变化及相关问题讨论》,《林业经济》2006年第5期。

唐军:《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的河流污染及治理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田刚、肖辉:《中国林木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前景分析》,《商业研究》2007年第6期。

田明华、程宝栋、蔡琳珊等:《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分析》,《中国人造板》2008年第10期。

童晓光、赵林、汪如朗:《对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问题的思考》,《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期。

王德文:《人口低生育率阶段的劳动力供求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工作论文,2006。

王光剑、方鹏、杨庆祥:《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经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总结》,《金融发展研究》2008年第11期。

王红续:《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王宏广:《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王珏:《“中国经济威胁论”及其国家形象悖论》,《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

王礼茂:《中国资源安全战略——以石油为例》,《资源科学》2003年第1期。

王申强、王建国:《全球铁矿石资源态势与中国铁矿石资源战略分析》,《资源与产业》2009年第11期。

王涛:《中国经济影响力分析》,《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

王义伟:《28万家外企三分之二盈利》,2005年5月19日《中华工商时报》。

王颖:《中国宏观货币调控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发展方向》,《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11期。

韦伟强:《中国模式的价值和理念——兼谈中国经验对未来中国发展的自我启示》,《长白学刊》2007年第2期。

韦弦:《“中国影响论”露出端倪》,2009年7月6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魏志江:《中国经验影响朝鲜经济开放》,《亚太经济时报》2008年第2047期。

吴建民:《用事实化解“中国威胁论”》,《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37期。

吴敬琏:《通向市场经济之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吴磊:《中国石油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武力:《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夏杰长:《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经验总结与改革措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夏友富:《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萧琛、杨丽华:《论美国贸易赤字对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6期。

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肖爱民:《论日本模式——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变化新特点》,《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肖佳灵:《当代中国外交研究“中国化”:问题与思考》,《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

谢益显:《当代中国外交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谢志强等:《伟大历程:改革开放三十年》,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徐云、王玉灵、李斌等:《谁能驱动中国:世界经济危机和中国方略》,人民出版社,2006。

阎莉:《日本市场经济体制模式探讨》,《日本研究》1998年第4期。

阎学通、徐进:《中美软实力比较》,《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杨红强:《中国木材供需矛盾与原木进口结构分析》,《世界农业》2008年第7期。

杨斯媛:《2008年在华外资银行普遍盈利》,2009年4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姚昌恬:《WTO与中国林业》,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姚雨杉、李东风、张楠伊:《西方有媒体竟称2031年中国将耗尽全球森林》,2006年8月20日《环球时报》。

伊丽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中国参与世界》,新华出版社,2001,第208页。

佚名:《中国改变了全球经济性质》,2005年3月5日《中华工商时报》。

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尹丽文:《近二十年中国矿产品与相关产品进出口贸易变化》,http://www.lrn.cn/zjtg/academicpaper/200807/t20080708_251097.htm,2008。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于春海、李南生:《增长与稳定的冲突及协调机制——对美国贸易赤字的另一种解释》,《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第12期。

张国平、刘纪远、张增祥:《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地理学报》2003年第3期。

张海滨:《世界环境七大国:环境外交之比较》,《绿叶》2008年第4期。

张健雄:《“中国威胁论”的新演变》,《人民论坛》2008年5月(上)。

张雷、蔡国田:《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趋势分析》,《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1期。

张胜军:《“中国责任论”可以休矣》,《人民论坛》2007年3月(下)。

张晓山、李周:《中国农村改革30年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张兴慧:《G20伦敦金融峰会催生国际新秩序IMF是最大赢家》,2009年4月4日《中国青年报》。

张宇:《中国:渐进式改革能否成功》,载吴敬琏等著《渐进与激进——中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张征:《以和谐的心态对待不和谐的外部舆论——专访徐步教授》,2009年8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卓元:《改革开放经验的经济学思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章昌裕:《对外经济合作六十年——回顾与前瞻》,《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2期。

章玉贵:《提升中国经济影响力正当其时》,2009年2月2日《上海证券报》。

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67~1984)》,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赵德馨:《中国经济50年发展的路径、阶段与基本经验》,《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赵启正:《京剧不是“北京歌剧”》,2007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

郑长江、周莉:《论中国交通能耗问题与节约途径》,载于《十六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郑永年:《要预防中国思维的美国化》,2007年8月21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直谏中国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繁荣与代价——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展的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国际法分析》,2006年12月。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周建雄:《重拾中国钢铁企业国际铁矿石定价话语权》,《当代经济》2006年第10期。

周世俭:《对中国稀有金属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金属通报》2007年第38期。

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年3月24日。

朱光前:《近年木材进出口贸易概况及对木材产业相关问题的思考》,《木材加工》2006年第2期。

朱易:《美国舆论新动向:“忽略中国论”》,2007年11月22日《环球时报》。

朱颖:《美国对外贸易的理念和货物贸易的基本格局》,《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12期。

邹东涛:《中国改革开放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